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完整word版)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之流体流动,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之流体流动,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54a54ce6529647d27285280.png)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 基本概念 1、连续性方程2、液体和气体混合物密度求取3、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二、核心公式第一章、流体流动与流体输送机械(1)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例1-9)U 型管压差计(2)柏努利方程的应用(例1-14) (3)范宁公式(4)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例2-5) 三.问答题1.(7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如何测定的?其特性曲线主要由哪几条曲线构成?答: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在一定转速和常压的清水为工质做实验测得的.主要曲线有:H-Q,N-Q,η-Q 三条曲线,在曲线中要注明泵型号、转速. 2. (8分)试说明层流和湍流的主要区别。
答:1.质点的运动运动方式不同,层流只有轴向的运动,没有径向的脉动,而湍流质点是杂乱无章的运动,两个方向的运动都存在. 2. 流体流动速度分布不同:层流为抛物线形式,而湍流则是严格的抛物线,它的速度分布线前端基本是平直的. 3.运动的受力情况不同:层流主要是内摩擦力,服从牛顿粘性定律,而湍流由湍流应力和内摩擦力共同作用,可以仿造牛顿粘性定律写为:dydu )e (+ν=τ 3. 离心泵启动前,为什么要先灌满水?与离心泵安装高度有关的性能指标有那些? 4.选择输送管路的管径时,从技术经济角度应考虑那些因素?如何选择?5.离心泵的实验中,泵启动前与关闭时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流量调节采用什么方法,其优缺点各是什么? 6. 搞清楚离心泵的扬程与升扬高度、允许吸上高度和安装高度各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6分)(1)扬程又称压头,是泵对1N 液体所提供的有效能J/N ;而升扬高度指泵上、下游两液面的垂直高度,它只是扬程中位能差一项。
(2)允许吸上高度Hg 是指上游贮槽液面与泵吸入口之间允许达到的最大垂直距离。
为保证泵的正常可靠运行,泵的实际安装高度要比Hg 再降低(0.5~1.0)m 。
7.什么是汽蚀余量?答:为了防止离心泵汽蚀现象的发生,在离心泵的入口处液体的静压头与动压头之和(gu g p 2211+ρ)必须大于操作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头(gp v ρ)某一最小值,此最小值即为离心泵的允许汽蚀余量,即gp g u g p NSPH v ρρ-+=2211 (NSPH 为离心泵的允许汽蚀余量)8.何谓气缚现象?如何防止?答:离心泵只能空转而不能输送液体的现象。
青岛科技大学621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青岛科技大学621有机化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4800e2c227916888486d78a.png)
621有机化学考试大纲有机化学课程考试大纲一、本有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化工类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内容(一)、基本知识1、命名与结构式(1)系统命名烷、烯、炔、二烯、脂环(环烷、环烯、螺环和桥环)、芳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杂环化合物(音译法)、碳水化合物(2)了解以上各类化合物的习惯命名、简单有机化合物的衍生物命名和常见化合物的俗名。
(3)写结构式:根据命名写结构式。
2. 理解下列名词的意义(1) 碳原子杂化:sp3、sp2、sp杂化;(2) 共价键:σ键,π键。
(3) 键长、键角、键能、键的极性。
(4) 离域轨道、定域轨道。
(5)共轭体系,共振论,芳香性。
(6) 构造、构型、构象、相对构型、绝对构型。
(7) 旋光度,比旋光度。
(8) 手性(手性中心)、手性碳原子。
(9) 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差向异构体。
(10) 屏蔽效应,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偶合常数,等性氢原子,δ值,τ值。
(11) 亲核试剂,亲电试剂。
(12) 元素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
3. 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涵义。
4. 了解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物理状态和来源。
(二)、基本概念和规律1. 掌握下列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烷、烯、炔、共轭二烯、环烃(大、中、小环)、芳烃、苯、萘、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胺、重氮化合物、杂环(五元、六元);糖:单糖(Fischer投影式、氧环式、哈沃斯式、椅式、α,β构型);双糖(哈沃斯式和椅式构象式);多糖。
氨基酸,肽键,多肽结构的测定方法,蛋白质一级、二级、三级结构,核酸(核苷酸与核酸的结构表示法)。
2.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3.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4. 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熔点、沸点、溶解度的解释。
5. 马尔柯夫尼柯夫定则,过氧化物效应,扎依采夫规则,霍夫曼规则,芳烃取代规律,次序规则。
(三)、掌握熔沸点的测定,蒸馏,分馏,重结晶,萃取,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
![《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955e0014afe04a1b171de03.png)
《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本《化工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艺、生物化工、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重要应用基础课程,以传递过程(动量传递、传质和传热)为主线,涵盖了化学工业中涉及的主要单元操作过程。
要求考生掌握研究化工工程问题的方法论,掌握各单元操作过程原理和设备性能,能够进行定量过程计算和基本的工程设计,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2.掌握单元操作过程的典型设备的特性,并了解基本选型能力;3.掌握主要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设计和操作计算方法;4.能够灵活运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单元操作常见问题。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硕士研究生入学《化工原理》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主要内容和要求(一)流体流动1、考试内容(1)流体运动的考察方法、流体受力和能量守恒分析方法;(2)流体静力学及压强测定;(3)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4)机械能守恒及伯努利方程的应用;(5)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及判据;(6)流速分布及流动阻力分析计算;(7)因次分析方法;(8)管路计算;(9)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流量计。
