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知识点整理.doc
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

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1. 制冷原理概述制冷原理是利用某一制冷剂在内外受热、膨胀、压缩和其他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形式的能量输入,使制冷剂完成循环过程,从而实现对被制冷物体的制冷效果。
制冷原理是制冷技术的核心内容,也是制冷设备和系统设计、运行的基础。
2. 制冷剂的种类和性质制冷剂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工质,它要能承载、存储、传递和释放热量,发生相变、压缩、膨胀等物理过程,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潜热;同时要具有较高的冷凝温度和较低的蒸发温度。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氮、二氧化碳、氟利昂等。
制冷剂的选择应根据制冷系统的工作条件和要求,确保安全、稳定和高效的制冷运行。
3. 制冷循环系统制冷循环系统是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等四个基本部件以及连接它们的管道和附件组成的。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经过压缩机增压并排入冷凝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释放热量,然后通过节流阀减压并回到蒸发器再次循环。
这一循环过程不断地吸热、排热,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4. 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1)蒸发过程:制冷剂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吸收外界热量而蒸发成气体,从而降低被制冷物体的温度。
(2)压缩过程:蒸发后的制冷剂以气态进入压缩机,受到压缩机的压缩,升高了压力和温度。
(3)冷凝过程:经过压缩后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释放热量而冷凝成液体,给出热量。
(4)节流过程:冷凝成液态的制冷剂通过节流阀迅速减压,降低了温度和压力,准备进入蒸发器。
5. 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分析制冷循环系统是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的,这两个部件是系统工作热力分析的关键。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冷凝,放热至外界冷却介质;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剂蒸发,吸收外界热量。
通过对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力分析,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冷量、功率、效率等参数。
6. 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评价对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评价主要包括冷量、功率、效率、性价比等技术指标。
制冷基础的知识点整理.doc

第一章制冷基础知识一、制冷原理1.基本概念a.制冷:从某一物体或区域内移走热量,其反向过程即为制热。
b.能效比:单位时间内移走的热量与所耗的功之比。
一般来说,常规制冷机的能效比约为2.2-4.0,这就是说,耗费1W的输入功率,制冷机可以移走2.2-4.0W单位热量(即制冷量为2.2-4.0W),它并没有“制造”或“消灭”能量。
这也是机械压缩式制冷(制热)比其它方式如热电式、吸收式制冷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
2.基本制冷循环及其在压焓图上的表示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是使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热力设备中进行压缩、放热、节流和吸热四个主要热力过程以完成制冷循环,如下图所示。
冷凝器:放热压缩机:压在制冷工程计算中,常用压焓图来表示各个过程的状态变化,并可从其上直接查出制冷剂的各种状态参数,大大简化计算。
纵坐标是绝对压力P的对数值,横坐标是焓值,所谓焓值即是制冷剂的内能与推动功之和,是系统中的总能量。
焓的变化意味着制冷剂从外界吸收或向外界放出热量。
图中焓差△h=h2-h1,即为制冷量。
二、制冷系统中主要部件简介1.压缩机:将制冷剂由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是制冷系统的心脏。
压缩机的形式如下所示:按开启方式分类 按压缩形式分类●全封闭式压缩机 ●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 (天加风冷式冷热水机组、风冷管道式分体空调机组采用)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半封闭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开启式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2. 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器的热交换形式如下:(1)风冷式冷凝器:其结构为翅片管利用风机冷却(2)水冷式冷凝器结构有板式、套管式、壳管式三种形式●板式冷凝器 ●套管式冷凝器●壳管式冷凝器3.膨胀阀: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降压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
膨胀阀有内平衡和外平衡两种,内平衡式适于较小阻力的蒸发器,外平衡型可抵消蒸发器中的过大压力降。
制冷原理常识

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经过吸收被冷却的介质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之后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气态制冷剂后排入冷凝器,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液态制冷剂,经节流部件(阀或毛细管)节流为低压低温的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经过吸收被冷却的介质热量之后汽化,往复循环从而实现冷却。
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1.冷凝器:将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冷凝液化,变成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2.节流部件(阀或毛细管):将冷凝器出来的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节流降压,变成常温常压的液态制冷剂;节流部件(阀或毛细管)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
3.蒸发器:将节流部件送过来的常温常压液态制冷剂经过吸收被冷却介质热量汽化成气态制冷剂。
4.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取气态制冷剂,然后加压,变成能在常温下冷凝的高压气态制冷剂。
5.过冷度是冷凝温度( 绝对温度)与冷凝器出口温度的差值。
6.过热度是压缩机吸气温度与蒸发温度( 绝对温度)的差值。
制冷维修入门知识点总结

