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度计量单位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我们学习文言文时,会遇到一些诸如“钟”“升”“斗”“斛”“锱”等古代的度量衡单位的名称。

大家翻译时往往“照录不译”,直接搬入译文中。

这种做法是没错的,但若想真正把握它们,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大家知道,度、量、衡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度,是指用尺等来计量物体的长短和面积;量,是指用升、斗等来计量物体的多少;衡,是指用称来计量物体的轻重。

度的单位名称古今大体相同,如丈、尺、里、亩等等,我们可举出几个例句为证: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贾谊《过秦论》)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度的单位的名称虽然大体相同,但实际大小是有区别的,如古代的尺,就比现在的尺要小得多。

古代的量的单位较之度的单位要复杂许多。

周代至战国,量的单位主要有升、斗、斛、豆区(ōu)、釜、钟。

例如: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孟子《鱼我所欲也》)②万钟则不辩礼仪而爱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以上两句中的“豆”和“钟”,指的就是量器。

据专家考证,六十四斗为一钟。

《左传》载:“晏子曰:齐旧四量,豆、区、釜、锺。

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

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

”这段文字中的“登一”,只由四进位加一,改为五进位,即陈氏以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

它们之间的进位关系大体就是这样的。

西汉时通行的量器为龠(yuè)、合、升、斗、斛。

据《汉书.律里忓》载:“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其进位关系是“合龠丸合,十合为升,十升丸斗,十斗为斛”。

合、升、斗、斛,以后历代相沿直到清末。

古代衡的单位主要有锱、铢、两、斤、钧、石(shí)。

古代长度单位

古代长度单位

古代长度单位一、长度长度单位包括忽、秒(丝)、毫、厘、寸、尺、丈、咫、寻、常、仞。

这些名称中尺为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古人常将一尺默认为一手之长,因此便有了“布手知尺”的说法。

其中,一仞等于八尺,同时古人也常说:“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其意思是长度测量单位中也存在着一些十分微小的精度之处,比如:蚕会吐丝,便被古人认为所吐之丝即忽,十忽为一秒,十秒即一毫,十毫是一厘,十厘就是一分了。

二、容积(体积)由于在上古时期计量农产品时多用量器,因此量器成为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计量单位,包括:溢、掬、釜、钟、豆、区、斗、斛、升(掬),其中认为一只手所能盛的水成为一溢,两只手合起来叫做掬。

这些计量单位最早出自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例如《左传》与《礼记》,这两部作品都认为掬四谓豆,由于掬即升,因此可以认为四升为一豆,相当于双手合起来舀四次水才够一豆。

除此之外,斛也是常有单位,宋朝以后多见一些,普遍认为一斛就是五斗。

三、重量由于重量单位各朝各代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对比各种说法,不难发现相似之处较多,比如:重量单位自古以来最常见的为:两、斤、铢、均、石,统称五权。

二十四铢即一两,十六两即一斤,三十斤为一均,四均就是一石,可见石是最大的单位。

四、常用涵盖计量单位的古诗词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注解:一仞相等于七尺。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注解:六铢等同于一锱,四锱等同于一两。

3.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注解:一丈等同于十尺,三尺等同于一米,故一丈等同于3.33米。

古代计量单位的成语有哪些

古代计量单位的成语有哪些

1 一丝一毫分厘毫丝。

在长度单位或重量(质量)单位中均为十进制,即一厘为十毫,一毫为十丝。

意指一点点儿,形容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2 一落千丈丈为长度单位,即十尺。

此语出自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跻:升,登。

该成语原指琴声陡然降落,犹如很深、很远,后来用于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丈:光芒万丈、魔高一丈,也是说明长度。

3 近在咫尺咫(zhǐ)尺是中国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手伸展时从手的下端到中指尖端的长度。

据《说文解字》记载,中等妇人之手8寸为咫,即周尺的8寸。

此意形容距离较近。

3 布手知尺尺为长度单位。

尺字是用手测量物体的象形字,通常为当手伸展时,从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约为20厘米。

