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定义用否认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以下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4)(1)p∧g(2)p∨qp∨g(4)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 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根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成心犯;这个行为是成心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认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3)(1)p →g(2)p∨g(3)p∧g(4)p→g(3)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那么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4)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5)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以下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3)(1)p∧q(2)p∨q (3)p →q(4)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同一律的根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法律制度B. 法律关系C. 法律思维D. 法律行为答案:C2. 下列哪个原则是法律逻辑学中的“非矛盾原则”?A. 同一事物既是白的又是黑的B. 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是白的又是黑的C. 同一事物可以是白的,也可以是黑的,取决于观察角度D.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可以是白的和黑的答案:B3.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假言命题”?A. 一个命题包含两个或更多部分B. 一个命题表明两个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C.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条件和在该条件下的结果D.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事物的存在或属性答案:C4. “如果A,则B”这种命题形式在法律逻辑中属于什么?A. 条件命题B. 因果命题C. 选择命题D. 假设命题答案:A5. 在法律逻辑中,“归谬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推理?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逆向推理D. 无效推理答案:A6.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排中律”?A. 一个命题可以既是真的又是假的B. 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C. 一个命题的真假取决于上下文D. 一个命题没有真假之分答案:B7. 在法律逻辑中,“充足理由律”要求什么?A.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原因B.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结果C. 每个有效的论证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或证据支持D. 每个无效的论证都不需要理由或证据支持答案:C8. “如果A,则B”且“非B”,根据法律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 A是真的B. A是假的C. 无法确定A的真假D. A和B的真假无关答案:B9.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归纳推理”?A.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B.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C.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D.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答案:B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类比推理”?A. 从已知事实推断未知事实B. 从一般规则推断特殊情况C. 从一种情况推断另一种相似情况D. 从一种逻辑结构推断另一种逻辑结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逻辑学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法律解释B. 法律推理C. 法律制定D. 法律执行答案:A, B, C2. 下列哪些原则属于法律逻辑学的基本原则?A. 非矛盾原则B. 排中律C. 充足理由律D. 因果律答案:A, B, C3. 在法律逻辑中,哪些命题形式属于复合命题?A. 条件命题B. 联言命题C. 选言命题D. 假言命题答案:A, B, C, D4. 法律逻辑中的演绎推理方法包括哪些?A. 直接演绎B. 间接演绎C. 归谬法D. 类比推理答案:A, B, C5. 在法律逻辑中,归纳推理的方式有哪些?A. 完全归纳B. 不完全归纳C. 统计归纳D. 类比归纳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如何通过逻辑方法得到合理解释和应用的学科。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 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D )。
A.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A )。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篇一: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1]】>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 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 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2) 定义过窄(3) 定义用否定联项(4) 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 是p (2)所有s 不是p(3)有s 是p(4)有s 不是p3,p →q负判断是( 4)(1) p∧g (2) p ∨q(3) p∨g (4) _p 真且q 假 _______p→g4,与不必然p 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2) 可能p(3)必然非p(4) 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 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 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 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 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 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 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2) 不项不当周延(3) 中项不周延(4) 两否定推结论8,p∨g 的等值判断(3 ) (1) p →g(2) p∨g(3) p ∧ g(4) p →g9,当:所有s 是p 与有的s 是p 均是假时,则s 与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2) 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 下反对关系10,当p 假q 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 ∧q (2) p ∨q(3) p →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题和答案解析(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成心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成心).