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简体版)分析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1 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2 被动句: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3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A 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 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 )“于”字句。

a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省略“于”字,“动+ 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c “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 “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

(2 )“为”字句。a “为+ 施事者+ 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b “为+ 及物动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 )“见”字句。a “见+ 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b “见+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c 南北朝后,“见+ 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

(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句)(4 )“为……所……”句。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4 )“为……所”句。

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三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问题(尤其是讲过的课文里出现过的)、词的本义与引申义(注意常用词部分)、辞赋的基本知识。以上这些将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古注要重点掌握,将会出一道大的分析题。

二,上古音、中古音、诗律是重点。上古音主要掌握三十韵部及三十三声纽、弄清旁转、对转、准双声、旁纽等概念的含义。中古音主要掌握中古音声母、声调向现代音转化的规律。诗律会出一道大的分析题,分析律诗的平仄格式及拗救。

三,标点翻译(有可能从我们上过的课文中出,也有可能从课外读物中出)及文段的语法分析(词类活用、宾语前置、被动句、判断句等)。

第一题、客观题一、古今字

(子路曾)鼓瑟希:希(希疏)—稀莫春者:莫(暮的本字)—暮(子路)使子路反见之:反—返(古今异义词:丈人古义老人今义岳父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下去的一天(氓)古今异义:至于,古义:到;今义:达到某种高度。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泣涕,古义:低声哭泣落泪;今义:眼泪和鼻涕。贿,古义:财物;今义:用财物贿赂。)(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垂:本义为象草木花叶下垂的样子引申远边之义此为本义垂—陲

志怪者也志—识“鹏之徙与南冥冥—溟而后乃今将图南图—

小知不及大知知—智

(秋水)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古今字:虚(河水流进)与墟(许行)古今字:禽兽偪人。偪与畐、则贾相若贾与价圣人有忧之有与又(天伦)臧与藏臧本义奴隶。申出“收藏”之义此为引申夭与妖(在“妖怪”这一义上)、北与背、臧与藏(后起区别文)、队与坠(历山)古今字:畝与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1 汉语语音发展可分为几个时期?

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上古音时期。指先秦、两汉时的语音。以《诗经》为代表。第二,中古音时期。指六朝到唐宋时的语音。以《切韵》、《广韵》音系为代表。第三,近古音时期。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第四,现代音时期。指“五四”以后的语音,以现在的北京音系为代表。

韵目

魏晋以后出现了很多韵书,这些韵书按一定的读音把众多汉字加以组织、排列,将同韵的字归并在一起,而形成一个个韵部。又以韵部中的一个字(通常是排在韵部的第一个字)作为各个韵部的代表字,这个代表字被称为韵目。

三十六声母

唇音重唇音帮滂并明

轻唇音非敷奉微

舌音舌头音端透定泥

舌上音知彻澄娘

齿音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正齿音照穿床审禅

牙音见溪群疑

喉音影喻晓匣

半舌音来

半齿音日

近体诗格律的主要内容

第一,字句有定。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形式。绝句必须是四句一首。有“五绝”与“七绝”之分;律诗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之别。

第二,用韵严格。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韵脚固定,必须是偶句末一字押韵;一般押平声韵。

第三,平仄协调。近体诗的平仄安排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仄协调而不显单调,要求平仄相间,相对。

第四,讲求对仗。有宽对(实对实,虚对虚)、借对(利用汉字所具有的一字多义的特点来构成对仗)、工对(同类的词语相对仗)、流水对(出句和对句意思相承连贯,同时又在字面上形成对仗)之分。

近体诗和古体诗的用韵有何不同?

第一,古体诗的用韵没有严格的限定。

第二,近体诗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既不能换韵也不能“出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疏P674

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例如现在通行的《毛诗正义》,就包括了《诗经》的注和疏两种注解,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2、衍文P678

“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

3、句读P682

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常常在字的旁边加上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一个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

4、纪事本末体P708

所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某一专题的材料集中到一块,便于读者了解某一问题的全面情况。

首创这种体裁的是宋代的的袁枢,他根据《资治通鉴》编了《通鉴纪事本末》,全书共有239个专题,如第一卷的三个专题是:“三家分晋”、“秦并六国”、“豪杰亡秦”。

5、引用P876

引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

引用的类别有三:

引言、引事、引文。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引事就是在行文时引用历史故事。

引文就是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

6、代称P879

代称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事物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做代称。常见的代称分三种

(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2)用泛称xx称。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

问题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历史上使用的早期汉语形式。它起源于上古

汉语,经过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包括先秦汉语、魏晋南北朝汉语、隋唐五代汉语等,最终发展成为现代汉语的基础。

问题二:古代汉语的特点有哪些?

