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难点-数学归纳法解题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数学归纳法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数学归纳法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通常被用于证明某个给定命题在整个(或者局部)自然数范畴内成立,下面是小编整理202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数学归纳法,期望对您高考复习有所关心.(一)第一数学归纳法一样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有如下步骤(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时命题成立,关于一样数列取值为1,但也有专门情形,(2)假设当n=k(k≥[n的第一个值],k为自然数)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 k+1时命题也成立。

(二)第二数学归纳法关于某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1)验证n=n0时P(n)成立,(2)假设no综合(1)(2)对一切自然数n(>n0),命题P(n)都成立,(三)螺旋式数学归纳法P(n),Q(n)为两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假如(1)P(n0)成立,(2)假设P(k)(k>n0)成立,能推出Q(k)成立,假设Q(k)成立,能推出P(k +1)成立,综合(1)(2),关于一切自然数n(>n0),P(n),Q(n)都成立,(四)倒推数学归纳法(又名反向数学归纳法)(1)关于无穷多个自然数命题P(n)成立,一样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事实上确实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因此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事实上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2)假设P(k+1)成立,并在此基础上推出P(k)成立,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及应用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及应用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及应用在高考数学中,数学归纳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和证明,特别是那些与自然数和整数相关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讨论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

1.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数学推理方法,通过一个已知的命题的真实性,证明其对于所有的自然数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步,证明基本情况,即证明所要证明的命题在某个整数上成立。

这个整数一般是0或1,有时也可以是其他的整数。

第二步,证明归纳步骤,即证明如果命题在某个整数上成立,那么它在下一个整数上也会成立。

第三步,结论,即由前两步推出所要证明的命题对所有的自然数都成立。

2.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在高考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2.1. 计算等差数列的和等差数列的和问题,就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推导出通用公式。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我们用初中阶段所学的方法,求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通式Sn。

S1 = a1 (n=1时,Sn=a1)S2 = a1 + a2 (n=2时,Sn=a1+a2)S3 = a1 + a2 + a3 (n=3时,Sn=a1+a2+a3)……Sn = a1 + a2 + …… + an我们通过数学归纳法来推导出通用公式:证明基本情况,当n=1 时,Sn=a1 成立。

证明归纳步骤:假设当n = k(k≥1)时,Sn = a1 + a2 + …… + ak 成立。

即证明当n=k+1 时,Sn=a1+a2+……+ak+ak+1 成立。

即结论: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 n[a1 + an] / 2。

2.2. 证明不等式数学归纳法也可以用于证明不等式的真实性。

如果某个命题的成立可以从另一个命题的成立推导出来,而这两个命题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命题的联合证明,来证明原来的不等式。

例如,我们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 3 时,2^n > n^2。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及递推公式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及递推公式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及递推公式数学归纳法是数学方法中的一种,用于证明所有自然数或其某些子集上的陈述。

在高考数学考试中,数学归纳法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涵盖了递推公式、数列、不等式等等。

在高考数学的数列问题中,数学归纳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种场景下,通过数学归纳法来找到递推公式,可以使我们更快地找到数列公式,从而计算出所需的结果。

例如,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找到斐波那契数列的公式。

在这种情况下,数学归纳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递推关系,快速计算出所需的结果。

数学归纳法从基础情况开始,以这个情况为“基础”。

然后,假设对于某个自然数,这个情况成立,并证明对于下一个自然数,相同的情况也成立。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证明所有自然数上的情况都成立。

具体来讲,这个方法有以下步骤:1. 证明基础情况2. 假设某个情况成立(归纳假设)3. 证明对于比这个情况大1的自然数,相同的情况也成立(归纳过程)在高考数学考试中常常被用来推导递推公式的概念,其实就是一种应用数学归纳法的方法。

如果想要得到一个递推公式,我们需要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推导。

第一种方法是正向递推,通常从小到大来计算数列元素的值。

为了证明这个方法的有效性,我们需要遵循数学归纳法。

具体而言,首先证明基础情况成立,然后假设对于某个自然数,递推公式成立,并证明对于下一个自然数,递推公式也成立。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递推公式,并成功地使用它来计算除基础情况之外的任何自然数。

这种方法通常比较直观,因为它从数列开始,逐渐向前推导,而且递推公式也很容易理解和使用。

第二种方法是逆向递推,通常从大到小来计算数列元素的值。

为了证明这个方法的有效性,我们需要使用数学归纳法。

首先证明基础情况成立,然后假设对于某个自然数,逆推公式成立,并证明对于前一个自然数,逆推公式也成立。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逆推公式,同样可以成功地使用它来计算除基础情况之外的任何自然数。

这种方法比较复杂,因为它从数列的末端开始计算,但在某些情况下,逆推公式更容易理解和使用。

数学归纳法在解题中的技巧

数学归纳法在解题中的技巧

数学归纳法在解题中的技巧1、解决绝对值问题主要包括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题,基本思路是:把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

