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精)

合集下载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知识要点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知识要点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知识要点1.这是古代最长的一首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借孔雀起兴,预示了全诗的悲剧气氛。

3.主题思想:通过刘兰芝、焦仲卿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讴歌了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寄托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通过刘兰芝、焦仲卿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控诉了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

女主人公对爱情忠贞不二,对家长专制和宗法礼教所作的不妥协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采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4.主要情节和结构方式:(1)全诗共分四段:第一段辞归,第二段送别,第三段逼婚,第四段殉情。

(2)采取双线推进的方式: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之间的关系组成;另一条线索由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组成,并在全诗中占主导地位。

诗中多用照应手法,体现了结构的细密。

结构特点:叙事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法,结构缜密紧凑。

5.以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为例,分析此诗善以人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通过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

刘兰芝的外柔内刚,焦仲卿的懦弱无奈,焦母的专横,刘兄的势利,都通过他们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6.“兰芝辞别”与“太守迎亲”的作用:“兰芝辞别”表现兰芝性格坚强,不在婆婆面前露出惊慌与悲伤;“太守迎亲”反衬兰芝不慕富贵荣华,忠于爱情。

7.焦母指责兰芝“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兰芝针锋相对回答“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兰芝点明悲剧原因是“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9.此诗通过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10.诗末段景物描写的象征意:刘、焦墓地梧桐松柏枝叶交相覆盖,鸳鸯双双日夕和鸣,象征着男女主人公贞洁爱情的不朽,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追求自由爱情的可贵精神的赞颂和对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孔雀东南飞知识整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孔雀东南飞知识整理


) 否极泰来(


yāo )鹄舫( hú fǎng )
zhízhú) 踟蹰( chíchú ) 赍( ) 鲑( xié ) jī pì n 聘礼( ) 磐石( pán ) 冥冥( ) mí ng ) 摧藏( zàng yăn ) 仕宦( huàn ) 奄奄(
哽咽( gěngyè ) 窈窕( yǎotiǎo ) 便言( 络绎不绝( luòyì ) biàn)
三、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 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 词的意义,另一个作陪衬,这类词就叫偏义复 词。
例如: 冀缓急或可救助
1. 便可白公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昼夜勤作息(8) 3.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12)
四、通假
1. 终老不复取(5) 取通娶 帘通奁 纫通韧
你,我,她 (他)代词
相见常日稀(2)
看见

君既若见录(12)
“我”,代兰芝
“被”,介词 总是 旧的 故意
渐见愁煎迫(29) 大人故嫌迟(2)

知是故人来(24) 故作不良计(27)
否泰如天地(19)
好运气

泰山北斗 泰然自若
始尔未为久(3)
山名
从容 无义 助词

尔卜尔筮
作计乃尔立(29)

这样 这样
2. 箱帘六七十(8)
3. 蒲苇纫如丝(12) 4. 合葬华山傍(32)
傍通旁
五、古今异义
1. 何乃太区区(4) 3. 可怜体无比(4)
自作主张/今:没有约束
2. 汝岂得自由(4) 4. 再拜还入户(7)
拜二次 真情挚意/今:形 容数量少,人或事 物不重要。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孔雀东南飞》本诗写出了人生的主题,是人的生与死的主题,是人的命运的主题,是人的生活困境递变为生存困境的主题。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欢迎查阅!《孔雀东南飞》原文及翻译孔雀东南飞两汉:佚名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高一语文必修一《孔雀东南飞》文言文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孔雀东南飞》文言文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孔雀东南飞》文言文知识点《孔雀东南飞》是语文必修一课本的重点内容,高一学生在学习这篇文言文时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一《孔雀东南飞》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一《孔雀东南飞》文言文知识点一、古今异义为仲卿母所遣,守节情不移便可白公姥可怜体无比汝岂得自由槌床便大怒本自无教训举手常劳劳逆以煎我怀阿母大悲摧.便言多令才府吏见丁宁:恐此事非奇寻遣丞请还否泰如天地渠会永无缘便利此月内蹑履相逢迎逼迫兼弟兄叶叶相交通多谢后世人二、通假字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虽与府吏要蒲苇纫如丝府吏见丁宁摧藏马悲哀合葬华山傍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经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了状语。

