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1.微生物:微生物是指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群种类繁多的微小生物,它们结构简单、体积微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或数千倍以上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3.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不发达的微生物。

5.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的微生物。

6.正常菌群:是指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它们与宿主间以及它们之间保持相对平衡,通常对人体有益无害,称为正常菌群。

7.

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8.条件致病菌:某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正常菌群当其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宿主转换或宿主抵抗力的严重降低时,可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

1.一70岁老年妇女患尿路感染住院治疗,给予口服氨苄青霉素治疗5天后,尿路感染症状缓解。为防复发,继续用药1周。结果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粪检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反而较少,未分离到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菌。这是什么性质的感染?感染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这是一种菌群失调症,也是由正常菌群引起的机会性(条件性)感染。发生的原因可能在于较长时间口服广谱抗生素,破坏了肠道中正常菌群的平衡,对药物敏感的原先大量存在的革兰阴性杆菌被杀灭、抑制,而对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生长繁殖起来,成为肠道优势菌群,引起腹泻、肠炎等症状。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是指大小在微米级别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包括水体、土壤、空气、人体和其他生物体内。

首先是细菌(Bacteria),是一类无形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菌

的体积一般仅为几个微米,形状多样,可以是球形、杆状、螺旋状等。细菌可以根据氧气需求分类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根据染色性质分类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菌既有益于人类的,如参与人体的消化、帮助植物固氮,还有对人类和动植物有各种危害,如致病细菌引起的感染病等。

其次是病毒(Virus),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病毒由核酸

和蛋白质组成,不能自主进行代谢活动,在寄主细胞内复制,利用寄生生活方式而生存。病毒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具有感染和破坏作用,导致各种传染病,如感冒、流感、艾滋病等。

再次是真菌(Fungi),它们是一类含有真核细胞的微生物。

真菌体积较大,一般为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真菌可分为单细胞的酵母菌和多细胞的菌丝菌两类。真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它们在土壤中分解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生长,并且也有人用于食物和药物的产生。但有些真菌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体也有危害,如引起真菌感染病等。

最后是原生动物(Protozoa),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原生

动物通常以吞食细胞或液泡中的有机物为食。它们可以通过鞭毛、伪足或纤毛等结构进行运动。原生动物在水体、土壤和有

机物富集的环境中广泛分布,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链的运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微生物是一类体积微小但数量庞大的生物体,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参与物质的转化、分解、氮固定、产生食物和药物等。然而,也有些微生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产生危害,引起传染病等问题。因此,对于微生物的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Microbe): 微观的生物机体。(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mism): 微观的生命形式。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科学。

微米(Micrometer): 一种测量单位:1/1,000mm,缩写为um。

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caryotic cell microbe):指没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没有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ic cell microbe):指具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存在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fungi):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结构,具有甲壳质和纤维质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生物。

霉菌(Mold): 具有丝状结构特征的真菌。

细菌(bacterium):单或多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

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多数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放线菌(actionomycetes):一目形成真的菌丝成分枝丝状体的细菌。

蓝细菌(cyanobacterium):是光合微生物,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

原生生物(protistan):指比较简单的具有真核的生物。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甚或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原核微生物:指一大类仅含一个DNA分子的原始核区而无核膜包裹的原始单细胞微生物。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细菌L型: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

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糖被按其有无固定层次、层次厚薄又可细分为荚膜、微荚膜、粘液层和菌胶团。

真菌:是一类无根茎叶分化,不含叶绿素,靠腐生或寄生方式生活的低等真核微生物。

霉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为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

假酵母:凡只能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为假酵母。

病毒:是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它们在活细胞外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噬菌体:指侵染细菌、放线菌等原核微生物的病毒。

温和噬菌体:指侵染寄主细胞后不裂解寄主细胞的噬菌体。

溶源性细菌: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

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形成噬菌斑单位或感染中心数。

亚病毒:凡是在核酸和蛋白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一种分子的病毒,称亚病毒。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第1章

