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糖 类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讲义: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一课时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课标要求]1.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
2.知道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空间结构,并由此推断其他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3.能识别饱和碳原子与不饱和碳原子,初步理解不饱度的含义。
4.会使用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来表示有机物。
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成键数目多:有机物中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如果少于四根键或是多于四根键均是不成立的。
(2)成键方式多: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只能形成碳氢单键,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氧单键或碳氧双键。
(3)骨架形式多: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
(4)碳原子的排列方式、连接顺序不同,导致有机物存在大量的同分异构体。
1.碳原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碳与碳之间可以是单键、双键或叁键,还可以成环。
2.甲烷是正四面体分子,乙烯是平面形分子,乙炔是直线形分子。
3.碳原子以单键方式成键的称为饱和碳原子,若以双键或叁键成键的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4.结构式是指将有机物中原子间的化学键全部用短线表示出来。
5.结构简式是指省略了有机物中能省的化学键而表示出来的式子。
6.键线式只要求表示出碳碳键以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图式中的每个拐点和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及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2.碳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的空间结构(1)单键:碳原子能与其他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
(2)双键:形成该双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3)叁键:形成该叁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4)饱和碳原子与不饱和碳原子:仅以单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以双键或叁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3.典型分子的结构比较有机物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式CH4C2H4C2H2C6H6实验式CH4CH2CH CH结构式结构简式CH4CH2===CH2CH≡CH电子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碳原子轨道杂化方式sp3sp2sp sp2空间构型正四面体形平面形直线形平面形[特别提醒](1)有机物的构成可以是由一些小的基团组合而成,如甲基就是甲烷变形而来。
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十七)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将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血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2(SO4)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水中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B Na2O2呈淡黄色、Fe(OH)3呈红褐色、Fe(SCN)3呈血红色、CuSO4溶液呈蓝色。
2.实验室在配制FeSO4溶液时,为防止FeSO4被氧化而变质,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锌粉B.铁粉C.硫酸铁D.盐酸解析:选B Fe2+极易被氧化,所以应加入还原性物质,Zn、Fe都具有还原性,但Zn 能将Fe2+还原成铁单质,且生成的Zn2+为杂质离子。
3.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再滴入少量氯水,溶液立即显血红色。
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是()A.Fe2+B.Fe3+C.NH+4D.K+解析:选A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说明溶液中无Fe3+,再滴入少量氯水,立即显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Fe2+,被氯水氧化为Fe3+后与SCN-反应而呈血红色;溶液中是否含NH+4、K+,无法确定。
4.为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2(SO4)3和CuSO4,最好选用()A.烧碱溶液B.浓氨水C.镁粉D.铁粉解析:选D Fe2(SO4)3和CuSO4都可以与铁粉反应生成FeSO4,而不引入新的杂质。
5.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解析:选C A项中Cl2能把FeCl2氧化,B项中Fe能把FeCl3还原,D项除去了CO2-3和SO2-4又引入了Cl-,均不合要求。
二、不定项选择题6.下列氯化物既可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也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ZnCl2B.FeCl3C.FeCl2D.AlCl3解析:选AD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锌与氯气、盐酸反应的产物均为AlCl3。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课时跟踪检测(二)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课时跟踪检测(二)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一、单项选择题1.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初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A.同分异构体数B.原子个数C.基团种类D.共价键种类解析:选C红外光谱法可用于判断基团种类。