)孔雀东南飞( ) 勤心养公姥( )手巾掩口啼,( ) 卿当日胜贵,( )(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槌床便大怒( ) 自名秦罗敷( )谢家事夫婿( ) 交广市鲑珍( )千万不复全( )(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逆以煎我怀( ) 足以荣汝身( )便利此月内( )四、偏义复词:指由两个今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孔雀东南飞》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孔雀东南飞》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全《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学史上第⼀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峰之作,后⼈盛称它与北朝的《⽊兰诗》为“乐府双璧”。

原⽂孔雀东南飞两汉:佚名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吏焦仲卿妻刘⽒,为仲卿母所遣,⾃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死。

仲卿闻之,亦⾃缢于庭树。

时⼈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徘徊。

“⼗三能织素,⼗四学裁⾐。

⼗五弹箜篌,⼗六诵诗书。

⼗七为君妇,⼼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稀。

鸡鸣⼊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断五匹,⼤⼈故嫌迟。

⾮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所施。

便可⽩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三年,始尔未为久。

⼥⾏⽆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礼节,举动⾃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由!东家有贤⼥,⾃名秦罗敷。

可怜体⽆⽐,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怒:“⼩⼦⽆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声,再拜还⼊户。

举⾔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敢⾃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

谓⾔⽆罪过,供养卒⼤恩;仍更被驱遣,何⾔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光;红罗复⽃帐,四⾓垂⾹囊;箱帘六七⼗,绿碧青丝绳,物物各⾃异,种种在其中。

⼈贱物亦鄙,不⾜迎后⼈,留待作遗施,于今⽆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著明⽉珰。

指如削葱根,⼝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

“昔作⼥⼉时,⽣⼩出野⾥。

《孔雀东南飞》(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与应用、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

《孔雀东南飞》(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与应用、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

《孔雀东南飞》晨读晚背资料(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与应用、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一、文言词句释义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被),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做)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已经,在……以后)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你)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仍旧)嫌迟。

非为(因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做)!妾不堪(忍受)驱使,徒(白白地)留无所施(没有什么用)。

便可白(告诉)公姥(公婆,此处指婆婆),及时相(我)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告诉,禀告)阿母:“儿已薄禄相(相貌),幸(幸亏)复得此妇,结发(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一起生活)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谁能料到)致(招致)不厚(看重,喜爱)?”阿母谓府吏:“何乃(怎能)太区区(愚拙)!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可爱)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通“娶”)!”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绝对,一定)不相(你)从许(答应)!”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本来)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只是)暂还家,吾今且(将要)报(到……去)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使……受委屈)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不要再添麻烦吧)往昔初阳岁,谢(辞别)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偏“作”,工作),伶俜(孤单的样子)萦(缠绕)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尽,终)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繁盛的样子)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高一语文上册《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上册《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上册《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上册《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总结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
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

1、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
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
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
会时演唱。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
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词语读音
箜篌怀忿槌床哽咽绣腰襦
葳蕤卑鄙蹑丝履玳瑁流纨
明月珰磐石拊掌郡丞思量量体裁衣否极泰来白鹄婀娜踯躅金镂鞍赍钱蟠龙琉璃晻晻日暝摧藏蹑履怅然
戊戌戍守彷徨。

《孔雀东南飞》诗意理解与知识归纳

《孔雀东南飞》诗意理解与知识归纳

《孔雀东南飞》诗意理解与知识归纳一、课文再现孔雀东南飞并序〔两汉〕佚名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精)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精)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2.槌.床便大怒(“槌”通“捶”,捶打、敲打)3.吾今且报.府(“报”同“赴”,赶赴)4.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5.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6.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7.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8.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9.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10.奄奄..11.合葬华山傍.(“傍”同“旁”,旁边)二、古今异义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

今义:卧具。

)3.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古义:没有什么惧怕的事。

今义:说不上,不...在乎、没有什么关系)4.再.拜还入户/府吏再.拜还(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

)5.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6.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

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7.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

今义:书信,信件。

)8.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9.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

今义:陌生人。

)..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10.念与世间辞,千万..(古义:彼此相通,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1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电事业的总称。