古代汉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文字形式:古代汉语采用象形、指示和会意法创造出一系列

汉字,与现代汉字形式不同。

2. 词汇丰富:古代汉语中的词汇种类繁多,受到了古代社会、

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影响。

3. 语法结构: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例如

动宾结构常常颠倒,修饰语在前、修饰词在后等。

4. 发音变化:古代汉语的发音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的变化。

问题三:为什么研究古代汉语?

研究古代汉语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 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古代汉语是中国历史文献的基础,通过

研究古代汉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历史事件和思想。

2. 文学研究:古代汉语是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工具,研究古代

汉语有助于研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3. 文化传承:研究古代汉语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守护中国文化,

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问题四:如何研究古代汉语?

研究古代汉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 研究基础知识: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特点、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

2. 阅读古代文献: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包括诗词、散文和历史文献等,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参加专业课程:参加古代汉语相关的专业课程或学术讲座,深入研究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4. 练写作:通过写作练,提高对古代汉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古代汉语复习总结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总结资料

一、汉语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

1.编排方式:按部首和笔画、音序、号码编排按音序编排:《词诠》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

按照号码编排。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排列。如《四角号码新词典》。

2、汉语工具书的注音方式:

三种:直音法、反切法、拼音字母注音法

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康熙字典》:“屯,音肫。””“尨,音茫。”

反切法:是用两个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方法,注音时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广韵·麻韵》:“誇,苦瓜切”。《唐韵》“奔,博昆切。”

拼音字母注音法: 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拼音字母为汉字注音。

3、古汉语工具书的释义方式:直训、描写、义界

直训: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说文·一部》:“元,始也。”

描写:对所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都给予解释。《说文·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说文·斗部》:“斗,十升也。”二、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

(一)字典

1、《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东汉许慎撰。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

首创部首编字法:将所收字分为540部,以部首字统辖所属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文字学部首。体例:先列出小篆形体,然后说解字义,再分析字形结构。

2、《康熙字典》

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始编于康熙四十九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主编张玉书和陈廷敬。收单字47035个。使用部首检字法,共214个部首。体例:每个字先注音。其次释义并引书证,最后注叶音。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整理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整理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整理

古代汉语:通常认为,五四以前,汉民族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之为古代汉语。也可以说,古代以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叫做古代汉语。

其两大系统:①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②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四声法:用两个汉字三十卷一个汉字的音,上字挑声母,下字挑韵母和声调,制备被注字的音。就是我国古代最科学的注音方法。

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叶音法:由朱熹明确提出,就是指为了押韵可以临时发生改变读音,并使之与其他字的读音相叶。就是一种应当驳斥的注音方法。

譬况法:用描写性的语音来说明某个字的发音情况或方法。

六书:即为象形、命令、会意、形声、形声、冒用,就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和采用规律的理论总结。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如:日、月、木、目、人、刀

指事:视而宫商,察而见意,上下就是也。例如:上、下、本、末、刃、亦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如:从、休、明、武、信

形声:以事名义,挑假令合于,江河就是也。例如:江、河、调侃、故、忙碌

转注:建类为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如:考与老、呻与吟、讽与诵、忧与愁、谄与谀假借: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如:莫(暮)、自(鼻)、然(燃)、新(薪)、其(箕)省声、省形:造字或用字的人,为求字形的整体匀称和书写方便,把某些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省去一部分,这种文字现象称为省声或省形。

亦声字:形声字的声符通常不表音,但存有一部分特定的形声字,它们的声旁既表音又表音,文字学称作亦声字(即为形声并任会意)例如:忘记,从心,从亡,亡亦声。

大二(下)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大二(下)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人的注解

(一)汉唐人的注解

1.内容:汉代人注解重在训释字句,加注读音,也有通释大意的。

唐代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重在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有的重在阐明哲学思想。2.范围:汉注从经书开始,后渐扩大。唐人除给经书作疏外,也注子书,还为汉代以后古书做笺注。