具体内容转变方法存有: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式子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探讨法:适用于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于存有显著几何意义的情况。

2、因式分解根据项数挑选方法和按照通常步骤就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关键技巧。

因式分解的通常步骤就是: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3、分体式方法。

利用全然平方公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成全然平方式就是分体式方法,它就是数学中的关键方法和技巧。

分体式方法的主要根据存有:4、换元法。

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

换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设元→换元→解元→还元5、未定系数法。

未定系数法就是在未知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于求点的座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关键问题的化解。

其解题步骤就是:①设立②列于③求解④写下6、复杂代数等式。

复杂代数等式型条件的使用技巧:左边化零,右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0两种情况为或型②配成平方型:(----)2+(----)2=0两种情况为且型7、数学中两个最了不起的解题思路(1)求值的思路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2)谋值域范围的思路列于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8、化简二次根式。

基本思路是:把√m化成完全平方式。

即:9、观察法10、代数式求值方法存有:(1)直接代入法(2)化简代入法(3)适当变形法(和积代入法)特别注意:当表达式的代数式就是字母的“等距式”时,通常可以化成字母“和与内积”的形式,从而用“和内积代入法”表达式。

11、解含参方程。

方程中除过未知数以外,含有的其它字母叫参数,这种方程叫含参方程。

解含参方程一般要用‘分类讨论法’,其原则是:(1)按照类型解(2)根据需要讨论(3)分类写下结论12、恒相等成立的有用条件(1)ax+b=0对于任一x都设立关于x的方程ax+b=0存有无数个求解a=0且b=0。

高考数学技巧如何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

高考数学技巧如何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

高考数学技巧如何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数学技巧,在高考数学中经常被用于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通过合理运用数学归纳法,可以简化问题的复杂性,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题。

本文将探讨高考数学中如何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并通过一些例题进行说明。

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设n为一个正整数,如果能证明当n取某个值时命题成立,而且如果在命题成立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得到n+1的情况也成立,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当n为任意正整数时,命题都成立。

二、数学归纳法的步骤数学归纳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基础步骤、归纳假设和归纳步骤。

1.基础步骤:首先需要证明当n取某个值时命题成立。

这个值通常是最小的正整数,可以是1或任意不为0的正整数。

2.归纳假设:假设当n取k(其中k为正整数)时命题成立,即假设命题P(k)为真。

3.归纳步骤:在已知P(k)为真的情况下,利用此假设证明P(k+1)为真。

通过推理和运算,将P(k+1)的真实性转化为某个已知条件的真实性,即从P(k)推导得到P(k+1)。

三、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高考数学问题的技巧1.明确问题类型:在高考数学中利用数学归纳法解题,首先要明确问题的类型。

常见的问题类型包括数列、方程、不等式、集合等。

2.观察规律:利用数学归纳法解题的关键在于观察规律。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计算,观察数列、方程等中数值、系数的变化规律,总结出规律的特点。

3.列出基础步骤:根据观察所得的规律,找到问题中的基础步骤。

基础步骤通常是证明当n取某个值时命题成立。

4.假设并证明:在观察到的规律的基础上,假设命题P(k)为真,并通过计算和推理证明该命题成立。

5.归纳得出结论:在已知P(k)为真的情况下,运用数学归纳法的归纳步骤,将P(k+1)的真实性转化为已知条件的真实性,进而得出结论。

四、数学归纳法解题的例子【例题】已知数列{a_n}满足a_1=1,a_{n+1}=2a_n+1,则证明:a_n=n^2。

2019年江苏高考总复习-附加题40分专题系列-专题03 数学归纳法1

2019年江苏高考总复习-附加题40分专题系列-专题03 数学归纳法1
五、巩固训练
1.已知f(n)= + + +…+ ,则f(n)中共有_________项.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 +…+ <n(n>1)”,由n=k(k>1)不等式成立,推证n=k+1时,左边应增加的项的项数是_________.
3.设f(n)=1+ + +…+ (n∈N*),那么f(n+1)-f(n)=_________.
综上所述,当 ,4时, ;当 时, ;当 或 时,
例题5解析:取 ,
令 ,且 ,∴取
下面证明:
①当 时,已证结论正确
②假设当 时,
则当n=k+1时,




即当n=k+1时,结论也成立
故由①②知,对于一切 ,都有 .
故n的最大值为25
例题6解析:①当 时, ,命题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 时, 能被 整除,则当n=k+1时,
点评: 这一变换,在问题解决中起了关键作用
例题4解析:当 时, ,即
当 时, ,即
当 时, ,即
当 时, ,即
当 时, ,即
当 时, ,即
......
猜测,当 时,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测成立
①当 时,由以上可知猜测成立
②假设当 时,命题成立,即有
则当n=k+1时,