)12.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义:劝告。

今义:感谢。

)三、一词多义1.适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2.谢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告)3.令①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美好)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让,使)4.举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②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④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投入)5.为①为诗云尔(做、写,动词)②非为织作迟(是,动词)③始尔未为久(算,动词)④阿母为汝求(替,介词)⑤时时为安慰(作为,动词)⑥自名为鸳鸯(叫作,动词)6.相①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②及时相.谴归(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③儿已薄禄相.(xiàng,相貌,名词)④会不相.从许(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⑤还必相.迎取(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⑥久久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⑦好自相.扶将(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她)⑧嬉戏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⑨誓不相.搁卿(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与“卿”复指)⑩誓天不相.负(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⑾登即相.许和(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⑿六合正相应(副词,互相)⒀蹑履相.逢迎(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⒁怅然遥相.望(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⒂黄泉下相.见(互相,副词)⒃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互相,副词)⒄仰头相.向鸣(互相,副词)7.自①自可断来信(即,马上,副词)②自名秦罗敷/自命为鸳鸯(其,代词)③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④葳蕤自生光(还、且,副词)⑤物物各自异(相当于“有”,助词)⑥本自无教训(已,已经,副词)⑦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⑧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⑨自君别我后(自从,从,介词)8.见①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动词)②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为“我”)③渐见愁煎迫(被,介词)9.且①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②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③四体康且直(又,副词)10.何①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②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④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11.若①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②腰若流纨素(像,动词)③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12.区区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小,此指见识少)②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忠诚专一、诚挚)13.遣①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②十七遣汝嫁(送,动词)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14.意①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②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15.迎①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②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16.结①结发同枕席(系,动词)②既欲结大义(结交,动词)③严霜结庭兰(凝聚,动词)17.会①会不相从许(当然,副词)②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18.故①大人故嫌迟(还是、仍然,副词)②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③故作不良计(故意,副词)④知是故人来(旧、老,副词)19.望①怅然遥相望(看,动词)②君还何所望(希望,动词)20.幸①幸复得此妇(幸亏,副词)②幸可广问讯(希望,动词)21.复①幸复得此妇(还,副词)②终老不复取(再,副词)③红罗复斗帐(双层,数词)22.尔①始而未为久(无义,助词)②君尔妾亦然(这样,指示代词)23.行①女行无偏斜(品行,名词)②行人驻足听(行路,动词)24.作①非为织作迟(做,动词)②纤纤作细步(迈动,动词)③便可作婚姻(结成,动词)④作计乃尔立(造,引申为“定”,动词)⑤君当作磐石(当作,动词)25.既①君既为府吏(已经,副词)②既欲结大义(既然,连词)26.得①汝岂得自由(能,副词)②幸复得此妇(得到,动词)27.乃①何乃太区区(竟然,副词)②作计乃尔立(就,连词)28.摧①寒风摧树木(摧毁,动词)②阿母大悲摧(伤心、悲痛,动词)29.因①于今无会因(机会,名词)②因求假暂归(于是,副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1.孔雀东南..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2.鸡鸣..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3.昼夜..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5.明日来迎汝(明日,在明天)..掩口啼(手巾,用手巾)6.手巾..7.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8.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一徘徊(五里,飞五里)1.五里..2.头上玳瑁光.(光,发光)3.仕.宦于台阁(仕,任官)(三)动词作名词1.留待作遗施(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四)形容词作动词1.千万不复全.(全,保全)(五)使动用法1.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2.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六)意动用法1.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五、偏义复词指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孔雀东南飞课堂笔记

孔雀东南飞课堂笔记

孔雀东南飞课堂笔记一、题目,原诗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为何后来以至今天又沿用《孔雀东南飞》这个标题。

这与《诗经》常以开篇的诗句或字词为题的习惯有关,比如《关雎》《蒹葭》《氓》都是如此。

二、首句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极易使人想起汉乐府《艳歌何尝行》的诗句——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

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

妻卒疲且病,不能飞相随。

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

下文还有“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

各各重自爱,远道归还难。

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

”孔雀是大鸟,白鹄也是大鸟。

“西北来”同“东南飞”是一致的;“五里一徘徊”同“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也一致。

