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笔记(2).doc

合集下载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串讲笔记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串讲笔记

培训与开发

目录

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

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

第三章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

第四章培训需求分析

第五章新员工导向培训

第六章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

第七章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

第八章管理开发培训

第九章培训有效性评估

第十章职业发展管理

第十一章领导力开发——从评价中心到发展中心(09版新增)

第十二章高科技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技能的培训与开发

附:本书特点:系统性,新颖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

1. HPM:人力资源管理 HPR:人力资源规划市场变化3C:顾客/竞争/组合 CKO:首席知识长官 JIT:just in time

2. 早在1911年,最早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师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书中,就十分精辟的把管理的基本原理归纳

为五个方面:作业标准化,培训与选拔,奖惩与晋升淘汰,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合作、均分责任,管理的政策。

3. 心理学家梅奥,针对美国霍桑电话机厂(霍桑试验)的调研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麻省理工学院的麦格雷戈在1960年提出的X-Y理论

4.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观念。

学习型组织的五个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

5. 麦克里兰在70年代提出了“胜任力”理论与模型,同时把培训这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推进到现代的领域——“开

发”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6. “开发”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泰勒那个时代的传统原理的不同主要内容就是“开发”二字

智力资本实质上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自考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笔记自理

自考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笔记自理

参考书目《职业生涯管理》任正臣

总论篇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

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

1.人力资源:在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它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现实的人力资源包括正在从事劳动和投入经济运行的人口,以及由于非个人原因暂时未能从事劳动的人口,他们有时被称为“劳动力资源”。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体现。P3

2.人力资源的好坏从其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衡量:P4-5

1)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人口的年龄构成、人口迁移

2)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营养因素、教育因素

(人力资源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3.人力资源的特点:P5-6

1)存在状态的生物性

2)开发对象的能动性。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最根本的区别,表现在:自我强化;功利性的投向;爱岗敬业,积极工作,创

造性劳动

3)生成过程的时代性

4)使用过程的时效性

5)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6)使用开发的再生性

7)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8)人力资源的社会性

4.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P7-8

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2)人力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商品的价值是由转移价值和附加价值这两个性质不同的主要部分构成。附加价值是由

劳动创造(附加)的,它才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附加价值基本上是有劳动创造(附加)的,它才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3)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配置、使用等诸环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管理活动。P8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自考复习笔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自考复习笔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

1、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

答:广义而言,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体力、智力)的人口总和。

从企业发展的微观层面看,可以将人力资源定义为对企业有价值贡献的人。

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

人力资源数量又分为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构成,从宏观上看,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适龄人口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非劳动适龄人口之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人力资源相对量即人力资源率,它是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它是反映经济实力的更重要的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率越高,表明该国家的经济有某种优势。

人力资源的质量构成,是一个国家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a)体力-身体条件;b)智力-能力、技能和知识;c)非智力因素-品德、修养、心里和精神状况等

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数量和质量是统一的关系。数量是基础,质量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和核心。

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经济资源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人力资源是以人为载体的资源。有很大的弹性、有效性、复杂性,比自然资源更难管理。b)人力资源是能动性的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c)人力资源有动态性和时代性。任何有生命的活体都具有生命周期,因此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和使用都受到时间方面的制约和限制。d)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和增值性。人力资源在劳动过程中被消耗以后,还能够再生出来,因此人力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其再生性可以通过人力资源总体内各个个体的不间断的替换、更新和恢复过程得以实现,在一段时间内是用之不尽、可充分开发的资源。

福建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复习笔记一

福建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复习笔记一

福建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复习笔记一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工作与就业

一、工作的性质

(一)员工激励

1、激励的含义:通过了解员工需求,创造出需要的条件,激发员工积极性,为实现组织目标采取特定行为的过程。

2、激励的基本理论概述:

(1)经济人的假设

(2)社会人的假设

(3)自我实现人的假设

(4)复杂人的假设

(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所以刺激人类行动的因素只有两种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问题:如何分清楚两因素?

以上的激励理论为内容为中心的激励理论,还有过程型激励理论如: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激励力理论。

(二)员工需求

三个心理调查:

1、英国员工调查:DP2,请用激励理论做出解释?

2、彩票问题调查:DP3,你中了彩票还愿意继续原来的工作吗?

3、心理契约:在雇主与员工之间存在的

不成文的合约或假设:如员工应受到公平对待;员工期望获得工作的保障和稳定性;员工期望雇主重视他们的经历和成就等。调查结果显示这种契约在当今不复存在了!

