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与心得感悟
2023年《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1篇
2023年《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1篇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着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着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__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此刻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但是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家书》-优秀读书笔记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篇1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之后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能够效仿,而他的着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篇2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着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着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此刻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但是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着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家书》收获与感悟(精选5篇)
《曾国藩家书》收获与感悟(精选5篇)
《曾国藩家书》收获与感悟(篇1)
读《曾国藩家书》,从第一封家书开始,笔者就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感染。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位被誉为“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笔者心里彻底被改变了。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看的笔者都想让时光倒退几十年,重新回到仅靠书信联系的时代。
如今人们,就应说是赶上了好时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能够透过电话、信息、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电子通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代人能够说已经告别了原始的信纸、信封。但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读着《曾国藩家书》,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十几年前自己写信读信的情景。那一封封透着墨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活灵活现,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读着亲朋好友的来信,感受到的是寄信者那份浓浓的亲情友情。如今,无论是接电话还是看信息,总觉得少了一点韵味和感觉。
读《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名臣曾国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馨的善良之光的闪现。那一封封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和关怀,字里行间充满的是中华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一代名人重臣透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看曾公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曾公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忙家人和亲朋。看到这些,我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与心得感悟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与心得感悟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家书》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家书》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家书》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家书》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家书》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曾国藩家书》
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家书》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家书》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家书》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曾国藩家书的读后感和个人心得(精品10篇)
曾国藩家书的读后感和个人心得(精品10
篇)
曾国藩家书的读后感和个人心得篇1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个智人就是自己的“智神”,对神的崇拜早已转为对人的崇拜。可还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缺了点什么。
读完《曾国藩家书》,我找到了答案:我们不乏时代弄潮的勇气,却缺少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坚守。
曾国藩在写给父母及后辈的家书中无不流露出对家族的深情,秉承先人遗训,温柔敦厚的家风和实用有效家训,让他在云谲波诡的近代社会屹立不倒,对家族的坚守和责任敦促他思考使家族得以兴旺延续的方法,并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省察自身,使得自己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倔强风骨,也能很好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从而成为洋务派的主要领导者。
曾国藩教育儿孙“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是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当时他身处的时代的重新解读。他告诫儿孙要有志,存图强报国之志;要有识,要放眼世界,广学博览;要有恒,做人做事不得心浮气躁,勿被西方崇尚效率的思潮磨灭了韧性。这既是曾国藩对传统士人精神的坚守,又对其赋予时代精神的体现,可以说,这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变化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尊自大的中庸平和的智慧。
回望曾国藩身处的时代,那是一个如分娩般剧痛与希望并存的时代;凝视当下我们自己的时代,不也同样是超越与危机并存的时代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而又如何不被时代裹挟,“从自己身上超越这个时代”?这是值得每一个当代人深思的问题。
我想,那就是要坚守优秀的文化传统,要以一种创新的不迂腐的态度去坚守和传承,不忘过去,与时俱进,方得始终。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曾国藩家书篇1