诗中的“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是写夫妇的生离,跟兰芝和仲卿的情节完全应和。

最后的“亡者会黄泉”,更是提到死别。

三、用“孔雀东南飞”来起兴,是为引起全篇夫妇生离死别的悲剧。

正如刘勰的讲法,“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称名是提到孔雀,好像无关宏旨;取类是暗示夫妇的生离死别,就意义重大。

从开篇的起兴,联想到它的含义,别具一番动人的力量。

因此这里的“孔雀东南飞”一句,并非游离于情节之外的形象,而是和下文的故事密切相关,成为作品中构成形象思维的一部分。

据胡适先生考证,从汉乐府《艳歌何尝行》到《襄阳乐》“黄鹄参天飞,中道郁徘徊”,及至曹丕取此诗大意创作的新乐府《临高台》“五里一顾,六里徘徊”,虽然字句有所改变,但以之喻指夫妻离别的“母题”依旧保留未变。

而这个“母题”又恰合焦仲卿夫妇的故事,故编《孔雀东南飞》的民间诗人遂用这一只句诗作引子。

最初的引子或不止这十个字,大概至少像这个样子: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

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流传日久,因为这段开篇是当日人人知道的曲子,于是被缩短到只剩开头两句了。

四、开篇两句诗,以孔雀失偶、徘徊眷顾的凄楚意象开篇,引出故事;在低回缠绵的悲剧序曲中,一只美丽的孔雀朝东南低飞,因顾念配偶,盘绕不忍离去。

孔雀东南飞原文翻译及知识点

孔雀东南飞原文翻译及知识点

孔雀东南飞原文翻译及知识点《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文中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欢迎大家学习。

孔雀东南飞原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孔雀东南飞并序知识点

孔雀东南飞并序知识点

孔雀东南飞并序知识点《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孔雀东南飞并序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孔雀东南飞并序知识一、通假字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4.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5.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6.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7.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二、古今异义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

今义:卧具。

)3.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4.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

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

今义:书信,信件。

)6.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7.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

今义:陌生人。

)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1.适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2.谢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告)3.令①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美好)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让,使)4.举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②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5.为①为诗云尔(做、写,动词)②非为织作迟(因为,介词)③始尔未为久(算,动词)④阿母为汝求(替,介词)⑤时时为安慰(作为,动词)⑥自名为鸳鸯(叫作,动词)6.相①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六合正相应(互相,副词)黄泉下相见(互相,副词)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仰头相向鸣(互相,副词)②儿已薄禄相(xiàng,相貌,名词)③及时相谴归(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④会不相从许(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⑤还必相迎取(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⑥久久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⑦好自相扶将(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她)⑧嬉戏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⑨誓不相隔卿(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与“卿”复指)⑩誓天不相负(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⑾登即相许和(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⒀蹑履相逢迎(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⒁怅然遥相望(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7.自①自可断来信(即,马上,副词)②自名秦罗敷/自命为鸳鸯(其,代词)③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④葳蕤自生光(连词“而”)⑤物物各自异(相当于“有”,动词)⑥本自无教训(已,已经,副词)⑦好自相扶将(与他词合成词组)⑧不图子自归(自己)自誓不嫁举动自专由进止敢自专哪得自任专⑨自君别我后(自从,从,介词)8.见①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动词)②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为“我”)③渐见愁煎迫(被,介词)9.且①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②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③四体康且直(又,副词)10.何①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②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④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11.若①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②腰若流纨素(像,动词)③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12.区区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愚拙)②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忠诚专一、诚挚)13.遣①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②十七遣汝嫁(送,动词)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14.意①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②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15.迎①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②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孔雀东南飞读后感一曲爱的悲歌,是为千古鸳鸯绝唱。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梳理(经典版本)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梳理(经典版本)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梳理1.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解析:⑴为⑵所⑶遣⑷不嫁⑸其家⑹乃⑺而】译文: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家,她自己发誓不不再嫁人。

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

2.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解析:⑴之⑵于⑶时人⑷伤⑸之⑹为⑺云尔】译文:焦仲卿听到这件事,也在庭院的树上自己吊死了。

当时的人哀掉他们,写下这首诗。

3.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解析:⑴既⑵为⑶节⑷情不移⑸相见⑹常⑺日】译文:您既然做了府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

