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精品WORD文档)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汇总

(完整word版)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汇总

(完整word版)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汇总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为了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生态化发展的运动,环境保护的口号也逐渐深入到各社会各阶层,城市是人类主要的生存空间,为了使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更要以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为根。一、生态城市理论产生过程

生态城市的正式提出虽然仅有二十几年,但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却已很久。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源泉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最初的生态城市理论来源于生态学,但是从二十世纪起算,城市问题的研究以及城市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学术界也先后出现了三次研究的高潮,将这一问题和理论推广至全世界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首次探讨。从此以后,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衍生出的绿色城市、园林城市以及环保模范城市等名词也不断涌现。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国际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关注已经转移到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上,1975年,由理查德·雷吉斯特等人创建的城市生态组织的成立及其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国际影响,使得城市生态理论的研究不断发展,国际影响也继续扩大。继1990年这一组织在巴克利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探讨工作中,各种著作的出版把这一理论的内涵不断的充实与丰富,其影响也扩大到全球范围。虽然至今仍未有对这一概念的统一定义,但是生态城市是公认的建立在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理想良性循环区域,达到了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境界。

国外建设生态城市的做法和启示

国外建设生态城市的做法和启示

国外建设生态城市的做法和启示

文/沈超

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尽管各个城市发展条件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路径也不一致,但发展观却是相同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要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发展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还要顾及人类的长久生存。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当代城市保持良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以及提供宜人居住条件开拓了一条新路。

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并在实践方面做出了持续的努力。目前,美国、巴西、丹麦、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滨海城市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将伯克利建成了一座典型的亦城亦乡的生态城市,其理念和做法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理查德•雷吉斯特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查德•雷吉斯特领导建设的伯克利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受到全世界的赞誉,尤其是公共交通发展受到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的推崇,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都给予了库里蒂巴极高的评价。该市的废物回收和循环使用措施以及能源节约措施也分别得到联合国环境署和国际节约能源机构的嘉奖。1990年,它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库里蒂巴的城市开发规划有着独特的做法:沿着5条交通轴进行高密度线状开发,改造内城;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小汽车为本,确定优先发展的内容;增加公园面积,改进公共交通。库里蒂巴鼓励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路线所在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开发进行了分区。在社会公益方面,库里蒂巴新建图书馆系统,帮助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各种实用技能的培训,加强公园和绿地建设项目,改善环境并保护文化遗产,实施垃圾回收项目。在公众环境教育方面,库里蒂巴在学校就开始对儿童进行与环境有关的教育,并在免费环境大学对一般设市民提供环境教育。

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

论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市生态建设是维护地区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化,城市生态问题也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生态城市;问题;对策

1 目前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

(1)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城市燃气的普及,城市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以燃动油为燃料的机动车尾气和燃烧散煤排放的烟尘。随着机动车需求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成为市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大敌;为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大气

污染治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是直接影响市民生活质量、损害城市形象的大问题。目前,城市污水几乎全部向江河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水体和环境。其中生活污水基本上是不经任何处理的直接排放,并且各个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城市建设很不相称。此外垃圾处理是城市又一令人头疼的环境问题。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垃圾的产出量高,而垃圾处理厂都是简单、填埋式的处理、按照国家无害化处理要求几乎是“零”,不仅直接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也损害了城市形象。

(3)工业污染严重,清洁化生产程度低。城市中心地带往往是工业企业的城市环境污染源,现代一些城市工业企业科技含量低,工艺设备、技术路线落后,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阻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程。近些年,各市采取措施治理工业对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力度不够,不能彻底的改变“三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但又不能让污染源离开城区又去污染郊区,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的工业企业都应推行清洁生产,重抓技术改造。如何将技术改造与清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将污染预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是推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0120028202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

收稿日期:2008209202

作者简介:武思标(19702),男,讲师,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 433000

徐 涛(19702),男,高级工程师,当阳市规划局,湖北当阳 444100

武思标 徐 涛

摘 要: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入手,介绍了“生态建筑”思潮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探讨生态建筑的概念与特征,提出了

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与方法,最后结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生态建筑,概念,设计,问题,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 2021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资源锐减、环境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

