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口技6
初一语文下册《口技》课件PPT
通过学习和表演口技,青少年可以逐渐克 服害羞、缺乏自信等心理障碍,增强自信 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拓展视野
弘扬传统文化
口技艺术涉及到各种声音和语言的模仿, 青少年学习口技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了 解更多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口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青少年 学习口技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解读方法指导
通过品味语言、想象画面、体会情感等方法,深入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表达意 图和艺术匠心。
人物形象塑造和性格特点分析
人物形象塑造
通过描绘口技艺人的动作、神态和语 言等细节,塑造了一个技艺高超、自 信从容、富有感染力的民间艺人形象 。
性格特点分析
从口技艺人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他自信 、从容、富有感染力的性格特点。他 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人物特点,灵 活运用各种口技技巧,将人物形象和 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激发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尊 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和讨论等方式,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 过分析和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 理解文章。
教材分析与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口技》是一篇文言文,语言简 练、生动,描写细腻、传神。文 章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 合的手法,突出了口技表演者的
口技艺术的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元素,对口技艺术进行 创新和发展,使其技艺术也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形式 进行交流和融合,丰富了口技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口技艺术在各类场合中的应用实例
文艺演出
口技表演作为文艺演出的一种形 式,经常出现在各类晚会、庆典 等场合,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
主题思想阐述
七年级语文《口技》教案
七年级语文《口技》教案(通用5篇)七年级语文《口技》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所复习的课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七年级也需要运用灵活新颖的形式来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等,都可以使文言文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被动为主动,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
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词语,掌握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的音形义。
2、品味精彩语句,培养自己的语感,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等能力,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复习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演示法、讨论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惊叹我国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积累词语,掌握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的音形义。
培养自己的语感,品味精彩语句。
难点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媒体课件,学生做好自主复习,为更好地理解复习内容做准备。
授课过程准备行囊(字词复习)导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乘着时空的列车,穿越时空的隧道,来一次惊险的的旅游。
一场大火灾突然而至,一家人还在睡梦中,这一危急时刻,是真是假呢?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背起行囊出发一起体验一下吧!哦,对了,出发前检查一下自己的行李,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自我检查(1)给下列划横线字注音。
呓yì语齁hōu声? 中间jiàn力拉崩倒之声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先走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② 施八尺屏障? 施:设置,安放。
③少顷:一会儿。
④ 既而:不久,紧接着。
⑤几欲先走? 几:几乎。
⑥众妙毕备? 毕:全、都。
⑦未几:不久。
⑧意少舒? 少:稍微。
? 舒:伸展、松弛。
⑨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七年级《口技》语文教案
七年级《口技》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口技》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口技艺术的了解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口技》是一篇介绍口技艺术的文章,通过讲述口技的历史、技巧和表演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一传统艺术。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口技的起源、发展,口技演员的训练和表演技巧,以及口技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难点是理解口技艺术的特点和表演技巧,以及对传统文化中的口技地位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和手段3.1 教学方法:使用讨论法和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使用案例分析和示范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使用小组合作和分享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材料,生动展示口技表演的形式和技巧。
使用课文注释和辅导材料,帮助学生理解难词和句子。
使用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章:教学安排4.1 课时安排:本章节的教学计划安排为4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4.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引入课文主题,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结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第三课时: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口技艺术的特点和表演技巧。
第四课时:总结和复习,进行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分享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初中语文《口技》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口技》练习及答案初中语文《口技》练习及答案【语言积累】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俄而百千人大呼,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千齐作。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下列各句中“坐”的含义。
1满坐寂然《口技》____________2到则披草而坐《始得西山宴游记》3但坐观罗敷《陌上桑》_________4这座大楼是坐北朝南的__________3、说出下列各句中“于是”的含义。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__________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3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______________4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_________________5大家一鼓励,我于是恢复了信心___________4、“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是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在这里是“说出”的意思,你知道文言文中还有哪些词类活用现象吗,并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理解】5、翻译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信”和“达”,也就是准确和通顺。
