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起步距离统计表及附图
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
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
摘要:
一、引言
二、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的概念和作用
三、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的规范要求
四、影响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的因素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在建筑行业中,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本文将详细介绍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的概念、作用、规范要求以及影响因素。
二、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的概念和作用
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是指从板负筋的根部到分布筋的最近距离。它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
1.保证板负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能够确保板负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规范,从而保证钢筋的抗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
2.提高板的抗弯承载力:通过合理的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板的抗弯承载力,增加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三、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的规范要求
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对板负筋的分
布筋起步距离有明确的规定。根据规范要求,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应满足以下条件:
1.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板,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不应小于板厚度的1/4。
2.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不应小于板厚度的
1/5。
四、影响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的因素
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可以适当减小。
2.钢筋的直径和种类:钢筋直径越大,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应越大;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较高,其分布筋起步距离可适当减小。
剪力墙根部第一道水平筋间距(水平起步间距)
剪力墙根部第一道水平筋,水平筋起步间距1/2间距
按间距得1/2及S/2起步计算
剪力墙根部第一道水平筋,水平筋起步间距1/2间距出处在哪就是那本图集啊?ﻩ
没有出处,就是习惯,就是行之有效得习惯,就是不违背规范得习惯。一座建筑物多庞大,内容无数,倘若我们每个动作都要见到规范或图集才敢动一步,那大家都喝西北风吧!
剪力墙竖向与水平向钢筋起步筋间距就是S/2,还就是50,还就是在有加强区得时候怎么确定,如下?
如下面图片中这种情况如何理解,剪力墙还需要设起步筋S/2?
按间距得1/2及S/2起步计算。“但就是下面得图中显示竖向分布筋间距小于等于200”间距得1/2,无论它就是小于或大于。
如下面图片中这种情况如何理解,剪力墙还需要设起步筋S/2,?不就是s/2,也不就是50mm,而就是S,请瞧11S101—1细部节点
800就是约束边缘构件
答:第一根竖向钢筋在距离暗柱边缘一个布置间距处开始布置;第一根水平钢筋在距离地面(基础顶面)50mm 处开始布置。该条文详见 11G902-1 P10页第(3)条见附图
剪力墙水平钢筋起步距一般为50mm,垂直筋起步就是S(墙柱主筋与剪力墙纵筋之间距离)。根据图集 09G9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2-21页就是水平起步构造,图集06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3—9页就是水平起步构造,3—2页就是垂直筋构造,12G901-1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第3-9页就是水平起步构造,3-2~3—5页就是垂直筋距墙柱构造
第一章___混凝土施工图识读9之板的钢筋构造及钢筋计量
板负钢筋计算
板负筋的根数计算
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
板分布筋计算
板分布筋计算
• 板分布筋三种计算方式:
所以板负筋的正确计算公式应该为向上取整,不 加1根。上图公式加1根是向下取整加1。
板分布筋计算
• 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的根数计算
两侧应该分别 按端支座分布 筋根数计算方 式计算。
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 (取整)+1
板温度筋计算
• 什么是板温度筋?
–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应在 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方式一:分布筋和负筋搭接一定的长度,如150、 300mm
方式二: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方式三:分布筋长度=按照负筋布置范围计算
板分布筋计算
方式一: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 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
板分布筋计算
• 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计算
根数=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
板分布筋计算
• 思考1:为什么不扣除起步距离?