制冷维修入门知识点总结一、制冷原理1. 压缩机制冷原理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低温低压的蒸汽吸入,通过增压和压缩转化为高温高压的高温蒸汽,从而实现对物体降温的目的。
2. 蒸发器制冷原理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中,从而蒸发并吸收空气中的热能,从而降低空气温度。
3. 制冷循环原理制冷循环主要是指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的流动,从而实现热能的转移和降温。
二、制冷设备维修1. 制冷设备的故障检测制冷设备可能会出现诸如制冷效果不佳、噪音大、漏水等故障,维修人员需要通过检查设备的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部件,来判断出故障原因并进行维修。
2. 制冷设备的清洗保养定期对制冷设备进行清洗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的出现。
清洗保养主要包括清洗冷凝器、更换滤网、清洗蒸发器等操作。
3. 制冷设备的维修保养维修保养主要包括对制冷设备中的部件进行检修、更换、维修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
这些工作需要维修人员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制冷技术。
三、常见制冷设备故障及处理方法1. 制冷设备制冷效果不佳可能是由于制冷剂不足、蒸发器积灰、过滤器堵塞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添加制冷剂、清洗蒸发器、更换过滤器等。
2. 制冷设备无法制冷可能是由于压缩机故障、膨胀阀堵塞、制冷剂泄漏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更换压缩机、清洗膨胀阀、修复泄漏等。
3. 制冷设备出现噪音可能是由于制冷设备安装不平衡、压缩机轴承磨损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重新安装设备、更换噪音部件等。
四、制冷设备维修的安全注意事项1. 制冷设备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关注设备的高压、高温以及制冷剂的毒性等特点,做好防护措施。
2. 制冷设备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严格按照维修流程进行维修。
五、制冷设备维修人员的技能要求1. 维修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电气和制冷知识,以判断设备故障的原因并进行维修。
制冷原理知识点整理

制冷原理知识点整理制冷原理是指通过能量传递的方式将物体的温度降低,以达到制冷目的的过程。
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冷库等冷却设备中。
下面将从制冷循环过程、制冷剂、制冷设备和制冷系统四个方面对制冷原理进行整理。
首先,制冷循环是制冷过程的核心。
常用的制冷循环有蒸发制冷循环和压缩制冷循环。
蒸发制冷循环是将液态制冷剂通过蒸发器中的换热器蒸发为气态制冷剂,吸收冷源或物体的热量,然后通过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缩,升高其温度和压力,再通过冷凝器中的换热器使其冷凝为液态制冷剂。
压缩制冷循环则是将液态制冷剂通过蒸发器中的换热器蒸发为气态制冷剂,吸收冷源或物体的热量,然后通过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缩,升高其温度和压力,再通过冷凝器中的换热器使其冷凝为液态制冷剂。
两种循环的基本原理相似,但压缩制冷循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广泛的应用。
其次,制冷剂是实现制冷过程必不可少的介质。
制冷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其流动性、换热性能、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氯氟烃和二氧化碳等。
氨是一种有毒有腐蚀性的制冷剂,一般应用于冷库等工业制冷场所。
氯氟烃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对臭氧层破坏严重,所以在许多国家已经禁用。
二氧化碳是一种环保的制冷剂,具有较高的冷却效果,但操作压力较高,所以应用范围相对较窄。
第三,制冷设备是实现制冷过程必不可少的装置。
常见的制冷设备有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等。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给制冷剂施加压力,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蒸发器则通过与物体接触并吸收其热量,使制冷剂蒸发为气态。
冷凝器通过与外界环境接触并散发热量,使制冷剂冷凝为液态。
节流阀的作用是降低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压力,使制冷剂能够充分蒸发和冷凝。
最后,制冷系统是由多个制冷设备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制冷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装和调节,以达到不同的制冷要求。
常见的制冷系统有单级系统和多级系统。
实用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

实用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一、制冷原理概述制冷原理是指利用一定的物理原理和技术手段,通过设备将热量从一个热源移动到另一个低温热源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冷藏冷冻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保鲜储存食品的条件。
二、热力学基础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转换形式,能量守恒定律指出了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会在物体之间转移或转换,这为制冷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制冷原理的重要基础,它阐明了热子不能自行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使得物体的温度不会自发地下降。
这一定律指出了热力学过程中热量传递的方向,为制冷原理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3. 熵增原理熵是热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其增加代表着物质的无序程度的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归结为熵增原理,即在孤立系统中,熵不会自行减少,而是随着时间增加。
熵增原理也为制冷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热力学循环1. 理想气体循环理想气体循环是制冷原理中的基本循环之一,包括压缩、冷却、膨胀和加热四个过程。
理想气体循环的热力学循环过程可以被用于实现空调和制冷设备。
2. 蒸汽压缩循环蒸汽压缩循环是制冷原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循环方式,它是一种通过压缩和膨胀蒸汽来实现制冷的循环过程。
蒸汽压缩循环通过蒸汽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吸收热量,再通过压缩和膨胀来降低温度,最终实现制冷的目的。
3. 吸收式循环吸收式循环是一种利用溶液的物理变化来实现制冷的循环过程,其工作原理是将制冷剂溶解在吸收剂中,然后在加热的条件下从溶液中蒸发出来,再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形成循环的过程。
四、制冷设备1.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循环流动并进行蒸发和冷凝来实现热量的转移和降温。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氨、氟利昂、R134a等,它们在不同的制冷设备中具有各自的应用特点。
2.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它通过不断压缩制冷剂蒸汽来提高其压力和温度,然后通过冷凝器的冷却将其变成液态制冷剂。
制冷知识基础