5 不同寻常“寻”和“常”是古代两个长度单位。

古书载有“倍仞谓之寻,寻舒两肱”、“倍寻谓之常”。

寻为两臂伸展后双手指间的长度,故“八尺为寻”。

即一寻为八尺;一常为十六尺。

由于此长度为普通长度,于是人们将“寻常”引申为普通、一般的意思;不同寻常即指不一般的意思。

6 山高万仞仞为古长度单位。

据《孔从子》记载,“四尺为之仞”,即一仞等于四尺,起源于人体中心线到伸展手臂的手指尖端的距离,也即二仞为一寻,意指山很高,巍巍高山。

7 寸步难行寸为长度单位,十分之一尺。

形容很小一点的距离,指走路困难,比喻处境困难。

8 入木三分分为长度单位,即十分之一寸。

相传晋朝王羲之写的字非常有力,一次他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之深,说明书法有力。

现多指分析问题,看问题很深刻、很透彻的意思。

9 一泻千里里为长度单位,多表示路程的距离,约五百米。

千里即很长,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长。

比喻文笔、乐曲,气势奔放,或形势、状况急转直下。

里:一日千里、千里迢迢、鹏程万里,也是喻千里万里之长。

10 寸有所长寸为长度单位,即十分之一尺,说明寸虽小,但也有长度。

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也会有它的长处。

11 尺短寸长尺和寸都是长度单位。

古代量的单位关系

古代量的单位关系

古代量的单位关系古代量的单位关系:历史的脉络与演变自古以来,人类在生活、生产、贸易和科学探索中,都需要精确测量各种物质的大小、重量和体积。

这些基础的计量单位,不仅承载着生活的实用需求,更是文化传承、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代量的单位关系,揭示其背后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

在古代文明的初期,计量单位往往基于自然现象和人体尺寸。

比如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长度单位“尺”最初与人的手臂长度相关,一尺约为23.1厘米。

重量单位“两”则源自于谷物的重量,一两约等于24铢。

这种直接与人体和实物联系的单位,简单易懂,便于操作,是早期社会的基本计量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计量标准。

例如在古埃及,他们使用了“肘尺”(肘部到指尖的距离)和“罗塞塔石碑”(一块刻有三种文字的石碑,用于统一度量)来衡量长度。

古希腊的计量系统则以人体的头部为基准,如“腕尺”和“肘尺”。

这些单位虽然各有特色,但都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尊重。

进入帝国时期,计量单位开始趋向统一。

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帝国,为了方便贸易和行政管理,制定了“罗马尺度”和“罗马磅”,将长度单位定为“双尺”(大致相当于1.8米),重量单位则以银币“阿斯”为标准。

这一时期的计量体系,为后世的公制奠定了基础。

公元5世纪,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罗马帝国的计量体系进一步统一,形成了公制的雏形。

在欧洲,米、升、克等单位开始出现,并逐步被接受和推广。

1791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正式确立了国际公制,这一套全球通用的计量体系,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全球交流。

然而,古代量的单位并非完全孤立,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关联和转换。

比如,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斤”与“两”之间的换算,就遵循着一定的数学关系。

在欧洲,不同的长度单位也存在一定的换算公式。

这些关系的建立,体现了人类对数学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深化。

总的来说,古代量的单位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见证,它们不仅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科技的演进。

古代计量知识点总结

古代计量知识点总结

古代计量知识点总结一、古代计量单位1.长度单位:古代使用的长度单位有尺、寸、丈、尺、里等。

其中,尺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一尺等于10寸,一丈等于10尺,一里等于150丈。

这些长度单位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用于测量土地面积、建筑房屋、制作衣服等方面。

2.重量单位:古代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斤、两、钱、钱等。

其中,斤是最常用的重量单位,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10钱,一钱等于10分。

这些重量单位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用于计量商品、食物、贵重金属等物品。

3.容量单位:古代使用的容量单位有升、升、盎、升等。

其中,升是最常用的容量单位,一升等于10升,一盎等于10升,一升等于10分。

这些容量单位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用于计量液体、粉末、颗粒状物品等。

二、古代计量方法1.直接计量:古代社会在进行计量时,常常采用的是直接计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使用长度、重量、容量单位直接对物品进行计量,将计算结果直接表示出来。

直接计量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一些简单的计量任务。

2.间接计量:古代社会在进行计量时,有时也会采用间接计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先测量一些已知单位的物品,再通过数量关系计算出要计量的物品的数量或质量。

间接计量方法复杂、精确,适用于一些复杂的计量任务。

三、古代计量工具1.长度计量工具:古代社会使用的长度计量工具有尺、尺、尺、尺、尺、尺等。

其中,尺是最常用的长度计量工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衣料测量、土地测量、建筑测量等方面。

