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常考图示

合集下载

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

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

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1、下图为中国某区域1月和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描述图示地区气温的分布特点(1)夏季,气温普遍较高;南北温差小;气温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冬季,普遍低温;南北温差较大;(同纬度地区)中部气温较高,东西两侧气温较低。

(夏季冬季任答2点,每点2分)年较差由南向北增大。

(2分)(2)以平原为主,(2分)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

(2分)理由:1、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说明有西北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

2、图中东部沼泽广布,说明甲所在的地区地势低平。

3、根据河流的流向。

4、根据经纬度判读,西部山脉为大兴安岭。

(任答两点就4分)(3)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集中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则易引发洪涝灾害。

(每点2分)2、如何根据等温线分布图判断南北半球与冬夏季气温越往北越冷就是北半球,反之是南半球。

知道南北半球后,若海洋区域的等温线突向低纬度地区则是夏季,因为夏季同纬度地区海洋温度比陆地温度低,反之则是冬季。

综合以上,该图中的情况应是北半球的夏季。

3、武汉气候图怎么画?4、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如下:气候分类是将全球气候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过程。

属同一类型的气候,其气候要素均符合同一规定的范围。

世界气候分类应从发生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气候形成的诸因子。

同时也应从生产实践观点出发,采取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要素来进行分类。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名称应以气候条件本身来确定。

(4)中国气候等温线分布图怎么画扩展资料定义气候分类是将全球气候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的过程。

属同一类型的气候,其气候要素均符合同一规定的范围。

气候分类方案因目的或学科而又不同的划分方法。

大致可分为两种:①理论分类法(亦称成因分类法)。

其着眼点是根据形成气候的因子来划分,如以气团为基础的阿里索夫(苏联学者)法。

高三地理等温线专题练1

高三地理等温线专题练1

高三地理等温线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30题,每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读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下列1-3题: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00-1667米B.1333-1667米C.1333-2000米D.1667-2000米2、图中丙地的气温可能是:()A.<0o cB.<2o cC.0o cD.2o c3、乙地可能是:()A.山地B.丘陵C.盆地D.河谷读图某地等温线图(单位℃),回答4-5题4、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①纬度②洋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如果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最北点距离大陆最南端最远的时间大致是()A.2月B.5月C.7月D.10月读某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6-9题。

6.该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基本上是()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 .沿南北方延伸D .沿等高线延伸7.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对地形的判断, 正确的是( ) A .①处为盆地中心 B .③处为山谷 C .②处为高原D .西南区域为平原8.在6月22日这一天,图中①②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考虑地形地势的影响)差值约为( ) A .4°B .7°C .10°D .5°9.图中104°E 以西区域有河流发育,那么它的水文特征是( ) A .河流流向以东西向为主 B .流域面积广 C .谷深水急,水力资源丰富D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读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和海洋的变化曲线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表示海洋气温日较差变化曲线的 是 ( ) A .①B .② C .③D .④11.曲线①在60°N 附近变化幅度超过 40°C ,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纬度较高,陆地面积广阔 B .纬度较高,海洋面积广阔 C .地势高,温差变化大D .冬季有寒流通过,夏季有暖流通过读图,完成12—13题。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等温线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等温线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等温线图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

1.等温线图相关因素分析以我国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为例分析如下:【典型例题】(2016•北京卷)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2.该山地()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思维过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 1.C 2.C练习:(四川省乐至中学2016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测试地理试题)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位置2.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A.16 B.20C.23 D.27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甲B.乙C.丙D.丁(甘肃省西昌七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当地主要地形特征是( )A.地势起伏较小,平原为主B.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地C.周边山脉围绕,应为盆地D.地势起伏大,可能为高原5.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 )A.区域内地势东高西低,山脉南北走向B.区域内越往东海洋性越弱C.西侧受暖流影响,东侧受寒流影响D.西部光照强,东部光照弱(2016·潍坊模拟)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C.夏季风D.人类活动7.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C.“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期末考试)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演示文稿高三地理等值线专题复习课件