制冷知识基础制冷是指将物体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的过程。
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保鲜的食品。
本文将从制冷原理、制冷剂、制冷循环和制冷设备等方面介绍制冷知识的基础内容。
一、制冷原理制冷原理基于热力学的第一和第二定律。
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使得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而第二定律则说明热量自然向低温传递的趋势,即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利用这些原理,制冷系统可以将热量从室内或食品中移除,使其温度降低。
二、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用于传递热量的介质。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丙烷等。
制冷剂具有低沸点和高蒸发潜热的特性,可以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下冷凝释放热量。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循环流动,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
三、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实现热量的传递。
常见的制冷循环有蒸发冷凝循环和吸收制冷循环。
蒸发冷凝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和冷凝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吸收制冷循环则利用制冷剂和吸收剂的吸收和析出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四、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是实现制冷过程的关键装置。
常见的制冷设备包括冰箱、空调和冷库等。
冰箱利用制冷循环原理,将室内的热量传递到冷凝器外,使冷藏室内温度降低。
空调则通过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将室内的热量带走,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冷库则利用制冷设备将空间内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用于食品的储存和保鲜。
五、制冷效率制冷效率是衡量制冷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制冷效率通常用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来表示,即单位制冷量所需的功率。
COP越高,表示制冷设备的能效越高。
提高制冷效率可以通过优化制冷循环、选择高效制冷剂和改进设备设计等方式来实现。
六、制冷系统的应用制冷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家用制冷设备如冰箱、空调等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新鲜的食品。
(完整版)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作用: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并造 成蒸发器中低压、冷凝器中高压,是 整个系统的心脏。
压缩机的分类
容积型
速度型(离心式)
活塞式
回转式
滚动转子式
涡旋式
滑片式
螺杆式
单螺杆
双螺杆
空调冷凝器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管内 制冷液直接与管外空气强制进行热交换, 以达到制冷空气的效果。
1)、节流降压.当常温高压的制冷剂饱和液体 流过节流阀,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并产生少 许闪发气体.进而实现向外界吸热的目的.
2)、调节流量:节流阀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 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的变化来控制阀的开度,调节 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其流量与蒸发器的热 负荷相匹配.当蒸发器热负荷增加时阀开度也增大, 制冷剂流量随之增加,反之,制冷剂流量减少.
1.温度与温标 2.物质的热能、热量、焓、熵、显热、潜热 3.制冷量 4.蒸发与沸腾
温度是表示冷热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温度反映了物体内 部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是物体状态的基本参数之一。
物体的温度是用温度计来测量的,为了表示温度的高低, 就规定了衡量温度高低的尺度水的冰点设为0℃,沸点设为100℃,在两定点间 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即称为摄氏一度。
(5)显热: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引 起状态的变化,这个过程中的物质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显热。
(6).潜热: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后,状态改变而温度不发生变化,这 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热量转移称为潜热。
2300W以下 2400W~2500W 2600W~2800W 3200W 3500W~3600W 4500W~4600W 4800W~5000W 5100W~5200W 6000W~6100W 7000W~7100W 12000W
制冷技术入门知识点总结

制冷技术入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原理1. 制冷效应制冷效应是指通过外界的助力,把热能从低温的物体或物体的低温部分转移到高温的物体或物体的高温部分的现象。
在自然界中,有几种使物体变凉的方法,如蒸汽凝结、蒸发冷却、压缩膨胀等,就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2. 理想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四个基本过程组成: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
这些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进行,从而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的物体或系统中移开的目的。
二、常见制冷设备1. 制冰机制冰机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它是用来冻结水或其它液体的设备,将液体冷冻成固体状态,从而实现冷却的目的。
2. 冰箱冰箱是一种家庭电器,用于储藏食物和保鲜食物。
它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往复运动,将室内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降低。
3. 空调空调是一种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的设备。
它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部件,配合制冷剂循环工作的方式,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4. 制冷舱制冷舱是一种用于运输食品、药品、化工品等易变质品的车辆或设备,它通过制冷系统的工作方式,将舱内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实现货物的保鲜和保质。
三、制冷剂1. 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起着传递热量和吸收热量作用的物质。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氯氟烃等。
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性能等因素。
2. 制冷剂的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循环起到传热、吸热的作用,是制冷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
一般来说,制冷剂需要具备一定的蒸汽压、凝固点等性能参数,才能满足制冷系统的工作要求。
四、制冷系统1. 制冷系统的组成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部件组成。
这些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工作,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实现对物体或系统的制冷效果。
2.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将制冷剂冷却成液体,再通过膨胀阀降压并将制冷剂喷射到蒸发器中,实现对空气或物体的制冷效果。
制冷知识点总结

制冷知识点总结制冷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在保鲜、储存、交通运输、医药、化工、航天和军工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制冷技术不仅可以让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享受清凉舒适的环境,也能有效保障食品、医药等物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制冷技术的能耗和环保问题也备受关注。
因此,对制冷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常见制冷设备、能源利用、环保等方面进行制冷知识点的总结,并给出一些案例和实践应用。
一、制冷基本原理1.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一种通过不断循环流动的化学药剂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
在制冷循环中,常用的介质包括制冷剂、空气、水等。
制冷循环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其中,蒸发器是用于吸收外部热量的部件,压缩机是用于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的设备,冷凝器则是用于散热的部件,膨胀阀则是用于降低制冷剂压力和温度的部件。
2. 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是制冷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在制冷循环中循环流动,完成热量转移的任务。
制冷剂应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低沸点、低凝点、不易燃烧、不易爆炸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氨、氟利昂、丙酮、氟化碳等。
3. 制冷循环中的热力学原理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原理主要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因此需要通过外力的作用才能完成。
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是自然流动的,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会反向流动。
通过这些热力学原理,制冷循环可以实现对热量的转移和控制。
4. 制冷循环中的熵增原理在制冷循环中,熵增原理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反映的是系统的混乱度和无序度。
根据熵增原理,任何一个封闭系统中,熵都会不可逆地增大。
在制冷循环中,通过控制系统的混乱度和无序度,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热量的转移和控制。
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

