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文化思潮
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化思潮与政治运动
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化思潮与政治运动20世纪初的中国是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火热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迎来了近代化思潮和各种政治运动的兴起,这些思潮与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维新运动:追求科学与新思想维新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思潮的开端,它的倡导者们试图从西方文明中寻求答案,希望通过科学与新思想来振兴中华民族。
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等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经验,试图改革滞后的中国社会。
然而,由于封建权贵的阻力以及外国势力的干涉,这一运动未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二、五四运动:民族精神觉醒与反对不平等条约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的一次伟大爆发,为中国近代化思潮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这场运动是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和反对不平等条约的爆发,激发了国民对于民族尊严和独立自主的渴望。
五四运动提倡学术独立,推崇科学与民主,它标志着中国弱国地位的结束,同时也从思想上唤醒了一个新的民族精神。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寻求现代化的道路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政治运动的一个重要篇章。
这个时期,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出于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和外国势力的不满,两个党派努力通过政治运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虽然共产党与国民党在目标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他们在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上却有着相似的追求。
四、新文化运动:文化自觉与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是在五四运动的激励下兴起的,它对中国现代化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运动提倡个人主义和民主,倡导科学、民主和社会进步,同时质疑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体制。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思想启蒙开辟了新的道路,推动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人士的涌现,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五、抗日战争:民族独立与国家复兴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一场民族战争,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一环。
这场战争让中国人民懂得了独立和团结的重要性,使得整个国家在抵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共同的意识形态形成。
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是指20世纪20和30 年代以自由主义的人生理念和文学本体论的美学理念为追求的一股文学思潮。
它既反对当时国民党策动的“民族主义”的党化文学,也不赞成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学,标榜文学的独立和自由,强调文学的个体意识,反对文学的功利倾向,主张文学同政治保持距离。
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相伴而生、同步发展,几乎贯穿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全过程。
对中国20世纪自由主义文学做出评价,曾经出现过两种态度。
一种倾向是简单化地否定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认为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及其影响下的创作不过是“假借‘自由’招牌来反对无产阶级文学”,“是用来粉饰自己替反动政治服务的一种手法而已”。
另一种倾向则是脱离当时具体时代环境,抽掉文学的社会性,从所谓“纯粹文学尺度”出发,不适当地夸大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价值和影响,甚至企图取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导地位而代之。
这两种倾向都是对历史和真理的偏离要正确的对20世纪的自由主义文学做出评价,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了解和评析。
一是自由主义文学发生的背景。
它滥觞于封建旧文学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新文学建设初期,而在左联时期达到了高潮。
当时以文学革命为发端的新文学运动,对封建旧文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同五四文学的历史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一思潮可以说是新文学由启蒙的文学向“文学”的文学转换的产物,是新文学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这样一个逻辑过程的结果。
五四以后的旧军阀专政和1927年后的新军阀专政, 在文化思想领域内都实行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的统治。
因此,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对现实政治的隔膜,一方面是针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反动统治当局的,也是与现实反动政治不协调的表现。
文学与现实政治的不协调,使自由主义作家不愿变文学为现实政治的奴婢,但又不能和无力提出更有力的未来社会政治理想来与现实政治对抗,于是只能遁入自由主义一路。
二是自由主义文学的成分。
