经济增长中汇率变动的国际比较
GDP国际比较方法及中美GDP相对变化趋势
GDP国际比较方法及中美GDP相对变化趋势作者:李兆辰韩天阔高宇宁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01期摘要:GDP是衡量国家经济规模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关键指标,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于GDP国际比较方法尚未形成共识。
本文阐释了GDP国际比较的三类主要方法及各自的特点与局限,认为其本质差异在于转换因子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美GDP在1990~2020年的相对变化趋势,分别从总量视角和分产业分行业的结构视角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中国GDP 迅速追赶美国,尤其在制造业方面显著超越美国,但是不同方法测算的相对变动程度差异较大。
汇率法在计算上较为简便,但受到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购买力平价法在原理上较为合理,但在操作性和可比性上较弱;替代法在数据上较为可靠,但理论依据和客观性较弱。
本研究深化了对于GDP国际比较方法理论本质的认识,测算了中美GDP总量和结构的相对变化趋势,可为进一步完善GDP国际比较方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比较;购买力平价;经济增长;GDP文章编号:2095-5960(2024)01-0011-10;中图分类号:F113;F222;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衡量国家经济规模最普遍应用的指标,对于认识和评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国家经济实力在国际格局中的相对位置。
[1]GDP是一国范围内、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能够概要性地反映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
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和直观性的指标,GDP在制定国内发展政策、分析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评价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中,都发挥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术研究和政策实践的重要参考。
[2]现有文献对于开展GDP国际比较的方法尚未形成共识,对于不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的理论本质关注不足,且主要关注GDP总量而对GDP结构关注不足。
根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提供的数据,2020年中国按照汇率法计算的GDP仅相当于美国的70.30%,而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GDP相当于美国的115.90%。
中美国际收支差异比较与原因分析
中美国际收支差异比较与原因分析国际收支是指对一国(或独立的地区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是一个经济体对外经济交往的反映,通过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可以把握外汇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情况,进而了解一国的经济结构,为本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而对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可以直观的了解各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能够预测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和汇率变动,进而了解世界国际金融秩序。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外汇储备国,美国作为传统发达国家、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和世界第一大债务国,两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相决定,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集中反映。
本文通过对两国国际收支的差异进行比较并探究其原因,进而提出了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采取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国际收支结构、改变资本管制政策等措施,以期促进国际收支的均衡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中美国际收支变化的概况(一)中国国际收支变化的概况中国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阶段性加速增长的态势。
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数据显示,1993年以前,中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交替出现,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基本形成。
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收支顺差增长较快。
以金融危机爆发一年为例,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分别为3718亿美元和735亿美元,增长速度分别为46.8%和990%。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增长有所波动,但基本上依然维持双顺差格局。
2014年,经常项目顺差2138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382亿美元。
就两大项目而言,总体上经常项目对国际收支顺差的贡献要略大于资本与金融项目,这种现象在金融危机爆发前表现的尤其明显。
以2008为例,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对国际收支顺差的贡献分别占83%和17%。
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008 年,人民币自2005 年汇改以来已经升值了19%,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停止了升值走势。
2009 年,人民币依然是只能在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
2010 年6 月,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公开资料显示,自“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明显升值,截至2010 年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自二次汇改以来的升值幅度为3.13%。
进入2011 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并未减速。
统计显示,2011 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升值0.41%。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七大因素一、国际收支的变化。
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如果国际收支盈余,外汇市场外币供给将增加,外币将贬值,人民币将升值;如果国际收支恶化外汇供给将下降,人民币会面临贬值压力。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保持“双顺差”,人民币也保持升值的趋势。
09年“双顺差”虽有减少,但09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仍呈现较大的顺差,2011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报告,预计中国国际收支仍将呈现较大顺差,这意味着人民币仍存在升值的趋势。
二、央行的干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除了买卖双方,还有央行的干预,它是市场最大的参与者,能够影响汇率的走势。
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人民币快速升值、稳定汇率,央行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投入本币。
买入的外汇越多干预的力量就越大,这也反映在外汇储备的增量上,若外汇储备增加得越多,央行干预的力度可能就越大。
根据央行官网数据,2011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
这反映了央行干预的力度在增大,干预的压力仍在上升。
三、公众的预期。
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公众会少持有外汇,尽快结汇以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加大,升值步伐也会加快;若公众预期人民币汇率会贬值,则更愿意持有外汇形成外汇存款。
影响汇率的因素
影响汇率的因素作为一国货币对外价格得表现形式,汇率受到来自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同时,除了受到经济因素影响之外,往往还受到政治社会因素的影响。
因此,汇率的变动常常变换不定,很难准确预测。
