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完美版
《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说课稿
《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说课稿
《文言文阅读—断句》教案+说课稿
一、三维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运用文言字词知识,对文段进行断句;
过程与方法:通
过习题训练,总结断句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按照标志去做题断句;
情感与价值:通过正确的断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
,从而感受文言的独特魅力,进而喜欢文言文阅读,最终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教学重点:通过文言断句的指导训练,总结出一般常用的断
句方法。
3.教学难点:会用断句方法对文言语段进行正确断句。
二、教学安排
1.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分析归纳;合作探究。
2.课时安排:一课时
3.教学用具:PPT、图影仪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导入。
(二)具体过程
1.考纲简介
近几年,考题看重对文言断句能力的考查。2014年全国有八套试题考查了断句,其中包含全国课标卷两套试题,都出现了文言断句。(大多以选择题出现)
2.问题(学生思考)
你在学习文言文断句时,一般都会用到哪些方法?
要求:
1、各小组充分交流,将得出的方法写在小卡片上;
2、各组派出一名发言人公布;
3、限时2分钟。
学生在公布时,教师:
(板书“断句方法”)
3.讲解几种断句方法:
一、
对话标志断句法
二、
重要名词断句法
三、
重要虚词断句法
四、
特殊句式断句法
五、
修辞方式断句法
(同时,穿插采用识记、诵读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听课学知识的积极性)
4.习题训练:(运用以上断句方法解决习题)
选取课内文段,以让学生熟悉,激起兴趣:
(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步骤,探究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方法,并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重点在于归纳和运用文言文断句方法,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本节课时为一课时。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故事引入,让学生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去算命,得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大富
大贵没有灾难要小心”。然而,这个人却被汽车撞伤了,他不解,于是去问算命子。原来,这张纸条要这样念:“大富大贵
没有,灾难要小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断句的重要性在于
它能够改变句子的意思,甚至会导致误解。
其次,我们要解读考点。在2019年全国二卷语文考试中,语言应用表达部分添加了引号作用的考查,这说明句读之学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无论是文言还是现代汉语。
最后,我们介绍文言断句的一般切入角度。首先是从特殊标志词切入,这些标志词包括发语词、叹词、时间词、谦词、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词和复音虚词等。其次是从特殊文言语句切入,这包括明句式、修辞句和审关系。明句式可以通过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帮助断句,而修辞句则可以根据句式和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审关系明确句子结构。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提升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能力。
有些要求断句的文段在结构上存在较明显的结构关系,如或并列关系,语句间无明显的主次之分;或总分关系,语句间会有中心句与支撑句,在支撑句的展开上一般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转折关系,语句间的转折会从语意上体现出来,有时也会有鲜明的词语提示,如“而”“然”“然则”等;或因果关系,语句间会有隐含的因果联系,在表因与果的语句间,一般是要停顿的。把握了语段内容后,参考语段的结构与逻辑关系,可以断开句读。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断句是指根据文句的意思和语法规则,将长句分成若干个短句或词组,以便理解和表达。在学习文言文时,正确的断句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关系到对文句的理解和翻译是否准确。本教案将介绍文言文的
断句方法和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断句的基本原则
文言文的断句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下是几个基本的原则:
1. 根据意群断句:意群是文言文中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基本单位,
一般由一个主谓宾结构组成,或者由一个谓语和它所修饰的宾语或宾
语补足语组成。在断句时,应该尽量将一个完整的意群作为一个句子
来处理。
2. 根据标点断句:文言文中常使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顿号、问号、叹号等,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些标点符号时应该进行断句。
3. 根据修辞断句:文言文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倒装、排比、对
偶等,遇到这些修辞手法时,应根据其修辞效果进行断句。
二、常用的断句方法
1. 断句以谓语动词为主:文言文中的句子多是以谓语动词为中心的
结构,所以一般以谓语动词为断句的依据。比如:“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可以断为两个句子:“天寒地冻。风雪交加。”
2. 断句以主谓宾结构为主:文言文中的句子大多是主谓宾结构,所
以在断句时可以以主谓宾结构为断句的依据。比如:“吾与父亲相约,
明日相见。”可以断为两个句子:“吾与父亲相约。明日相见。”
3. 断句以修饰成分为主:在文言文中,修饰成分常常位于主语和谓
语之间,所以可以以修饰成分为断句的依据。比如:“故乡的山水,千
年不变。”可以断为两个句子:“故乡的山水。千年不变。”
三、断句实践技巧
1. 注意标点的使用:标点符号在断句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确理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够正确进行文言文的断句和文段编排。
二、教学内容
1.文言文断句基本概念。
2.文言文断句的原则和方法。
3.文言文的段落编排和排比技巧。
三、教学步骤
1.引入
教师可以引入句子的长度和长句子的阅读难度,从而引出文言文的断句教学。通过展示一段复杂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长句子的繁琐和阅读难度,并引出断句的必要性。
2.呈现
将一段文言文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辨别其中的句子和段落。
教师可以进行点拨和提示,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文言文中断句的重要性。
3.讲解
(1)文言文断句的概念
文言文断句是指对文言文中的长句子进行合理的分割和排版,使其便于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断句的目的是让读者明了文言文的意思,能够顺畅地阅读。
(2)文言文断句的原则和方法
1)依据语法和上下文,进行意义的分隔。
2)避免将句子断成无法理解的词组,或将一个完整的句子断成两个以上的子句。
3)依据语气和情感,进行断句。例如:停顿、抑扬顿挫等。
4)减少断句的数量,保证整个句子的表达逻辑顺畅。