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故由①②知, 时, .
(1)求过点P1,P2的直线l的方程;
(2)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于n∈N*,点Pn都在(1)中的直线l上.
15.已知f(n)=1+ + + +…+ ,g(n)= - ,n∈N*.
(1)当n=1,2,3时,试比较f(n)与g(n)的大小关系;
(2)猜想f(n)与g(n)的大小关系,并给出证明.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题:数学归纳法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题:数学归纳法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题:数学归纳法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11()2321nf n ++++<- (2n ≥,且*n ∈N )的过程,由n k =到1n k =+时,左边增加了()A .12k -项B .2k 项C .1k -项D .k 项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1121n n n ++++=++ ,在验证1n =成立时,左边所得的代数式是()A .1B .13+C .123++D .1234+++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3412332n n n +++++++= ()N,1n n ∈≥时,第一步验证1n =时,左边应取的项是()A .1B .12+C .123++D .1234+++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2321n n ++++<- ,()N,1n n ∈≥时,在第二步证明从n k =到1n k =+成立时,左边增加的项数是()A .2k B .21k -C .12k -D .21k +5.已知n 为正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11122341242n n n n ⎛⎫-+-+⋅⋅⋅+=++⋅⋅⋅+ ⎪-++⎝⎭时,若已假设n k =(2k ≥,k 为偶数)时命题为真,则还需要再证()A .1n k =+时等式成立B .2n k =+时等式成立C .22n k =+时等式成立D .()22n k =+时等式成立6.现有命题()()()11*1112345611442n n n n n ++⎛⎫-+-+-++-=+-+∈ ⎪⎝⎭N ,用数学归纳法探究此命题的真假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用数学归纳法判断此命题的真假B .此命题一定为真命题C .此命题加上条件9n >后才是真命题,否则为假命题D .存在一个无限大的常数m ,当n m >时,此命题为假命题二、多项选择题(共2小题)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111312324++++>++++ n n n n n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01n =B .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02n =C .n k =推导1n k =+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12122k k ++D .n k =推导1n k =+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12223k k ++8.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111312324++++>++++ n n n n n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01n =B .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02n =C .n k =推导1n k =+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12122k k ++D .n k =推导1n k =+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12223k k ++三、填空题(共2小题)9.在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1*(1)(2)n n x x n +-+++∈N 能被233x x ++整除时,则当1n k =+时,除了n k =时必须有归纳假设的代数式121(1)(2)k k x x +-+++相关的表达式外,还必须有与之相加的代数式为________.10.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342n n n -+++++= (n 为正整数,且2n )时,第一步取n =________验证.四、解答题(共2小题)1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231n n n n +++>∈+++N .12.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通常被用于证明某个给定命题在整个(或者局部)自然数范围内成立.证明分为下面两个步骤:①证明当0n n =(0n ∈N )时命题成立;②假设n k =(k ∈N ,且0k n ≥)时命题成立,推导出在1n k =+时命题也成立.用模取余运算:mod a b c =表示“整数a 除以整数b ,所得余数为整数c ”.用带余除法可表示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a b r c =⨯+,整数r 是商.举一个例子7321=⨯+,则7mod31=;再举一个例子3703=⨯+,则3mod 73=.当mod 0a b =时,则称b 整除a .从序号分别为0a ,1a ,2a ,3a ,…,na 的1n +个人中选出一名幸运者,为了增加趣味性,特制定一个遴选规则:大家按序号围成一个圆环,然后依次报数,每报到m (2m ≥)时,此人退出圆环;直到最后剩1个人停止,此人即为幸运者,该幸运者的序号下标记为()1,f n m +.如()1,0f m =表示当只有1个人时幸运者就是0a ;()6,24f =表示当有6个人而2m =时幸运者是4a ;()6,30f =表示当有6个人而3m =时幸运者是0a .(1)求10mod3;(2)当1n ≥时,()()()()1,,mod 1f n m f n m m n +=++,求()5,3f ;当n m ≥时,解释上述递推关系式的实际意义;(3)由(2)推测当1212k k n +≤+<(k ∈N )时,()1,2f n +的结果,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难点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难点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难点高考数学是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要面对的考试科目之一,也是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而在高考数学中,有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它们是高考数学的难点。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些必考知识点的难点所在。

一、函数与方程在高考数学中,函数与方程是必考的重点内容。

其中,函数的性质和基本函数是考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周期性等等,对于每种类型的函数,考生应当了解其特点和基本图象。

基本函数包括常数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等,每种函数都有其自己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理解这些概念和知识点,能够帮助考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函数与方程的问题。

二、向量与立体几何向量与立体几何是高考数学中的另一大难点。

向量是带有方向和大小的量,掌握向量的基本运算和性质对于解决各种几何问题至关重要。

例如,在计算线段的长度、方向和夹角时,我们就需要使用向量的知识。

立体几何是关于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和体积的研究,它涉及到平行与垂直、相交、投影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要想在高考中得分,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这些内容。