所以以下是影响汇率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或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严格意义来说,是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
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是,即为国际支出的顺差;反之则为逆差。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到该国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汇率变动。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当国际收支在出现顺差时,外汇降低,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原因是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说明该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出口持续大于进口使得该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
(注:但是当经济发展过热时,导致出口商品成本上升,降低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然而却增加商品的进口,最终会导致进口商品多于出口商品,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导致外汇升高,本币贬值。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水平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变量,体现了本国商品市场上货币供过于求的情形,通货膨胀水平对汇率的影响是通过国际贸易和本国利率政策来实现的。
一方面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内物价上涨,出口商品成本上升,价格竞争力下降,导致出口商品减少,进口商品增加;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供过于求,外国货币供过于求,从而本币贬值。
另一方面发生通货膨胀时,该国的央行一般会采取提高利率抵抗通货膨胀。
(注:通货膨胀和央行提高利率并不是必然的联系。
案例如2008/年第一季度,在全球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内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成本也不断提升,美国面临通胀率上升的压力。
但是为推动经济发展,缓解金融市场和就业市场持续疲软,美国一直采取降息政策。
当然这种政策难以持续,日后可能会进一步加大美元贬值的压力。
)3.宏观经济状况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除了通货膨胀之外,还包括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国民收入,投资环境,经济开放程度等多方面。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1.斯密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同时还提出了 ( A )。
A.自由贸易思想B.管理贸易思想C.保护贸易思想D.干预贸易思想2. 晚期的重商主义理论又被称为(D )。
A. 货币差额论B. 重农主义C. 重工主义D. 贸易差额论3. 下列贸易发展战略中,与保护贸易理论紧密相连的是(B )。
A.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B. 进口替代战略C. 出口导向战略D. 出口替代战略4. 如果小国比大国小得多,则其进出口量对大国国内价格的影响是(C )。
A. 使大国国内价格接近小国B. 发生大幅震荡C. 不发生影响D. 无法判断5. 认为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取得相同收入的理论是( C )。
A. 赫-俄模型B. 相互需求原理C.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D. 罗布津斯基定理6. 跨国公司利用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的某种垄断优势地位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
这种说法来自(C )。
A. 生产内部化理论B.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C. 垄断优势理论D.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7.“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是由( B )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A.纳克斯B.罗伯逊C.普雷维什D.卢卡斯8.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出口的应该是密集地使用了本国比较( A )要素的产品。
A. 丰裕B. 稀缺C. 密集D. 上述说法都不对9. 下列不属于征收关税基本方法的是( D )。
A. 从量税B. 从价税C. 混合税D. 差价税10.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边际消费倾向同对外贸易乘数值呈( C )A.反向关系B. 无关联C.正向关系D.无法判断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1. 在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中,比较利益可以分解成(BC )。
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1130)摘要:近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面临的升值压力也较大。
对于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许多文献表明,对于不同的国家,既有紧缩性升值也有扩张性升值等不同影响。
本文探讨了汇率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并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中国采取怎样的汇率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汇率变动;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832.6;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6-0003-02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资本、劳动、技术等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但还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其他因素,如汇率、经济波动、制度等也会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的变动不仅会引起该国外部均衡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投资、消费、物价、货币供给、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从而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汇率政策的制定是我国政府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汇率波动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日益频繁,一国的经济增长也与外部经济条件紧密相关,作为国家之间经济桥梁的汇率便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从理论角度而言,汇率波动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大渠道对一国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
1.从经常项目看,汇率变动会改变一国的贸易条件,进而影响其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基础,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
汇率贬值会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出口数量。
同时,汇率贬值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减少进口数量。
两种情况下,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都呈反方向变动,那进出口商品价值究竟如何变动呢?这就要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了。
弹性大的产品,数量的变动幅度将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这意味着,汇率贬值会增加出口商品价值,减小进口商品价值,从而促进了国内贸易品的生产,减少了外国贸易品的需求,最终促进了经济增长。
反之,当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时,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不同国家间的GDP比较问题(关于PPP)
不同国家间的GDP比较问题(关于PPP)不同国家间的GDP比较问题:当进行不同国家间的GDP比较时,需要转换各国货币,转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各国货币的国际汇率转换;另一种是根据各国货币与一选定标准(一般为美元)的购买力平价(PPP)。