钢筋起步筋要求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相关规范及图集
序文件编号文件名称实施日期1GB50666- 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2012-08-01 5.4.7.5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起始距离宜为50mm。(条文说明:第 5款中 50mm的规定根据工程经验提出,)
2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2011.09.0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P74:连梁起步筋距暗柱50mm,顶层进暗柱长度全部设置@150。
P85:梁、柱接头处的箍筋距柱边50mm;次梁两端箍筋距主梁50mm;
P92、 P95:板筋距次梁边1/2 板筋间距。
P54:注 2 .(梁、柱类构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5d。
P73:注 1. (约束边缘构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 5d。
3DBJ/T01-26-200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二分册)2001-03-01 (P4-6)1.4.3.【墙筋帮扎】2第一根水平筋距地面50mm。
6过梁箍筋两端各进入暗柱一个,第一个过梁箍筋距暗柱边50mm,顶层时过梁入支座全部锚固长度范围内均要加设箍筋,间距150mm。
(P4-6)1.4.4.【顶板钢筋帮扎】 1 一般让靠近模板边的那根钢筋距离板边为50mm。
4北京市开创与评审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实施指南(培训教材之四)
P31 3钢筋帮扎的节点和细部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过梁箍筋应有一根在暗柱内,且距暗柱边50mm;楼板的纵横钢筋距墙边(含梁边)50mm;梁、柱接头处的箍筋距柱边 50mm;次梁两端箍筋距主梁50mm;阳台留出竖向钢筋距墙边 50mm;墙面水平筋或暗柱箍筋距楼(地)面 30~50mm;墙面纵向筋距暗柱、门口边 50mm。
钢筋起步距离统计表(16G101图集)
钢筋起步距离统计表
部位 构 件
起步钢筋
起步距离
依
据
备注 独立基础
底板双向钢筋
1/2 板筋间距且≤ 75mm
16G101-3 第 69 页
执行 1/2 板筋间
16G101-3 第 69 页
执行
条形基础
底板钢筋
1/2 板筋间距且≤ 75mm
16G101-3 第 76 页
参考执行
1/2 板筋间 16G101-3 第 76 页
参考执行 基础梁
箍筋 50mm
16G101-3 第 79-80
页
执行
基础
50mm
12G901-3 第 5-2 页
地下框架梁
箍筋
参考 梁板式筏形基础
板筋
1/2 板筋间距且≤ 75mm
16G101-3 第 89 页
执行
1/2 板筋间距且≤ 75mm 12G901-3 第 3-36`3-37 页 不作为依据
平板式筏形基础 板筋 1/2 板筋间距且≤ 75mm
16G101-3 第 93 页 执行 基础连系梁 箍筋 50mm 16G101-3 第 105 页 执行 连梁箍筋 50mm 16G101-1 第 78 页
执行 50mm 、100mm 16G101-1 第 71`74
页
执行
100mm 16G101-1 第 71`74
页
参考执行 剪力墙
水平分布筋 50mm 16G101-1 第 99 页 不作为依据
竖向分布筋
竖向分布筋间距 16G101-1 第 77 页 参考
竖向分布筋间距
16G101-1 第 77 页
参考执行
100mm16G101-1 第 77 页参考执行
柱箍筋框架梁、非框架梁箍筋梁
悬挑梁箍筋
框支梁箍筋
井字粱箍筋
柱上板带暗梁箍筋
楼(屋)面板
受力钢筋
分布钢筋板有暗梁板带板筋
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
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
1. 什么是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
剪力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用于抵御建筑物在地震或风荷载作用下的横向力。而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起步间距是指在剪力墙内部,竖向钢筋从底部开始布置时,相邻两根钢筋之间的垂直距离。
2. 确定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的原则
确定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2.1 强度要求
剪力墙的设计应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以保证其能够承受地震或风荷载带来的横向力。因此,在确定竖向钢筋起步间距时,需要考虑到每根钢筋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变和最大屈服强度。
2.2 钢筋布置密度
为了提高剪力墙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在确定竖向钢筋起步间距时,还需要考虑钢筋的布置密度。一般来说,钢筋的布置密度越大,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越好。因此,在确定竖向钢筋起步间距时,需要尽量保证钢筋的布置密度。
2.3 施工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考虑到施工操作的便利性和钢筋的连接方式。因此,在确定竖向钢筋起步间距时,还需要考虑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安排。
3. 确定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的计算方法
确定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以下是常用的计算方法:
3.1 根据强度要求计算
根据结构设计规范中对于剪力墙强度要求的规定,可以计算出每根竖向钢筋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变和最大屈服强度。然后根据这些数值,结合地震或风荷载作用下剪力墙所需承受的横向力大小,可以得出每根竖向钢筋所需承受的拉力大小。最后通过对比竖向钢筋的截面积和每根钢筋所需承受的拉力大小,可以确定竖向钢筋起步间距。
3.2 根据钢筋布置密度计算
