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0课 梨园学案+课时训练 岳麓版历史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学案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学案 岳麓版必修3

第10课梨园春秋学习目标: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1.重点: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

2.难点:京剧等的艺术特点。

教材整理1戏曲的起源1.萌芽古代原始宗教歌舞中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2.发展(1)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2)唐代①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

②歌舞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3.形成——南戏(1)背景:宋代经济发展出现了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2)特点:两宋之际“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

教材整理2元杂剧与昆曲1.元杂剧(1)特点①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表演形式结合。

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③演员用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的更替。

(2)影响①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②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

2.昆曲(1)范围:江南昆山。

(2)特色①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

②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

③主要表演形式是载歌载舞。

(3)影响①明中后期,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发展成全国性剧种。

②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影响深远。

③被誉为“百戏之祖”。

教材整理3“国粹”京剧1.背景(1)外因:明清时期,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内因: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献艺。

2.形成徽班吸取了湖北汉调、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的熏陶浸染,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

3.特色(1)艺术程式: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2)表演艺术: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

(3)艺术手段: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

(4)气氛渲染: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

4.影响(1)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称为“国粹”。

(2)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学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学案

第10课梨园春秋1.戏曲的起源(1)背景: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

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其中便蕴含着戏曲的萌芽。

梅山傩戏(2)发展历程:①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②唐代宫廷中出现了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③宋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称“南戏”。

它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辨误区傩与戏曲的异同(1)相同点:都穿戴绚丽的服饰,载歌载舞。

(2)不同点:傩一般由一至三人身着彩衣,头戴面具进行表演。

其模拟动作多,有生活气息,但是没有生旦净末丑之分,也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表演仪式,多在酬神还愿或进行祭祀活动时演出。

【例1】下图是南戏《赤桑镇》,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南戏是随着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 B.南戏主要在宫廷内流行C.南戏的体制比较自由D.南戏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点拨:南戏主要活跃于浙江温州一带,故B项错误。

答案:B2.元杂剧与昆曲(1)元杂剧①兴起时间:元朝时在北方兴起。

②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③代表: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者,《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其代表作;王实甫也是一位著名的杂剧作家,《西厢记》是其代表作。

④意义: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更替的手法,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

(2)昆曲①昆曲由来:因兴起于江苏昆山而得名。

②鼎盛:明中叶到清中期。

③特点: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

④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

⑤影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练习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练习题

选择题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A. 文人画B. 元杂剧C. 京剧D. 小说【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杂剧,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根据所学,元朝统治之初,科举制停止,一批知识分子仕途无路转而研究元杂剧,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 项不符合题意。

选择题徽班进京后能在京扎根,并最终形成一种新剧,主要因素有()①北京社会繁荣,文化娱乐需求面广②皇室等上层权贵的喜好③艺术家博采众长,不断创新④吸收外来艺术的成果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是排列组合型选择题,解题的最佳方法是采用排除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在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吸收了其他剧中融合而成,但主要是徽剧、汉剧及民间曲调,不是吸收外来艺术,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本题答案选A项。