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根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认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以下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根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成心犯;这个行为是成心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认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那么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以下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根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卷试题与包括答案.docx
精品文档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 2 分,共 20分)1,在 " 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一性判断中的常是有的⋯⋯不是⋯⋯,是犯罪 , 故意 .2,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 _ , 它才是假的 ; 在其它情况下 , 它都是真的 .3, 普通基本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 在 " 刑法就是定犯罪和刑的法律" 一定中 , 被定是刑法 ,种差是定犯罪和刑 , 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每小 2 分,共20 分)1. 概念外延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 即称又B.称但非C. 非称但D.即非称又非2.在性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 主和B.主和量C.和D. 量和3.“正当防不是犯罪行” 个判断的主、周延情况是( A )。
A.主、都周延B.主、都不周延C.主周延,不周延D. 主不周延,周延4.运用法和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D)。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等的判断是( A )。
A. 所有罪都是故意犯罪B.所有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有些罪是故意犯罪D.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的判断是( D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 真,( C )真。
A.某甲必然是凶手B.某甲可能是凶手C.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比推理和不完全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从个到一般的推理B.从个到个的推理C.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中,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高,由此可,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案率低的原因。
” 是求因果系的( C )。
A. 求同法B. 求异法C.求同求异并用法D. 共法10.在程中,如果反“ 据的真性不依的真性来”的,就会犯( C )的。
法律逻辑学试题与答案(做完必过)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 (4)有S不是P 3,\负判断是( 4)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 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 (1)可能非P (2)可能P (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 _______8,\∨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 (1) p→g (2) p∨g _ _ _ _ (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q (2) p∨q (3) p→q (4) p∧q 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作业题目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1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总分30.00)1."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
(1.00分)A. 集合概念C. 单独概念D. 负概念2.“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1.00分)A. 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B. 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D. 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3.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
(1.00分)A. 全异关系B. 真包含于关系D. 同一关系4.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1.00分)A. 划分B. 定义C. 分类5.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
(1.00分)A. 矛盾关系B. 下反对关系C. 差等关系D. 反对关系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1.00分)B. 定义项——定义C. 山脉——山D. 大项——三段论7.“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
(1.00分)A. 企业B. 动产C. 土地8.“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
(1.00分)A. 负概念B. 非集合概念C. 普遍概念9."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
(1.00分)A. 正确的划分B. 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D. 分类10.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1.00分)B. 语言表达形式C. 变项D. 思维的内容1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这一定义是()。