2、考试要求掌握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动规律,包括流体静力学和机械能守恒方程。
能够灵活运用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计算流体流动问题,包括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和管路计算。
(二)流体输送机械1、考试内容(1)主要流体输送机械的类型及特点;(2)离心泵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特性曲线、流量调节、组合操作、安装和汽蚀现象;(3)往复泵的类型、工作原理、流量调节和特性曲线;(4)其它主要化工用泵(正位移泵和非正位移泵)、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和真空泵的主要特性。
2、考试要求了解各类化工用泵的主要结构、原理和主要用途。
青岛科技大学《835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青岛科技大学《835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d380329a0116c175e0e4883.png)
(2)管内苯的对流传热系数αi;
(3)当苯的流量增加50%、但其他条件维持不变时,苯的出口温度为 若干?
四、(20分)用连续精馏塔分离某双组分物系,原料液组成为0.20(摩 尔分率,下同),流量为150kmol/h。根据工艺要求,塔顶设分凝器, 冷凝液部分入塔作回流L,部分作为产品D2,由分凝器出来的气相经全 凝器冷凝后作为产品D1。要求产品D1的组成不小于0.9,塔釜残液组成 不大于0.05。操作中取L/D1=1.5,D2/D1=1/4,物系相对挥发度为 2.47,流程如图所示。试求:
目 录
2005年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 题
2006年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 题
2007年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 题
2008年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 题
2009年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 题
2010年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 题
2011年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 题
2012年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 题
(2)若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
(式中,H为压头,单位为
m;Q为流量,单位(20分)一列管式换热器,管径为φ25mm×2.5mm,传热面积为 10m2(按管外径计)。今拟用于使80℃的饱和苯蒸气冷凝、冷却到 50℃。苯走管外,流量为1.25kg/s;冷却水走管内与苯逆流,流量为 6kg/s,进口温度为10℃。现已估算出苯冷凝、冷却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分 别为1600W/(m2·K)和850 W/(m2·K);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2500W/ (m2·K)。忽略管壁两侧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已知水和苯(液体) 的比热容分别为4.18×103J/(kg·K)和1.76×103J/(kg·K),苯蒸气在 80℃的冷凝潜热为395×103J/kg。问此换热器是否合用?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青岛科技大学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青岛科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35036022a45177232f60a276.png)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青岛科技大学课程编号:0101101化工原理Ⅰ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总学时:48总学分:3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第4学期,每周3学时适用专业及层次: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相关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分离工程、传递过程原理等教材:夏青、陈常贵编著,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推荐参考书:[1] 谭天恩、丁惠华等编著,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2] 赵汝溥、管国锋编著,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3] 陈敏恒、丛德滋等编著,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4] 赵文、王晓红等编著,化工原理,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年一、课程目的与要求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打好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工程技能训练。
本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以三种传递原理为主线,以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传递速率等基本概念为理论依据,使学生掌握典型单元操作通用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进行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设计、操作及选型的计算,并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以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工原理属于工程学科,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观点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0绪论(1学时)化工单元操作的历史梗概;本课程的性质及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等化工原理研究方法。
1流体流动(15学时)1.1流体的物理性质1.2 流体静力学方程式(2学时)密度、压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静力学方程的应用(液柱压差计、液封、液面测量)。
1.3 流体流动基本方程(3学时)流量与流速、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柏努利方程的应用。
(完整版)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之吸收,推荐文档
![(完整版)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之吸收,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e6aaa59f705cc1754270964.png)
吸 收基本概念1、亨利定律2、气膜控制与液膜控制三、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增加气液两相主体的湍动程度,传质速率将会如何变化?相界面两侧的液膜和气膜中;增大2.对于高浓度气体吸收,为什么不能用脱吸因子法或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而必须用图解积分或数值积分的方法进行吸收过程计算?因为脱吸因子法和对数平均推动力法都是基于稀溶液的相平衡线为直线的假设,而对于高浓度气体吸收,该假设不再成立,所以这两种方法不再适用,必须针对相平衡曲线运用数值积分或图解积分的方法进行吸收过程的相关计算。