1.微生物(mi cr oor g an is m):通常描述一切不借助显微镜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这类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古菌、真菌、原生生物和某些藻类。

2.微生物学(m icr o bi ol og y):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

3.分子微生物学(mo le cu la r mi cro b io lo gy):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4.细胞微生物学(ce ll ul ar mi cr ob i ol og y):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科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mi cr ob ic g eno m ic s):研究微生物基因组的分子结构、信息含量及其编码的基因产物的科学。

6.自生说(s po nta n eo us ge ne ra ti on):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都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

7.安东·列文虎克(An to ny va n Le e uw en ho ek,1632-1723):荷兰商人,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制放大倍数为5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称之为微小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 ui s Pa st eur,1822-1895):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作出了重大贡献;分离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并证实乙醇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也发现乳酸发酵、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是由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工业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名词解释微生物

名词解释微生物

名词解释微生物

微生物是指体积极小且通常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和原生动物等。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如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表和体内等,并在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它们是一类单细胞有机体。细菌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壁和染色质。细菌可以通过分裂繁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它们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一些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或者是其他种类的代谢过程。除了一些病原性细菌可以引发人类和动物的疾病外,绝大多数细菌对生态系统具有积极的作用,如帮助植物固氮和分解有机物质。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由蛋白质包裹的遗传物质组成,无法独立生存。病毒需要寄生在细胞内才能复制繁殖。它们通过感染细胞并利用其生物学机制来复制自身。病毒可以感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命形式,引发许多疾病,如感冒、流感和艾滋病等。病毒也可以通过种群感染来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生物,与植物和动物有密切关系。真菌由菌丝体和孢子组成。菌丝体是由细长细胞组成的丝状结构,可以穿透土壤、寄生于其他生物体上或形成孢子。真菌对分解有机物质和分解死物质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与许多植物建立共生关系。一些真菌还会引发人类和动物的疾病,如念珠菌和霉菌等。

支原体是一类非常小的细胞因子,它们缺乏细胞壁,通常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内。支原体通常通过呼吸道或性传播途径传播,并引发多种疾病,如肺炎和流感等。

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生物,具有真核细胞的结构。原生动物广泛分布在水体中,如海洋、淡水和土壤中。它们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是植物的食物,也可以是其他动物的食物。一些原生动物可以引发人类和动物的疾病,如疟疾和阿米巴病等。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Microbe): 微观的生物机体。(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mism): 微观的生命形式。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科学。

微米(Micrometer): 一种测量单位:1/1,000mm,缩写为um。

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caryotic cell microbe):指没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没有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ic cell microbe):指具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存在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fungi):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结构,具有甲壳质和纤维质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生物。

霉菌(Mold): 具有丝状结构特征的真菌。

细菌(bacterium):单或多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

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多数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放线菌(actionomycetes):一目形成真的菌丝成分枝丝状体的细菌。

蓝细菌(cyanobacterium):是光合微生物,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

原生生物(protistan):指比较简单的具有真核的生物。

微生物 名词解释

微生物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细菌L型:是指细胞壁缺陷型的细菌。1935年Klieneberger首先在Lister研究所发现而得名。

3.中介体:细菌细胞膜向细胞质内陷,折叠,卷曲形成囊状物。多见于G+菌。中介体参与细菌的分裂和能量的产生,有类似于真核细胞纺锤丝与线粒体的作用。

4.质粒: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遗传性状,能够自我复制的染色体以外的闭环双链DNA。

5.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多层膜状结构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即为芽孢。其抵抗力强,衡量灭菌效果时,常以杀死芽孢作为判断指标。芽孢的大小,形态,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助于细菌鉴别。

6.热原质:又称致热原,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是G-菌,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

7.内毒素: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为脂质A,只有在细菌死亡裂解后才被释放出来,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8.外毒素:是细菌合成并分泌的毒性蛋白质。或: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细菌体外的蛋白质,其毒性强,为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