多读书、读好书可以让身处浮躁社会的我们多几分宁静,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正是现代人丢失并渴望得到的东西。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幼年、中年、老年,充当三种角色:子女、手足、父母。有这样一本书,可以让我们以不同的身份去体味为人处事的道理,以便我们在经历同样的阶段之时少走弯路。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以儿女的身份去体会如何成为一个孝子,以兄弟的身份体味如何尽到一个做兄长的职责,以父母的身份感受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用心去读,这本书所能带给你的是一个人成长所需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就是《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孝顺的长子。在写给父母的信中,他曾多次提到“以繁琐为贵”。这几个字充分体现了一个远方游子对父母的关心思念之情。当椿萱并茂之时,曾国藩虽身为朝廷命官,但凡家中嫁娶婚丧之事,无不是征求过父母之意见,方作出决断;当父母离开人世之时,虽手中大权在握仍不忘记讲求孝道,即使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被朝廷委以重任之时,仍然不忘记寄书至家中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曾国藩是负责的兄长。他的家书中,许多是写给弟弟们的,这足以看出家风“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在修身上,他提出:“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细读家书,可知曾氏与子弟们谈得最多的莫过于“勤”“谦”二字,勤能补拙,谦可受益。在治学上,他提出:“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他告诫弟弟们不要去抱怨自己的天赋不高,也不要去抱怨外界的条件不够,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努力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有恒。在治家上,小到弟弟们的生活起居、为人处事,大到他们的职业前程,无不挂在心上。曾国藩认为家运恒通须有三项条件,一是兄弟和睦,二是体孝道,三是实行勤俭。在为官上,他从两方面来表明自己的公心,“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在待人上,曾氏提出:“求仁则人悦”,就是对人要有爱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5篇)曾国潘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5篇)曾国潘
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5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第1篇:
提到清代名臣,很多受电视连续剧影响,第一反应就是纪晓岚、刘墉甚至还有想到和珅的。可是历史上,尤其是晚清历史上,有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何许人也,开国领袖以往以独服曾国藩作为评价。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也被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八十年代之后,关于曾国藩的评价,逐渐客观,这个历史人物在民间逐渐活了过来。
想要了解一个人物,没有比看他作品更好的了。曾国藩最为出名的便是《曾国藩家书》,这封涵盖治政、治军、治家的家书,拥有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誉。
因为读书活动,我又将这篇家书拿来读了一遍。曾公的家书,行文从容淡定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尤其是普通家常之中蕴含真知灼见,最有感染力。
整篇读下,字字句句都是回味无穷。例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浅显易懂之中,包涵大道至简。
例如,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例如,行事则不激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
好的书则是这样,发人深省。好的道理也是这样,震撼人心。
每每翻阅这些书籍,感觉精神都被洗礼一遍。再回首日常事情,竟
然感觉无比通达,事事清晰。
或许一本曾国藩家书,不能带给人官运亨通,不能带给人奇淫
巧技。然而这本书如同一趟旅行,让你在封建社会最终一尊偶像的
精神世界游历一遍。毕竟在我们有限的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个智人就是自我的智神,对神的崇拜早已转为对人的崇拜。可还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缺了点
关于《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十篇
关于《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十篇
关于《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十篇
一、什么是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二、关于《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十篇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十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一
有句话说:“若觉中年无作为,劝君重识曾国藩。”要我说学知识不问年少,想知事故也不必等到中年。
尤记得第一次翻开《曾国藩家书》时,还是17年的一个盛夏,最近实在书荒,不由得再翻起这本收录了半个圣人的书信故事,更得来了不一般的感受,再随记一下在书中得来的感悟。
曾国藩说:“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其所述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小缺点,而忽视了他身上其他更大的优点,也不要因为与他人有了一些小过节就忽略了别人曾经帮助过你的大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
这两句话都是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小错误,一点道德或人事上的小瑕疵,与你产生了一点小恩怨以后,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带给你的恩惠。
《礼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看重一个人于是发现了他身上更多的缺点,因为厌恶一个人最后反而发现了他身上不少的优点。
所以说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一定不要凭第一感官去定义一个人。而是要深入了解以后客观、公正地看待他的缺点和不足。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心得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心得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心得1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他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同时也是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曰:“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表达出对这位乡人的推崇之情。
曾国藩为人,骨子里刻苦清廉,表面上和光同尘。他的志向,不是做“清官”,而是做大事。以海瑞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清官,他们的特点是宁折不弯。但海瑞一生被官场排挤打击,无法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办成一些真正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官场之中,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恰是表面上看起来谦虚退让、大度包容之人。曾国藩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他的选择,远比做“清官”更复杂、更沉重、更不易。
我喜读史书,喜读传记,但平日轻易不愿读近代史,因为读后往往令人义愤填膺。读曾国藩家书,更多是出于对斯人的由衷钦佩。读他与祖父、父母、叔父、诸弟、子女等的封封家书,理解其中每字每句的含义,感悟颇深,这也得益于学生时代良好的古文基础。“大地数万里,人于其中,昼仅一室、夜仅一榻”。
是啊,人于天地间何其渺小,人的一生于千万年间何其短暂,即便如此,我们生而为人,要养心、虚心、慎独、立志,要做谦谦君子,要做于国于家有益之人。从家书中,篇篇可见曾国藩其孝、其俭、其家庭的和睦、治家的威严。我总结了几条,即使今日看来,也颇有教益。
其一,“治家贵严”。这是曾国藩一生奉行的准则,他对子女、兄弟的教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家人们和睦相处,崇尚俭朴的家风。他穿的衣服,布袍鞋袜,多为夫人亲自所做。嫁长女时,陪嫁费用不超过二百两白银,遂成定制,嫁幺女亦如此,娶儿媳也绝不铺张浪费。他吃饭仅一荤,即使当了大学士后仍每餐仍是仅一个荤菜,人称“一品宰相”,“一品”者,“一荤”也。这样克勤克俭的总督,天下能有几人?