(三)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分析框架:PEST分析(外部环境分析模型)

1、P:政治、法律环境

2、E:经济环境

3、S:社会文化环境

4、T:技术环境

PEST分析工具的作用:

1、帮助人们系统地认识外部环境。

2、辩识出关键的影响因素。

3、寻找出影响企业发展的长期推动力

4、有助于预测和评估未来

二、灵活性与适应性、个体和组织

(一)就业情况的变化

1、就业部门的变化:从正规的制造业和公共部门向非正规和小型的服务业转化

人事管理学自考重点

人事管理学自考重点

人事管理学自考重点如下: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原则、功能。

2.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3.工作分析的内容、方法、步骤。

4.员工招聘的程序、渠道、方法。

5.员工培训的内容、方法、步骤。

6.绩效管理的概念、原则、功能。

7.绩效管理的流程,包括制定绩效计划、进行绩效辅导、进行绩

效评价、进行绩效反馈。

8.薪酬管理的概念、原则、功能。

9.薪酬管理的流程,包括薪酬调查、职位评价、薪酬水平确定、

薪酬结构设计、薪酬调整。

10.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原则、功能。

11.员工关系管理的流程,包括员工沟通、员工关怀、员工冲突管

理、员工离职管理。

2019年自考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重点笔记 小抄版

2019年自考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重点笔记 小抄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从内涵上看,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多选)

包括数量和质量特点:1,不可剥夺性(最根本的特征) 2,时代性3,时效性4,生物性 5,能动性6,再生性7,增值性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1,宏观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实施的管理是指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对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开发和使用的过程

2,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特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部门等各种类型的组织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是研究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整、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协调以及人与事之间的匹配适应,以调动人力资源积极性,发挥人力资源潜能,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的统称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功能

目标: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达到有效管理员工的目的

2,通过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关系的管理,在实现人员管理的同时,达到组织体系、文化体系协同发展的目的

3,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组织的生产率,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目标的达成与组织战略的实现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功能: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领域

1,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

2,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处于核心地位)3,招募与甄选

4,培训与开发

5,绩效考核

6,薪资结构、奖金与福利

六.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笔记总结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笔记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笔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一.人力资源概述

人力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它具有一些资本属性。

资本有三个普遍特征:1、它是投资的结果

2、在一定时间内,它能不断带来收益

3、在使用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人口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是以人口总数来表示的资源,它是人力资源的基础,人口资源强调的是数量观念。

人才资源:1.杰出性角度:指少数能够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杰出人士。

2.技能型角度:指所有具有一技之长的人

3.可操作性角度: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具有初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称,以及虽无学历职称,但在管理和

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综上所述,人才资源是指一

定范围内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

和,其强调的是质量观念。

三者数量关系: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

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人力资源经过教育、培训等投资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更多强调的是:生理性、物理性和来源性

人力资本更多强调的是:人力的经济性、公用性和利益性

两者具体区别:

1、两者概念的范围不同(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与资本性人力资源)

2、两者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角度不同(人力资本是个经济学概念,关注的是人力资源投入产出问题;人力资源是管理学概念,关注的是挖掘和提高员工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自考旅游人力资源管理-题整理笔记

自考旅游人力资源管理-题整理笔记

1.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体所用有的劳动能力,包括人力资源数量和人力资源质量两个方面。

2.人力资源数量可分为三个层次:理论人力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资利用的全部人力资源。现实人力资源:现实国民经济活动可以利用的就业人口和求职人口总和,也称“经济活动人口”。直接人力资源:已经被利用的,即就业人口。

2.西方管理学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理论经济人假设,X理论(麦格雷戈)与科学管理(泰勒)。社会人假设,霍桑实验(埃尔顿.梅奥)与组织行为理论。自动人假设(马斯洛),Y理论(麦格雷戈)与工作满足。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权变理论)与权变模式。主权人假设,W理论与主人翁精神

3.旅游业特点:综合性,依赖性:有旅游资源作为依托,有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全力合作。敏感性。

4.人力资源规划定义:是一种战略性和长期性的活动,与企事业的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

5.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确定目标,收集信息,预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综合平衡并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收集反馈信息。

6.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分析,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的分析以及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制定。

7.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与控制步骤:执行(最重要),检查(不可缺少),反馈(资源规划的重要步骤),修正(最后一步)

8.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是有关计划期内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及总的预算安排。

9.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内部员工流动可能性矩阵表,马科夫分析矩阵表,技术调查法,继任卡法。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重点笔记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重点笔记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重点笔记