2.重量计量工具:古代社会使用的重量计量工具有秤、秤、秤、秤等。

其中,秤是最常用的重量计量工具,其结构简单、测量精确,广泛应用于商业交易、食品加工、农业生产等方面。

3.容量计量工具:古代社会使用的容量计量工具有壶、壶、壶、壶、壶等。

其中,壶是最常用的容量计量工具,其结构简单、用途广泛,广泛应用于饮食制作、药品炼制、液体储存等方面。

四、古代计量制度1.尺度标准:古代社会在进行计量时,通常会制定一些尺度标准,用于规范计量单位的使用和计量方法的执行。

古代长度计量单位

古代长度计量单位

商1尺 =10寸,1寸 =10分1尺 = 15.8厘米 ,1 寸 = 1.58厘米战国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1丈 =231厘米 ,1 尺 = 23.1厘米 ,1 寸 =2.31 厘米 ,1 分 = 0.231厘米秦1引 =10丈,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1引 = 2310厘米,1丈 =231厘米 ,1 尺 = 23.1厘米 ,1 寸 = 2.31厘米 ,1 分 = 0.231厘米汉1引 =10丈,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1引 = 2310,1 丈 = 231,1 尺 = 23.1,1 寸 = 2.31,1分 = 0.231三国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1丈 =242厘米 ,1 尺 = 24.2厘米 ,1 寸 = 2.42厘米 ,1 分 = 0.242厘米西晋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1丈 =242厘米 ,1 尺 = 24.2厘米 ,1 寸 = 2.42厘米 ,1 分 = 0.242厘米东晋及十六国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1丈 =245厘米 ,1 尺 = 24.5厘米 ,1 寸 = 2.45厘米 ,1 分 = 0.245厘米南朝与北朝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南朝 :1丈 =245厘米 ,1 尺 = 24.5厘米 ,1 寸 = 2.45厘米 ,1 分 = 0.245厘米北朝 :1丈 =296厘米 ,1 尺 = 29.6厘米 ,1 寸 = 2.96厘米 ,1 分 = 0.296厘米隋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1丈 =296厘米 ,1 尺 = 29.6厘米 ,1 寸 = 2.96厘米 ,1 分 = 0.296厘米唐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小尺:1丈 =300厘米,1 尺 =30厘米,1 寸 =3厘米,1分 =0.3 厘米大尺:1丈 =360厘米,1 尺 =36厘米,1 寸 =3.6 厘米,1 分 =0.36 厘米宋元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1丈 =312厘米 ,1 尺 = 31.2厘米 ,1 寸 = 3.12厘米 ,1 分 = 0.312厘米明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裁衣尺 :1尺 =34厘米,1寸 =3.4厘米量地尺 :1 尺 = 32.7 厘米 ,1 寸 = 3.27厘米创造尺 :1尺 =32厘米,1寸 =3.2厘米清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1 / 2裁衣尺 :1 丈= 355厘米 ,1 尺 = 35.5厘米 ,1 寸 = 3.55厘米量地尺 :1 丈= 345厘米 ,1 尺 = 34.5厘米 ,1 寸 = 3.45厘米创造尺 :1 丈= 320厘米,1尺 =32 厘米,1寸 =3.2 厘米关羽九尺约为 2.178 米,张飞八尺约为 1.936 米,刘邦七尺约为 1.694 米刘邦属于正常身高,关羽身高极高,他们都是武将,这类身高都很广泛2 / 2。

古代计量介绍

古代计量介绍

古代计量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代计量是古代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代人类在生产、贸易和建筑等方面都需要准确的计量单位来进行交易和活动,因此古代计量系统的建立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计量系统。

在古埃及,他们使用的度量衡单位是“鲜”、“升”、“卡纳特”等,用来测量物品的容量和重量;在古中国,民族使用的度量衡单位是“斤”、“两”、“钱”等,用来测量重量和长度。

不同地区的度量衡单位虽然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准确性。

在古代,计量工具也是不可或缺的。

古代的计量工具主要有秤、尺、盘等。

秤是最常见的计量工具,用来测量物品的重量;尺则是用来测量长度和面积的工具;盘则是用来测量液体和粉末的容量。

这些计量工具虽然简单,但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古代计量不仅在贸易和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在建筑和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的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准确的度量工具来测量建筑物的尺寸和重量,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稳固和安全。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等伟大建筑的建造,都离不开准确的计量单位和工具。

