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十七册备课笔记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七课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七课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七课课堂笔记

在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第十七课是一篇文章,题目是《假如我是一

只小鸟》。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化身为一只小鸟,描绘了小鸟在天空

中飞翔的情景,以及对人类的向往和祝福。在此课堂笔记中,我将对

这篇文章进行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评估,并撰写有价值的文章,帮助你

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主题。

1. 文章内容概述

这篇文章以假设的方式,让学生们像小鸟一样飞翔,体验自由自在的

感觉。通过对天空的描绘,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好和广阔。

作者还表达了对人类的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篇文章鼓励学生

们向往自由、向往美好,同时也渗透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2. 对主题的深入探讨

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形象,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壮美

和宽广,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

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小鸟对人类的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引导着学生们关爱他人、积极向上。

3. 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认为,《假如我是一只小鸟》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篇语文课文,

更是一篇寓教于乐的文章。通过对小鸟的想象和描绘,激发学生们对

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了他们的

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

能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阳光的人生态度。

总结:

通过对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七课《假如我是一只小鸟》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积极价值。这篇文章不仅仅

是一篇教材,更是一篇寓教于乐的作品,具有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语文17课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17课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17课课堂笔记

一、生字词

祁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以公正无私著称,曾多次为国家举荐贤才,受到后人尊敬。

悼公:春秋时晋国国君,祁黄羊曾任其大臣。

解狐:春秋时晋国人,有才能,但为人阴险狠毒。

祁午:祁黄羊之子,为人忠厚。

韩厥:春秋时晋国大臣,曾为晋悼公举荐解狐。

落霞:傍晚时分的景色。

沉鱼: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落叶归根:比喻事物最终回到其本源。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件事的人。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二、重点句子

悼公曰:“夫子何为?”对曰:“臣在晋,常闻晋之闻,亦闻其大夫之言。”

祁黄羊曰:“解狐才德兼备,奈何已病?”悼公曰:“夫子言是也。”

祁黄羊曰:“祁午仁德,且有武功,可任。”公曰:“善。”

韩厥曰:“夫子所举,皆贤才也。若夫子亲于吾,吾不敢言;若夫子不在,吾可言耳。”

祁黄羊曰:“吾闻‘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解狐君子

也,且有才;祁午小人哉!且有武。以君子爱人以德也,吾舍解狐而取祁午。”

悼公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遂以祁午为中军尉。

三、段落大意

第一段(1-3):晋悼公问祁黄羊举荐人才之事,祁黄羊提出了解狐和祁午二人。

第二段(4-6):晋悼公采纳了祁黄羊的建议,任命祁午为中军尉。

第三段(7-9):韩厥向晋悼公称赞祁黄羊的举荐是贤明的。

八下语文17课蝉笔记

八下语文17课蝉笔记

八下语文17课蝉笔记

1. 运用小说《京华英雄谱》的知识点

(1)描写手法:该小说以叙事、抒情的方式,把故事描述的有声有色。

(2)内容:该书讲述了明末清初京华地区人民的英雄事迹,一群普通农民反抗农奴制度,保护土地和人民,以及反抗欺负百姓的官员,勇敢抗争的故事。

(3)作者:该小说由卓文君编写,他讲述了抗争王二和他的兄弟们的故事,表达了百姓的英雄精神。

2.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蝉笔记可以说有:

(1)注重信、息、辞三件事: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根据文本原本的合理性来正确理解,同时要注重文体特征和句式结构;在说话文中,要注重拼音和韵律,分析句式以及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联;在现代文中,要注重文章框架,以及句子整体性。

(2)广泛探求玄关:要注意探究文本与历史客观事实的内在联系,以及文本的叙事结构、意象构建、情节构架和表达技巧。

(3)加深驾驭能力:在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对文章进行分析、诠释以及想象、创造,培养理解语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上语文17课课堂笔记

六上语文17课课堂笔记

六上语文17课课堂笔记

一、课文简介

《有的人》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对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同学们可以对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有所思考和认识,对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课文分析

1、段落大意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第二部分(第2-6节)通过对比两种人生观的截然不同的结果;第三部分(第7-8节)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态度。

