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
鲁迅复仇
【解读】赏鉴——鲁迅的常用词
“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 便是来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呐喊〉自序》
鲁迅尖锐揭露出赏鉴者的深层心理: 不仅仅 是看“热闹”、“好奇”“他们已经豫觉着事 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解读】赏鉴——鲁迅的常用词
• “赏鉴”,是对被鉴赏者人格尊严和主体精神 的蔑视和戕害。 • 生命中最庄严神圣的举动——爱与死均在看 客的围观中成为表演、作秀。
第一部分:塑形被看者
至第四段点明其二人之间两种关系的 极端状态:
或“爱”,则互相拥抱,或“杀”,
则互相杀戮。
注:即生命力发扬的两种极端形态。
第二部分:看客来了
1、复仇的对象:“路人”来了!
– “无聊人” – 来自“四面八方” – “密密层层” – “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 人而如蚕如蚁,并且“拼命地伸长颈 子”,其态可鄙。
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 (二)主要作品: • 3部小说集:1922年《呐喊》;1926年 《彷徨》;1936年《故事新编》 • 两部散文集:1927年《野草》;1928年 《朝花夕拾》。 • 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杂文集。
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 (三).主要思想 • 1、鲁迅是对传统文化批判最深刻、 攻打最猛烈的人之一——启蒙 • 2、对国民性批判——立人
九、思考与讨论
心灵的颤动——浅谈鲁迅的复仇观念
Vol.33No.3
M ar.2012
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复仇是鲁迅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他躬行一生的主张。然而正如鲁迅思想的复杂矛盾,鲁迅的复仇观念也同样充斥着深刻与独特,矛盾与复杂的一面。
一、复仇方式的深刻与独特在鲁迅这些关涉复仇主题的文本中,虽然各个复仇的动机不是那么的一致,但其复仇动机无不具备正义性。那么在正义的召唤下,鲁迅的复仇火焰究竟指向什么呢?从他的许多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鲁迅将仇恨的矛头直指黑暗污浊社会中恶势力,既有对封建专制的攻击,又有对外来民族侵略势力的刻骨仇恨。同时,鲁迅更将复仇的笔墨用于揭示人类本性中最丑恶的东西,特别是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但是对于不同的复仇对象,鲁迅又选择了不同的复仇手段。(一)“以暴抗暴”的武力复仇鲁迅在《两地书·一O 》中说到:“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①
历史的与现实的经验告诉鲁迅,统治者
在垄断政治权力后,不是想着为百姓的自由、权利谋福利,而是利用权力为非作歹、倒行逆施。在黑暗的国家社会里,弱小的人民只能在死亡与痛苦的边缘悲剧地挣扎着。在这种情况下,
靠思想交流或民主协商向统治者要公理争民主,靠布道感化统治者使他们向善向美,都无异于与虎谋皮,而且还可能给自身招致无尽的灾难。所以,最有力的方法就是以武力抗争。鲁迅的这种复仇主题是《铸剑》这部小说最显在意蕴。《铸剑》中的国王“向来善于猜疑,又极残忍的”,“(国王)常常要发怒;一发怒,便按着青剑,总想寻点小错处,杀掉几个人。”②
复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复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复仇》
复仇,这是一个悲伤的话题,也是一个深刻的主题。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复仇》,深刻地描述了复仇的悲剧性,以及复仇的残酷性。
《复仇》中,鲁迅先生以一种深刻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受害者的复仇之路。他描述了受害者的悲伤,他的怨恨,他的愤怒,他的报复,以及他最终的悔恨。他描述了受害者的复仇之路,他的报复行为,以及他最终的悔恨。
鲁迅先生用他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悲剧的画面,他描述了受害者的悲伤,他的怨恨,他的愤怒,他的报复,以及他最终的悔恨。他描述了受害者的复仇之路,他的报复行为,以及他最终的悔恨。
鲁迅先生用他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悲剧的画面,他描述了受害者的悲伤,他的怨恨,他的愤怒,他的报复,以及他最终的悔恨。他描述了受害者的复仇之路,他的报复行为,以及他最终的悔恨。
鲁迅先生用他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悲剧的画面,他描述了受害者的悲伤,他的怨恨,他的愤怒,他的报复,以及他最终的悔恨。他描述了受害者的复仇之路,他的报复行为,以及他最终的悔恨。
《复仇》是一部深刻的作品,它揭示了复仇的残酷性,以及复仇的悲剧性。它提醒我们,复仇是一条没有结局的路,只会带来更多的悲伤和痛苦。它提醒我们,要学会宽恕,要学会原谅,要学会放下,要学会放手,要学会放过自己,要学会放过别人。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
作者: 钱理群
出版物刊名: 鲁迅研究月刊
页码: 31-35页
主题词: 鲁迅小说;《孤独者》;魏连殳;《铸剑》;复仇者;眉间;复仇精神;还治其人之身;小说主人公;以其人之道
摘要: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钱理群1写于1925年10月的《孤独者》与完稿于1927年4月的《铸剑》,一为描写知识分子现实题材的作品,一是对中国古代传说的现代重写,分别收入《彷徨》与《故事新编》。但他们之间又似乎确实存在着某...
