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 (1)
工农武装割据2(1)(1)
工农武装割据(及探究二)一、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
(毛泽东及时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从而否定了走俄国式的道路。
以上阐述告诉我们: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根据地建设为战略基地2.中国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在农村包围城市)3.俄国革命道路:首都的暴动,夺取政权,带动全国革命胜利中国与俄国发展道路相同,但实现发展道路的革命道路不同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事件1、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 (2)地点:江西南昌 (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一枪两开始)(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2、八七会议(1)目的: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时间:1927年8月7日 (3)地点:汉口(4)主要内容: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5)意义: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3、秋收起义(1)时间:1927年9月 (2)地点:湘赣边 (3)领导人:毛泽东 (4)结果:失败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创建: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毛泽东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意义)。
(2)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毛井冈山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5、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三、根据地的巩固1、土地革命(1)目的: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2)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3)分配原则:抽多补少、抽肥补瘦(4)结果: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成立时间:1931年(2)地点:江西瑞金(3)主席:毛泽东(4)中央苏区的选举,可以说是中国农民最早的民主选举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从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章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2.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工农民主专政 C.抗日民主专政 D.资产阶级民主专政 1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 人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 主要依据是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势 D.井冈山具备开辟根据地的条件
4.在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中,最能体现当时民 主革命任务的是 A.依靠农民 B.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C.限制富农 D.消灭地主阶级 5.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共领导的农村革 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共同点是 ①主攻方向是大城市②由中共独立领导③建立 了苏维埃政府④遭受了重大挫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八七”会议 A.标志着共产党开始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B.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当时的革命形势 C.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共的统治 D.选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的方针
三、根据地的主要革命活动
1.军事建设 ——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 (时间、作战方针、结果) 2.政权建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 立(目的、时间、地点、领导机构) 3.经济建设 (1)土地革命: (2)经济建设:(原因、目的、内 容、意义)
土地革命
含义: 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废除封建地主 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的斗争 必要性:
15.1928年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经过“红三 角”地区,北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六年之 后中央红军长征再次经过上地。期间发生的变 化是
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
1、工农武装割据名词解释:毛泽东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而提出的建立红色政权的科学理论。
包括不可分割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思想。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革命战略思想的中心。
这个理论指明了在当时情况下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道路,即中国革命在城市被强大的敌人所击败,暂时无法在城市取得胜利时,革命必须在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积聚力量,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
也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一、工农武装起义1、原因: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挽救革命,中共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1)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2)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借用国民党旗号。
(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的第一枪;人民军队诞生了。
3、八七会议。
(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主要内容: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4)意义: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4、湘赣边秋收起义——(1)时间:1927年。
领导:毛泽东。
(2)特点:公开打出工农革命的旗号,不但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较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3)重大事件:文家市决策(放弃夺取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意义:(1)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2)为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二、井冈山的星火1、井冈山根据地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意义)。
2、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及湘南的工农武装在井冈山会师。
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使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三、“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理论探索: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从而否定了走城市的道路。
一轮: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同:都是半半社会产物和武装割据。 异:前者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代表工农 大众利益; 后者性质是反动武装集团,代表地主阶级和 帝国主义利益。
识记方法:1929—1932农村革命根据地图示口诀 (1)图左(靠西边): 前面鳄鱼完蛋了,(徐向前—鄂豫皖) 龙走洪湖湘鄂边,(贺龙—洪湖湘鄂边) 远近闻名湘鄂赣,(滕代远—湘鄂赣) 湘赣彭德怀奇才,(彭德怀—湘赣) 天下太平左右江。(邓小平—左右江) (2)图右(靠东边): 血气方刚闽浙赣,(方志敏—闽浙赣) 赣闽中央出毛竹,(毛泽东、朱德—赣南、 闽西根据地,即中央革命根据地) 心潮澎湃海陆丰。(彭湃—海陆丰)
工农武装起义的意义:
1、开创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局面 2、创建人民军队 3、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内容:
A、纠正右倾…… B、确定……总方针
C、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2)评价:(意义 + 局限) D、毛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A、给中共指明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贡献 B、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C、没有纠正正在滋长的左倾情绪,导致发展为较大 的左倾错误。
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农群众把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这就是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前提:党的领导(根本条件或保证) 内容:武装斗争(斗争形式) 土地革命(中心内容) 根据地建设(依托)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2、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理论建设:三篇文章 (2)理论依据:国情决定,展开有5点 (3)理论内容:中共领导、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共4点) (4)理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 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