2.要证明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最方便的方法是()A.钠融法B.铜丝燃烧法C.核磁共振法D.红外光谱法解析:选B A、B均能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卤素,相比钠融法,铜丝燃烧法更方便。
3.下列实验式中,没有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确定分子式的是()A.CH3B.CH2C.CH D.C2H3解析:选A实验式的整数倍即可得分子式。
A项,实验式若为CH3,根据价键理论则其分子式只能是C2H6,正确;B项,实验式若为CH2,则烯烃的实验式均为CH2,没有相对分子质量无法确定分子式,错误;C项,苯、乙炔的实验式均为CH,无法确定,错误;D项,实验式为C2H3的分子式可以是C4H6、C8H12等,错误。
4.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A.B.C. D.解析:选C A项,该有机物含有3类氢原子,出现三组峰,错误;B项,该有机物含有2类氢原子,出现2组峰,其峰面积之比为3∶2,错误;C项,该有机物含有2类氢原子,出现2组峰,其峰面积之比为3∶1,正确;D项,该有机物含有2类氢原子,出现2组峰,其峰面积之比为3∶2,错误。
5.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A .4B .5C .6D .7解析:选B 氧的质量分数为50%,说明最多为4个氧原子,则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C 、H 质量和最多也只能为128-64=64,根据商余法,6412,整数商为5,余数为4,所以碳原子数最多为5。
二、不定项选择题6.下列化合物的1H-NMR 谱图中吸收峰数目正确的是( )A .CH 3CH 2CH 2CH 3(2个)B .C .CH 2===CH —CH 2CH 3(2个)D .解析:选AD 化合物的1H-NMR 谱图中吸收峰数目即不同环境氢原子的种数,CH 3CH 2CH 2CH 3分子中氢原子有2种不同的环境; 分子中氢原子有3种不同的环境;CH 2===CH —CH 2CH 3分子中氢原子有4种不同的环境;分子中氢原子只有一种环境。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课时跟踪检测(五)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五)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单项选择题1.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为,它不具有的官能团是()A.羟基B.羧基C.酯基D.醚键解析:选D分子中含有羧基、酯基和羟基。
2.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错误的是()解析:选C A、B、D项类别和官能团都正确;C项属于酯,官能团是酯基。
3.下列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①CH3CH2Cl ②CH2===CHCl③CH3CH2CH2Cl ④CH2ClCH2Cl⑤CH3CH2CH2CH3⑥CH3CH(CH3)2A.①②B.①④C.①③D.⑤⑥解析:选C解答本题可利用验证法,根据同系物的定义,验证各个选项作出解答。
组成和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显然①CH3CH2Cl和③CH3CH2CH2Cl互为同系物。
②、④与①、③之间结构不相似,②中含碳碳双键,④中有两个氯原子,故不能称为同系物。
⑤、⑥的分子式相同,不是同系物关系。
4.CH3CH2C≡CH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A.碳碳单键() B.碳碳双键()C.氢键() D.碳碳叁键(—C≡C—)解析:选D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它的官能团。
CH3CH2C≡CH的官能团为—C≡C—。
5.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有()A.2种B.3种C.4种D.5种解析:选B分子中含醚键、酯基及羟基3种官能团。
二、不定项选择题6.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酯类B.醇类C.烃类D.羧酸类解析:选AD B项,为酚类,错误;C项,为醚类,错误。
7.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两者所含官能团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含酯基B.均含醇羟基和酚羟基C.均含碳碳双键D.均为芳香化合物解析:选C维生素C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羟基(醇)、酯基,无苯环,不是芳香化合物。
丁香油酚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醚键、羟基(酚),是芳香化合物。
8.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C4H10和C18H38B.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C.C4H8和C3H6D.CH4O和C2H6O解析:选A A项,两者均为烷烃,一定互为同系物,正确;B项,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不一定均为烯烃,可能为环烷烃,错误;D项,不一定均为醇,可能为醚,错误。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讲义:专题5 第一单元 糖类 油脂

第一单元⎪⎪糖类 油脂第一课时 糖 类[课标要求]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
2.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葡萄糖的用途,知道其检验方法。
3.了解淀粉、纤维素的主要用途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1.糖类的组成(1)组成: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n (H 2O)m 来表示(n 、m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概念:糖类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2.糖类的分类(1)单糖: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不能进一步水解。
①按照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多少,单糖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如核糖、脱氧核糖)和己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等。
②按照与羰基连接的原子团情况不同,单糖分为醛糖和酮糖,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 2OH(CHOH)4CHO ,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来检验醛基的存在。
