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干预_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_潘红波

合集下载

政府干预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政府干预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政府 干 预对 国有 上 市公 司
并购 绩 效影 响 的研 究
沈冬梅 刘 静 云南财 经大学 会计学 院 云南 昆明 6 0 1 2 5 2
府 “ 掠夺之手理论 ” “ 和 支持之手理论”提 供 了实证 支持。 以 文献的研究结果都表明 中国企业 实施 并购重组的动机和绩效颇为偏离 。但 是这些文献中有 的没有用政府干预的代理 变量检验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有的文献 做 了其代理变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研 究,但对 于政府干预的量化做的还不够细 致。由于上市 公司真实受到的政府干预程 度难 以直接衡量 ,只能采用 间接的方法衡 量 ,因此研 究结果 的可靠性受到所选代理 变量 的影响。因此 ,本文以 2 0 2 0 ① 0 2 06 年 A股上市公 司发生的 2 9 国有企业并 1个 购事件 为样本 ,从对政府干预程度不同角 度的量化来研究政府干预对并购绩效的影 响 ,以期全方位实证分析政府干预对 业 并购绩效的影响 。
越好, 但在长期 内存在 “ 空效应 ” 即 掏 ,
金 字塔层 级越 长并购 长期 绩效越 差 ;此 外,金字塔层 级与并购绩 效的关系还受
到地 区间政 府 干 预 差 异 的影 响 。
【 关键 词 】
政 府干预 ;金字塔层级 ;并购绩效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引 言
制度环 境的差异是并购绩效研 究未得 到一 致结论的可能原 因。理论上 , 并购有 助 于公司价值 的提 升 , 实证研 究却未能 但 得 到一 致 的结论 。具 体 到 中国的 现实背 景 ,我 国大 部分 上市 公司 为政 府控 制企 业 ,政府干预这个重要的制度坏境对企业 并购行 为的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国内学者 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企业 的 并购重组行为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这 些 研 究大致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以政府 干 预来解释企业并购绩效差的原因 ,如冯根 福 和 吴林 江 (0 1 2 0 )提 出 由于 投机 性 资产 重组或政府干预性资产重组致使企业 并购 后的绩效并 未得到改善;而张新 (0 3 认 20 ) 为经典 的并购动机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 中 国企业的 并购 绩效 ,“ 体制 因素下的价值 转移与再分配假说”能解释中国并购为何 不创造社 会净价值 。另 一 方面以实证 的方 式研究 政府 干预 对并 购决 策 、绩 效的 影 响,如李增泉等 (0 5 2 0 )实证 考察了控股 股 东和地方政府 的支持或掏空动机对上市 公 司长期绩效的影响 ;方军雄 (0 8 2 0 )实 证 考察 了政 府 干预对 企业 并购 决策 的 影 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控制的企 业更易实 施本地 并购和多元化并购 ,而 中央政府控 制企业 则 多实 施跨地 区并购 ;潘 红波 等 (0 8 2 0 )研 究发现地 方政府l 下预对盈利样 本 公司的并购绩效有 负面影响 , 而对亏损 样本公 司的并购绩效有正面影响 ,这为政

政府干预_政治联系与企业过度投资效应_赵岩

政府干预_政治联系与企业过度投资效应_赵岩

政府干预、政治联系

与企业过度投资效应

*

赵岩

陈金龙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630012)、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J01382)、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A13326S )和福建江夏学院青年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12C010)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提要

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

本,从民营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考察了政治联系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双向影响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政府干预企业决策行为能够导致企业产生过度投资行为;建立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为了满足政治上的投资需求往往会产生过度投资行为,政治联系强度越大其过度投资越严重,政治联系层级越高其过度投资也越严重;政治联系导致企业产生过度投资之后,过度投资会巩固和提升企业政治联系的强度和层级。本文研究结论不但深化和丰富了政治联系与企业过度投资的理论研究,而且对中国当前的产能过剩治理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政治联系