2、重点句子解析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种是只关注物质生活,忽略精神追求,活着却如同行尸走肉;另一种人则是精神至上,即使肉体逝去,但精神永存。

(2)“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这句话使用了象征和暗喻手法,“骑在人民头上”象征着利用权势欺压百姓的统治者,“摔垮”则表示这样的人终将被人民所抛弃。

3、主题思想

本篇课文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了精神追求和道德价值的重要性。作者呼吁人们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对人民群众充满热爱和关怀,以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三、课堂笔记整理

本篇课文的课堂笔记整理如下:

人生观的定义: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对两种不同的人生观的对比,突显了两种价值观的差异,增强了表达效果。

象征和暗喻手法:“骑在人民头上”象征着欺压百姓的统治者,“摔垮”则表示这样的人终将被人民所抛弃。

17课爬天都峰课堂笔记

17课爬天都峰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课堂笔记》字数刚好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的课堂笔记:

一、生字

爬(pá):表示攀登的动作。

峰(fēng):表示山峰的意思。

顶(dǐng):表示最高点或极点。

似(sì):表示好像、似乎的意思。

苍(cāng):表示青色或灰白色的颜色。

仰(yǎng):表示抬头看的动作。

望(wàng):表示看远方或高处的动作。

咱(zá):表示我们、咱们的意思。

奋(fèn):表示用力的意思。

勇(yǒng):表示勇敢的意思。

二、词语解释

峰顶:山峰的最高点。

似乎:好像、似乎的意思。

云彩:天空中的云朵。

纪念:用来纪念某人或某事的物品或活动。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后最终达到某种结果。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的结果。

汲取:吸收、摄取的意思。

鼓足勇气:用尽全力去做好某件事情的决心。

手脚并用:形容非常忙碌的样子,需要用尽全力去完成某件事情。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做事果断坚决,毫不犹豫。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七课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七课课堂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七课课堂笔记

摘要:

1.课文概述

2.课文主题

3.课文结构

4.重点内容解析

5.课后练习及答案

正文:

一、课文概述

本课文是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七课的一篇课堂笔记,主要记录了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思考。这篇笔记详细地阐述了课文的主题、结构以及重点内容的解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课文内容,提升语文素养。

二、课文主题

课文的主题是关于自然环境的保护。通过描绘森林、河流等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宝贵,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课文结构

课文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1.描绘自然环境的美丽和宝贵

2.分析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提倡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工作

四、重点内容解析

1.描绘自然环境的美丽和宝贵

课文通过描绘森林、河流等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宝贵,让学生对自然环境产生敬畏之心。例如,课文中描述森林是“绿色的海洋”,河流是“大地的血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价值。

2.分析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课文从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课文指出,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提倡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工作

课文最后提倡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工作,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自然环境尽一份力。课文呼吁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五、课后练习及答案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森林是()的宝库。

A.绿色

B.金色

C.宝贵

(2)保护自然环境就是()我们自己。

语文第十七册备课笔记

语文第十七册备课笔记

语文第十七册备课笔记

1、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毒牙、伪装〞在课文中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邱少云不怕牺牲,忍受极大痛苦坚决执行命令的精神。

4、用第三人称改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理解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2、了解人物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理解词、句。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用第三人称改写课文。

四、时数安排:

本课用四课时教完。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图示、放大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过程:

1、讲述英雄事迹。

2、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熟悉的英雄故事。

3、师导入语,提醒课题:

1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三)新授过程:

1、初读课文:

(1)师导读

(2)生自由读,找出不懂的生字词。

(3)熟悉课文内容。

2、扫除生字词障碍。

3、拼读生字,运用字典、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4、指导预习课文。

(1)想一想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

(2)把描写邱少云在烈火中表现的句子画下来。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四)总结课时内容。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图放大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检查:

1、检查生字词。

2、检查预习情况。

3、略讲课文的故事梗概。

(二)新授过程: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疏通句子

(2)重点理解:

“敌人的319高地象一颗毒牙------〞的含义。

(3)归纳段主要内容。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读懂句子的意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动物笑谈课堂笔记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动物笑谈》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一、生字词

1. 注音

促成(cuò chéng)柠檬(níng méng)携带(xié dài)绰号(chu ò hào)

2. 解释

哺乳:用母乳喂养。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盛装:华丽的装束。荒诞不经: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