9.培养基:由人工方法配置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称为培养基。

10.菌落: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单一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许多菌落融合在一起形成菌苔。

微生物名词解释大全

微生物名词解释大全

微生物名词解释大全

1. 细菌: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们是单细胞的生物体,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细胞,它们一般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细菌可以生存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人体等,并且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真菌:真菌是一种多细胞的生物体,它们与植物和动物有一定的区别。真菌的生活方式包括在有机物上寄生、腐解有机物和与其他生物共生等。真菌可以生产出许多有益的化合物,如抗生素和酶。

3.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体,它们非常小,在光学显微镜下几乎看不到。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细胞中,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并利用其生物机制来繁殖自己。它们是引起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种能够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获取营养的生物。它们可以寄生在植物、动物和人体上。寄生虫会给宿主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并且可能引起各种疾病。

5. 古菌:古菌是一种单细胞的生物体,与细菌和真核生物有一定的区别。它们存在于一些极端环境中,如深海热液口、沸水泉和高温沸石中等。古菌对科学家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过程。

6. 蓝藻: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也被称为蓝绿藻。它们是一类属于细菌的藻类,含有蓝绿色叶绿素。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能够在水体中自主生长,并且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

7.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体,它们是真核生物的一种。原生动物可以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包括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它们在食物链中居于重要的位置,既可以以其他生物为食,也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8. 纤毛虫:纤毛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其细胞表面覆盖着许多细长的纤毛。纤毛虫通过纤毛的运动来推动身体,并以此获取食物和繁殖。纤毛虫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并在分解有机物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微生物(microbe ,microorganism) 是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生物、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通称。

2、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细胞直径约0.5um,长度约0.5~5u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3、磷壁酸teichoic acid(垣酸):占壁干重40~50%。是以磷酸多元醇分子的重复结构单位为主链(骨架)的阴离子多聚物。(在多数情况下,磷壁酸分子中的磷酸多元醇是磷酸甘油,或磷酸核糖醇,因此,根据主链组成不同可以将磷壁酸分为两大类:磷酸甘油型磷壁酸和核糖醇型磷壁酸。)

4、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脂多糖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

5、芽殖:在母细胞表面(尤其在其一端)先形成一个小突起,待长大到与母细胞相仿后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活的一种繁殖方式。

6、缺壁细菌:在溶菌酶或青霉素作用下产生细胞壁缺陷或无细胞壁的细菌。

7、L型细菌(L-form of bacteria):L型细菌专指那些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8、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的单细胞,主要以外

生孢子的形式繁殖,革兰氏阳性,与细菌同属原核微生物。放线菌菌落中的菌丝常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状呈放射状生长,并因此而得名。放线菌有特殊的土霉味。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学: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的形

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

3.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

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4.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

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

5.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

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6.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

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7.核区: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

核。(又称核质体、原核、拟核或核基因组)

8.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体物质。

9.荚膜:糖被的一种,包裹在细菌细胞壁外,有固定层次的胶黏物,

一般成分为多糖、少数为多肽或多糖与肽的复合物。

10.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具

有运动功能)

11.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

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无繁殖功能。

12.孢囊:是一些固氮菌在外界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整个营养细胞

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

不具繁殖功能。

13.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微生物(Microbe): 微观的生物机体。(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mism): 微观的生命形式。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科学。

微米(Micrometer): 一种测量单位:1/1,000mm,缩写为um。

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caryotic cell microbe):指没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没有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ic cell microbe):指具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存在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fungi):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结构,具有甲壳质和纤维质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生物。霉菌(Mold): 具有丝状结构特征的真菌。

细菌(bacterium):单或多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

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多数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放线菌(actionomycetes):一目形成真的菌丝成分枝丝状体的细菌。