过度投资

一、引言

政治联系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往往会影响企业决策和行为,通常也会导致企业产生过度投资行为。关于政治联系引起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研究文献主要从政府理论“掠夺之手”或“扶持之手”的经典视角分析政治联系造成的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较少从政府和民营企业两个角度同时分析政治联系导致的

过度投资问题,也极少考察在政治联系引起民营企业产生过度投资之后,过度投资是否能够巩固和提升政治联系的强度和层次。鉴于此,本文首先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同时分析政治联系引起过度投资的问题,然后探究过度投资对政治联系程度和层次的影响。

政府干预与地方国企过度投资行为探讨

政府干预与地方国企过度投资行为探讨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在 消费品需
求变动的情况下 , 货币 因素 、 技术改革 、 新
( 9 6) 为经理 人将 自由现金流投 资于 18 认 NP V为负的项 目, 扩大企 业规模 , 而增 从 加可 控资源与提 高薪酬水平 。L n a g通过 研究 发现 , 企业 并购中的竞标者往往 都是 拥有 大量 自由现金流 的企 业 , 但这些 企业 的投 资机 会即T bnQ值都不高 。 r¥ oi Ma k 1 ]
部 分 会 更 多 地 被 经 理 用 于 负 NP V项 目。
该 理论 主要从 利率 角度来解释过度投
过 度 投 资理 论
( )代 理 理 论 一
资。利率作为不同生产部 门间分配 生产 因
素的基准 ,在其 中起着重要作 用。在经济 增长阶段 , 社会投资倾 向表现强烈, 固定资 产投资 ( 资本 品生产 ) 迅速发展 , 利润增
( ) 自由现 金 流 理 论 三

MM理论认为公司投 资是独立 的, 判断
投 资项 目的标准是 N V为正 , P 投资 目标是 实现公 司价值 的最大化。 然而 , 现实 中, 公 司投资活动 往往偏离 了该 目标 ,高层会利 用手中的自由现金流 ,投资于负 N V的项 P 目,这就造成 了过度投资。 而 根据 2 0 0 8年 中国统计 摘要 的统计 结果 ,2 0 — 0 7年 间固定 资产投资平 0 1 20 均增长率为 2 .%。随着投资热度 的不 断 16 上升 ,理论界开始积极探 索有关投资效率 和投资过度方面 的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发 现 ,我 国上市公司也存在过度投资现象 。

政治关联原稿

政治关联原稿

第二章文献综述

本章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是与本文研究问题的相关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基本观点。本文以正式的法律制度环境与作为非正式制度安排存在的政治关联间的相互作

用为研究起点,研究法治环境、政治关联与公司发展三者的关系,重点讨论法治环境对企业构建政治关联、及所构建政治关联对公司发展影响的作用。本章文献综述主要包括:政治关联概念综述、法治环境对政治关联影响综述、法治环境对企业影响研究综述、政治关联对企业影响研究综述,研究评述及小结。该部分的内容有利于梳理当前的研究现状,为本文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研究背景和基础。

第一节政治关联概念综述

一、政治关联概念的提出

政治关联概念的提出,是基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再次的经济危机。二战后期,

经济出现大萧条,需求不足和严重失业困扰世界经济。与传统经济学家赞同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不同,凯恩斯反对自由经济,提倡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提出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思想,对后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经济出现严重的滞涨局面,人们开始怀疑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转向自由放任的自由经济思想,主张市场机制

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新型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兴起,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推行新型的自由经济政策。90年代初,西方经济再次出现经济危机,经济衰退,政府重新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治关联研究是在这样的世界经济背景下展开的。实质上,政治关联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一种形式。与直接的政府干预不同,政治关联及其影响在较大程度上是以合法形式存在的。

政治关联_企业绩效与企业行为的研究综述

政治关联_企业绩效与企业行为的研究综述

政治关联、企业绩效与企业行为的研究综述

马晓维苏忠秦曾琰谢珍珠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031)