二、整体感知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了作者与水鸭、鹦鹉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文章以“笑谈”为线索,通过对水鸭、鹦鹉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句子理解

1. “我生平只看过两幅黄冠大鹦鹉的肖像。”句中的“只”和“两幅”表明了作者对于黄冠大鹦鹉的关注和喜爱。

2. “我总想,那只死去的可怜的小鸟,只要早生几年,不碰上这个孵绿鹦鹉的好时候,说不定会有一位鸟类学教授活到今天呢。”这句话幽默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逝去的遗憾和对生命的尊重。

四、问题研究

1. 作者为什么说“科学的怪诞不经往往来自教授”?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作者认为有些教授为了追求科学成果而不择手段,甚至曲解事实,这种行为违背了科学精神,因此被称为“科学的怪诞不经”。这句话的含义是讽刺那些不遵守科学原则、追求名利的教授。

2. “不过再野蛮霸道的人,到了一个软弱无力的动物面前,只要他还保有一点火种,就不会没有同情心。”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这句话表达了人类内心的同情心和善良本质。即使一个人再野蛮、再霸道,当他面对一个弱小的动物时,也会因为同情而产生怜爱之情,这说明人类内心深处都有善良的一面。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堂笔记

第17课:《我作文,我骄傲》

一、课文内容概述

1.1 本课是一篇散文,作者是李同学,他写作文的过程和感受。

1.2 通过一次作文大赛,李同学深刻领悟了写作文的艰难和快乐。

二、课文教学目标

2.1 了解学生对作文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作文写作。

2.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培养他们对作文写作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3.1 重点:学习如何写出真情流露的作文。

3.2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写出朴实无华的作文。

四、教学过程

4.1 导入:通过引言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4.2 呈现课文故事情节,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李同学的心情和经历。

4.3 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4.4 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4.5 总结: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写作要点和技巧,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

五、教学反思

5.1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快乐和自信。

5.2 需要多方面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拓展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六、课后拓展

6.1 学生写作文比赛,促进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6.2 结合课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欲望。

以上就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的教学笔记,通过细致的计划和教学安排,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爱上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字

表达的自信和热爱。六、课后拓展

6.3 探讨不同风格的作文,帮助学生了解并尝试各种文学表达方式,比如叙事、议论、记叙等。通过阅读和学习不同风格的作文,学生可以

扩展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想象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十七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笔记

四年级下册语文十七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笔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句子赏析

1、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这一段有两句话。作者抓住溪流进行观察来具体描写很有意思。因为水有源,既然溪流的水是从双龙洞里流出来的,作者的目的地就是双龙洞,因此“一路迎着溪流”,这既说明了溪流与洞有直接关系,也通过一个“迎”字点明了水流的方向与作者行进的方向刚好相反。溪流声时时变换调子,写的是溪流,实际上说明了双龙洞周围的地势环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后一句就点明了双龙洞的准确位置,同时也为作者开始参观双龙洞起了过渡作用。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能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这句话是作者观看内洞以后,对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的总体概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端”,项目。“变化多端”,就是变化多种多样。“异”,不同。“颜色各异”,就是颜色各不相同。“即使”,就算是,表示一种假设,说明了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本身就绚丽多姿,奇特好看,如果想象成各种神仙、动物、宫室、器皿后,就更加趣味无穷了。

3、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句中“开满了”说明花多,到处都有。“很有精神”写出了山上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长得壮,长得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充满了作者对映山红的爱,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茁壮成长的美丽画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探究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游记,节选自《小记十篇》一书,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七年级上册语文17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17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17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猫》课堂笔记

一、生字词

注音

芙蓉鸟(fú) 鸟笼(lóng) 蜷(quán) 伏窥(kuī) 伺(cì) 妄(wàng) 消耗(hào)

惩(chéng)戒畏(wèi)罪潜(qián)逃流连(lián)忘返

多音字

二、重点句子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三妹有时特意省下馒头去喂它……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急飞,它也跟着窜。这只要一刻钟或半小时的工夫。它躺在露天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三妹又好气又好笑地跑过来问它。