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论。

1 “生态建筑”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 oleri )把生态学(Ecology )和建筑学(Architecture )两词合并为“Arology ”,

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

1976年,生态建筑运动的先驱施耐德在西德国成立了建筑生物与生态学会(Institute for Building Biology and Ecology ),强调使用天然的建筑材料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和取暖,倡导一种有利于人类健康和生态效益的温和建筑艺术。

论生态城市中园林绿化问题探研

论生态城市中园林绿化问题探研

论生态城市中园林绿化问题探研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的提高,一个理想的现代化城市必须要有一定的绿地面积来保证城市环境的质量。本文就城市中园林绿化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述探讨。

关键词:生态城市园林绿化问题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 culture, an ideal of modern city must have certain green area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in the city landscape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the point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ecological urban landscape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设生态城市中园林绿化问题

⑴长期以来,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场所。在我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特殊的人口问题,使得房地产行业地位变的日益突出。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拉动经济增产的源动力,也是当地政府部门财政收入和gdp的主要来源,因此上到当权者下到普通老百姓都热衷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而搞园林绿化建设就显得底气不足,一旦影响到城市土地商业化的“高效”开发,往往面临着被清除掉的尴尬局面。火热的房地产开发,与很小的绿地率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很多本该

谈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

谈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

谈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城市功能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城市建设的发展质量,生态环境的优劣。新时代的背景下关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俨然成为了最热点的话题,本文结合个人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展开讨论,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字: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and the city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scale of also,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pros and c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age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hot topic for the most, combining with the individual in the actual work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that china’s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iscuss, hope to a view to play a valuable role.

国外低碳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国外低碳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国外低碳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城市的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是解决资源能源危机、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理念、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标准体系,我国很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空气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困扰,而国外很多国家都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公共政策来推动和引导城市发展,并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因此可以借鉴国外低碳城市的发展经验。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国外低碳城市的建设案例,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英国:生态城镇

英国在生态城镇建设方面有良好的传统和实践经验。从19世纪乌托邦式的新城镇,到霍华德提出的“明日田园城市”,都在探索既能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又能亲近自然,并可提供各类服务设施、化解社会矛盾的小城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实现碳减排目标,2008年,英国提出生态城镇建设目标,并要求各地自愿报名,最终确定四个生态城镇。这些生态城镇基本为大城市卫星城,有公共交通覆盖,发展目标是探索零碳排放的开发和建设运营模式,要求每个生态城镇至少在环境可持续的某一个领域具有示范意义。

该项目要求每个城镇至少要包括5000~10000个家庭,要配置高质量的服务设施,如学校、商店、办公、娱乐等。生态城镇30%~50%的住宅应为低价或廉价住房,出售租赁比例配置合理,面积适中,功能混合,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每个城镇要设立管理机构,负责生态城镇的开发建设管理,完善建设目标措施,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英国生态城镇在技术层面也有较完善的规范,其出台的生态城镇规划政策分别从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住房、就业、交通、生活方式、服务设施、绿色基础设施、景观与历史环境、生物多样性、水、防洪、废弃物处理、总体规划、实施交付和社区管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

新加坡生态城市市政规划

新加坡生态城市市政规划

 新加坡生态城市市政规划建设及其经验借鉴刘星 高斌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01) 摘 要:文章介绍了新加坡生态城市市政规划建设经验,阐述了新加坡基于生态理念下 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实践探索,并对市政工程设施设置的特点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对我国城市市政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几点建议。关键词:新加坡 生态城市 市政规划建设1. 引言 进入 21 世纪以来,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愈益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障碍和严峻挑战,以往基于工业文明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主张人与 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时代的主题。新加坡的规划建设, 以建立世界级花园城市和金融导向的大都会为目标, 这 就要求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秉持高效、便捷、以人为本的原则。新加坡作为一个资源稀缺、能源匮乏的岛国,仅用 40 余年的间,就建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 力的国家之一,连续 10 年被评为最适合亚洲人居住的世界城市,与水资源、能 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2. 水资源综合利用新加坡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24~27℃,年平均最高气温 31℃, 年平均最低气温 23℃,气候温暖潮湿,终年高温多雨,每年 11 月~翌年 3 月是东北季候风吹袭的季节,较为潮湿;6~9 月则吹来西南季候风,较为干燥; 每年 4~5 月,以及 10~11 月是季候风交替期,下午时分经常会有阵雨或雷暴 雨;新加坡年平均降雨量 2300mm。尽管新加坡降雨充沛,但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岛上河流或湖泊稀少,淡水水源十分匮乏,淡水资源总量 6 亿立方米/年,人均水资源量仅 211 立方米/年,排名世界倒数第二,淡水危机时 时刻刻威胁着这个东南亚城市国家的生存。目前新加坡供水量的 50%-60%由邻国 马来西亚的柔佛水库经 40 公里管线引入,其他用水来自新加坡国内水库集水、 淡化海水及再生水水源。网 org 通 p. 交 yu 与 it 划 .c 规 ww 市 /w 城 :/ tp ht新加坡水务管理全部由环境及水源部下的 PUB(公用事业局负责) ,对水源、 供水、排水、河流水系、水环境等一切涉水事务进行统筹规划管理,推行”全民1