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组织利用人力资源,使其获得最大的效益,并且在同时实现员工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之间取得平衡的一种管理方式。

1.2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组织的生产力、降低组织的成本和员工的流失率。

1.3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资和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2. 人力资源规划

2.1 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

人力资源规划是通过对组织目标的分析和人力资源状况的评估,发掘和预测人力资源需求,以满足组织战略的一种管理活动。

2.2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确保组织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同时也能够在员工流动和用工成本方面得到有效的控制。

2.3 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

•分析组织目标和战略

•评估内部和外部环境

•预测人力资源需求

•分析现有人力资源供应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实施和监控人力资源规划

3. 招聘与面试

3.1 招聘的定义

招聘是指为了满足组织需求,向内部或外部寻求合适人选并进行职位空缺信息的传递的一种管理活动。

3.2 招聘流程

•制定招聘计划

•发布招聘信息

•筛选简历和初步面试

•进行复试和考察

•签订雇佣合同

3.3 面试的注意事项

•事先准备好面试题目

•确定面试的评分标准

•尽量采用多元化的面试方式

•善于倾听并询问细节问题

4. 员工培训与发展

4.1 员工培训与发展的定义

员工培训是指通过不同方式和形式,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以满足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需要的一种管理活动。

广东自考本科00324人事管理学必背重点笔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广东自考本科00324人事管理学必背重点笔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品位分类的产生与发展 源于奴隶制(古埃及); 品位分类制度 典型国家--英国(君主立宪制)
职位分类的含义:以职位为分类对象,按照其工作性质和内容、 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资格条件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
职位分类的特点:1 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遵循因事择人的原则, 分类的对象是职位不是人 2 职位分类依据的基本标准要素是职 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 3 职位分类不 是解决某一个职位,而是对各个职位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由此 确定职位在职位分类中的的位置。4 职位分类不是固定不变的, 会随着职位结构组织职能和职位工作的变化而变化 5 职分类本 身不是目的,而是人事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第四章 职务:某一职位所负担的职责任务; 职级:职务或职位在组织体系中所处的层级,即职务或职位的等 级。 级别与职级的设置,类似于古代官职和职品的划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国古代官员地位评价包括:1、官职大小;2、职品(类似于现 在的职级);3、阶品(类似于衔级)
职务的特征:1、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位;2、是责权的统一体
人事管理学的根本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 间再需求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根 本目标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施加影响于人,个人需要和利益
服从社会的需要和利益;另外一方面,服务于人,个人的合理需 要得到满足,正当利益得到保护。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串讲笔记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串讲笔记

培训与开发目录第一章 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 第二章 战略性培训与开发 第三章 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 第四章 培训需求分析 第五章 新员工导向培训 第六章 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 第七章 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 第八章 管理开发培训 第九章 培训有效性评估 第十章 职业发展管理 第十一章 领导力开发——从评价中心到发展中心(09版新增) 第十二章 高科技企业管理人员管理技能的培训与开发附:本书特点:系统性,新颖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章 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1. HPM:人力资源管理 HPR:人力资源规划 市场变化3C:顾客/竞争/组合 CKO:首席知识长官 JIT:just in time2. 早在1911年,最早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师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书中,就十分精辟的把管理的基本原理归纳为五个方面:作业标准化,培训与选拔,奖惩与晋升淘汰,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合作、均分责任,管理的政策。3. 心理学家梅奥,针对美国霍桑电话机厂(霍桑试验)的调研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麻省理工学院的麦格雷戈在1960年提出的X-Y理论4.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观念。学习型组织的五个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5. 麦克里兰在70年代提出了“胜任力”理论与模型,同时把培训这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推进到现代的领域——“开发”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6. “开发”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泰勒那个时代的传统原理的不同主要内容就是“开发”二字智力资本实质上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7. 现代人力资源的三大原理:开发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8. 现代培训与泰勒那个时代的培训(传统培训)的区别点:1)现代培训更注重于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强调员工有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与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极大积极性。2)现代培训更注重于把培训目标与公司的长远目标、战略思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以系统思考。3)现代培训更关注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强调以人为本。4)现代培训已大大突破了岗位技能的范围,更注重提高人的胜任能力。9. 人力资源与传统企业的“劳动力资源”或“行政人员”有几个根本不同点:1)不同于传统企业以岗位规范为基本要求来考核员工,而是以协作精神与对公司的贡献来要求员工;2)不同于传统企业以上级命令式的培训来要求员工,而是以企业目标与环境氛围来影响员工;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自考复习笔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自考复习笔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