到我膝盖上的四只都是猫,没有一只使人喜欢……

对于小麻雀呢,除了肚子饿没别的本领……

对于一只软软的猫,越看越可爱,几乎和我所讨厌的兔子在外形上全无分别了……

它慢慢走到它的窝里睡去了。这使我忽然良心发现,我没有权利骂猫,和两个妹妹—道骂我的猫!并决心要寻访我那只猫,重获一只猫,不让妹妹做抱猫丫头。

我决定把每天的钱省一点下来……养它一辈子。三妹也更喜欢猫了,她叫它“我的猫”,而不叫“妹妹的猫”了。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三、文学常识及思想感情

作者介绍: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笔名西谛、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主要作品有《猫》、《我是少年》等。

本文选自《郑振铎选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中心思想:通过三次养猫的经历,作者悟出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凡事不能单凭印象,必须经过仔细观察和调查研究,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最后“我家永不养猫”。一方面是对几只猫命运的起伏跌宕的高度同情、爱怜乃至辛酸;另一方面也流露出“我”主观臆断给猫带来的伤害,折射出一种负罪感。揭示出一种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同时折射出“我”那种博大的仁爱胸怀。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课文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课文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课文笔记】

一、课文概要

本文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第17课,题为《辛弃疾》,是一篇记叙文。本文主要讲述了辛弃疾的生平以及他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国家民族的挂念。

二、课文内容

1. 辛弃疾的生平

辛弃疾,字幼主,号稼轩。他出身于富贵之家,少年时读书不成,离家投笔为官。后来历任行军总管、翰林学士等职,因得罪权贵,被贬职。他痛心于国家的衰落和民族的困苦,多次上书建言,但并未得到重视。他落魄而归,独自隐居于乌江畔。

2. 辛弃疾的感慨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一诗中写道:“别时容易见,满目凄凉,暗中无限事,(人)心似秋霜”。

3. 辛弃疾的了解对国家的治理

辛弃疾在《太常引·临江仙》一诗中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

台烟雨中”。这里作者直接点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风光,以及不久

后会出现的变故。

4. 辛弃疾的抒发对国家的思念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一诗中写道:“还堪腻花杯,胜地致延年。”意为当年的宴席仍然看得见,胜地的风景犹存,只可惜当年的人都已

不在了。

三、课文特色

1. 辛弃疾以诗词抒发对国家的担忧和对人民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国

家兴亡的忧虑和对国民疾苦的关怀之情。

2. 辛弃疾以“敌可宝兮饮尊劝,欲醉不能醉兮揽衣眠”。这种方式来

表达对于国家政局的不满,对治国的良方。

3. 辛弃疾的诗歌内容新颖、独特,语言优美,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的

挂念之情,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

四、课文分析

1. 本课文通过辛弃疾的诗词展现了他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之情,折射出我国古代礼乐之邦的文化内核,启发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思考和认知。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课堂笔记

第一部分:课文内容概要

1. 课文标题:《贾松》

本课主要讲述了贾松因为酷爱游戏而荒废学业,最终导致了悲剧结局的故事。主要内容包括贾松沉迷于打鸟游戏,放弃学业,失去父母的宠爱和关怀,最终因为贪欲而遭受惨重的惩罚。

2. 故事情节概要

贾松是一个年青的少年,他非常热爱打鸟游戏,放弃了学业,以至于功课一落千丈。父母为此非常担忧和生气,可是贾松置之不理,仍然整天游戏不停。在一次打鸟游戏中,贾松疏忽大意,竟然射死了自己的母亲。悲痛欲绝的贾松在悔恨中自杀身亡。

3. 主题

本课主要讲述了沉迷于游戏的危害,以及忽视学业和家庭责任的悲惨后果。通过贾松的故事,深刻反映了放纵贪欲、沉迷游戏所带来的家庭不幸和个人悲剧的深刻教训,提醒读者要珍惜学业和家庭责任,远离游戏的诱惑,不要轻易放纵贪欲。

第二部分:课文精彩句子

1. “自从贾松在田间射死了母亲之后,所有的村人都觉得他这个孩子这样搞得尊严扫地。”

2. “母亲坠下的那一刻,贾松看见母亲惊惶的、悲痛的、仇视的眼神,不再是半睡眠般闷闷的、忍让的样子,他顿时连续失掉的反而是最强

烈的爱。”