(1.00分)A. 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B. 犯了"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C. 正确的定义D. 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12.如果A是划分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试题含答案
7、下列划分正确的是()A犯罪集团分为主犯和从犯。
B C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D 、合议庭分为审判长和审判员、“这本书是我的。
”中的“书”法律逻辑练习题、单项选择(20分)1、“美国”与“纽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A、全同关系B、交叉关系 C 、全异关系 D 、属种关系2、“交叉关系”具有()A、对称关系,传递关系B、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C、对称关系,反传递关系 D非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3、“甲与乙是友好的。
”这是一个()A、性质命题B、模态命题 C 、联言命题 D 、关系命题4、“人固有一死”,这一句子所表达的命题属于()。
A、全称肯定命题B、全称否定命题C、特称肯定命题D、特称否定命题5、下列概念间具有反对关系的是()A、“黑色”与“红色” B 、“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C、“国内法”与“国际法”D、“罪”与“非罪”6、已知“某公司侵权”为真,则“某公司或者违约或者侵权”为()A、真 B 、假 C 、可能真 D 、可能假8、“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
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
”这个论述()。
A、无逻辑错误B、违反了同一律C、违反了矛盾律D、违反了排中律9、下列词能表达集合概念的是()A、“王某是中国人。
”中的“中国人” BC、“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的“工人”D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中的“中国”10、“规律具有客观性,所以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个三段论省略了()A、大前提 B 、小前提 C 、结论五、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命题。
1、写出下列命题的等值命题。
(8分)1)并非他既是杀人犯,又是抢劫犯。
2)并非如果那个死者身上有伤,那么他是被人杀死的。
3)只有构成犯罪,才会具有社会危害性。
4)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特权。
2、写出“只有王某不是盗窃犯,李某才不是诈骗犯。
”四个等值命题。
(8分)六、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情况。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一一、填空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思维形式_____________。
6.划分是揭示概念__外延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内涵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性质判断有___质________和____量________两个方面。
20. “SAP”判断换位后得__PIS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3.如果C概念是A与B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 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 之间的关系是()。
A. 交叉关系B.反对关系B. C.矛盾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循环定义D.同语反复10.“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三.双项选择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普遍概念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相容D.混淆根据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 多出子项D.划分不全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B.错误的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四1.“反革命罪”、“杀人罪”、“渎职罪”、“犯罪”这一组概念中,包括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反对关系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的主、谓项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E.肯定概念3.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1)所有的S是P(2)所有S不是P(3)有S是P(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4)(1)p∧g(2)p∨q(3)p∨g(4)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1)可能非P(2)可能P(3)必然非P(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_____________(1)p→g(2)p∨g____(3)p∧g(4)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1)p∧q(2)p∨q(3)p→q(4)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案例题及答案(3篇)
第1篇甲、乙两人系邻居,因房屋相邻权问题产生纠纷。
甲认为乙在其房屋旁边新建的围墙过高,遮挡了其采光,影响到了甲的居住环境。
乙则认为围墙高度合理,未侵犯甲的采光权。
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甲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拆除过高围墙。
问题:1. 请根据法律逻辑学原理,分析甲乙双方的主张。
2.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应如何运用法律逻辑学方法进行推理?3. 请根据法律规定,结合法律逻辑学原理,给出法院判决的合理依据。
答案:一、甲乙双方的主张分析1. 甲的主张:甲认为乙在其房屋旁边新建的围墙过高,遮挡了其采光,影响到了甲的居住环境。
甲的主张基于以下法律逻辑学原理:(1)事实主张:甲主张乙新建的围墙过高,这是甲所观察到的事实。
(2)法律关系主张:甲主张乙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采光权,即甲认为乙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关于相邻权的规定。
(3)法律后果主张:甲要求乙拆除过高围墙,以消除侵害,恢复自己的采光权。
2. 乙的主张:乙认为围墙高度合理,未侵犯甲的采光权。
乙的主张基于以下法律逻辑学原理:(1)事实主张:乙主张围墙高度合理,这是乙对自己行为的解释。
(2)法律关系主张:乙认为甲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即乙认为甲的采光权未受到侵犯。
(3)法律后果主张:乙反对甲的诉讼请求,即乙认为无需拆除围墙。
二、法院审理此案的法律逻辑学方法1. 分析事实:法院应审查甲乙双方提供的相关证据,如现场测量报告、照片等,以确定围墙的实际高度是否过高。