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制冷原理及设备期末复习有不全的大家相互补充题型:填空20分;选择10分;判断10分;简答45分(5道);计算1道,带计算器。
绪论实现人工制冷的方法(4大类,简单了解原理)1.利用物质的相变来吸热制冷;融化(固体一液体),气化(液体一气体),升华(固体一气体)气化制冷(蒸气制冷):包括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
2.利用气体膨胀产生低温气体等嫡膨胀时温度总是降低的,产生冷效应。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可分为冷热两股气流;4.热电制冷(半导体制冷)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的制冷。
根据制冷温度的不同,制冷技术可大体上划分三大类:普通冷冻:120K【我们只考普冷】深度冷冻:120K20K低温和超低温:V20K。
t=(t,C;T,Kelvin常用制冷的方法有:液体气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涡流管制冷热电制冷开)T=273+t液体蒸发制冷循环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过程: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下汽化产生低压蒸气,将低压蒸气抽出并提高压力变成高压气,将高压气冷凝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再降低压力回到初始的低压状态。
按照实现循环所采用的方式之不同,液体蒸发制冷有蒸气压缩式制冷蒸气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等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组成: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蒸发器组成的密闭系统。
工作原理: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而蒸发,产生的低压蒸气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机压缩后制冷剂压力升高,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常温冷却介质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
高压液体经膨胀阀节流,变成低压、低温湿蒸气,进入蒸发器,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再次汽化蒸发。
如此周而复始。
蒸气吸收式制冷系统组成: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热交换器、溶液泵、冷剂泵等工质对:制冷剂与吸收剂常用:氨一水溶液溴化锂一水溶液工作原理:I.澳化锂溶液在发生器中被热源加热沸腾,产生出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被冷凝成冷剂水。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机械或其他手段将其中一系统中的热量转移至另一系统中的技术。
制冷的原理是通过创造低温区使得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最终使得低温区的温度降低。
本文将介绍制冷的基础知识,包括空气制冷和液体制冷。
1.空气制冷:空气制冷是常见的一种制冷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的物理性质,将空气进行压缩或膨胀,从而实现制冷目的。
空气制冷的循环包括压缩、冷却、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首先,通过压缩机将气体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然后,通过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至低温高压的液体。
接下来,通过节流阀膨胀器将高压液体膨胀为低温低压液体。
最后,通过蒸发器将低温低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并吸收热量。
2.液体制冷:液体制冷是利用液体的物理性质来实现制冷的方法,常用的液体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
液体制冷的循环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首先,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自液体转化为气体,吸收周围的热量。
然后,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
接下来,通过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至高温高压液体。
最后,通过膨胀阀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并进入蒸发器循环。
3.制冷循环中的关键设备:a.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的设备。
b.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为高温高压液体的设备。
c.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的设备。
d.蒸发器:将低温低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并吸收热量的设备。
4.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下冷凝放热。
制冷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其热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5.制冷系统的应用: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冻设备、冷藏设备、工业制冷等领域。
其应用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和冷冻等。
总而言之,制冷技术是一种将热量从高温区传递至低温区的技术。
2、制冷基础知识复习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基础知识复习
1、常用物理量和有关概念 2、与制冷有关的热力学定律 3、热力循环 4、液体蒸发制冷的基本原理 5、单级压缩制冷循环
1.1 质量、力和重量
• 质量是物体所包含的物质的量,单位为kg。
• 力是一个物体施加于另一个物体的推力或拉 力,国际单位为kg.m/s2,也可称为牛顿,N。
升华潜热 蒸发潜热 汽化潜热
融解潜热 熔化潜热
冻结潜热
凝结潜热
凝华潜热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基础知识复习
1、常用物理量和有关概念 2、与制冷有关的热力学定律 3、热力循环 4、液体蒸发制冷的基本原理 5、单级压缩制冷循环
2.1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不可能被 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但能量可以从一种形态 转变为另一种形态,且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 的总量保持不变。
• 物质的密度和比体积会随温度、压力而变化。 气、液、固态物质的变化幅度不同。
• 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变化幅度小。在制冷领域 中,认为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即不可压缩。 • 气体密度的变化幅度很大,在制冷循环中, 尽管气体始终处于肉眼不可见状态,但其密 度可能已经变化了几倍到十几倍。
1.3 温度
0.1MPa 、25℃的空气:1.1691kg/m3; 0.1MPa 、100℃的水蒸气:0.59764kg/m3 ;
0.1MPa 、15℃的冷冻机油:约800~1000kg/m3;
1.0MPa、25℃的液态R22:1412.6kg/m3。大于润滑油的 密度,如二者互溶性差,则油会浮于制冷剂液体的上方; 1.0MPa 、25℃的液氨:681.5kg/m3。小于润滑油密度, 油在氨液下方。
制冷系统基础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