双向的复仇——浅谈《野草》中的《复仇》两篇
双向的复仇——浅谈《野草》中的《复仇》两篇
作者:朱君青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9期
摘要:复仇意识贯穿于鲁迅一生的文学创作中,成为鲁迅精神领域的鲜明符号,以其双向性和复杂性,丰富了鲁迅对于生存斗争的探寻过程。在痛苦和激烈的《复仇》两篇中,鲁迅整合了对于群众和自身的思考,并运孕育着下一步的行为。“复仇”也成为鲁迅走出无所为和沉默的精神困境,确立行动与反抗的“起死回生”的一场绝地复仇。
关键词:《野草》;复仇;庸众;启蒙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014-01
鲁迅在《两地书》中对启蒙者的命运这样断言:“这类人物的命运,在现在,也许在将来,是要救群众,反而被群众所迫害,终于成了单身,愤激之余,转而仇视一切,无论对谁都开枪,自己也归于毁灭。”对庸众复仇的这一角度,因为主观创作意图,以及历史背景对于文学革命性的要求,被提高到了作品寓意的中心地位。而另一方向的复仇——对复仇者的复仇往往就被忽视了。
在《复仇》和《复仇》其二中,启蒙者“自己也归于毁灭”的结局得到了充分论证。野草中的复仇者,注定是自我毁灭的复仇者。而自我毁灭过程中又得到了什么就值得细细品味了。
一、《复仇》——放弃大欢喜的干枯。
《复仇》从复仇者角度来看,的确完成了对于庸众的复仇。但是换一个角度,庸众“干枯失去生趣”的结局是否就意味着复仇者的大胜?
首先,《复仇》之一的这对男女复仇者到底是主动复仇者?还是被逼无奈的被动复仇者?在1934年鲁迅致郑振铎的信中,谈及《复仇》,提到“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相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暴露了复仇者的复仇动机。“还是照所欲而行”,可以看出复仇不过是“临时起意”的无奈复仇。
鲁迅复仇读后感
鲁迅复仇读后感
《鲁迅复仇》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深受读者喜爱。这部小说以“复仇”为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复仇过程,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人性、社会和复仇这一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受尽欺凌的弱者,他在被欺负和痛苦中渐渐变得冷酷和残忍。在他的复仇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这不仅是对于个人复仇的描写,更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审视和批判。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而深刻,他们的行为和言语都反映了社会的丑陋和人性的扭曲。这让我深刻地反思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本质。
复仇是一种极端的行为,它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类似的复仇事件发生。无论是个人之间的恩怨,还是社会的不公,都可能导致复仇的发生。这让我对于复仇这一行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复仇虽然能够带来短暂的满足和安慰,但却无法改变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只有通过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才能够真正改变社会和人性。
在读完《鲁迅复仇》之后,我对于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社会
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让人深受触动。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经典,更是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们能
够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和人性,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
困难和挑战。
总之,读完《鲁迅复仇》之后,我对于复仇、社会和人性有了
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这部小说不仅是文学的经典,更是对于社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义”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义0