(二)宋人的注解

宋人的注解风格与汉唐大不相同。宋人常利用注解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习称“六经注我”。

(三)清代的注解

1.详尽可靠。一些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有较深的研究,注解风格为之一变,重视从材料出发,方法也有进步,所作注解大都详尽可靠,因此称为“朴学”。

2.注重校勘。

旧注中常见的术语

(一)曰、为、谓之:用来释义或辨析同义词,相当于“叫做”。被释词在后。

(二)谓:用来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相当于“是指”、“是说”。被释词在前。

(三)貌、之貌:表明所解释的是形容词,相当于“……的样子”

(四)犹:用来说明是以同义词解释同义词,或用引申义解释本义,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意义不完全相同,相当于“等于说”。

(五)之言、之为言:常用于声训。

(六)读为、读曰、读若、读如:用来注音(注释和被注释字不完全同音)。读为读曰:用本字说明假借字,注音兼释义;读若、读如:主要是注音,偶尔也用本字说明假借字。

两个校勘术语:(1)“衍文”,指古书中误增的字。(2)“脱文”,指脱落的字。

辞赋:作为和诗歌、散文相对的文体名称,辞赋指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辞赋名称的确立是在汉代,且以楚辞作为辞赋的源头。

辞赋的特点:辞赋最基本的语言特点是“押韵”。押韵方式和诗歌大体一致。所用韵部是上古韵部。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资料讲解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资料讲解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资料讲解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

尽量结合例子。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分卷,依(

)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收字(

)个,全书分(

)卷,按(

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重点考试资料

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重点考试资料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考试

一、简答题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谁?它是怎样一部书?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篆文9353个、重文1163个。按照部首排列,共540个部首。正文分为十四篇,书末的叙和目录别为一篇,共十五篇。每篇又分为上下。书中在每一篆文下面先释义,再分析形体结构,最后或说明读若某。《说文解字》综合研究了小篆、籀文和古文的形体结构,因形见义。根据它,可以上求造字的根源,下辨字体的变迁。它不但是研究甲骨文、金文的桥梁,而且也是当前文字改革的重要依据。《说文解字》总结了汉代训诂学家对经传文字的训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它是研究先秦典籍中字义词义必备的工具书。

2、根据文字学的观点,“莫”字的造字本义是昏暮,但是它被借用作语言中的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后来用“暮”字表示昏暮的意思。疲劳的意思本来用“疲”字表示,但古书里常用“罢”来代替“疲”,表示疲劳。请分析一下这两种用字现象各自的性质,并说说它们的区别。

“莫”字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后来造的“暮”同“莫”是今字与古字的关系。借“罢”表示“疲”,由于“疲”字本有,所以“罢”字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两者都是依声托事的做法,区别在于前者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而后者是本有其字的通假。

3、举例说明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从本义和引申义表示的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例如:“江”、“河” 由专指长江、黄河引申为泛指河流,“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好”由女子貌美引申为泛指美好,“涉” 由淌水过河引申为泛指过河,都是词义由个别引申为一般。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

高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

⾼中古代汉语总复习的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指导

绪论部分

⼀、古代汉语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五四"以前历代)的语⾔。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从语⾔性质上,可以将古代汉语分成两个系统:⼀个是以先秦⼝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语以及后来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另⼀个是从东汉末魏晋以来在民间⼝语基础上形成的古⽩话。古代汉语的学习对象是⽂⾔⽂。

⼆、古汉语分期

从性质上,古代汉语可以分为⽂⾔⽂和古⽩话两个系统。从时间上,古代汉语可以分为太古汉语(甲⾻⽂时期以前)、远古汉语(甲⾻⽂的三皇五帝时代)、上古汉语(春秋⾄秦汉)、中古汉语(魏晋⾄唐)、近代汉语(晚唐⾄清初)。我们学的古代汉语主要指上古汉语部分(包括后代模仿此期语⾔⽽作的⽂章)。

三、为什么选⽤上古汉语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1、汉语发展到这个时期已经⼗分成熟,⽂字、⾳韵、语法等各⽅⾯都已经⼗分完善。

2、先秦时代距离现代时间久远,期间的作品艰涩难懂,不易理解。

3、这个时期也是⼤量⽂献流传后世的时期,是后来历代汉语⽂学语⾔的直接源头,影响极为深远。

四、古代汉语学习的主要内容

古代汉语学习包括⽂字、⾳韵、训诂、语法等语⾔知识外,⼀般还涉及学习古代天⽂历法、宗教、制度、风俗等⽅⽅⾯⾯。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语⾔⽅⾯的知识。