1.3制冷量常用单位换算
•1kcal/h=1.163w •1w=0.86Kcal/h •1USRt=3024kcal/h=3.517kw
•1P≈2.5kw(家用空调) ★
•注:1美制冷吨就是使1短吨0℃的水在24h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常用冷负荷单位换算介绍
焦耳(J)
千瓦.小时 (kg.h)
3、载冷剂类型及常用载冷剂
1) 水:空调系统中常用,但只能做0℃以上的载冷剂。 2)盐水溶液:NaCl、CaCl2、MgCl2 3)有机物及其水溶液
甲醇、乙二醇、丙三醇。
COP值和EER值
❖ 在ARI标准中,关于冬夏季循环效率提出了以下定义:
❖
在冬季供热时,制热量(W)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循环性能系数
湿度的概念
•湿度又称为含湿量,为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带的水蒸汽质量。 单位:g/kg
•绝对湿度:以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来计算,单位:kg/m3
•相对湿度:为湿空气中水气的分压与同温度、同总压下饱和空气中的水气分压之比。( %RH)
• 相对湿度是湿空气饱和程度的标志。相对湿度愈低,距饱和就愈远,该湿空气容纳 水气的能力就愈强。当相对湿度为100%时,湿空气中的水气已达饱和,该湿空气不再能 容纳水气,也就不能用途作干燥介质。绝对干空气的相对湿度为零。
1.5空气状态参数
•1.5.1空调系统表征空气的状态参数
•干球温度(DB)、湿球温度(WB)、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密度、压力
•1.5.2定义:
•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湿球温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 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温度。
(完整版)制冷原理知识点整理(1)

·制冷原理思虑题1、什么是制冷?从物体或流体中拿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自然冷却:自觉的传热降温制冷机 /制冷系统: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施的总和制冷剂: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制冷循环: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2、常用的四种制冷方法是什么?①液体气化制冷(蒸气压缩式、蒸气汲取式、蒸气发射式、吸附制冷)②液体绝热节流③气体膨胀制冷④涡流管束冷、热电制冷、磁制冷长处弊端蒸气压缩式性能系数高,制冷量大,成本制冷剂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压缩低,合用范围广,构造简单机存在噪声,振动等蒸气汲取式有益于废热的回收利用,电能对铜及铜合金有腐化作用,钢材耗资少,维修简单,振动噪声及冷却水耗费量大,性能系数小,对大气臭氧层无破环作用低,体积较大,设施昂贵,合用于大型设施蒸气发射式以热能为赔偿能量形式,构造工作蒸汽压力高,发射器流动损简单,加工方便,没有运动部失大,效率较低件,使用寿命长热电无需工质,无运动零件,灵巧效率低,一定使用直流电源,使性强,使用方即靠谱用的半导体器件价钱高3、液体汽化为何能制冷?①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液体汽化形成蒸气。
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自己的蒸气外不存在任何其余气体,也提出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均衡,处于饱和状态。
②将一部分饱和蒸气冷静器中抽出时,必定要再汽化一部分来保持均衡。
③液体汽化时,需要汲取热量,这一部分热量称为汽化热。
汽化热来自被冷却对象,因此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许使它保持在环境温度以下的某个低温。
4、液体汽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是什么?①制冷剂低压下汽化②蒸气升压③高压气液化④高压液体降压5、什么是热泵及其性能系数?制冷机:使用目的是从低温热源汲取热量热泵: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开释能量6、性能系数:COP Q H /W (W Q0 ) / W7、劳伦兹循环在热源温度变化的状况下,由两个与热源做无温差传热的多变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称为洛伦兹循环,这是变温条件下制冷系数最大的循环。
制冷行业的知识点总结

制冷行业的知识点总结一、制冷原理1.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循环压缩和膨胀工质,使其在不同压力下发生相变,从而吸收或释放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
2.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介质,主要分为氨、三氟甲烷、丙烷等多种气态和液态制冷剂。
不同的制冷剂适用于不同的制冷系统,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能和环保性能。
3. 制冷循环的组成制冷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通过这些组件完成了制冷剂的循环压缩和膨胀过程,实现了制冷效果。
二、制冷设备1. 压缩式制冷系统压缩式制冷系统采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使其冷凝成液体,再由膨胀阀进入蒸发器释放热量,完成制冷循环过程。
2. 吸收式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采用吸收剂和制冷剂的相互吸收来完成制冷循环过程,通过加热使吸收剂从溶液中释放制冷剂,再通过冷却使制冷剂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3.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设备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制冷剂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实现降温效果。
4. 冷却剂冷却剂是制冷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常见种类包括制冷水、制冷油、制冷气等,通过循环运行实现散热效果。
三、制冷系统1. 商用制冷系统商用制冷系统主要应用于商业场所如超市、酒店、餐馆等,其主要特点是制冷量较大、运行稳定性好、散热效果好等。
2. 家用制冷系统家用制冷系统主要应用于家庭生活中,主要包括冰箱、空调等,其主要特点是制冷量适中、外形美观、节能环保等。
3. 工业制冷系统工业制冷系统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主要包括制冷塔、冷却水箱等,其主要特点是制冷量大、运行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等。
四、制冷技术1. 制冷量计算制冷量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参数之一,它是指制冷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热量的能力。
计算制冷量需要考虑到环境温度、制冷剂种类、制冷循环方式等多个因素。
2.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制冷技术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设置制冷系统的温度控制参数,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准控制,满足不同场合的制冷需求。
制冷原理期末复习大纲重点知识