2.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麦芽糖是二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纤维素是多糖,淀粉、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3.蔗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 12H 22O 11+H 2O ――→硫酸△ C 6H 12O 6+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 6H 10O 5)n +n H 2O ――→硫酸△n C 6H 12O 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单糖——葡萄糖和果糖(2)低聚糖: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
(3)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
[特别提醒]符合C n(H2O)m通式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n=m=1,如n=m=2,则为CH3COOH或HCOOCH3,这些均不是糖类。
3.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类别葡萄糖C6H12O6CH2OH(CHOH)4CHO 多羟基醛果糖C6H12O6多羟基酮4.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及用途(1)化学性质①燃烧生成CO2和H2O。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专题质量检测(二)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专题质量检测(二)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某有机物比例模型示意图如右,其中白球表示氢原子,灰球表示氧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构简式为CH3CH2OB.分子式为C2H4O2C.不存在同分异构体D.分子中只有二种官能团解析:选B该有机物分子式显然为C2H4O2,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A不正确,B正确;C不正确,例如与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D不正确,分子中只有羧基一种官能团。
2.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解析:选D苯环、双键、叁键都可以在一个平面上。
对于选项D,可以联想CH4的空间结构,把3个CH3看作是取代了甲烷上的3个H原子,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4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3.维生素E在国外被称为“生命奇迹丸”,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抗衰老有特殊作用。
经研究发现维生素E有α、β、γ、δ四种类型,其结构简式分别如下:其中R相同,上述四种类型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α和βB.β和γC.γ和δD.α和δ解析:选B从环的侧链个数不同入手,α中有四个甲基,β中有三个甲基,γ中也有三个甲基,δ中有两个甲基,所以可得到β和γ互为同分异构体。
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解析:选A选项B的正确命名是2-丁醇;选项C的正确命名是1,2-二溴乙烷;选项D的正确命名是3,3-二甲基丁酸。
5.下列各物质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A.1-丁烯B.丙烯C.2-氯-2-丁烯D.2-甲基-2-丁烯解析:选C顺反异构体产生的条件:①分子中有一个碳碳双键;②双键上同一碳上不能有相同的基团(原子或原子团),据此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A.CH2===CHCH2CH3不存在顺反异构;B.CH2===CHCH3不存在顺反异构;C.CH3C(Cl)===CHCH3存在顺反异构,D.CH3(CH3)C===CHCH3不存在顺反异构。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课时跟踪检测(一)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课时跟踪检测(一)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①酒精;②食盐;③一氧化碳;④甲烷;⑤红糖;⑥石灰石A.①②④⑤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⑤⑥解析:选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如碳酸、碳酸盐、CO2、氰化物等;①酒精是乙醇,属于有机物;②食盐是NaCl,属于无机盐;③一氧化碳属于无机物;④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⑤红糖属于糖类,属于有机物;⑥石灰石属于混合物,故选B。
2.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很快,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易燃易引发火灾。
由此判断现代建筑装饰材料的主要成分是()A.硅酸盐B.大理石C.有机物D.金属化合物解析:选C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易燃,易引发火灾,应判断为有机物,因大理石、硅酸盐、金属化合物都难于燃烧。
3.下列关于著名化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科学家国籍主要贡献A 贝采利乌斯瑞典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B 维勒德国首次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 凯库勒英国首先提出了价键的概念D 门捷列夫俄国发现元素周期律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这两个概念;德国化学家维勒于1828年首次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最早提出了价键的概念;此外,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4.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使用一种无机盐直接转变为有机物尿素,这一成果成为有机化学的里程碑。
维勒使用的无机盐是()A.(NH4)2CO3B.NH4NO3C.NH4CNO D.CH3COONH4解析:选C维勒用无机盐转变成尿素,使用的无机盐是氰酸铵,故C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去的物质B.有机物常温下都是固体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D.所有有机物都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解析:选C A项,许多的有机物是人工合成的,错误;B项,有机物常温下有的是气体,有的是液体,有的是固体,错误;C项,有的有机物如酒精与水混溶,有的不溶于水,正确;D项,有的有机物具备无机物的性质,如醋酸具有酸的性质,错误。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课时跟踪检测(六)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课时跟踪检测(六)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一、单项选择题1.有机物正确的命名是()A.3,4,4-二甲基己烷B.3,3,4-三甲基己烷C.3,3-二甲基-4-乙基戊烷D.2,3,3-三甲基己烷解析:选B在编号时,要注意位置之和要最小,3+3+4<3+4+4,故选B项。