古代计量还涉及到时间的测量。

古代人类需要精确的时间单位来安排生活和工作。

古代的日晷、水钟和沙漏等工具就是用来测量时间的。

这些工具虽然简单,但对于古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古代,不同文明国家的计量系统之间也有着交流和影响。

古希腊的度量衡单位对欧洲的度量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古印度的度量衡单位也对东亚的度量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文明国家之间的计量交流促进了度量衡单位的发展和完善。

第二篇示例:古代计量是指古代人类在进行商业交易、建筑施工、农业生产等活动中使用的测量系统。

古代计量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文明的计量方式和单位制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类在计量领域的智慧和创新。

长度单位的典故

长度单位的典故

关于长度单位的典故
关于长度单位的典故:毫厘丝忽。

明·冯梦龙在《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中云,“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

”成语解释:毫、厘、丝、忽分别是古代“分”以下的四个小量值的长度单位,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链接度量衡:《辞海》注,毫“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厘“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丝“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容量单位”。

但是《辞海》中对“忽”的注解仅为“长度单位”,且《孙子算经》载,“度之所起,起于忽”。

因此,“毫”“厘”“丝”“忽”在这个成语中均是指我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

《孙子算经》载“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可见“毫”“厘”“丝”“忽”都是“分"以下的小量值长度单位,十进制。

到了宋代则把“秒”改成了丝;清末时又把长度的小单位定到“毫”为止。

“毫厘丝忽”成语出自明代,明时尺度营造尺1尺约合32厘米,推算下来1厘=1/1000尺=0.032厘米,1毫=1/10000尺=0.0032厘米,1丝=1/100000=0.00032厘米,1忽=1/1000000尺=0.000032厘米。

古人的计量单位

古人的计量单位

古人的计量单位古代人民在没有先进科技的情况下,创造了各种独特的计量单位来衡量物品的重量、长度和容量等。

这些古老的计量单位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智慧和深刻的观察力。

一、长度单位1. 尺:尺是古代中国使用的主要长度单位,通常指的是人体的尺寸。

它的长度等于一人伸开双臂的距离,也可以用来衡量房屋或道路的长度。

2. 丈:丈是比尺稍长的长度单位,约等于十尺。

在农村中,人们常用丈来衡量田地或房屋的大小。

3. 步:步是古代人们行走的距离单位,约等于一人走一步所覆盖的距离。

它常用来测量地面的长度或距离。

二、重量单位1. 斤:斤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主要重量单位,通常用来衡量物品的重量。

一斤约等于500克,相当于现代公斤的一半。

2. 钱:钱是古代中国使用的重量单位,主要用来衡量金银等贵重物品的重量。

一钱约等于3.75克。

3. 石:石是古代英国使用的重量单位,用来衡量食物和其他物品的重量。

一石约等于6.35千克。

三、容量单位1. 斗:斗是古代中国使用的容量单位,通常用来衡量粮食和液体的容量。

一斗约等于10升。

2. 石:石是古代英国使用的容量单位,用来衡量液体的容量,特别是啤酒和牛奶等。

一石约等于35.24升。

3. 盎司:盎司是古代罗马和英国使用的容量单位,主要用来衡量液体和贵重物品的容量。

一盎司约等于28.35毫升。

这些古老的计量单位虽然在现代已经不常使用,但它们承载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的观察和认知。

它们是我们了解古代文明和历史的重要窗口,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和精确度。

古代的度量单位

古代的度量单位

古代的度量单位古代的度量单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时间、长度、重量和容量等概念的认识和衡量方式。

这些度量单位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农业、建筑和科学等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介绍古代常用的度量单位及其相关内容。

一、时间单位1. 日(天):古代人将一天的时间分为白天和黑夜,白天从日出到日落,黑夜从日落到日出。

白天和黑夜的长度因季节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 时辰:古代将一天的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约等于两个现代小时的时间。

时辰的开始时间和长度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而定,不同季节和地理位置的时辰长度也会有所不同。