BCD不符合题意。

选择题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京剧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乾隆五十五年,为庆祝乾隆八十寿辰,流行于安徽一带(不是北京的地方戏)的徽戏剧团三庆班,进京献艺,徽班进京后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选择题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下列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A. 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B. 是对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否定C. 标志着民间文学的正式诞生D. 是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体现【答案】B【解析】试题文学开始与现实结合的标志是《诗经》,故A错误;题干材料的意思是:爱的玄妙之处在于可以让生者悲痛欲绝,死者痴怨还生。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10课 梨园春秋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10课 梨园春秋 Word版含答案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第10课梨园春秋一、戏曲的起源1.原始时代: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 ,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 "傩〞 ,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2.春秋战国以后: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3.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 ,称 "梨园〞 .4.宋代:出现了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 - -瓦舍 .两宋之际 ,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 "南戏〞 ,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 .二、元杂剧与昆曲1.元杂剧(1)兴起:元朝时在北方兴起 .(2)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融入一炉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3)代表: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被称为 "元曲四大家〞 .2.昆曲(1)由来:因兴起于江南昆山而得名 .(2)鼎盛:明中叶到清中期 .(3)特点: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 .(4)影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 "百戏之祖〞 .三、 "国粹〞京剧1.背景(1)明清时期 ,北京成为休闲文化中|心 ,各地艺人荟萃一堂 .(2)乾隆年间 ,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推动了京剧的形成 .2.形成:徽班吸取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 ,在京城文化的影响下 ,经过不断融合和吸收 ,形成了新的剧种 - -京剧 .3.特点(1)角色:从脸谱、服装、唱腔、动作等方面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2)表演艺术: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 ,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 ,用多种乐器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在 "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着诗、词的文学情韵 ,亮相和定型那么给人以雕塑的美感 .4.影响:京剧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顶峰 ,被誉称为 "国粹〞 ,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 .[轻巧识记] 中国戏剧的产生、开展[易错提醒]元曲并不是元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 ,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 ,包括歌唱、对白、舞蹈等诸多要素 .广义的元曲 ,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名师点拨] 经济与戏曲的关系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开展 ,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 - -瓦舍 .宋元城市经济的开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 .古代戏曲进入黄金时代 ,出现了元杂剧 .明清时期 ,出现大量工商业市镇 ,城市经济进一步繁荣 ,京剧得以产生并迅速成为中国第|一大剧种 .1.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唐代宫廷中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 "梨园〞;两宋之际 ,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 ,称 "南戏〞 .2.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明中后期 ,昆曲开展成全国性剧种 ,并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誉为 "百戏之祖〞 .3.清乾隆年间 ,徽班进京后 ,经过不断融合吸收 ,形成新的剧种 - -京剧 .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 ,被誉为 "国粹〞 .京剧[材料一] 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 ,京剧吸收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 ,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 ,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划分为……四大行当 .- -?京剧行当?对联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 ,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 .(1)材料中京剧表演有何特点 ?[教你读史]从材料中的关键词 "依照不同类型人物〞、 "划分〞、 "四大行当〞和对联内容总结其特点 .[提示] 适应剧情和表演的需要 ,要求演员适应各类角色;表演带有虚拟化 .[材料二] 请看关于戏曲的对联:对联一劝忠劝孝 ,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 ,自足成五伦天性;观古观今 ,顷刻间现出兴亡世道 ,何须阅全部史书 .对联二抬起头来 ,看几个仁人义士 ,或全忠、或全孝 ,当场奉为师表;转回身去 ,想那些贼寇奸臣 ,谁报迟、谁报速 ,归家说与子孙 .(2)京剧的表演内容有何特点 ?[教你读史]从 "冷暖人情〞、 "观古观今〞、 "兴亡世道〞中看表现内容;从 "劝忠劝孝〞、 "五伦天性〞、 "忠〞、 "孝〞等看价值观念 .[提示] 京剧艺术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教育意义 .主要演绎现实生活和历史故事 ,抒发群众的情感;表达传统的价值观 .京剧的特点(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用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 .(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各个行当的化装都有一定的谱式 .(3)表演艺术是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4)表演按一定程式进行 ,多采用虚拟性动作 ,虚实结合 ,形神兼备 .(5)表达社会主流价值观 ,有社会批判意识 ,强调教化功能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开展的因素1.宗教因素: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一些带有巫术色彩的活动 ,后来在国|家祭祀和礼仪活动中也采用类似的形式 .2.(政|治)因素:戏曲的传播在很多情况下与(政|治)密切相关 .比方元代杂剧就是由于元朝统治者轻视知识分子 ,致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注于戏剧创作而出现的 .3.经济因素:在宋代以后 ,南戏、元杂剧开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开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 .4.文化因素(1)知识群体队伍的壮大 ,无论是上层、中下层知识分子 ,还是民间艺人;无论是古代戏曲的创造者 ,还是表演者 ,正是由于他们的奉献 ,戏曲艺术才开展成熟 .(2)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 .南戏吸收了宋词曲词和唐宋乐曲成分;元杂剧也唱诗词 ,将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京剧的形成是地方戏曲与北京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题组一中国古代戏曲的开展1. "三五步走遍天下 ,七八人百万雄兵〞、 "咫尺地五湖四海 ,几更时万古千秋〞 .这些诗句是对以下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B.绘画C.戏剧D.杂技解析:选C 题干两句诗句表达了京剧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最|大限度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到达 "以形传神 ,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的特点 ,故C项正确 .2.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 ,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 ,实现新的综合 .没有新的综合 ,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 .〞材料反映了( )A.京剧已成为 "百戏之祖〞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顶峰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解析:选B "百戏之祖〞是昆曲 ,不是京剧 ,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 "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 ,实现新的综合 .