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彼此见面常常时间很少。

4.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解析:⑴入⑵得⑶大人⑷故⑸⑸迟】译文:鸡叫我就上机织布,每天晚上都不能够休息。

三天就织成五匹布,婆婆还故意嫌我慢。

5.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解析:⑴非⑵为⑶织作⑷为⑸堪⑹徒⑺所施⑻便可⑼白⑽公姥⑾及时⑿相⒀遣归】译文:不是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我既然担当不了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

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休掉遣送娘家。

6.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解析:⑴得闻⑵堂上⑶启】译文:府吏听了这些话,到堂上去禀告母亲。

7.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解析:⑴薄禄相⑵幸⑶复⑷得⑸结发同枕席⑹黄泉共为友】译文: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的妻子,结婚后相亲相爱地生活,(约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为伴侣。

8.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解析:⑴共事⑵始尔⑶行⑷何⑸意⑹致⑺厚】译文:一起生活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招致母亲不满意呢?9.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解析:⑴何乃⑵区区⑶自专由⑷吾意⑸岂⑹得⑺自由】译文:(你)怎么这样见识短浅!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举动全凭自己的意思。

沪教版高一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doc

沪教版高一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doc

沪教版高一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③及时相谴归(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④会不相从许(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⑤还必相迎取(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⑥久久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⑦好自相扶将(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她)⑧嬉戏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⑨誓不相搁卿(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与“卿”复指)⑩誓天不相负(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⑾登即相许和(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⒀蹑履相逢迎(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⒁怅然遥相望(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7.自①自可断来信(即,马上,副词)②自名秦罗敷/自命为鸳鸯(其,代词)③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④葳蕤自生光(连词“而”)⑤物物各自异(相当于“有”,动词)⑥本自无教训(已,已经,副词)⑦好自相扶将(与他词合成词组)⑧不图子自归(自己)自誓不嫁举动自专由进止敢自专哪得自任专⑨自君别我后(自从,从,介词)8.见①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动词)②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为“我”)③渐见愁煎迫(被,介词)9.且①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②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③四体康且直(又,副词)10.何①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②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④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11.若①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②腰若流纨素(像,动词)③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12.区区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小,此指见识少)②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忠诚专一、诚挚)13.遣①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②十七遣汝嫁(送,动词)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14.意①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②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15.迎①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②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16.结①结发同枕席(系,动词)②既欲结大义(结交,动词)③严霜结庭兰(凝聚,动词)17.会①会不相从许(当然,副词)②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18.故①大人故嫌迟(还是、仍然,副词)②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④知是故人来(旧、老,副词)19.望①怅然遥相望(看,动词)②君还何所望(希望,动词)20.幸①幸复得此妇(幸亏,副词)②幸可广问讯(希望,动词)21.复①幸复得此妇(还,副词)②终老不复取(再,副词)③红罗复斗帐(双层,数词)24.作①非为织作迟(做,动词)②纤纤作细步(迈动,动词)③便可作婚姻(结成,动词)④作计乃尔立(造,引申为“定”,动词)⑤君当作磐石(当作,动词)29.因①于今无会因(机会,名词)②因求假暂归(于是,副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2.鸡鸣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3.昼夜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5.明日来迎汝(第二天)6.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7.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8.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1.五里一徘徊(五里,飞五里)2.头上玳瑁光(光,发光)3.仕宦于台阁(仕,任官)(三)动词作名词1.留待作遗施(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四)形容词作动词1.千万不复全(全,保全)(五)使动用法1.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2.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六)意动用法1.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五、偏义复词指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字词整理 青子矜 制作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字词整理 青子矜 制作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良吉 此月内 三 就适宜 良辰吉日 十日,今已二十七, 语速装束, 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交语速装束, 让,打发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 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 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

