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课程设计任务书
0214091固体废物课程设计任务书
河南城建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0214091专业环境工程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指导教师郭一飞姜立民杨治广环境与市政工程系2011年12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时间及地点1、设计时间: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17周。
2、设计地点:9#教学楼B407。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沼气池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厌氧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参数(1)气压:7480Pa(即80cm水柱)。
(2)池容产气率:池容产气率系指每立方米发酵池容积1昼夜的产气量,单位为m3沼气/(m3池容·d)。
采用池容产气率为。
(3)某农户家共人,畜生(猪)头。
(4)贮气量:贮气量系指气箱内的最大沼气贮存量。
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的最大贮气量以12h产气量为宜,其值与有效水压间的容积相等。
四、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农村家用沼气池工艺流程;(2)了解沼气池形状及平面布局原则;(3)发酵料液的计算;(4)厌氧发酵间的设计:计算发酵间的容积、气室容积、发酵间各部分尺寸;(5)进料间、出料间(水压间)的设计;(6)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洁、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7)图纸要求①沼气池池型图一张(1号或2号图)。
应按比例绘制、标出主要配件、管件及其编号。
五、成绩评定标准优秀: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并做到:设计方案正确,有独特见解或创新;结构合理,工艺切实可行。
分析和计算方法正确。
说明书(论文)格式规范、书写整齐,插图清楚,用语准确、符合技术规范。
固废课程设计
固废课程设计说明书第四组山谷型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姓名: 雷涛学号:111410228班级: 环工1102指导: 许士洪成绩:2012年6月26日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2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4第一章填埋场方案论证与设计. (4)1.1城市得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论证······························41、 2 填埋场结构形式论证 (4)1、3 填埋场类型论证 (5)第二章填埋场工艺设计 (6)2、1 库容设计 (6)2、2 填埋场选址 (8)2、3填埋场工艺设计·········································112.4总图设置···············································132。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1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设计任务及目的
1、任务:徐州工程学院(A、B、C、D区)垃圾收集路线设计。
说明:A区:中心校区新元路以西校区;B区:中心校区新元路以西校区C区:城南校区奎河以东校区;D区:城南校区奎河以西校区
2、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调查研究、查阅文件、进行城市垃圾收集路线设计、确定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提高使用资料、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1.2、设计工作量
1、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垃圾成分现状、垃圾收集服务人口及面积等资料),熟悉资料。
2、计算垃圾收集设计总量。
3、垃圾收集布置、方案及路线设计。
1.3、设计条件
1、垃圾产率
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我国五百多个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统计分析,目前我国人均垃圾产生量一般在0.9~1.2kg/(人·d)左右,垃圾密度一般为0.4~0.6t/m3。
2、每个垃圾桶容积
垃圾桶容积取0.4~0.9 m3。
3、垃圾产量变化系数。
按实际资料采用,如无资料时,其值可采用1.3~1.4。
4、垃圾清运车基本参数
清运车数量:1~2台;清运次数(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确定)
1.4、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1份(含计算);
2、垃圾收集路线设计图1张,垃圾箱分布图1张;
3、设计成果除打印外,应交电子文件。
固废课程设计说明书
固废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固体废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掌握固废处理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理解固废概念及其分类方法;2.掌握固废处理与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能够评估固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能够设计并实施固废管理方案;5.能够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固废处理。
二、课程设置本课程主要由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组成。
1.理论学习部分:2.实践操作部分:本部分主要通过实验室实践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培养学生固废处理与管理的实践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固废样品采集与分析、固废处理设备操作与维护、固废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学习固废处理的实际操作技巧。
三、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分为平时成绩和课程设计报告两个部分。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表现等。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作业,并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4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固废管理方案进行设计与实施,并撰写一份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施过程、结果评估和总结等内容。
