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新、选)

合集下载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水平行走:F b=μW垂直升降:F b=W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T=T T?T 2其中D为齿轮直径。

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T=T T?TT 2TT其中BP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η=1−T′?TTTT1+TTTT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

2启动扭矩T计算: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T T=T?T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T=W×(T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T=W×(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T=(T1+T×(T10)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水平行走:F b=μW垂直升降:F b=W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T=T T?T 2其中D为齿轮直径。

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T=T T?TT 2TT其中BP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η=1−T′?TTTT1+TTTT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

2启动扭矩T计算: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T T=T?T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T=W×(T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T=W×(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T=(T1+T×(T10)2)×(1)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 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 ,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0.01,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

水平行走:F b =μW 垂直升降:F b =W 1.1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D2其中D 为齿轮直径。

1.2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BP 2πη其中BP 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0.9~0.95,参考下式计算)。

η=1−μ′∙tanα1+μ′tanα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0.003~0.01,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0.17°~0.57°)。

2启动扭矩T计算: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F a=W∙a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0.1g~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J=W×(BP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J=W×(D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J=(J1+W×(L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b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计算得到工作力Fb。

水平行走:Fb=μW垂直升降:Fb=W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b的计算公式为:T T=T T?T 2其中D为齿轮直径。

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b的计算公式为:T T =T T ?TT 2TT其中BP 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η=1−T′?TTTT 1+T′TTTT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

2启动扭矩T 计算:启动扭矩T 为惯性扭矩T a 和工作扭矩T b 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 由惯性力F a 大小决定:T T =T ?T其中a 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g ,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 为负载工作速度;t 为启动加速时间。

Ta 计算方法与T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M、齿轮转动惯量JG、丝杠转动惯量JS 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M、齿轮转动惯量JG和丝杠转动惯量J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T=W×(T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T=W×(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T=(T1+T×(T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 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 ,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

水平行走:F b =μW 垂直升降:F b =W 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D2其中D 为齿轮直径。

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BP 2πη其中BP 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η=1−μ′∙tanα1+μ′tanα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

2启动扭矩T计算: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F a=W∙a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J=W×(BP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J=W×(D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J=(J1+W×(L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 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 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0.01,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水平行走:F b=μW垂直升降:F b=W1.1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b=F b?D 2其中D为齿轮直径。

1.2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b=F b?BP 2πη其中BP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0.9~0.95,参考下式计算)。

η=1−μ′?tanα1+μ′tanα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0.003~0.01,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0.17°~0.57°)。

2启动扭矩T 计算:启动扭矩T 为惯性扭矩T a 和工作扭矩T b 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 由惯性力F a 大小决定:F a =W?a其中a 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0.1g~g ,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 为负载工作速度;t 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 计算方法与T b 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 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 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 、齿轮转动惯量J G 、丝杠转动惯量J S 和负载转动惯量J 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 、齿轮转动惯量J G 和丝杠转动惯量J S 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 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 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J =W ×(BP 3)2×(1)2J :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 ·m 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J=W×(D3)2×(1)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J=(J1+W×(L3)2)×(1)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水平行走:F b=μW垂直升降:F b=W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T=T T?T 2其中D为齿轮直径。

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T=T T?TT 2TT其中BP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η=1−T′?TTTT1+TTTT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

2启动扭矩T计算: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T T=T?T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T=W×(T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T=W×(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T=(T1+T×(T10)2)×(1)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 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 ,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

水平行走:F b =μW垂直升降:F b =W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D 2其中D 为齿轮直径。

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BP 2πη其中BP 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η=1−μ′?tanα1+μ′tanα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

2启动扭矩T计算: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F a=W?a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J=W×(BP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J=W×(D3)2×(1)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J=(J1+W×(L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水平行走:F b=μW垂直升降:F b=W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b=F b?D 2其中D为齿轮直径。

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b=F b?BP 2πη其中BP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η=1−μ′?tanα1+μ′tanα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