制冷原理期末复习大纲重点知识1.氨沸点-33.3℃,凝固点-77.9℃单位容积制冷量大粘性小,传热性好,流动阻力小;毒性较大,有一定的可燃性,安全分类为 2 ;氨蒸气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氨液飞溅到皮肤上会引起肿胀甚至冻伤氨系统中有水分会加剧对金属腐蚀同时减小制冷量;以任意比与水互溶但在矿物润滑油中的溶解度很小 ;系统中氨分离的游离氢积累至一定程度遇空气爆炸 ; 氨液比重比矿物润滑油小,油沉积下部需定期放出在氨制冷机中不用铜和铜合金材料(磷青铜除外)2.氟利昂(1) R12(二氟二氯甲烷 CF2Cl2)沸点-29.8℃,凝固点-158℃。
无色,有较弱芳香味,毒性小,不燃不爆,安全。
系统里应严格限制含水量,一般规定不得超过0.001%常用温度范围内能与矿物性润滑油以任意比互溶不腐蚀一般金属但能腐蚀镁及含镁量超过2%铝镁合金。
对天然橡胶和塑料有膨润作用。
容易泄漏,对铸件要求质量高,对机器要求密封性好(2) R134a(四氟乙烷 CH2FCF3)毒性非常低,不可燃,安全。
与矿物润滑油不相溶,但能完全溶解于多元醇酯类。
化学稳定性很好,溶水性比R12强得多,对系统干燥和清洁性要求更高,用与R12不同的干燥剂。
(不能用传统电子检漏仪)(3) R11(一氟三氯甲烷 CFCl3)沸点23.8℃,凝固点-111℃。
用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毒性比R12更小,安全。
水在R11中的溶解能力与R12相接近。
对金属及矿物润滑油的作用关系也与R12大致相似。
对金属及矿物润滑油的作用关系也与R12大致相似与明火接触时,较R12更易分解出光气。
(4) R22(二氟一氯甲烷 CHF2Cl)沸点-40.8℃,凝固点-160℃。
毒性比R12略大,无色无味,不燃不爆,安全。
溶水性稍大于R12,系统内应装设干燥器。
部分与矿物润滑油互溶。
化学性质不如R12稳定,对有机物的膨润作用更强。
对金属与非金属的作用以及泄漏特性都与R12相似。
制冷相关知识点总结

制冷相关知识点总结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早期的制冷技术主要是依靠自然现象,比如利用水的蒸发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或者是利用冰块来保持食物的新鲜。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各种制冷技术,不仅加速了食物的保鲜过程,同时也推动了现代生活设施的建立和发展。
制冷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物体或者区域,从而使得被制冷的物体或者区域温度下降。
常见的制冷原理有蒸发冷却、压缩冷却、吸收冷却等。
比如,空调通过压缩冷却原理将室内的热量移动到室外,从而使得室内温度下降;冰箱通过蒸发冷却原理将冷冻室内的热量移动到外部环境,从而使得冷冻室内的温度下降等。
在实际应用中,制冷技术主要涉及制冷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部件。
制冷剂是一种能够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进行相变的物质,常见的制冷剂有氯氟碳化合物、氨、二氧化碳等。
压缩机是制冷设备中用于压缩制冷剂的设备,其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冷凝器主要是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成液体。
蒸发器则是将制冷剂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设备,同时也起到了制冷的作用。
在制冷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比如,一些传统的制冷剂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大气层中臭氧的破坏,这不仅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人们开始研究新型的环保型制冷剂,比如氢氟酸酯类制冷剂、氨替代制冷剂等。
另外,目前一些制冷设备的能耗也较高,这对能源的浪费和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不断研究新的节能环保的制冷技术,比如采用更高效的压缩机、改进蒸发器设计、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等。
总的来说,制冷技术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它使得人类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同时也在一些重要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未来,人们还将不断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新型的制冷技术,以应对环境问题和节约能源。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利益。
制冷专业必学知识点总结