革命(土地)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鉴于血的教训,对武装斗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从而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毅然发动了南昌起义。在八七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为创建人民军队和建立根据地打下了基础。从1927年到1929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领导了百余次武装起义。中国革命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成为中共彻底地认识军队重要性的极端重要的时期。
(1)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战争就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的斗争形式,军队就成为主要的组织形式。
(2)由于异常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广大农村是反革命统治的薄弱环节。因此共产党的工作中重心必须放在乡村,把落后的农村改造为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1)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但1927年后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过不同的土地政策。(2)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实行的是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3)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有利于全民族抗战,改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为减租减息政策。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主观条件。如果只有赤卫队没有正式的红军,便不能对付反动派,便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政策的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那么,中国又为什么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呢?这是由以下三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 辨析题
高中近代史表—国共政权十年对峙
经济
㈠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较快发展:⒈时间:1927-1937年。⒉原因: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基本实现全国形式上的统一。⑵国民政府得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⑶国民政府推出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①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②1935年开始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法币,白银国有,禁止市场流通。(目的——防止白银外流;内容——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实行白银国有,禁止市场流通。影响——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地位;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有一定的作用。)③进行“改订新约运动”,逐渐收回关税主权。⑷中国人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机遇。⒊表现:⑴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在轻工业领域中,属于民营工业的工厂企业居多,民族工业在十年间得到了更快发展。⑵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1935年以后,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⑶存在问题: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迅速聚敛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其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实施法币政策后,官僚资本很快掠夺了大量白银。
博古、李德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八万中央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后,只剩下三万多人。蒋介石在红军通往湘西道路上,埋下重兵。毛泽东建议红军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得到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占遵义。⑵遵义会议:①召开: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②内容:结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③意义: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⑶红军长胜的胜利:遵义会议后,红军整编,经过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最后进入甘陕。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⑵、这些根据地多处于几省交界地带,国民党的防统治因交界的特 殊环境而相对薄弱,便于革命力量站稳脚跟并与国民党势力周旋, 同时也有利于革命力量筹粮筹款。
⑶、山区或湖、河地形,便利于革命力量灵活机动进行政治、军事 斗争。
2、理论探索: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国民党右派 叛变革命, 大革命失败
课堂小结
召开八七会议,确 定了开展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的总方针
发动武装起义,反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 屠杀政策
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把革命力量转 向农村,开辟 了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
毛泽东提出 “工农武装 割据”的理 论
所占人口比 所占土地比
地主、富农
6%
80%
中农
20%
15%
贫农
60%
5%
雇农、手工业者 13%
0%
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 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 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1、毛泽东这一认识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深受剥 削和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革命最忠实、最可靠的同盟军; 中国各地政治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反动势力在城市比较强大,在 农村相对薄弱,使革命力量可以在农村立足。
文家市决策: 原因:秋收起义失败 内容:分析形式,放弃夺取长 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 进军。 意义: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 义的新起点,为我党在国民革命 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正 确道路
三湾改编:确定当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资料)
⑷、起义失败的原因与影响
原因:
没有认清中国的国情,仍然坚持走城市的道路。 这也说明走苏联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1-2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
C
D
4.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小 工商业者采取的政策是 A.保护 B.限制 C.赎买 D.联合 5.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 民进行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的主要目 的是 A.为了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B.为了解决根据地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 C.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扩大兵源 D.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自力更生地解决军需问题
1927年9月 湘赣边
秋收起义部队的军旗
江
长沙 文家市
西
三湾
永新
赣
井冈山 江
秋收起义和 向井冈山进军图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开创了中国 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 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 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二.井冈山的星火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10月
毛泽东为什么要
在井冈山地区创建 革命根据地?
二.井冈山的星火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 朱德、毛泽东
毛泽东
朱德
井冈山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军旗
红四军袖章
毛 泽 东 朱 德 在 井 冈 山
毛泽东挑粮用过的箩筐和扁担
二.井冈山的星火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井冈山会师 3.“工农武装割据”的形 成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 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 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井冈山的斗争》
(1)“红旗子不倒”是指什么意思?