2.有一种烃的结构简式如下: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 A.5 B.4C.7 D.6解析:选A烯烃命名时,选择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其他与烷烃的命名相同。
3.结构简式为CH3(CH2)2C(CH2CH3)2OH的名称是()A.1,1-二乙基-1-丁醇B.4-乙基-4-己醇C.3-乙基-3-己醇D.3-丙基-3-戊醇解析:选C靠近羟基一端编号,在3号位存在一个乙基。
4.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A.2,2,3,3-四甲基丁烷B.2,3,4-三甲基戊烷C.3,4-二甲基己烷D.2,5-二甲基己烷解析:选D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说明分子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氢原子,A.2,2,3,3-四甲基丁烷分子中只存在1种氢原子;B.2,3,4-三甲基戊烷分子中存在4种氢原子;C.3,4-二甲基己烷分子中存在4种氢原子;D.2,5-二甲基己烷分子中存在3种氢原子。
5.下列表示有机物结构的式子中,其名称为3-乙基-1-戊烯的是()解析:选C A项,正确名称应为3-甲基-1-己烯;B项,正确名称应为3-乙基-1-己烯;D项,正确名称应为3,3-二乙基-1-戊烯。
二、不定项选择题6.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解析:选AB C项,正确名称应为2-丁醇;D项,正确名称应为3-甲基-1-丁炔。
7.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A.2-甲基-2-丁烯B.3-甲基-1-丁烯C.2,3-二甲基-1-丁烯D.2-甲基-1,3-丁二烯解析:选C(CH3)2CHCH2CH3的名称为2-甲基丁烷。
2,3-二甲基-1-丁烯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为2,3-二甲基丁烷,C不可能。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时作业7.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在系统命名法中下列碳原子主链名称是丁烷的是()A.(CH3)2CHCH2CH2CH3B.(CH3CH2)2CHCH3C.(CH3)2CHCH(CH3)2D.(CH3)3CCH(C2H5)2【解析】A、B、D中主链均为5个碳原子,主链名称为戊烷。
【答案】 C2.(2013·太原高二质检)下列烷烃的系统命名中,不正确的是()A.2,3-二甲基戊烷B.3-甲基-2-乙基己烷C.3,3-二甲基戊烷D.2-甲基丁烷【解析】B选项没有选择最长碳链作主链,正确名称为:3,4二甲基庚烷,应选B。
【答案】 B3.现有一种烃可表示为命名该化合物时,应认定它的主链上的碳原子数目是()A.9B.10C.11D.12【解析】【答案】 C4.苯有多种同系物,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则它的名称为()A.2,4-二甲基-3-乙基苯B.1,3-二甲基-2-乙基苯C.1,5-二甲基-6-乙基苯D.2-乙基-1,3-二甲基苯【解析】以苯为母体,将苯环上最简单的取代基(甲基)所连的碳原子编为“1”号,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编号,使取代基位置编号之和最小,简单的取代基写在前面。
【答案】 B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解析】选项B的主链选错,正确命名应是3,4-二甲基-1-戊烯;选项C 编号错误,正确命名应是4-甲基乙苯;选项D一是编号错误,二是未指明碳碳三键的位置,正确命名应是4-甲基-2-戊炔。
【答案】 A6.对于有机物命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甲基不可能在1号位;②乙基可以在2号位;③—CHO只能存在于1号位;④—OH只能存在于主链的末端;⑤醛、羧酸命名时主链要包括—CHO、—COOH中的碳原子;⑥在芳香族化合物中,苯环上连有的官能团的碳原子定为1号位A.仅①③⑤⑥B.仅②④⑤⑥C.仅①②⑤⑥D.仅①②③⑤⑥【答案】 D7.甲同学给分子式为C12H26的某烷烃命名为“2,4-二甲基-3,5-二乙基己烷”,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命名错误,有关该烷烃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该烷烃正确名称应为:2,4,5-三甲基-3-乙基庚烷B.该烷烃分子中含有5个支链C.该烷烃的一氯代物有10种D.该烷烃可以看做是11种不同类型的单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解析】根据甲同学的命名可判断该烷烃的结构简式为,其正确名称应为2,4,5-三甲基-3-乙基庚烷,故A项正确;分子中有4个支链,B项错;该烷烃分子中共含11种类型的氢原子,因此一氯代物有11种,C项错误;该烷烃中相邻碳原子上都有氢原子的可看作是烯烃加成后的产物,去氢之后还原的烯烃共有10种,选D项错误。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七) 物质的量浓度

课时跟踪检测(七)物质的量浓度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属于描述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是()A.1 mol·L-1的某溶液B.2 L溶液C.2 kg的花生油D.98%的浓硫酸解析:选A A项,1 mol·L-1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正确;B项,2 L描述溶液的体积;C项描述的是花生油的质量;D项是硫酸的质量分数。
2.将4 g NaOH溶于水配成50 mL溶液,取出5 mL,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2 mol·L-1B.1 mol·L-1C.0.1 mol·L-1D.0.05 mol·L-1解析:选A c(NaOH)=nV=4 g÷40 g·mol-10.05 L=2 mol·L-1,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5 mL,其物质的量浓度仍然是2 mol·L-1。
3.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B.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C.98 g H2SO4溶于水配制2 L溶液D.0.1 L含24.5 g H2SO4的溶液解析:选D A、B项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C项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D项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
