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人民大2023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4版)课件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人们的生产活动首先是一个劳动过程。马克思 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 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任何社会 发展阶段,进行生产都必须具备这三个最简单、 一般的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生产都 无法进行。
政治经济学
7
第一节 物质资料的生产
Ø 劳动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是生 产的最基本的要素。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如果没 有劳动者去操作,都只能是一堆物料,没有人的劳 动就根本谈不上生产。
论。人们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高 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政治经济学
19
第三节 社会生产关系
➢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 生产关系分为四个方面或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 换和消费。
✓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以某种生产资 料所有制为基础,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关系。
政治经济学
21
第三节 社会生产关系
✓ 在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上,消费在两方面制约着生 产。 一方面,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得以最后完成其 为产品。 另一方面,消费还为生产创造出动力。
✓ 从这种意义上讲,消费又决定着生产。
✓ 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生产和消费是一个生产过 程的两个环节。生产是这个过程的起点,消费是 它的终点。消费把生产的产品消费掉,把劳动者 的劳动力再生产出来。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⑴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⑵研究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⑶主要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⑴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⑶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⑷能用经济观点和经济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⑸对学好其他经济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
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特征有a 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b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c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从而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相互依存:a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 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c 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政治经济学各章节试题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单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A.15世纪中叶产生的B.16世纪中叶产生的
C.17世纪中叶产生的D.19世纪中叶产生的
2.政治经济学研究研究的是
A个人的经济行为B家庭的经济行为
C厂商的经济行为D社会的经济行为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C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与其相连系的经济机制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C.经济体制及经济运行方式
D.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
5.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家庭关系
B.生产关系
C.宗教关系
D.政治关系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A.为两个对立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B.为某几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C.为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
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科学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唯物主义
8.19世纪中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 )
A.封建主义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共产主义生产关系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
A. 分工学说
B. 货币学说
C. 资本积累学说
D. 剩余价值学说、
10马克思并不是孤立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他同时分析和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力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
A简单协作、机器大工业、工场手工业
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
一、综合选择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方式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D.物质资料生产
2.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
C.生活资料
D.科学技术
3.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A.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B.联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
C.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
D.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研究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
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包括: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
B.社会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自身发展规律
7.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下列环节: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8.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以下简单要素:
A.人的劳动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劳动态度
二、名词解释
1. 劳动对象
2.劳动资料
3. 生产关系
4. 生产方式
5 经济规律
三、分析判断
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2.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3. 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这门课程,首先需要弄清它是研究什么内容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
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是在希腊奴隶社会时出现的,当时奴隶制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因而经济学最初是指对奴隶制的家庭管理。政治经济学一词,是在17世纪初出现的。它突破了家庭管理或庄园经济的范围,将研究的内容扩展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即国民经济中。因此,政治经济学是拓宽了其研究范围的经济学,而不是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
为什么要重视农业?
农产品也是财富,要增加财富,除了开更多的金矿银矿,除了发展其它国家的贸易之外,发展农业也是重要的途径。重农学派的出现,标志着经济学领域的转变。除了研究流通领域以外,转变为研究生产领域,即通过生产增加财富的途径;现代政治经济学也就产生了。
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古典经济学被称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任务是反封建,因为资产阶级代替封建地主阶级,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资产阶级代替封建地主阶级是合理的。
古典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土地、资本其它劳动要素不创造价值;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地主阶级得到的地租是不劳动的收入。不劳而获阶级的存在对社会不利,资本阶级和工人阶级都看成能创造价值的阶级。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7世纪中叶产生的。最初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区分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由威廉·配第(1623~1687)创始,由亚当·斯密(1723~1790)和李嘉图(177~1823)完成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萨伊(176~1832)和英国的马尔萨斯(177~1834)等。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还出现过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其代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其差异面在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3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3)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具体方式;(4)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其次,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具体表现在:(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第1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旗开得胜
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
一、综合选择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方式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D.物质资料生产
2.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
C.生活资料
D.科学技术
3.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A.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B.联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
C.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
D.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研究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
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
旗开得胜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包括: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
B.社会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自身发展规律
7.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下列环节: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8.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以下简单要素:
A.人的劳动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劳动态度
二、名词解释
1. 劳动对象
2.劳动资料
3. 生产关系
4. 生产方式
5 经济规律
三、分析判断
2
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2.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3. 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0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重点)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重点掌握: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2、它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3、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创立和发展
一. 政治经济学的起源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资本论》第一卷
导论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整个马克思主 义体系一样,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 地丰富和完善新的内容、新的范畴和新的 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走过的一个半世 纪的历程证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 质和科学精神。
导论
。 列宁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 列宁在对经济相对落后 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 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 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 济问题的探索上,进一 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特别是列宁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践 和理论,为社会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
重要基础
导论
斯大林在领导苏 联社会主义建设 中,对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的许多 重要问题作了探 索,也为社会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 发展作出了一定
贡献。
斯大林
导论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20 世纪初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和最初
政治经济学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消费物质资料。要取得这 些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
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 象三要素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过程,就是劳动者通过 有目的的活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 变化的过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创
立与发展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马克思与恩克斯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 1、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是经济科学领域里一
场最重大最深刻的革命。
• 《资本论》是对自由市场经济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作
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 规律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的科学,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的本质,而且要研究生 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研究社会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经济 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四、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 密切联系中研究生产关系的
• 2、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填空
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
学,(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它研究的出发点。
2、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万面,它们之间存在着(辩
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4、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
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并决定着生产的(社会性质)。
5、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作用。但上层建
筑一旦建立起来,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基础起着积极的(反作用)。
6、经济规律是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