制冷专业必学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热力学基础1. 热力学基础概念热力学是研究热能和其转化的科学,制冷工程基础是在热力学基础上建立的。
温度、压力、热量、热容量等基本概念是制冷工程的基础理论。
2.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制冷系统中热量的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来实现。
掌握热传导原理和传热计算方法对于设计和优化制冷系统至关重要。
3. 热工作界限和效率热机和热泵的工作效率受到热工作界限的制约。
制冷专业人员需要了解热机效率和制冷效率的原理,以便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技术和设备。
第二部分:制冷循环1. 制冷循环基本原理制冷循环是在制冷剂的作用下,通过一定的热力学循环过程实现热量的转移和降温。
常见的制冷循环包括蒸发冷凝循环、压缩-膨胀循环等,制冷工程师需要了解这些循环的原理和特点。
2. 制冷剂的选择和应用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制冷剂具有不同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制冷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以及环保和安全方面的考虑。
3. 压缩机和膨胀阀压缩机是制冷循环中的核心设备,膨胀阀则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温度。
制冷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压缩机和膨胀阀的工作原理和选用方法。
第三部分:制冷系统设计1. 制冷负荷计算制冷负荷计算是制冷系统设计的基础,它涉及到室内外环境、建筑结构和使用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制冷工程师需要掌握负荷计算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
2. 制冷系统布局和管道设计制冷系统的布局和管道设计对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制冷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布局和管道设计方案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在实际设计中如何避免常见问题和优化系统性能。
3. 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制冷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
制冷工程师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以及如何设计和调试一个稳定可靠的控制系统。
第四部分:制冷设备维护与管理1. 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制冷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调试对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原理思考题1、什么是制冷从物体或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自然冷却:自发的传热降温制冷机 / 制冷系统: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和制冷剂: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制冷循环: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2、常用的四种制冷方法是什么①液体气化制冷(蒸气压缩式、蒸气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吸附制冷)②液体绝热节流③气体膨胀制冷④涡流管制冷、热电制冷、磁制冷优点缺点蒸气压缩式性能系数高,制冷量大,成本制冷剂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压缩低,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机存在噪声,振动等蒸气吸收式有利于废热的回收利用,电能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钢材耗费少,维修简单,振动噪声及冷却水消耗量大,性能系数小,对大气臭氧层无破环作用低,体积较大,设备昂贵,适用于大型设备蒸气喷射式以热能为补偿能量形式,结构工作蒸汽压力高,喷射器流动损简单,加工方便,没有运动部失大,效率较低件,使用寿命长热电无需工质,无运动部件,灵活效率低,必须使用直流电源,使性强,使用方便可靠用的半导体器件价格高3、液体汽化为什么能制冷①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液体汽化形成蒸气。
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的蒸气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气体,也提出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处于饱和状态。
②将一部分饱和蒸气从容器中抽出时,必然要再汽化一部分来维持平衡。
③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这一部分热量称为汽化热。
汽化热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以下的某个低温。
4、液体汽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是什么①制冷剂低压下汽化②蒸气升压③高压气液化④高压液体降压5、什么是热泵及其性能系数制冷机:使用目的是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热泵: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能量6、性能系数:COP Q H /W (W Q0 ) / W7、劳伦兹循环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两个与热源做无温差传热的多变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称为洛伦兹循环,这是变温条件下制冷系数最大的循环。
为了表达变温条件下可逆循环的制冷系数,可采用平均当量温度这一概念, T0m 表示工质平均吸热温度, Tm 表示工质平均放热温度,ε表示制冷系数。
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相当于在恒温热源 T0m 和 Tm 间工作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8、什么是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剂的性能系数COP热力学完善度:实际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与逆卡诺循环性能系数之比制冷剂的性能系数:制冷量与压缩耗功之比。
9、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部件压缩机:压缩和输送制冷剂,保持蒸发器中的低压力,冷凝器里的高压力膨胀阀:对制冷剂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蒸发器:输出冷量,制冷剂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凝器:输出热量,从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走10、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当制冷剂确定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有什么因素决定环境介质温度决定冷凝温度决定冷凝压力;制冷装置用途决定蒸发温度决定蒸发压力11、过冷对循环性能有什么影响在一定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节流前制冷剂液体过冷可以减少节流后的干度。
节流后的干度越小,他在蒸发器中气化的吸收热量越大,循环的性能系数越高。