(完整word版)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

(完整word版)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

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本文就生态文明的现状和发展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是一个必然实现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从人类世界历史生态、文化生态和现实生态出发,在生态全球化背景下,以提升人格文明、生态文明、产业文明为发展方向;以发展宪政、优化体制、优化结构、促进公民意识和认知水平;以真诚的民主来反映公民的社会存在,建立社会公众信仰及其相应的伦理精神的法制秩序,让社会各阶层利益公开自由的表达权利以期让社会真理能够真实的公共表达;将人格质量的提升放在国民教育的首位,来提高人在群体公共事物中的智慧能力;将生态文明发展放在战略首位,来提高文明产业化社会的上升能力;将未来优先的战略放在国家建设的首位,来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产业能力;将公众人本信念及其相应的伦理精神的法制秩序放在推动联合国改革的首位,让国际社会各阶层利益公开自由的表达权利以期让社会真理能够真实的公共表达,来提高联合国维护和尊重人的能力,

走生态文明发展的国家发展道路。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传统老路。虽然,我们的工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这些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2—3倍,但是单位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污染则是发达国家的、30倍.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持续张力下,中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遭受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四分之一的居民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在中国,大凡经济成长比较快速的地方,环境污染通常都比较严重。而环境污染已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并严重制约着我们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投入的需求还在不断加大,而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有限性注定延续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举步维艰,路越走越狭窄。中国在进行工业化建设时,既没有先行工业化国家所具有的资源禀赋,也没有其所拥有的环境容量,遇到的资源环境约束可想而知。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是中国工业化的“救赎”之道.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摘要】

德国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科学,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广泛开展,环保产业蓬勃发展并实现创新。这些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价值。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德国的做法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希望各国能够共同努力,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通过学习和借鉴德国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当下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

德国、生态环境、环境治理、环境保护法律、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生态环境规划、环境教育、公众参与、环保产业、创新、借鉴经验、国际合作、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1.1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德国作为欧洲环境保护领域的先行者,其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德国不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积极推动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规划,重

视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这些经验为其

他国家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德国的环保产业发展和创新成果丰硕,环保技术水平领先,为推

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借鉴德国的经验,加强国

际合作与经验交流,推动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实现绿色发展

和环境可持续。

2. 正文

2.1 德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德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是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基础

之一。德国拥有严格的环境立法,其中包括《环境信息法》、《排放法》、《噪声和振动管制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体系赋予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强大权力,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环境保护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发展生态建筑 营造生态城市 改善人居环境

发展生态建筑 营造生态城市 改善人居环境

的调控 和建 设 。人 居环 境 ,特 别是 它的高 层 次— — 城 市
环 境 ,是大 自然 控制 下 的 自然环境 的一 个局 部 ,自然环境 的一 切构成 因素都 决定 和影响着城市环境 。但城市是人 口最
集 中、生产活动最频繁 、对环境干预最强烈 的地方。城市原 来环 境的 自然地貌 、植 被、动物被密集 的建 筑群 、光秃 的道 路 、拥挤的车流人流所 代替 ;城市 的污水 、垃圾 、废气等也 无法在城 市生态系统 内 自己稀释、净化 。只 能而且必须经过 人工措施 加以处理 。所 以 ,城 市是一个不完全 的生态系统 , 必须通过 人们 的调控和建 设才能使其成为宜 人的、优美 的、
园区的建筑密度。 ( 作者单位 :广O 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 究院;2 1 .) , I 1 01 3
保 、三废处理等建筑 设置需求较大 ,建 议适 当提高上 限。为
了提 高 工业 用地 效率 ,对 三 类工 业 用地 建筑 密 度设 置 了下
限 ,同时提高 了一 、二类工业用地建筑 密度 的下限。建议 调