嫁到焦家后, 嫁到焦家后,受婆母 虐待和被驱遣的经过. 虐待和被驱遣的经过.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举言 "我 发言 葳蕤(ru (ruí) 葳蕤(ru ): 报府,不久 卿 报府 形容刺绣的 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赴府, 只好 赴府,到郡府去 花样,花繁 本 对妻子的称呼 花样, 相迎取.以此下心意 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 相迎取 下心意 叶茂, 叶茂,闪闪 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谓 发光. 发光. 去把你接回来 安下心 红罗复斗帐: 红罗复斗帐: 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 谢家来贵门.奉事循 复重纷纭 谢家 奉事循 即红罗做的 府吏:"勿复重纷纭 双层斗帐. 公 双层斗帐. 再找麻烦 辞家 侍奉顺着 香囊: 香囊:装有 香料的小口 姥,进止 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 伶俜萦苦辛.谓言 谓言无罪 进止 伶俜萦 谓言 袋. 举止 孤独的样子 缠绕 自以为 箱帘: 箱帘:箱子 过,供养 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妄有绣腰 供养 和镜奁.帘, 和镜奁. 侍奉尽 侍奉尽,终 又作" 又作"奁",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 镜奁, 镜奁,梳妆 匣子. 匣子. 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
这一段中母亲说的 话再次反映了兰芝 婆婆的专横无理, 婆婆的专横无理, 当然也表现了母亲 的关心和爱护. 的关心和爱护.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知识梳理(教师版)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知识梳理(教师版)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知识梳理一、文常填空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由南朝时陈朝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它与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辞)》并称“乐府双璧”。

《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2、本诗叙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之间的婚姻悲剧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摧残人间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不屈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对他们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的渴望。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一)重点实词1、寻.遣丞请还(不久)2、否泰..如天地(坏运气/好运气)3、大人故.嫌迟(仍旧、还是)4、徒.留无所施(白白地)5、便可白.公姥(告诉)6、足下蹑.丝履(踏、穿鞋)7、誓天不相负.(辜负、对不起)8、好自相扶将..(服侍)9、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10、赍.钱三百万(赠送)(二)一词多义1、为为诗云尔(做,动词)非为织作迟(是,动词)始尔未为久(算,动词)阿母为汝求(替,介词)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2、相及时相遣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登既相许和(代“它”,指太守来迎亲这件事;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誓不相隔卿(助词,衬词,无义)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儿已薄缘相(相貌,名词)3、且吾今且报府(暂且;副词)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四体康且直(又;副词)4、自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物物各自异(无意;助词)不图子自归(自己;代词)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5、何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6、谢谢家来贵人(辞别;动词)阿母谢媒人(辞谢、谢绝;动词)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7、若今若遣此妇(如果;连词)腰若流纨素(像;动词)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8、适始适还家门 (出嫁,动词)处分适兄意 (适合,依照,动词)适得府君书 (刚才,刚刚,副词)9、尔为诗云尔 (不译,语气助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2.槌.床便大怒(“槌”通“捶”,捶打、敲打)3.吾今且报.府(“报”同“赴”,赶赴)4.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5.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6.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7.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8.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9.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10.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11.合葬华山傍.(“傍”同“旁”,旁边)二、古今异义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

今义:卧具。

)3.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古义:没有什么惧怕的事。

今义:说不上,不在乎、没有什么关系)4.再.拜还入户/府吏再.拜还(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

)5.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6.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

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7.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

今义:书信,信件。

)8.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9.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

今义:陌生人。

)10.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1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12.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义:劝告。