梁巍王俊杰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0,这是对鲁迅人格精神的最佳阐释。鲁迅对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贡献,就是敢于向传统的观念提出质疑和挑战,无论是在小说、散文、杂文还是在其书信、日记中我们都能看出一个深层次的主题,那就是决绝的/复仇主义0倾向。鲁迅的复仇有着特定的意义,它是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更是一种精神的抗争,是一种自我保存与发展。同时,鲁迅的复仇是全面的、彻底的复仇,是对统治者、对看客、对自身的毫不留情的复仇,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和痛苦。鲁迅的复仇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精神是对世人的鼓舞,也是鲁迅战胜绝望、走出困境的动力与支持。
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无疑是/复仇0文学的代名词,从前期的5摩罗诗力说6,到去世前的5女吊6,从散文诗5野草#复仇6到小说5故事新编#铸剑6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复仇思想几乎贯穿其生命与作品的始终,鲁迅的复仇意识对鲁迅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以下就其复仇主义的内容与特征做一阐释。
一、鲁迅作品中/复仇主义0的内容
1.对侵略者的复仇
鲁迅一向反对帝国主义对弱小民族的侵略,主张抗击复仇。5斯巴达之魂6中描写了希腊斯巴达将士抗击波斯侵略军的复仇战争,斯巴达王带领军队在德尔摩比勒与波斯军血战。鲁迅热烈地赞赏了这种为国捐躯的复仇精神。此外,鲁迅一直想从精神上解放民众,但是不管社会风云如何变幻莫测,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等劣根性依旧存在。鲁迅通过揭示他们身上存在的落后的思想和意识,最终是要使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上能够醒悟、勇猛,能够建设一个新社会,而不是/皮毛革新过后,思想仍然陈腐守旧0。
论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_1_5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位论文
题目: 论鲁迅作品中的
复仇主题
院(系、部):师范学院
学科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生:吴红莲
指导教师:邹志远张景忠
延边大学
二OO三年五月九日
论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
摘 要
仰望20世纪中国文学的星空,鲁迅无疑是最为璀璨耀眼的一颗星:无论是在他生前亦或是身后,无论是对他的炙热的褒扬亦或是卑劣的辱骂,鲁迅总是一个让人无法漠视的夺目的存在——尽管他本人曾经强调“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1]时间已走进21世纪,学界预言“在这未来的一百年中,整个世界将发生比20世纪更广泛、巨大、深刻的变化。鲁迅研究无疑也会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会反映这种变化于自身的结构之中,又对这种变化做出自己的反应,并投射其影响于这种变化之中。”[2]本文即关注于身处文化冲突和政治冲突漩涡中的鲁迅的“问题情结”,考察鲁迅在精神探索过程中冲破自我局限实现超越的快意恩仇,并试图窥见到鲁迅的思想轨迹,以启迪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思考这个正处于文化转型中的大时代。
本文由七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概述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
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部分“无血的大戮”,探讨鲁迅笔下对戏剧看客的复仇。从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冲突着手,勾画了鲁迅的精神历程,归结出鲁迅自我肯定的复仇理念。第二部分“无词的言语”,探讨鲁迅笔下对以怨报德者的复仇。论述了拯救者在遭受所爱者的离弃后流露出的情感和心态,并进一步指出这是鲁迅自我精神的写照,从而归结出鲁迅自我压抑的复仇理念。第三部分“无声的冷笑”,探讨鲁迅笔下对社会与自我的复仇。对孤独个体在严冷社会的围追堵截之下逐渐走向复仇的心灵历程进行了解读,归结出鲁迅自我分裂的复仇理念。第四部分“无忌的肉搏”,探讨了鲁迅笔下对残酷暴君的复仇。阐述复仇者面对非法、非人道的专制统治表现出了直面死亡的勇气和意志,从中归结出鲁迅自我超越的复仇理念。第五部分“彷徨于无地:复仇主题的困境”,探讨了鲁迅笔下复仇主体面临的无可逃避的两难的悲剧境遇及面对自我局限的困惑和思考,归结出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结语部分,再次强调和凸显了鲁迅在其复仇文本中对复仇对象所持的情感、态度。