自由主义文学的成分比较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受胡适影响的“新月派”文学;二、是受周作人影响的“京派”文学;三、是从左翼文学分化出来的“自由人”和“第三种人”;四、是被称为“海派”的实际属于不同流派的都市文学作家;五、是一批深受西方现代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影响而又游离于其他文学派别的作家、批评家。
欧洲文化史12(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
英国的阿诺德· 汤因比继承并发展了斯 宾格勒的观点。他的代表作是12卷的《历 史研究》。他把人类历史分为21种文明。 汤因比认为这些“文明”都要经过5个阶段, 即“发生”、“成长”、“破坏”、“崩溃” 和“死 亡”。他指出,“文明”的起源、生长、衰 落、解体有其原因和机制,文明的灭亡可 以用某种明智的、及时的措施来防范。这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欧美资产阶级对未来 的期望。
让· 保尔·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哲学家 家、作家、无神论者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专门研究和阐明人的存在的哲学。萨特宣扬 人生的荒诞的:人生下来就遇到烦恼、忧虑、恐 怖、充满着痛苦,斗争、拼搏是徒劳的。人的力量 是微弱、渺小和整个社会的大机器相比显得太脆弱 了。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他说:“人 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 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萨 特的名言是“人命注定是自由的”。这为极端个人主 义和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萨特还宣扬人的 超越自我。他认为人在做着自由的选择,而每一次 选择就是一次超越。这样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可 能进行着选择,来完成不断的超越。
属于后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流派有唯意志 论、生命哲学、现象学、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 义、分析哲学、法兰克富学派和实用主义哲学 等。唯意志论的代表人物叔本华和尼采;生命哲 学的代表是伏尔泰和柏格森;现象学的代表是德 国的胡塞尔;心理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 德;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丹麦的克尔凯郭尔和 萨特;分析哲学的代表是罗素和维持根斯坦;法 兰克福学派的代表只霍克海默;实用主义哲学的 代表是杜维。在这些流派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有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和萨特。
2.批判的、分析的历史哲学
批判的、分析的历史哲学以新的自然科学和新 的哲学观念为基础,对19世纪西方占统治地位的实 证主义史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意大利的克罗齐认为,历史研究的目的不是复 制和再现过去,而是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所提出的 多种理论问题。 英国的科林伍德则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 口号,认为历史不是孤立的、个别事件的集合,而 是无始无终的过程,研究历史是要透过事件的表象 去辨析出其中的思想来。 批判、分析的历史学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有助 于人们思想的澄清和认识的深化。历史哲学从思辨 到分析的转变,使史学与哲学之间建立了一种更为 密切的关系,但同时,它也使历史似乎成了艺术和 哲学一类的东西,使它丧失了科学的地位。
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与文化思潮
一、西方社会的变革:从大冲突到大融合
(一)暴力冲突 (二)东西对立
(三)走向融合
(四)科学与技术
(一)暴力冲突
进入20世纪后,以欧洲为主体的西方是充满自豪和优越感的。欧洲俨然以世 界中心自居。当时的欧洲也确实是世界的中心:科学的中心、技术的中心、工 业的中心、学术的中心,包括时尚的中心。 已经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欧洲局势却变得日益紧张,西方列强之间的政治、经 济和日益增长的殖民对抗越来越加剧这一结果应该归结于西方民族主义的恶性 膨胀。西方列强之间的危机加剧了民族主义的激化。
(二)东西对立
20世纪还见证了东西方(从东西欧洲开 始)的严重对立。这主要是因为俄国社会 制度的巨大变化所致。 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欧洲正式分裂成了东西两方:以美国为 首的西方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东西方的对立和争夺使得 世界出现了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局面。 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和第三世界民族解放 运动的兴起为20世纪后半叶西方文化的变化和发 展提供了一个大的国际背景。 随着冷战气氛越演越烈和对可能爆发原子弹大 战的担心,东西方在加剧军备竞赛的同时建立起 了各自的军事同盟 。
意大利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在罗西里尼的导演下,首次体 现了新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即强调电 影的照相功能和形象的真实,而对影片 的情节发展和性格塑造却相对地淡化。 米·安东尼奥尼的影片《迷情》(1960 )则把情节几乎完全抛弃,让影片随着 人物的情绪的变化而发展。 在这之后,法国新浪潮电影,如戈达尔的《喘息》(1959)、雷乃的 《广岛之恋》(1959)和《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等,将电影的新 理念带入影视界。 这派理论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电影应当突出导演的 个人创造性,一个成功的导演应当在一系列的影片中表达出一贯的、有 鲜明个人风格的特色来。
20世纪的德国文化思潮及其影响
20世纪的德国文化思潮及其影响20世纪的德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不同的政治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化也因此随之改变,形成了若干个重要的文化思潮。
这些思潮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了德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现代主义20世纪初,德国开始兴起现代主义运动。
该运动强调艺术的自由和独立性,追求原创性和创新性。