2启动扭矩T 计算:启动扭矩T 为惯性扭矩T a 和工作扭矩T b 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 由惯性力F a 大小决定:F a =W?a其中a 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g ,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其中v 为负载工作速度;t 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 计算方法与T b 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 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 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 、齿轮转动惯量J G 、丝杠转动惯量J S 和负载转动惯量J 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 、齿轮转动惯量J G 和丝杠转动惯量J S 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 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 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J=W×(BP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J=W×(D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J=(J1+W×(L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水平行走:F b=μW垂直升降:F b=W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T=T T?T 2其中D为齿轮直径。

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T=T T?TT 2TT其中BP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η=1−T′?TTTT1+TTTT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

2启动扭矩T计算: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T T=T?T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T=W×(T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T=W×(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T=(T1+T×(T10)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0.01,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水平行走:F b=μW垂直升降:F b=W1.1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b=F b?D 2其中D为齿轮直径。

1.2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b=F b?BP 2πη其中BP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0.9~0.95,参考下式计算)。

η=1−μ′?tanα1+μ′tanα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0.003~0.01,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0.17°~0.57°)。

2启动扭矩T 计算:启动扭矩T 为惯性扭矩T a 和工作扭矩T b 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 由惯性力F a 大小决定:F a =W?a其中a 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0.1g~g ,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 为负载工作速度;t 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 计算方法与T b 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 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 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 、齿轮转动惯量J G 、丝杠转动惯量J S 和负载转动惯量J 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 、齿轮转动惯量J G 和丝杠转动惯量J S 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 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 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J =W ×(BP 3)2×(1)2J :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 ·m 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J=W×(D3)2×(1)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J=(J1+W×(L3)2)×(1)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 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 ,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

水平行走:F b =μW垂直升降:F b =W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T =T T ?T 2其中D 为齿轮直径。

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T =T T ?TT 2TT其中BP 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η=1−T′?TTTT 1+T′TTTT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

2启动扭矩T 计算:启动扭矩T 为惯性扭矩T a 和工作扭矩T b 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 由惯性力F a 大小决定:T T =T ?T其中a 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g ,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 为负载工作速度;t 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 计算方法与T b 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 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 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 、齿轮转动惯量J G 、丝杠转动惯量J S 和负载转动惯量J 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 、齿轮转动惯量J G 和丝杠转动惯量J S 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 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 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T =W ×(TT 2×103)2×(1TT )2J :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 ·m 2)W :可动部分总重量(kg )BP :丝杠螺距(mm )GL :减速比(≥1,无单位)T =W ×(T 2×103)2×(1TT )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T=(T1+T×(T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b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计算得到工作力Fb。

水平行走:Fb=μW垂直升降:Fb=W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b的计算公式为:T T=T T?T 2其中D为齿轮直径。

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b的计算公式为:T T =T T ?TT 2TT其中BP 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η=1−T′?TTTT1+T′TTTT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

2启动扭矩T 计算:启动扭矩T 为惯性扭矩T a 和工作扭矩T b 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 由惯性力F a 大小决定:T T =T ?T其中a 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g ,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t其中v 为负载工作速度;t 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 计算方法与T b 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M、齿轮转动惯量JG、丝杠转动惯量JS 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M、齿轮转动惯量JG和丝杠转动惯量J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T=W×(T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T=W×(T2×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T=(T1+T×(T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 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 ,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

水平行走:F b =μW 垂直升降:F b =W 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T =T T ?T2其中D 为齿轮直径。

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T =T T ?TT2TT其中BP 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η=1−T′?TTTT1+T′TTTT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

2启动扭矩T 计算:启动扭矩T 为惯性扭矩T a 和工作扭矩T b 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 由惯性力F a 大小决定:T T =T ?T其中a 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g ,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t其中v 为负载工作速度;t 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 计算方法与T b 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 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 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 、齿轮转动惯量J G 、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 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 、齿轮转动惯量J G 和丝杠转动惯量J S 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 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 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T =W ×(TT 2×103)2×(1TT )2J :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 ·m 2) W :可动部分总重量(kg ) BP :丝杠螺距(mm ) GL :减速比(≥1,无单位)T =W ×(T 2×103)2×(1TT )2J :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 ·m 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T=(T1+T×(T103)2)×(1TT)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完整word版)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推荐文档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 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 ,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0.01,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

水平行走:F b =μW 垂直升降:F b =W 1.1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D2其中D 为齿轮直径。