1、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

答:广义而言,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体力、智力)的人口总和。

从企业发展的微观层面看,可以将人力资源定义为对企业有价值贡献的人。

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

人力资源数量又分为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构成,从宏观上看,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适龄人口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非劳动适龄人口之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人力资源相对量即人力资源率,它是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它是反映经济实力的更重要的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率越高,表明该国家的经济有某种优势。

人力资源的质量构成,是一个国家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a)体力-身体条件;b)智力-能力、技能和知识;c)非智力因素-品德、修养、心里和精神状况等

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数量和质量是统一的关系。数量是基础,质量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和核心。

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经济资源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人力资源是以人为载体的资源。有很大的弹性、有效性、复杂性,比自然资源更难管理。b)人力资源是能动性的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及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c)人力资源有动态性和时代性。任何有生命的活体都具有生命周期,因此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和使用都受到时间方面的制约和限制。d)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和增值性。人力资源在劳动过程中被消耗以后,还能够再生出来,因此人力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其再生性可以通过人力资源总体内各个个体的不间断的替换、更新和恢复过程得以实现,在一段时间内是用之不尽、可充分开发的资源。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复习笔记第三章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复习笔记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笔记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狭义定义包含三个含义:

1)人力资源的的制定依据是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

2)保证人力资源与未来组织开展各阶段的动态适应。

3)人力资源规划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满足个人利益。

人力资源规划应解决的根本问题:

1)组织人力资源现状、数量、质量、结构

2)组织为实现战略目标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3)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的预测

4)如何来弥补组织人力资源理想与现状之间的差距。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是组织战略规划的核心局部

2)是组织适应动态开展需要的重要条件

3)是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起点和重要依据

5)有助于控制人工本钱

5)有助于调发动工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规划分为:

1)长期规划

2)中期规划

3)短期规划

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分两个层次:

1)总体规划

2)具体规划

人力资规划(具体规划)包括的内容:

1)岗位职务规划

2)人员配置规划(包括:1、人力分配规划;2、晋升规划;3、调配规划;4、招聘规划;5退休解聘规划) 3)人员补充规划4)教育培训规划5)薪酬鼓励规划6)职业生涯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原那么:

1)兼顾性原那么

2)合法性原那么

3)实效性原那么

4)开展性原那么

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阶段):

1)划分析阶段(包括:1、对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2、分析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状况)2)制定阶段(包括:1、预测人力资源需求;2、预测人力资源供应;3、制定人力资源供求政策;4、制定人力资源的各项规划)

3)评估阶段(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的调整和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

比拟结果分为三种情况:

06093人力资源自考复习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6093人力资源自考复习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填空)

员工培训与开发:组织为了获得或提高与当前或未来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所做的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的总和。

组织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组织面临新的挑战或发展机会,为了应对挑战或实现发展,组织需要通过改革或改善组织的有效性,解决组织存在的问题,使组织变得更有效,更适应环境的要求。

核心竞争力:能够为顾客带来特殊价值的一系列的知识,技术,文化和机制的总和,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力量。

罗杰·贝尔特培训和开发五角色理论:人力资源和开发人员担负着许多职能,明确这些职能有助于我们对本职工作的评价和改进。进一步归纳为五个角色:培训者、设计者、创新者、顾问、管理者.

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上海人力资源自考共享.q群你好号:39792010

横向迁移(公式):概括水平相同的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影响

纵向迁移(力) :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影响

特殊迁移(四则运算):一般迁移(科学实验)

低路迁移(不用思考,自行车):经过充分练习的技能自动练习,不需要反省式思维

高路迁移(原理利用):有意思的将先前习得的抽象知识应用.

行为主义理论(华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眼球学习,用外显的,可以观察的刺激和反映解释学习过程

行为矫正理论(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消失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内在心里结构的形成,丰富与改组的过程,而不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

成人学历理论:(马尔科姆·诺尔斯)成人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看法,不会轻易接受老师的知识,他们常常会质疑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一)复习笔记

世界上的资源可分为四大类: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

(一)人力资源必须从其内涵和特性两方面去分析。

从内涵上看: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特点:1不可剥夺性2时代性3时效性4生物性5能动性6再生性7增值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包括: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微观人力资源管理

宏观人力资源管理,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配置、开发和使用的过程。

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获取、整合、保持、开发和控制与调整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可从这几方面理解:

1、人力资源管理最终是为了支持组织目标的达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为组织的战略服务;

2、通过规划、招聘、甄选、培训、考核、报酬等技术方面,达成组织目标;

3、通过对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管理,进而达到间接管理生产过程的目的;