12、有效过热无效过热对循环性能有哪些影响有效过热:吸入蒸气的过热发生在蒸发器本身的后部或者发生在安装与被冷却室内的吸气管道上,过热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
有害过热:由蒸发器出来的低温制冷剂蒸气在通过吸入管道进入压缩机之前,从周围环境吸取热量而过热,但没有对被冷却对象产生制冷效应。
13、不凝性气体对循环性能的影响不凝性气体:在制冷机的工作温度、压力范围内不会冷凝、不会被溴化锂溶液吸收的气体。
原因:蒸发器、吸收器的绝对压力极低,易漏入气体影响:①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增加了溶液表面分压力,使冷剂蒸气通过液膜被吸收时的阻力增加,吸收效果降低。
②不凝性气体停留在传热管表面,会形成热阻,影响传热效果,导致制冷量下降。
③不凝性气体占据换热空间,是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变差④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温度升高,压缩机耗功增加措施:在冷凝器与吸收器上部设置抽气装置①水气分离器:中间溶液喷淋,吸收水气,不凝性气体由分离器顶部排出,经阻油器进入真空泵排出。
阻油器用于防止真空泵停机时,大气压力将油压入制冷系统中。
②自动抽气:由引射器引射不凝性气体入气液分离器,打开放气阀排气。
14、单级蒸气压缩循环中,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
单位容积制冷量理论功率性能系数蒸发温度下降下降上升下降冷凝温度上升15、制冷剂有哪些种类①无机化合物②有机化合物③混合物16、常见的制冷剂(见笔记)水氨 CO2 碳氢化合物氟利昂17、简述禁用 CFC的原因CFC:率氟化碳,不含氢,公害物,严重破坏臭氧层,禁用HCFC:氢氯氟化碳,含氢,低公害物,属于过度性物质HFC:氢氟化碳,不含氯,无公害,可做替代物,待开发H——可燃性C——毒性F——化学稳定性18、简述共沸、非共沸及近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区别和联系共沸:定压下蒸发和冷凝时,相变温度固定不变并比单一组分低,气液组分相同,单位容积制冷量高于单一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化学稳定性更高;电机绕组温升减少非共沸:定压下蒸发和冷凝时,相变温度固定改变,气液组分不同19、R12、 R22 的替代工质有哪些电冰箱常用制冷剂R12 已被 R134、 R600 替代。
空调常用的制冷剂R22 被新型制冷剂 R410A 替代。
20、载冷剂定义是在中间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完成被冷却系统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物质。
原理在蒸发器内于制冷剂热交换获得冷量用泵将被冷却的载冷剂输送到各个制冷场所用以冷却被冷对象优点将制冷系统集中在很小范围内,减少制冷剂系统的连管和接头①便于检漏密封②制冷剂充注量减少③便于安装要求在所需要的载冷温度下保持液态,对设备无腐蚀,对人体无害,载冷能力强,输送耗功少。
①无毒不可燃,无刺激性气味——在大气压力下不分解氧化,物化性质不变②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呈液态——凝固点低于蒸发温度,沸点高于使用温度③比重小,粘度小,传热性好,比热容大——流动阻力小,液体循环量小,耗功少,减小换热器的尺寸21、为什么使用两级压缩单机压缩机的缺点①收到容积系数为0 的限制,随着压比增大,制冷量下降,功耗增加啊,COP下降,经济性降低②排气温度过高会是润滑油变稀,润滑条件恶化,甚至引起拉缸的现象。
双击压缩机的优点获得较低的温度,同时使压缩机的工作压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22、为什么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提高工作原理: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机组中同时装有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在高压发生器中采用压力较高的蒸气或燃气、燃油、等高温热源加热,所产生的高温冷剂水蒸气用于加热低压发生器,使抵押发生器中的溴化锂产生温度更低的冷剂水蒸气。
优点:有效利用了冷剂水蒸气的潜热,减少冷凝器的热负荷,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23、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流程和特点分类流程特点串联流程①从吸收器底部引出的稀溶液依次经过低温和A1 溶液先进入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并吸收浓溶液放出的热量高压发生器,后②进入高压发生器中加热沸腾,产生高温水蒸气进入低压发生器,最后流回吸和较浓溶液收器③较浓溶液经高温热交换器后进入抵押发生器,再次产生水蒸气和浓溶液,浓溶液经过低温热交换器后进入吸收器④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混合进入冷凝器冷凝放热,凝结成水,进入蒸发器⑤进入蒸发器的冷凝水吸热形成蒸汽,进入吸收器⑥吸收器中的浓溶液和冷凝水混合放热,形成稀溶液并联流程①从吸收器底部引出的稀溶液经泵升压后分成溶液分别同时进两股入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后分②一股经高温溶液热交换进入高压发生器别流回吸收器一股经低温溶液热交换器进入低压发生器③两股稀溶液分别在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加热产生水蒸气和浓溶液④浓溶液在热交换器放热后进入吸收器⑤浓溶液在吸收器中和冷凝水混合放热,形成稀溶液24、两级压缩式制冷最佳中间压力的确定原则和方法(1)比例中项法(2)经验公式法(3)试凑作图法25、为什么利用复叠式制冷循环可获取较低的蒸发温度低温制冷剂在常温下无法冷凝成液体,而复叠式制冷循环系统采用另一台制冷装置与之联合运行,为低温制冷循环的冷凝过程提供冷源,降低冷凝温度和压力。
26、在复叠式制冷系统中蒸发器的作用为低温部分的冷凝器和高温部分的蒸发器服务27、氨吸收制冷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剂和吸收剂是什么采用哪种热补偿制冷剂吸收剂热补偿氨吸收式制冷机氨水热能溴化锂吸收式制水溴化锂冷机28、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溶液热交换器的作用和在制冷系统中的安装位置原理:通过溶液热交换器,浓溶液和稀溶液进行热量交换,是稀溶液温度升高,浓溶液温度降低。
作用:( 1)提高进入发生器稀溶液的温度,减少发生器加热量(2)降低进入吸收器浓溶液的温度,减少吸收器中冷却水的消耗量,增强溶液吸收效果安装位置:在稀溶液进入发生器浓溶液进入吸收器之前。
29、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有哪些安全保护措施①防止溴化锂结晶②预防蒸发器中冷媒水或冷剂水结冻的措施③屏蔽泵的保护④预防冷剂水污染30、自动融晶管安装:在发生器处溢流箱的上部连接一条J 型管,J 型管的另一端通入吸收器,机器正常运行时,浓溶液从底部流出,经溶液热交换器后流入吸收器。
当浓溶液在溶液热交换器出口处因温度过低而结晶,将管道堵塞,溢流箱液面升高。
作用:①液位高于J 型管上端位置时,高温浓溶液通过J 型管流入吸收器②吸收器的稀溶液温度升高,提高溶液热交换器中溶液的温度,结晶的溴化锂自动溶解,结晶消除后,发生器中的浓溶液重新从正常的回流管流入吸收器。
31、吸收式热泵按驱动热源的分类和区别分类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区别驱动热源温度 T H高于输驱动热源温度 T H低于输出热的温度 T V 出热的温度 T V输出热量比驱动热源提输出热量比驱动热源提供的热量多,因此被称为供的热量少,但由于有热增热型吸收式热泵补偿,是输出温度高于驱动热源温度,因此被称为升温型吸收式热泵32、什么是热点效应、帕尔贴效应热电效应:温差和电压之间的直接转换。
当热电装置两侧的温度不同时,产生电压;反之产生温差。
帕尔贴效应:电流流过两种不同导体的界面时,从外界吸收热量,或向外界放出热量。
特点:结构简单体积小启动快,控制灵活操作具有可逆性效率低,耗电多,价格贵应用:需要微型制冷的场合, ex 电子器件、仪表的冷却器、低温测量器械、制作小型恒温器33、什么是热电堆由于每个制冷原件产生的冷量很小,需要将许多热电制冷元件联成热电堆才可以使用。
34、热电制冷器的制冷原理由 N 型半导体(电子型)和P 型半导体(空穴型)组成小型热电制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