学生应能够清晰地描述固废管理的目的、方法和效果,并对所选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资源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教材和参考书目:提供固废管理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目,供学生参阅和学习。
2.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提供固废分析和处理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
3.实地考察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的场地,使他们能够亲自了解和分析实际的固废处理情况。
4.教师支持和辅导:为了提高学生对固废管理的理解和能力,教师应提供课堂辅导和实践指导,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例
第一部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某山谷型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二、设计任务: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某城市新建一座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求对该填埋场进行工艺设计。
三、工程概况(设计资料):1、设计数据:该城市现有人口数量85万,根据城市规划,至2030年人口约128万,服务年限20年。
我国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约0.8~1.4 kg/(人·d),垃圾容重(压实密度)0.4~0.6t/m3。
填埋场覆土与垃圾体积比为1:3.5。
2、工程建设场地概况本工程建设场址距市中心15 km,三面环山,峡谷面积约1 km2,地面标高52.0~68.0 m。
3、工程水文地质3.1工程地质裸露的地层为棕黄色粉质黏土,渗透系数小于1.0×10-5,厚度为2~3 m.。
3.2 水文地质建设场地中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层潜水,场地地下水埋深约2~3 m,水位年变幅1~2 m。
4、气象工程场地属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长夏短,春秋温凉典型特征。
四季分明,春季和冬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气晴朗,日照充足。
气温: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低气温:-3℃极端最高气温:41℃年平均相对湿度:70~85%降雨:年平均日降水量:6.9 mm/d日最大降水量:8.6 mm/d日最小降水量:4.2 mm/d风:冬季平均风速:2.1 m/s夏季平均风速:2.5 m/s主导风向:西南最大冻土深度:230 mm5、相关规范及标准(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 113-2007)四、要求:1、进行该填埋场的方案论证与设计;2、进行填埋场工艺设计(包括库容设计、填埋工艺、防渗系统、导气系统、封场覆盖、渗滤液收集),并写出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5000 字;3、绘出填埋场流程图,平面图,填埋场场地平整图、填埋场封场图、渗滤液收排及填埋气导排系统图、集气集液系统断面图。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通过“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沼气池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应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主要内容,锻炼独立工作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沼气池主体构筑物的工程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水压式沼气池设计1. 设计容量:有效池容积8m3、15m3、30m3、50m3、100m32. 排放标准执行《沼气池设计规范》三、设计参数(1)气压:7480Pa(即80cm水柱)(2)池容产气率:池容产气率是指每立方米发酵池容积一昼夜的产气量,单位为m3沼气/(m3池容.d)。
我国通常采用的池容产气率包括0.15、0.2、0.25和0.3几种。
(3)贮气量:是指气箱内的最大沼气贮存量。
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的最大贮气量以12h产气量为宜,其值与有效水压间的容积相等。
(4)池容:是指发酵间的容积。
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的池容积有4m3、6m3、8m3、10m3等几种。
目前有很多的养殖场所建设的水压式沼气池最大有50 m3。
本次设计的有效池容积分别是8m3、15m3、30m3、50m3、100m3。
(5)投料率:是指最大投入的料液所占发酵间容积的百分比,一般在85%~95%之间为宜。
四、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沼气池的工艺流程;(2)了解沼气池形状及平面布局原则;(3)发酵料液的计算;(4)厌氧发酵间的设计:计算发酵间的容积、气室容积、发酵间各部分尺寸;(5)进料间、出料间(水压间)的设计;(6)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洁、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7)图纸要求:沼气池池型图和构造图等。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固废处理与处置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应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设计规模为X t/d的某城市生活垃圾分选系统。
其中X=150+(学号后两位*5) 垃圾主要成分见表1。
表1 垃圾成分设计参数取值垃圾组分有机物无机物纸类金属塑料玻璃其他含量/% 56.7 28.9 2.88 2.38 4.89. 1.3 2.95有机物组分包括:食品残余、果皮、植物残余等。
无机物组分包括:砖瓦、炉灰、灰尘、粉尘等。
垃圾容重平均值为0.45 t/m3,含水率为47.8%。
垃圾中塑料以超薄型塑料袋为主,废纸以卫生间的废纸为主。
垃圾热值:1923 kJ/kg。
分选系统工作量为X t/d;日工作时间为12h。
四、设计内容和要求(1)垃圾分选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2)垃圾储料仓的设计计算。
(3)分选系统各设备选型计算:确定选择性破碎机、滚筒筛、简易风选机型号和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皮带运输机计算及布置,并计算各段的长度、电机功率。
(5)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型计算和有关简图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装订成册。
(6)图纸要求①垃圾分选系统工艺流程图1张。
流程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及标高,并附明细表。