3. 刻:刻是古代将一天的时间分为二十四等分的单位,每个刻约等于现代钟表上的一刻钟。

二、长度单位1. 尺:尺是古代常用的长度单位,相当于现代的30厘米左右。

尺是由中国古代工匠根据人的身体比例制定的,通常是以人的手指为基准。

2. 丈:丈是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相当于现代的3米左右。

丈是通过将人的身高分成十等分来确定的,每一等分即为一丈。

3. 步:步是古代人行走的长度单位,相当于现代的一步。

古代人计算距离常常以步数来衡量,比如行军、旅行等。

三、重量单位1. 斤:斤是古代常用的重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500克。

斤是以成人手中握住一块石头的重量为基准而制定的。

2. 两:两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50克左右。

两是握在手中的金属或石头的重量。

3. 市斤:市斤是古代商业交易中常用的重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600克左右。

市斤是商业上的统一计量单位,方便交易和比较。

四、容量单位1. 斗:斗是古代常用的容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10升左右。

斗是用来盛放粮食、水等液体或固体物品的容器。

2. 石:石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100升左右。

石是用来盛放谷物、粮食等大量物品的容器。

3. 石斗:石斗是古代商业交易中常用的容量单位,相当于现代的120升左右。

石斗是商业上的统一计量单位,方便交易和比较。

长度单位相关的典故

长度单位相关的典故

长度单位相关的典故导语:人类对于长度的计量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各种长度单位的出现也有着各自的典故和历史渊源。

本文将以“寸”为切入点,探讨一些与长度单位相关的典故,带领读者一起回顾人类计量长度的历程。

一、寸与《尚书》典故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中,寸是其中之一。

寸的定义起源于《尚书》,这是中国最早的记载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的典籍之一。

《尚书》中记载了商朝时期的历史,其中提到了一段有关寸的故事。

相传商朝的某位宰相叫做寸伯,他在为商王制定法律时,提出了一条准则:以寸为度量单位。

因此,人们将这个长度单位命名为“寸”。

二、寸与《论衡》的典故在中国古代,寸作为长度单位不仅仅是用来计量实物的大小,还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和行为。

在《论衡》这本古代著作中,就有一则有关寸的典故。

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有一位名叫公输赤的人,他非常重视寸的意义,认为寸应该是行为的准绳。

他提倡以寸为度量标准,用来评判人们的品德和行为。

三、寸与《史记》的典故《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其中也有关于寸的典故。

在《史记》中记载了秦国的一位宰相叫做李斯,他在为秦始皇制定法律时,也提到了以寸为度量单位。

据说李斯认为,寸是一个恰当的长度单位,可以用来衡量人们的行为和品德。

因此,他在法律中规定,以寸为单位来衡量罪行的轻重。

四、寸与国际计量单位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国开始普遍使用国际计量单位制来计量长度。

在国际计量单位制中,米被作为基本长度单位,而寸则逐渐被淘汰。

然而,寸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长度单位,仍然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中使用,比如木工和缝纫等。

总结:从寸的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于长度的计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寸作为一个古老的长度单位,不仅仅是用来计量实物的大小,还被赋予了一定的道德和行为意义。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寸已经被国际计量单位制所取代,但是它的典故和历史渊源仍然值得我们回顾和思考。

行测常识判断人文常识:古代计量单位

行测常识判断人文常识:古代计量单位

行测常识判断人文常识:古代计量单位一、长度长度单位包括忽、秒(丝)、毫、厘、寸、尺、丈、咫、寻、常、仞。

这些名称中尺为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古人常将一尺默认为一手之长,因此便有了“布手知尺”的说法。

其中,一仞等于八尺,同时古人也常说:“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其意思是长度测量单位中也存在着一些十分微小的精度之处,比如:蚕会吐丝,便被古人认为所吐之丝即忽,十忽为一秒,十秒即一毫,十毫是一厘,十厘就是一分了。

二、容积(体积)由于在上古时期计量农产品时多用量器,因此量器成为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计量单位,包括:溢、掬、釜、钟、豆、区、斗、斛、升(掬),其中认为一只手所能盛的水成为一溢,两只手合起来叫做掬。

这些计量单位最早出自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例如《左传》与《礼记》,这两部作品都认为掬四谓豆,由于掬即升,因此可以认为四升为一豆,相当于双手合起来舀四次水才够一豆。