摘要:自Krueger开创性地指出企业家花费时间和金钱与政府官员建立关系能给企业带来利

益以来,企业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关

于政治关联(political connections)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主要理论和实证文献。在实证文献综述

中,从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与企业行为影响的这两个维度出发,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

系,阐述了这些文献的概念定义、度量方法、样本选择及主要结论。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进一

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制度背景;政治关联;企业绩效;融资行为

引言

Krueger[1]开创性地指出,企业家花费时间和金钱与政府官员建立关系,可以给企业家带来巨大的利益,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政治关联在世界各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司法独立性较差或者政府官员比较腐败的国家。大量文献研究表明,政治关联能给企业带来各种好处,例如更优惠的银行贷款、更低的税率、更多的政府救援、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政府补贴。但是,关于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的研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一些学者发现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有正的影响[2-11],另一些学者却发现政治关联对公司绩效有负的影响[12-19]。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政治关联的主要理论和实证文献,不仅可以使国内学者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脉络,也可以为国内学者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更加深入的研究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及企业行为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阐述了政治关联的定义以及在实证研究中的度量方法。第三部分从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角度综述了实证研究文献。第四部分从政治关联与企业融资等行为的角度综述了实证研究文献。第五部分为总结与未来研究展望。

csmar政治关联变量解释

csmar政治关联变量解释

csmar政治关联变量解释

摘要:以2008-2010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上市公司高管的政治关联与过度投资行为以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政治关联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进一步检验发现,从解决就业角度分析,过度投资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然而从税收贡献分析,政府基于增加当地的税收水平而引发企业过度投资的行为是低效率的。研究发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有效、适度地抑制企业投资过热的社会问题,利用这把双刃剑真正的解决民生问题。

关键词:过度投资;政治关联;社会效益

一、引言

政治关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社会资源而

与政府形成的一种“关系”。目前,有很多学者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去研究政治关联的影响。Claessens等(2008)[1]研究发现,在巴西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比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易获得优惠的银行贷款,而这些资产带来的投资效率却很低。Faccio(2006)[2]研究发现,在陷入财务困境时,政治关联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在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对社会的资源配置力度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政治关联作为投资者保护制度不完善的替代机制而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追捧。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更容易进入政府管制行业——房地产行业(罗党论等,2009)

[3],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余明桂等,2010)[4]以及更多、更长期的银行贷款(Fanetal。,2006)[5]。

企业的投资行为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领域一个热门话题。管理层的教育水平、平均年龄(姜付秀等,2009)[6],上市公司的薪酬结构(辛清泉,2007)[7],管理者的过度自信(Malmendieretal。,2005)[8],公司的股利政策(魏明海等,2007)[9],负债融资(童盼等,2005)[10]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上述研究都只是单独地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了企业的投资行为。此外,一些文献已经开始研究政治关联与过度投资的影响。一方面,张功富等(2011)[11]认为政治关联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均呈现负相关,可以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来保护企业产权免受政府损害并为企业谋取利益;另一方面,梁莱歆等(2011)[12]认为政治关联显著增加了民营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概率,且政治关联的强度越大、过度投资的概率越大。上述文献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既可能是“帮助之手”,也可能是“掠夺之手”(Shleiferetal。,1994)[13]解释了政治关联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

潘红波夏新平余明桂

内容提要:本文以2001—2005年间发生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的事件为样本,研究地方政府干预、政治关联对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

政府干预对盈利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有负面影响,而对亏损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有正面影

响。这说明,出于自身的政策性负担或政治晋升目标,地方政府会掠夺或支持当地国有上

市公司,这为政府“掠夺之手理论”和“支持之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我们还发现,

盈利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与政治关联正相关,这表明,政治关联可以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