②分选系统平面布置图和分选系统剖面布置图各1张,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图纸应按比例绘制,应能表明建筑物外形和主要结构形式。
在平面布置图中应有方位标志(指北针)。
0214131-2固体废物课程设计任务书
河南城建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0214131/2专业环境工程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指导教师郭一飞杨治广张乐观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2015年12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时间及地点1、设计时间: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17-18周。
2、设计地点:9#教学楼B506。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参数(1)设计服务人口5-30万人;(2)平均垃圾产量0.6-1.2kg/d;(3)人口年增长率5%。
四、设计条件1、D县主要气象特征值如下。
1)气温平均气温在?℃,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
2)降水(6-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最大降雨量?米,最低降雨量为?毫米。
3)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为?毫米4)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为?风夏季主导风向为?风2、填埋场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出水水质必须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一级标准,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
3、D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地形图。
五、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1)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包括设计手册,技术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资料。
(2)熟悉处理工艺流程及填埋作业程序;计算库区总容量和填埋总量。
(3)填埋场主体工程工艺设计计算,计算主体设施的工艺参数,确定主要尺寸。
(4)填埋场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的工艺布置。
(5)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洁、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指导书
环境工程专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示要点重庆大学城环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2015年2月13日设计任务书与指示要点一、设计任务书1. 设计题目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根据《御临河流域污染整治规划》,需在石船镇建立一个服务人口为10万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以消纳渝北区统景、石船、龙兴等7个乡镇的城镇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2. 设计目的训练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垃圾处理方案的比较、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步骤、对所选场址的评析以及填埋场工程设计。
通过设计,学生应掌握垃圾填埋场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了解如何查阅有关资料、手册以及规范,掌握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的设计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和设计图的绘制等基本方法。
3. 设计任务及内容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完成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方案设计,内容包括原始资料的分析,垃圾处理工艺的选择,垃圾填埋场址的评析以及垃圾填埋工程的设计等几部分。
(1)垃圾处理工艺的选择根据所提供资料,城市垃圾的基本性质,通过焚烧、堆肥、卫生填埋几种处理方案比较,选择卫生土地填埋为该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
(2)垃圾填埋场址的评析根据所提供的资料,评价所选场址是否适合,主要从工程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几方面出发。
(3)垃圾填埋工程设计包括:库容的计算,填埋场范围确定,截洪沟、垃圾坝、截污坝、浸出液调节池以及浸出液处理厂、气体处理设施、防渗工程的设计、计算,另外还包括填埋场的操作方法、步骤,填埋场地的监测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的设计。
4. 设计要求(1)绘制设计图纸3张,包括: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后)总平面布置图一张(1号);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填埋气输导平面布置图一张(1号);垃圾卫生填埋库区纵剖面图一张(2号)。
(2)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前言,主要设计原始资料,垃圾处理工艺方案的比较,场址选择和所选场址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等)的评析,填埋工艺设计(包括工程设计计算,填埋操作方法以及辅助工程的设计),设计中存在问题及个人体会。
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_课程设计指导书
《废物的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专业:课程代码:学时: 1周学分: 1编写单位:编写人:2015年12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1)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工程实施的基本训练中进一步消化和巩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所学内容及相关知识;3)掌握调查研究、查阅文件、确定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4)提高使用技术资料、认识及遵守国家工程标准、规范和规定、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初步具备对一般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组织形式课程设计是学生按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废物的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安排在“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讲授之后进行。