读《曾国藩家书》个人感悟心得7篇
读《曾国藩家书》个人感悟心得7篇
读《曾国藩家书》个人感悟心得精选篇1
纵观中华5000年的浩瀚文化,一个个英雄式的人物不计其数,他们有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冲锋陷阵,吓破敌胆,有的官拜一品,开创盛世等等。而我读完《曾国藩家书》后,越来越欣赏这位清朝后期的第一名臣。
在读书方面,作为程朱理学的唯一传人,他的文章写得洋洋洒洒,读起来朗朗上口。在他晚年回忆学习的时候,曾说自己是一个读书天赋不高的人,但是他特别强调一个“静”字,每次看书不允许任何人去打扰,说到读书唯有静才能真正的领悟书中的真谛,读透书中的文意。而在现在喧嚣的环境和社会氛围中,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正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被外面的繁华所感染,也不要被生活中的诱惑所吸引。
“人若有恒,事无不成”是他一身的写照,我们看一个人时总是看到他的汗水,却没有看见他含着泪水依然在奔跑。曾国藩的坚持是很少人能做到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无一日不读书”,只有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努力,才造就了他辉煌传奇的一生。而现实的世界,坚持已经成了少数成功者的专利,能坚持的人已然不多,当自己回首失败的时候,不妨多从自己身上找突破口,是不是真的付出了这么多呢?是不是半途而废导致的失败呢?
在他给九弟曾国荃的一封书信里,他写到“无愧于兄弟”,其实推而广之,就是他对待家人的态度,无论是兄弟还是子女都是平等而待,在子女面前,他绝对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教育出一位外交家,一位数学家,一位文学家。特别是二子曾纪鸿,为了鼓励他,他花掉大量的时间和儿子一起学习数学。而现在有很多人以工作忙无暇照顾家庭,或许真的是那样,但是时间是绝对可以调节的,只要我们用心花时间去做,去思考、去感悟。何愁不成功呢?