说说你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初中语文(鲁教版)七年级-6_口技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培养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全文。
难点:学习文章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技法,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口技教学过程一、导入关于口技: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现代口技表演,演员不必隐身,改为借助扩音器发出各种声响,并且可以借助于动作、手势。
二、解题。
《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小说集,由清代的张潮编写,二十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人文言短篇,并附评语。
三、作者介绍(请同学看注解)。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晚年住在杭州。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铁声诗》等,现在已经容易看到了。
《口技》就是节选自《铁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四、朗读课文(一).初读,教师安排学生课外预习。
查字典,读准字音宴(yàn)屏障(píng zhàng)少顷(shǎo qǐng)吠(fèi)曳(yè)叱(chì)少舒(shǎo shū)撤(chè)呓语(y ì) 齁(hōu)哗(huá)中间(ji à n)几欲先走(jī)(二).课内朗读。
(1)听读: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及句子节奏。
(2)自读: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断句。
(3)选读:小组推选代表读,其他同学评议。
(三)、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初一语文七年级语文口技
戏曲配乐
在传统戏曲表演中,口技 常被用来模仿各种乐器声 音,增强戏曲的音响效果。
民间文化传承
口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 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 义。
02 《口技》课文解析
课文背景与作者介绍
背景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是清朝初年林嗣环所写的一篇文言文。
作者介绍
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明末清初人,是一位文学家、诗人、戏曲家和书法 家。
培养艺术修养
阅读文艺作品,欣赏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 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评价口技表演者是否能够掌控舞台,与观 众互动,营造出良好的演出氛围。
如何提高口技表演水平与艺术修养
基本功训练
不断练习各种声音的模仿,提高声音的逼真 度和变化能力。
拓展音源
尝试模仿更多种类的声音,如动物叫声、交 通工具声音等,丰富声音表现力。
学习与实践
参加专业培训,观摩优秀口技表演,汲取经 验,不断实践与总结。
口技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口技可以根据模仿的声音类型、表演 形式和风格等标准进行分类,如动物 叫声、乐器声音、人声等。
特点
口技表演者通过独特的发音技巧和呼 吸控制,能够模仿各种真实的声音, 具有很高的仿真度和逼真感。
口技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表演艺术
口技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演 艺术形式,常常出现在各 种演出场合,如庙会、节 庆活动等。
语言特点
文章语言简练、生动,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和文言文表达 方式,如“少顷”、“既而”、“忽然”等词语的使用,以 及“曳屋许许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等文言表达方 式的使用。
七年级下语文教案《口技》:让嘴巴说出故事的魔力
七年级下语文教案《口技》:让嘴巴说出故事的魔力。
一、口技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从《诗经》到《孔雀东南飞》,从唐朝的慢书到清朝的相声,我国的口技艺术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说唱文艺和杂耍艺术。
口技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精神文化的体验密不可分。
在古代,口技艺术曾是社会民间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展示了民族文化的优美和独特。
口技表演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艺术,融技慧、形神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二、口技的表演形式和内涵意义口技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语言学、音乐学、戏剧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巧,通过声音的改变、语言的流畅、节奏的把握、情感的投入,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表演效果,使得观众心潮起伏,情感迸发。
在表演形式上,口技可以有许多不同的体现方式,比如演说、讲故事、模仿、歌唱、祝福等,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相声和快板。
这些表演形式,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寓意,具有开创人性、陶冶心灵、传播思想的深层意义。
三、口技的道来技巧口技表演的技巧是表演者必须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使口技表演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口技》这篇文章中,重点强调了其中的“道来”技巧,也就是通过言语、声音的改变来表达故事、情感、情景的技巧。
这一技巧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激发听众的想象力和感情共鸣,使听众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景和主人公的心情。
道来技巧根据不同的表演目的和表演形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节奏变幻、声音起伏、语感传神、人物形象等。
在实际表演中,表演者要在把握好基本技巧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和创新,从而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四、唤醒口技的潜力在《口技》这篇文本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口技表演艺术的强大力量,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的启示。
通过娓娓道来的叙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或情景,可以成为一件令人感动的艺术品,让人们陶醉在其中。
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习题
2019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习题2019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习题学习《口技》这篇课文后,很多课后的练习等着我们去完成,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习题结合知识点一起运用,一起来看看吧!一、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1.屏障(?)?2.呓语(?)?3.齁声(?)4.曳屋许许声(?)(?)?5.几欲先走(?)三、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2、?施八尺屏障(?)?3、众妙毕备(?)4、会宾客大宴(?)?5、众宾团坐(?)?6、夫叱大儿声(?)7、宾客意少舒?(?)?8、虽人有百手(?)?9、妇抚儿乳(?)10、奋袖出臂(?)?11、但闻屏障(?)?12、其夫呓语(?)四、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
4.(?)?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五、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想要学好语文,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
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
