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

合集下载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简洁深刻解读)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简洁深刻解读)

王国维美学思想
1、文学创作的起源:“天才说”、“游戏说” 2、文学创作的审美尺度:“苦痛说”、“古雅说” 3、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境界说”

境界“境界”本质上是“景”和“情”两个元质构 成的,是作家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形成 的艺术画面。
二、《人间词话》观点


1、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 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2、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 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 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 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 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 lszy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在干什 么。第一个人说:“砌砖。”第 二个人说:“在赚工资。”第三 个人说:“我在建造世界上最富 特色的房子。”据说后来,前两 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 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一、王国维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衣带渐宽:写出了追寻、期待中的艰苦之感; 终不悔:表现了殉身无悔的精神; 为伊:选择的正确与不可移易; 消得:值得。
柳 永:凤栖梧(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 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三境界

王国维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也。

——王国维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
第一境界: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境界:成大事业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界:即最终最高境界。

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人生三种境界”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

清末秀才。

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执着的追求、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一境界”原出晏殊(991--1055)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1、尼采说过:“人需要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目标明确,才能让我们有了明确的选择,无论它有多高。

任何时候都要看准这个目标,用它来激励自己,让它作为一种永远的动力。

比如说你定一个喜欢住的城市,喜欢去的学校,喜欢学的专业,然后用这一年你去苦拼。

目标既要有恒定性又要有渐进性。

哪个是长期目标,哪些是短期目标,要制定清楚。

我的大学是什么?每次考试我进步几名?同学们,你们要知道,长期而远大的目标就是靠着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而逐步实现的。

《韩非子·喻志》上说:“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简洁深刻解读)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简洁深刻解读)
引申含义: 为了事业、学问上的崇高目标,为了获得成功, 在前进道路上,历经艰难困苦,仍不懈探索,执着追求。
表现境界: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锲而不舍,废寝 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衣带渐宽:写出了追寻、期待中的艰苦之感;
终不悔:表现了殉身无悔的精神;
为伊:选择的正确与不可移易;
2021/3消/10得:值得。
《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 lszy
2021/3/10
1
2021/3/10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在干什 么。第一个人说:“砌砖。”第 二个人说:“在赚工资。”第三 个人说:“我在建造世界上最富 特色的房子。”据说后来,前两 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 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2
一、王国维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是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的著名学者,也是把西方美学思想 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相融合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 的美学家。他学无专师,自辟户牖,生平治经史、古文字、 兼及文学批评,均有深诣创获,诗词文亦无不精工。
❖7、“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2021/3/10
6
三、《人间词话》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 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第三 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 为晏、欧诸公0
7
第一种境界
❖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原本含义: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 望尽了天涯路。表达一种孤寂和思念的心情。

人间词话 三种境界

人间词话 三种境界

《人间词话》与三境界
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该书的理论核心。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看到的、作者未必有的这三种境界,听起来玄而又玄,实际上是说的是开始、过程、结果三个阶段,可以放在事业、生活等任何一个领域。

第一境:理想与目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孜孜以求、坚韧不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历尽磨难,走向成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赏析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赏析
战国时期,苏秦 悬梁刺股
3、曹雪芹呕心沥血 “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解析
第三境界 是指在经过多次周 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 逐渐成熟起来,目标也终于实现。
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 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水 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是用血汗 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 铸造的大厦。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清代大学者王国维说,古今成大 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有三种 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境也。 其实,何止成大事业、大学问如此,社会、人生,古今、 中外,诸种事情,大凡都有此种经历。 看到王国维这段话,你有何种感受?你想到些什么?领悟 到些什么?
3、面对父亲的遗言,司马迁立下了“ 究天人 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愿,为 之博览群书,笔耕不辍; 4、陆游在宋金战争的烽火硝烟中饱尝颠沛流离 之苦,从小立下“上马击胡虏,下马草军书” 的志向坚持抗金卫国,矢志不渝。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作业
1、背过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 2、三句诗的出处三首宋词。
抄写第一二境界的两首宋词。
• 走过风雨飘摇的岁月,当历史长河的惊涛 骇浪趋于平静,成熟的你已经站立在人生 的巅峰。一代宗师孔子,以他仁德思想灿 烂了华夏文明,也在世界各地和谐的桥梁; 司马迁以血泪著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的《史记》,他的名字成为刚毅不 屈的代名词;“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 国戍轮台”一缕忠魂随历史之烟波飘荡, 陆游,以爱国诗人的形象让我们仰望。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词是:“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

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酝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

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暄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

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段诗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

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

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

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三境界,王国维则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

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二十六条中一段广泛传颂的精妙文字。

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是我国二十世纪非常杰出的人文科学大师,他创立的意境说美学体系,不仅在当时的中国独领风骚,也是领先于当时世界人文科学领域的伟大学术成果。