2. 分析法律关系:法院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关于相邻权的规定,判断乙的行为是否侵犯了甲的采光权。
3. 运用法律逻辑学推理: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运用法律逻辑学方法,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对案件进行推理。
三、法院判决的合理依据1. 事实依据:法院应认定围墙的实际高度是否过高,如经测量,围墙高度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则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采光权。
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法律条文的编纂B. 研究法律推理和论证的逻辑结构C. 研究法律实施的效果D. 研究法律与社会的关系2.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逻辑学的基本功能?A. 论证分析B. 逻辑推理C. 法律解释D. 法律制定3. 演绎推理的典型形式是什么?A. 三段论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反证法4.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在于:A.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B.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C. 演绎推理是必然的,归纳推理是或然的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个不是法律逻辑学中的常见谬误?A. 偷换概念B. 循环论证C. 因果谬误D. 法律条文答案:1. B 2. D 3. A 4. D 5.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6. 法律逻辑学在法律实务中有哪些应用?答:法律逻辑学在法律实务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帮助法律工作者进行有效的法律论证,提高法律文书的逻辑性;在法庭辩论中,通过逻辑推理揭示对方论证的漏洞;在法律分析中,使用逻辑方法对案件事实进行合理解释和推断。
7. 什么是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答: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
第一个前提提供一般性的原则或规则,第二个前提提供特定情况,结论则是根据这两个前提推导出的必然结果。
8. 法律逻辑学如何帮助识别和避免谬误?答:法律逻辑学通过教授识别各种逻辑谬误的方法,帮助法律工作者在论证过程中避免使用这些谬误。
例如,通过区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避免偷换概念;通过检查论证的前提是否充分,避免循环论证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请详细论述以下问题。
9. 法律逻辑学与普通逻辑学有何异同?答:法律逻辑学与普通逻辑学在本质上都属于逻辑学的范畴,都研究推理和论证的有效性。
不同之处在于,法律逻辑学更侧重于法律领域的具体应用,它关注法律论证的特殊性,如法律概念的界定、法律规则的适用等。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及参考答案作业(一)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工作不仅要有股拚劲,而且还要注意方法。
2、要么是他作案,要么是你作案,二者必居其一。
3、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二、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贪污不是合法行为。
2、贪污犯就是侵蚀、破坏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
3、为了保证旅客的安全,铁道部门规定:严禁携带易燃品、爆炸品、腐蚀品、危险品、雷管、火药进站乘车。
三、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推理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凡作案人都有作案动机,他有作案动机;所以他是作案人。
2、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3、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某甲应受法律制裁;所以某甲是强奸犯。
4、甲或者犯收受贿赂罪,或者犯玩忽职守罪;某甲犯收受贿赂罪;所以某甲没犯玩忽职守罪。
5、任何法律行为或者是单方法律行为,或者是双方法律行为,或者是共同法律行为;遗嘱法律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所以,遗嘱法律行为不是双方法律行为,也不是共同法律行为。
6、所有因病死亡都是正常死亡;所以所有因病而死的都不是非正常死亡。
四、下列议论各违反哪条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犯什么逻辑错误?1、劳动创造财富,作家在辛勤劳动,所以,作家也在创造物质财富。
2、你对创建“平安”的建议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
不过,你的建议中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答案(一)一、请指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联言判断,逻辑形式:p→q2、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p要么q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p→q。
二、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1、逻辑错误:定义用否定联项。
2、逻辑错误:以比喻代定义。
3、逻辑错误:混淆根据、子项相容。
三、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推理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三段论,不正确,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课后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参考答案(1)第二章概念一、1、内涵,外延;2、内涵,外延;3、内涵,外延;4、内涵,外延;5、内涵,外延;6、内涵,外延;7、内涵,外延;8、内涵,外延。
二、(一)1、单独概念2、普遍概念3、普遍概念4、单独概念5、普遍概念6、普遍概念7、普遍概念8、普遍概念9、普遍概念(二)1、正概念2、负概念3、正概念4、负概念5、正概念6、负概念7、正概念8、负概念三、1、集合概念,集合概念2、集合概念3、非集合概念4、集合概念5、非集合概念四、1、“丛书”是集合概念,不能受“三本”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书”;2、第一个“人”为集合概念,第二个“人”为非集合概念,该陈述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3、“词汇”是集合概念,不能受“1000个”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词”;4、第一个“群众”为集合概念,第二个“群众”为非集合概念,该陈述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5、“枪支”是集合概念,不能受“50多支”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枪”;6、“鸟类”是集合概念,不能受“几十种”限制,应改为非集合概念“鸟”。