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习题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七年级《口技》语文教案
七年级《口技》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1.2 教学内容口技的定义和分类。
口技的历史发展和著名表演者。
口技的基本技巧(如模仿声音、口技表演等)。
口技的表演方法和练习方法。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引入口技的概念,引导学生对口技产生兴趣。
讲解口技的历史发展和著名表演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分组练习口技的基本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口技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示范法:展示口技的表演技巧和方法。
练习法:分组练习口技的基本技巧。
表演法:组织学生进行口技表演,互相评价和反馈。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教学PPT:展示口技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表演技巧。
视频材料:播放著名口技表演者的表演片段。
练习册:提供口技练习题和表演任务。
3.2 教学材料准备提前准备教学PPT和视频材料。
分发练习册给学生,并指导他们完成练习任务。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在口技练习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在口技表演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的口技技巧和表演能力的提高程度。
4.2 教学反馈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口技表演进行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同伴的口技表演。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口技表演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第一周:介绍口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第二周:学习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第三周:分组练习口技,进行口技表演练习。
第四周:学生进行口技表演展示,进行评价和反馈。
5.2 时间安排每节课45分钟,每周4节课。
按照教学计划的时间安排进行教学活动。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技巧6.1 教学策略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设置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口技技巧。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之口技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之口技一、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二、词的积累①重点词语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者,……的人曳屋许许声拉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宴,宴请,用作动词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众宾团坐围绕而坐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静悄悄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其夫呓语说梦话妇抚儿乳喂奶众妙毕备全、都宾客意少舒意,心情。
少,稍微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虽人有百手即使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用作动词以为妙绝以为,认为。
妙绝,极点变色离席色,脸色。
席,座位奋袖出臂扬起、举起两股战战股,大腿。
战战,打哆嗦,打战几欲先走几,几乎,差点儿。
走,跑②词类活用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宾客意少舒形容词做副词,稍微不能名其一处名词做动词,说出③古今异义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
今义:聚在一起,合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隐隐约约。
今义:小,细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
今义:里面。
几欲先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④一词多义指:1.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 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妙: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作:1.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 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 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是:1.当是时介词,这 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坐:1.满坐寂然名词,通“座” 2.众宾团坐动词,坐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⑤古今异义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几欲先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
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
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
今义:会议。
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
今义:数量少。
初中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口技》字词总结
《口技》字词总结(1)注音
屏障(zhàng)哗(huá)呓语(yì)叱(chì)颈(jǐng)齁(hōu)曳屋(yè)撤(chè)(2)多音字辨析
(3)形似字区别
(4)解释加粗的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遥闻深巷中犬吠(远)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惊醒)
夫亦醒(也)
妇拍而呜之(连词)
当是时(这)
以为妙绝(认为)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
百千齐作(一齐响起)
几欲先走(跑)
群响毕绝(都)
一抚尺而已(罢了)
(5)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
(6)古今义不同
会宾客大宴(古:适逢今:会议)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听见今:用鼻子嗅)宾客意少舒(古:稍微今:数量小)
虽人有百手(古:即使今:表转折的连词)(7)多义词辨析
(8)词类活用
会宾客大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七年级语文教案 《口技》
七年级语文教案《口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口技》的内容。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能够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并能够进行相关的讨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口技》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分析文中的描写和对话,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口技》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口技》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分析并欣赏《口技》的文学价值。
教学准备:课文《口技》的文本。
与《口技》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注释。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口技》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向学生简要介绍《口技》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口技》,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内容。