1.2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BP 2πη其中BP 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0.9~0.95,参考下式计算)。

η=1−μ′∙tanα1+μ′tanα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0.003~0.01,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0.17°~0.57°)。

2启动扭矩T计算: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F a=W∙a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0.1g~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J=W×(BP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J=W×(D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J=(J1+W×(L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 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 ,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0.01,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

水平行走:F b =μW垂直升降:F b =W1.1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D 2其中D 为齿轮直径。

1.2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BP 2πη其中BP 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0.9~0.95,参考下式计算)。

η=1−μ′∙tanα1+μ′tanα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0.003~0.01,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0.17°~0.57°)。

2启动扭矩T计算: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F a=W∙a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0.1g~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J=W×(BP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J=W×(D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J=(J1+W×(L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精编版

电机选型计算-个人总结版精编版

电机选型-总结版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 计算: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 ,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0.01,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

水平行走:F b =μW 垂直升降:F b =W 1.1齿轮齿条机构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D2其中D 为齿轮直径。

1.2丝杠螺母机构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T b =F b ∙BP 2πη其中BP 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0.9~0.95,参考下式计算)。

η=1−μ′∙tanα1+μ′tanα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0.003~0.01,参考下式计算)。

μ=tanβ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0.17°~0.57°)。

2启动扭矩T计算: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F a=W∙a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0.1g~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a=v t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J=W×(BP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BP:丝杠螺距(mm)GL:减速比(≥1,无单位)J=W×(D2×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W:可动部分总重量(kg)D:小齿轮直径(mm)链轮直径(mm)GL:减速比(≥1,无单位)J=(J1+W×(L103)2)×(1GL)2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GL:减速比(≥1,无单位)4 电机选型总结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选型-总结版
电机选型需要计算工作扭矩、启动扭矩、负载转动惯量,其中工作扭矩和启动扭矩最为重要。

1工作扭矩T b计算:
首先核算负载重量W,对于一般线形导轨摩擦系数μ=0.01,计算得到工作力F b。

水平行走:F b=μW
垂直升降:F b=W
1.1齿轮齿条机构
一般齿轮齿条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齿条,电机工作扭矩T b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D为齿轮直径。

1.2丝杠螺母机构
一般丝杠螺母机构整体构造为电机+丝杠螺母,电机工作扭矩T b 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BP为丝杠导程;η为丝杠机械效率(一般取0.9~0.95,参考下式计算)。

其中α为丝杠导程角;μ’为丝杠摩擦系数(一般取0.003~0.01,参考下式计算)。

其中β丝杠摩擦角(一般取0.17°~0.57°)。

2启动扭矩T计算:
启动扭矩T为惯性扭矩T a和工作扭矩T b之和。

其中工作扭矩T b 通过上一部分求得,惯性扭矩T a由惯性力F a大小决定:
其中a为启动加速度(一般取0.1g~g,依设备要求而定,参考下式计算)。

其中v为负载工作速度;t为启动加速时间。

T a计算方法与T b计算方法相同。

3 负载转动惯量J计算:
系统转动惯量J总等于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丝杠转动惯量J S和负载转动惯量J之和。

其中电机转动惯量J M、齿轮转动惯量J G和丝杠转动惯量J S数值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忽略不计,如需计算请参考HIWIN丝杠选型样本。

下面详述负载转动惯量J的计算过程。

将负载重量换算到电机输出轴上转动惯量,常见传动机构与公式如下:
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
W:可动部分总重量(kg)
BP:丝杠螺距(mm)
GL:减速比(≥1,无单位)
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
W:可动部分总重量(kg)
D:小齿轮直径(mm)
链轮直径(mm)
GL:减速比(≥1,无单位)
J:电机输出轴转动惯量(kg·m2)
J1:转盘的转动惯量(kg·m2)
W:转盘上物体的重量(kg)
L:物体与旋转轴的距离(mm)
GL:减速比(≥1,无单位)
4 电机选型总结
电机选型中需引入安全系数,一般应用场合选取安全系数S=2。

则电机额定扭矩应≥S·T b;电机最大扭矩应≥S·T。

同时满足负载惯量与电机惯量之间的比值≤推荐值。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