所谓生态人 居环境 ,就是应 用生态学原理和 系统工程 的 优化 方法 ,来规 划和组织城市 、城 区和 居住小 区的建设和管 理 ,以达 到为 人们 提供 一个 清洁 、 美丽 、舒 适 的人 居 空 间
的 目的。生 态人 居环境 包括 非生物 环境( 如水环 境 、大气环 境 、土壤环境 、声环境、光环境 、热环境 以及地 形、纬度 、

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论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

摘要:生态城市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城市发展模式,它要求从生态学的角度去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协调度,使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区。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内涵、原则,并对如何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节能;水污染;出发点;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性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社会联系极为紧密和按其自身规律不断运转的有机整体。城市是人类主要聚居地之一,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活动的中心。一方面,在城市内,人口高度密集,生产力高度发达,汇集着大量的物质和财富,交换着大量的商品和信息;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系统内大量的物质与能量不断地输入,从而形成物质的不断积累,生产和生活废弃物

的不断增加,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出现了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问题,这些通称为城市病。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城市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当今,全球城市化趋势越演越盛,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城市从生态学角度看具有特殊性,它是城市居民与周围环境组成的一种特殊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1. 引言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案例,探讨其成功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2. 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

斯德哥尔摩是一个充满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该城市采用了多种创新

的方法来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例如,斯德哥尔摩实施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限制了汽车的使用,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出行。此外,该城市还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和太阳能。这些举措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为居民提供了清洁的能源。

3. 案例二:弗莱堡,德国

弗莱堡是德国一座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城市。该城市在交通、能源和建

筑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例如,弗莱堡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并建设了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此外,该城市还实施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弗莱堡还建设了许多生态住宅和绿色建筑,以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4. 案例三: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但也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加坡采用了创新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和垃圾处理等问题。例如,新加坡开发了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该国还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有效减少了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5. 案例四:温哥华,加拿大

温哥华是加拿大一座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市。该城市在交通、建筑和自然

保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温哥华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并建设了完善的交通网络。此外,该城市还实施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温哥华还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保留了大片的绿地和公园,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2 1 生态城 市 .
生态城市并没有一个 明确 的概 念 , 但是作 为一个生态城市理 应是社会 、 经济和环 境 的统 一体 , 一个 提供人 和 自然生存 和 发 是 展的有机环境系统 , 生态城市是为解决社会 和城市发 展的各种 问
题 的综 合理论。著名学者 霍华德 ( H wad 提 出的 田园城市理 E. o r)
装入纸箱里带 走 , 无须 将沉 重 的衣 橱挪 来 挪去 。在不 远 的将 而 来, 储藏设施 的分 门别 类 和设置 数量 , 会是 衡量住 宅档 次 的标准 总之 , 住宅建设最 敏感 地反 映社会 的进 步 , 由于其 建成后 的 耐用性 , 又最容易落后手社会 的发展 。因此 , 设计 的超前 性 , 设计
发展 , 并在世界范 围内蓬勃 展开 , 人们 也清 晰地 看到城 市发 展 的
生态化 途径 , 认识到 人与 自然必 然是伙 伴关 系 , 必须 与大 自然合
作才能使两者共同繁荣 。
论和美 国建筑 师沙里 宁 ( S a nn 的有机 疏散理 论 , E. ar e) i 都强调城
市的有机和谐 , 特别 是人 工和 自然的有机结合 。
浅 谈 生 态 城 市 的 规 划 与 建 设
刘 明 国 梁 国 刚
摘 要: 阐述 了人 与 自然 的关系, 介绍 了生 态城市 的特性及 可持 续发展 的意义, 阐明了城 市生态建设 的 目标 , 分析 了城 市 规划建设 中存 在的误 区, 出 了建 立生态城 市的要求。 提 关键词 : 生态城市 , 可持续发展 , 市规划建设 城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技术与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技术与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技术与案例分析