购买力平价(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系指在美国以1.00美元购得的产品,在其他国家以当地货币购买同一产品需支付的金额。
购买力平价理论规定,汇率由同一组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
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应会被等量但相反方向的汇率变动所抵销。
举一个汉堡包的经典案例,如果汉堡包在美国值2.00美元/个,而在英国值1.00英磅/个,那么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一定是2美元/英磅。
如果盛行市场汇率是1.7美元/英磅,那么英磅就被称为低估通货,而美元则被称为高估通货。
此理论假设这两种货币将最终向2:1的关系变化。
一般而言,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比较时,要运用名义汇率将其折算成美元,然而同样1美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购买力是不同的。
因此,如果采用名义汇率进行评价,因本国货币坚挺从而使折算成美元以后的物价水平偏高的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会被高估。
反之因本国货币疲弱从而使折算成美元以后的物价水平偏低的国家则会被低估。
因此,要对这一偏差加以纠正,就需要尽量以相同的价格对同样的物品和服务重新加以评价,这就是购买力平价方法的思路。
按这一思路,在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时候,采用购买力平价基础上的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才能够比较正确地反映对象国的实际收入水平。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不足在于其假设商品能被自由交易,并且不计关税、配额和赋税等交易成本。
另一个不足是它只适用于商品,却忽视了服务,而服务恰恰可以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差距的空间。
另外,除了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差异之外,还有其他若干个因素影响着汇率,比如:经济数字发布报告、资产市场以及政局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购买力平价理论缺少事实依据来证明其有效性。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一)影响汇率变动的经济因素1.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从外汇市场的交易来看,国际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构成外汇交易的基础,因此它们也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仅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贸易部分来看,当一国进口增加而产生逆差时,该国对外国货币产生额外的需求,这时,在外汇市场就会引起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当一国的经常项目出现顺差时,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与外汇供给的增长,本币汇率就会上升.2.通货膨胀率的差异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从根本上说是根据其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的.因此,在一国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该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会减少,其实际购买力也就下降,于是其对外比价也会下跌.当然如果对方国家也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幅度恰好一致,两者就会相互抵消,两国货币间的名义汇率可以不受影响,然而这种情况毕竟少见,一般来说,两国通货膨胀率是不一样的,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汇率下跌,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货币汇率上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为它的影响往往要通过一些经济机制体现出来:(1)商品劳务贸易机制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出口商品劳务的国内成本提高,必然提高其商品,劳务的国际价格,从而削弱了该国商品,劳务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影响出口和外汇收入.相反,在进口方面,假设汇率不发生变化,通货膨胀会使进口商品的利润增加,刺激进口和外汇支出的增加,从而不利于该国经常项目状况.(2)国际资本流动渠道一国发生通货膨胀,必然使该国实际利息率(即名义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降低,这样,用该国货币所表示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下降,导致各国投资者把资本移向国外,不利于该国的资本项目状况.(3)心理预期渠道一国持续发生通货膨胀,会影响市场上对汇率走势的预期心理,继而有可能产生外汇市场参加者有汇惜售,待价而沽,无汇抢购的现象,进而对外汇汇率产生影响.据估计,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往往需要经历半年以上的时间才显现出来,然而其延续时间却较长,一般在几年以上.3.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别国来说上升较快,会使该国增加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果会使该国对外汇的需求相对于其可得到的外汇供给来说趋于增加,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不过在这里注意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是由于出口增加而推动的,那么经济较快增长伴随着出口的高速增长,此时出口增加往往超过进口增加,其汇率不跌反而上升;二是如果国内外投资者把该国经济增长率较高看成是经济前景看好,资本收益率提高的反映,那么就可能扩大对该国的投资,以至抵消经常项目的赤字,这时,该国汇率亦可能不是下跌而是上升.4.利率差异利率高低,会影响一国金融资产的吸引力.一国利率的上升,会使该国的金融资产对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资本内流,汇率升值.当然这里也要考虑一国利率与别国利率的相对差异,如果一国利率上升,但别国也同幅度上升,则汇率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一国利率虽有上升,但别国利率上升更快,则该国利率相对来说反而下降了,其汇率也会趋于下跌.另外,利率的变化对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影响还要考虑到汇率预期变动的因素,只有当外国利率加汇率的预期变动率之和大于本国利率时,把资金移往外国才会有利可图,这便是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十分著名的国际资金套买活动的"利率平价理论".最后,一国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还可通过贸易项目发生作用.当该国利率提高时,意味着国内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提高,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同时也意味资金利用成本上升,国内投资需求也下降,这样,国内有效需求总水平下降会使出口扩大,进口缩减,从而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减少其外汇需求,使其货币汇率升值.不过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利率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是短期的,一国仅靠高利率来维持汇率坚挺,其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这很容易引起汇率的高估,而汇率高估一旦被市场投资者(投机者)所认识,很可能产生更严重的本国货币贬值风潮.5.财政收支状况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常常也被作为该国货币汇率预测的主要指标,当一国出现财政赤字,其货币汇率是升还是降主要取决于该国政府所选择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措施.一般来说,为弥补财政赤字一国政府可采取4种措施:一是通过提高税率来增加财政收入,如果这样,会降低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从而个人消费需求减少,同时税率提高会降低企业投资利润率而导致投资积极性下降,投资需求减少,导致资本品,消费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进而导致汇率升值;二是减少政府公共支出,这样会通过乘数效应使该国国民收入减少,减少进口需求,促使汇率升值;三是增发货币,这样将引发通货膨胀,由前所述,将导致该国货币汇率贬值;四是发行国债,从长期看这将导致更大幅度的物价上涨,也会引起该国货币汇率下降.在这4种措施中,各国政府比较有可能选择的是后两种,尤其是最后一种,因为发行国债最不容易在本国居民中带来对抗情绪,相反由于国债素有"金边债券"之称,收益高,风险低,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投资机会,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因此在各国财政出现赤字时,其货币汇率往往是看贬的.6.