学生通过注释或查阅相关资料,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每组选择一种修辞手法或语言特色,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探究学习(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的描写和对话,探讨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对本次的学习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口技》的背诵比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邀请相关的文化专家或艺术家,进行《口技》的相关讲座或表演,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口技》。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语文教案《口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口技》的内容。
《口技》语文教案
《口技》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口技》;(2)了解口技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技巧;(3)学会欣赏口技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口技技巧,进行实践活动;(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口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勇敢上台、自信表达的勇气和信心;(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口技》;(2)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3)欣赏口技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口技技巧的运用;(2)课文中所涉及的口技术语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2.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口技技巧,学生跟随模仿;3. 互动教学法:学生之间相互练习、合作,共同提高口技水平;4.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口技》及相关资料;2. 口技道具(如口哨、口琴等);3.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口技表演视频,引起学生兴趣;(2)简介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口技》,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结合课文,了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和术语。
3. 示范教学:(1)教师示范口技技巧,如口哨、口琴等;(2)学生跟随教师模仿,体会口技的魅力。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练习口技,相互交流心得;(2)每组选代表进行表演,分享学习成果。
5. 课堂总结:(1)教师点评学生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2)学生总结口技技巧,提高自信心。
6. 课后作业:(1)学生课后练习口技,巩固所学技巧;(2)学生搜集有关口技的资料,深入了解这一艺术形式。
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运用口技表演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懂得珍惜美好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3)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口技表演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
2. 口技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生字词卡片。
3. 口技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分组讨论,查询生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朗读课文,体会语气、节奏的变化。
(2)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4. 口技表演(1)讲解口技表演的基本技巧。
(2)分组练习,选代表进行表演。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认读与运用。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3. 演示法:通过口技表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演技巧。
初中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口技》林嗣环简介
.林嗣环简介林嗣环,字铁崖,号起八。
清代顺治年间的福建晋江人,当时的进士。
明万历三十年〔1607〕生,从小聪颖过人。
甫七岁即能属文。
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售。
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功读。
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已丑科登进士第。
授大中大夫,持简随征,廉价行事。
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
“备兵海南时,恩威兼济,兵民爱之〞;“性耿介,多惠政,如禁锢婢,禁投充,禁株连,禁民借营债,粤人啧啧颂之〞。
为减轻民众役赋,抵抗奢侈无度、滥设工役、私创苛税的耿仲明、尚可喜,而上?屯田疏?。
顺治十三年,被二藩诬告落职。
被捕之时,民众悲声载道。
顺治十七年〔1660年〕,嗣环下刑部狱西曹就计无果。
“帝念三任勤劳。
暂放杭州治下。
待康熙初政〔1662〕,复审平冤获释,诏升广西左参政〞。
嗣环经历磨难,无意仕途,遂客寓杭州,放舟西湖,寄情山水,唱和名流。
后因贫以死,妻子晨夕不继,柩暴未葬。
幸其同年唐梦赍葬于昭庆寺西沙泉石,并搜其著作四册存之。
“历四十年,族侄标光始访得之,改葬于御屏山麓〞〔今安溪县虎邱镇金榜村玉斗牛眠山〕。
林嗣环不仅是一个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官员,还是一个出色的作家。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文章,如?湖舫集??过霞诗??海鱼篇??岭南纪略?等。
他的文章光怪陆离,不同凡响,礌砢郁积不平之气,直欲排山裂石,作霹雳声。
他和民众打成一片,因此文章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逼真感人。
?口技?这篇文章确切而真实地记叙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语言朴素,描写生动,构思巧妙,充满了艺术情趣。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七年级语文教案 《口技》
七年级语文教案《口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言文《口技》的内容,掌握生僻字词的释义,了解口技这种表演艺术形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风格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口技》的内容,掌握生僻字词的释义。
2. 学习和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节奏。
2. 对口技表演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所需的PPT或教案手册。
2. 学生准备课本和字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这种表演艺术形式,引发学生对《口技》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齐读课文《口技》,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释义。
2.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
三、合作探讨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答案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包括生僻字词的释义、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节奏等。
2. 教师重点讲解口技表演艺术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五、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齐读课文《口技》,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释义。
2.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
三、合作探讨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答案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初中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口技》课文导读
《口技》课文导读【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林嗣环,生卒不详,约清世祖顺治末前后在世,福建晋江人,号铁崖。
《虞初新志》是清朝人张潮编的笔记小说。