3. “贾松坐在那里,觉得自己的存在又是徒劳的、疯狂的,要不危险的。他的眼泪没有人心慈,而是更加苍老,那时贾松觉得他的眼泪都

是无意义。”

第三部分:课文深层阐释

1. 社会现象反映

本课文所反映的贾松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电子游戏成为了不少青少年的主要消遣

方式,但许多孩子却无法控制游戏对自己的影响,导致学业受损,甚

至影响家庭和社会稳定。

2. 人物性格分析

四年级下册课堂笔记17语文

四年级下册课堂笔记17语文

四年级下册课堂笔记17语文

一、课堂笔记概述

在本节课堂笔记中,我们将一起学习四年级下册第十七课的相关知识点。首先,我们要明确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文内容梳理

1. 课文简介:本课是一篇古文,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2. 重点字词: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我们要认真掌握。例如,“鼋”“跃”“触”“怒”等字的意思和用法。

3. 课文翻译: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课文主题:理解课文主题,即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5.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这个道理。

三、作业检查

对照老师布置的作业,检查自己是否完成了相关练习。注意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及时更正。

四、常见问题及解答

1. 问:古文阅读理解困难怎么办?

答:多读、多背、多理解是提高古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对于四年级下册的古文,可以先了解大意,再逐步加深理解。

2. 问:如何记忆课文中的字词?

答:对于课文中的字词,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记忆。可以通过造句、联想记忆等方法加深记忆。

3. 问: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可以通过写作文、与同学交流等方式来应用所学知识。

五、总结回顾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四年级下册第十七课的相关知识点,包括课文内容、重点字词、课文翻译、课文主题以及拓展延伸。通过总结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六、延伸拓展

1. 推荐阅读:为了更好地扩展知识面和理解深度,推荐阅读一些相关的古文故事和道理,以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思想深度。

语文六年级下册17预习笔记

语文六年级下册17预习笔记

语文六年级下册17预习笔记

教材分析: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阿西莫夫的一篇科幻小说,这篇科幻小说用本纸质书串起全文,描述2155年孩子们在家“上课”,机器人当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测试,妈妈在家监督学习。这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发现了一本纸张印刷的书,从中了解到曾有过的有教师有学生的学校。通过幻想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和生活,表达了对学校教育的模式的假想。文章新颖生动,引人深思。

多音字:

屏píng屏幕bǐng屏息校xiào学校jiào校对

调tiáo调整diào调查将jiāng将来jiàng上将

近义词:

移动——挪动停留——逗留

高傲——骄傲聪明——聪慧

调整——调节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反义词:

移动——固定有趣——乏味

讨厌——热爱失望——满意

高傲——谦虚陌生——熟悉

理解词语:

【鄙夷】轻视,看不起。

【不屑】轻视。

【憎恶】憎恨;厌恶。

【测验】考查学习成绩等;用仪器或其他办法检验。

【失望】因为希望落空而不愉快。

【装置】机器、仪器或其他设备中,构造较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部件。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

【皱皱巴巴】形容皱纹多,不舒展。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词语扩展:

AABB式:皱皱巴巴勤勤恳恳平平整整

轻轻松松顺顺利利整整齐齐安安静静

句子解析:

1、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自己的日记里了。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天里她写道:“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使读者产生疑问:为什么这本书是真正的书?2155年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学霸课堂笔记】四年级语文上册17《爬天都峰》知识点易考点一线资深名师梳理部编版,原创连载)

【学霸课堂笔记】四年级语文上册17《爬天都峰》知识点易考点一线资深名师梳理部编版,原创连载)

部编版四语上知识点易考点一线名师梳理

17.爬天都峰

1.会认“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9个生字,会写“假日、抬头”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语文要素】

一类字:哩li 级j í链li àn 颤ch àn 攀p ān 猴h óu 鲫j ì念ni àn 辫bi àn 呵h ē

二类字:级j í 链li àn 攀p ān 相xi àn ɡ 辫bi àn 呵h ē

同音字:bi àn 辫子、辨别、辩论、变化 li àn 铁链、留恋、锻炼、练习 易错音: 铁链.(li àn li è) 照相.