外汇储备的高低一国中央银行所持有外汇储备充足与否反映了该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稳定的能力大小,因而外汇储备的高低对该国货币稳定起主要作用.外汇储备太少,往往会影响外汇市场对该国货币稳定的信心,从而引发贬值;相反外汇储备充足,往往该国货币汇率也较坚挺.(二)心理预期因素在外汇市场上,人们买进还是卖出某种货币,同交易者对今后情况的看法有很大关系.当交易者预期某种货币的汇率在今后可能下跌时,他们为了避免损失或获取额外的好处,便会大量地抛出这种货币,而当他们预料某种货币今后可能上涨时,则会大量地买进这种货币.国际间一些外汇专家甚至认为,外汇交易者对某种货币的预期心理现在已是决定这种货币市场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在这种预期心理的支配下,转瞬之间就会诱发资金的大规模运动.由于外汇交易者预期心理的形成大体上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利率,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状况,政府经济改革,国际政治形势及一些突发事件等很复杂的因素.因此,预期心理不但对汇率的变动有很大影响,而且还带有捉摸不定,十分易变的特点.(三)信息因素现代外汇市场由于通讯设施高度发达,各国金融市场的紧密联接和交易技术的日益完善,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因此,市场上出现的任何微小的盈利机会,都会立刻引起资金大规模的国际移动,因而会迅速使这种盈利机会归于消失.在这种情况下,谁最先获得有关能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预期心理的"新闻"或信息,谁就有可能趁其他市场参加者尚未了解实情之前立即做出反应从而获得盈利.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预期心理对汇率具有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外汇市场对政府所公布的"新闻"的反应,也不仅取决于这些"新闻"本身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更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在预料之中,或者是"好于"还是"坏于"所预料的情况.总之,信息因素在外汇市场日趋发达的情况下,对汇率变动已具有相当微妙而强烈的影响. (四)政府干预因素汇率波动对一国经济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各国政府(央行)为稳定外汇市场,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经常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干预的途径主要有四种:①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②调整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③在国际范围内发表表态性言论以影响市场心理;④与其他国家联合,进行直接干预或通过政策协调进行间接干预等.这种干预有时规模和声势很大,往往几天内就有可能向市场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当然相比较目前交易规模超过1.2万亿的外汇市场来说,这还仅仅是杯水车薪,但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干预尤其是国际联合干预可影响整个市场的心理预期,进而使汇率走势发生逆转.因此,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趋势,但在不少情况下,它对汇率的短期波动有很大影响.按在干预汇市时是否同时采取?。
汇率变动的影响
一、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1.对国内经济的影响(1)影响物价的上涨或下降汇率变动后,立即对进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影响。
首先是进口的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变动,进而以进口原料加工的商品或与进口商品相类似的国内商品价格也发生变动。
汇率变动后,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也发生变动。
如本币汇率下降,则外币购买力提高,国外进口商就会增加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
在出口商品供应数量不能相应增长的情况下,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必然上涨。
在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中,汇率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特别明显。
在资本主义周期的高涨阶段,因国内外总需求的增加,进口增多,对外汇需求增加,外币价格高涨,导致出口商品、进口商品在国内价格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整个物价水平的高涨。
(2)一定情况下影响出口商品的生产部门外币升值时,将使进口商品变得更贵,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上升,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对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较为有利。
外币贬值时,将使进口商品变得便宜,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下降,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也增强,而同时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则得不到由于汇率变动而带来的好处。
非贸易项目由于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而发生的资本流向的变化等,也将对出口商品生产部门的资金供求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影响。
2.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的影响(1)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从长期看,当本币汇率下降时,本国资本为防止货币贬值的损失,常常逃往国外,特别是存在本国银行的国际短期资本或其它投资,也会调往他国,以防损失。
如本币汇率上涨,则对资本移动的影响适与上述情况相反。
也存在特殊情况,近几年,在短期内也曾发生美元汇率下降时,外国资本反而急剧涌入美国进行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利用美元贬值的机会,取得较大的投资收益,这对缓解美元汇率的急剧下降有一定的好处,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2)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本币价值下降,具有扩大本国出口,抑制本国进口的作用,从而有可能扭转贸易收支逆差。
一鸣整理的国际金融大题重点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1、汇率制度。
决定汇率是否频繁与剧烈波动的直接因素是汇率制度。
不同汇率制度可以决定和影响汇率波动的频率和范围。
2、经济增长率差异与经济运行态势。
在其他条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经济增长率相对较高,其国民收入增加也相对较快,增加对外国商品的需求,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3、利率相对水平。
利率水平一般是通过影响国家资本流动来影响汇率。
4、国家收支平衡状况。
在国际收支各项目中,经常项目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的失衡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尤为显著。
5、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
如果一国货币发行过多,形成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该国的货币则会贬值。
6、宏观经济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往往会使本国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相对提高,本国货币升值。
7、中央银行对市场的干预。
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效果往往是短期的,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改变汇率的长期趋势。
8、对汇率变动的心理预期与投机性交易。
外汇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汇率的走向与变动幅度。
9、政治局势、军事冲突与突发事件。
一国政治局势稳定,则本币汇率也相对稳定。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中心思想:在一特定时间内,两国货币的比价即汇率是由两国的相对物价水平变化决定的。
更直接的表述就是,外汇汇率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
2、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是建立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分析两个国家货币汇率与商品价格关系的汇率理论。
3、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是该理论的两种表现形式。