三、导数与积分在高考数学中,导数与积分被认为是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导数是用来描述函数变化速度的概念,它可以通过函数的斜率来理解。

应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最值等问题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而积分则是导数的逆运算,它可以用来求解曲线下方的面积、曲线的长度等。

掌握导数与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对于解题非常有帮助。

四、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也是高考数学的一大难点。

数列是由某一规律生成的一串数值,它的性质和变化规律需要通过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通过证明某个命题在第一个数成立后,假设其在第n个数成立,然后通过引入第n+1个数,来证明该命题在第n+1个数也成立。

掌握数列和数学归纳法的理论和应用,可以帮助考生解决数学推导和证明题。

总之,高考数学中的难点知识点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予以重视和专题攻破。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及其扩展应用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及其扩展应用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及其扩展应用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其强大的证明能力不仅在数学理论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在数学应用中有着许多扩展与应用。

其中在高考数学中,数学归纳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已经成为高中数学必修内容之一。

因此,本文将深入讨论数学归纳法及其在高考数学中的扩展应用。

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与模式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非常简便的证明方法,可以证明所有的自然数都满足某种规律。

其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部分:1. 基本步骤(或称“起始步骤”):证明当n取某个特定的值时,命题成立。

2. 归纳步骤:证明当n=k时命题成立,可以推导出n=k+1时命题同样成立。

归纳法证明中的思考方向正好与演绎推理相反,也因此其非常具有灵活性。

当然,在日常应用中,使用归纳法无疑会比直接使用其他方法要轻松便捷的多。

二、数学归纳法在高考数学中的应用数学归纳法不仅在数学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在学科应用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高考数学中,尤其是在数列、函数等章节,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较为广泛。

1. 数列在数列数列的求和、证明和递推问题中,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归纳法证明某一数列满足递推公式S(k+1)=S(k)+k+2 (S(1)=2)。

(1) 当k=1时,S(k+1)=S(1+1)=S(2)=S(1)+3=5,此时等式成立。

(2) 假设n=k时命题成立,即S(k+1)=S(k)+k+2。

(3) 则当n=k+1时,有:S(k+2)=S(k+1)+(k+3)=S(k)+(k+2)+(k+3)=S(k)+(2k+5)通过简单的运算化简,可得S(k+2)=(k+1)(k+4)/2+2,由此命题在所有自然数范围内都成立。

2. 函数在高考数学中,函数的性质问题中也大量使用了归纳法证明。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归纳法证明奇函数经过原点的图像对称于y 轴。

(1) 当k=1时,f(x)=-f(-x),此时等式成立。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证明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证明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归纳法是现代数学中一个重要的证明方法,也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方法之一。

在高考中,数学归纳法常常出现在数列、不等式等知识点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高考数学中,如何应用数学归纳法及其证明方法。

一、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命题的通用的方法,它是建立在自然数基础上的。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是:先证明命题对于自然数 1的真实性,然后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 n,若命题对于正整数 n 成立,则命题对于正整数 n+1 成立。

根据这一思想,只要证明命题对于自然数 1 成立,且对于任意正整数 n 的情况也成立,即可得出命题在自然数范围内成立的结论。

二、应用数学归纳法的例题1、数列问题数列是高考中比较常见的数学知识点,其中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很多。

例如:证明:对于正整数 n,恒有1+2+3+……+n=n(n+1)/2。

解:首先证明当 n=1 时,命题成立,1=1(1+1)/2。

假设命题对于正整数 k 成立,即1+2+3+……+k=k(k+1)/2。

那么当 n=k+1 时,有:1+2+3+……+k+(k+1)=k(k+1)/2+(k+1)=[(k+1)(k+2)]/2。

因此,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由此可知,命题对于任意正整数 n 成立。

2、不等式问题在不等式问题中,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例如:证明:对于正整数 n,有 2^n>n。

解:首先证明当 n=1 时,命题成立,2^1>1。

假设命题对于正整数 k 成立,即 2^k>k。

那么当 n=k+1 时,有:2^(k+1)=2*2^k>2k>k+1。

因此,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由此可知,命题对于任意正整数 n 成立。

三、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基本步骤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分为以下三步:1、证明基本情形。

即证明当 n=1 时,命题成立。

2、归纳假设。

假设命题对于某个正整数 k 成立,即证明在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命题对于正整数 k+1 成立。

高考数学总复习:数学归纳法(讲义+解题技巧+真题+详细解答)