4.简要叙述吸收中双膜理论的提出者及其三个基本要点。
双膜模型由惠特曼(Whiteman )于1923年提出,为最早提出的一种传质模型。
(1分)惠特曼把两流体间的对流传质过程设想成图片2-10所示的模式,其基本要点如下:①当气液两相相互接触时,在气液两相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的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停滞膜,气相一侧的称为“气膜”,液相一侧的称为“液膜”,溶质A 经过两膜层的传质方式为分子扩散。
(2分)②在气液相界面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
(1分)③在气膜、液膜以外的气、液两相主体中,由于流体的强烈湍动,各处浓度均匀一致。
(2分)双膜模型把复杂的相际传质过程归结为两种流体停滞膜层的分子扩散过程,依此模型,在相界面处及两相主体中均无传质阻力存在。
这样,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的阻力便全部集中在两个停滞膜层内。
因此,双膜模型又称为双阻力模型。
5.对于溶解度系数很低的气体吸收,可采用哪些措施以提高吸收速率?7、说明传质单元高度的物理意义8、简述填料塔的基本结构与主要特点。
9、写出亨利定律的定义及表达公式。
主要公式:吸收塔的物料衡算;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求m 【例2-8】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脱吸因数法)】提高填料层高度对气相出口浓度的影响四、计算题2、(20分)有一吸收塔,塔内装有25⨯25⨯3mm 的拉西环,其比表面积a=204m 2/m 3(假设全部润湿),在20℃及1atm 下操作。
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化工原理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13fcb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5.png)
化工原理考研大纲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涵盖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化工反应工程等内容。
考研大纲对于该课程的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热力学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中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物质在不同温度、压力和组分下的热力学性质。
考研大纲要求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焓、熵、自由能等,并能应用于化工过程中的计算。
另外,还需要了解非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如压缩因子、二项式系数等。
2.传递过程传递过程是指物质和能量的转移过程,包括传热、传质和传动。
考研大纲对传热和传质过程有一定的要求。
传热过程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要求掌握传热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传质过程主要包括扩散、对流和传质反应等,要求掌握不同传质机制下物质传递的基本规律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3.化工反应工程化工反应工程是研究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工程相关问题的学科,主要包括反应平衡、反应速率和反应器设计等内容。
考研大纲要求掌握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原理,如平衡常数、平衡条件等,并能应用于化工过程中的各种反应。
另外,还需要了解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化工反应中的应用,如反应速率方程、反应速率常数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及其设计原理,如理想反应器、非理想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器等。
此外,化工原理考研大纲还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内容,如化工过程分析与优化、化工系统工程等。
这些内容主要是对化工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过程中的问题。
总结起来,化工原理考研大纲主要包括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化工反应工程等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热力学原理,了解传递过程的基本规律,并具备分析和解决化工过程中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大纲内容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对化工原理的重要概念和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其学习和研究能力。
822化工原理考纲
![822化工原理考纲](https://img.taocdn.com/s3/m/9bfc73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c.png)
822化工原理考纲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化工基础
知识、化工过程原理、化工设备和操作等内容。
化工原理的考纲通
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化工基础知识,包括化工行业概况、化工基本概念、化工领
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等内容。
2. 化工过程原理,涉及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热力学、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化工过程中的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等基本原理。
3. 化工设备和操作,包括化工设备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
备选择与设计、操作控制等内容。
4. 化工安全与环保,涉及化工生产中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事故防范等知识。
5. 化工新技术与发展,介绍化工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
艺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复习化工原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上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工工程实际问题。
考试时,可能会涉及选择题、计算题、分析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要求考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因此,复习时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进行大量的习题和实际案例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工原理的知识。