4.2 L 1.5 mol·L-1 Na2SO4溶液中,所含溶质Na2SO4的质量为()A.213 g B.284 gC.400 g D.426 g解析:选D n(Na2SO4)=2 L×1.5 mol·L-1=3 mol,m(Na2SO4)=3 mol×142 g·mol-1=426 g。
5.下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 mL 0.5 mol·L-1的NaNO3溶液B.100 mL 0.01 mol·L-1的NaCl溶液C.1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D.10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解析:选A溶液的浓度与溶液体积的多少无关;A中,c(Na+)=0.5 mol·L-1;B中,c(Na+)=0.01 mol·L-1;C中,c(Na+)=0.1 mol·L-1;D中,c(Na+)=0.1×2=0.2 mol·L-1。
标题-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七) 化学反应速率

标题-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七)化学反应速率际浓度,B错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有时不一定能观察到,如酸碱中和反应瞬间即能完成,但几乎没有明显现象发生,D错误。
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温度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解析:选D反应物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催化剂等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3.下列做法利用了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是()A.将食物保存在电冰箱里B.做粉尘爆炸实验时选用很细的面粉C.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MnO2D.铁与稀盐酸反应太慢时加入较浓的盐酸解析:选D A项,将食物保存在电冰箱里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错误;B项,做粉尘爆炸实验时选用很细的面粉是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错误;C项,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MnO2是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错误;D 项,铁与稀盐酸反应太慢时加入较浓的盐酸改变了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正确。
4.某反应物A的浓度是2.0 mol·L-1,5 min 后,A的浓度变为0.5 mol·L-1,在这5 min内A 的化学反应速率是()A.0.4 mol·L-1·min-1 B.0.3 mol·L-1·min-1C.0.1 mol·L-1·min-1D.0.3 mol·L-1解析:选BΔc(A)=2.0 mol·L-1-0.5 mol·L-1=1.5 mol·L-1,Δt=5 min,v(A)=Δc (A)/Δt =1.5 mol·L -15 min=0.3 mol·L -1·min -1。
5.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A .在炭粉中加入KClO 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 .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浓硫酸而使反应放出H 2的速率加快C .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 2,可迅速放出气体D .固态FeCl 3和固体NaOH 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解析:选C A 中,速率加快的原因是KClO 3分解产生的O 2助燃;B 中,增大了硫酸的浓度;C 中,MnO 2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D 中,水的加入,使固体溶解,增大了物质的接触面积。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讲义:专题1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课标要求]1.会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了解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3.知道有机物在科学、技术、社会中的重要应用。
1.有机化学的发展(1)3 000多年前用煤作燃料,2 000多年前掌握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技术。
(2)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
(3)德国化学家维勒合成尿素: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将无机物氰酸铵溶液蒸发得到有机物尿素。
NH4CNO――→△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4)1965年,中国首先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5)21世纪,各种合成有机物已经在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
1.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CaCO3、HCN、CaC2等虽然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仍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无机物。
2.打破无机物和有机物界限的是德国化学家维勒,他用无机物氰酸铵(NH4CNO)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2)2]。
3.现代社会对于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药物等有机物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2.有机化学的应用(1)人类生活离不开有机物。
(2)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物已超过4_000万种。
(3)人类对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物材料需求增大。
(4)大部分的药物是有机物。
(5)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中,有许多来源于天然有机物。
(6)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命体中许多物质都是有机物,如糖类、油脂、蛋白质等。