5)不同的文体和文种,断句方式也不同。
(3)文言文的段落编排和排比技巧
进行文言文的段落编排时,一般要保证每个段落的主题清晰明确,分别安排不同的话题,或者以时间、因果、对比等方式进
行排比,以突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和意义。
4.练习
将几段文言文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断句,并说明断句依据。可以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断句练习。教师可以检查并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5.总结
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关注文言文的断句和排版。并告诉学生,断句不仅是阅读理解的必备技能,也是写作和翻译的关键方法。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完美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广州市第64中学康缘
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在复习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这种题型。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试一试】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 总结归纳断句的规律和方法。
2.能够灵活地将方法迁移运用,提高断句题的正确率,树立做断句题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用《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这个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二.例题分析:
提前让学生做发下的学案,完成相应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每一道题找出各自的特点与技巧。
1.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2.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项羽本纪》)
规律一:借助名词(或代词)断句。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主语前与宾语后一般要断开。
补充:注意以下代词
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
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
3.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规律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的动词断句。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断句》教案
【学习目标】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
【重点难点】
找名代、看虚词
【知识链接】
一、趣味故事
二、句读概念
三、考点透析
1、《考试说明》分析
2、考试题型
①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②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四、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第三步:抓住标志,巧妙断句。第四步:通读全文,进行检查。
【学习过程】
一、找名代,定句读(标题)
示例: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提示: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翻译:雕刻的原则是,鼻子不如先刻大一些,眼睛不如先刻小一些。鼻子大了可以修小,小了就不能修大;眼睛小了可以修大,大了就不能修小。”办事也是这样。做那种日后还能补救的事,办起来就很少会失败了。(课件上有)
(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课件上有)
(3)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课件上有)
(4)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课堂小结】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一般完整的句子,都含有主语、谓语、宾语。主语和宾语,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就文言文而言,包括朝代、国名、人名、地名、官职等词;谓语部分由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充当。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文言字词知识,对句子或文段进行断句。
2.通过题训练,总结断句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按照标志去做题断句。
3.通过正确的断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从而感受文言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总结出一般常用的文言断句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使用断句方法对文言语段进行正确断句。
教学安排:
1.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分析归纳,合作探究。
2.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通过“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揣测富翁和教书先生的表情,说明断句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语义也不同。
2.展示古书图片,让学生发现竖排版和无标点的特点,引导他们思考古人是如何读书的,然后展示“句读”这个概念,引用XXX《师说》中的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明考点:
介绍文言断句的晓分值为2分。
范本导航寻规律:
1.展示五个文言语段,让学生思考其中的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常用的断句方法,如语意连词、句首句末语气词、特殊句式和对话标志等。
真题求证获技巧:
1.小组合作,让学生对四个文言语段进行断句,并总结出
方法。
2.展示江中有小孤山的文言短文,让学生用斜线给画线的
部分断句。
改写:
1.导入部分可以改写为:“通过一个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让他们揣测富翁和教书先生的表情,以此说明断句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语义也不同。接着,展示古书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读书的,并介绍‘句读’这个概念。”
2.明考点部分可以改写为:“在此部分,介绍文言断句的
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共含13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习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
二、教学课时:4课时
第1课时