他的名着《人间词话》,至今仍是学习研究美学的经典读本。

王国维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解析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三境界的解释最好有例子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三境界的解释最好有例子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三境界的解释最好有例子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三境界说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不畏艰难目标高远.领悟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坚定不移孜孜以求.追求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千锤百炼终成正果.贯通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把读书分成了三个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段话,我很早就知道了,可真正的理解确实花了不少的时间: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语自宋朝晏殊的《蝶恋花》,全文如下: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描写的是凄苦的相思.我的理解是,这段话讲的是领悟.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成就功名,第一个境界是领悟,不能领悟的话,书读了也白读,事情做得再多也是白费周章.中国人很喜欢把事情玄化,领悟就是其中之一.玄化到极致的,印象中,禅宗也许可以算是一个了.禅宗有名言:禅是不能拿来讲的,禅宗是不立文字的.可不能讲没有记载的禅怎么传下去呢?靠的就是领悟.光看这个表述就挺玄的吧.不管怎么说,我在这里也要不负责任一把了,关于这个第一层次靠自己领悟去吧.第二层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语自宋朝柳永的《凤栖梧》,全文如下: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层讲的是追求,为了她搞得自己人渐消瘦亦不后悔.王国维提到的这句,指得原本是描写相思之苦的,但在王先生看来,对于恋人的苦苦追求之情,倘用在成就事业,做学问上亦无不可.这里的"消得"可做值得讲.也就是这个消得,是全句最耐人咀嚼的一词.我的理解是,这个第二阶段是追求阶段.光有天资能够领悟,还只是停留在很浅的表面上,须得以静下心来孜孜以求,没有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是不足以成就事业,读书做学问的.追求到比较狠的一个境界,估计也就是词作者所描写的"衣带渐宽"吧,衣带渐宽还只能算是表象,要真正做到不悔,不是为了很重要的事情的话,估计"消得"这个境界还是很难体会到.三层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自宋朝辛弃元夕》,全文如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的题目是元夕,讲的是元宵节的故事.本篇为稼轩词中为数不多的婉约风格的词作之一.作者笔下的那人,不慕繁华,自甘寂寞,与世人的情趣大异,是一个富于象征意义的形象.作者对于"她"的追求,寄托了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不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第三层次,我的理解是融会贯通阶段.古人喜欢讲"厚积而薄发",没有一定层次的知识积累,是无法创造出蓦然回首,惊觉那人的境界的以上的三个阶段,从最初的领悟到追求直至融会贯通,在我看来是对做学问最好的概括了.一个人的生命也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活得完整.我们的生命应该从简单开始,进入复杂,然后再回归到更高层次的简单.童年时期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父母帮我们遮挡外界的风雨,因此再清贫的生活也显得温馨,生命充满了童真和欢乐,心灵充满着探索世界的渴望,生命中没有任何争权夺利的阴影;后来我们进入了复杂的社会,生命和思想一下子无所适从,变得无助而困惑.社会的黑暗使我们心寒,生存的竞争使我们计较,利益的争夺使我们阴险,别人的伤害使我们恶毒.童年的欢乐变成了童话,生命之路越走越窄.很多人在这一层次再也没法自拔,灵魂越来越平庸,心灵越来越封闭,对金钱和权力的贪欲使大多数人丧失了追求幸福和快乐的能力.一个人最终是否能够获得幸福,要看这个人能否走出第二层次进入第三层次,那就是回归简单的生活.此时的简单已经不再是童年时的简单,而是经历人生风雨之后的豁然开朗“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心,像一面镜子照射到街市沟渠里的污秽,却同时也印着天光云影,丽日和风!世界的光明和黑暗,人心里的罪恶与圣洁,一体显露,并无差等.陶渊明就留下这样一个世界给我们,使我们体味不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陶渊明,他的心.神出古意,淡不可收“.这心襟,简淡,玄远.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种“世外有远致“的力量,扩而大之,可以使人超然于死生祸福之外,发挥出一种来自于内心的那种镇定自信的大无畏的精神来的!"...以简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渣,独存孤迥".人生之最高境界即"华贵而简".眼前繁华,只是一种表象,而最华贵却是午夜之星空,因为此时最为清空高洁,"皎皎空中孤月轮".更因为它灿烂之中而井然有序也.视之无形,听之无声.此乃宇宙之生命中之最高境界也!东晋陶渊明从他的庭院悠然窥见大宇宙的生气与节奏而证悟到忘言之境.又于无限中回归.所谓“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生命的华美,就像一段欢愉生活嵌在素朴而具有优美旋律的歌词.。

王国维_人间词话(三种境界)