蓝细菌(cyanobacterium):是光合微生物,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

原生生物(protistan):指比较简单的具有真核的生物。

微生物的名词解释

微生物的名词解释

微生物的名词解释

微生物是指无肉眼可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它们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活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微生物在全球碳、氮和矿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参与食品发酵、制造药物、处理废水等多种工业应用。同时,一些微生物也会引起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疾病。对微生物的研究可以促进对生态系统和健康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通常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荚膜或大荚膜:粘液状物质具有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厚度:>μm 鞭毛:从细胞质膜和细胞壁伸出细胞外面的蛋白质组成的丝状体结构,使细菌具有运动性;

4.菌落:将单个细菌细胞接种到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菌迅速的生长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的里面或表面聚集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

5.假菌丝: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立即分离,并继续出芽生殖,细胞成串排列,这种菌丝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

6.出芽痕和诞生痕:酵母出芽繁殖时,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在子、母细胞壁上都会留下痕迹;在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开的位点称出芽痕,子细胞细胞壁上的位点称诞生痕;

7.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8.病毒粒子: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又称病毒体;

9.烈性噬菌体:指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够使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10.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11.噬菌斑:将少量噬菌体与大量敏感菌混合培养在营养琼脂中,在平板表面布满宿主细胞的菌苔上,可以用肉眼看到一个个透明的不长菌的小圆斑,称为噬菌斑;

12.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即整合在宿主核DNA上的噬菌体的核酸;

13.溶原性噬菌体:同10

微生物名词解释全部

微生物名词解释全部

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正常菌群:指居住在人体皮肤和黏膜表面,正常情况下无害,多具有拮抗外来病原微

生物和提供人体所需某些营养物作用的各类微生物。

3.条件致病微生物:正常菌群的细菌等微生物,在寄居部位改变或寄居部位微生物菌群平衡失调,或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下,可导致人体发生感染,这类微生物称为条件致病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是指少数致病力强,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致病的微生物。

4.沙保罗培养基:是培养真菌常用的培养基,成分简单,主要含葡萄可观察到丰富的厚膜孢子形成,可用于白假丝酵母菌的鉴定。

5.芽管形成试验:白假丝酵母菌在动物血清中孢子伸长不断裂,能形成芽管,但并非所有的假丝酵母菌都能形成芽管,借此鉴定酵母样真菌。

6.小培养法:又称微量培养法,是观察真菌结构及生长发育的有效方法。

G试验:G试验检测的是真菌的细胞壁糖、蛋白胨和琼脂》鉴定真菌时通常以在沙保氏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为准。

7.厚膜孢子形成试验:将白假丝酵母菌在Tween-80玉米粉琼脂平板上作密划线,置25"C(此点很重要)孵育,在72小时内成分(l,3)-p-D-葡聚糖。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能持续释放该物质,使血液及体液中含量增高。该试验可早期诊断多种临床常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疾病(侵袭性念珠菌病、侵袭性曲霉菌病及肺孢子菌肺炎等),但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8.GM试验:GM试验检测的是半乳甘露聚糖( GM)。半乳甘露聚糖是广泛存在于曲霉菌细胞壁的一种多糖,细胞壁表面菌丝生长时,半乳甘露聚糖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是最早释放的抗原。该试验能够作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依据,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曲霉菌诊断方法》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微生物(Microbe): 微观的生物机体。(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微生物(Microorgamism): 微观的生命形式。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科学。微米(Micrometer): 一种测量单位:1/1,000mm,缩写为um。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caryotic cell microbe):指没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没有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ic cell microbe):指具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存在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真菌(fungi):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结构,具有甲壳质和纤维质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生物。霉菌(Mold): 具有丝状结构特征的真菌。细菌(bacterium):单或多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多数芡ü妇似鳌?br>放线菌(actionomycetes):一目形成真的菌丝成分枝丝状体的细菌。蓝细菌(cyanobacterium):是光合微生物,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原生生物(protistan):指比较简单的具有真核的生物。原生动物(protozoa):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免疫学(immunology):研究利用预防接种法治疗疾病的科学。立克次氏体(Richettsia):节肢动物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它的许多类型对人和其它动物是致病的微生物。感染(Infection): 宿主由于微生物生长的病理学状况。巴氏灭菌法(pasteurization):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Pasteurization):在一控制温度给液体食物或饮料加热以提高保藏质量,同时也消毀有害的微生物。无菌的(Aseptic):没有能够引起感染或污染的微生物。化学疗法(chemotherapy):用化学药物来治疗传染病。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用化学制品治疗疾病。抗生素疗法(tetracycline):用真菌等生物产生的抗生素来治疗疾病。分类学(Tasonomy): 尽可能有亲缘关系基础上对有机体的分类。无性繁殖系(Clone):从单一细胞传下来的细胞集群。属(Genus):一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种。分辨率(resolving power):能够分辨出两者之间最小的距离。菌株(Strain):单一分离体后代组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污染:微生物纯培养物和灭过菌的物品等被某些杂菌或有害微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2.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3.条件致病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一类微生物.