(2)理解课文内容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十分重要有些同学学习文言文时只注重词语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不注意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
课文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是作者思想的体现,只有弄懂了课文的内容,才能有助于更好地翻译句子,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以偏概全,甚至有悖于作者原意的现象。
因此学习文言文时不要急于翻译,要在认真朗读几遍之后,在粗通课文的基础上再翻译,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差错,也有助于背诵。
【课文结构分析】(1)层次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及表演即将开始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2~4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2)中心意思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地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3)写作特点①记事有条理,全文以时间先后为序。
②行文有波澜,随声换景,场次分明。
③摹拟细腻,形神兼备。
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⑤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4)课文翻译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客人们围坐在一起。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
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
丈夫也被吵醒。
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
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口技》复习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
第6课《口技》复习课教学设计实验中学孙晓霞复习目标1.正确背诵课文,积累和分类归纳字词,积累重点句子的翻译。
2.梳理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把握主题思想。
3.进一步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及其表现作用,并能学以致用。
复习重难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主题思想。
2.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及其表现作用,并能学以致用。
一、导语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口技,它是用人的声音去模仿自然万物的声音,惟妙惟肖,妙不可言。
今天我们来复习清代文学家林嗣环的《口技》,再次去领略这一艺术的魅力,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小积累——大成果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知识重在积累,你准备好了吗?请把学案中你已经积累的成果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吧。
1. 我积累的文学常识《口技》作者是(),字(),()代人。
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
本文节选自()。
此作品是清代()编选的笔记小说。
以铺写故事叙写人物为中心。
师:词语的掌握,向来是难啃的骨头,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细细体味,也会别有一番滋味的。
接着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分类积累的词语。
2.我积累的词语(1)古今异义稍稍正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虽人有百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一词多义众妙毕备以为妙绝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以为妙绝群响毕绝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3)通假字满坐寂然(4)表时间的词语师:理解并掌握表时间的词语,有利于我们更条理更清晰地背诵课文。
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表示同时发生:一时表示相继发生:既而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3.我积累的其它重点词语解释——词语小擂台师:老师为你准备了一场小小擂台赛,咱们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好不好?师:归类积累词语,让单调的文言文复习充满了乐趣,让千头万绪的知识点变得井然有序,让我们了解到自己既有智慧也有能力。
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不妨多采用这种方法。
4.我积累的重点句子(要求积累至少四个)师:重点词语我们理解与掌握了,句子的翻译就迎刃而解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口技》。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了解口技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以及作者通过对口技的描绘来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口技》。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了解口技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口技技巧和表现形式的理解。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引导学生关注口技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口技》。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合作学习:(2)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对口技艺术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口技艺术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2. 强调对口技艺术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口技》。
2. 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写一篇关于口技的小短文。
3. 调查了解当地的口技艺术,结合自己的感受,下一堂课与同学们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口技表演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口技的魅力。
(2)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口技表演现场,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交流:(1)教师与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家人
本文写的是一场口技表演。作者通过表演者以各种不同的声响, 异常逼真的模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画面的叙述、描写, 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返回
练习
一、时间词填空:
1、表示突然发生:( 忽 )、( 忽然 ) 2、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 一时 ) 3、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 俄而 ) 4、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 是时 )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既而 )、( 少顷 )、( 未几 )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返回
朗读指导:
按此要求读:
第一次朗读——请同学们读得沸沸扬扬。 第二次朗读——请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 第三次朗读——请同学们读得层次分明。 第四次朗读——请同学读得有景有情。
返回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 第一段 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 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 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译文) 第二段 善:擅长。 会:适逢,正赶上。
情景再现
问题研究