1.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发展史的描述正确的是()A.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合成尿素,使人们摈弃“生命力论”思想B.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发现尿素,使有机化学迅速发展C.1965年中国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D.人们对有机物的认识和利用是在有机化学形成之后解析:选C A项中贝采利乌斯对有机化学的贡献是提出了有机化学和有机物的概念,故A错;B项中维勒的贡献是在实验室中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故B错;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故C正确;D项人们对有机物的认识和利用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有机化学的形成促进了人们对有机物科学、系统的认识和发展,故D错。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选修五:课时跟踪检测(一)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一)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①酒精;②食盐;③一氧化碳;④甲烷;⑤红糖;⑥石灰石A.①②④⑤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⑤⑥解析:选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如碳酸、碳酸盐、CO2、氰化物等;①酒精是乙醇,属于有机物;②食盐是NaCl,属于无机盐;③一氧化碳属于无机物;④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⑤红糖属于糖类,属于有机物;⑥石灰石属于混合物,故选B。
2.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很快,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易燃易引发火灾。
由此判断现代建筑装饰材料的主要成分是()A.硅酸盐B.大理石C.有机物D.金属化合物解析:选C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易燃,易引发火灾,应判断为有机物,因大理石、硅酸盐、金属化合物都难于燃烧。
3.下列关于著名化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这两个概念;德国化学家维勒于1828年首次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最早提出了价键的概念;此外,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4.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使用一种无机盐直接转变为有机物尿素,这一成果成为有机化学的里程碑。
维勒使用的无机盐是()A.(NH4)2CO3B.NH4NO3C.NH4CNO D.CH3COONH4解析:选C维勒用无机盐转变成尿素,使用的无机盐是氰酸铵,故C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去的物质B.有机物常温下都是固体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D.所有有机物都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解析:选C A项,许多的有机物是人工合成的,错误;B项,有机物常温下有的是气体,有的是液体,有的是固体,错误;C项,有的有机物如酒精与水混溶,有的不溶于水,正确;D项,有的有机物具备无机物的性质,如醋酸具有酸的性质,错误。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选修五检测:高考真题集训含解析

第三章高考真题集训1.[2016·江苏高考]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D.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答案C解析A项,两个苯环中间有一个碳原子,该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单键可以自由旋转,所以该碳原子和两个苯环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错误;B项,X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以和Na2CO3反应,错误;C 项,在酸性条件下,分子内酯基断开,产物只有一种,正确;D项,1 mol X分子中有1 mol 酚酯,其水解需要2 mol NaOH,羧基也会与NaOH反应,则1 mol X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错误。
2.[2016·全国卷Ⅱ]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答案B解析乙烯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苯和氯乙烯中均含不饱和键,均能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乙酸和溴乙烷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丙烯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3.[2015·全国卷Ⅱ]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解析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说明该有机物为羧酸,其结构简式可能为CH3CH2CH2CH2COOH、,共4种。
4.[2015·山东高考]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答案B解析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羧基、醇羟基、碳碳双键和醚键4种官能团,A错误;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醇羟基,故可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取代)反应,B正确;分枝酸分子中的六元环不是苯环,其分子结构中的羟基为醇羟基,不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1 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错误;分枝酸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原理不同,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糖类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糖类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无论是单糖,还是多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D.