律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运动的客观必然性。
7、政治经济学是在(17世纪)初出现的,是由法国重商主义理论家(孟克莱田)在他
的著作(《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的。
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代表人物
则是英国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主要包含在他以毕
生精力而写出的伟大大巨著(《资本论》)之中。
10、(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选择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A )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劳动过程的要素
1、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 料,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条件;而劳 动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观条件。
2、劳动过程的其他要素:科学技术、经 营管理、信息等。
二、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1、生产方式的概念 2、生产力 3、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及类型
1、物质资料生产的概念4页 物质资料生产是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
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使之适应 人类需要的过程。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必须以物 质资料的生产为前提。
另一方面,人类的其他活动如政治、文 化、科学、教育等,也必须以物质资料 的生产为前提和基础。
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 实践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
劳动: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使用生产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
劳动资料:人们将自己的体力或脑力传导到劳 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 工具。此外还包括建筑物、道路、管、桶、瓶 等容器和度量衡等。
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系统
1、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 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反作用
生产
决定
消费:对象、方式、性质 分配:数量、性质 交换:规模、范围
• 5、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即生产资 料归谁占有和支配 。
• 生产关系 分配关系 交换关系 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力 劳动资料 (劳动手段) 科学技术
劳动者
劳动对象
• 2、生产关系的本质:人们的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一 种物质利益关系。 • 3、广义的生产关系与狭义的生产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 •
生产关系
狭义的
分配关系 交换关系 消费关系
•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广义的生产关系,即社会再 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二、经济规律的分类
• • • • 按形成条件和作用范围区分: 1、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 2、若干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如: 3、某源自文库特定社会形态的特有经济规律,如基 本经济规律
• 问:除了物质资料生产,还有没有其他生产?
• (二)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存在)的基础。
•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
• 劳动过程有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 动资料 • 劳动:就是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 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 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 劳动者具有一定的劳动经验 • 劳动者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 FAQ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 FAQ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都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规律。但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所决定,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才能正确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才能深刻揭示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有反映各自特性的特殊规律,也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运行共性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即经济规律。所谓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任何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具有客观性。
二、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2、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为:第一,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生产为它们提供所需的物质资料;第二,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和结构;第三,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方式;第四,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篇与第二篇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导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联系生产力和上
层建筑)
狭义上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1他解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严谨的科学性
2同时,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对经济规律客观性的认识:
1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经济发展趋势上呈现出必
然性;
2它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而应该从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得
到发现和证明;
3它还表现为经济规律具有重复性、普遍性和强制性
4.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运用的根本方法;
2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运用的重要方法;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紧密相关的
辩证思维方法
4马克思对数学方法和定量分析也非常重视。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1.解释概念:
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使用价值: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3价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
4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5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6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9世纪40年代 :产生和逐渐形成时期
1844年,恩格斯写成《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是无产 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部著作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2、19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体系创立完成时期
标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67年)
一、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经济学说
(一)重商主义经济学说
是代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 和政策体系,是西欧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
把货币看作财富的唯一形态,把对外贸易看成是财富的 直接来源。
原则:多出卖少购买、多收入少支出 早期:少买 晚期:多卖
分配、交换、消费关系。
(2)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生产和交换的关系
(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 的性质
11
生产资料所有制
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
所有权
占有权
使用权 处置权
经营权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26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 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 马克思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 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第一篇 导论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概念题 1.政治经济学 2.物质资料生产 3.劳动 4.劳动资料 5.劳动对象 6.生产资料 7.生产方式 8.生产力 9.生产关系 10.生产工具 11.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12.经济规律 13.经济范畴 14.基本经济规律 15.经济规律体系 二、思考题 1.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什么是社会生产方式? 3.社会生产力是怎样形成的? 4.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如何正确认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7.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 8.怎样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9.什么是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 10.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怎样的? 1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创立和发展的?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政治经济学 答:政治经济学是指研究人类社会中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经济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在本章中,政治经济学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它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它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有关时代的经济学,是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趋势的科学,也是理解整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理论科学。 2.物质资料生产 答: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要生存,就必须有维持生活的物质资料,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屋住等等,否则,人们就无法生活下去。而要取得这些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劳动 答: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是人类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必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或体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其差异面在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具体表现为,研究怎样处理好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以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怎样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经济运行机制,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达到共同富裕。
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1、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离开了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不存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更不会产生反映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要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
答:生产力的构成,概括地说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在生产资料中,作为劳动资料重要构成部分的生产工具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3、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3)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具体方式;(4)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其次,分配、
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具体表现在:(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5、经济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答: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都具有客观性,但是经济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1)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经济规律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第三章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1、怎样理解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及其实质?
答: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实质上是把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在一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如果能够自觉地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则社会总劳动就可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反之,如果比例关系失调,则会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量的变化。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此外,经济发展还包括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所以,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3、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一般来说,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并不必然排斥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内涵扩大再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所占比重会随之不断提高,并会逐步过渡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第四章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行业或部门。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2、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答: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量的确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
4、为什么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第二,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第三,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形式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哪些作用?
答:(1)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进行。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通过竞争、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实现。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作用是在追求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三,引起和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