1、全文分几部分?主体部分根据口技表演的声响特 点可分为几个阶段?你能各用一个形容词概括其声响特 点吗? 2、随着每一阶段口技声响的变化听众的神情、动 作又有怎样的变化? 3、本文通过确切而真实的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 听众的反应,生动再现出的故事情节有什么特点? 4、文章首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 已”,这句话对文章表现口技人的演出和结构各有什么 作用?
口
技
林嗣环
课件设计、执教:季延初级中学 邓鹰
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课文朗读 重点讲解
探究学习
课文小结
课堂练习
新课导入: 请欣赏以下《洛桑学艺》片断
返回
作者介绍
1、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咱们 好自豪哦!)人,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 文集》等。 2、《口技》原为他的《秋声诗》的序言。 原意是借口技人的“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 地描写生活),说明《秋声诗》也是“善画声” 的诗作。细读《口技》,可以看出作者确实善 于抓住三个场景,绘声绘色的描写一家四口人 在一场火警前后的情景,使我们感到口技表演 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迷人地步。
返回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 第一段 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 舒,稍稍正会。(译文) 少:稍微。 齁:hōu。 没过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 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 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 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 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返回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 第一段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文)
第二段
抚尺一下:抚尺(拍)了一下。
毕绝:毕,全,都;绝,停止、消失。
而已:罢了。
第三段
第四段
忽然,醒木拍了一下,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撤掉围幕一看,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 第五段 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返回
小结课文
难解词语
古今异义的: 但( 只 )、虽( 即使)、走( 跑)
适逢)、厅事( 厅堂 古今词义略有差别的:会( ) 施(放置 )、闻(听见)
古今用法不同的:宴( ) 、乳(喂奶)、名( 举行宴会 说出 )、善(擅长)
课文内容
中心意思:
要点:首尾交代; 由睡到醒 中间的三个场景 由醒又睡 失火救火
第二段
吠:feì 。
乳
呓:yì 。
叱:chì 。
第三段
妇抚儿乳:喂奶(动词)。
儿含乳啼:奶头(名词)。
第四段
思考:这一场景中,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声音变化: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少到多, 由小到大,由疏到密。
第五段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 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 梦话。一会儿小孩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 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 头还在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 着哄他入睡。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 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着孩子的声音, 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 音,大孩子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呵斥大儿子的声 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 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 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侧面描写
听众的反应
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意少舒
情节发展情况 急 缓
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
紧
正面描写
口技表演中 声音的变化
远外 少 小 疏 到到 到 到 到 近内 多 大 密
密大 到到 疏小
疏密 到到 密繁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简单的道具——衬托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首尾照应
第一段
第二段
间:jiàn,夹杂。 曳:yè。 虽:即使。 不能名其一处也:不能说出其中一个地方来。
名:说出,名词活用作动词。
思考:这一场景中,声音变化有何特点? 声音变化:由疏到密,由密到繁。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情景再现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 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那间 ,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哭了起来, 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其中还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 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千 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呼救声 ,救火的人们拉倒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 ,在火中抢夺物品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 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 上有上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 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 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一个不 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 直抖,几乎都想争先
第五段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 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 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女手拍儿声,口中 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 ,众妙必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以为妙绝。(译文)
第一段
思考:这个场景中,声音变化有何特点? 声音的变化:由密到疏,由大到小。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情景再现
返回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 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 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 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 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 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文)
但闻:只听见。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喧 哗的人。
京城里有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一家 人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东北角上安放了一张八尺宽的围 幕,这位表演者就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 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里面醒木响了一下,全场都静悄悄的 ,没有敢喧哗的人。
二、指出下列短语与课文中短语用法相同的词:
丑态毕露 众妙毕备 毕业典礼 毕生精力 心情舒畅 至理名言 宾客意少舒 动作舒缓 不能名其一处 莫可名状 舒筋活血 舒筋活血 有名无实
谢谢合作! 再见!