机制来保护企业产权免受政府掠夺。

关键词:政府干预掠夺之手支持之手政治关联地方国有企业并购

一、引言

随着世界并购浪潮的持续进行,并购动机和绩效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西方成熟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时收购公司的绩效,学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如Fuller等,2002),而对于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时收购公司的绩效,学者们的研究则一致发现,收购公司会获得显著的正的超额收益率(如Fuller等,2002;Moeller等,2004;Masulis等,2007)。Fuller 等(2002)将这种正的超额收益主要解释为“流动性效应”,即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以后,目标公司的流动性迅速增加,导致收购公司能够获得这种流动性的价值。

针对我国市场,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总体而言,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并不能给收购公司带来显著的正的绩效(如陈信元和张田余,1999;李善民和李珩,2003)。这些文献没有区分目标公司是否是上市公司,而这种区分对于并购动机和并购绩效有重要的影响。①本文以227个盈利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的事件为样本,检验并购宣告时收购公司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并购宣告时,收购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负。这个检验结果与西方学者的理论预期和经验证据恰好相反,即我国盈利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存在“并购绩效悖论”。

政府干预_所有权性质与企业并购

政府干预_所有权性质与企业并购

摘要:本文考察了在存在地方政府干预的背景下不同所有权性质与企业并购决策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更易实施本地并购、更多的实施无关的多元化并购,而中央政府控制的企业则可以突破地方政府设置的障碍,实现跨地区并购。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干预的确对企业的并购决策产生了影响,也一定程度支持了我国存在市场的地区分割的结论。

关键词:政府干预

所有权

并购

一、引言

并购所具有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改善企业公司治理、提高企业价值的功能,使得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世界各国经济领域的浪潮(张新,2003;李善民、曾昭灶、王彩萍、朱滔、陈玉罡,

2004),在中国也日益得到监管层的支持和鼓励。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开始考察不同并购类型的绩效(李善民、周小春,2007),研究发现按照行业的相关性的相关并购和无关多元化并购对企业绩效具有截然不同的影响(李善民、周小春,2007),前者包括相关行业的横向并购和相关行业上下游的纵向并购,有助于主并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使得绩效得以改善,而多元化并购或者无助于企业绩效的改善,或者损害了企业绩效(李善民、周小春,2007;陈信元、黄俊,2007)。问题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公司选择多元化并购,而不是相关并购?这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李善民、周小春,2007),他们研究发现公司的经营业绩、规模等特征是影响多元化并购和相关并购的重要因素。不过他们没有研究制度环境对并购决策的影响,而更有解释力的研究应当考虑制度环境的影响(Andrade,Mitchell &Stafford,2001;李增泉、余谦、王晓坤,2005)。具体到正处于制度转型的中国,地方政府干预这个制度因素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夏立军、方轶强,2005;方军雄,2007)。因此,考察地方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自然成为研究的方向。

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动机与效果:综述与启示

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动机与效果:综述与启示

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动机与效果:综述与启示

作者:杨沁扈文秀

来源:《预测》2016年第05期

摘要:在政府干预企业并购动因与效果的研究中,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规制理论,从政府政策、法规制定的外部宏观视角出发,历经公共利益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发展到目前的激励规制理论,强调政府公共利益动机与集团利益动机并存。二是政府终极控制权理论,从公司治理的微观视角出发,将政府干预行为视为企业并购决策的内生变量,认为政府的“掠夺”之手与“支持”之手共生。两大理论体系研究视角各不相同,彼此独立成型但缺少关联性。探讨政府控股对企业并购产生影响的路径与机理,构建合意的地方政府的激励性规制及企业的经济性规制体系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并购;政府干预;规制理论;终极控股权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92(2016)05-0074-07doi:

10.11847/fj.35.5.74

1引言

2016年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改革大年,随着国企改革“九项重点任务”的出台,央企、国企的兼并重组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五至七年发展的重头戏。然而,企业并购绝不单单是企业自身的行为,不仅新兴转型经济国家的政府较多地干预企业并购,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政府也频频利用其手中的权力干预企业并购。转型期的中国,政府高度介入企业并购,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并购的完成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资源配置扭曲、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若要使并购真正成为国企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必须重新思考政府的职能定位,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这也是本届政府实现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任务。政府对企业并购的干预,源自政府干预理论的指导。政府干预的思想从“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到“掠夺之手”,也指导着政府对企业并购走过了“放任—规制—放松规制—再规制”的干预历程。这种“放松—规制”的循环不是简单的往复,而是对政府干预动机与效果的不断反思和自我修复,伴随着相关研究和理论的推进。这些研究涉及到政府规制理论、国家干预理论以及政治学等范畴,理论线索与支脉不少,但较为零散,尤其是转型经济中该命题的研究非常匮乏。近年来,La Porta等[1]开创的终极控制权理论为转型经济中政府干预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些较有影响的成果逐渐显现。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有关“政府干预企业并购动因与效果”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国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干预行为提供借鉴。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

一直以来,地方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但在某些行业中,国有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府的干预和政治关联影响了地方国有企业的并购。本文将从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以及地方国有企业并购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的因素。

一、政府干预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于国有企业的并购始终保持高度关注。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国有企业的并购,为国有企业的并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政府还通过政策引导、红利政策等手段,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开展并购活动,提高国有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政府干预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批流程的长短

国有企业并购需要经过政府的批准,而政府批准的流程速度会直接影响着并购的顺利进行。政府审批流程繁琐、时间较长,则对于国有企业的并购产生了不利影响。

2.政策引导

政府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并购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这对于国有企业的并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政策引导不仅能够为国有企业并购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够缓解一些并购带来的风险。

3.政策变动

政府的政策变动也会影响地方国有企业的并购。如果政府私有化的政策得到了实施,国有企业的并购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政治关联

政治关联是指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政治关联取决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多重利益关系,它对于地方国有企业的并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政治关联的优势

政治关联可以为国有企业的并购提供有力的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对自己所管辖的企业进行调查,确定这些企业是不是值得进行并购,以及如何进行并购,从而使并购活动得到更好的规划和实施。政治关联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使并购更加顺利进行。

坏制度下没有好医生——专访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来

坏制度下没有好医生——专访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来

坏制度下没有好医生——专访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来孔晓燕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非典之后,与人们最为密切相关的医疗行业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仅仅一句“改革”就能解决吗?如果只是这样,事情就容易多了。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孔晓燕

【作者单位】《科技与企业(北京)》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22.21

【相关文献】

1.新常态下的西部新机遇--专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盛毅 [J], 胡静

2.警惕"一出没有中国演员的中国剧"--专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 [J],

3.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迈向发达经济体的关键——专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 [J], 马玉荣

4.专访世博协调局专职副局长周汉民:没有固定模式是世博的最大魅力所在 [J], 龙婧

5.谁说我们没有世界领先的雷达? 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 [J], 王建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政府干预与多元化并购特征、绩效--来自中央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干预与多元化并购特征、绩效--来自中央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干预与多元化并购特征、绩效--来自中央和地方国有上市

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燕燕;黄国良;张亮亮

【摘要】文章以发生多元化并购的594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不同层级政府干预下国有上市公司多元化并购特征和并购绩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政府干预程度会显著影响国有上市公司多元化并购的行业特征、关联特征和区域特征,而中央和地方政府不同的职能目标和管制策略使得中央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在特征表现上有所差异。中央公司的多元化并购明显呈现出对控制行业、关联并购和跨地区的偏好,并未出现预期的“多元化折价”现象,证实中央国有上市公司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受地方政府目标多元性和寻租等问题影响,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多元化并购的关联交易特征和同区域特征更明显,成为“多元化折价”的根源。%This paper takes 594 state-owned listed companies as samples which have the experience of diversified M&A,to empirically test if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central state-owned listed companies and local state-owned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ed M&A and performances. 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woul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connected transaction characteristics,as well as region characteris⁃tics,which would show obvious differences due to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The central state-owned listed companies are inclined to controlled industries,connected transaction and cross-region,which have not leading to“diversification discount”as expected. It proves the central state-