五、1、“人民法院”与“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是全同关系;2、“死亡”与“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是真包含关系,“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是矛盾关系;03、“法律”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包含于关系;4、“哲学”与“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全同关系,“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与“唯物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是真包含关系,“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是矛盾关系;5、“亚洲国家”与“多民族国家”是交叉关系;6、“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最大的博物馆”是全同关系。
六、1、A(盗窃犯)与B(杀人犯)、B(杀人犯)与C(强奸犯)、A(盗窃犯)与C (强奸犯)是交叉关系, A(盗窃犯)、B(杀人犯)、C(强奸犯)分别与D(罪犯)都是真包含于关系;2、A(人民)与B(人民法院)、A(人民)与C(司法机关)是反对关系,B(人民法院)与C(司法机关)是真包含于关系;3、A(强制措施)分别与B(逮捕)、C(拘留)、D(取保候审)是真包含关系,B(逮捕)、C(拘留)、D(取保候审)相互间为反对关系;4、A(共青团员)、C(青年律师)与B(青年)是真包含于关系,A(共青团员)与C (青年律师)是交叉关系,A(共青团员)、B(青年)、C(青年律师)与D(律师事务所)为反对关系;5、A(农村)与B(农民)、C(劳动模范)、D(共产党员)都是反对关系,B(农民)、C(劳动模范)、D(共产党员)相互间为交叉关系;6、A(动物园)与B(动物)、C(人)、D(机器人)都是反对关系,D(机器人)与A(动物园)、B(动物)、C(人)也都是反对关系,B(动物)与C(人)是真包含关系;7、A(青年)与B(共产党员)、C(司法干部)、D(审判员)都是交叉关系,B(共产党员)与A(青年)、C(司法干部)、D(审判员)也是交叉关系,C(司法干部)与D (审判员)是真包含关系;8、A(广播电视大学)、B(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C(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学生)相互间为反对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逻辑学练习一一、填空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思维形式_____________。
6.划分是揭示概念__外延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内涵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性质判断有___质________和____量________两个方面。
20.“SAP”判断换位后得__PIS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3.如果C概念是A与B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之间的关系是()。
A.交叉关系B.反对关系B. C.矛盾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循环定义D.同语反复10.“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三.双项选择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普遍概念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相容D.混淆根据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多出子项D.划分不全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B.错误的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四1.“反革命罪”、“杀人罪”、“渎职罪”、“犯罪”这一组概念中,包括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反对关系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的主、谓项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E.肯定概念3.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A.(A)三段论,(B)间接推理B.(A)性质判断,(B)简单判断C.(A)判断,(B)推理D.(A)联系判断,(B)复合判断E.(A)定义,(B)逻辑方法五.表解题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A.合法行为B.不合法行为C.盗窃行为D.行为2.作出下面判断的欧拉图。
所有A是B,并且所有C是A。
六、简答题。
1.为什么定义概念不能包含被定义概念?2.“犯罪是触犯刑律应判处有期徒刑的行为。
”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3.正确划分中的母项和子项,子项与子项分别具有何种外延关系?4.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或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1)凡是看机会而采取行动的人叫机会主义者。
(2)经济合同为双务合同、单务合同、有偿合同、无偿合同。
5.在“物质是第一位的”这句话中,对“物质”这一概念能否进行概括?为什么?6.为什么SAP不能换位为PAS,而只能换位为PIS,SOP不能换位?7.什么是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A、E、I、O四种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的情况是怎样的?8.“公民的人身自由是不受侵犯的,所以,公民的人身自由不是受侵犯的。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9.“有些犯罪不是经济犯罪,所以,有的经济犯罪不是犯罪。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1、在一个定义中,定义概念是用来说明被定义概念的。
如果一个定义的定义概念还需要被定义概念来说明,那么,定义概念本身就是不明确的;它就不能揭示被定义概念的内涵,达不到定义的目的;违反这条规则;就是犯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2、作为定义不正确,违反了“定义必经相应相称”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3、母项与子项具有属种关系;子项与子项应具有全异关系。
4、(1)不正确。
违反了“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2)不正确。
违反了“每次划分的根据必须同一”的规则和“划分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的规则,犯了“混淆根据”、“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5、对“物质”这一概念不能进行概括。
因为“物质”是哲学上的范畴,它的外延最广泛,已达到概括的极限了。
6、参见教材第83至84页。
7、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指的是在性质判断中对其主项(或谓项)外延的断定情况。
在一个性质判断中,如果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断定,就称该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否则,就是不周延的。
A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E判断主、谓项均周延;I判断主、谓项均不周延;D判断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8、(1)换质法,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2)换位法,推理错误。