目录:

(一)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精明增长

(二)水生态、水环境改善与生态水城建设

(三)大气污染治理与城市空气质量保障

(四)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

(五)城市节能降耗与新能源利用

(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花城、绿城建设

人口高度集聚、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能耗急剧攀升、热岛效应加剧、交通拥堵愈演愈烈、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以及越来越严格的资源环境约束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日益举步维艰。在城市发展瓶颈约束和全球资源环境危机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共识,也是新型城市化发展中最受关注的领域。

(一)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精明增长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针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低密度无序扩张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所带来的各种城市病,先后出现了精明增长、紧凑城市、土地

多功能集约利用、棕地生态修复等思潮,一些成功的做法在广州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1、城市增长边界

城市增长边界是西方国家应对城市蔓延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技术解决措施和空间政策响应,其规划理念是对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发展质量的认识及反思,现已成为美国控制城市蔓延实现精明增长最成功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之一。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是为了明确可开发区域和禁止建设区域,城市开发必须在这个边界内进行,如果超出这个边界,开发者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案例:美国俄勒冈州城市增长边界管理

俄勒冈州是美国实施精明增长的示范区域之一。1973年俄勒冈州出台“土地管理法案”,要求全州所有城市要制定城市增长边界,1978年成立专门制定与管理“城市增长边界”的区域性机构——地区政府和大都市规划组织(Metro),Metro可以制定涉及土地利用、交通和住宅问题的各项政策,而且还具有征税权。

浅议低碳建筑与建筑生态化

浅议低碳建筑与建筑生态化
据统计 。全世界 4 %的能源消耗来源 于建筑 物的能耗 。 0
我 国建筑能耗约 占全社会总能耗 的 2 %。城市里的碳排放 , 8 6 %来源 于建筑物维持功能上 。 o 目前 , 我国建筑相关能耗 占全 社会 比重较 大 . 每建 造一平方米 的房屋 , 约释放 出 08吨碳 。 .
打造的绿 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 。
3 建 筑生 态化
建筑生态化 有三个基本特 征 : 第一 , 能为人类提 供宜人
的室 内空 间环境 , 包括健康 宜人 的温度 、 湿度 , 清洁 的空 气 , 良好 的光环境 、 声环境 以及灵活开敞 的空间。第二 . 自然 资 在 源 的利用上 , 对环境 的索取要 小 , 主要指节 ( 下转 第 1 3页 ) 9
重 要 的议 程 。
位, 挖掘潜在生态位 。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相 比, 内涵和 目 在 标上 基本 一致 , 只是侧重点不 同。绿色建筑侧重 强调 减少污
染排放 , 低碳建 筑侧重减 少碳排放 , 它更切合 节能减 排应对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 , 我们也 可以把用低碳 技术策略
1 加速低碳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当务 之急 , . 2 要健全完善
碳” 的思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 , 完善低碳特征工 程建设标准 , 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
新建筑 中, 高能耗建材 、 能耗建筑较为普遍 , 高 随着 中国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作者:沈超来源:城市观察添加日期:11年01月16日

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尽管各个城市发展条件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路径也不一致,但发展观却是相同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要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发展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还要顾及人类的长久生存。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当代城市保持良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以及提供宜人居住条件开拓了一条新路。

一、生态城市的理论溯源与研究成果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的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生态城市则是人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探索过程中所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理想形态。国外对生态城市的探索起源较早,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E.Howard创建的“田园城市”学说,标志着近代生态城市思想的发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最早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自那以后,健康城市、清洁城市、绿色城市等一系列旨在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城市改造运动在西方兴起,促使生态城市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1984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stky认为,生态城市是指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以保证的一种人类聚居环境。1987年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将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从最初的简单的包括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物种多样性的自然特征,发展到涉及城市社会公平、法律、技术、经济、生活方式和公众的生态意识等多方面的丰富体系。根据理查德•雷吉斯的观点,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而不是平面的、随意的。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是为人类而设计的,而不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且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该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从而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