糖类物质又称碳水化合物,所有糖类物质的最简式均为CH2O解析:选C A项,只有二糖和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物质,不可以水解,错误;B项,还原性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等不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错误;C项正确;D项,糖类物质习惯上可以称为碳水化合物,但是很多糖不符合C m(H2O)n的通式,葡萄糖、果糖的最简式是CH2O,但是二糖、多糖等最简式不是CH2O,错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产物B.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C.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D.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选C淀粉水解生成的产物是麦芽糖;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所以能发生银镜反应。
蔗糖无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3.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来源的途径是()A.淀粉→蔗糖→葡萄糖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C.淀粉→麦芽糖→果糖D.淀粉→蔗糖→果糖解析:选B用米酿酒,米中含有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再分解为人的味觉敏感的葡萄糖,从而产生甜味。
4.糖元[(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
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常常被称为动物淀粉和肝糖。
下列有关糖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元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与淀粉互为同系物B.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糖元具有还原性,是还原性糖D.糖元易溶于水,无甜味解析:选B糖元是高分子化合物,因n不同,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多糖不是还原性糖,不溶于水,无甜味,其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5.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
为测定水解的程度,需下列试剂中的: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Cu(OH)2悬浊液④碘水⑤BaCl2溶液,其中正确的是()A.①⑤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C检验淀粉水解程度时,检验淀粉应用碘水;检验产物时应加NaOH中和至碱性,再用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检验。
二、不定项选择题6.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白糖、红糖、冰糖等其主要成分都是蔗糖,下列对于蔗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二倍B.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发生银镜反应C.往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银镜生成D.蔗糖与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解析:选C蔗糖与水作用生成2分子单糖,故其相对分子质量并不是葡萄糖的2倍,A项错误。
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项错误。
蔗糖水解可以得到葡萄糖,但是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为酸性,故向其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银镜生成,C项正确。
蔗糖无还原性,D项错误。
7.为鉴别乙醇、乙酸、葡萄糖溶液,选用一种试剂,可为下列中的()A.钠B.硝酸C.碘D.新制氢氧化铜解析:选D只有新制Cu(OH)2与乙醇、乙酸、葡萄糖溶液分别混合时现象有明显区别。
乙醇不与新制Cu(OH)2反应,乙酸与新制Cu(OH)2发生中和反应,溶液变为蓝色,沉淀消失,葡萄糖溶液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8.某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的有机物,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蔗糖B.麦芽糖C.甲酸乙酯D.丙酸乙酯解析:选AC蔗糖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葡萄糖和果糖;甲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甲酸和乙醇。
三、非选择题9.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甲酸乙酯中的一种。
经实验可知:①B 、C 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A 遇碘水变蓝色。
③A 、C 、D 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1)A 是_____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是__________________,D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酸乙酯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其结构中一定含有—CHO ,因此,B 、C 应是葡萄糖与HCOOC 2H 5。
②遇碘水显蓝色的是淀粉。
③HCOOC 2H 5、蔗糖、淀粉水解的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1)淀粉 葡萄糖 甲酸乙酯 蔗糖(2)C 12H 22O 11蔗糖+H 2O ――→催化剂C 6H 12O 6葡萄糖+C 6H12O 6果糖HCOOC 2H 5+H 2O ――→H +△HCOOH +C 2H 5OH 10.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请填空:(1)过程①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②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③是_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类型的名称)。
(2)过程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上述物质中________和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写字母代号)。