演示文稿高三地理等值线专题复习课件
第七页,共32页。
三.等温线
1.气温 ➢ (1)世界气温分布图 分布规律(低纬两极递减、海陆间弯曲、南北半球走向、极值区) 影响因素(纬度、海陆等) ➢ (2)沿海地区: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 (3)受洋流影响: ➢ (4)受地形影响:
2.水温 ➢ (1)世界水温分布: 由低纬向两极降低、季节变化、受陆地影响(受人类活动 影响)、垂直分布 ➢ (2)洋流影响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第二十九页,共32页。
例14.下图是某年欧洲降水pH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01
年高考)
1.下述各国中,图示环境问题比较严
重的两个国家是____B_、____C_
A.西班牙 B.瑞典 C.德国
D.冰岛
E.意大利
2.产生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第八页,共32页。
四.等压线与等压面
1.等压线 ➢ (1)气压系统 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型气压场 ➢ (2)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风力大小 →风向 ➢ (3)对天气的影响 低压(气旋)、低压槽→多云雨天气 高压(反气旋)、高压脊 →多晴朗天气 锋面气旋 ➢ (4)影响因素 温度等
第九页,共32页。
第六页,共32页。
二.等高线
1.绘制原则 ➢ (1)同线等高 ➢ (2)等高距全图一致 ➢ (3)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 (4)一条等高线两侧海拔变化趋势相反 ➢ (5)示坡线(指向海拔降低方向)
2.判读内容 ➢ (1)海拔高度、相对高度的判读 ➢ (2)地形种类的判读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 (3)坡度大小 ➢ (4)实际应用 ➢ (5)地形剖面图
四.等压线与等压面

根据等温线判别海陆

根据等温线判别海陆
4 北半球为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为冬季时南半球为夏 季, 5 大陆温度高于海洋则该半球为夏季,反之则为冬季,
6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则温度相对于附近同纬度较高,反之则较 低,
几个规律:
1 若几条等温线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温在南方则该半 球为北半球;若几条等温线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温在北 方则该半球为南半球,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北半球夏季陆地的是 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看:陆地最 高月均温 最热月 是7月,陆地最 低月均温是1月;海洋最高月均 温是8月,海洋最低月均温在2月,
北半球夏季,大陆温度高于海洋,北半球以赤道为起点,由南向 北纬度逐渐增大,北面的纬度高于南面的纬度,陆地等温线向高 纬度处弯曲 凸出 ,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度处弯曲 凸出 ,B阴影部 分等温线是向低纬凸出,是海洋,故只有D合符要求,
7、读下图,回答问题,
1 该图反映了____南_半球某区域的等温线分布情况, 2 从图中可以判断,此时正值该半球的____季冬节, 3 如果A为大洋洲,则B为____太__平洋, 等温线由北向南递减,可见是南半球,从图中可看出,同纬度地 区,A点的温度低于B点的温度,即陆地的温度低于海洋的温度, 只可能是在南半球的冬季,利用歌诀判定亦可,但要注意得出的 是北半球的季节,南半球正好与之相反,A为大洋洲,B为太平洋,
2 如果甲、乙位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上,那么甲应该位于 _陆___地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半球7月,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 3 通过图示分析乙的气温约是__1_9_℃___℃,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等温线由南向北递减,说明是北 半球,如果是冬季,根据歌诀一陆南, 一海北;七陆北,七海南,北半球冬 季陆地最低月均温是1月,等温线在 陆上向南凸起 低纬度方向 ,因为位 于北半球,如果A、C为陆地,B为海 洋,根据歌诀,是1月,此时是冬季,如 果A、C为海洋,B为陆地,则根据歌 诀此时应是7月,若B是亚欧大陆,A 是大西洋,C是太平洋,

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解析

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解析

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解析等温线图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规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②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规律:“高高低低”;主要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判断洋流的流向、性质及名称A判断洋流流向:即等温线弯曲的方向B判断洋流性质:等温线凸向高纬→ 暖流; 等温线凸向低纬→ 寒流C判断洋流名称:判定洋流流向→ 判定洋流性质→空间位置→ 确定洋流名称④判断地形A等温线闭合规律:内线数值大→ 中心气温高→ 中心地势低→ 盆地内线数值小→ 中心气温低→ 中心地势高→ 山地(丘陵)B等温线不闭合规律:向高数值方向凸出→ 中间比两侧气温低→ 中间地势高→ 山脊向低数值方向凸出→ 中间比两侧气温高→ 中间地势低→ 山谷C计算相对高度:H相=T差/0.6℃ ×100米⑤判断温差的大小规律:等温线疏,表示温差小;等温线密,表示温差大;我国等温线分布与温差的时空变化规律:冬密夏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密海疏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⑥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若图1为海洋中某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均是由洋流影响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乙都可能为寒流②甲、乙都可能为暖流③甲可能为寒流,乙可能为暖流④难以判断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分析:首先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画出甲、乙两处的洋流流向,可见两股洋流交汇,再对照洋流模式图(图2),可知该处海区有两种可能情况:①北半球中纬度海区的大洋西岸,为寒、暖流交汇;②赤道海区的大洋东岸,为两股寒流交汇。