高考数学总复习:数学归纳法(讲义+解题技巧+真题+详细解答)
二、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
1.证明:当 n 取第一个值 n0(如 n0=1 或 2 等)命题正确; 2.假设当 n=k(k∈N*,且 k≥n0)时命题成立,以此为前提,证明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步骤 1,2 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一切从 n0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n 都成立. 其中第一步是命题成立的基础,称为“归纳基础”(或称特殊性),第二步是递推的证 据,解决的是延续性问题(又称传递性问题)。 注意: (1)不要弄错起始 n0:n0 不一定恒为 1,也可能为其它自然数(即起点问题). (2)项数要估算正确:特别是当寻找 n=k 与 n=k+1 的关系时,项数的变化易出现错误 (即跨度问题). (3)必须利用归纳假设:归纳假设是必须要用的,假设是起桥梁作用的,桥梁断了就过
由归纳假设,凸
k
边形
A1A2A3…Ak
的对角线的条数为
1 2
k(k-3);对角线
A1Ak
是一条;而顶点 Ak+1 与另外(k-2)个顶点 A2、A3、…、Ak-1 可画出(k-2)条对角线,
所以凸(k+1)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1 k(k-3)+1+(k-2)= 1 (k+1)(k-2)= 1
2
2
2.原理 数学归纳法首先证明在某个起点值时命题成立,然后证明从一个值到下一个值的过程有
效。当这两点都已经证明,那么任意值都可以通过反复使用这个方法推导出来。把这个方法 想成多米诺效应也许更容易理解一些。例如:你有一列很长的直立着的多米诺骨牌,如果你 可以:
① 证明第一张骨牌会倒。 ② 证明只要任意一张骨牌倒了,那么与其相邻的下一张骨牌也会倒。 ③ 那么便可以下结论:所有的骨牌都会倒下。
【解析】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数列与数列极限的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数列与数列极限的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数列与数列极限的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数列与数列极限的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数列与数列极限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在高考数学考试中也是常见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与数列极限的步骤及其应用。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将以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方法。

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基于数学归纳思想的证明方法,常用于证明一般性陈述在自然数集上成立。

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命题通常分为三个步骤:1. 证明基本情况:首先证明当 n 取一个特定的值时,命题成立。

这一步又称为“递归起点”。

2. 归纳假设:假设当 n=k 时,命题成立,即假设命题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数 k 成立。

3. 归纳步骤:通过归纳假设证明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这一步又称为“递归关系”。

二、数列定义与数列极限的概念在进行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与数列极限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数列的定义及数列极限的概念。

数列是将自然数与实数联系起来的一种函数关系。

通常用 {an} 或者 (an) 表示一个数列,其中 an 表示数列的第 n 个元素。

数列极限是指数列随着 n 趋向无穷大时的极限值。

当数列随着 n 的增大无限逼近某个实数 L 时,就称数列 {an} 的极限为 L,记作 lim an = L。

三、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与数列极限的步骤下面我们将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与数列极限。

【例】证明数列 {an} = 2^n + 1 是递增数列。

解:首先,我们先验证 n=1 时数列成立。

当 n=1 时,a1 = 2^1 + 1 = 3。

根据数列的定义,可以得出 a1 = 3,所以当 n=1 时,数列成立。

这就是我们要证明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我们假设当 n=k 时数列成立,即 ak < ak+1。

这个假设就是我们的归纳假设。

现在我们来证明当 n=k+1 时数列也成立,即证明 ak+1 < ak+2。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和数列极限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和数列极限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和数列极限高考数学是考生们最关注的一门考试科目,其中数学归纳法和数列极限是高考数学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从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数列极限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广大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证明方法。

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是证明当$x$满足某种条件时,命题$P(x)$成立,再证明当$x$不满足该条件时,命题$P(x)$依然成立。

下面介绍具体的数学归纳法思想及其应用。

1.1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用自然数的递增法证明表达式的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先证明当$n=1$时,命题成立,再证明当$n=k$时命题成立,则可以证明当$n=k+1$时也成立。

用公式表示为:如果$P(1)$成立且对于任意正整数$k$,只要$P(k)$成立,就有$P(k+1)$成立,那么对于所有正整数,$P(n)$都成立。

1.2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广泛应用于高中数学中的数列、函数、不等式等问题的证明中,也是高考数学中的常见命题证明方法。

常见的应用如下:(1)证明数列性质:证明数列$a_{n+1}=f(a_n)$,$a_1$满足某些条件,则$a_n$满足某些性质。

(2)证明不等式:证明某个不等式在正整数范围内成立。

(3)证明等式:证明某个等式在正整数范围内成立。

二、数列极限数列极限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是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学科中的基础知识。

下面将从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三个方面对数列极限进行分析和探讨。

2.1 基本概念数列极限是数学分析中用来描述数列等无限序列的一种重要概念。

常用的数列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Fibonacci数列等。

一个数列的极限是指随着$n$无限增大,数列的值逐渐接近某个值,称为这个数列的极限。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lim\limits_{n\to\infty}{a_n}=a$,表示当$n$趋近于无穷大时,数列$a_n$的极限为$a$。