具体的形式是教师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在专门的课程设计教室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每天到教室指导答疑,检查学生的进度与完成情况。
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城市垃圾收集线路设计、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有机垃圾产沼工艺的设计),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5~6人不等,每一学生设计的工艺参数不同,做到一人一题,并且要求学生手写。
三、课程设计步骤设计布骤如下:1、由给定的任务书明确自己要做的工作,查阅相关的文献参考资料;2、分析确定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组成;3、对固体废物处理系统进行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4、进行系统布置,完成图纸绘制;5、进行说明书编写。
分选系统的确定系统的物料衡算系统设备的计算选择绘制图纸设计说明书编写四、课程设计要点“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的要点是:1、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的选择分析与确定;2、对处理系统内各种处理设备的计算选择和描述;3、处理后固体废物的出路分析;4、厂内辅助建筑物以及道路等的说明;5、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总图布置及其他说明成果的图纸;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设计动员,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答疑。
固废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二: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1项目设计原始资料(1)该城市服务人口40万人,现有垃圾产量1.0~1.5kg/d.人,垃圾压实密度600kg/m3,垃圾场服务年限为15~20年。
(2)气象资料:该城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处中纬度平原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多年平均气温4~15o C。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600mm。
日最大降雨量可达180mm,该城市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3)场址概况:填埋场库区周围汇水面积0.6km2。
场底表土厚度0.5~4.6m不等,平均2.2m。
土壤渗透系数为6.0×10-4m/s。
场址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8m。
(4)距离填埋场5km处有城市污水处理场,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
2设计要求(1)总体要求按照设计任务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工艺流程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设计概念清楚、参数选择恰当、计算正确,说明书简明扼要、文字流畅、论点明确;图纸表达正确、符合制图规范;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图中线型和尺寸标注符合要求;整个设计过程严格遵照相关标准。
(2)设计说明书使用A4纸。
内容包括目录、前言、正文、计算书、设计计算框图、小结及参考文献等。
设计说明书中应当设计的依据及指导思想;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具体技术指标的选用原则和技术要求的说明(3)设计计算书包括填埋场总容量、填埋总量计算;垃圾填埋工艺流程及填埋作业程序确定;填埋场主体工程工艺设计计算;主体设施的工艺参数计算及主要尺寸的确定等;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的计算与工艺布置。
(4)设计图纸填埋场总体平面布置图或工艺流程图一张;手绘和计算机绘图均可。
课程设计时间:2015年1月11日~2015年1月16日。
(完整word版)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第一部份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许士洪一、课题名称:某山谷型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二、设计任务: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某城市新建一座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求对该填埋场进行工艺设计。
三、工程概况(设计资料):1、设计数据:该城市现有人口数量 85 万,根据城市规划,至 2030 年人口约 128 万,服务年限 20 年。
我国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约 0.8~1.4 kg/(人·d),垃圾容重 (压实密度) 0.4~0.6t/m3。
填埋场覆土与垃圾体积比为 1:3.5。
2、工程建设场地概况本工程建设场址距市中心 15km,三面环山,峡谷面积约1km2,地面标高 52.0~68.0 米。
3、工程水文地质3.1 工程地质裸露的地层为棕黄色粉质黏土,渗透系数小于 1.0×10-5,厚度为 2~3m.。
3.2 水文地质建设场地中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层潜水,场地地下水埋深约 2~3m,水位年变幅 1~2m。
4、气象工程场地属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长夏短,春秋温凉典型特征。
四季分明,春季和冬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气晴朗,日照充足。
气温: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低气温: -3℃极端最高气温:41℃年平均相对湿度: 70~85%降雨:年平均日降水量: 6.9mm/d日最大降水量: 8.6mm/d日最小降水量: 4.2mm/d风:冬季平均风速: 2.1m/s夏季平均风速: 2.5m/s主导风向:西南最大冻土深度: 230mm5、相关规范及标准(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22)(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2)(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JJ 113-2022)四、要求:1、进行该填埋场的方案论证与设计;2、进行填埋场工艺设计(包括库容设计、填埋工艺、防渗系统、导气系统、封场覆盖、渗滤液采集) ,并写出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 5000 字;3、绘出填埋场流程图,平面图,填埋场场地平整图、填埋场封场图、渗滤液收排及填埋气导排系统图、集气集液系统断面图。