解析:采用顺推法由葡萄糖到A知,其中—CHO、—OH都被氧化为羧基,发生氧化反应,A→B消去反应,B→C双键变为单键,则是加成反应;D→E从结构上观察,显然少了—COO—基团,则另一产物为CO2。
答案:(1)消去加成氧化(2)CO2(3)A C一、单项选择题1.用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B.蔗糖被还原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解析:选D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其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它有部分发生了水解。
2.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也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中还含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则该物质为()①乙醛②葡萄糖③甲酸甲酯④蔗糖⑤麦芽糖⑥纤维素⑦淀粉A.①②⑤B.③④⑥C.③⑤D.④⑤⑦解析:选C酯类物质以及二糖、多糖等可以发生水解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中必须含有醛基。
题目所给7种物质中③属于酯类可以水解,且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为甲酸和甲醇,其中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⑤属于还原型二糖,可以水解并可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为葡萄糖,也可发生银镜反应。
3.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
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生成银镜C.可以跟氯化铁溶液作用显色D.可以发生水解反应解析:选B核糖为五碳糖,而葡萄糖为六碳糖,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核糖分子中含有—CHO,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核糖分子中含有醇羟基,没有酚羟基,不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色。
核糖为单糖,不能水解。
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世界权威杂志《自然》上曾发表论文证实:“面条是中国首创”。
面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经过的下列变化中:淀粉→单糖→酒精→乙烯→…→草酸。
下列反应类型一定没有发生的是()①加成反应②氧化反应③加氢反应④消去反应⑤取代反应⑥水解反应⑦酯化反应⑧加聚反应⑨分解反应A.①③④⑤B.③⑦⑧C.④⑥⑨D.①④⑥⑨解析:选B变化过程为淀粉→葡萄糖→酒精→乙烯→1,2-二溴乙烷→乙二醇→乙二酸(草酸),发生反应类型依次为:水解、分解、消去、加成(加溴)、水解、氧化。
5.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解析:选B加碘水溶液不变蓝,说明溶液中无淀粉存在,完全水解。
二、不定项选择题6.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A.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麦芽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C.浓H2SO4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D.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H2SO4,水浴加热几分钟,加入到银氨溶液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蔗糖不水解解析:选BD B项中麦芽糖也含有醛基,是否发生水解,均会有银镜产生,错误;D 项中做银镜反应之前要用碱中和稀硫酸。
7.L链霉糖是链霉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链霉糖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发生银镜反应B.能发生酯化反应C.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D.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解析:选D由结构推测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首先要找出结构中所含官能团,然后再分析作答。
L-链霉糖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醛基,因而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反应(如银镜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8.蔗糖酯是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食品乳化剂。
某蔗糖酯可以由蔗糖与硬脂酸乙酯合成,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酯也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合成该蔗糖酯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C.蔗糖分子中含有8个羟基D.该蔗糖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水解过程中只生成两种产物解析:选C从蔗糖酯的结构看,其中不含有甘油的结构,故不属于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A项错误。
从反应方程式可看出,其机理为蔗糖酯中一个醇羟基取代了硬脂酸乙酯中酸的部分,属于取代反应,B项错误。
从蔗糖的结构式可看出其中含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环,每个环上有四个羟基,故C项正确。
该蔗糖酯在稀H2SO4中水解可生成硬脂酸和蔗糖,生成的蔗糖还可以继续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所以产物可有多种共存,D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9.下列物质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填空。
(1)在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时,常利用上述的反应________(填数字)。
(2)①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氧化反应B.加成反应C.水解反应D.消去反应(3)反应⑦可用于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含糖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葡萄糖在细胞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