鲁迅复仇的艺术手法
鲁迅复仇的艺术手法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以批判现实、呈现社会问题为特点,复仇的艺术手法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是鲁迅常用的几种复仇的艺术手法:
1. 指责与抨击:鲁迅通过鲜明的语言,直接揭示社会的黑暗面,批判社会现象、强调人性的自私与冷漠。他常用生动的笔触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悲惨遭遇,以此斥责社会的不公和剥削。
2. 讽刺与嘲讽:鲁迅擅长运用嘲讽和讽刺的手法,通过夸张、扭曲和颠倒的手法来揭示社会问题的荒谬和讽刺。他通过夸大放大社会人物和事件的丑陋和挫败感,让读者感受到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3.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鲁迅在一些作品中尝试构建乌托邦式的社会,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凸显现实社会的问题和弊端,并传达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不满。同样地,他也通过反乌托邦的手法,揭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和丑陋。
4. 真实主义与写实手法:鲁迅的作品通常以真实的写实手法呈现,他尽可能真实地描绘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的现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感人的故事,让读者感同身受,进而激发复仇意识。
总的来说,鲁迅通过指责、抨击、讽刺、嘲讽以及创造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等手法,以及真实主义与写实手法,以复仇的角度揭示社会的黑暗与问题。他的作品常常
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控诉。
鲁迅的复仇观
鲁迅的复仇观
作者:林满凌
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1期
摘要:综观鲁迅著作,有关“复仇”的创作几乎贯穿其生命始终。本文从复仇对象和鲁迅对复仇母题的独特创造两个部分分析鲁迅的复仇观,以探讨鲁迅复仇观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关键词:鲁迅;复仇;爱憎之情
鲁迅的著作中包含着他的思想、人生观、生命意识等方面内容,从前期的《摩罗诗力说》到临终时的《死》、《女吊》;从散文诗《复仇》、《复仇(其二)》、《颓败线的颤动》到小说《孤独者》、《铸剑》……可以说“复仇”几乎贯穿其生命始终,成为其作品的一种基本话语。
一、復仇对象
从创作前期的《摩罗诗力说》到《死》,“复仇”几乎贯穿鲁迅生命始终。在逝世前一个月,他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可以看见鲁迅怀着多么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复仇精神。
(一)对侵略者和封建当权者及其统治的复仇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积贫积弱,民族疲弱,面对列强的侵略,“复仇”概念首先被纳入到“救亡”的主题之中。此时,鲁迅对复仇精神、“摩罗”意识的推崇,己经让“复仇”具有了现代色彩。
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鲁迅希望唤起同胞的复仇精神进行反抗以御侮自强,于是他在1907年写作了杂文《摩罗诗力说》,将异国爱国志士的复仇事件介绍给国人,唤醒国人以救亡图存。这是一篇号召反抗侵略者、为祖国复仇的战斗檄文,是一篇应时而作的著作。鲁迅从《摩罗诗力说》开始,即在寻求中国社会“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即拜伦式英雄。
对侵略者和封建当权者及其统治的复仇是鲁迅首先想到的,他希望唤起同胞的复仇精神进行反抗以御侮自强,此时的“复仇”已具有现代色彩。
鲁迅复仇赏析
鲁迅复仇赏析
鲁迅的复仇(Revenge of Lu Xun)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为一