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
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
摘要:
一、引言
二、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的概念与计算
1.分布筋的定义与作用
2.起步距离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3.影响起步距离的因素
三、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在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设计规范对起步距离的要求
2.起步距离对板负筋分布筋的影响
3.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四、总结
正文: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性能,还与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密切相关。本文将针对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二、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的概念与计算
1.分布筋的定义与作用
分布筋是指在混凝土板中设置的,用于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其主要作用是
在板的上部承受负弯矩,使板能够更好地承受荷载,并提高结构的抗弯能力。
2.起步距离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起步距离是指分布筋在板中的起始位置到板边缘的距离。其计算方法为:起步距离= 板厚- 钢筋直径/ 2。
3.影响起步距离的因素
影响起步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板厚、钢筋直径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考虑,确保结构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三、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在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设计规范对起步距离的要求
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应满足一定的要求。例如,在钢筋混凝土平板结构中,起步距离不应小于板厚的1/4;在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中,起步距离不应小于板厚的1/5。
2.起步距离对板负筋分布筋的影响
起步距离的改变会影响分布筋的长度,进而影响结构的抗弯能力。一般来说,起步距离越大,分布筋的长度越长,结构的抗弯能力越强。但同时,过大的起步距离也会导致钢筋的浪费和工程成本的增加。
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
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
【实用版】
目录
1.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概念及作用
2.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的定义
3.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的规范要求
4.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的实际施工操作
5.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概念及作用
剪力墙竖向钢筋是指在剪力墙结构中,沿墙身高度方向布置的钢筋。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地震等水平荷载作用下,承受和分散剪力,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二、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的定义
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是指第一根竖向钢筋距离地面或暗柱纵筋
的距离。在实际施工中,起步间距的确定需要考虑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地震作用等因素。
三、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的规范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 9.4.4 条规定,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300mm,直径不应大于墙厚的 110。同时,在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内,竖向钢筋间距一般为 200mm、150mm,最大不超过 300mm。
四、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的实际施工操作
在实际施工中,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的确定需要参考设计图纸、
规范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为墙身竖向筋间距的 1/2,或者按保护层厚度确定。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不同规范和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性。
五、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时,应充分考虑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地震作用等因素,确保满足规范要求。
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筋距暗柱50mm还是
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筋距暗柱50mm还是1/2竖向钢筋间
距?