固废课设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报告、2015年6月15日至2015年6月24日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二、设计主要内容1.设计的任务:武昌首义学院垃圾收集路线设计。
2.设计的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和运用我们所学知识并设计出合理路线,提供学校垃圾收集路线公选方案,节省垃圾收集成本,争取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收益。
3.设计资料:学校坐落于武昌南湖。
现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总面积59万平米。
校园林秀花香、环境幽雅。
在校生规模1.3万余人,教职工近千人。
4.设计内容:计算垃圾收集设计总量及垃圾收集布置、方案、设计路线。
5.设计要求:1)将校园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2)每个作业路线限制在一个区域,尽可能紧凑;3)使每个作业、每条路线的收集和运输都合理的大致相等,以平衡每日工作量。
6.设计原则:本设计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使环卫工人每天工作规律化,合理化,保证在8小时完成校园垃圾的清理,以做到“垃圾收集的零污染”的要求。
三、原始资料1. 校园地形图(A2,垃圾转运站设置于。
) 2. 校区总人数约14000人,假设每人每天产生垃圾0.5 kg 3. 计算垃圾设计点容器数量: (1) 计算垃圾日产生体积:ave V =*aveWQ D W-----------垃圾日产生量,t/dQ----------垃圾容重变动系数,取0.8ave D ----------垃圾平均容重,t/3m ,取0.25 t/3m(2) 垃圾设置点所需的容器数量: N=T ⨯ave V /(V ⨯f) N----垃圾容器数T-----垃圾清运周期(每天一次=1) V----单容器体积 取0.5 3m /个 f---垃圾容器填充系数,取0.6 4. 学校各片区垃圾产生量:W= R ⨯C ⨯Y ⨯PW------垃圾日产生量 R-----服务范围内居住人口数Y-------垃圾日产生量不均匀系数取1.2 C-----实测的垃圾单位产量4510-⨯t/(人.d) P------居住人口变动系数,取1.05四、要求的设计成果1.设计成果为A2图纸一张,绘制垃圾收集线路;2.设计说明书1本,具体内容及编写顺序如下:1)设计原始资料;2)设计方案选定及选定方案说明;3)设计计算与说明;主要参考资料、附录(其他相关说明)五、进程安排课程设计设置在本学期第16周:周一:教师讲解课程设计内容、原理、流程及完成要求;周一---周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周三:教师讲解校园城市固废的收集路线设计方法;周三---周五: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校园固废收集路线设计。
2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精选文档
2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精选文档2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精选文档固体废物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作业衡阳市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初步设计一、课程设计专题二。
课程设计的基本材料衡阳市城区目前每日产生生活垃圾1000吨,并且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需另外选择合适场址,建设新的垃圾填埋场,要求能容纳2021-2030年间产生的所有生活垃圾量。
请在internet网上收集衡阳市有关资料,完成下述课程设计内容。
三、课程设计内容1.卫生填埋场场址及填埋方式的选择2.填埋场的设计和计算(垃圾量、填埋场、渗滤液和沼气生产)3。
垃圾填埋产生的污染防治系统设计(渗滤液和填埋气)4。
卫生填埋场填埋方式、运行方式、工艺和设备的选择5。
卫生填埋场总平面设计及封闭设计四、课程设计要求1.卫生填埋场及填埋方式的选择根据城市自然概况等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场址。
根据所选填埋场场址条件,选择合理的填埋方式。
2.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填埋场的建设项目可分为填埋场主体工程与装备、配套设施和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三大类。
3.卫生填埋场设计计算1)填埋场面积计算2)根据卫生填埋场规模、人员和机械配备情况,计算各附属设施的面积3)场内绿化形式的选择及面积的确定4.填埋方法、操作方法的选择根据卫生填埋场的特点,结合所学内容,选择合理的填埋作业方式。
5.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根据卫生填埋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其填埋工艺流程,并根据填埋场的规模、工艺,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配备情况,参考其他卫生填埋场(查资料)。
6.渗滤液控制系统根据已有参数,确定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整个填埋场),并在明确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原因及危害的基础之上,设计渗滤液控制系统,包括防渗系统、集排系统的设计和处理处置方法的选择。
7.填埋气体控制系统在明确气体的产生原因及危害的基础之上,设计气体控制系统。
8.场内道路的设计根据《工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和道路图纸控制标准,确定场地内道路(主、次、支)宽度、人行道和转弯半径。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A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10.29
1、设计题目:50m3/d中温定容式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
2、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
(1)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含水率96%,污泥全年平均温度20℃。
(2)大气全年平均温度18℃,土壤冬季计算温度5℃,冬季冻土深度0.6m,土壤全年平均温度18℃,冬季室外计算温度8℃。
(3)地下水位深度6m。
(4)采用中温消化,消化温度控制在33~35℃,消化需加热搅拌。
(1)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含水率97%,污泥全年平均温度28℃。
(2)大气全年平均温度24℃,土壤冬季计算温度15℃,冬季无冻土,土壤全年平均温度27℃,冬季室外计算温度18℃。
(3)地下水位深度5m。
(4)采用中温消化,消化温度控制在35~37℃。