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化工原理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6b49ff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5.png)
化工原理考研大纲化工原理是研究化工基本原理的一门学科,涉及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是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将从化工原理考研大纲的主要内容、重点知识点以及备考建议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化工基本原理:包括分子实体、分子运动及分子能量、化学反应平衡、相平衡、动态平衡等基本原理。
二、热力学: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状态函数、状态方程、功和热、能量平衡、物理和化学平衡、物质的热力学函数等。
三、流体力学:包括质点和流体的运动学、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黏性力学、流体动力学等。
四、传质和扩散:包括传质基本概念、质量平衡、动力学平衡、质点和分子的扩散、传质过程的基本方程等。
五、传热:包括传热基本概念、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传热过程的基本方程、传热表达式等。
六、传质与传热过程的计算:包括质量传输的速度方程、比表面积、传热器件的传热面积与传质面积、传热剂的传热性能、流体的传热性能、失控传质和失控传热等。
以上是化工原理考研大纲的主要内容,下面将重点介绍一些备考的重点知识点。
首先是热力学,考生需要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函数的计算、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等。
需要重点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热力学过程的性质。
其次是流体力学,考生需要掌握质点和流体的运动学、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基本内容。
需要理解流体的流动特性,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再次是传质和扩散,考生需要掌握传质基本概念、传质过程的基本方程等。
需要了解物质的传质性质,掌握传质的速度方程和传质过程的计算方法。
此外,考生还需掌握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过程的基本方程等。
需要理解传热的机理和传热过程中的热阻等问题,熟悉传热的计算方法。
最后是传质与传热过程的计算,考生需要了解质量传输的速度方程、传热器件的传热面积与传质面积等。
需要熟悉传质和传热过程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计算和分析。
针对以上的内容,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二、强化计算能力:化工原理考试中,计算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要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完整版)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之传热,推荐文档
![(完整版)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之传热,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88c7db7f18583d048645964.png)
(20 分)现有一列管式换热器,内有 φ25×2.5 mm 钢管 300 根,管的有效长度为 2m,要求将 8000Kg/h 空气于管程内由 20℃ 加热到 85℃,采用 108℃的饱和蒸汽于壳程冷凝加热,冷凝热在饱和温度下排出,蒸汽冷凝传热系数 1×104 w/(m2·℃), 空气对流传热系数为 90 w/(m2·℃),管壁及两侧污垢热阻可忽略,不计热损失,空气在平均温度下比热为 1KJ/(Kg·℃)。
2、(20 分)用一传热面积为 3m2(以外表面积为准),由252.5mm 管子组成的单程列管式换热器,用初温为 10℃的水将机油 由 200℃冷却至 100℃,水走管内,油走管间。已知水和机油的质量流量分别为 1000kg/h 和 1200kg/h,其比热容分别为
4.18kJ/(kgK)和 2.0kJ/(kgK),水侧和油侧的对流表面传热系数分别为 2000W/(m2K)和 250W/(m2K),两侧可视为呈逆流流动, 如不计算管壁及污垢热阻:
Q WhCph (T1 T2 ) 1.251.9 (80 30) 119kW
(3 分)
K0
1
1
b d0
1 d0
0 dm i di
1
1
0.0025 25
1 25
1700
45
22.5 850 20
472W / m2 C
tm
(T2
t1) (T1 ln T2 t1
t2 )
(80
50) (30 ln 80 50
20)
18.2C
T1 t2
30 20
(3 分) (3 分)
S0
Q K0tm
119 103 472 18.2
13.9m2
(3 分)
《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
![《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0f5518819e8b8f67c1cb9d2.png)
《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英文译名: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化工相关专业要求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考试时间:3小时分数:150分教材: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等编. 化工原理(上、下册).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参考书:1.《化工原理习题详解与应用》,丛德滋等编著,200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2.《化工原理学习指导》第二版,马江权等编著,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考题类型:客观题50分,其中选择题25分、填空题25分;主观题100分考试内容:绪论1.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2.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其重要性3.单位及单位换算4.常用基本概念: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第一章流体流动1.静力学原理及其应用2.流体流动的质量衡算和机械能衡算3.牛顿粘性定律,圆管中流体的流速分布4.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流动的型态、湍流的基本特征、流动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5.流体流动的机械能损失,因次分析法6.管路计算、流速、流量的测量基本要求1.理解:流体的密度、比容、压力的意义及计算掌握: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应用2.理解:流量、流速、稳定流动和不稳定流动掌握:流体流动系统的物料衡算、机械能衡算及柏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和应用3.理解:粘度、牛顿粘性定律、流体的流动形态、流体流动边界层4.理解: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因次分析法掌握:阻力计算通式,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的计算5.理解:复杂管路中并联管路的计算掌握:简单管路的计算,毕托管、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及应用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1.常用液体输送机械2.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扬程),功率和效率3.