如何应对高考数学中的概率与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综合题目

如何应对高考数学中的概率与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综合题目

如何应对高考数学中的概率与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综合题目高考数学中的概率、数列和数学归纳法是常见的题型,也是考生们较为头疼的内容。

这些综合题目要求考生具备综合分析、运算和推理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这些题型,给出应对策略和解题思路,帮助考生提高解题效率与准确性。

一、概率与数列综合题目的解题思路在解决概率与数列综合题目时,我们需要先理解题意,然后运用合适的概率知识和数列性质进行分析。

1.理解题意首先,我们需要读懂题目,并准确理解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

特别要注意关键词或关键信息,如“概率”、“数列”、“前n项和”、“事件发生次数”等。

2.概率知识的运用在解决概率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计算概率。

常见的概率计算方法包括:排列组合、条件概率、事件的互斥和独立性等。

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概率计算方法,并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3.数列性质的应用数列问题一般需要考生根据给定的条件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等。

在解题时,我们应用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列方程并解方程,以推导求解所需的结果。

二、数学归纳法在高考数学中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常用于证明或计算某一命题在正整数集合中的成立性。

在解决数学归纳法综合题目时,我们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基本情况的验证首先,我们需要验证数学命题在最小的情况下是否成立,通常为n=1或n=2的情况。

通过计算或替换,判断命题的成立性。

2.归纳假设的假设与证明接下来,我们假设数学命题在n=k的情况下成立,即成立的前提是n=k-1成立。

对于一些需要递推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归纳假设进行推导和计算。

3.递推步骤的证明最后,通过使用归纳假设,我们可以证明数学命题在n=k+1的情况下成立。

我们可以利用之前的结论进行递推,或根据题目特点进行具体的推导和计算。

三、综合题的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在解答综合题时,考生需要考虑以下技巧和注意事项,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1.合理安排时间综合题通常包含多个小问,考生需要根据每个小问的难度和所占分值,合理安排时间。

高考数学复习:数学归纳法

高考数学复习:数学归纳法

1
(+2)+1
(+1)2
+1
+1
=4(+1) + 4(+1)(+2) = 4(+1)(+2)=4(+1)(+2) = 4(+2) = 4(+1+1).
即当 n=k+1 时,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对于一切 n∈N*等式都成立.
解题心得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要“先看项”,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
当n=k+1时,待证等式左边=1+2+3+…+(2k+1)+(2k+2)+(2k+3),
所以从n=k到n=k+1,左边需增添的代数式是(2k+2)+(2k+3).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能力形成点1
例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1
1
1
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
+…+
=
(n∈N*).
2×4 4×6 6×8
2(2+2) 4(+1)
a3=
4
,a4=
5
,猜想an=
n+1
根据题意可得,a2=3,a3=4,a4=5,故猜想an=n+1.
.
(-1)
Sk=ka1+ 2 d.
3
,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2n+1)=(n+1)·(2n+1)时,从n=k到n=k+1,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数学归纳法考点解析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数学归纳法考点解析

高考数学冲刺复习数学归纳法考点解析在高考数学的复习冲刺阶段,数学归纳法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好数学归纳法,对于解决一些与自然数相关的数学问题有着关键的作用。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考点。

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用于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的方法。

它的基本步骤包括:1、基础步骤:证明当 n 取第一个值 n₀(通常是 1 或 0)时,命题成立。

2、归纳假设:假设当 n = k(k ≥ n₀,k 为自然数)时命题成立。

3、归纳递推:证明当 n = k + 1 时命题也成立。

通过这三个步骤,就可以证明对于从 n₀开始的所有自然数 n,命题都成立。

二、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场景数学归纳法常用于证明数列的通项公式、不等式、整除性问题等。

例如,证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 a1 +(n 1)d 时,就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

首先,当 n = 1 时,a1 = a1 +(1 1)d = a1,命题成立。

假设当 n = k 时,ak = a1 +(k 1)d 成立。

那么当 n = k + 1 时,ak+1 = ak + d = a1 +(k 1)d + d = a1 +(k + 1) 1d ,命题也成立。

所以,对于任意自然数 n,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 a1 +(n 1)d 都成立。

三、数学归纳法的解题步骤与技巧1、明确命题:首先要清楚所要证明的命题的具体内容。

2、基础步骤:这一步要小心计算,确保当 n = n₀时,命题确实成立。

3、归纳假设:假设要清晰明确,为后面的递推做好铺垫。

4、归纳递推:这是关键的一步,要善于利用归纳假设,通过合理的变形和推理,证明当 n = k + 1 时命题成立。

在解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技巧:1、变形的灵活性:根据命题的特点,灵活运用代数变形、不等式的放缩等技巧。

2、关注条件:充分利用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已知的数学结论。

四、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1、基础步骤不扎实:在基础步骤中,计算错误或者没有清晰地证明命题成立。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