五、如何学好古代汉语

1、背

背即记忆,记常⽤词汇的词义、记它们的特殊⽤法、记它们语法上的差异,进⼀步要记它们的演变历程、记它们的⾳韵地位,等等。

2、多看范⽂

“书读百遍,其义⾃现”,多看多读有利于培养古汉语语感,增强感性认识。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简体版)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简体版)

(简体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版)

15文员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谈谈汉字的特点。

2.简要说明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

3.许慎《说文》序里关于六书是如何解说的,举例说明。

4.谈谈六书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

5.简要说明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区别。

6.形声字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哪六种,举例说明。

7.如何理解形声字的形(意)符?

8.意符和部首有何异同点?

9.为什么说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方式?

10.分析下列汉字的形体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形义关系:

人、解、高、大、诗、车、责、闻、刃、亦、星、虎从、莫、取、及、

锡、见、斧、看

11.简要说明繁简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12.异体字形体上的分歧有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13.有哪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举例说明。

14.什么是通假?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5.用字通假与造字的假借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16.什么是古今字?举例说明古今字有哪些特点?

17.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8.通假字与古今字有什么不同?

19.什么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什么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二者的关系怎样?

参考答案:

1.谈谈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每个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是一种以象形字为基本构字部件的表意体系文字。汉字结构的发展,经历了表形、表意和音义结合三个阶段:(1)表形阶段:表形阶段的汉字,主要是直观描拟外物的具体形象的象形字,它们有的是直接从记事图画脱胎而来的。(2)表意阶段:有些比较抽

象、复杂的概念,用象形、指事难以造字,人们就用两个或几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表示,形成了会意字,汉字进入了表意阶段。(3)音义结合阶段:表形和表意的字,只能用形象或抽象的图形符号来表示语词的含义,而不能表示语词的读音。因此,每一个字的读音,必须一个一个地死记。而文字的作用,就是记录有音的语词,因此,这些字在使用上和发展上,就受到很大局限。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人们就已经造好了的表形、表意字为基础,创造了音义结合的造字方法,汉字进入了音义结合的阶段。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复习资料2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复习资料2

寫出下列各字所對應的簡體字

1.懼(惧)

2.麵(面)

3.劃(划)

4.傷(伤)

5.邊(边)

6.執(执)

7.黨(党)

8.獲(获)

9.懸(悬)

10.艷(艳)

11.遷(迁)

12.藝(艺)

13.達(达)

14.聽(听)

15.竊(窃)

16.盡(尽)

17.禮(礼)

18.巖(岩)

19.礎(础)

20.叢(丛)

1.實(实)

2.竊(窃)

3.藥(药)

4.衛(卫)

5.黨(党)

6.檯(台)

7.寶(宝)

8.賢(贤)

9.傑(杰)

10.颱(台)

11.穫(获)

12.衝(冲)

13.襖(袄)

14.護(护)

15.嚴(严)

16.雜(杂)

17.歷(历)

18.動(动)19.歸(归)

20.濟(济)

1.構(构)

2.環(环)

3.歲(岁)

4.轡(辔)

5.觀(观)

6.獲(获)

7.擊(击)

8.際(际)

9.積(积)

10.艱(艰)

11.薦(荐)

12.巖(岩)

13.寵(宠)

14.揀(捡)

15.願(愿)

16.濾(滤)

17.豈(岂)

18.蠻(蛮)

19.徵(征)

20.屨(屦)

1.礙(碍)

2.襖(袄)

3.罷(罢)

4.辦(办)

5.勳(勋)

6.寶(宝)

7.報(报)

8.備(备)

9.筆(笔)

10.畢(毕)

11.邊(边)

12.雜(杂)

13.憂(忧)

14.墊(垫)

15.鹽(盐)

16.凍(冻)

17.動(动)

18.鬬(斗)

19.獨(独)

20.隊(队)

1.擺(摆)

2.厲(厉)

3.層(层)

4.攙(搀)

5.處(处)

6.澤(泽)

7.瘡(疮)

8.辭(辞)

9.叢(丛)

10.擔(担)

11.豐(丰)

12.藝(艺)

13.蓋(盖)

14.幹(干)