离心泵的气缚与汽蚀现象4.泵的安装高度、流量调节、泵的选择5.离心风机的性能与选择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液体输送机械2.掌握:离心泵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主要性能参数、特性曲线的意义、用途、测量方法3.理解:离心泵产生气缚与汽蚀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措施4.掌握:离心泵的安装高度的计算、流量调节、泵的选择原则5.掌握:离心风机的性能与选用6.了解:其他气体输送机械第四章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1.颗粒床层的特性2.流体通过固定床层的压降3.过滤原理及设备4.过滤过程计算及强化过滤的途径基本要求:1.理解颗粒床层的特性,如:比表面积、球形度、空隙率等2.理解流体通过固定床层压降的模型及康采尼方程3.掌握板框过滤机、叶滤机、回转真空过滤机的基本原理4.掌握板框压滤机及回转真空过滤机的恒压过滤计算第五章流体的沉降和流态化1.流体与单个固体颗粒的相对运动、沉降速度2.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原理与设备基本要求:1.理解:流体与单个固体颗粒的相对运动2.掌握:重力沉降室的沉降条件及生产能力;旋风除尘器分离能力的估算第六章传热1.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2.热传导3.对流给传热过程,对流传热系数及其主要影响因素4.热辐射5.传热过程的计算6.常用换热器的类型与分类7.加热与冷却方法,常用换热设备,传热过程的强化,典型换热器的传热计算与设计基本要求:1.理解: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的基本原理2.理解:傅立叶定律及其应用3.掌握:热传导中平壁及圆筒壁4.理解:对流传热的基本概念,牛顿冷却定律;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因次分析法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的选用及计算5.理解:热辐射基本概念6.掌握:斯帝芬-波尔滋曼定律及克希荷夫定律,7.了解:两物体间的相互辐射及设备热损失的计算8.掌握:两流体间壁传热过程的传热计算9.了解:传热单元数法10.了解:常用换热器类型及结构11.了解:加热和冷却方法、传热设备、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掌握:列管换热器的结构、选用原则及设计计算第八章吸收1.分子扩散的和费克定律2.等分子反向扩散和通过静止组分的单向扩散,对流传质,相际传质3.气液相平衡和亨利定律4.吸收流程和溶剂的选择5.传质速率和传质系数6.吸收及解吸塔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的计算7.传质理论基本要求:1.理解:分子扩散和费克定律2.掌握:对流传质,相际传质,等分子反向扩散,单向扩散等基本概念3.掌握:亨利定律及其应用4.了解:吸收流程和溶剂的选择原则5.理解:双膜理论掌握:传质速率方程及总传质系数6.掌握:吸收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的用量,最小液气比,传质单元数及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吸收塔的填料高度计算7.掌握:解吸塔的设计型计算第九章蒸馏1.双组分混合液的汽液平衡2.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3.精馏原理,理论板,理论板数计算4.塔板效率,等板高度,间歇蒸馏,其它蒸馏方式基本要求:1.理解:蒸馏原理,理想溶液及拉乌尔定律掌握:t-x-y图、x-y图、挥发度、相对挥发度、相平衡方程了解:非理想溶液的平衡关系2.理解:平衡蒸馏、简单蒸馏3.理解:精馏原理、理论板、恒摩尔流假设、塔板效率4.掌握:二元普通精馏操作线方程及应用,q线方程及应用,进料板位置的确定、理论板的计算法、适宜回流比的选择及最小回流比的计算5.掌握:直接蒸汽加热精镏塔及回收塔的设计型计算6.了解:精馏塔的能量衡算及节能7.了解:其它蒸馏方法第十章气液传质设备1.板式塔2.填料塔3.板式塔与填料塔比较基本要求:1.了解:板式塔的主要类型及结构特点,塔板的流体力学状况掌握:单板效率、全塔效率及塔径的计算,塔板负荷性能图的概念2.了解:板式塔中不正当的操作3.了解:填料塔结构及填料特性掌握:填料塔的塔径及压降的计算第十四章固体干燥1.固体干燥,湿空气性质和湿度图;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2.湿分在气固两相间平衡,气固两相间热质传递3.恒定气液条件下的固体干燥速率、临界含湿量、干燥时间计算,典型干燥设备基本要求:1.了解:干燥过程特征、干燥方法分类及应用掌握: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的应用,干燥过程中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干燥过程图解法;2.掌握:干燥机理,自由水与平衡水,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概念3.掌握:恒定条件下干燥速率的计算方法,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干燥时间计算4.了解:干燥器类型及其应用。
918_化工原理考试科目大纲
![918_化工原理考试科目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7598770ddccda38376baf8e.png)
《化工原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化工原理是报考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教育部授权各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其命题和评价标准是相关工科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化工基础。
《化工原理》以传递过程(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为主线,涵盖了化学工业中涉及的主要单元操作过程。
要求考生掌握研究化学工程问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及典型设备设计、选型与校核计算的能力,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力求反映专业特点,以科学、公平、准确、规范的尺度去测评考生的化学工程基础知识水平、基本判断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是否熟练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2)是否掌握主要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设计和操作计算方法;(3)是否掌握典型设备的特性和操作,并具备基本选型能力;(4)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对化工单元过程进行操作分析和调节,并解决单元操作常见问题。
三、考试内容考试的核心在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最基本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含有一定的代数、数值计算工作量,需要准备计算器。
(一)流体流动考试要求:掌握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动规律,包括流体静力学方程、连续性方程和柏努利方程。
能够灵活运用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计算流体流动问题,包括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和管路计算。
1.1流体静力学(1)流体的压强及表示方式;(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应用。
1.2流体动力学(1)流动过程的质量守恒方程;(2)机械能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及应用。