我国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风险分析

我国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风险分析
亏损企业 的并购 问题 上 , 政府通过 优 制度创新 上 , 因为创 新总是 带有较大 机构用 政治手段 来强化 经济管理 , 这 惠政策强制 或鼓励并 购。这样 , 由于 风险 。从 某种程 度上讲 , 也可 以说 就决定了我国地 方政 府作为一级利益 这 政府不 当干预 , 并购 代替 了破产 , 限制 是地方政 府功利 性行为 的一种表 现 。 主体和其他利益 主体相 比,其 经济行 了企 业并 购市场的规模 , 并购局 限 在企业 并购过程 中 , 使 当涉及地 方利益 为行政导向的特 殊性 。 同时 , 正是 由 也 于强弱联合 , 在一 定程度 上影响 了企
() 3企业受行政属性 的制约 , 促使 并不仅仅表 现为地方政府 的行政区本 为 中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集合为一
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严重
地 方政 府 经济 行 为 的行 政导 向 政策性 “ 寻租 ” 为 , 行 即地 方政府 向中 购 中获得较大的控 制权收益 ,从而使 性 ,必然把地方政府参与和组织管理 央争取 各种优惠政 策 , 以便使 自己在 低效率并购问题频繁 发生 。
行将劣势企业并如优势企业并最终将 展经济 , 而是面对一 个多元 的 目标 体 地方 政府 在 经济 中发挥 着局 部 性 的 优势企业拖跨 的现象 。
系 。因此 , 方政府 要努力 实现 的首 “ 地 政府替代” 功能。但 由于这 种功能是 般原则是最小风险。这就 决定了地 济行为就有着 强烈的行政导 向性 。甚

政治关联、企业并购特征与并购绩效

政治关联、企业并购特征与并购绩效

经 政 法 大学 2 0 1 2年 引 进 人 才 项 目 ( 3 1 5 4 1 2 1 1 1 0 3 )资 助
易 获 得 政 府 的 支 持 , 但 获 得 支 持 后 的 业 绩 显 著 下 降 , 并 显 著 差 于 非 政 治 关 联 企 业 。F a n等 考 察 了 中 国 上 市 公
更 容 易 进 入 管 制 行 业 、更 容 易 进 行
现 的 。 我 们 同 时 考 察 了政 治 关 联 对 并 购 绩 效 的 影 响 , 发 多 元 化 、 更 容 易 进 入 金 融 等 管 制 性 行 业 进 行 经 营 等 。f 9 ”
现 无 论 是 以 会 计 业 绩 还 是 市 场 业 绩 作 为 衡 量 指 标 , 政 治 ( 2)政 治 关 联 会 显 著 影 响 企 业 的 经 济 后 果 , 但 这 种 影 响
关 键 词 政 治 关 联 ;企 业 并 购 ;并 购 特 征 ;经 济 后 果 业 而 言 , 分 析 师 的 预 测 误 差 显 著 大 于 非 政 治 关 联 企 业 ;
本 文 受 国 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面 上 项 目 ( 7 1 1 7 2 1 8 1 ) 、 中南财 F a c c i o等 发 现 , 虽 然 政 治 关 联 企 业 在 陷 入 【 禾 ] 境 后 更 容
因 为 并 购 而 遭 受 的 损 失 最 大 。 上 述 结 果 说 明 , 中 国 上 市 的 文 献 则 发 现 政 治关 联 的经 济 后 果 是 负面 的 。 例 如 , 张 公 司 的 政 治 关 联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导 致 了资 源 的 错 误 配 置 , 敏 等 发 现 政 治 关 联 会 降 低 信 贷 资 源 配 置 效 率 ;梁 莱 使 得 有 限 的 资 源 浪 费在 低 效 甚 至 是 无 效 的 并 购 行 为 上 。 歆 和 冯 延 超