除此之外,斛也是常有单位,宋朝以后多见一些,普遍认为一斛就是五斗。

三、重量由于重量单位各朝各代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对比各种说法,不难发现相似之处较多,比如:重量单位自古以来最常见的为:两、斤、铢、均、石,统称五权。

二十四铢即一两,十六两即一斤,三十斤为一均,四均就是一石,可见石是最大的单位。

四、常见包含计量单位的古诗词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注释:一仞相当于七尺。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注释: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

3.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注释:一丈等于十尺,三尺等于一米,故一丈等于3.33米。

1、短板理论是指木桶的盛水量是由组成木桶的木板中最短的一块决定的,这块短板即为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短板理论的是:A.某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单位遂任命一位新领导,提高了团队士气B.某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忽视其心理健康,使得孩子因为心理问题而迷失自我C.某企业注重对技术精英的培养,对一般员工的使用和开发不足,致使团队士气受挫D.某酒业集团投入巨资做广告,一度成为酒业的新秀,但终因产能不足,导致企业破产2、红叶子理论认为,一个人职业的成功不在于红叶子数目的多少,而在于他是否具备一片特别硕大的红叶子,这片特别硕大的红叶子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根据个人优势不断努力才能获得。

计量单位发展史

计量单位发展史

计量单位发展史引言:计量单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和需求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对计量单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确化。

本文将以计量单位发展史为线索,探讨计量单位的起源、演变和现代化的进程。

一、古代计量单位的起源人类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而计量单位的出现则更早。

最早的计量单位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使用简单工具和进行交换活动的时候。

古代人们使用的计量单位多与自然界的物体和人体有关,例如用手指、脚步、臂长等作为长度单位,用斗、升、斛等作为容量单位,用斤、两、钱等作为重量单位。

二、古代计量单位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的不断深入,古代计量单位也逐渐趋于统一和规范化。

在古代文明发达的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古文明中,都出现了一系列的计量单位,并建立了相应的度量衡制度。

例如,中国的古代计量单位有尺、寸、分、厘、毫等长度单位,有升、合、斗、斛等容量单位,有斤、两、钱、克等重量单位。

这些单位多半是基于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局限性。

三、现代计量单位的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对计量单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满足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需要,现代计量单位的出现成为必然。

19世纪末,国际计量单位的统一工作开始展开,最终在20世纪初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际计量单位制(SI制)作为现代计量单位的代表,于1960年正式确定。

SI制以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等七个基本单位为基础,通过各种导出单位组成了完整的计量单位体系。

四、计量单位的现代化进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量单位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在现代社会,计量单位已经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经济等。

为了满足不同领域对计量精度和准确性的要求,国际计量单位制也在不断更新和修订。

例如,1999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重新定义米的标准,以光速为基础重新确定了米的长度。

计量单位表格大全

计量单位表格大全

计量单位表格大全
计量单位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用来衡量物质量、长度、时间、温度
等物理量的标准单位。

计量单位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们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发展
历史。

计量单位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埃及人使用的计量单位是“金字塔”,它是一种长度单位,等于1.5米。

古希腊人使用的计量单位是“英尺”,它是一种长度单位,等于30.48厘米。

古罗马人使用的计量单位是“英里”,它是一种距离单位,等于1.609公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量单位也发生了变化。

1791年,法国科学家们制定了“公制”,它
是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它的长度单位是米,重量单位是千克,时间单位是秒,温度单位是摄
氏度。

1875年,英国科学家们制定了“英制”,它的长度单位是英尺,重量单位是磅,时间
单位是分钟,温度单位是华氏度。

20世纪以来,国际上逐渐形成了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即国际单位制(SI)。

它的长度单位
是米,重量单位是千克,时间单位是秒,温度单位是开尔文。

计量单位的发展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
且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计量单位表格大全:
长度单位:
1. 金字塔:1.5米
2. 英尺:30.48厘米
3. 英里:1.609公里
4. 米:1米
重量单位:
1. 千克:1千克
2. 磅:0.45359千克
时间单位:
1. 秒:1秒
2. 分钟:60秒
温度单位:
1. 摄氏度:1摄氏度
2. 华氏度:1.8摄氏度
3. 开尔文:1开尔文。