今义:感谢。

)三、一词多义1.适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2.谢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告)3.令①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美好)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让,使)4.举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②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④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投入)5.为①为诗云尔(做、写,动词)②非为织作迟(是,动词)③始尔未为久(算,动词)④阿母为汝求(替,介词)⑤时时为安慰(作为,动词)⑥自名为鸳鸯(叫作,动词)6.相①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②及时相.谴归(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③儿已薄禄相.(xiàng,相貌,名词)④会不相.从许(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⑤还必相.迎取(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⑥久久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⑦好自相.扶将(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她)⑧嬉戏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⑨誓不相.搁卿(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与“卿”复指)⑩誓天不相.负(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⑾登即相.许和(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⑿六合正相应(副词,互相)⒀蹑履相.逢迎(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⒁怅然遥相.望(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⒂黄泉下相.见(互相,副词)⒃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互相,副词)⒄仰头相.向鸣(互相,副词)7.自①自可断来信(即,马上,副词)②自名秦罗敷/自命为鸳鸯(其,代词)③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④葳蕤自生光(还、且,副词)⑤物物各自异(相当于“有”,助词)⑥本自无教训(已,已经,副词)⑦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⑧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⑨自君别我后(自从,从,介词)8.见①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动词)②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为“我”)③渐见愁煎迫(被,介词)9.且①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②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③四体康且直(又,副词)10.何①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②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④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11.若①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②腰若流纨素(像,动词)③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12.区区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小,此指见识少)②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忠诚专一、诚挚)13.遣①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②十七遣汝嫁(送,动词)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14.意①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②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15.迎①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②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16.结①结发同枕席(系,动词)②既欲结大义(结交,动词)③严霜结庭兰(凝聚,动词)17.会①会不相从许(当然,副词)②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18.故①大人故嫌迟(还是、仍然,副词)②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③故作不良计(故意,副词)④知是故人来(旧、老,副词)19.望①怅然遥相望(看,动词)②君还何所望(希望,动词)20.幸①幸复得此妇(幸亏,副词)②幸可广问讯(希望,动词)21.复①幸复得此妇(还,副词)②终老不复取(再,副词)③红罗复斗帐(双层,数词)22.尔①始而未为久(无义,助词)②君尔妾亦然(这样,指示代词)23.行①女行无偏斜(品行,名词)②行人驻足听(行路,动词)24.作①非为织作迟(做,动词)②纤纤作细步(迈动,动词)③便可作婚姻(结成,动词)④作计乃尔立(造,引申为“定”,动词)⑤君当作磐石(当作,动词)25.既①君既为府吏(已经,副词)②既欲结大义(既然,连词)26.得①汝岂得自由(能,副词)②幸复得此妇(得到,动词)27.乃①何乃太区区(竟然,副词)②作计乃尔立(就,连词)28.摧①寒风摧树木(摧毁,动词)②阿母大悲摧(伤心、悲痛,动词)29.因①于今无会因(机会,名词)②因求假暂归(于是,副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2.鸡鸣..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3.昼夜..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5.明日..来迎汝(明日,在明天)6.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7.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8.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1.五里..一徘徊(五里,飞五里)2.头上玳瑁光.(光,发光)3.仕.宦于台阁(仕,任官)(三)动词作名词1.留待作遗施..(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四)形容词作动词1.千万不复全.(全,保全)(五)使动用法1.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2.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六)意动用法1.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五、偏义复词指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偏指“姥”,婆婆)2.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哥哥)3.我有亲父母..(“父母”偏指“母”,母亲;“弟兄”偏指“兄”,..,逼迫兼弟兄哥哥)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辛苦(“作息”偏指“作”,工作)5.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牛马”偏指“马”)六、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用“非为”表示否定判断)2.汝是.大家子(用“是”表示判断)(二)被动句1.为.仲卿母所.遣2.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3.今日被.驱谴4.仍更被.驱遣5.同是被.逼迫(三)省略句1.俱会(于)大道口2.生小出(于)野里3.严霜结(于)庭兰4.我命绝(于)今日5.徘徊(于)庭树下6.自挂(于)东南枝7.合葬(于)华山傍8.便利(于)此月内(四)倒装句1.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2.渠会永无缘(宾语前置)3.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4.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5.蒲苇纫如丝(状语后置)6.性情暴如雷(状语后置)七、互文见义1.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2.视历复开书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八、文学文化常识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全诗(除小序外)共357句,1785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

《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

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选自南朝陈代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2.乐府“乐府”本来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一个官署,即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属于南北朝的叫“南北朝乐府”。

汉乐府的代表性作品有《古诗十九首》、《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

南北朝乐府的代表性作品有《敕勒歌》、《木兰诗》。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

(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

少数继承四言,大多采用杂言。

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不少作品有丰富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应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芬芳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

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

另一方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继承、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扬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3.“鸡鸣”古代纪时法。

“鸡鸣入机织”;“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文中“鸡鸣”、“黄昏”、“人定”等是古代用来表示时辰称谓的方式之一种,分别相当于现代时段的凌晨1-3点、19-21点、21-23点。

一昼夜为一日。

我国很早就有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来纪时的记载。

如殷武丁时候把昼夜分为八段,祖甲时候分为十段,周代分为十二段,每段都有名称。

从名称来看,分段是以天色和日常活动为根据的,如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中日或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等等。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餔)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