部短篇小说,它很好地反映出鲁迅作为一个忧患者痛苦的心灵,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
的思想,幽默的文风使他的小说被认为是中国新文学的崛起的头脑灵魂。
在小说《复仇》中,鲁迅描述了一名因家道中落失而投入了辛苦的社会问题的主人公。鲁
迅的文学主题就是他反映的人们的痛苦,以及他们在这些痛苦中难以承受的绝望情绪。他
一直在强调,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结构,不允许任何恶习存在,确保民主和自由,才有
可能拯救中国人民的痛苦现状。
因此,小说《复仇》描述的是一个硬汉李清照,他心怀愤慨,在为中国人民谋求复仇时勇
敢地去抵抗自己痛苦的命运。他在斗争中,不仅仅追求利益,更为了责任和正义。他的动
作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活力和气质,他的故事也为新中国的实现开辟了一条道路。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在新文学革命的鲁迅作品中,复仇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是令文学家和读者全身心投入的作品,也是文艺复兴的重要动力。在贫贱险恶的社会背景下,以复仇行动来反映压迫人民的苦难和令文艺复兴产生共鸣,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作
准备。
总之,鲁迅的复仇小说对整个华文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为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为人们提出了渴望进步的讯息,从而开创了新文学价值的伟大时代。
论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_16_20
3.2自我分裂的复仇理念
王富仁曾经谈到过,作为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文化观念的启蒙主义者鲁迅不断追问为中华民族寻路的人的出路在哪里,即学习借鉴了西方文化观念的知识分子能否进入其所住居的现实空间,以实现对这个空间的原初意义和价值。不幸的是在精神探索中鲁迅得出的答案令他对自己和像自己一样的寻路人的现实处境感到绝望,他发现他们的悲剧性命运是被历史地注定的:中国没有滋生和容纳形成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的土壤。因此他们的思想追求注定要遭到社会顽固思想势力的本能排斥,甚至围追堵截。面对这种无可逃避又无法改变的悲剧命运,不愿束手就死的鲁迅借他笔下的复仇者形象——魏连殳的人生选择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还曾对许广平说过:“我自己对于苦闷的办法,是专与袭来的苦痛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这活着就是糖罢。但临末也还是归结到‘没有法子’,这真是没有法子。”[33]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后“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鲁迅,在历经黑暗和绝望的生命体验后告别了年轻时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情结,回归个人主义的生命哲学,强调个体的生存而选择类似于“无赖手段”的方式进行复仇。其代价便是妥协的自我在顺从所处环境并获得所谓的“尊重”之际,另一个秉持反抗意志的自我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屈辱的痛苦折磨。虽然这种无奈的选择是基于保存自我的需要,然而在这过程中对自我生命意志的压抑和消解,仍使抉心自食的鲁迅感到自我分裂的精神折磨。这种自我分裂的复仇理念是鲁迅对现实人生的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必败的命运中体会“聊胜于无”的所谓胜利的感受。在内心深处,他也清醒地意识到,这种把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的复仇理念实际是“自欺”之法,聊以自慰而已,因此最终鲁迅笔下的复仇主体还是走向了自戕复仇。
孤独者从愤激到冷峻的复仇——鲁迅《复仇》解读
孤独者从愤激到冷峻的复仇——鲁迅《复仇》解读-中学语
文论文
孤独者从愤激到冷峻的复仇——鲁迅《复仇》解读
涂洁贾小林
鲁迅的《复仇》共两篇,写于1924年12月20日,又一同发表在1924年12月29日《语丝》周刊第7期上。这两篇作品,属于同一母题的两个故事。
复仇,是鲁迅作品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也是鲁迅生平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在《野草》里作者明确地以《复仇》为题。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所谓的“旁观者”的看客心态,在先生的小说,杂文,乃至书信、谈话等中都屡屡提及,但从对象关系上来看,似与别处又有所不同,这其中表现着鲁迅先生崭新的思考。