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高考数学是中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也是学生们备受关注的考试之一。

其中,数学科目通常是考生们最为关注的科目之一,因为数学知识点繁杂,要求掌握的方法、技巧也相对繁琐。

其中,数学归纳法是高考数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在此,我们将深入探讨高考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

一、数学归纳法基础数学归纳法是数学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用来证明一个命题对整数“自然数集合”中的所有自然数都成立。

即把命题对自然数进行递归论证。

这种方法常常被用于数学证明中,能够使一道问题的证明变得比较简单和优雅。

在数学归纳法中,需要证明以下两个条件成立:1.基本步骤:证明命题对于n=1成立。

2.归纳步骤:对于所有的k,如果命题对于n=k成立,则命题对于n=k+1也必然成立。

通过这两个步骤,能够得到整个数列的正确性,也就证明了该命题在自然数集上成立。

二、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范围数学归纳法可以被应用在多个数学领域中,与各种数学理论和概念有关。

例如,它可以被用来证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的公式,同时也可以被用来证明与斐波那契数列和多项式恒等式相关的问题。

在高考数学中,数学归纳法同样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数列部分的求和问题中,我们可以借助数学归纳法来解决相关问题。

具体而言,可以用归纳法来证明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同时也可以用归纳法来证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三、数学归纳法的实际应用数学归纳法不仅仅在数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其他领域中。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数学归纳法可以被用来证明递归算法的正确性。

在生物科学领域中,数学归纳法也被用来描述和证明种群数量问题和几何规律等问题。

在经济学领域中,数学归纳法也被用来证明消费者决策和竞争行为偏好等问题。

总的来说,数学归纳法在许多不同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使得研究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和易于了解。

结语数学归纳法作为数学证明中的一种基本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学领域以及其他更广泛的领域中。

高考数学总结归纳点拨 数学归纳法应用的六点注意

高考数学总结归纳点拨 数学归纳法应用的六点注意

数学归纳法应用的六点注意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的方法,其证明过程是:⑴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0n 时,结论正确;⑵假设当),(0n k N k k n ≥∈=*时,结论正确,证明当1+=k n 是结论也正确。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以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从0n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正确,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对以下几点引起注意:注意一:步骤⑴是步骤⑵的基石。

只有步骤⑵而无步骤⑴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错例:假设当k n =时,等式1)12(5312-=-++++k k Λ成立,那么1)1()12()12(5312-+=++-++++k k k Λ,就是说如果当k n =时,等式成立,那么1+=k n 时,等式也成立。

但是,仅根据这一步就得出等式对于任何*∈N n 都成立,就错了。

因为当1=n 时,就不成立。

注意二:步骤⑵是步骤⑴的递推依据。

没有它,我们将无法递推下去,也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错例:对于等式247532122222+-=++++n n n Λ,当1=n 时,等式成立,就得出对任何*∈N n 都成立,就错了。

因为4=n 时,等式就不成立。

因此,只有把第一步结论与第二步结论联系在一起,才能断定命题对所有的正整数都成立。

注意三:要注意步骤⑴的完整性。

例:设)(k P :)(2121212112*∈+≤++++N k k k Λ,在证明的第一步中,仅证当1=n 时,23==右边左边,不等式成立是不全面的,还应证明当2=n 时,2547=<=右边左边,步骤⑴才算完整。

注意四:在步骤⑵中假设k n =时命题成立,应注意下一个n 的取值。

例:n 为奇数时,求证:nn y x +被y x +整除。

当第二步假设k n =时命题成立,进而需求证2+=k n 时命题成立。

注意五:由k 到1+k 的证明中要注意k n =与1+=k n 的差异与联系。

例:通过一点有n 个平面,其中没有任何3个平面交于同一条直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些平面把空间分成22+-n n 个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 P(n)是关于自然数 n 的命题,若
1°P(n0)成立(奠基) 2°假设 P(k)成立(k≥n0),可以推出 P(k+1)成立(归纳),则 P(n)对一切大于等于 n0 的自 然数 n 都成立.
(2)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具体常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不等式,数的整除性,几何中计算问题,数列的通
项与和等.
成立