(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
若以E表示直接标价法下两国货币的汇率,P和P*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一般物价的绝对水平,则有。
(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表达式为,E表示汇率,P表示本国的物价水平,P*表示外国的物价水平,0和1分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它说明了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两国汇率变化与同一时期内两国国内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正比。
美元汇率变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元汇率变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全球经济稳定发展需要一定的货币体系保障,其中美元占据着重要位置。
美元作为世界领先的储备货币,其汇率变动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美国,也会影响全球各国经济。
近期美元汇率变动较大,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一、美元汇率的变动机制美元汇率每天都在变动,一般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主要有国内经济发展状态、国际贸易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以及资本市场波动、利率政策等金融因素的影响。
当然,也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汇率的变动。
国内经济发展是决定美元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汇率的变动。
例如,如果美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状态,那么美元汇率可能会稳步上升。
相反,如果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不佳,那么汇率可能会下跌。
国际贸易也是影响美元汇率的一个因素。
美元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货币之一,因此国际贸易对美元汇率有很大影响。
比如,美国的贸易逆差较大,可能会导致美元汇率下降,因为美元进口的需求会降低。
资本市场波动和利率政策是影响汇率的两大金融因素。
股市和货币市场上的波动往往会导致资本流出或进入一个国家,进而影响汇率。
利率政策则影响着外汇市场的资本流动,比如美国加息会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进而导致美元升值。
二、美元汇率变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全球经济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1. 国际贸易美元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国际贸易。
例如,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该国商品的成本上升,最终导致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降低。
2. 资本流动美元汇率的变动也会直接影响到资本流动。
汇率升值趋势通常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而汇率下降趋势则会导致资本外流。
这将对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 国际债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之一,其外债规模约为20万亿美元。
美元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美国的债务偿还。
美元汇率上升会使美国的债务负担减轻,而美元贬值则会使美国债务负担加重。
汇率变动对本国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影响的中日比较研究——从日本汇率变动历史看人民币升值
汇率变动对本国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影响的中日比较研究——从日本汇率变动历史看人民币升值
万宁
【期刊名称】《集团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6(000)10Z
【摘要】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本文从跨国比较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日本自二战以后的汇率变动历史和经济增长过程以及进出口贸易额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中日两国实际国情的比较,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及其影响做相应的分析及建议。
【总页数】2页(P306-307)
【作者】万宁
【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2
【相关文献】
1.经济增长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以日本、德国为例 [J], 李以明
2.汇率变动对本国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影响的中日比较研究——从日本汇率变动历史看人民币升值 [J], 万宁
3.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汇率变动对松江工业结构变动影响分析 [J], 马一峰;
4.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汇率变动对松江工业结构变动影响分析 [J], 马一峰
5.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基于中日数据的比较研究 [J], 蔡濛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与其他国际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它在国际贸易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互相影响的机制。
一、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是指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价值上升。
当人民币升值时,中国进口商品价格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上升。
这将导致中国的出口额减少,进口额增加,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人民币升值会使中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上升,中国的出口商将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出口额将减少。
这将对企业的利润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增长。
其次,人民币升值还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刺激国内居民增加进口商品消费。
这将导致国内需求向外国转移,国内产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竞争力下降可能导致企业的倒闭,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问题。
另外,人民币升值还会带来汇兑损失。
由于国内企业的外币负债规模较大,当人民币升值时,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币来偿还债务。
这将增加企业的财务压力,对企业的投资和发展造成阻碍。
二、人民币贬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民币贬值是指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价值下降。
当人民币贬值时,中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
这将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
首先,人民币贬值将提升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出口商品价格降低,有助于提高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促进出口的增长。
这将带来更多的贸易收入,推动经济的增长。
其次,人民币贬值还将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刺激国内居民增加进口商品消费。
这将促进国内消费的增长,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有所帮助。
此外,人民币贬值还会带来外币负债的减值效应。
由于贬值会降低企业的外币负债规模,企业需要支付的本币金额较少,有助于减轻负债压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投资。
三、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人民币汇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汇率与国际收支》课件
汇率贬值
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改善贸易 收支。
汇率升值