(2)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为什么“红 旗子”不倒? (3)怎样才能使“红旗子”不倒?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提) 武 农 装 村 武装斗争 (斗争形式) 夺 包 取 围 土地革命 (基本内容) 政城 根据地建设 (战略基地) 权 市
第1课时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与红军的战略转移
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由城市转 向农村,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 特点 领导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历 史
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局面; 意 为中国革命建立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向农村,建 义 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复 习 定 位 考 点 梳 理 热 点 展 望 高 考 演 练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资 料 卡 片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
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③意义: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因素,为保卫胜利果 实,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使中国革命获得 了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
第10单元
考纲展示 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工农武装起义;(2)毛泽东 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4)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 的经济建设 2.红军的战略转移 (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2)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3)红军长征和遵 义会议
首页 上页
复 习 定 位 考 点 梳 理 热 点 展 望 高 考 演 练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资 料 卡 片
第10单元
第1课时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与红军的战略转移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历 史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复 习 定 位 考 点 梳 理 热 点 展 望 高 考 演 练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资 料 卡 片
下页
末页
复 习 定 位 考 点 梳 理 热 点 展 望 高 考 演 练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资 料 卡 片
第10单元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会 召开 议 通过了瞿秋白作的《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 针问题的报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 八 内容 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七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会 思想 议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给思想混乱 影响 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会议 仍然坚持城市中心论,开始犯“左”倾错误
工农武装割据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 些地方存在? 它们大多位于地势险要处,易守难攻;这些地区一般 物产都较为丰富,便于筹粮筹款;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利 益,并实行了正确的政策(如土地革命),因而得到了农 民的广泛支持,使得革命政权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并稳固 下来。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手工业者 所占人口比 6% 20% 60% 13% 所占土地比 80% 15% 5% 0%
八七会议
1.目的: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时间、地点: 1927年8月7日,汉口。 3.内容: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4.意义: 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
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西江月》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第一个
最大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 党的领导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领导武装起义、 创建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并以此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也 是中国式革命必经的重要阶段。
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 方面,归纳这些革命根据地区域分布的共同特点。 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这些地方大多位于山区, 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革命基础比较好,有利于革命队伍 的存在与发展。
思考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在中国执行了一条怎 样的革命道路?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俄国人的道路)
思考2:这条道路在中国是否行得通?为什么? 不适合中国国情 思考3: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工农武装割据基本内容
工农武装割据基本内容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革命时期,工人、农民及其它被压迫阶层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建立自己的政权并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的时间里掌握实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开展对敌斗争的革命机会主义的一种形式。
其基本内容包括:
1.自己组织武装力量:工人、农民等被压迫阶级在组织革命武装时,必须与其它革命阶级密切配合,只有在联合斗争中才能形成真正强大的力量。
2.建立自己的政权:只有通过自己的政治力量,才能够掌握地方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从而对敌斗争取得主动。
3.革命的机会主义形式:工农武装割据是为争取革命的胜利而采用的一种战斗形式。
它的实施应该与当时革命斗争的特定环境、发展阶段及任务要求相适应。
国共对峙
①由于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 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②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后果怎样?
1、东北沦亡,伪满洲国成立 2、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3、中国局部抗战开黑龙始江。
(3)影响: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打破了华盛顿体系;中日民 族矛盾上升。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1)“围剿”与反“围剿” ①概况: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 根据地连续发动三次反革命“围剿”。 ②方针: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 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利落地粉碎 了敌人的三次反革命“围剿”。 ③结果: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 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 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5、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1)土地革命: ①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 的“围剿”,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使中国 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保存下来的中国共 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 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红军长征播 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 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 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进攻长沙失败进攻城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A、开创了……的新局面 B、为……,从……,建立……揭开了序幕
1、实践探索:
秋收起 义
文家市决策
三湾改编
建立根据地
挺进井冈山
为什么选 择井冈山 作为根据 的呢?