下面我们来解读第一篇《复仇》。全文共有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爱与死亡:苦闷至极之生命两极。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写复仇的缘起,借一种生理现象折射人的内心和情感的变化。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萌发这样两种极端的行为——求得爱的宣泄和死的解脱呢?毫无疑问,人只有在极度苦闷压抑的时候才会如此。散文诗的第一自然段写生命渴望爱、温情和拥抱,第二自然段写生命追寻杀戮和死亡。第三自然段就是这两种情况发生之前的某个状态的一个剪切的镜头。
鲁迅是学生物学的,他懂得自然生命血液流动与人的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密密层层”而又极其微薄的血管里血液奔流,使人情绪舒畅,情感奔放,生命就会自然渴求“偎倚,接吻,拥抱”,生命也会以此得以“沉酣的大欢喜”,这里的“大欢喜”是佛家用语,代指人的情感的宣泄。相反,人在痛苦至极、无法
发泄的时候,就会因为苦闷抑郁而血脉瘀滞喷张,急于找到一个突破口,以“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这是情绪发泄的一种极端方式;结果便以“冰冷的呼吸,淡白的嘴唇”示人,使“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这里“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就是生命的死亡,佛家说,死亡是人的生命的终极宣泄,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谓之“永远”。
从《复仇》看鲁迅对于启蒙的态度及其抗争精神
“复仇”是鲁迅作品和思想的重要主题之一,尤其是《复仇》及其二与《铸剑》中所流露的“复仇思想”极大程度上丰富了鲁迅式哲学的内涵,拓展了其深度。《复仇》以散文诗的形式,集中而深刻地勾勒了“荒漠上持刀相立的赤裸的一男一女”以“毫无动作”对“看客”进行“复仇”的图景,突出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当时大多数国民麻木而愚昧的憎恶,并立场鲜明地提出“复仇”的主张。
对于这篇文章的探讨,我们可以围绕“为什么复仇”、“如何复仇”、“复仇能成功吗”等三个问题展开。
有仇,就必有因缘。倘若无缘无故,又何来这复仇二字?鲁迅将这二字命为题目,定是有一股熊熊的怒火在心头激烈的燃烧着。他要向这仇恨的始作俑者展开复仇。他要复仇,但不是用刀枪复仇。他要用手中的那支笔,那支锋利尖锐的笔,扎向被复仇者们的血肉、骨髓、灵魂。鲁迅先生曾明确表示,创作《复仇》的动机是“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由于对社会上旁观者的憎恶,进而引发内心的痛处并将其展开;或者说由“人道主义”的问题触发,进而引发“个人的无治主义”的展开,从而孕育出最具个体特色的文学作品,是鲁迅创作的经典模式。综合分析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便不难发现,他所认为中国国民最突出的劣根性之一即是看客心理:庸众因无聊而将他人的一切举动事件化、戏剧化,从而旁观之,鉴赏之,以安慰自己的无聊。他人,特别是其中所谓的“独异个人”,因此被压迫成演员,其爱与死——这生命中最庄严的举动,都在看客的围观中成为表演秀。
如果说仅仅是自己的热忱与鲜血被他人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似
乎并不达到值得让人复仇的地步,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一男一女所反映的现实主体吧。他们有温热的血,有锋利的武器,有异于常人的姿态,有不破不立的胆识。哪怕他们不是完全的“革命者”,也一定是“先驱者”。在那个时代,先驱者是在无边黑夜中探求光明的人,是为国为民而战斗牺牲的人。而当他们英勇就义前回眸凝望自己所奉献一切的山河大地时,却发现自己的奋斗被自己致力于救赎的人当做作秀,自己的鲜血不过是自欺欺人而一厢情愿的狂欢,感染不到“看客”分毫,这世界一如自己投入战斗前一般沉沦,又如何能不怒其不争、哀其不醒,又如何能不想要“复仇”?
浅析鲁迅《铸剑》复仇意识
从历史的复仇到现实的复仇
——浅析《铸剑》的复仇意识
摘要:复仇是人类最激烈的行为之一,有冤必申、有仇必报,自古如此。而鲁迅的《铸剑》中由铸剑引起的统治者与平民之间的仇恨,眉间尺的父母、眉间尺和宴之敖都是反抗的一族,尽管报仇的目的不同,但在复仇的过程他们每个人所展现出来的反抗精神都是相同的,作品中经过眉间尺的父母——眉间尺——宴之敖,复仇主体的转移来突出复仇精神向更高层次上的升华,从而反映鲁迅对黑暗现实革命的态度。