关于家书读书笔记
关于家书读书笔记
关于家书读书笔记篇1
家书,是亲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是沟通彼此的桥梁,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份珍贵遗产。通过阅读《曾国藩家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曾国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也是一位深情的家人。在这本书中,他写给家人的信件充满了温情和智慧,展现了他对家人生活的关心和指导。这些信件不仅涉及家庭琐事,如家务安排、子女教育等,也涉及到国家大事,如政治局势、军事策略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曾国藩,也可以感受到他对家人的深深爱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曾国藩对家人的关爱和指导。他不仅关心家人的生活,也关心家人的思想。他通过书信的方式,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授给家人,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和成长。例如,他在一封信中写道:“读书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明白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同时,我也注意到曾国藩在书信中表达的一些重要观点和价值观。他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否直接影响着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成长。他还在书信中提到:“要懂得感恩,感恩家人对你的关爱和支持。”这句话让我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让我更加珍惜家人对我的爱和付出。
总的来说,《曾国藩家书》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也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温暖。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更多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成为我们家庭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关于家书读书笔记篇2
家书读书笔记
《家书》是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著名作家孙少安成长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到21世纪初期,黄土高原上孙、钱、李三大家族在社会转型时期经历的种种悲欢离合,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性光辉。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字[精选3篇]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字[精选3篇]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字第1篇】
我一开始读这本书时,因为其原文多为古文,理解起来非常晦涩难懂,只能对着译文慢慢地啃,所以阅读速度提不起来。直到读完整本书,才知道书信内容可分纳为三大境界“孝、劝、教”,也对曾国藩在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有了粗略了解。
曾国藩从小在儒家圣贤思想的影响下成长。因此,他治家治学的思想都是从儒家思想而来,其美育思想也是如是。“仁爱”是儒家美育思想的核心,起初主要是指家庭血缘关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亲相爱,晚辈尊重敬爱长辈之意。后来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将“仁爱”思想发扬光大变成了一种推广到全社会、全人类的博爱之心,以“仁爱”为基础的儒家美育思想也随之产生了。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的曾国藩,在对他的家人们进行教育时,也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仁爱的思想。例如,“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乃真大学问也。“在曾国藩看来,学问不局限于书本之中,像仁慈、孝悌所体现的“仁爱”才是日常生活中的大学问,他希望子弟在家庭生活中践行仁通过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
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一贯重视修身养性,认为在当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晚清社会,尤其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他讲求立志。人要自强自立,最重要的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曾国藩认为,“欲求变之法,总需先立坚卓之志。”
曾国藩家书摘抄读书笔记(精选8篇)
曾国藩家书摘抄读书笔记(精选8篇)
曾国藩家书摘抄读书笔记篇1
《曾国藩家书》是一本收录了曾国藩写给家人、朋友和下属的信函的书籍,这些信函涵盖了曾国藩的哲学、政治、军事、教育等多个方面。阅读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曾国藩的智慧、情感和人性的光辉。
首先,曾国藩的智慧在他的信中使用得淋漓尽致。他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总是能够用精辟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道理。例如,他在信中谈到自己的人生哲学时,强调了“勤俭持家”、“以德为重”、“以礼待人”等原则,这些原则不仅是他一生的信条,也是他希望家人和朋友能够遵循的准则。此外,他在信中还谈到了读书、修身、处世等方面的智慧,这些信条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的社会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其次,曾国藩的情感也在他的信中使用得恰到好处。他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总是能够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出他内心的感受。例如,他在信中写到了他对家人的爱和牵挂,写到了他对朋友和下属的关怀和鼓励,这些语言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温暖和亲切,也让人感受到了他的责任和担当。此外,他在信中还写到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展望,这些语言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敏锐和洞察力,也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忧虑和担当。
最后,曾国藩的人性的光辉在他的信中使用得更加直接和真实。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总是能够用真实的语言表达出他内心的情感。例如,他在信中写到了他对家人的感激和思念,写到了他对朋友和下属的尊重和信任,这些语言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善良和真诚,也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此外,他在信中还写到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展望,这些语言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敏锐和洞察力,也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忧虑和担当。
曾国藩家书心得感悟(精品8篇)
曾国藩家书心得感悟(精品8篇)
曾国藩家书心得感悟篇1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他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同时也是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毛泽东有曰:“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表达出对这位乡人的推崇之情。