(xi āng xi àng ) 辫.子(bi àn bi è) 鲫.

鱼(j í j ì ) 答案:l i àn xi àng bi àn j í

多音字:都:d ū(首都)d ōu (都是) 发:f à (白发)f ā(发现)

相:xi àng (照相、相片、相机、相貌)xi āng (互相、相信)

巧记: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这本精美的相册。列

生字组词:哩:li (还早哩、吃饭哩 ) 级:j í(石级、年级 )

链:li àn (铁链、表链 ) 颤:ch àn (发颤、颤抖)

攀:p ān (攀登、攀爬) 猴:h óu (猴子、耍猴)

鲫:j ì(鲫鱼、花鲫鱼) 念:ni àn (纪念、想念)

辫:bi àn (辫子、小辫儿) 呵:h ē(呵护 、呵斥)

听写词语:假日 抬头 云彩 石级 发颤 年纪 奋力 猴子 鲫鱼 纪念 辫子 笑呵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第十七册备课笔记

1、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毒牙、伪装”在课文中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邱少云不怕牺牲,忍受极大痛苦坚决执行命令的精神。

4、用第三人称改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理解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2、了解人物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理解词、句。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用第三人称改写课文。

四、时数安排:

本课用四课时教完。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图示、放大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过程:

1、讲述英雄事迹。

2、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熟悉的英雄故事。

3、师导入语,揭示课题:

1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三)新授过程:

1、初读课文:

(1)师导读

(2)生自由读,找出不懂的生字词。

(3)熟悉课文内容。

2、扫除生字词障碍。

3、拼读生字,运用字典、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4、指导预习课文。

(1)想一想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

(2)把描写邱少云在烈火中表现的句子画下来。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四)总结课时内容。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图放大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检查:

1、检查生字词。

2、检查预习情况。

3、略讲课文的故事梗概。

(二)新授过程: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疏通句子

(2)重点理解:

“敌人的319高地象一颗毒牙------”的含义。

(3)归纳段主要内容。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读懂句子的意思。

(2)重点理解:

“不但可以看到铁丝网,------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

他。”体会我们隐蔽的危险性和重要性以及邱少云遵守纪律

的自觉性。

(3)归纳段主要内容。

3、综合理解以上内容。

(三)巩固过程:

1、提问重点理解内容。

2、说说第一、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练习第一题的(1)(2)。

2、预习课文第四---八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具准备:图放大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与检查:

1、默读课文,说说邱少云和战友们的隐蔽情况。

2、讲讲第一、二、三自然段各讲了些什么。

3、回答问题。

(三)新授过程:

1、讲读第四---八自然段:

(1)读通句子的意思。

(2)画出“我”看到邱少云身上着火后的心情和邱少云反应的片段。

(3)师串讲:

第一步,讲中午的时候,敌人采取“火力警戒”的办法--- 火烧到邱少云的身上,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

第二步,讲“我”邱少云被烈火包住时的内心活动。

第三步,讲邱少云壮烈牺牲。

(4)归纳段意。

2、讲读第九、十自然段:

(1)疏通句子。

(2)讲黄昏的时候,部队冲上“391”高地。

(3)在邱少云的鼓舞下,迅速地夺取了战斗的胜利。

(四)巩固过程:

1、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熟读第七八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第二题。

2、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七、八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具准备:图放大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练习过程:

1、读下面词语,说说带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控制毒牙袭击伪装扯掉熄灭

刀绞漫山遍野满腔怒火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茅草发现()

()的口号发出()

()的口号发动()

3、造句。

发觉------

漫山遍野------

4、扩句。

(1)我们摸进山坳。

(2)小红学习。

5、在文中找出表示动作、心情的词语。

表示动作的:

表示心情的:

(三)布置作业:

完成笔记作业

教学后记:这篇课文的内容浅显易懂,在理解课文注意帮助学生理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火烧到邱少云的身上——“我”的内心活动——邱少云一

邱少云动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发出呻吟。

2、詹天佑

一、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了解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国作贡献的思想

感情。

3、学习从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中了解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4、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个自然段。

5、练习缩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词。

2、理解课文,了解詹天佑的事迹。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练习缩写课文。

四、时数安排:

本课用四课时教完。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图放大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过程:

1、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