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三角关系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高中化学分为选修和必修,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归纳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归纳总结

(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非极性分子: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的分布是对称的。

如:①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同种元素的双原子分子:H2、Cl2、N2等;

②只由极性键构成,空间构型对称的多原子分子:CO2、CS2、BF3、CH4、CCl4等;

③极性键非极性键都有的:CH2=CH2、CH≡CH。

<2>极性分子:整个分子电荷分布不对称。

如:①不同元素的双原子分子如:HCl,HF等。

②折线型分子,如H2O、H2S等。

③三角锥形分子如NH3等。

(2)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两者研究对象不同,键的极性研究的是原子,而分子的极性研究的是分子本身;两者研究的方向不同,键的极性研究的什用电子对的偏离与偏向,而分子的极性研究的是分子中电荷分布是否均匀。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二氧化碳、甲烷、四氯化碳、三氟化硼等只含有极性键,非金属单质F2、N2、P4、S8等只含有非极性键,C2H6、C2H4、C2H2等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Cl、H2S、H2O2等。

3)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①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没有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之说,如He、Ne等。

②双原子分子:若含极性键,就是极性分子,如HCl、HBr等;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 “铝三角”的转化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 “铝三角”的转化关系

“铝三角”的转化关系 ⑥ AlO2- →Al(OH)3 :少量H+ 、 CO2、 Al3+ AlO2- +H+ +H2O = Al(OH)3↓
2AlO2- +CO2 +3H2O = 2Al(OH)3↓+CO32AlO2- +CO2+2H2O = Al(OH)3↓+HCO3Al3++3Al02- +6H2O=4Al(OH)3↓
“铝三角”的转化关系 2、 Al(OH)3的制取问题
从“铝三角”可知,制取Al(OH)3的较好途径有:
Al3++3NH3· H2O = Al(OH)3↓+3NH4+
注:不能用强碱
AlO2- +CO2(过量) +2H2O = Al(OH)3↓+HCO3-
注:不能用强酸
“铝三角”的转化关系
例:某无色溶液可能由Ba(NO3)2、MgCl2、KOH、 KHS、Al2(SO4)3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在此溶液中 逐滴加入稀HNO3,先产生白色沉淀,而后白色沉淀又会溶 解,则该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上述物质中的 溶于水得到的。其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 【解析】由“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NO3,先产生白色沉淀, 而后白色沉淀又会溶解”可得溶液中含AlO2-,并由Al3+和过 量OH-反应得到,因此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为KOH(过量) Al2(S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4OH-= AlO2-+2H2O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txt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txt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txt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是中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下面是高中化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的总结:

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绕核运动。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同一周期的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同一族的元素有相似的外层电子结构。

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原子间的作用力,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共价键又可细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根据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分子可以是线性分子、平面三角形分子、四面体分子等。

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如颜色、形状、密度等。化学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酸碱中和等。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形态或性质的改变,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由一种或多种物质转变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得到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损失的物质称为氧化剂,而有电子得到的物质

称为还原剂。

5. 化学计量与反应的平衡: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摩尔是表示实物数量的单位。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数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积。化学反应的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浓度或物质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常数来表示。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食盐:NaCl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e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甘油、丙三醇:C3H8O3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北师大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三角函数:7.2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

北师大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三角函数:7.2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

7.2 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

教学分析

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是高中阶段最后研究的一个函数的压轴公式,它前承正、余弦函数,后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不仅是对正、余弦诱导公式探究方法的一种再现,更是一种提升,同时又为以后研究三角函数问题奠定了基石.教材安排上是单刀直入,只给出正切函数图像,没有给出任何提示就直接得出诱导公式.教材这样处理很微妙,说明正切函数与正弦、余弦函数在研究方法上类似,学生完全可以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处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提示空间;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动脑、动手的能力,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更会有一个回顾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侵占了学生这一空间.

我们已经看出来,在正、余弦函数中,是先学诱导公式,再学图像与性质的,而在学正切函数时,却是先学图像与性质,再学诱导公式.一般来说,对函数性质的研究总是先作图像,通过观察图像获得对函数性质的直观认识,然后再从代数的角度对性质作出严格表述.但对正切函数,教科书换了一个新的角度,采取了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如正切函数的定义、正切线等先来研究图像和性质,再来研究它的诱导公式.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研究数学问题更多的视角,并使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得更加全面.教师要在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了解正切线的概念,会画正切函数的图像.理解正切函数的性质,并能掌握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切函数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铁铝金属三角形关系图(精编)

高中化学铁铝金属三角形关系图(精编)