没有新的综合 ,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可知 ,京剧是经融合后而推陈出新的 ,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表达了京剧的形成过程 ,并没有反映其地位 ,故C项错误;元杂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故D项错误 .3.京剧脸谱繁多 ,蔚为大观 .?说唱脸谱?中的这段歌词写道: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 "白脸〞表达的是( )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刚直果敢D.凶猛骁勇解析:选B 红脸表达的是忠勇正义 ,故A项错误;白脸表达的是奸诈狡猾 ,故B项正确;蓝脸表达的是刚直果敢 ,故C项错误;黄脸表达的是凶猛骁勇 ,故D项错误 .题组二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4.宋以后是戏曲开展时期 ,三国戏尤其盛行 .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 ,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 ,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 "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材料说明( )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解析:选D 戏剧为统治者效劳只是材料中一个方面 ,故A项错误;儒道佛逐渐合流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时间不符 ,故B项错误;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只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 ,故C项错误;戏曲是市民文化开展的表现 ,但在市民文化素养不高的时代 ,广为流传的戏剧不自觉地起到道德标准、内化的功能 ,统治者神化关羽 ,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了戏剧的内容和价值取向 ,故D项正确 .5. "豆棚茅舍 ,邻里聚谈 ,父诫其子 ,兄勉其弟 ,多举______上之言词事实 ,以为资料 ,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材料中横线上最|应出现的是( ) A.汉赋B.唐诗C.宋词D.戏曲解析:选D 汉赋辞藻华美 ,手法夸张 ,与材料中的民间生活场景不符 ,故A项错误;唐诗虽然风格众多 ,但主要属于文人作品 ,与材料主体环境不符 ,故B项错误;宋词虽然相对于唐诗而言 ,其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 ,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但是它的创作依然有着浓厚的文人气息 ,它的具体内容和语言仍然达不到 "邻里聚谈〞、 "以为资料〞的通俗和普及程度 ,故C项错误; "豆棚茅舍〞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 ,材料中的 "诫〞、 "勉〞突出了社会教化功能 ,能最|大程度上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文化形式无疑是戏曲 ,故D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题4分 ,共32分)1.?永顺县志?载: "永俗酬神 ,必延辰郡师巫唱演 .至|晚 ,敲锣击鼓 ,人各纸面一 .〞其中处最|可能是( )A.傩戏B.南戏C.杂剧D.昆曲解析:选A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能力 .从材料中 "酬神〞、 "巫唱〞可判断最|有可能是傩戏 .2.?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写到宋江偕同柴进、鲁智深、武松、李逵和燕青等好汉去东京欣赏元宵灯会 ,但见: "楼台上下火照火 ,车马往来人看人 .〞他们一行人所到的去处是当时最|繁华的娱乐场所 ,其名称是( )A.坊市B.勾栏C.舞坛D.瓦舍解析:选D 宋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 ,专门的娱乐场所 - -瓦舍产生 .3.清朝人钱泳在?履园丛话?说: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 ,以备演唱 ,雅部即昆腔 ,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 ,统谓之乱弹班 .〞材料说明我国戏曲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戏曲地域性色彩浓厚B.思想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C.商业开展与市民阶层壮大D.我国经济中|心的日趋南移解析:选C 题干虽然提到各地的戏曲 ,但更主要的是强调经济活动和市民对于戏曲的需求 .4.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后人评价曰: "文而不晦 ,俗而不俚〞、 "明白如话〞 .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 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解析:选 A 题干材料反映了元杂剧语言通俗易懂 ,像白话文一样 ,A项最|符合题意 .5. 读右图 ,根据所学判断 ,在地区③产生的宋元时期古代戏曲形式是( )A.皮影戏 B.南戏C.杂剧D.京剧解析:选C 皮影戏始于战国 ,兴于汉朝 ,盛于宋代 ,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 ,不符合题意 ,故A项错误;南戏产生于两宋时期浙江温州一带 ,符合地区④ ,故B项错误;杂剧产生于元代北方 ,且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与地区③相符 ,故C项正确;京剧产生于清朝北京地区 ,时间不符 ,故D项错误 .6.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 "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 ,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 ,违者杖一百 ,官民之家扮者同罪 .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B.文化政策表达统治者(治|国)理念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根底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官方干预明初杂剧演出 ,在这样的限制之下 ,明初的杂剧几乎只能是以正统的忠孝节义的教化戏、正统的历史戏以及空洞无物的神仙戏为主 ,只能在当时(政|治)允许的范围之中进行 ,这表达了文化政策为(政|治)效劳 ,故B项正确 .7.清乾隆年间 ,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相继到京城献艺 ,徽戏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 ,对京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以下不属于徽戏吸取的地方戏的是( ) A.秦腔B.昆曲C.汉调D.黄梅戏解析:选D 徽班兼容并蓄 ,融会贯穿 ,吸取了湖北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 .8.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群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解析:选B 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 ,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装造型艺术 .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一、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二、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三、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戏剧本身就是艺术 ,是经过加工的 ,不能看做历史的如实反映 ,所以A、C、D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脸谱等各个方面 ,经过几辈优秀人的长期舞台实践 ,执著探索 ,大胆革新创造 ,构成了一整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标准化的程式 ,创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既丰富多彩 ,又用法严谨 ,使之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京剧作为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 ,在于虚实结合 ,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已到达 "以形传神 ,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表演精致细腻 ,处处入戏;唱腔悠扬委婉 ,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 ,而以 "武戏文唱〞见佳 ,所有这些成就 ,在世|界表演艺术大花园里 ,不愧是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 .材料二清初 ,京师梨园的昆腔与京腔(又称高腔)并盛 .乾隆四十四年(1779 年) ,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进京 ,以?滚楼?剧名动京师 ,京腔大为减色 ,竟 "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 ,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 ,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 ,通称皮簧戏 .原来的徽剧以唱二簧调为主 ,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 ,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 ,于是形成徽、汉合流 ,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融合 ,皮簧戏由此而得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 .(8分)(2)依据材料二说说京剧融合吸收了哪些剧种和腔调 .(5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剧艺术在我国戏剧史中的地位 .(5分)解析:第(1)(2)问可从材料中概括 .第(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1)①虚实结合 ,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以到达 "以形传神 ,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②表演精致细腻 ,处处入戏 .③唱腔悠扬委婉 ,声情并茂 .④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 ,而以 "武戏文唱〞见佳 .(2)昆腔 ,京腔 ,湖北汉调 ,西皮调 .(3)京剧被誉为 "国粹〞 ,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测试)