推理:甲肯定为寒流,乙可能为寒流或暖流,所以A项正确。

变式1:若海洋某局部地区等温线弯曲如图3所示,情况又会如何?分析:同理,先画出两股洋流流向,可见为两股洋流分离处。

对照模式图(图4),可知该海区可能为:①北半球中纬度海区的大洋东岸,为寒、暖流分离处;②赤道海区的大洋西岸,为两股暖流。

专题复习2:影响气温的因素及等温线图的读图

专题复习2:影响气温的因素及等温线图的读图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11.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的是( B )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2021/8/7
例题9 图14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1/8/7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年较差 (大、 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 地形
8.图3显示( B )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 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 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 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013全国新课标)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 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 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 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 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 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2021/8/7
例题4 (2008·全国2文科综合)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 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9~11题。
2021/8/7
9.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
要因素是( B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10.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B)
A.地形 B.洋流
(2)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南部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北部 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且北部气温远低于南部, 气温年较差大。
2021/8/7
2021/8/7
③洋流: 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 寒流——对沿岸地区降温

高三地理一遍过第2讲:大气受热过程气温等温线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高三地理一遍过第2讲:大气受热过程气温等温线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1
2
3
4
5
6
7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受热过程 区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理解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形成机制
二、大气垂直分层 三、气温和等温线
8
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热力作用



射向宇宙空间

地 面 削弱作用、 水



地面增温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受热过程气温等温线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1、大气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大气垂直分层、气温、逆温、等温线 2、热力环流: 气压、等压面、垂直气流、等压线、风、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 风向、风力、“三力” 3、三圈环流: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南北移动 4、季风环流: 季节性高低压中心、冬夏季风
22
微专题:气温
1、气温高低的影响因素。 2、气温的日变化(昼夜温差)、年变化、垂直变化规律。 3、等温线图图的判读。 4、气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温的日变化(昼夜温差)

间 气温的年较差 变
气 温
化 气温的年际变化

时 空
空 气温的垂直分布
分间
布变
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逆温形成、影响

气温的水平分布
(根本热源)(直接热源)
拓展: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当地面吸收了太阳的辐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 气中传导,这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由于地面向大气传输热量需 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近地面气温是午后2时左右达到最高。大气主要 以逆辐射的方式和大气辐射的方式散失热量,直至次日日出一直没 有太阳辐射来补充热量,所以直到次日日出前后气温达到了最低。

高中等温线知识

高中等温线知识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
3、读弯曲状况 方法2:“高高低低”
夏季海洋 冬季大陆 山 地
气 温 低
8 8℃ ℃ 10℃
寒 流 经 过
12℃
大 陆 平 海原 洋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冬季大陆 • 气温低,向低纬凸出
夏季海洋 • 气温低,向低纬凸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寒流经过 • 出 气温低,向低纬凸
C C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西岸部 分地区七月份的等温线图 (3)说明右图中24℃ 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 分析原因。(4分) 审题: 24℃ 分布特点 原因 读图:定位 读线 思路:影响气温因素 表述: ①北段呈东西延伸(或沿纬线延伸)(1分), 受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影响(1分) ②南段呈南北延伸(或沿经线延伸)(1分), 受地形影响(1分)
2、从气温曲线可见一月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大洋向大陆逐渐降低(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是: 审题: 气温曲线 一月份 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原理: ②90°E亚欧大陆中心 90°W北美中心
180°太平洋中心
⑶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 温度较低处,即由低纬流 向高纬,为暖流。
东部年均温高于西部。
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西高东低,气温
直减率造成西部地区气
温较低(或东部地势低、 气温较高); ②大陆东岸东南信风从 温暖的海洋上吹来,使之比较温暖; ③东部沿海还受暖流(巴西暖流)影响,有增温作用。
例9. (21
分)读图4 (04全国Ⅳ 卷)
高 •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 ______, 说明其原因。(6分)
• 例7:读图5,(05春考)

等温线等压线和等降水量线

等温线等压线和等降水量线
课前复习: 1. 地图的三要素 2.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个常用方法。 3. 相同的图幅, 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____,内容越____。 比例尺越小,实际范围越____,内容越____。 世界地图多选用___比例尺地图, 景区旅游图多选用___比例尺地图。 4. 同样内容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图幅就 越___,内容越____。
盆地——高温中心
或城市热岛效应
山地——低温中心
夏季海洋 冬季大陆 山地
寒 流 经 过
-4 8 8 ℃ ℃ ℃ 8℃
-2 10 ℃ ℃ 10℃ 10 ℃ 12℃ 12℃
0℃ 12 ℃
平 大原 海 陆 洋
冬季大陆 夏季海洋 寒流经过 地势较高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海山区 洋
暖 流 经 过
高 低 鞍