1.3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1)流体流动现象(流体的粘性及粘度的概念、圆管内的流动规律、边界层的概念);(2)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及判据;(3)流动过程阻力的计算以及因次分析方法。
1.4管路计算(1)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2)复杂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的特点;(3)非定态流动的计算。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3557193856a561252d36fe8.png)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一、本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类专业的硕士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内容:(一)自由基聚合 1、连锁聚合的单体 2、自由基聚合机理 3、链引发反应 4、聚合速率5、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6、阻聚和缓聚7、分子量分布8、聚合热力学9、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二)自由基共聚合 1、共聚物的类型和命名 2、二元共聚物的组成方程 3、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 4、Q-e 概念(三)聚合方法 1、本体聚合 2、溶液聚合 3、悬浮聚合 4、乳液聚合(四)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 1、阳离子聚合单体 2、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三、考试要求:(一)自由基聚合明确可以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烯类单体。
掌握自由基聚合基本概念,如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链终止。
准确描述自由基聚合特征,如慢引发与快增长、分子量与聚合时间、分子量与动力学链长、自动加速现象与分子量、自由基寿命的关系。
掌握自由基聚合普适性方程并能够熟练运用该方程进行计算。
掌握无链转移时动力学链长的表达式。
掌握有链转移时聚合度的表达式。
了解阻聚与自阻聚现象。
准确写出自由基聚合各基元反应方程式。
掌握引发剂分解动力学方程、写出分解反应方程式。
了解聚合上限温度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了解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类型、催化剂类型。
(二)自由基共聚合明确自由基共聚合的意义。
掌握二元共聚物组成方程,掌握二元共聚类型,能够描绘二元共聚物组成曲线。
掌握竞聚率的含义。
掌握自由基和单体相对活性的比较方法。
了解Q-e 概念。
明确二元共聚的特点及需解决的问题,如共聚物组成随聚合时间变化,如何控制组成等。
(三)聚合方法掌握各种聚合方法的定义。
掌握悬浮剂的类型、乳化剂的类型。
掌握乳液聚合的特点,如引发剂的类型、聚合场所、3、阳离子聚合机理4、阴离子聚合单体5、阴离子聚合引发剂6、阴离子聚合机理7、阴离子聚合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8、开环聚合的单体、引发剂和反应机理 9、配位聚合的基本概念 10、聚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11、Ziegler-Natta 引发剂 12、丙烯的配位聚合机理 13、极性单体的配位聚合 14、茂金属引发剂15、二烯烃配位聚合引发剂 16、二烯烃配位定向聚合机理(五)逐步聚合 1、缩聚反应2、线形缩聚反应机理3、线形缩聚动力学4、线形缩聚物的聚合度5、重要的线形缩聚物 6、体形缩聚7、凝胶化作用和凝胶点(六)聚合物化学反应 1、聚合物基团反应聚合速率与分子量等。
918_化工原理考试科目大纲
![918_化工原理考试科目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de158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e.png)
《化工原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化工原理是报考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教诲部授权各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其命题和评价标准是相关工科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化工基础。
《化工原理》以传递过程(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为主线,涵盖了化学工业中涉及的主要单元操作过程。
要求考生控制研究化学工程问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主意,控制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及典型设备设计、选型与校核计算的能力,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力求反映专业特点,以科学、平等、确切、规范的尺度去测评考生的化学工程基础知识水平、基本判断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是否熟练控制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2)是否控制主要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设计和操作计算主意;(3)是否控制典型设备的特性和操作,并具备基本选型能力;(4)是否能够灵便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对化工单元过程举行操作分析和调节,并解决单元操作常见问题。
三、考试内容考试的核心在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最基本的定量、定性分析主意,含有一定的代数、数值计算工作量,需要决定计算器。
(一)流体流动考试要求:控制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动逻辑,包括流体静力学方程、延续性方程和柏努利方程。
能够灵便运用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计算流体流动问题,包括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和管路计算。
第1页/共13页1.1流体静力学(1)流体的压强及表示方式;(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应用。
1.2流体动力学(1)流动过程的质量守恒方程;(2)机械能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及应用。
1.3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1)流体流动现象(流体的粘性及粘度的概念、圆管内的流动逻辑、边界层的概念);(2)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及判据;(3)流动过程阻力的计算以及因次分析主意。
1.4管路计算(1)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2)复杂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的特点;(3)非定态流动的计算。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试题化工原理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试题化工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e87eeaa2161479161128cb.png)