答:第一根竖向钢筋在距离暗柱边缘一个布置间距处开始布置;第一根水平钢筋在距离地面(基础顶面)50mm处开始布置。该条文详见11G902-1 P10页第(3)条见附图
剪力墙水平钢筋起步距一般为50mm,垂直筋起步是S(墙柱主筋与剪力墙纵筋之间距离)。根据图集09G901-2 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2-21页是水平起步构造,图集06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3-9页是水平起步构造,3-2页是垂直筋构造,12G901-1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第3-9页是水平起步构造,3-2~3-5页是垂直筋距墙柱构造
1、剪力墙暗柱是剪力墙端部的加强构造,其本质是剪力墙的一部分,不是能够脱离于剪力墙而能够单独存在的构件。暗柱的出现,实际是“把剪力墙端部的一定范围的剪力墙钢筋加强再用箍筋围起来”这样一种加强构造。因此最正确的理解方式是,暗柱角筋和剪力墙第一根竖向钢筋的间距就是剪力墙竖向钢筋的间距。
2、所谓的S/2是“近似认为”暗柱和墙身的分界线正处于暗柱角筋和墙身第一根竖向筋的正中间,作为软件,目前还做不到定位钢筋这样细致的计算,因此只能以“构件”为参
考,那么此时取S/2是最为合理的。
3、50mm要有两个条件,暗柱和墙身不满足这两个条件。条件1是两个构件之间是支座关系,暗柱实质是剪力墙端部的加强构造,绝对不能将暗柱与墙身的关系理解为两个构件之间的关系,这一条件是不满足的;条件2是要考虑起步距离的钢筋在该构件内是抗剪的。
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
剪力墙竖向钢筋起步间距
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起步间距,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来确定。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要求,在设计剪力墙时,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来确定竖向钢筋的起步间距:
1. 钢筋起步位置:钢筋的起步位置应远离构件的边缘,一般不少于50倍钢筋直径。
2. 钢筋的起点间距:在同一水平钢筋排列面上,连续竖向钢筋的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 竖向钢筋的最小间距:在水平钢筋排列面上,竖向钢筋之间的最小间距应满足以下条件:
a. 当两根竖向钢筋直径相同时,间距不应小于1.5倍钢筋直径。
b. 当两根竖向钢筋直径不同时,间距不应小于较大直径钢筋的2倍,且不应小于75mm。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起步间距和最小间距只是一般性的设计要求,具体的间距还需要根据剪力墙的设计荷载、构造形式、尺寸等因素进行具体计算和调整。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钢筋工程质量管理、验收管理(图文并茂)
依
据
备
注
11G101-3第84页 16G101-3第93页 11G101-3第58页 16G101-3第64页
执行 执行
剪力墙 竖向分布筋
暗柱
端柱
竖向分布筋间距
100mm 50mm、100mm 50mm
08G101-11第30页
08G101-11第30页 11G101-3第59页 16G101-3第65页 11G101-1第85-97页 16G101-1第78-89页 11G101-1第92、95页 16G101-1第99页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 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
钢筋工程—钢筋加工
二、箍筋加工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 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规范要求外,尚应不 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 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 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
钢筋工程—钢筋加工
四、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 合下表的规定。
筏板底筋起步间距
1、所有箍筋的起步距离为50mm;
2、剪力墙水平分部钢筋起步距离为50mm;
3、基础底板钢筋起步距离为≤75mm且≤S/2,S为钢筋间距;
4、板的钢筋起步距离为S/2,S为钢筋间距;
依据来源:16G101系列图集、18G901系列图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5.4.7条。
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
板负筋的分布筋起步距离
摘要:
一、板负筋分布筋的概念与作用
二、板负筋分布筋的规范要求
三、板负筋分布筋的计算方法
四、板负筋分布筋的施工注意事项
正文:
一、板负筋分布筋的概念与作用
板负筋分布筋是指在混凝土板中,承受负弯矩的钢筋,通常布置在板的上部或下部。其作用是分散负弯矩,提高板的抗弯性能,保证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板负筋分布筋的规范要求
根据我国相关规范,板负筋分布筋的间距、长度、搭接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板分布筋与同向的板受力筋搭接长度为150mm。在实际工程中,还需根据板的具体受力情况、板厚、混凝土强度等因素进行具体设计。
三、板负筋分布筋的计算方法
板负筋分布筋的长度计算一般考虑以下因素:净长、弯折伸入支座长度、板负筋分布筋的间距。具体计算公式为:分布筋长度=净长-弯折伸入支座长度*板负筋分布筋间距。
四、板负筋分布筋的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明确板负筋分布筋的位置、长
度、间距等要求。
2.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板负筋分布筋的定位准确,避免因施工误差导致分布筋间距不均匀。
3.板负筋分布筋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受力传递的稳定性。
4.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认真的验收,确保板负筋分布筋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