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恶化贸易 收支。
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贬值
增加非贸易收入,减少非贸易支出。
汇率升值
减少非贸易收入,增加非贸易支出。
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汇率贬值
吸引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投资机 会。
汇率升值
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影响国内投资环 境。
详细描述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进行的系 统记录和统计。它包括该国的出口、进口、投资收入、对外援助、债务偿还等方 面的数据,以及与之相关的金融项目和单方面转移等。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项目
总结词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项目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储备资产变动等。
汇率稳定的重要性
稳定的汇率有利于降低交 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和 投资,进而推动国际经济 合作。
汇率政策协调
各国应加强汇率政策协调 ,避免汇率波动对国际经 济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汇率政策协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角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汇率政策协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提供 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帮助成员国维护汇率稳定。
详细描述
经常账户主要反映一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进口以及单方面转移等;资本账户主要反映一国的对外投资和外国投 资;金融账户主要反映一国的对外资产和负债变动;储备资产变动则反映一国为调节国际收支而进行的货币干预 。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
总结词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和差额分析等。
04
汇率政策与国际收支调节
汇率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一)国际收支一国的国际收支可反映该国对外汇的供求关系。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反映该国对外汇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这会在外汇市场上引起外汇汇率上升,即本币汇率下降。
反之,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外汇汇率下降和本币汇率上升。
国际收支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和资本流动等若干项目。
(二)通货膨胀根据购买力平价,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重要的基本因素。
它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包括:第一,若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该国出口竞争力减弱,而外国商品在该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这会引起该国贸易收支逆差,造成外汇供求缺口,从而导致本币汇率下降。
第二,通货膨胀会使一国实际利率下降,推动资本外逃,引起资本项目逆差和本币汇率下降。
第三,由于通货膨胀是一个持续的物价上涨过程,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会演变成本币汇率下降预期。
在这种预期心理下,为了避免本币贬值可能带来的损失,人们会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抢购外汇。
而这种投机行为会引起本币汇率的进一步下降。
(三)利率从短期来看,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
它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包括:第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上升会吸引资本流入,在外汇市场上形成对该国货币的需求,推动高利率货币的汇率上升。
当代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国际游资,它们对利率的变动极为敏感,所以从短期来看,诱发国际资本流动是利率影响汇率的主要途径。
第二,利率上升意味着信用紧缩,这会抑制该国的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可以通过刺激出口和约束进口推动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第三,利率上升会抑制该国总需求,特别是严重依赖于贷款的那一部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这会进一步限制进口并从而有助于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四)经济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国内需求增加带动的经济增长会引起进口增加。
如果其他国家经济增长较慢,则该国出口增加也较慢。
这容易造成该国的贸易收支逆差并引起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如果经济增长是由该国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那么在增长过程中生产成本会下降,产品价格下降且产品质量提高。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导语:汇率是货币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是反映两种货币之间的比较关系。
当汇率变动时,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篇文章就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展开讨论。
第一章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有着深远的影响。
货币升值,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出口利润减少,市场竞争力下降。
货币贬值,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出口利润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
因此,汇率上升时,以本国货币作为结算货币支付造成的困难提高,出口收入难以提高,所以对出口是不利的。
反之,当汇率下降时,以本国货币支付结算货币的困难暂时减轻,出口收入有所回升,对出口就是有利的。
第二章汇率变动对进口的影响汇率变动对进口贸易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对于以本国货币为结算货币的进口货物,进口商所支付的成本将降低,因为用本币购买进口货物所需的货币量减少。
这样,毛利润就会增加,市场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
反之,当本国货币贬值时,使用本国货币购买进口商品所需的货币量增加,进口者的进口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
第三章汇率变动对国际投资的影响汇率的变化不仅对贸易有影响,对国际投资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对于使用本国货币投资于海外项目的本国投资者来说,收回投资所得的外币将变多,从而实现更高的收益。
反之,当本国货币贬值时,收回来的外币将减少,从而导致较低的收益。
第四章汇率变动对国际储备的影响国际储备是国家对外出口的结果,它影响着国际储备的变化及国家的货币稳定。
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向外出口时所收到的外币数量增加,国际储备增加,可能进一步增加货币的稳定性;反之,如果本国货币贬值,出口收入减少,国际储备减小,货币稳定性将受到影响。
第五章汇率变动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汇率的变化对于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和结算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跨国公司通常会根据升值或贬值来调整公司的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活动。
在汇率上升时,跨国公司通常会增加对外投资,而在汇率下降时,他们通常会增加对内投资。
实际汇率与储蓄变动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实际汇率与储蓄变动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摘要:1980-2011年日元实际有效汇率大体上在震荡中大幅升值,日本外向型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日本国内产业大量转移到国外,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
日本经济长期不振,总储蓄占比出现下降。
同期的德国的实际有效汇率和德国的总储蓄占比则保持基本稳定。