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

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

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

陶瑞;刘东

【摘要】并购作为企业扩张的一种手段,最主要的理由是:与内部成长相比,它能使新的统一体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其战略目标.这种扩张方式自被企业广泛采用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五次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浪潮.然而,在方兴未艾的并购形势背后,并购失败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些现象吸引了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去探究其具体成因.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扫描的基础上,将并购失败的原因归纳为:并购动机的情绪性和盲目性,并购能力自我评估的缺乏性,目标企业选择的不合理性和并购后整合不到位等四个方面,并总结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建议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为企业并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卷),期】2012(000)001

【总页数】4页(P48-51)

【关键词】企业并购;并购动机;并购绩效;价值收益

【作者】陶瑞;刘东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一、引言

美国学者Mirvisamp;Marks(1992)[1]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公司并购中,有2/3至3/4的并购是失败的。Meek(1977)[2]对1964-1972年英国发生的233笔并购事件的长期绩效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收购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同行业其他未发生并购公司,并在五年后达到最低点。Ravenscraft(1987)[3]则研究了发生于1950-1977年间的471起并购案例,得出:目标方资产收益率以年均0.5%的速度减少;并购方资产收益率也显著下降,其获利水平比未发生并购公司低3.1%。在管理咨询界,调查的结果也是不容乐观的,Mckinsey、Mercer和Kearney等咨询公司和研究机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调查,得出大约一半的并购是失败的,见表1所示[4]:

政府干预 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 基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政府干预 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  基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三、理论框架
本次演示从政府干预、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的交互作用出发,提出以下 研究假设:政府干预对企业生命周期具有显著影响,而企业生命周期又对并购绩 效产生显著影响;政府干预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程度因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 而异;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程度也受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能带来良好的绩效。据统计,只有约30%的并购 事件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大部分并购事件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风险。
三、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
1、并购动机。并购动机是影响并购绩效的首要因素。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 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等。只有当并购与企业的发展 战略相符合,才能实现预期的绩效。
3、选择适当的并购方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公司的需求选择适 当的并购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整合效果和经济效益。
4、提高整合能力。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整合能力,确保并购后能 够顺利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融合。
感谢观看
对于企业而言,应充分了解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合理配置资源。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应根据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选择合适的并购 目标,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研究方向方面,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政府干预 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2)企业生命周期与股价表现之间的关系及影 响因素;3)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等。这些研究议题将有助于进一 步丰富和拓展政府干预、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领域的研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

潘红波 夏新平 余明桂

内容提要:本文以2001—2005年间发生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的事件为样本,研究地方政府干预、政治关联对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干预对盈利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有负面影响,而对亏损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有正面影响。这说明,出于自身的政策性负担或政治晋升目标,地方政府会损害或支持当地国有上市公司,这为政府“掠夺之手理论”和“支持之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我们还发现,盈利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与政治关联正相关。这表明,政治关联可以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来保护企业产权免受政府损害。

关键词:政府干预 掠夺之手 政治关联 地方国有企业 并购

* 潘红波、余明桂,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430072,电子信箱:phb6442@yahoo .co m .cn ;夏新平,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邮政编码:430074。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602013)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特别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的修改意见,亦感谢香港科技大学Jie Gan 教授、圣克鲁斯加州大学Yin -Wong Cheung 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D onghui Li 老师、上海财经大学李增泉教授的建议和批评,同时感谢雷鸣、刘元瑞和马先文出色的助理研究工作,当然文责自负。

① 张新(2003)、李增泉等(2005)尽管研究了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时收购公司的绩效,但是他们仍然以国外上市公司收购

上市公司的文献作为参照,而没有以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这类文献作为比较的基础。

一、引 言

随着世界并购浪潮的持续进行,并购动机和绩效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西方成熟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时收购公司的绩效,学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如Fuller et al ,2002),而对于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时收购公司的绩效,学者们的研究则一致发现,收购公司会获得显著的正的超额收益率(如Fuller et al ,2002;Moeller et al ,2004;Masulis et al ,2007)。Fuller et al (2002)将这种正的超额收益主要解释为“流动性效应”,即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以后,目标公司的流动性迅速增加,导致收购公司能够获得这种流动性的价值。