曾国藩为人,骨子里刻苦清廉,表面上和光同尘。他的志向,不是做“清官”,而是做大事。以海瑞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清官,他们的特点是宁折不弯。但海瑞一生被官场排挤打击,无法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办成一些真正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官场之中,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恰是表面上看起来谦虚退让、大度包容之人。曾国藩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他的选择,远比做“清官”更复杂、更沉重、更不易。
我喜读史书,喜读传记,但平日轻易不愿读近代史,因为读后往往令人义愤填膺。读曾国藩家书,更多是出于对斯人的由衷钦佩。读他与祖父、父母、叔父、诸弟、子女等的封封家书,理解其中每字每句的含义,感悟颇深,这也得益于学生时代良好的古文基础。“大地数万里,人于其中,昼仅一室、夜仅一榻”。是啊,人于天地间何其渺小,人的一生于千万年间何其短暂,即便如此,我们生而为人,要养心、虚心、慎独、立志,要做谦谦君子,要做于国于家有益之人。从家书中,篇篇可见曾国藩其孝、其俭、其家庭的和睦、治家的威严。我总结了几条,即使今日看来,也颇有教益。
其一,“治家贵严”。这是曾国藩一生奉行的准则,他对子女、兄弟的教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家人们和睦相处,崇尚俭朴的家风。他穿的衣服,布袍鞋袜,多为夫人亲自所做。嫁长女时,陪嫁费用不超过二百两白银,遂成定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5篇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5篇【篇一】
假期中我读了《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他整顿吏治、倡导科学,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随想而至,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孩子以及亲友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交友类等10大类。曾国藩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读书
曾国藩一向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在致诸弟的信中反复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方法。教育儿子和兄弟子侄读书要勤勉,安于居家苦学,坚持早起,拥有恒心。
在讲到怎样读书时,他在一封信中写到“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
则学问无尽,不甘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看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勉励兄弟自立课程,还为他们设立了课程表,从早到晚,从读到写,从史到经,从读书到修身养性,详细至极。
很多人让孩子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走上仕途,但曾国藩却不愿孩子做官。他在写给儿子纪鸿的信中曰:“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很多人家长让孩子读书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考试入“仕途”,为自己和家人长脸面,谋福利。殊不知,我们的读书理念培养出了很多有文化没有教养的自私自利的人,只注重学习分数忽略做人的教育使很多孩子丧失了自我约束的能力,不能不说这已经成为社会的悲哀。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5篇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5篇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1
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细读《曾国藩家书》,让我感受到这句话其中的深意,仿佛是在与一位满腹经纶的长者对话,书中一行行细腻的文字,一封封深情的信件,让我感受到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对于自身,他注重讲德,讲求诚心、正意、修身、齐家的道理,努力做到不负父母生养之德。他终其一生都在严格要求自己,体察人才,一直都心存善念。从他的家书中,不难看出他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每天都要用小册子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失败教训,以便及时克服。他“吾日三省吾身”,在自省中谨言慎行、孝顺父母、疼爱兄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我们时常懒散,在一件事情上即使是有了去实现的想法,最终却做不到知行合一。因此,我们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讲德行、讲孝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对于工作,他尽心尽力。欲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大格局、大气魄。做一件事情,要心思缜密、注重细节、全神贯注,自始至终不松懈。人没有恒心,做任何事都不会有成就。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是神圣的,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工作中遵规守纪、安分守己、踏实做人、干净干事。对当事人负责到底,心中时刻记得群众,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和心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好各种法律问题。时刻讲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做有品位、有品质、有品德的人。对于学习,曾国藩在《致诸弟》中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方法。关于读书与修身养性,他教育儿子和兄弟子侄读书要勤勉,安于居家苦学,坚持早起,拥有恒心。他勉励兄弟自立课程,还为他们设立了课程表,从早到晚,从读书到写字再到修身养性,详细至极。作为青年干警,我们始终要注重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在学习书本上知识的同时,更要运用到实践中,和同事讨论学习,互帮互助,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同时对照标准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做到从心灵深处查找自己认识上的不足,从工作态度中查找工作落实上的不足,从生活态度中查找在自身要求上的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与心得感悟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家书》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家书》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家书》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家书》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家书》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
加功。
——《曾国藩家书》
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家书》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家书》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家书》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在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