关键词:鲁迅;《铸剑》;复仇意识
(一)贯穿其中的复仇主题
《铸剑》作于“三•一八”惨案以后约半年多光景。“三•一八”惨案的血痕,使鲁迅总结出了“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的经验,对于历史,鲁迅有着比同时代其他人远为清醒与深刻的认识,也怀着更为强烈与深切的憎恨与否定。在看待历史与传统时,鲁迅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是从其本质来进行观照的。
《铸剑》的故事本来自于《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中记载的“三王冢”的故事。原来的故事极为简短,如《列异传》的记载如下:
“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藏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忽于屋柱中得之。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论鲁迅的“复仇”主张
论鲁迅的“复仇”主张
——从《铸剑》谈起
《铸剑》脱胎于《列异传》这本中国古代小说。但是,《列异传》只是《铸剑》故事的一个来源,鲁迅还参考了《搜神记》等其他典籍,以及他小的时候,看的各种各样奇异的故事书,像《吴越春秋》、《越绝书》等。鲁迅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完成了这篇小说。
内容大致是:国王让当时最有名的铸剑师铸炼最好的宝剑。他炼了两把剑,雄剑留了下来,雌剑准备交给国王。铸剑师对自己的妻子说:“我铸的剑,一旦交给国王,我自己的生命就会保不住,我会被杀死。因为王要最好的剑,如果会铸剑的人活着,这就不牢靠,怕他铸炼出更好的剑来,所以王必须把铸剑的人杀掉。” 铸剑师对自己的命运作了这样的预测。果然,他交出了剑,王就把他杀了。后来,他的儿子眉间尺长大以后,按父亲的遗嘱要为父亲报仇。可实际上,他报仇的对象是一个国君,是一个有庞大的禁卫军的专制暴君,他没有办法实现愿望。后来他被发现了,自己就逃到山里面去,遇到了一个黑色人。这个黑色人,也就是复仇的一号主角宴之敖者,对他说:“我可以代你报仇,但是需要你的头和剑。”于是,他就自杀了,把宝剑和头都交给了黑色人,黑色人就带着他的头到京城里去,把他的头放在锅里边煮,三天三夜不烂,国王很好奇,就过来看。黑色人利用这个机会,就用剑把国王的脑袋砍下来,并把自己的脑袋也砍下来,这样三个头掉在锅里一起煮,最后也分不清哪颗头是国王的,哪个头是眉间尺的,哪个头是黑色人的,只好合葬,成为三王坟。
《铸剑》在我们的新文学史上,是一篇很少有的奇特的作品。奇就奇在通过对宴之敖者代人向暴君复仇的描写,所体现出的一种“原侠”的精神。奇还奇在它表现了鲁迅的一种内在的人格以及他那种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名称:浅谈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市场营销二班
学号:***********
姓名:李乐平
摘要:品读过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之后,人们会发现,在充满现实主义气息的文笔下,书写的不乏一些复仇主题的故事,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阶级特点和美学特点。从《野草》到《铸剑》,再到《孤独者》,复仇的主题一直是鲁迅作品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这里说的复仇,重点之处不是杀戮,而是精神的复仇以及作为启蒙者,意志的觉醒。
关键词:鲁迅复仇野草铸剑孤独者
正文:
一、《野草》——对庸众不争的自怄
鲁迅先生投笔从戎,便是誓为贫苦百姓的保护者,甘做刀笔吏,他对敌的议论,总是锋芒毕露,直入对手骨髓。
在《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中,鲁迅复仇的矛头却直指百姓——那些他一心想唤醒、想拯救的人。这是鲁迅对愚昧百姓“怒其不争”的体现,也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在《野草》的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所谓的“旁观者”,即看客们,这类形象在鲁迅的作品中屡有刻画。但在《复仇》中,鲁迅却直接将矛盾集中于“当局者”:“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裸着全身”,指的是全身心的依赖,是爱的表现;“捏着利刃”,却是指向杀戮,是恨的体现。他们复仇的方式非常奇特。之后看客出现了,出现了这极致的大欢喜的观看者,“拼命地伸长颈子,要鉴赏者拥抱或者杀戮”【1】。但是这样的拥抱或者杀戮迟迟不来,且“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于是,路人们就觉得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有钻进别人的毛