针对我国市场,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并不能给收购公司带来显著的正的绩效(如陈信元、张田余,1999;李善民、李珩,2003)。这些文献没有区分目标公司是否是上市公司,

而这种区分对于并购动机和并购绩效有重要的影响。①本文以227个盈利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收

购非上市公司的事件为样本,检验并购宣告时收购公司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并购宣告时,收购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负。这个检验结果与西方学者的理论预期和经验证据恰好相反,即我国盈利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存在“并购绩效悖论”。

为什么在我国会存在这种“并购绩效悖论”?我们认为,主要因为,在Fuller 等(2002)和Masulis 等(2007)的研究样本中,企业并购活动是并购双方基于市场化原则自由达成的契约,较少地受到政府的干预。但是在我国,地方政府有动机和能力要求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缓解当地的失业率问题或者实现其政治晋升目标,而并购活动既可以缓解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可以做大产业或者集团公司规模以实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晋升目标。所以,盈利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常常受到地方政府的负面干预,收购公司的收购决策常常是出于地方政府的政治目标(政策性负担或政治晋升

目标),而不是基于企业效率最大化目标。

以上述227个事件为样本,以当地的失业率水平、财政赤字状况和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作为地方政府干预的代理变量,本文检验地方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财政赤字越严重、失业率越高、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越强,收购公司的超额收益率越低。由此,我们证明,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动机干预地方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以实现其政治目标,这为Shleifer and Vishny(1994,1998)提出的“政府掠夺之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也解释了我国盈利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悖论”。①

已有研究表明,政治关联可以保护企业的产权免受政府的损害(如Chen et al,2005;Bai et al, 2006)。为此,本文进一步检验,当地方政府利用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达到其政治目标时,政治关联是否可以保护企业的产权免受政府的损害。以227个并购事件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并购绩效与政治关联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当地方政府对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进行负面干预时,政治关联可以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保护企业的产权免受政府损害。

本文还研究了地方政府干预对亏损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些亏损企业的并购绩效与地方政府干预正相关。这表明,出于自身的政策性负担,地方政府会通过并购方式支持当地亏损企业,这为“政府支持之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Shleifer and Vishny,1998)。

在稳健性检验中,我们分析了地方政府干预和政治关联对央企和民企(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并购活动发生之前,无论这些公司是盈利还是亏损,地方政府干预和政治关联对这些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这表明,由于地方政府与央企和民企不存在控制关系,地方政府不会或较少地干预这些公司的并购活动。

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我们发现,我国盈利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存在“并购绩效悖论”,并从我国各地区地方政府的干预动机和干预程度的差异着手,为其提供了一种合乎逻辑的解释,从而丰富和拓展了并购类文献;其次,本文同时为“政府掠夺之手理论”和“政府支持之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如Shleifer and Vishny,1998),即在我国法律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出于自身的政治目标,地方政府官员有动机和能力干涉地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以掠夺或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最后,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的视角丰富了政治关联的相关研究,即在我国法律保护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政治关联可以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保护企业的产权免受政府掠夺。

本文第二部分在分析政府干预动机和政治关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是实证检验的结果及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政府干预与企业并购

为什么地方政府会干预辖区内国有企业的并购决策?目前至少有两种理论用来解释这种干预动机,即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负担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晋升目标。

1.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负担。Shleifer(1998)指出,地方政府会利用政府所有权追求政治目标,这会导致国有企业的低绩效。Lin等(1998)认为,转型经济中国有企业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承担了政府的多重目标,如经济发展战略、就业、社会养老、社会稳定等等,由此导致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曾庆生和陈信元(2006)选取1999—2002年健康运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提供了国有控股公司的社

①李增泉等(2005)也尝试从政府干预的视角来研究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他们隐含地假定,我国各地区的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动机和干预程度是没有差异的,政府对企业并购活动的干预取决于并购企业的特征。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出于政治目标的考虑,我国各地区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动机和干预程度的差异,是影响我国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