+1 Cu C CO H 2 Fe NH 3 C 2H 5OH 0 Cu

+2 Cu O 2 Cl 2 H 2SO 4 HNO 3 Fe 3+ H 2O 2 KMnO 4 K 2Cr 2O 7 S O 2 Cl 2 SO 2 Cu H + H + 浓HCl C CO H 2

I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知识点总结(全册经典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知识点总结(全册经典版)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高中化学分为选修和必修,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下面是整理的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1

(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非极性分子: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的分布是对称的。如:①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同种元素的双原子分子:H2、Cl2、N2等;②只由极性键构成,空间构型对称的多原子分子:CO2、CS2、BF3、CH4、CCl4等;③极性键非极性键都有的:CH2=CH2、CH≡CH。

2极性分子:整个分子电荷分布不对称。如:①不同元素的双原子分子如:HCl,HF等。②折线型分子,如H2O、H2S等。③三角锥形分子如NH3等。

(2)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两者研究对象不同,键的极性研究的是原子,而分子的极性研究的是分子本身;两者研究的方向不同,键的极性研究的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离与偏向,而分子的极性研究的是分子中电荷分布是否均匀。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二氧化碳、甲烷、四氯化碳、三氟化硼等只含有极性键,非金属单质F2、N2、P4、S8等只含有非极性键,C2H6、C2H4、C2H2等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

极性键;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Cl、H2S、H2O2等。

(3)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①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没有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之说,如He、Ne等。

②双原子分子:若含极性键,就是极性分子,如HCl、HBr等;若含非极性键,就是非极性分子,如O2、I2等。

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铝三角的应用新人教必修

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铝三角的应用新人教必修

考点6 铝三角的应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铝三角的应用,涉及铝盐、偏铝酸盐及氢氧化铝之间的转化条件,特别注意铝盐与碱性溶液及偏铝酸盐与酸之间的反应,以及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对反应原理的影响。

【精确解读】

Al3+、Al(OH)3、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

1.Al3+―→Al(OH)3

(1)可溶性铝盐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AlCl3+3NaOH =Al(OH)3↓+3NaCl

(2)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AlCl3+3NH3·H2O =Al(OH)3↓+3NH4Cl

2.Al(OH)3―→Al3+:Al(OH)3溶于强酸溶液:Al(OH)3+3HCl=AlCl3+3H2O

3.Al3+―→AlO2-: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强碱反应: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4.AlO2-―→Al3+:偏铝酸盐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NaAlO2+4HCl=AlCl3+NaCl+2H2O

5.AlO2-―→Al(OH)3: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NaAlO2+HCl+H2O=Al(OH)3↓+NaCl

6.Al(OH)3―→ AlO2-:Al(OH)3溶于强碱溶液:Al(OH)3+NaOH=NaAlO2+2H2O

特别注意:三种物质相互转化注意反应条件,特别是Al(OH)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精细剖析】

1.两性化合物的概念

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盐和水的化合物才是两性化合物。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不属于两性化合物。

2.Al(OH)3的三种制备方法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三角关系总结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三角关系总结

中学化学中的三角关系

中学化学中的三角形关系比较多,掌握这些三角形关系有助于我们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有助于对物质之间的转化记忆。现对中学化学中出现的三角形关系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 元素周期表中的“构-位-性”三角关系:

知道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反映原子结构;由原子结构可推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可推测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道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也可推测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

二、

化学计算中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三、 物质之间的三角形转化关系:

1、 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c

n

V

m

N

÷M ×M

÷(M·V aq )

×(M·V aq )

×V aq

÷V aq

÷V m

×V m

÷N a ÷N a V aq ×M÷V m

÷M×V m

×N a V aq ÷V m ×N a

×V m ÷N a

×N a

2Na + O 2

点燃

Na 2O 2

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NaOH +CO 2 ==Na 2CO 3 + H 2O NaOH +CO 2==NaHCO 3

NaHCO 3 +Ca(OH)2 ==CaCO 3↓+ NaOH + H 2O 2NaHCO 3 △

Na 2CO 3 + H 2O Na 2CO 3 + H 2O + CO 2==NaHCO 3

Na 2CO 3 + Ca(OH)2 == 2NaOH + CaCO 3↓

高中化学铝三角转换关系与其图象问题

高中化学铝三角转换关系与其图象问题

“铝三角”转换关系与其图象问题

1. “铝三角”中相互转化关系

为两性氢氧化物,它在水溶液中存在酸式或碱式两种电离平衡:

同时又可相互转化,其转化关系可用“铝三角”表示为:

应用:判断离子共存及Al(OH)3的制备

Al3+只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

-

2

AlO只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Al3+与-

2

AlO不能共存。

制备Al(OH)3一般用Al3++NH3·H2O或

-

2

AlO+CO

2

+H2O。

铝盐和强碱溶液反应的计算:

铝盐和强碱溶液作用生成Al(OH)3的计算反应关系:①Al3++3OH-====Al(OH)3↓(生成沉淀)

②Al(OH)3+OH-====

-

2

AlO+2H

2

O(沉淀溶解)

③Al3++4OH-====

-

2

AlO+2H

2

O(沉淀生成,又恰好全溶解)

分析上述三个反应关系,可以建立如下计算Al(OH)3沉淀量生成的关系式:

当n(Al3+)/n(OH-)≥1/3时,

m〔Al(OH)3〕=78 g·mol-1·n(OH-)/3;

当n(Al3+)/n(OH-)≤1/4时,m〔Al(OH)3〕=0;

当1/4<n(Al3+)/n(OH-)<1/3时,

m〔Al(OH)3〕=78 g·mol-1·[4n(Al3+)-n(OH)-]。

例1:有镁、铝混合粉末10.2 g,将它溶于500 mL 4 mol·L-1的盐酸中,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A.1 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 500 mL

解析:依题意,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2、共价键类型: ( 1)σ键和π键
σ键
π键
成键方向
沿键轴方向“头碰头”
平行或“肩并肩”
电子云形状
轴对称
镜像对称
牢固程度
强度大,不易断裂
强度小,易断裂
成键判断规律
单键是 σ键;双键有一个是 σ键,另一个是 π键;三 键中一个是 σ键,另两个为 π键。
(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定义 原子吸引电子能力
非极性键 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 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相同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
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
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 5 个区,分别为 s 区、 p 区、 d 区、 f 区和
子所形成的共价键。
①配位化合物: 金属离子与配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 如:Cu( H2O) 4SO4、
Cu( NH 3) 4( OH) 2、 Ag( NH3)2OH 、Fe( SCN) 3 等。
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3、共价键的三个键参数
概念
对分子的影响
键长 键能
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核间距 离(米) 对于气态双原子分子 AB ,拆 开 1molA-B 键所需的能量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目录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2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3 )高中化学重点……………………………………………( 16 )化学计算…………………………………………………( 2 1 )解题技巧…………………………………………………( 2 5 )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有了基础的了解。但针对高中有化学学习,在部分学生还

茫然无措。现在就结合高中化学元素的特点,谈谈我对高中化学的认识和学方法的总结

初中化学来说,知识量更加庞大,内容更加繁杂。但经过细细的摸索和分析,它仍有规律可循。只要把握好这些规律,高中化学的学习将会变得比较简单。

首先,牢牢地把握好元素周期律这些规律,就为我们

学习元素打下了艰实的基础,然后结合具体元素的特殊性,加以补充,这样对元素这部分的学习就显得相当容易。

其次,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

条原则,切实掌握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并与应用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从识记的水平提高到运用的水平。这也

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

还要学会活学活用,通过类比的方法,掌握一系列元素的性质,一类化学反应的实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记忆量大,内容繁多的问题。

下面我谈谈高中化学的课堂学习方法:

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素质,切实做好预习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等于放弃课前预习。要对老师的问题有些了解,为听课做好准备。

课堂上务必要认真听课,跟着老师的点拨思路走,通过老老师的引导,最终解决问题。在课堂上一定要慎防发做笔记代替听课,这样会大大降低听课质量。笔记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补记。课堂上一定要勤,勤问,勤思,勤动手。做到以上这些,就会使课堂学习变得充实而有效。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必考(集锦8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必考(集锦8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必考(集锦8篇)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必考第1篇

一、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1)形状:

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

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

H2O:104.5°。

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

NH3:107°18′。

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2、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3、常见物质的构型:

AB2型的.化合物(化合价一般为+2、-1或+4、-2):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KO2等。

高中数学化学知识点总结合集

高中数学化学知识点总结合集
答案:C
35.利用均值不等式:
值?(一正、二定、三相等)
注意如下结论:
36.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吗?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
并注意简单放缩法的应用。
(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x的系数变为1,穿轴法解得结果。)
38.用“穿轴法”解高次不等式——“奇穿,偶切”,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
p——贷款数,r——利率,n——还款期数
49.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2)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
(3)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组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
50.解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规律是:
相邻问题捆绑法;相间隔问题插空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多元问题分类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相同元素分组可采用隔板法,数量不大时可以逐一排出结果。
55.对总体分布的估计——用样本的频率作为总体的概率,用样本的期望(平均值)和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期望和方差。
要熟悉样本频率直方图的作法: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直方图。
如:从10名女生与5名男生中选6名学生参加比赛,如果按性别分层随机抽样,则组成此参赛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倒序相加法: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2)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2)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三角