按照学号顺序,消化停留时间分别取20d、22d、24d、26d、28d、30d。
按照学号顺序,消化停留时间分别取20d、24d、26d、28d、30d。
27
3107008144
叶晓东
28
3107008145
张世栋
29
3107008146
张旭源
30
3107008147
赵龙
31
3107008148
郑艺锋
1、设计题目:100m3/d中温定容式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
2、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
2、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
(1)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含水率96%,污泥全年平均温度20℃。
(2)大气全年平均温度18℃,土壤冬季计算温度5℃,冬季冻土深度0.6m,土壤全年平均温度18℃,冬季室外计算温度8℃。
(3)地下水位深度6m。
(4)采用中温消化,消化温度控制在33~35℃,消化需加热搅拌。
按照学号顺序,消化停留时间分别取20d、22d、24d、26d、28d。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路线设计说明书系别:资源与环境工程系班级「环境工程0842姓名淋学 _^_.***小组「11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是连接废物生产源和处理处置系统的重要中间环节,在固体废物管理和处理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固体废物的管理,大都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一般大量产生固体废物的企业均设有处理设施、堆场或处置场,收运工作也都自行负责。
对于没有处置能力的生产单位大都由某一个部门专门作为经常性工作加以管理。
如商业垃圾与建筑垃圾由产生单位自行清运,园林垃圾和粪便由环卫部门负责定期清运,而居民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由于产生源分散、总产生量大、成分冗杂、收集工作十分复杂和困难。
据统计,垃圾的收运费用占整个垃圾处理系统费用的60%〜80%,因此必须科学的制定合理的收运计划并提高收运效率。
本设计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的最佳收集路线的确定、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收集车的容积计算以及处置场距B点的最远距离的计算。
收集路线设计两种方案,即移动容器收集操作法和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法。
第一章绪论--------------------------------------------- 1—、课程设计题目 ------------------------------------- 1二、 --------------------------------------------------- 设计原始资料 1三、 --------------------------------------------------- 设计要求2第二章设计依据――----------------------------------------------- 4第三章设计内容 --------------------------- ----------------- 5—、移动容器收集操作法的路线设计 ------------------- 5二、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法的路线设计 ------------------- 7第四章设计小结-- ----------------------------------------------- 11第五章摘要------------------------------- ------------------- 12第六章附录 ------------------------------------------------ 13 第一章绪论—、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生活区垃圾收集线路的设计二、设计原始资料下图是为某生活区设计的移动容器收运系统和固定容器收运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某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
二、设计任务:
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某城市新建一座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求对该填埋场进行工艺设计。
三、设计资料:
1、设计数据:该城市现有人口数量80万,根据城市规划,至2030年人口约120万,服务年限15
年。
我国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约1.2 kg/(人·d),垃圾容重(压实密度)0.8t/m3。
填埋场覆土与垃圾体积比为1:4。
2、工程建设场地概况
本工程建设场址距市中心12km,是一平地,面积约2.5km2,地面标高16.9~18.1米。
2. 工程水文地质
2.1 工程地质
裸露的地层为棕黄色粉质黏土,渗透系数为1.0×10-7~2.6×10-8cm/s,厚度为3~5m.。
2.2 水文地质
建设场地中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层潜水,场地地下水埋深约4~5m,水位年变幅1~2m。
3. 气象
工程场地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气温:
年平均气温:12℃
极端最低气温:-13℃
极端最高气温:41℃
年平均相对湿度:30~60%
降雨
年平均降水量:1.8mm/d
日最大降水量:3.6mm/d
日最小降水量:0.8mm/d
风
冬季平均风速: 2.5m/s
夏季平均风速: 1.8m/s
主导风向:西北
最大冻土深度:800mm
4.相关规范及标准
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8);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
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CJJ112—2007);
5)《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7—2005);
6)《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
7)《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
8)《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
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其他资料
设计过程中如需其他资料,请参考北京市相关资料。
四、要求:
1、进行该填埋场的方案论证与设计;
2、进行填埋场工艺设计(包括库容设计、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导气系统、封场覆盖),
并写出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5000 字;
3、绘出填埋场流程图,平面图,填埋场封场图、渗滤液收排及填埋气导排系统图、集气集
液系统断面图。
(要求达到初步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