(一)找虚词,定句读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分析: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总结:文言文中,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例如: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章“文言文阅读”,具体内容为《史记·淮阴侯列传》选段。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理解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划分句子成分,准确理解句子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演练,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正确划分文言文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结构。
2.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
步骤一:介绍淮阴侯韩信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
步骤二:展示《史记·淮阴侯列传》选段,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2. 新课内容学习
步骤一:教师示范朗读选段,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步骤二:学生自主阅读选段,尝试进行断句。
步骤三:教师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如找名词、看虚词、明语法等。
步骤四:学生根据方法,尝试划分选段的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结构。
3. 随堂练习
步骤一:教师提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步骤二:教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步骤三: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高三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三文言文断句教案
【篇一:高三文言复习之断句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复习之断句教学设计
【故事导入】
一个在外地打工的儿子,给父母写了封信,结果,读过之后,母亲
嚎啕大哭,其父则是笑了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封独特的信。(多媒体展示信的内容)如下:儿的生活好辛苦一
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对此故事,由学生断出自己的理解,老师点评并得出结论:生活是
一门艺术,言谈是一种技术,而在彼此交流中,断句起着不可忽视
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文言断句(板书)。
(时间控制在2到3分钟)
断句历史传承中扮演的角色,从《三字经》中的“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就已经体现了它的启蒙作用,而在生活中,它有必
不可少,因而,高考断句成了一种趋势,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考动向。(幻灯片展示“考点解析”以及“基本题型”,为了强调它的重点性,
由老师读出来)(大约1分钟)
【考点解析】
2015年,断句首次加入山东高考范围,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分值3分;全国卷-新课标Ⅰ从2014年起,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句读能力,分值3分。至2015年,山东卷、新课标Ⅰ、新课标Ⅱ、浙江卷、四川卷、重庆卷、广东卷、湖北卷、湖南卷、江苏附加题均已出现
断句题型,分值为3到6分不等。
【基本题型】
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x处)
对于基本题型,有两点形式上需要学生注意,其一是,划线统一向
右倾斜,不能左右参差不齐;其二,注意后面要求的限断几处,力
求最佳得分。(这一环节,普通班强调一下,特色班可以忽略)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文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主要内容为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贡市的兽皮币与孔子,孔子了解子贡市之币的意图,以及子贡与子路、子贡与颜回的对话。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2. 能够分析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掌握文言文的断句技巧。
3. 能够理解孔子、子贡、颜回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2.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朗读,文言文的断句技巧,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以《孔子世家》的背景音乐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朗读:让学生朗读选文,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如停顿、语气等。
3. 断句:让学生尝试对文言文进行断句,教师进行指导,讲解文言文的断句规则和技巧。
4. 讲解:对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进行讲解,解释其含义和
用法。
5. 分析:分析孔子、子贡、颜回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6. 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练习文言文的断句和理解。
7. 小结: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和人物性
格特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史记·孔子世家》
2. 板书内容:
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
子贡市的兽皮币与孔子,孔子了解子贡市之币的意图。
子贡与子路、子贡与颜回的对话。
七、作业设计
a. 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教案:
一、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训练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断句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
1.提供大量文言文语料,让学生自主断句,然后与同学讨论对比,互相学习。
2.给学生展示一些断句常用的规则和技巧,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断句。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供一段文言文原文,要求学生自主断句,并与同学讨论对比。
2.展示: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断句常用的规则和技巧,如“对称断句法”、“逻辑断句法”等。
3.实践:教师提供更多的文言文语料,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断句规则和技巧进行断句,并与同学一起讨论。
4.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到的断句规则和技巧,并强调它们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言文文章,并将其中的长句子进行断句,然后给出自己的断句理由。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例析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2、能力目标:在解题训练中逐步形成文言文断句能力。
三、导入
同学们知道纸没有发明前,古人用什么写书的不?对,是竹简和布帛,那是很不容易的,写一字的成本很高,所以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我们学习文言文要学会断句。
四、教学过程。
(一)、断句前提