第10课梨园春秋(测试)一、选择题1.有人曾对以下图反应的戏剧表演形式进行以下描绘“喝酒仰脸要翻手,品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余人物要遮口”。

这一有名戏剧( )A.由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交融而成B.是士人集体逐渐形成的直接产物C.与理学使文人着重心里涵养相关D.被称为“百戏之祖”且享誉世界2.以下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

作为史料,它能够用来研究古代中国( )①戏曲表演的发展药武器的使用A.①②③B④火②绘画艺术的演变③墓葬文化的沿革.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3.读以下图,依据所学判断,在地域③产生的宋元期间古代戏曲形式是()A.皮影戏 B .南戏 C .杂剧 D .京剧4.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尔后代莫能继焉者也。

”此话的主要含义是()A.赞叹古代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B .重申文学拥有很强的时代性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 .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5.明朝吴江派代表王骥德的《曲律》记录:“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资料理解最正确的是()A.戏曲发展表现世俗化趋向 B .文人修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呈衰败态势 D .经济繁华促使文学发展6.南戏和元杂剧得以流行的共同原由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华B.汉族文人地位低下C.出现了特意的娱乐场所——瓦舍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7.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以下对其艺术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满的艺术程式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C.用铜锣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衬着氛围D.角色区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8.山东剧院演出的京剧《郑和下西洋》,创建性地将传统京剧与交响乐有机地结合在一同,将东西方文化很好地在一部戏中表现。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二必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二必

第10课梨园春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训练点1戏曲的起源1.先秦时期天子或诸侯重视“傩”的主要原因是( C )A.避邪消灾,驱逐恶魔B.奢侈享乐,声色犬马C.影响社稷兴衰存亡D.受民间风俗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统治者认为“傩”可以影响到国家社稷的兴衰存亡,所以重视“傩”。

2.先秦时期,统治者把傩仪吸收到国家礼仪中的主观目的是( B )A.神化王权B.巩固统治C.敬神保民D.驱邪纳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主观目的”,结合教材可以看出,统治者认为“傩仪可以影响到国家社稷的兴衰存亡”,因此才把傩仪吸收为国家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祈求神灵保佑自己江山永固,不受任何“邪魔”的影响。