在我国,对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生态专家提出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并从社会生态文明度、经济生态高效度和自然生态和谐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指标。生态城市理论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山水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等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常用术语,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用地结构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生态城市是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而建立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畅通的生态系统。

二、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并在实践方面做出了持续的努力。目前,美国、巴西、丹麦、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滨海城市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将伯克利建成了一座典型的亦城亦乡的生态城市,其理念和做法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理查德•雷吉斯特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查德•雷吉斯特领导建设的伯克利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受到全世界的赞誉,尤其是公共交通发展受到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的推崇,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都给予了库里蒂巴极高的评价。该市的废物回收和循环使用措施以及能源节约措施也分别得到联合国环境署和国际节约能源机构的嘉奖。1990年,它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库里蒂巴的城市开发规划有着独特的做法:沿着5条交通轴进行高密度线状开发,改造内城;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小汽车为本,确定优先发展的内容;增加公园面积,改进公共交通。库里蒂巴鼓励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路线所在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开发进行了分区。在社会公益方面,库里蒂巴新建图书馆系统,帮助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各种实用技能的培训,加强公园和绿地建设项目,改善环境并保护文化遗产,实施垃圾回收项目。在公众环境教育方面,库里蒂巴在学校就开始对儿童进行与环境有关的教育,并在免费环境大学对一般设市民提供环境教育。

德国的埃尔兰根(Erlangen)是一个只有10万人口的小城市,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了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发展发展决策中同时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和效益。埃尔兰根的主要做法包括:在景观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高度重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在城区内及周边地区建设更多的绿地和绿带,在城市区划规划中充分尊重生态限制,确保经济和社会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快速发展,广泛开展节能、节水活动,采用多种措施防治水、气、土壤污染,实行步行、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确保行人、自行车与汽车享有同等权利。

丹麦哥本哈根将生态城市建设当成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项目。它重点推行了绿色账户,并设立生态市场交易日。绿色账户记录了一个城市、一个学校或一个家庭日常活动的资源消费,提供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市民提高环境意识,并为有效削减资源消费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依据。作为改善地方环境的一项创意活动,从1997年

8月开始的每个星期六,哥本哈根的商贩们携带生态产品在城区中心广场进行交易,这一活动鼓励了生态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也让公众了解到生态城市项目的其他内容。

澳大利亚怀阿拉的生态城市项目开始于1997年,充分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技术,其战略要求包括:设计并实施综合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计划,在城市开发政策上实行强制的控制,对新建住宅和主要的城市更新项目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哭,并在设计上改进能源效率,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给予财政刺激措施,形成一体化的循环网络和线状公园,建立能源替代研究中心。

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和贸易城市。1996年,马尔默参与举办了一次欧洲建筑博览会,以地区规划、建筑、社区管理等方式进行持续发展的超前尝试,促使城市发展转型。马尔默的生态城市建设项目被称为B001,也被称为“明日之城”,它于2001年获欧盟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奖”。经过改造的马尔默西部滨海地区成为世界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地区,朝着“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福利社会”迈进了一大步。

在亚洲,日本、新加坡的生态城市建设也各有特色。

日本的九州市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了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九州市提出的“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包括了环境产业的建设、环境新技术的开发和社会综合开发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北九州开展了各种层次的宣传活动:政府组织开展了汽车“无空转活动”,以各种宣传标志,减少和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家庭自发开展的“家庭记账本”活动,将家庭生活费用与二氧化硫的削减联系起来;全社会则是开展了以美化环境为主题的“清洁城市活动”等。千叶新城从规划开始就以建立生态型城市为主要目标,采取了生态原生态与网络化兼具的开发模式;大阪强调利用大量最新技术措施来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能。

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为确保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新加坡人有关强烈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观念,倡导天人合一。新加坡城市规划中专门有一章“绿色和蓝色规划”,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新加坡人的生活质量。在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提出了如下内容:建设更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将各主要公园用绿色廊道相连;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海岸线并使岛内的水系适合休闲的需求。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城市,是植物创造了凉爽的环境,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僵硬的线条,增加了城市的色彩,新加坡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让人们在走出办公室、家或学校时,感到自己身处于一个花园式的城市之中。

三、当今世界生态城市建设的几大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