断句的前提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一两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懂文本的能力。题型为“3错1对”型选择题。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主要类型有:①混淆句子成分,混淆上句的宾语和下句的主语;②误解词语意思;③误拆连动成分;
④错拆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⑤忽略倒装句。
(二)、断句技巧1
名词断句法
借用名词、代词等为所用。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常用做主语、宾语。主语前和宾语后一般要断开。
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难点:少数情况下做定语不用断,时间、地点名词,和介词一起构成状语位于主语前一般要断(极其极其少),时间词单独状语,位于主语前一般也断开,特别是有年号的时间词。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推荐5篇]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推荐5篇]
第一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规律和步骤。
2.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步骤。
3.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将本节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考试实践中,最大程度地获得高分。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答题规范、一般技巧,以及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步骤。
2.让学生能够将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类题目的答题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考试实践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分。教学难点:
通过本节教学,掌握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类题目的基本原则、一般技巧和规律。教学方式:
归纳整理法。析练结合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正如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一样,所谓的文言翻译其实就是将一种语言符号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符号。它是语言学习的最高级别。而断句其实就是考纲所规定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个变式。它是我们阅读文言文的障碍之一,一个连句子都断不开的学生,要想正确理解文言文是有很大难度的。
所以,翻译和断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来正解翻译和精准断句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言文学习的最高境界——翻译和断句吧。
二、文言翻译和断句的解读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级别,它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等综1 合能力,属理解类题目,能力层级为B级。
一般赋分为8分,有时多达11分。文言断句也是一个重要考点,在新课程改革后,自主命题的新课标卷都将这个题目列为必考内容。它也理解类题目,能力层级也同样为B级。一般赋分为3分。
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断句教案
唐县第一中学刘静敏
教学目标
1、老师通过举例使学生了解正确断句的重要性。
2、学生通过练习文言断句,逐渐掌握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培养归纳思维能力并加以实际运用,以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教学重点
2、学生通过练习文言断句,逐渐掌握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培养归纳思维能力并加以实际运用,以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教学方法:讲授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
课时进度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断句概念,了解准确断句的重要性
1、断句的概念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他们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叫断句读。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了解断句的重要性
(1)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曾为一个财主写了一副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财主读完气急败坏,把祝枝山告上县衙,祝枝山却说自己写的是吉庆之词,读完之后,县令、财主哑口无言。(祝大才子可真会捉弄人啊)
(2)一位教书先生,给一个财主当家庭教师。他列出的条件是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半文钱
地主一看,很是满意,就聘用了他。不久,教书先生就提出异议并要财主付工钱。
一番争论之后,财主表示很无奈,只得照做。
二、断句的方法
1、那么,我们该如何准确断句呢?
断句的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广州市第64中学康缘
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在复习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这种题型。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试一试】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
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2、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2、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3、(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4、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韩非子·说林下》
译文: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得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了。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5、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二、虚词断句法。
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例子】
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
3、惠子
..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谓庄子曰:“魏王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
..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无所容。非不枵然
用大矣!”
4、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