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变为周延”的规则,犯“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变为周延”的逻辑错误。
法律逻辑学练习二一、填空1.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小项在结论中不得变为周延"这一三段论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叫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在三段论前提中,___________至少必须周延一次,否则就要犯___________的逻辑错误。
3.在三段论中,两个前提中有一特称的,结论必_______________;两个前提有一否定的,结论必________________。
4.三段论第一格,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_____________和小前提的___________。
5.如果第二格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
那么小前提应为__________。
6.联言推理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形式。
______________的前提是联言判断;______________的结论是联言判断。
7.只有当联言判断的肢判断都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联言判断为真。
8.选言肢可以同真的是_______________的选言判断;选言肢只有一真的是_______________的选言判断。
9.一个充分条件判断,只有p____,q____时,它才是假的,其他情况下它都是_____的。
10.当“p并且q”为真时,“p或者q”为_______;“p要么q”为________。
11.“张洁指责王华”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1.“铁是金属,所以铁是导电体”这个推理是()。
A.换质法推理B.换位法推理C.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论D.省略小前提的三段论2.如果“p←q”取值为假时,其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二、双项选择1.三段论第一格的具体规则是()()。
A.大前提必全称B.结论必特称C.两个前提必有一个为否定D.小前提必肯定E.大前提必肯定2.如果“P要么q”取值为真,其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3.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式是()()。
A.肯定前件式B.肯定后件式C.肯定否定式D.否定肯定式E.否定后件式三、多项选择1.下列三段论中,属于无效式的有()。
A.MAP、MES,所以SOPB.SIM、MAP,所以SIPC.MAP、SOM,所以SOPD.PAM、SIM,所以SIPE.PAM、MAS,所以SAP2.一个正确的三段论,若大前提是MEP,则小前提可以是()。
A.MISB.SAMC.MASD.SIME.MOS五、简答题1.以“所有A不是B”和“所有A不是C”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否必然推出结论?为什么?2.断定了一个复合判断是假的,是否必然地断定了所有肢判断均假,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3.“某甲的行为不是贪污犯罪。
因为,某甲的行为不是故意犯罪,而贪污犯罪是故意犯罪。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4“盗窃罪是经济犯罪,这种犯罪是经济犯罪;所以,这种犯罪是盗窃罪。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5.“正当防卫行为不仅不负刑事责任,而且应该受到表扬;所以,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6“吸毒者吸毒或有客观原因,或有主观原因,某吸毒者承认自己确实存在主观原因,所以该吸毒者吸毒没有客观原因。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7.“SIP真或SOP真;SIP假,所以,SOP真。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1、能必然得出结论:“由C不是B”。
因为,以“所有A不是B”和“所有A是C”为大、小前提可构成第三格的有效式EAO式。
2、断定一个复合判断假并未断定其所有的判断均假。
例如,断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假,只是判断了其前件真,且后件假。
而当前后件均假时,该假言判断却为真。
3、、三段论。
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4、三段论,推理错误。
违反“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规则,犯“中项不周?”;的逻辑错误。
5、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正确,符合推理规则。
6、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违反“肯定一个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规则,犯“由肯定到否定”的逻辑错误。
7、此推理正确,因为使用了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六、证明题1.证明三段论的第四格的结论若是肯定的,则结论不能是全称的。
2.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特称否定判断,请写出该三段论的推理形式,并说明推导过程。
3.证明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个正确式,即否定肯定式。
1、证明:如果第四格结论是肯定的,则两个前提都是肯定的,这样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要求它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所以,结论不能是全称的。
2、证明:推理形式为MOP、MAS\SOP。
推导过程:(1)因大前提为特称否定,故小前提为全称肯定,则结论为SOP;(2)大项P在结论中周延,则在前提中也应周延,故大前提是MOP;(3)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而应在小前提中周延,故小前提应是MAS。
3、参见教材第125至126页。
七、分析题如果一个正确的三段论的结论为SAP,它的大前提、小前提各是什么?以“M”作中项写出它的逻辑形式。
由结论肯定及小项S在结论中周延,得小前提为SAM。
(2)由大前提须肯定及其中项周延;得大前提为MAP。
这个三段论形式为MAP、SAM\SAP。
法律逻辑学练习三一、填空1.在一个负判断中,肢判断真,则负判断_______;肢判断假,则负判断________。
2.与“并非(p并且q)”等值的选言判断是。
3.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使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___肯定前件式_________,其结论是一个____简单______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1.负全称否定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A.SAPB.SIPC.SOPD.SEP2.“并非只要是法律系毕业,就能成为优秀的律师”的等值判断是()。
A.虽然不是法律系毕业,也能成为优秀的律师B.是法律系毕业并且也成为优秀的律师C.不是法律系毕业并且也没有成为优秀的律师D.是法律系毕业但却没有成为优秀的律师3.“并非作案人可能就是张三”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