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
C B
请结合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 题。
1、中共开始领导的工农武装起义与图中字母所示的城市
2、性质
工农民主专政政权,代表着工农大众的 利益。
1、中共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 必须开展武装起义
打响了武
2、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
(1)南昌起义:时19间27年8、1 意义
(2)八七会议(资料)
周恩来、贺龙、 派的第一
叶挺、朱领德导、 人 枪;中共
国民党右派 叛变革命, 大革命失败
课堂小结
召开八七会议,确 定了开展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的总方针
发动武装起义,反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 屠杀政策
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把革命力量转 向农村,开辟 了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
毛泽东提出 “工农武装 割据”的理 论
⑵、这些根据地多处于几省交界地带,国民党的防统治因交界的特 殊环境而相对薄弱,便于革命力量站稳脚跟并与国民党势力周旋, 同时也有利于革命力量筹粮筹款。
⑶、山区或湖、河地形,便利于革命力量灵活机动进行政治、军事 斗争。
2、理论探索: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请用字母表出来。
南昌起义…C………
湘鄂边界秋收B 起
义2、…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有何突出特点?
1-2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重要知识点(一)
注意: ①第一枪是南昌起义打响,但仍打着国民党的旗号, 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南昌起义中诞生。 ②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是在八七会议决定的;会上毛 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还纠正了陈的右倾投降主 义错误。 ③秋收起义中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④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三湾改编确认的。 ⑤文家市会议决定转向农村。
工 农 武 装 割 据 思 想
武装斗争 共产党的领导 (根本保证) 根据地建设
主要形式
基本内容
土地革命
战略基地
3 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人物 徐向前 贺龙 滕代远 彭德怀 邓小平 方志敏 毛泽东、朱德 彭湃 根据地名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洪湖和湘鄂边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湘赣革命根据地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1946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
1956年——1966年十年建设(探索)时期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7年——1978年历史徘徊期
1978年——至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土 地 革 命 路 线 :
依靠—— 贫农、雇农 联合—— 中农
限制—— 富农
保护—— 中小工商业者
消灭—— 地主阶级
变 —— 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路线的意义: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积极因素;保证 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区别“土地革命的意义”)
b)根据地的建设
(1)目的: 为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2)概况: 农业生产第一,兴办工业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实践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927-1931)
3、意义中共领导三起义⑥⑦,独立领导局面新。
人民军队初创建,城转农村根地兴。
二、“工农武装割据”(1927-1930)
1、实践上秋收余部⑦到井冈,领导工农闹革命。
①井冈星火土地革命游击战,工农革命政权兴。
朱毛⑧会师建红军⑨,星火燎原遍各省。
②燎原全国井冈湘赣鄂豫皖⑩,赣南闽西海陆丰⑾。
湘鄂赣⑿来闽浙赣⒀,洪湖湘鄂⒁桂红军⒂。
农村根地十多省,革命武装十万人。
2、理论上总结革命有三文⒃,革命道路详说明。
①革命道路农村根地围城市,夺取城市获全胜。
②道路依据科学理论源国情,社会性质是根本。
北伐战争民觉醒,革命形势向前进。
必要条件是红军,重要条件党统领。
③“工农武装土地革命游击战,根地建设三部分。
割据“理论马列国情巧结合,工农割据思想新。
三、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1、军事建设国府三次剿红军,朱毛策略超前人。
(1930-1931)红军退敌连三胜,避敌主力诱敌人。
集中兵力歼敌军,军事思想初奠定。
2、政权建设中国革命势喜人,农村根地十多省。
(1931、11)反对“围剿”三连胜,召开大会⒄政权兴。
第一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927-1931)
一、工农武装起义
1、背景中外镇压大革命,阶级关系大变更。
蒋汪政变民资叛①,挽救革命起义兴。
2、概况八一南昌起义兴,周贺朱叶刘②统领。
①南昌起义南下受挫分两路,转战湘南海陆丰。
(1927、8)打响反抗第一枪,人民军队初诞生。
②八七会议中共政策大变更,八七会议纠右倾。
(1927、8)武装反抗国民党,土地革命总方针。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ppt11 人教版
第17讲:“工 农 武 装 割 据”的 形 成
基础知识: 1、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农群众把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这就是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前提:党的领导 内容:土地革命(中心内容) 根据地建设(依托) 武装斗争(主要形式)
意义:奠定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理论基础;是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光辉典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权的学说。
原因
1)国民革命运动没有完成反帝反任务,没有改变半殖半封社会性质。 2)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3)为挽救革命,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实践
表现
工农武装起义
工 农 武 装 割 据 ” 的 形 成
南昌起义(时间、领导人、作用) 秋收起义(时间、领导人、重大事件) 建立:1927年10月 扩大:1928年,井冈山会师
作用
1)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 2)为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重要知识点(一)
注意: ①第一枪是南昌起义打响,但仍打着国民党 的旗号,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南昌起义中诞生。 ②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是在八七会议决定的; 会上毛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还纠正了 陈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③秋收起义中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④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三湾改编确认的。 ⑤文家市会议决定转向农村。
大纲版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国民政府的屠杀政策;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粉碎三次反革命“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土地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势下,开创重新聚集革命力量、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赢得了根据地广大农民的坚决拥护,对巩固和发展根据地起了重大作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在中国境内存在着两个胜质根本不同的政权。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对工农武装起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及小字部分,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理解等能力。