鞍 高


2、根据风向可判读
⑴等压线值大小的确定: 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 ⑵南北半球的确定: 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左偏→南半球 ⑶近地面和高空位置的确定: 近地面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北 A<B<C 高空中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E<F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处为海洋),回答1—2题。 1.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地形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D
2.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0℃ B.-5℃ C.2℃ D.-8℃
B
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 回答3一6题。 3.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4.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地面状况 5.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 6.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 A.15℃ B.20℃ C 22℃ D.25℃

等温线的分布及其判读技巧

等温线的分布及其判读技巧

与同纬度
与同纬度
影响
等温线
等温线
其他地区
影响因素其他地区
因素
弯曲状况
弯曲状况
相比
相比
大陆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大陆冬季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夏季 海洋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海洋夏季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冬季 地势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地势较高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较低 暖流
气温高 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 气温低 向低纬凸出 经过
一 、城 市 与 人 口 城市是人类对地 理 环 境 改 造 最 剧 烈、最 集 中 的
地区。试题利用各 种 统 计 图 表 和 数 据,可 以 考 查 人 口的发展演变以 及 存 在 的 问 题,人 类 对 地 理 环 境 的 影响;考查城市化进程及产生的问题,不同区域的 人 口增长模式,城市区位的合理选择,区域人口合理 容 量与区域城市化水平,人口与城市环境问题,人口 与 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及新老城区功能定位等。
影响因素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等温线弯曲状况影响因素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等温线弯曲状况大陆夏季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大陆冬季气温低向低纬凸出海洋冬季气温高向高纬凸出海洋夏季气温低向低纬凸出地势较低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地势较高气温低向低纬凸出暖流经过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低向低纬温线图可以判断南北半球气温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等
2.等 温 线 疏 密 :等 温 线 密 集 ——— 气 温 差 异 大 ;等 温 线 稀 疏 ——— 气 温 差 异 小 。
3.等 温 线 平 直 ——— 下 垫 面 性 质 单 一 。 4.等温线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 出, 表明气温比 同 纬 度 地 区 高;等 温 线 向 低 纬 (高 值 方 向 )凸 出 ,表 明 气 温 比 同 纬 度 地 区 低 。 5.等温线 闭 合———局 部 温 暖 中 心 或 低 温 中 心。 若中心气温高,可 判 断 为 盆 地;若 中 心 气 温 低,可 判 断为山地。 四 、等 温 线 影 响 因 素 影响因素:太阳辐 射 (纬 度 位 置、太 阳 高 度 )、大 气自身条件(天 气 状 况、大 气 透 明 度、大 气 密 度 )、下 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面反射率等)、人 类 活 动 (影 响 大 气 和 下 垫 面 )。 1.等温线延伸方 向 与 纬 线 延 伸 方 向 基 本 一 致, 呈东西 向,说 明 影 响 该 地 气 温 的 主 要 因 素 是 太 阳 辐射。 2.等温线大体与 海 岸 线 平 行,说 明 影 响 该 地 气 温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 3.等温线与等高 线、高 原 边 缘 平 行 或 与 山 脉 走 向 一 致 ,说 明 该 地 气 温 主 要 受 地 形 的 影 响 。 4.判断 洋 流 的 性 质 及 流 向。 等 温 线 向 低 值 弯 曲:洋流由水温较高处流向水温较低处,即由低纬 流 向高纬,为暖流;等 温 线 向 高 值 弯 曲:洋 流 由 水 温 较 低处流向水温较高 处,即 由 高 纬 流 向 低 纬,为 寒 流。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五 、等 温 线 的 应 用 1.判断南北半球。利用等温线数值变化判断 南 北半球,即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为北半 球, 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为南半球。 2.判断季 节 和 海 陆 分 布。 以 北 半 球 为 例,1 月 份(冬季)大陆 上 的 等 温 线 向 南 (低 纬)凸 出,海 洋 上 的等温线则向 北 (高 纬)凸 出;7 月 份 (夏 季 )大 陆 上 的等温线向北(高 纬)凸 出,海 洋 上 的 等 温 线 则 向 南 (低 纬 )凸 出 。 3.判 断 等 温 线 的 走 向 、分 布 规 律 及 影 响 因 素 。 4.根据气 温 的 分 布 情 况,计 算 某 地 海 拔 高 度。 在对流层,气 温 随 高 度 增 加 而 递 减,其 变 化 系 数 为