王国维_人间词话(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 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 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
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种境界:
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 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 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 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概括了一种锲而不 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这是告诉我们: 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 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 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 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五 经 义 此 只 十 无 世 欠 之 再 变 一 年 死 辱
关于《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青年们 读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 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 首词,读此书也就无 用。……我个人认为中国 有史以来,《人间词话》 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 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 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 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 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 也鲜矣!
王国维之死
他自辛亥革命后,他以清朝遗老自居。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长期思想上 的苦闷,生活上的困顿,长子去世,挚友绝交, 对北伐战争胜利的恐惧,)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 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50 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悲剧色彩的 “谜案”。 他的才华和卓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令 人惋惜。
柳 永:
凤栖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蝶 恋 花)
辛 弃 疾:
青玉案
元 夕
东风夜放花千 树。更吹落,星如 雨。宝马雕车香满 路。凤箫声动,玉 壶光转,一夜鱼龙 舞。 蛾儿雪柳黄 金缕,笑语盈盈暗 香去。众里寻他千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意思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意思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意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提到了“三境界”这一概念,意指词人在创作词作时所表现出的三种不同的境界。

这三个境界分别是“初学未精”、“已有成就”和“已臻化境”。

首先是“初学未精”境界。

这个境界是指词人在学习词作的初期阶段,尚未完全掌握词作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在这个阶段,词人的作品往往还不够纯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王国维认为,这个阶段的作品虽然有些缺陷,但也有一种天真和纯粹的美感,给人以亲切感和温暖感。

接下来是“已有成就”境界。

词人在这个境界中,已经掌握了词作的技巧和表现手法,能够创作出较为优秀的词作。

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更加完善和精致,展现出词人较高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水平。

这个境界下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最后是“已臻化境”境界。

这个境界是词人在艺术创作上的最高境界,词人在这个境界中已经超越了技巧和形式的局限,达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

词人的作品在这个阶段不仅具有技巧和形式上的完美,更重要的是传达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给人以启迪和震撼。

这个境界下的作品被认为是真正的艺术之作,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从王国维对“三境界”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强调了词作的发展过程和境界的逐渐提升。

从初学未精到已有成就,再到已臻化境,词人需要不断学习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王国维认为,词人在创作过程中应该追求形式和技巧的完美,同时注重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三境界”在其他艺术领域的应用。

虽然《人间词话》主要讨论了词作,但“三境界”的概念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同样适用。

比如,在绘画艺术中,艺术家也会经历从初学未精到已有成就再到已臻化境的过程。

刚开始学习绘画时,艺术家可能只能勉强描绘出形象,但随着不断的练习和探索,他们逐渐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和表现手法,能够创作出更加精美和生动的作品。

当艺术家达到“已臻化境”的境界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完美,更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品读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说

品读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说

品读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说品读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说刘东征(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摘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就著作,它从文学的三种不同境界来探讨古典文学和美学问题.提出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三种境界提出的巧妙,总结的精湛,因而王国维的“境界说”无论对文学、美学还是人生及创作可谓解释的淋漓尽致,令人翘首称赞!关键词:境界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自然、理想、顿悟、渐悟、入与出、隔与不隔《人间词话》是集中过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的著作,它有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从问世以来就颇受众人的青睐,以及学者们的关注,研读其中,便深感其中的巧妙与精湛,便知王国维这位大师的文学底蕴的深厚与学识的渊博,最关乎古今之大成的事业,大学问莫过于“境界说”。

自古文学讲究境界,境指文学作品写出的境地,同时也指创作之境,某种文体境域,甚至某种艺术造诣。

而“境界”一词最早盛行于佛教信仰者之口。

清人丁福保在《佛学大辞典》中解释为“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或“我得知果报界域”佛教中称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即指人的六种感觉器官,其所对应的是六境,即色、声、香、味、触、法。

意根指人的心里意识,法境是指这种意识所达到的一种状态。

之所以称为境,丁福保说:“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

”[1]所以,境界既可以是外界具体景象的状态,也可以是人意识到的内在心灵世界之状态。

王国维的三大境界

王国维的三大境界

王国维的三大境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三大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即开始学习钻研的阶段。

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是北宋晏殊的一首写闺思的名篇。

这首词,经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把其中的句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列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境界"的第一境界之后,更是人尽皆知宋词中的佼佼者!意思是:为了得到更完整的道理达到更高的境界;天涯路说的是还有更多其他的境界,其他更远的路。

爬到高处后看到更多其他的东西,霍然觉得有点空虚,开始觉得寂寞,也是类似我们常听到的“知道了之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高不胜寒”,“无敌是最寂寞”......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即努力钻研耗尽心血的阶段。