3.明末清初书画家陈洪绶说:“今有人焉,聚徒讲学,禁民为非,人无不笑且诋也。

伶人献俳,喜叹悲啼,使人之性情顿易,善者无不劝,而不善者无不怒。

”其意在强调( C ) A.理学正统地位的动摇B.戏曲艺术的批判现实性C.戏曲艺术的教化作用D.世俗文化源于大众生活解析:由“伶人献俳,喜叹悲啼,使人之性情顿易,善者无不劝,而不善者无不怒”可以看出戏曲艺术可以使人的性情发生变化,起到教化作用,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选,题干不能推断出理学地位的变化;B项不选,题干主要强调戏曲的教化不是批判现实;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戏曲艺术的来源。

4.宋代南戏能够在某某、某某流行的根本原因是( A )A.此地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B.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舍C.民间艺人的推动D.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盛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根本原因的理解能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故正确答案为A。

B、C、D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

训练点2元杂剧与昆曲5.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

据此可知,元杂剧( A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解析:图中的图案体现了元曲中的不同角色,说明此时已经有了明确的角色分工,故A 项正确。

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doc

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doc

第10课梨园春秋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1.下图物品在当时的用途不可能是()A.驱魔B.娱神C.避邪消灾D.戏剧的道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早期戏曲形成的认识。

上图是傩戏面具,当时人们为避邪消灾,戴着面具,口呼“傩傩”之声,以惊吓、驱逐恶魔。

这种仪式只是古代戏曲萌芽,当时还没有产生戏剧,不可能作为戏剧道具。

2.下列关于南戏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戏是随着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B.南戏主要在宫廷内流行C.南戏主要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D.南戏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答案B3.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官僚B.市民C.皇族D.农民答案B解析宋元时期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使市民队伍扩大,适应城市发展的世俗文学也随之兴起,如话本、杂剧等,它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

4.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A.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B.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C.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D.市民阶层的壮大答案C解析“直接原因”,要求时间最近,事件最具体的。

知识分子地位变化是元朝才出现的,元朝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常说“九儒十丐”,许多知识分子进取无望,直接投入社会生活化的元曲创作。

A、D项的内容在宋朝就已出现,是元曲兴盛的基础条件之一,而非直接原因。

5.2006年多哈亚运会开幕式的艺术表演,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亚洲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其中,中国的某一剧种以其精彩绝伦的表演感染和震撼了所有观众,表现“国剧”的博大精深。

该剧应该是()A.黄梅戏B.豫剧C.京剧D.越剧答案C解析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国“国粹”。

[能力提升]6.以历史的视野和眼光看戏曲可以发现传统社会发展的轨迹。

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真正成熟的是元杂剧,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①城市经济繁荣②市民阶层发展壮大③知识分子地位低下④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结合元杂剧产生、发展的背景分析。

最新-高中历史 第10课 梨园春秋学案 岳麓版必修3 精品

最新-高中历史 第10课 梨园春秋学案 岳麓版必修3 精品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学案※目标与结构《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戏曲的起源:①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__________ ,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成为_________ 。

②春秋战国以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③唐代宫廷中出现了__________,是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

④宋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____________,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代流行起一种戏曲称_______,他用多种表现手法演出完整的故事,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二、元杂剧与昆曲:①_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特点: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用____________表现剧中时空场更替的手法,形成了中国戏曲 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殊传统。

代表:_________是元杂剧的奠基者。

杂剧作品有__________。

②明中叶到清中期,是的鼎盛时期,兴起于江南_______。

特点: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

昆曲的表演以___________为主要特色,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

代表: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

发展:明中后期,熔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一炉的它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

称为。

三、“国粹”京剧:(1)产生背景:①北京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满足文化娱乐需求;②_________进京,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2)京剧的四大行当: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3)京剧的表演艺术手段:发扬______虚拟、________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___、___、做、打等艺术手段,用_____和_______、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在“______”的唱腔、念白中渗透着_____、词的文学情韵,亮相和定型则给人以________的美感(4)历史地位:京剧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称为“_______”,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梨园春秋【考点解读】考点: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解读:中国古代戏曲萌芽于古代的“傩”,春秋战国以后戏曲的元素增多,唐代时有了专门场所“梨园”,宋代时戏曲的形式完备,元朝时戏曲走向成熟,在明朝中叶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兴起,清朝时期,安徽的徽剧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形成新剧种--京剧,被誉为“国粹”。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知识梳理】一.起源:起源于原始,这种带有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

其中便孕育着戏剧的萌芽。

二.发展1.春秋战国以后:宫廷晏乐、具有了更多的戏曲元素。

2.唐代:宫廷中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歌舞戏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3.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瓦舍等娱乐场所的出现,在浙江温州一带开始流行“”,戏曲形式开始完备。