孔中”。想象中拥抱和杀戮的生命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并没有到来,然而,“看”的对象却已经发生反转,由路人看杀戮者,变为杀戮者看路人:杀戮者“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2】
这样的反转构成了一重的复仇:不让庸众鉴赏,得以生命飞扬的大欢喜,却偏给观看他们的厌烦和无聊。此外,还有一重复仇,这是将读者也算计在内的。将杀戮的快感直接导向将读者,自然而然将读者引诱到看客面。因而,如果被引诱至这种视角,则读者也沦为作者所批判的“庸众”。鲁迅先生的矛头这回指向批判者自身,这是间接的和深层次的复仇。
《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中最薄的一本散文诗集,这本小册子自从诞生起到今天,一直让人们去言说,而又言犹未尽。这本诗集包含了鲁迅的全部哲学,鲁迅正是通过这些构思的小故事,向人们传达他最深的生命体验。《野草》可算作我们窥得鲁迅内心的窗口。而《野草》中的两篇以“复仇”为题的作品,也昭示了鲁迅先生长久以来在许多作品中显示出的“独异的个人”与“庸众”的关系,映射到现实生活中,也是作为一个思想的启蒙者与未开化的人民之间的关系。《野草·复仇》中的复仇是在独异的个人与庸众之间进行的。而《野草》中的复仇的概念在《铸剑》中受到进一步的推广,形成了一个哲学意义上和美学意义上的复仇主题。
二、《铸剑》——对宿命复仇的决绝
《铸剑》记述了一个古老的替父报仇的故事,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严峻的阶级斗争加深了鲁迅对反动统治阶级本质的认识。对于被压迫的民众,首先是要解放他们的精神,要让爬着的奴隶站起来做人。在鲁迅看来,眉间尺、宴之敖者身上潜藏着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千年的生命活力,也正是在《铸剑》全篇中荡气回肠的侠义精神。
在《铸剑》中,复仇这个主题进一步得到具体化,作为“独异的个人”,也就是复仇的直接执行者,黑衣人,真正完成了其“孤独者”,“过客”的使命,走向了命运的终点,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独异的个人”。《铸剑》的复仇精神主要体现在复仇的决绝甚至是孤注一掷。在《列异传》里这样描写复仇的最后时刻:“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3】。此情此景,让人瞠目结舌。黑衣人利用眉间
尺的头颅去复仇,有三层意义上的复仇。第一层意义上的复仇是代替眉间尺的复仇;第二层意义上的复仇是自我的复仇;第三层意义上的复仇是对整个秩序的复仇。第一层意义上的复仇,眉间尺通过舍弃生命而将复仇变为一种完全的纯粹的精神性行为。生命已经完结了,但是复仇的意志还在,甚至,整个人通过割下自己头颅的行为,完全将其转变为一种复仇的意志。第二层复仇,黑衣人已经“完全憎恶了自己”,因而通过帮助眉间尺复仇的行为来达到自我复仇的目的。在眉间尺的头被王的头咬定不放的时候,黑衣人“也仿佛有些惊慌,但是面不改色。他从从容容地伸开那捏着看不见的青剑的臂膊,如一段枯枝;伸长颈子。如在看鼎底。臂膊忽然一弯,青剑便募地从他后面劈下,剑到头落,坠入鼎中...”【4】。这种通过砍下自己的头,来达到复仇的意志较量中的胜利,正是黑衣人对自己的复仇。黑衣人如过客般经过漫长的行走,经过漫长的自我憎恶,终于在“待到知道了王头确已断气,便四目相视,微微一笑,随即合上眼睛,仰面向天,沉到水底去了”。第三层意义上的复仇一如鲁迅惯用的反讽一样,直指秩序下麻木的人们,也就是“庸众”。由此,眉间尺和黑衣人才算是走到了意志和肉体的重点,呈现了一个圆满的“独异的个人”。
鲁迅先生作品里面的复仇,《野草》也好,《铸剑》也好,重点之处不是杀戮,而是精神的复仇,通过这种纯意志的较量,确立自我本身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意志向外扩散,担起“启蒙者”的职责。
三、《孤独者》——对前路彷徨的反抗
《孤独者》收于鲁迅小说集《彷徨》,这部小说集在开头便引述了屈原《离骚》里的两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部小说正是反映了鲁迅当时在探索中彷徨的心境,想求出路却到处都找不到路,表达了一种无路可走的苦闷。写下《孤独者》的时候,正是1925年10月17日,当年鲁迅正处于受敌的状况,对现实状况的思考与探索,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从而陷入迷惘、困惑、孤独。鲁迅对社会、对人生冷静地观察,冷静地思考。外在环境的压迫,让他感到孤寂,感到苦闷,不得不如“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5】,以这种嗥叫的方式反抗社会的压迫,反抗内心的绝望。
《孤独者》通过以“我”的口吻讲述了三个故事:魏连殳的祖母的故事,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