古代长度单位略谈

古代长度单位略谈

为 一 分 ( 厘 ) 学 《 舟 记 》 十 。魏 核 中 寸 。 古 今 常 “ 尺 ” 用 , 喻 很 小 义 又 写 作 “ ” 《 炭 翁 》 半 匹红 咫 连 比 疋 。 卖 “
便 有 “ 首 尾 长 约 八 分 有 奇 , 可 的 东 西 。 《 非 子 ・ 储 说 左 上 》 绢 一 丈 绫 , 向 牛 头 充 炭 直 ” 的 舟 高 如 韩 外 : 系 中
更 有 所 谓 “ 高 丈 二 “ , 不 过 是 八 尺 , 制 为 七 尺 , 汉 末 为 五 尺 身 者 只 汉 东
22 稗 官野史极 状 其人威 武高大 罢 了 , 六 寸。 愚公移 山》 《 中有 “ 行 、 屋 25 4 5) 太 王
④ 文学讯0/ 语秋通 2. 1B 0 4
二 山 , 七 百 里 , 万 仞 ” 说 。“ 方 高 之 高
万仞 ” 即极 言 太行 、 屋 之 高 , , 王 实
古代长度单位略谈
◎ 孟 广 柱 冯庆 元
非确数 。
跬 步 : 代 以八 尺 为步 , 代 周 秦
以 六尺 为 步 , 制 以营造 尺 , 尺 旧 五 为 步 , 又 有 “ 步 为 营 ” 说 。 古 故 步 之 代 一 步 相 当于 两 跬 , “ ” 标 但 步 的
物 。如 《 唐 书 ・ 云 京传 》 载 : 酒令 时用 的竹 签 , 新 辛 记 即筹 码 。 如 《 再 韩 手 。
“ 谨 于 法 , 有 犯 , 丝 毫 比 , 非子 ・ 权 》: 故 上 失 扶 寸 , 得 寻 治 下 虽 不 扬 “ 下
制 : 代 一 丈八 尺 为 一 制 。 管 古 《
准 又 与 现 在 不 同 ,现 在 的 一 步 古
概 括 说 来 , 代 计 量 长 度 的单 实 不 可 信 。 《 国 策 ・ 忌 讽 齐 王 代 称 “ ” 现 在 的 两 步 古 代 才 称 古 然 战 邹 跬 , 位 主 要 有 以下 几 类 : 类 是 计 量 微 纳 谏 》日 “ 忌 修 八 尺 有 佘 ” 是 可 “ ” 如 《 子 ・ 学 》 名 言 “ 一 邹 倒 步 。 苟 劝 中 不 小 的 忽 、 ( ) 毫 、 等 , 类 是 信 的 , 因 为 按 战 国 秦 制 1 约 合 今 积 跬 步 , 以 至 千 里 ” “ ” 为 丝 秒 、 厘 一 尺 无 中 跬 即 今 天 仍 继 续 使 用 的 分 、 、 、 、 天 2 .0 米 来 计 算 , 当 时 八 尺 也 半 步 , 跨 出 一 脚 为 “ ” 跨 两 脚 寸 尺 丈 31 厘 即 跬 , 里 等 , 类 是 至 今 已不 常 使 用 甚 至 就 是 现 在 大 约 18 米 的 高 个 儿 , 才 为 “ ” 今 常 用 “ 步 ” 喻 很 一 .5 虽 步 。 跬 比

古代单位

古代单位

古代单位1 里= 15 引1 引= 10 丈1 丈=2 步1 步= 5 尺?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1 尺= 10 寸1 寸= 10 分1 分= 10 厘1 厘= 10 毫1 毫= 10 丝1 丝= 10 忽换算:2 里= 1 公里(古代的「里」和「市里」长度不同)3 丈= 10 米3 尺= 1 米3 寸= 10 厘米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

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

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

具(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

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

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

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古代距离单位

古代距离单位

古代距离单位古代的长度距离单位,都以黍为准。

1、黍:长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一百黍为一尺。

《核舟记》一文中有:“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二黍许”,即“二分左右”。

十分为一寸。

《核舟记》中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即“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可见核舟之小。

2、丈:1丈=10尺。

3、寸:1尺=10寸。

4、分:1 寸 = 10 分.。

5、厘:1 分 = 10 厘。

6、毫:1 厘 = 10 毫。

7、丝:1 毫 = 10 丝。

8、忽:1 丝 = 10 忽。

9、寻:1寻= 8尺。

“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

10、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愚公移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11、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12、庹[tuó]: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1庹≈5市尺。