15.鞏(巩)

16.衆(众)

17.檔(档)

18.黨(党)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3.按编码排列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它收字9353个,有重文1163个。

二、古代汉字的构造

古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今文字:隶书、行书、楷书、草书(隶书,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用字方法)

最早关于六书的说法《周礼·地官·保氏》

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的六,次序则采用班固的。

三、古书用字

有四种现象: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

古今字:指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两种形体不同的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一对一的关系)

异体字:指读音、用法、意义等完全相同,而写法不同的一对或一组字,它们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

异体字的类别:(1)结构类型不同埜——野

(2)构字偏旁不同体——躰

(3)偏旁位置不同胷——胸

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用与某词相同或相近而被借用的字,是假借的一种。

通假字的类型:(1)音同的通假畔——叛

(2)音近的通假亡——无

繁简字:指简化字和被简化的繁简字合称为繁简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古今词义不同

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旧词死亡社会观念的改变使有的词被其他词语取代。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倡优”指表演歌舞杂技的人。现在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不用了。有的词随着历史事物而消亡。

如:“膢”是古代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这中祭祀形式消亡,“膢”这个词就不用了。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2 、写出与繁体相对应的简体3 、参照图像分析造字法

4、解释句中加点字(实词)5 、分析特殊句式(语法一)

6、词义引申(用图像表示)7 、断句及解释加点词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宫之奇谏假道》《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史记》:《孙膑》《毛遂自荐》《魏公子列传》《聊斋》

一、名词解释

1、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的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擴大和完善語言的交際作用

的工具。

2、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的系統,包括漢字所有的構字部件、漢字中所有的

字、漢字的書寫規則,以及作為漢字標記語言的輔助性符號的標點符號及其使用規

則。(漢字是一種以象形字為基本構字部件的表意體系文字。)

3、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法。

4、指事:运用指示性符号来指称物体中的一部分或表现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5、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代表某种物体的图形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

6、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以形符表示词义类属的兼表声义的造字法。

7、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写词的意义。

8、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

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9、異體字:又稱或體字,是指共寫同一個詞的不同的書寫形式。

10、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语素组合而成的。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

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

11、同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

12、叠音词: 又称重言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文员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谈谈汉字的特点。

2.简要说明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

3.许慎《说文》序里关于六书是如何解说的,举例说明。

4.谈谈六书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

5.简要说明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区别。

6.形声字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哪六种,举例说明。

7.如何理解形声字的形(意)符?

8.意符和部首有何异同点?

9.为什么说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方式?

10.分析下列汉字的形体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形义关系:

人、解、高、大、诗、车、责、闻、刃、亦、星、虎从、莫、取、及、锡、见、斧、看

11.简要说明繁简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12.异体字形体上的分歧有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13.有哪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举例说明。

14. 什么是通假?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5. 用字通假与造字的假借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16. 什么是古今字?举例说明古今字有哪些特点?

17. 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8. 通假字与古今字有什么不同?

19.什么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什么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二者的关系怎样?

参考答案:

1.谈谈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每个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是一种以象形字为基本构字部件的表意体系文字。汉字结构的发展,经历了表形、表意和音义结合三个阶段:(1)表形阶段:表形阶段的汉字,主要是直观描拟外物的具体形象的象形字,它们有的是直接从记事图画脱胎而来的。(2)表意阶段:有些比较抽象、复杂的概念,用象形、指事难以造字,人们就用两个或几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表示,形成了会意字,汉字进入了表意阶段。(3)音义结合阶段:表形和表意的字,只能用形象或抽象的图形符号来表示语词的含义,而不能表示语词的读音。因此,每一个字的读音,必须一个一个地死记。而文字的作用,就是记录有音的语词,因此,这些字在使用上和发展上,就受到很大局限。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人们就已经造好了的表形、表意字为基础,创造了音义结合的造字方法,汉字进入了音义结