等温线 (一)

等温线 (一)

等温线(一)一知识整合①线密一(温差大)线疏一(温差小)②线向高纬凸一(较同纬度地区温度高:线向低纬凸一(较同纬度地区温度低)③与纬线平行一受(纬度)影响明显④与海岸线平行一受(海洋)影响显著⑤与山脉走向或高原盆地边缘平行一受(地形)影响显著⑥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温高一(盆地)线内温低一(山地)二、判读要领: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无论七月或一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因此,等温线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例l】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所在区域为陆地;F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A.北半球一月等温线 B.北半球七月等温线C.南半球一月等温线 D.南半球七月等温线2.判断海陆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例2】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寒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类同于冬季的陆地或夏季的海洋)。

暖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类同丁夏季的陆地或冬季的海洋)。

【例3】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2题。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温线(二)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温线(二)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温线(二)1.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

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题。

(1)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2)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2.钦诺克风指位于北美洲西部的焚风,因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形成。

位于落基山东坡山麓的莱斯布里奇市(50°N,113°W)常受钦诺克风影响,增温明显。

下图示意落基山山麓莱斯布里奇某日的暖脊,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所示暖脊最可能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暖脊受盛行西风影响将向东移动B.暖脊受北美高压影响将向西移动C.夜间钦诺克风的强度稍高于白天D.夜间钦诺克风的强度稍低于白天(3)图中暖脊出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可提高农作物产量B.积雪消融洪水泛滥C.气温升高作物晚熟D.居民屋内能耗降低3.露点温度是在国定气压之下,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波态水所需降至的温度。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2月12-16日期间室外气温、室内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表示室外气温、室内气温和露点温度的曲线序号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2)该地室内地面与墙体受湖最严重的时段大致出现在( )A.12~13日B.13~14日C.14~15日D.15~16日(3)该地可能位于( )A.广州B.武汉C.上海D.北京4.负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之和的绝对值。

负积温500℃为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种植界线。

近60年来,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宁夏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引种品种多样化。

2020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等温线

2020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等温线

2020届高三地理微专题等温线训练一、单选题1.对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判读是A.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B.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因为冬季大陆冷却快D.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1.A 图中显示,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向低温区域弯曲,表示弯曲处比两侧的水温高,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处有巴西暖流经过,因此确定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A对。

图中显示,①处位于陆地,与太平洋沿岸的秘鲁寒流有高山相隔,所以气温受其影响的可能性不大,该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山地相对高度大所导致,B错。

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表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的沿岸海域气温高,即大陆比海洋热,C错。

东部沿海地区的等温线形态表示此时大陆比海洋热,说明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代表性月份为1月,D错。

所以选A。

2.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关于图中等温线及湖泊水位说法正确的是①为七月份等温线②为一月份等温线③为夏季等温线④为冬季等温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B 该区域位于纬度为30°附近大陆西岸,说明气候类型应为地中海气候或者沙漠气候,由题目可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故为地中海气候,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到南北纬40°,S在30°以南,故为南半球地中海式气候,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以判断此时陆地上气温较低,凸向低纬度,为7月份等温线,为南半球冬季,故选B。

3.读图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A.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C.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3.C 图中a>b,说明向北温度越高,为南半球;阴影部分为陆地,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度温度高的方向弯曲,说明陆地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为南半球的冬季,7月,C正确。

读下面“某地区海陆分布图(下图)”,回答下题4.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C.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4.C 据虚线位置表示大分水岭,故受地形影响,当地的气温较两侧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温线常考图示
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
(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如图1中a地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气温值高于13 ℃)。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图2中①地气温大于24 ℃)。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1)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

(2)地形: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

(3)洋流: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

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1)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2)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4)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

(5)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如图2中台湾东部为台湾山脉,等温线密集,而其西部为平原地形,等温线稀疏)。

[应用体验]
1.(2013·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下图,完
成下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气环流
2.(2015·浙江金丽衢联考)读下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当地主要地形特征是()
A.地势起伏较小,平原为主B.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地
C.周边山脉围绕,应为盆地D.地势起伏大,可能为高原
(2)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
A.区域内地势东高西低,山脉南北走向
B.区域内越往东海洋性越弱
C.西侧受暖流影响,东侧受寒流影响
D.西部光照强,东部光照弱
3.(2015·潍坊模拟)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
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
雨夜愁霜。

”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C.夏季风D.人类活动
(2)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
4.读我国某地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图,回答下题。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B.乙地大气最为稳定
C.丙地对流较旺盛
D.甲地最不利于户外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