13、墨:也等于5尺。

1墨= 1庹14、步:1步= 5尺。

15、常:“倍寻为常”,1常=2寻。

16、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

有定制,为古八尺。

后引申车轮过后的印痕为“轨”。

17、匹:用于整卷的绸或布(五十尺、一百尺不等)。

《卖炭翁》有诗句:半匹红绢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8、引:10丈=1引,15引=1里。

19、舍:三十里。

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成语:“退避三舍”“三舍””即“九十里”。

古时候的计量单位

古时候的计量单位

中国古代计量单位大全
在古代中国,计量单位的使用非常丰富和多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计量单位:
1.长度计量单位:
⏹咫: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步:一步等于五尺,合今两步一米。

⏹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跬: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两足各跨一尺为步。

⏹常:古代以八尺为常。

⏹寻:古代以八寸为寻。

1.容积(体积)计量单位:
⏹釜:容量相当于现在的六斗四升。

⏹钟:容量相当于现在的六斛四斗。

⏹溢:容量相当于现在的四斗。

⏹掬:容量相当于现在的二升。

1.重量计量单位:
⏹钧:重量相当于现在的三十斤。

⏹斤:重量相当于现在的十六两,约合现在的24两。

⏹两:重量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四铢。

⏹铢:重量相当于现在的十六分之一两,约合现在的2.73克。

1.面积计量单位:
⏹顷:相当于现在的100亩。

⏹亩:相当于现在的666.67平方米。

⏹角:相当于现在的300步×30步。

1.时间计量单位:
⏹刻:一昼夜有100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约当15分钟。

⏹时:一昼夜分为12时,每小时合今2小时。

⏹日:日出时为旦,日入时为夕。

⏹月:约当朔望两日半为一月,一年以365.25日为一月,称平月。

1.其他:
⏹里:古时称“里”,每里合现在4117米。

⏹钱:古时称“钱”,一钱大约等于现大洋3.75克,约合0.375克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尺= 10寸,1寸= 10分
1尺= 15.8厘米,1寸= 1.58厘米
战国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1丈= 231厘米,1尺= 23.1厘米,1寸=2.31厘米,1分= 0.231厘米

1引= 10丈,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1引= 2310厘米,1丈= 231厘米,1尺= 23.1厘米,1寸= 2.31厘米,1分= 0.231厘米汉
1引= 10丈,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1引= 2310,1丈= 231,1尺= 23.1,1寸= 2.31,1分= 0.231
三国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1丈= 242厘米,1尺= 24.2厘米,1寸= 2.42厘米,1分= 0.242厘米
西晋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1丈= 242厘米,1尺= 24.2厘米,1寸= 2.42厘米,1分= 0.242厘米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1丈= 245厘米,1尺= 24.5厘米,1寸= 2.45厘米,1分= 0.245厘米
南朝与北朝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南朝:
1丈= 245厘米,1尺= 24.5厘米,1寸= 2.45厘米,1分= 0.245厘米
北朝:
1丈= 296厘米,1尺= 29.6厘米,1寸= 2.96厘米,1分= 0.296厘米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1丈= 296厘米,1尺= 29.6厘米,1寸= 2.96厘米,1分= 0.296厘米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小尺:1丈= 300厘米,1尺= 30厘米,1寸= 3厘米,1分= 0.3厘米
大尺:1丈= 360厘米,1尺= 36厘米,1寸= 3.6厘米,1分= 0.36厘米
宋元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1丈= 312厘米,1尺= 31.2厘米,1寸= 3.12厘米,1分= 0.312厘米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裁衣尺:1尺= 34厘米,1寸= 3.4厘米
量地尺:1尺= 32.7厘米,1寸= 3.27厘米
营造尺:1尺= 32厘米,1寸= 3.2厘米

1丈= 10尺,1尺= 10寸,1寸= 10分
裁衣尺:1丈= 355厘米,1尺= 35.5厘米,1寸= 3.55厘米
量地尺:1丈= 345厘米,1尺= 34.5厘米,1寸= 3.45厘米
营造尺:1丈= 320厘米,1尺= 32厘米,1寸= 3.2厘米
关羽九尺约为2.178米,张飞八尺约为1.936米,刘邦七尺约为1.694米刘邦属于正常身高,关羽身高极高,他们都是武将,这种身高都很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