考生答题须知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20分)用泵将苯和甲苯混合物送至精馏塔,精馏塔进料口与原料液面垂直距离为12m ,塔内操作压强为4.905×104 Pa (表压),料槽压强9.81×103 Pa (表压), 当地大气压为101.33kPa ,摩擦系数为0.02,泵入口前管路总长5米(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路总长20m (包括除出口阻力损失外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管路直径50mm ,原料液密度800kg/m 3,操作温度下物料的饱和蒸汽压为35kPa 。
求:(1) 当液体输送量为15m 3/h 时,所需泵的扬程(m )。
(2) 若泵的效率为70%,上述输送量所需要的轴功率为多少?(3) 当采用特性方程为H=20-1.12×105Q 2(Q 以m 3/s 表示)的离心泵输送物料,则管路中的流量可达到多少?(m 3/h )(4) 若离心泵的汽蚀余量为2.5米,请问将泵安装在液面上方6米的高度是否合适?为什么?二、(10分) 拟用降尘室去除矿石焙烧炉炉气中的矿尘,已知操作条件下的气体体积流量为3000 m 3/h ,密度为0.5 kg/ m 3,黏度为0.03mPa·s 。
矿尘颗粒的密度为4000 m 3/kg 。
试求:(1)设计一个能保证30以上的尘粒能够完全出去的降尘室,试计算所需降尘室面积至少为多少m 2?(2)采用该降尘室时,直径为15的尘粒能出去百分之几?(3) 如果气量减少20%,该降尘室能全部分离的最小颗粒直径为多少?(4) 若降尘室中间设置一层挡板,则降尘室对含矿尘气体的处理能力变为多少?三、(20分) 有一套管换热器,用水逆流冷却热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编号:0101102化工原理Ⅱ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总学时:48总学分:3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第5学期,每周3学时适用专业及层次: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轻化工程、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相关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分离工程、传递过程原理等教材:夏清、陈常贵编著,化工原理(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推荐参考书:[1]蒋维钧, 雷良恒, 刘茂林编著,化工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2] 谭天恩、丁惠华等编著,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3] 赵汝溥、管国锋编著,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4] 陈敏恒、丛德滋等编著,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5]贾绍义, 柴诚敬编著,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6] J. C. Smith.,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6th ed. W. L. McCabe,New York: McGraw. Hill Inc., 2001一、课程目的及要求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打好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工程技能工程训练。
本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以三种传递原理为主线,以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传递速率等基本概念为理论依据,使学生掌握典型单元操作通用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进行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设计、操作及选型的计算,并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以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要求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观点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蒸馏(16学时)第一节两组份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2学时)相律和拉乌尔定律、理想溶液相图、相对挥发度、非理想溶液相图。
第二节蒸馏方式简介(2学时)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镏。
第三节精馏原理和流程(2学时)第四节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8学时)基本概念:理论板、恒摩尔流假定;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进料热状况及进料方程;理论板数的确定(含特殊情况);回流比的选择及影响;塔板效率的计算;塔高和塔径的计算;热量衡算。
第五节特殊精馏(2学时)间歇精馏、特殊精馏第二章吸收(12学时)第一节气体吸收的相平衡关系(2学时)气体的溶解度、亨利定律。
第二节传质机理及吸收速率方程(2学时)费克定律、一维定态分子扩散、扩散系数、双膜模型、吸收速率方程式。
第三节吸收塔的计算(6学时)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的讨论、填料层高度的计算、理论板数计算。
第四节吸收系数、脱吸及其他条件下的吸收(2学时)脱吸、非等温吸收、多组分吸收、化学吸收。
第三章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4学时)第一节板式塔(2学时)塔板类型简介、板式塔流体力学性能、板式塔工艺设计简介。
第二节填料塔(2学时)填料类型简介、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填料塔工艺设计简介、填料塔附件。
配合观看塔设备教学课件及教学录像片第四章液-液萃取( 4学时)第一节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2学时)三角形液-液平衡相图介绍及组成表达方法、液-液相平衡关系、杠杆规则第二节萃取过程计算及典型萃取设备简介(2学时)单级萃取过程计算、典型萃取设备简介第五章干燥(10学时)第一节湿空气性质及湿焓图(2学时)湿空气性质:湿度、相对湿度、比热、焓、比容、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空气的湿焓图构成及使用方法第二节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4学时)湿物料性质的表示方法、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空气通过干燥器的状态变化。
第三节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的计算(2学时)湿物料中水分性质、干燥速率曲线、干燥时间计算。
第四节典型干燥器简介(2学时)第六章其它分离过程(可采用讲座形式)(2学时)第一节膜分离技术第二节吸附及结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章蒸馏本章重点:(1)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包括:拉乌尔定律、相图的组成及使用方法(包括温度组成图及汽液相平衡图)、挥发度及相对挥发度;(2)双组分连续精馏的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进料热状态的影响、理论板数的确定(含特殊情况)、回流比的讨论。