Sk2=-
(2k
2 3)(2k
1)
·(Sk-
1 2
)
∴(2k-3)(2k-1)Sk2+2Sk-1=0
∴Sk=
1 2k
1
,
S
k
1 2k 3
(舍)
由 Sk+12=ak+1·(Sk+1- 1 ),得(Sk+ak+1)2=ak+1(ak+1+Sk- 1 )
2
2
1 (2k 1)2
a
k
2 1
2ak 1 2k 1
难点 31 数学归纳法解题
数学归纳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类比与猜想是应用数学归纳法所体现的比较突 出的思想,抽象与概括,从特殊到一般是应用的一种主要思想方法.
●难点磁场
(★★★★)是否存在 a、b、c 使得等式 1·22+2·32+…+n(n+1)2= n(n 1) (an2+bn+c). 12
an=_________. 三、解答题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4 2n 1 +3n+2 能被 13 整除,其中 n∈N*.
6.(★★★★)若 n 为大于 1 的自然数,求证: 1 1 1 13 .
n1 n2
2n 24
7.(★★★★★)已知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45.
错解分析:(2)中,Sk=-
1 2k
3
应舍去,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
技巧与方法:求通项可证明{ 1 }是以{ 1 }为首项, 1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进而求得
Sn
S1
2
104
通项公式.
解:∵an,Sn,Sn- 1 成等比数列,∴Sn2=an·(Sn- 1 )(n≥2)
(*)
2
2
(1)由 a1=1,S2=a1+a2=1+a2,代入(*)式得:a2=- 2 3
q
∴an+cn=
bn qn
+bnqn=bn(
1 qn
+qn)>2bn
(2)设 a、b、c 为等差数列,则 2b=a+c 猜想 a n cn >( a c )n(n≥2 且 n∈N*)
2
2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 n=2 时,由 2(a2+c2)>(a+c)2,∴ a 2 c2 ( a c )2
由 a1=1,a2=- 2 ,S3= 1 +a3 代入(*)式得:a3=- 2
33
15
1
同理可得:a4=-
2 35
,由此可推出:an=
(2n
2 3)(
2n
1)
(n 1) (n 1)
(2)①当 n=1,2,3,4 时,由(*)知猜想成立.
②假设
n=k(k≥2)时,ak=-
(2k
2 3)(2k
1)
2
2
2
[例 2]在数列{an}中,a1=1,当 n≥2 时,an,Sn,Sn- 1 成等比数列. 2
(1)求 a2,a3,a4,并推出 an 的表达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所得的结论;
(3)求数列{an}所有项的和.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数列、数学归纳法、数列极限等基础知识.
知识依托:等比数列的性质及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采用的方法是归纳、猜想、证明.
●歼灭难点训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选择题
1.(★★★★★)已知 f(n)=(2n+7)·3n+9,存在自然数 m,使得对任意 n∈N,都能使 m 整除
105
f(n),则最大的 m 的值为( )
A.30
B.26
C.36
D.6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3k≥n3(n≥3,n∈N)第一步应验证( )
A.n=1
B.n=2
C.n=3
D.n=4
二、填空题
3.(★★★★★)观察下列式子:1
1 2
3 ,1 2
1 22
1 32
5 ,1 3
1 22
1 32
1 42
7 4
…则可归
纳出_________.
4.( ★ ★ ★ ★ ) 已 知
a1=
1 2
,an+1=
3an an 3
,则
a2,a3,a4,a5
的 值 分 别 为 _________ , 由 此 猜 想
●案例探究 [例 1]试证明:不论正数 a、b、c 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当 n>1,n∈N*且 a、b、 c 互不相等时,均有:an+cn>2bn.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属★★★★级题目. 知识依托: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及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错解分析:应分别证明不等式对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均成立,不应只证明一种情况. 技巧与方法:本题中使用到结论:(ak-ck)(a-c)>0 恒成立(a、b、c 为正数),从而 ak+1+ck+1 >ak·c+ck·a. 证明:(1)设 a、b、c 为等比数列,a= b ,c=bq(q>0 且 q≠1)
又如果 lim S2n<3,求 q 的取值范围. n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4
1 6
(a
b
c)
a 3
解:假设存在 a、b、c 使题设的等式成立,这时令 n=1,2,3,有 22 1 (4a 2b c) b 11
(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bn;
(2)设数列{an}的通项 an=loga(1+ 1 )(其中 a>0 且 a≠1)记 Sn 是数列{an}的前 n 项和,试 bn
比较 Sn 与 1 logabn+1 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3
8.(★★★★★)设实数 q 满足|q|<1,数列{an}满足:a1=2,a2≠0,an·an+1=-qn,求 an 表达式,
2
2
②设 n=k 时成立,即 a k ck ( a c )k ,
2
2
则当 n=k+1 时, a k 1 c k 1 1 (ak+1+ck+1+ak+1+ck+1)
2
4
> 1 (ak+1+ck+1+ak·c+ck·a)= 1 (ak+ck)(a+c)
4
4
>( a c )k·( a c )=( a c )k+1
ak
2 1
ak 1 2k 1
1 2
ak
1
ak 1
[2(k
1)
2 3][2(k
1)
1]
,即n
k
1命题也成立.
1(n 1)
由①②知,an=
(2n
2 3)(2n
1)
(n
2)
对一切
n∈N
成立.
(3)由(2)得数列前
n
项和
Sn=
1 2n
1
,∴S=
lim
n
Sn=0.
●锦囊妙记
(1)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