日本和德国在汇率和储蓄变动上的差异对于当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储蓄;外向型经济;经济转型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91-04一、引言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兴经济体具有许多相似的经济特征,而且大多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
新兴经济体在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经济起飞之后,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变化,出口导向型战略的缺陷往往会逐渐显现,经济进一步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瓶颈开始凸现,这时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比较成熟的发达经济体转型。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转型的迫切性不断加大,转型的任务不断加重。
日本和德国二战后经历大约三十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之后,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也面临类似的经济转型的问题,因此研究日本和德国当年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探索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兴经济体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在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之后,如何对待本币的汇率机制和汇率水平。
在经济发展初期,新兴经济体为了促进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本币汇率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低估”,而且往往采用盯住汇率制(大多是盯住美元),汇率变动的弹性也较小。
根据balassa-samuelson 效应,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快速增长(主要表现为贸易品部门的快速增长)①常常会引发本币实际汇率的升值。
另一方面,长期采用出口导向型战略,通常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大量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这也会带来本币升值的压力。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汇率,作为一国货币对外价格的表示形式,受很多因素影响。
它既要受国内因素的影响,又要受国际因素的影响。
因此,汇率的变动常常捉摸不定,汇率的预测十分困难。
除经济因素外,货币作为国家主权的一种象征,也常常受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货币流通状况货币流通状况是决定货币价值、货币购买力的首要因素。
如果本国货币供给减少,则本币由于稀少而更有价值。
通常货币供给减少与银根紧缩、信贷紧缩相伴而行,从而造成总需求、产量和就业下降,商品价格也下降,本币价值提高,外汇汇率将相应地下跌。
如果货币供给增加,超额货币则以通货膨胀形式表现出来,本国商品价格上涨,购买力下降,这将会促进相对低廉的外国商品大量进口,外汇汇率将上涨。
(二)实际增长实际经济增长率同未来的汇率变动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
主要有两种情形。
如果一国的出口保持不变,经济增长加速,国内需求水平提高,将增加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逆差。
如果一国经济是以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出口货,在这种情形下,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可以使出口的增长弥补进口的增加。
一般他说,高增长率会引起更多的进口,从而造成本国货币汇率下降的压力。
但是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也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经济增长快、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可以加强外汇市场上对其货币的信心,因而货币汇率也有上升的可能。
实际上,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变动的同期性,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是在各国同时发生的,对汇率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只有各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同,才会影响对外贸易和外汇市场交易活动。
(三)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非严格他说,是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
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时,即为国际收支顺差。
表现在外汇市场上,可以说是外汇(币)的供应大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
与之相反,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小于支出时,即为国际收支逆差。
表现在外汇市场上,可以说是外汇(币)的供应小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外国货币汇率上升。
近10年来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影响摘要: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民币的汇率受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在近10年里,人民币汇率变化一直是根敏感的经济弦。
人民币在10年里历经了一系列升降的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升值的。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逐渐显现的,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关键词:汇率美元升值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近1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这些都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以来,我国对完善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
一.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2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在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六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6.8:1左右。
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跌破6.35:1,创历史新高。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樊纲教授的多次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2 以往关于实际汇率问题的研究思路有很多种,其中俞乔1998,陈学彬1999 从影响实际汇率的相对价格变化和名义汇率调整分析了中国实际汇率的变动,张晓朴1999,Zhichao Zhang 2000从经济基本面入手分别以FEER和BEER的方法估计和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变动。
3 实际汇率的定义根据研究者的需要有很多划分方法。
其中,经常采用的是实际汇率=E(WPI*/CPI)E代表名义汇率,WPI*代表国外批发物价指数,CPI代表国内批发价格指数。
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贸易品价格的变动(由WPI代替)而不是福利状况,因此,更侧重国内外的WPI变动。
240280320360400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2002402803203604002000400060008000人均GDP (汇率) Japan1 Japan2200250300350400-20-101020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0.050.000.050.100.150.200.25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Japan3 Japan44 选取GDP2000-3000美元为样本区间的原因是中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实际人均GDP 也大致在这个水平2503003504000.00.10.20.30.4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200250300350400-15-10-5051015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Japan5 Japan61970-1974年,日本人均GDP 稳定在2000-3000美元上,日本的GDP 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5.8%,高出当时4%的世界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出口增长率年均增长19%。