4.菌落: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由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5.质粒: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遗传性状,可独立复制,不是细菌生长必不可少的,失去质粒的细菌仍然能正常生活.

6.芽胞: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

7.细菌L型:细菌的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细菌L型.

8.中介体:中介体是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菌.它能有效的扩大细胞膜的面积,相应的增加了呼吸酶的含量,可为细菌提供大量的能量.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又称为拟线粒体.

9.普通菌毛:普通菌毛是遍布于某些细菌表面的很细、很短、直而硬的丝状物,每菌可达数百根,为细菌粘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

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10.性菌毛:性菌毛比普通菌毛长而粗,呈中空管状结构.由致育因子F质粒编码.

11.菌毛:菌毛是某些细菌表面存在着的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由菌毛蛋白组成,具有抗原性.

12.鞭毛:鞭毛是在许多细菌的菌体上附有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13.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凡粘液性物质牢固地狱细胞壁结合,厚度≥0.2μm,边界明显者为荚膜.

14.热原质: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极微量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为细胞壁的脂多糖结构,故大多源于革兰阴性菌.

15.细菌素:细菌素是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其作用范围窄,仅对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16.培养基: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制品.

17.消毒: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杀死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

18.灭菌: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

19.无菌和无菌操作:无菌是指不存在活菌.无菌操作指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20.防腐:防腐是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21.滤过除菌法:滤过除菌法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而达到无菌的目的.此法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22.基因转移:基因转移是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某些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

23.转化:转化是供体菌裂解游离的基因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24.接合:接合是细菌通过性菌毛互相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方式.

25.普遍性转导:普遍性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如转移的DNA是供体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则称为普遍性转导.

26.局限性转导:在转导过程中,如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则称为局限性或特异性转导.

27.溶原性转换:溶原性转换是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28.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

29.毒性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是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

30.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其DNA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传至子代的噬菌体是温和噬菌体.

31.前噬菌体:前噬菌体是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32.溶原性细菌:溶原性细菌是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33.侵袭力:侵袭力是指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包括荚膜、粘附素和侵袭性物质等.

34.内毒素: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后才能释放出来.

35.类毒素:类毒素是具有良好抗原性的外毒素,在0.3%-0.4%甲醛作用下,经一定时间,可以脱去毒性,但仍然保留有免疫原性.可用于人工主动免疫,诱发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

36.外毒素:外毒素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毒性物质,也有少数存在于菌体内,待菌体溶解后释放出来.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37.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是指疾病发病急,病程短,痊愈后病原体从

机体中消失.

38.慢性感染:慢性感染是指病情缓慢,病程长,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39.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 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感染量是指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制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作为判断细菌毒力的参考.

40.毒血症: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并均不进行血循环,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41.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是当血液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时引起的症状.

42.菌血症:菌血症是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其中生长繁殖,只是通过血循环,并且无明显中毒症状.

43.败血症: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44.外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称外源性感染.

45.内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

46.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是指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临床症状者.

47.菌群失调:由于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宿主某部位正常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