合的阶段。

2.简要说明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

甲骨文---金文——秦系文字(大篆和小篆)、六国文字——隶书(古隶——今隶)——楷书——草书——行书

3.许慎《说文》序里关于六书是如何解说的,并解释为现代汉语。

许慎对六书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说:象形,

就是画出实物的形状,线条笔画随着物体的轮廓而曲折变化。日()表示太阳,月

()表示月亮。太阳总是圆的,月亮有亏缺的时候。象形字体现了事物的特征。“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意思是说:初视字的形体,便可以辨识其结构,仔细观察分析才可以了解所表达的意义。“上”和“下”就是这一类的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意思说:比并几个字的形体,会合它们的意义,来体现新造字的意向,“武”和“信”就是这样的会意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说:形声,是以表事类的字为形,取比拟读音的字为声,相互结合起来构成新字。“江”和“河”就是以水为形,分别以“工”和“可”为声构成的。“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说:假借,语言中有某个词,但没有表示这个词义的字,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寄托所写词的意义。令和长就是这一类字。

4.谈谈六书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

“六书说”抓住汉字“表意”这个根本特征,基本上反映了汉字构造方式的客观实际,对通过字形的分析来理解本义,对把握字义的演变线索,对创造新字,都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六书说“为中国文字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古文字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同时,也应看到其局限性:第一,六书是分析近古文字亦即小篆的结果,它既不能全部解释古文字,也不能全部解释今文字。第二,“六书说”不够明确,历代的理解虽说大体相近,但也有不少歧异之处。

5.简要说明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区别。

(1)形声字只能由两部分组成,且有一个偏旁与字音有关,会意字则没有具有这一功能的部件。如:

鸿:从鸟江声;逐为会意字,而追为形声字;初(用刀裁衣),本义为裁剪,是会意字。

鸣:会意,鸟张口叫。

集:会意,好多鸟聚集在树上(实际是的简写);

涉:,会意,渡水过河。

问、闷、闽、闻,均为形声字,分别从口、心、虫、耳,门声;闺、阔、阅则均从“门”。

闯、间、闰则均为会意字。

春、夜、秋、风等均为形声字。

(2)形声字的意符表示字义的类别(即意义范畴),而会意字的构件则是凭借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来表示字义。

“柳”形声字,形符“木”的功能在于表示“柳”是一种“木”;故橘、橙、梨、柿、梅、杏、李、桃等均为形声字。

“休”会意字,“木”的功能在于与另一构件“人”结合起来记录字义。

都:者声,邑,表边邑,即阝为意符。

术:从行术声,行本义是道路。

习:繁体:习。本是一个会意字,上面“羽”表鸟的翅膀,下面是“日”,本来是小鸟在太阳下练习飞翔。《说文》:“数飞也。从羽,白(自)声。鸟拍翅频频练飞。

6.形声字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哪六种,举例说明。

左形右声江河梧桐快慢右形左声鸠鸽胡期额颈

上形下声草藻雾露箕管下形上声婆娑案架臂臀

外形内声国圃阁闺里裹内形外声闻闷辩辩鳯凰

7.如何理解形声字的形(意)符?

一般来说,形声字的形符并不具体地表示该形声字的意义,只是表示这个形声字意义所属的范畴,也就是说只是表示某一类事物或行为的共性。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意符的三个方面:第一,意符是表示形声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的,因此它和假借义没有关系,和引申义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如:“试”,《说文》:从言式声,当用讲,这个意义和意符言字所表示的意义范畴之间的关系,实在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宁愿说其本义可能早已消失了。

第二,从掌握意符辨认本义来说,我们要注意后起的形声字,后起的形声字的所谓“意符”,不一定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如“悬”,我们可以理解为“从心县声”。但是悬挂的意思和心有什么联系呢?其实,悬本作县,《说文》说:“县,系也;从系持”(倒首),是一个会意字。金文更能说明问题,其字形像木上以系悬系着一个人头。由此可知,“县”的本义是悬挂,假借为州县的县。后起的“悬”字从心,其实是无义可取的。

第三,有些意符由于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范畴关系密切,可以互相通用。如彳是小步的意思,辵是乍行乍止的意思,所以“彳辵足走”等意符有时可以相通。这就产生了一些异体字,如:征、徯蹊、踣,等等。又如“言口欠”三个意符也比较相近,所以咏咏、啸啸、欣欣成为异体字。言和心又有相通之处,所以又写作悖。

8.意符和部首有何异同点?

形声字部首与意符的关系:形声字的意符可以说都是部首,但不能说部首都是意符,因为汉字除了形声字外,还有会意字、象形字、指事字,它们都有部首。因此,意符只针对形声字,而部首是针对所有的字形。

9.为什么说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方式?

由于形声字不但表义,而且表音,同活的语言联系密切,因此,形声字的生命力极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