;深圳丝足 深圳丝足 ;
巴/横扫之间/天地为之颤动/道道金光带着霸道の意境/直接横扫马开而来/宛如龙啸/惊世骇俗/ 这样の力量太过恐怖咯/金光冲击之间/天地都崩裂/滔天の力量覆盖马开/马开完全被吞噬到其中/ 马开见状/嗤笑咯壹声/手指点动/意境闪动/宛如绝世の剑芒冲击而出/壹道道剑芒冲击之间/每壹道剑 芒都凌厉到极致/意境冲击/舞动之间/刁钻至极/覆盖而下/和漫天の金光交锋/ 剑意和金光舞动の意境冲击到壹起/虚空扭曲/道道涟漪如同波浪壹样席卷开来/冲击到冰山之上/冰山都为之颤动咯几下/有冰块从其中落下/但很快冰山又复原咯/仿佛有神力为其修复壹般/ 马开和龙华皇子交手抪断/各 种意境冲击/每壹佫人都驱动到极致/战の四方崩塌/到两人の打斗中心/没有壹佫人敢靠近/形成咯真空/这太过恐怖非凡咯/震动着每壹佫人の心灵/ 跟随者龙华皇子の修行者/这时候呆滞の着壹佫佫修行者/它们难以置信/没有想到马开强到咯这种地步/居然能和龙华皇子战到这种地步/真确定出乎 它の预料咯/ "太强咯/"众人心惊/这样战下去/龙华皇子就算能胜/也要付出抪袅の代价/ 龙华皇子出手抪但/巨龙到虚空飞舞/冲击到云霄之中/宛如真龙壹般/ 它心中也确定震动の/马开の力量确实比抪上它/可确定意境の交锋/对方却丝毫抪弱于它/强势の壹塌糊涂/简直超乎咯所有人の认知/太过 强势咯/ 这佫人有着如此の战斗力/怎么到天机榜只有五十名之后?以它の实力/就算进入前十/都有可能/ 晴文婷着马开爆发如此恐怖の战斗力/出手之间把龙华皇子壹次次猛烈の攻击都挡住/心中也为之震动/她知道马开抪简单/但强势到这种地步/还确定出乎她の预料/ 最重要の确定/晴文婷知道 马开还未达到玄华境大圆满/可就确定如此/能和龙华皇子战到这种地步/可见马开の潜力/ "难道它真の要冲击少年至尊の位置吗/ 晴文婷咂舌抪已/她抪动用秘法/借助大将军の元灵/都难以达到少年至尊の战斗力/可马开却有望咯/这让晴文婷有些难以接受/ 以往和马开到壹起/尽管马开各种手段 抪断/但到实力上却远远抪能和其相比の/难道/它要追上自己咯抪成?那自己到她面前又有什么优势? "让我/你还有什么手段/"龙华皇子久攻马开抪下/金光舞动/八条巨龙撞击马开而去/神龙摆尾/所过之处/空间壹片片塌陷/这确定有破碎山岳の力量/强势の让马开都抪能等闲视之/马开天地拳轰向 咯其中壹条巨龙/同时青莲颤动/周身被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