北宋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词。

在《人间词语》中王国维大师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大概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解释:衣带越来越宽松,我始终不曾懊悔,为了思念她,我宁可自己容颜憔悴。

意思是:在追求的过程里,日益消瘦,人再憔悴也要继续,路途再艰难再腾折也在所不惜。

说未到达跟到达之间有最慑人的决心。

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即豁然贯通的境界。

此等非大词人不能到。

然邃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近代诗人词人王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做人.求学等三种境界是什么

近代诗人词人王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做人.求学等三种境界是什么

近代诗人词人王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做人.求学等三种境界是什么王国维《人间词话》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这是王国维对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深刻反思,并作出了核心的概括,又巧妙而形象地结晶在文学意象中.他发现,伟人的成功有共同的内在逻辑,而那种逻辑正在这晏殊的、欧阳修的、辛稼轩的三首词三句话中.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情景啊?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大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有一点迷茫,有一点凄凉.这是一种变化的意象,时序在变,物象在变,世事在变,心态也在变.遥远的天涯路在眼中,无尽的迷惘在心底.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在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如王国维所说的可以“不悔”到这样的地步,即是可以为追求和理想而“牺牲其一生之福祉”,宁愿下“炼狱”的功夫.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说,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着地追求,经过千百劳作,必有所成,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流入真理之长河中去,这是何等的欣慰!王国维在这里机智地活用了这一十分诗意的境界.本是元宵佳节,游人如织,灯火如海,就在这样的情景寻觅心里的理想佳人,当然难找,因此虽然千百度地寻寻觅觅,可怎么也找不到,然而最后在蓦然的一次回首时候,却发现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佳人在冷落的灯火处.这是何等的欢欣鼓舞!何等的喜出望外!何等的出乎意料之外又正在情理之中!这种喜悦是一般人不容易体会到的,正如王国维曾经说过的:“夫人积年月之研究,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一旦表诸文字、绘画、雕刻之上,此固彼天赋之能力之发展,而此时之快乐,决非南面王之所能易者也.”这是连南面称王者也享受不到的,也是无法交换的。

人间词话三个境界的理解

人间词话三个境界的理解

人间词话三个境界的理解
人间词话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著的一部词话集,其中提到了人间词话的三个境界。

这三个境界分别是,借景抒怀、借景写情和借景咏志。

首先,借景抒怀是指在作品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情绪。

这种境界下,词人以自然景色作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借助山水花木等自然元素,将自己的心情与景物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这样的作品往往给人以深深的情感共鸣,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的内心世界。

其次,借景写情是指在作品中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词人对于爱情、友情等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感悟。

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人际关系相结合,用景物来象征或映衬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种境界下,词人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描写,传达出对于情感的理解和思考,使作品更具有情感共鸣力,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最后,借景咏志是指在作品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词人对
于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和追求。

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其中,用景物来象征或映衬自己对于
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

这种境界下,词人通过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和表达,使作品更具有思想性和哲理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总的来说,人间词话中的三个境界体现了词人在创作中对于自然、情感和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和表达。

这些境界使词作更富有情感、思想和意义,同时也让读者在欣赏词作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触动和
启迪。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三种境界)

三、
整体把握
• 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四方面 内容: • 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 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 第二至八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 第九则,比较说明前人文艺批评提出的观点 • 第十则,品评李白诗歌。
第一则
1.词以 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 成高格,自 有名句。五 代北宋之词 所以独绝者 在此。
《人间词话》,青年们 读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 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 首词,读此书也就无 用。……我个人认为中国 有史以来,《人间词话》 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 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 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 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 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 也鲜矣!
——《傅雷家书》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作于1908~1910年。 作者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 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 批评中。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 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 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 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 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 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王国维的 “境界”说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艺术境界内在的特殊矛 盾,说明了文艺的本质特征。与前人相比,这是一个新的 贡献。
班超投笔从戎?东汉初期有一位受命出使西域经过艰苦斗争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历史上继张骞之后为促进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英雄他就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人间词话》十则
教学目的
一、了解国学大师王国维生平。 二、研读《人间词话》部分内容, 领会王国维的“境界说”及他的人生三境界 。

王国维三境界

王国维三境界

王国维之人生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 炻肪叮 魅纺勘暧敕较颍 私馐挛锏母琶病?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王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

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

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

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三首词原文为: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的三种之境界,原文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词句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大路都通向何方?王国维对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引用时用词稍不同)。

王国维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

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事业成败、仕途升迁等等。

王国维阐释与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合的。

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事业也罢,仕途也罢,所有成功的者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

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

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是王国维谈三种境界的文字。

现在已收入中学课文。

王国维谈三种境界有个特点,就是用宋词中的三个名句作为三种境界的代表,他借以表达的意思自然也和原作不同,这应该是古诗词名句的一种创造性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