这期间汇率先是下降(即名义汇率升值,见图1、2),73年以后出现短暂的上升后又回复到下降的趋势。
1970年,日本汇率固定在360日元兑1美元的水平上,经常项目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余额(见图3)。
固定汇率下,由大量经常项目余额积累的国际储备迅速增加了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率也相对较高,为7%。
由于日本物价上升中的主要因素是非贸易品价格,而贸易品价格指数仅有3.6(我们以批发价格指数来代替贸易品价格指数,见图4),比当时经过加权的主要贸易国批发物价指数4.9要低。
即使日本的总物价水平高于主要贸易国平均水平,但它的贸易品价格却低于这个水平,最终造成实际汇率贬值,经常项目余额持续增加。
1970年以后,日本政府一方面出于降低国内通货膨胀率(见图4)的需要,一方面迫于美国对日本过高经常项目余额(见图6)发生责难的政治压力,采取了汇率升值。
1971年,日本政府将汇率由360日元/1美元升值到349日元/1美元,升值3%,同时,伴随着紧缩的货币政策,物价水平由7%降至5%(日本政府一直都有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愿望,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民众的要求,一方面也因为日本政府希望通过物价水平的下降抵消名义汇率升值带给出口增长的不利影响)。
但是,总体物价水平的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贸易品物价水平,日本当年的批发物价指数下降到-0.8,当时主要贸易国的加权批发物价指数为3.6,因此,实际汇率在名义汇率升值后反而贬值。
1971年经常项目余额又增加了30亿美元,外贸出口也没有受到影响,依然维持在年19%(以美元衡量,见图5)的增幅(以前十几年平均也大致低于这个增幅1%)。
1972、1973年日元又连续升值,分别较上年升值了13%和10%。
伴随着大幅的名义汇率升值和国内批发物价指数的回升,实际汇率升值,经常项目顺差出现了下降趋势,出口增长率在1972年的汇率升值后出现下降,从19%降至15%(以日元衡量则从16%降至3%)。
1973-1974年,突然爆发的石油危机使日本出现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两年的批发物价指数分别达到了15.7和31.6的水平(当时工业国家平均的批发物价指数分别是15.1和21.2),尽管日元于1974年采取了贬值,但由于其幅度很小,实际汇率在国内相对价格高于国际水平的带动下还是出现升值,经常项目也随之出现逆差。
刨除石油危机的影响,日元汇率在人均GDP2000-3000美元期间总的趋势是升值。
从政策运作层面上看,造成汇率升值趋势主要原因是在原来固定汇率水平上,日元经常项目不断积累大量的余额,它反映到国际收支余额或者说国际储备变化上,就会对推动国内物价水平上升(这种物价水平的上升主要反映在非贸易品上,贸易品价格并没有出现非常显著的上升,因此,即使国内物价上升也不能推动实际汇率升值,经常项目依然保持顺差),同时,过高的经常项目余额也引起了主要贸易逆差国美国的不满。
日本政府采取汇率升值可以说是一石二鸟,同时缓解了通货膨胀和外部政治的压力。
但是,代价也是显著的,名义汇率升值后,伴随着贸易品价格的逐渐回升实际汇率升值,日本的出口增长率出现显著下降。
65070075080085090080818283848586878889906006507007508008509002000300040005000人均GDP (汇率) Korea1 Korea2600700800900-10000-5000500010000150008081828384858687888990-0.10.00.10.20.38081828384858687888990Korea3 Korea46007008009000.00.10.20.38081828384858687888990 600700800900-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8081828384858687888990Korea5 Korea61983-1987年,韩国的人均GDP 稳定在2000-3000美元水平上,按不变价格计算GDP 年均增长9.4%,高出同时期内世界4%的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年均12%。
这期间汇率保持先是上升,1987年以后出现短暂的下降(见图1、2)。
1983年,韩国汇率是775韩元/1美元,以后三年连续贬值,到1986年,韩元贬值到881韩元/1美元的水平,累计贬值13%。
在这几年之内,韩国的通货膨胀率平均在2.5%,而批发物价指数平均则不足0.1(见图4),远低于这几年中经过加权的主要贸易国批发物价的平均水平2.95。
在汇率贬值和本国批发物价远低于主要贸易国批发物价指数的双重作用下,实际汇率出现比名义汇率更大幅3637383940417072747678808284 3536373839404150010001500200025003000人均GDP (汇率)Taiwan1 Taiwan235363738394041-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7072747678808284-0.10.00.10.20.30.47072747678808284Taiwan3 Taiwan4363738394041-0.10.00.10.20.30.47072747678808284 35363738394041-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7072747678808284Taiwan5 Taiwan61979-1984年,台湾的人均GDP 处于2000-3000美元阶段。
这个时期内台湾的GDP 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高出这个期间内3%的世界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出口增长率年均增长15.4%。
这个期间内汇率出现了小幅贬值,5年内由36台币/1美元贬值到1984年的39.47台币/1美元,累计贬值9.6%(见图1、2)。
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下,台湾的批发物价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分别达到了1979年的12.3、9.8和1980年的17.3和15.2,高于同期的世界平均水平(1979年的世界WPI 和CPI 分别为10.6和9.6,1980年分别为13.9和12.3)。
在固定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形下,实际汇率升值,经常项目也迅速由1979年的小额顺差转为逆差。
为了改变这种局势,台湾政府于1981年的以后几年内采取了汇率小幅贬值,并同时尽量降低国内物价水平,台币汇率累计贬值9.6%,与此同时,批发物价指数由1980年的17.3%降至1984年的1%(远低于当时世界水平4%),其中1982和1983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在台币贬值和国内物价走低的双重影响下,实际汇率贬值,台湾的经常项目余额在1981年就转负为正,而且在以后几年内迅速上升。
到1984年,台湾的经常项目已经积累贸易余额顺差近180亿美元。
从政策操作层面上看,台湾政府在这个时期的对策是成功的。
台湾经济在石油危机的不利影响下仍然保持了7%的经济增长率,而且,经常项目和国际收支在政策调整后都迅速出现赢余。
出口增长率在名义汇率小幅贬值和贸易品物价水平(主要由台湾的批发物价指数低于主要贸易国平均水平体现)优势的双重作用下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小结:总的来看,由于各自的国情以及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不同,日本、韩国和台湾在人均GDP2000-3000美元时期的汇率变动也各有不同。
但是,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汇率所经历的不同情况和面临的不同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条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第一、尽管样本国家汇率有升有降,但是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实际汇率在常态时期(尤其是去除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都有潜在的贬值趋势,它作用于经常项目上,就会对名义汇率造成升值压力。
造成实际汇率贬值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样本国批发物价指数低于主要贸易国的相对应的平均水平。
从上文我们已经知道,批发物价指数这种变动趋势背后的原因是样本国家贸易品部门相对较快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在实际汇率贬值的作用下,经常项目下会逐渐积累赢余,这势必会对名义汇率造成升值压力。
日本的汇率升值完全贴近这一进程,韩国和台湾虽然在人均GDP2000-3000美元阶段没有出现持续的名义汇率升值,但是,它们相对应的批发物价指数变动趋势和主要贸易国相比和日本的经验相同,在它的作用日本 -20% 5.80% 4% 19 19 韩国 6% 9.40% 4% 5.2 22 台湾 9.60% 7% 3% 22.8 22.3 中国 0 7.50% 3.50% 154 270WPI指数 CPI指数主要贸易国WPI指数出口增长率外部环境日本 8% 9.40 10 21% 第一次石油危机 韩国 0.10% 2.60 2.95 14.20% 良好台湾 6% 7.30% 9.13 15.40% 第二次石油危机 中国 -1.50% -2.30* 2.6 11.50% 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全球通货紧缩短期资本外流* -51367-21980.236 -619 短期资本外流/储备变动 3.03 4.210.12 0.27 注:以上国际收支余额和经常项目余额的单位是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