三.成熟1.兴起:元杂剧在北方兴起。

2.特点:将、歌唱、对白、、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的成熟,形成了中国戏曲和以表意的特殊传统。

3.代表人物及剧作:的《窦娥冤》;王实甫的《》。

四.进一步发展.1.概况:昆曲兴起于江南昆山,熔、、、和戏于一体,其主要特色是,明中叶到清中期达到鼎盛。

2.影响: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被誉为“”。

五.发展高峰:1.京剧形成原因:明清时期,北京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各地艺人集聚;乾隆年间进京推动了京剧的形成。

2.形成:徽戏吸取昆曲、秦腔等剧种的和,在北京形成新剧种——京剧。

3.艺术特点:角色分为个行当;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用多种乐器控制、渲染气氛。

4.历史地位: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

【重点突破】京剧的兴起原因和艺术特点1.京剧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

北京的文化氛围是京剧形成的有利环境。

明清时期的北京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又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这里成为达官贵人、各地商人、四方艺人聚集的中心,成为全国的一大休闲文化中心。

这就为戏剧艺术在北京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2.“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的关键。

乾隆帝为庆祝八十寿辰,调三庆班进京,后来,四喜、和春、春台三大徽班进京,其演出风行一时,徽剧占据了北京的舞台。

道光年间,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加入徽班演出。

在徽汉两剧种交融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一种新剧种----京剧。

3.其本身具有通俗质朴的特点,满足观众的口味。

4.广大艺术家不懈努力的结果。

【典例探究】(2011·福建文综)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解析】选A。

本题可用排除法。

京剧取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不是“戏剧之祖”,排除B项。

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后,并非是元末初创,也非在康乾京化,故排除C、D两项。

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故项。

2.(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

作为历史材料,它图5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这只是一种娱乐方式的(说唱),排除③;东汉说唱俑是陶塑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对当时成都人的直观感受,故选①②④。

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①图片是研究古代戏曲艺术的有力史料②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③杂剧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形式④三幅图片依次体现了其艺术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③元“昆曲、秦腔”出现时间比元杂剧晚,也不会融入元杂剧。

【备考指导】本考点近几年考查较少,因为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所以备考时亦应给予关注以下角度:1.知识角度:京剧形成的时间、背景及艺术特点,尤其是四大行当可以设新情境进行考查。

2.热点角度(1)近年来,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京剧已被划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利用社会的热点问题,切入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进行陶冶情操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命题角度。

(2)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其发展现状和前景是探索的一个文化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角度。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南戏和元杂剧得以流行的共同原因是 ( )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B.汉族文人地位低下C.出现了专门娱乐场所——瓦舍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2.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昌盛D.主要在元朝时期的北方地区兴起3.下列历史情况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①词的兴起和流行②唐朝诗歌的兴盛③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④元杂剧的繁荣 (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的一句话:“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与此……充其才力,遂为千古绝之文字。

”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主题应是 ( ) A.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 B.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C.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5.徽班进京被称作是京剧诞生的开始,从目的上分析京剧产生的直接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B.文化因素 C.经济因素 D.满足市民要求6.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

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7.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唱腔“字正腔圆”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C.乐器以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8.“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表达是对中国戏曲形象、生动的描述。

这种描述反映出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是 ( ) A.动作程式化 B.场景虚拟化 C.人物脸谱化 D.语言音乐化9.有人曾对与右图反映的戏剧表演形式进行如下描述:“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这一著名戏剧( )A.由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B.是士人群体逐步形成的直接产物C.与理学使文人注重内心修养有关D.被称为“百戏之祖”且享誉世界10.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张艺谋选择了以京剧为主轴的八分钟中国表演,让在场的观众大开眼界。

张艺谋选择京剧的理由是 ( ) 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D.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二.非选择题11.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二 1845年前后,在进京的湖北演员余三胜、谭志道等人的努力下,西皮和二黄终于交融在一起,皮黄戏正式形成,京剧终于诞生了。

最早的京剧就从西皮和二黄中各取一字,称为皮黄戏。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9分)(2)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7分)(3)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4分)第10课梨园春秋参考答案选择题答案1—10ACBBA ABBAC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第(1)问,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注意从商业、城市、阶层等方面全面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应注意材料中“花、雅两部”的别称;第二小问可依据材料概括,材料三体现的是休闲娱乐功能,材料四体现的是社会教化功能。

第(3)问,可与题目引言中法国历史学家的话相呼应,综合理解作答。

【答案】(1) 主要原因: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2) 剧种:京剧。

社会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3)变化: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