本章难点:两组分连续精馏工艺计算所涉及的公式较多,学习时不容易记忆,应注意其推导过程,熟练地掌握物料衡算、进料热状况的影响、最小回流比及回流比的讨论、塔板效率等诸多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吸收本章重点:(1)气体溶解度和亨利定律、吸收速率方程(2)吸收塔的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的讨论、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本章难点:学习中应注意把握亨利定律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联系;应注意把握传质机理和吸收过程机理之间的联系,体会讲述传质机理和吸收过程机理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章蒸馏和吸收塔设备本章重点:(1)塔设备的基本结构(2)填料塔附件、填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3)板式塔的塔板结构及流体力学性能(4)填料塔与板式塔的比较。
本章难点:要以提高传质速率为目标,来理解各种塔板及填料结构的设计特点、评价塔设备性能的指标及各种塔设备的操作特性(包括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
第四章液-液萃取本章重点:(1)三角形液-液平衡相图,杠杆规则,(2)萃取计算的三角形坐标图解法本章难点:如何正确理解三角形坐标图的结构组成,及准确运用该图获得相应信息是本章学习的难点。
第五章干燥本章重点:(1)湿空气性质和湿度图(2)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空气通过干燥器的状态变化,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的计算。
本章难点:注意如何准确地在H–I图上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进而查取湿空气的性质参数;干燥过程涉及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应注意其复杂性。
四、主要教学方法本课程的理论课主要采用板书课堂教学,在讲解相应的典型单元设备的原理、操作及设计内容时,辅助以实物、模具、录象和多媒体课件。
五、典型作业练习第一章精馏一、选择与填空1.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汽液两相温度__________,但汽相组成__________液相组成。
2.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若汽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汽相露点温度_____ 液相泡点温度。
A. 相等;B. 大于;C. 小于;D. 不确定。
3. 所谓理论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_____。
4.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不变,增加,则_______,______。
A. 增加;B. 不变;C. 不确定;D.减小。
5.某二元物系,相对挥发度,对、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__。
6. 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层塔板,其汽相组成关系为_________。
A. ;B. ;C. ;D. 不确定。
7. 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________,馏出液组成为________。
8.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不变,减小,则有_________。
A. D增加,R减小;B. D不变,R增加;C. D减小,R增加;D. D减小,R不变。
9. 在塔的精馏段测得、、< (均为摩尔分率),已知,,则第三层塔板的_________。
二、计算题1.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物。
已知进料量为 100 kmol/h,其组成为0.55(摩尔分率,下同);釜残液流量为45 kmol/h,其组成为0.05;进料为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6倍;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0。
(1)计算塔釜重组分的收率;(2)求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 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
已知原料液的流量为100 kmol/h,组成为0.4(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1.6倍;操作条件下平均挥发度为2.4 ;测得现场操作数据:x n-1=0.270, x n=0.230 。
若要求轻组分的回收率为97% ,塔釜残液组成为0.02 。
试求:(1)塔顶产品的流量和组成;(2)操作回流比;(3)第n块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板效率。
3. 某二元混合物以饱和蒸汽状态加入精馏塔的中部,已知、、,平均相对挥发度,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2倍。
塔底直接蒸汽加热,每层塔板的单板效率。
试求:(1)塔顶采出率;(2)进入第一块实际板(由塔顶向下)的汽相组成。
第二章吸收一、选择与填空1. 吸收操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将_____,相平衡常数将_____,溶解度系数将_____。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不确定。
3. 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_____。
A. ;B. ;C. ;D. 。
4.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通常发生在_______单元操作过程中;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通常发生在_______单元操作过程中。
5. 双膜模型、溶质渗透模型和表面更新模型的模型参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6.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____。
7. 脱吸因数的定义式为_____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__之比。
8. 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成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_____。
A. 不变;B. 不确定;C. 减小;D. 增大。
9. 推动力()与吸收系数_____相对应。
A. ;B. ;C. ;D. 。
二、计算题1. 在压力为101.3kPa 、温度为30℃的操作条件下,在某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NH3。
已知入塔混合气体的流量为 220 kmol/h,其中含NH3为1.2% ( 摩尔分数)。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1.2X(X、Y均为摩尔比),空塔气速为1.25m/s;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6 kmol / (m3·s);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 5倍;要求NH3的回收率为95%。
试求:(1)水的用量;(2)填料塔的直径和填料层高度。
2. 已知某填料吸收塔直径为1m,填料层高度为4m。
用清水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该组分进口组成为8%,出口组成为1%(均为mol%)。
混合气流率为30kmol/h,操作液气比为2,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
试求:(1)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2)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3)填料层高度为2m处的气相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