关系总结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

中学化学中的三角关系

中学化学中的三角形关系比较多,掌握这些三角形关系有助于我们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有助于对物质之间的转化记忆。现对中学化学中出现的三角形关系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 元素周期表中的“构-位-性”三角关系:

知道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反映原子结构;由原子结构可推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可推测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道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也可推测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

二、 化学计算中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三、 物质之间的三角形转化关系: 1、

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2Na + O 2 点燃

Na 2O 2

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NaOH +CO 2 ==Na 2CO 3 + H 2O NaOH +CO 2==NaHCO 3

NaHCO 3 +Ca(OH)2 ==CaCO 3↓+ NaOH + H 2O 2NaHCO 3 △

Na 2CO 3 + H 2O Na 2CO 3 + H 2O + CO 2==NaHCO 3

Na 2CO 3 + Ca(OH)2 == 2NaOH + CaCO 3↓ 2、 钙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Ca(OH)2 + CO 2 == CaCO 3↓+ H 2O CaCO 3 高温

CaO + CO 2↑ CaO + CO 2 ==CaCO 3 CaO + H 2O== Ca(OH)2

3、

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2Al + 6H +

== 2Al 3+

+ 3H 2↑

2Al + OH - + H 2O== 2AlO 2- + 3H 2↑

Al 3+ +4OH -== AlO 2- + 2H 2O Al 3+ +3OH -== Al(OH)3↓

AlO 2- + 4H + == Al 3+ + 2H 2O AlO 2- + H + + H 2O == Al(OH)3↓ Al(OH)3 + 3H + == Al 3+ + 3H 2O Al(OH)3 + OH - == AlO 2- + 2H 2O

Al(Ⅲ)的三种形态在水中存在的量与溶液的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4、 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Ca(OH)2

CaCO 3

CaO

0 7

Al

AlO 2

Al(OH )

Al 3+

3

CO 2 +2NaOH == Na 2CO 3 + H 2O CO 2 +NaOH == NaHCO 3

Na 2CO 3 + H 2O + CO 2 == 2NaHCO 3

Na 2CO 3 + 2HCl == 2NaCl + CO 2↑+ H 2O 2NaHCO 3 △

Na 2CO 3 + H 2O + CO 2↑ NaHCO 3 + NaOH == Na 2CO 3 + H 2O

NaHCO 3 + HCl == NaCl + H 2O + CO 2↑ 5、 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N 2 + 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 3

N 2 + O 2

通电

2NO

4NH 3 + 5O 2 催化剂

△ 4NO + 6H 2O 2NO + O 2 == 2NO 2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4HNO 3 (浓)+ Cu == Cu(NO 3)2 + 2NO 2 + 2H 2O 8HNO 3 (稀)+ 3Cu == 3Cu(NO 3)2 + 2NO 2 + 4H 2O 6、 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S + H 2

2S S + O 2

点燃

SO 2

2H 2S + O 2

点燃

2S + 2H 2O

2H 2S + 3O 2 点燃

2 SO 2 + 2H 2O 2H 2S + SO 2 == 3S + H 2O

2SO 2 + O 2

催化剂

加热 2SO 3 SO 3 + H 2O == H 2SO 4

H 2S S SO 2

H 2SO 4

SO 3

NH 3

N 2 NO HNO 3

NO 2

NaOH ,醇H 2SO 4 +Na 2SO 3 == Na 2SO 4 + SO 2↑+ H 2O 7、 氯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Cl 2 + H 2O == HCl + HClO MnO 2+4HCl(浓)MnCl 2+Cl 2

↑+2H 2O

2HClO

2HCl + O 2↑

8、

“铁三角”关系:

Fe +2H +

== Fe 2+

+ H 2 2Fe +3Cl 2

点燃

2FeCl 3

2Fe 2+ + Cl 2 ==2 Fe 3+ + 2Cl -

2 Fe 3+ +Fe == 3Fe 2+

Fe 2+ + Zn == Zn 2+ + Fe

2Fe 3+ + 3Zn == 3Zn 2++ 2Fe 9、 烃及其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CH 2=CH 2 + HBr

催化剂

CH 3CH 2Br

CH 2=CH 2

+ H 2O

催化剂

CH 3CH 2OH

CH 3CH 2Br CH 2=CH 2+ HBr

CH 3CH 2Br + H 2O CH 3CH 2OH + HBr CH 3CH 2OH

浓硫酸 170℃

CH 2=CH 2↑+ H 2O CH 3CH 2OH + HBr

CH 3CH 2Br + H 2O

CH 2=CH 2

CH 3CH 2Br CH 3CH 2OH

HCl

HClO

Cl 2

Fe 2+

Fe 3+

Fe Na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