4、注重人与事的匹配上,并不是被动地使人消极地适应事情的需要。

5、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的获得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

6、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

(三)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达到有效管理员工的目的。

2、通过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关系的管理,在实现人员管理的同时,达到组织体系、文化体系协同发展的目的。

3、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组织的生产率,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为:1获取2整合3保持4开发5控制与调整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领域:

1、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

2、人力资源规划

3、招募与甄选

4、培训与开发

5、绩效考核

6、薪酬、奖金和福利

(五)人力资源部门的结构:

1、小型企业

2、大型企业

(六)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第一种模式:产业(工业)模式(industrial mode),20世纪50年代之前

第二种模式:投资模式(investment model),20世纪60-70年代

第三种模式:参与模式(involvement model),20世纪80-90年代

第四种模式:高灵活性模式(high-flex model),20世纪90年代

人力资源的发展历史,从其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1、初级阶段: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中心

2、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

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的相适应

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人力资源战略(human resource strategy)是一种职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制定、实施和监控这种人力资源战略的过程,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战略的一致。

★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

舒勒认为人力资源战略可以分成

1)累积型

2)效用型

3)协助型

人力资源战略的特征:

1)人力资源战略提出总体方向,包括各种方案或者活动计划,涉及多种职能,有时时限会超过一年。

2)人力资源战略提出实现企业战略的行动计划的焦点。

3)人力资源战略与其他企业中的战略一样,一般也要经过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制定。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类型:1)整体型2)双向型3)独立型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1)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2)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3)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

4)人才的激烈争夺。

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应具备的能力:

1)经营能力

2)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

3)变革管理能力

4)综合能力

第二章工作分析

泰罗对工作分析研究的主要贡献是:1)寻找最佳的工作方法2)采用物质刺激来维持工作的积极性。

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个人层面的相关概念:1)要素2)任务3)职责4)职位

5)职务6)职业7)职业生涯

第二部分即组织层面的纵向划分相关概念:1)职级2)职等

工作分析的意义:

1)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功能决策提供基础。

2)通过对人员能力、个性等条件的分析,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3)通过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的分析,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4)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设备的分析,使人与物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5)科学评估员工的绩效,有效地激励员工。

工作分析的作用: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甄选3)员工作任用与配置4)培训5)绩效评估6)薪酬设计7)职业生涯设计

工作分析原则有:1)目的原则2)职位原则3)参与原则4)经济原则5)系统原则6)动态原则

收集工作信息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需注意几个原则:1、稳定原则2、信任原则3、隐蔽原则4、详尽原则5、代表性原则6、沟通原则)

2)访谈法(需要把握几个原则:1、尊重原则2、互动原则3、倾听原则)

3)问卷法(1、开放式样2、封闭式)

4)写实法

5)参与法

工作分析流程有:

1)准备阶段,这一阶段解决的问题有:1、获得管理层要核准2、取得员工的认同3、建立工作分析小组4、明确工作分析的总目标和任务5、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6、明确分析对象7、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2)收集信息阶段,包括:1、选择信息来源(应注意:1、不同层次的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2、应站在公正的角度听取不同的信息;3、要结合实际)2、。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和系统(方法有:1、观察法;2、访谈法;3、问卷调查法)3、确定收集信息的原则4、确定信息收集的内容(包括:1、工作活动信息2、工作中人的行为信息3、工作中所使用的机器人4、工作的绩效标准信息5、工作背景信息6、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信息)

3)分析阶段,是工作分析的核心阶段(包括:1、工作名称分析2、工作规范分析3、工作环境分析4、从事工作条件分析(包括:1、工作知识2、智力要求3、熟练及精确度4、经验5、教育与训练6、身体要求7、工作胜任能力))

4)描述阶段,通常工作分析所获得的信息可以职位说明书(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业绩指标。薪酬标准以及工作分类依据等四种书面形式来表示,其中职位说明书是重点。

5)运用阶段,主要有两部份:1、培训运用工作分析结果人员;2、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制定各种具体的应用文件

6)反饭与调整阶段

职位分析问卷法(PAQ),是由麦考密克、珍纳尔与米查姆设计的。

职位分析问卷分为六大方面:1)信息输入2)心理过程3)工作输出4)人际活动5)工作情景与职务关系6)其他方面

★职位分析问卷分的评分标准分为:

1)信息使用度(U)2)耗费时间(T)3)适用性(A)4)对工作的重要程度(I)5)发生的可能性(P)6)特殊计分(S)

工作说明书的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1)获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2.)明确工作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