通过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井冈山的星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三大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党和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坚持革命斗争的伟大创举,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一个红色革命的篇章引言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它发生在20世纪初至中叶的中国农村地区。
这个时期,农民和工人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割据于农村,对抗着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农民起义、工人斗争、割据区建设、敌我斗争等方面,介绍工农武装割据时期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工农武装割据时期的历史背景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封建农奴制度的压迫一直是农民和工人的主要矛盾。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义和团为代表的民间抵抗运动沸腾了整个中国。
这些抵抗运动对中国农民和工人起到了激励作用,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开始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作斗争。
二、农民起义的兴起在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农民起义是一种普遍现象。
农民起义的兴起源于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和对剥削压迫的反抗。
农民组织起义的目标是打倒地主阶级,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起义是湖南的秋收起义和湘军的建立,广东的黄花岗起义等。
三、工人斗争的扩大除了农民起义,工人斗争也是工农武装割据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人在工业企业中组织罢工、示威等形式的斗争,要求改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
工人斗争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迫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劳动保护政策,但这些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人的问题。
四、割据区的建设在工农武装割据时期,红军的建立和割据区的形成为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红军是由农民武装和工人武装组成的革命武装,它通过游击战、武装夺取政权等方式在农村地区建立割据区。
这些割据区成为了革命力量的根据地,为未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五、敌我斗争的激烈工农武装割据时期,革命力量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激烈的敌我斗争。
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增强对中国的压迫和侵略,国民党政府则试图镇压工农武装割据行动。
然而,工农武装割据时期的革命力量在游击战斗中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ppt4 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发动政变,疯狂屠杀 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大 革命惨遭失败。
大革命失败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 教训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建立 自己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武装起义
看图说明南昌起义 和秋收起义的相同之处。 都是由中国共产党独 立领导、以攻打城市为 中心的武装起义。 两次起义的失败,告诉 我们中国革命走城市起 义的道路走的通吗? 城市里敌人力量强 大,敌强我弱,在城市 起义难以成功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手工业者 所占人口比 6% 20% 60% 13% 所占土地比 80% 15% 5% 0%
探究: (1)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 (2)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哪些人支持和参加革命? 广大贫农 (3)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土地革命
目的: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内容: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原则: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资料1: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了分了田;田契换上耕 田证,土地还家喜连连。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 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 资料2:为了保卫胜利成果,翻身分了土地的农民义无反 顾地把自己的子弟送上战场。据统计,江西兴国县当时21万 人,参军作战就有5万。 资料1、2分析说明土地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地点
内容
影响
八七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共产党在各地发动秋收起 义。其中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是最重要的一次。
课堂小结
实 践
南昌起义
革命根据地 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土 地 革 命
秋收起义
理 论
八七会议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中 华 苏 维 埃 共 和 国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
那适合中国国情的 道路是什么?
湘赣边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 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 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 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税,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毛泽东 在文家市对起义军讲话) ——摘自《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1.目的: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时间、地点: 1927年8月7日,汉口。 3.内容: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4.意义: 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
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土地改革符合农民的利益,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严重受挫,到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新的革命道 路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从中国 的国情出发!
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八七会议 目的
时间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1927年8月7日 汉口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 的历史性转变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
党的领导 土地革命 建立农村根据地 意义:开创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在农村建 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看图说出有哪些 革命根据地? 2、以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为例,分析 这些地方能成为成 为革命根据地的多 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