它推崇“形式即内容”,热衷于试验新的艺术形式和技巧,如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这些技巧在当时颇具争议,但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还推动了德国文学的革新。
一些新生代的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非传统的思想和情感,刻画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社会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是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卡夫卡等人。
这些作家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启示了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德国文化的一股重要思潮。
它强调通过各种形式的表现,传达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
表现主义文学通常采用夸张的形式和词汇,攻击社会的虚伪和冷漠。
表现主义艺术则通过颜色、线条和形状表现角色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情感。
表现主义还对音乐和戏剧产生了影响,它们在形式上更加简化和抽象,突出了情感和心情的表达。
表现主义能够激发人们对于世界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反映了德国当时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状态。
此外,它还强调了人类个体在社会和历史大背景下的自我意识和自由,对后来的德国文化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中期德国哲学和社会学的一股重要思潮。
它由一些思想家和学者组成,致力于解析社会和政治现象,为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而努力。
法兰克福学派反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压迫,认为他们克制了人类个体的自由发展。
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影响了西方哲学和文化领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理论和分析。
其重要思想包括综合性批评理论、批判理论和技术批判。
这些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社会、文化、技术和人类个体之间关系的理解。
4当代中国文化思潮
文化思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归根结底是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所致。是 现代化变迁的结果。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 化争论,事实上发轫于19世纪中期的洋务运动。 只是在新的历史背景——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 变奏下发生了语境的转变。如“全球化”与 “本土化”、“民族化”与“全球性”、“国 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等等.
3例:北京文化峰会及甲申文化宣言。 (2004年9月3日至5日,以许嘉璐、季羡林、 杨振宁、任继愈、王蒙五位的名义发起,由中 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共有72位名流参加的 “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 4例:民间悄然兴起的读“经”之风,截 止2003年底,中国已经有五百万个家庭、六十 多个城市少年儿童加入诵读儒家经典的行列; 等。 2010年春晚小孩背 《百家姓》
(三)、 80年代文化讨论的得与失: 1、80年代“文化热”的积极意义: (1)立足于中国现实,对10年浩劫和1957 年以来的“左”倾错根源进行探究,对总结历 史教训,迅速结束“左”倾错误产生了积极影 响。
(2)对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从文化角度加以研究。论证了改革开放 的合理性,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政策上的 依据。 (3)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的发展提 供了有益的思路。
2、 80年代“文化热”存在着明显的偏激 和错误倾向。 (1)突出的表现是文化讨论中带有强烈的 目的指向性。有的观点带有鲜明的政治目的性, 如“全盘西化”。 (2)研究者在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 缺陷:即表现为非历史的思维和方法,提出 “告别革命”;否定传统;否定历史;重破轻 立等。
第二个阶段:90年代的“文化热”——文化 保守主义思潮。 (一)文化保守主义出现的标志:
(4)、在反思中国近代思想史时,一方 面批判激进主义,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对近现代 文化保守主义给予充分肯定,以至于过分偏袒。 表现:一是为“中体西用”正名;二是在 学术上,从多角度论证文化保守主义的进步性 合理性。三是在高扬文化保守主义精神的氛围 下,陈独秀、鲁迅、胡适遭冷落,而王国维、 陈寅恪、吴宓等被推向前台。
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发展
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战争和变革,这种变革不仅影响了中国政治和经济,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
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发展是从清朝末期到现代社会的一段复杂而丰富的历史,这个时期是中国社会和文化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本文将从重视现实主义,逐渐走向现代主义和批判理论的文化思潮的发展,多角度探讨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发展。
重视现实主义的文化思潮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风云变幻,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逐渐从封建传统向西方现代化转变。
当时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按照文学史的分类标准来说,这部分作品属于“现代文学”的范畴。
在作家的创作思想中,强调描写现实、真实的生活,而这一思想主张史观,反对武侠、红楼梦等虚构之类的文学作品。
近代中国文化思潮中,重视现实主义的文化思潮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在20世纪40年代,新文化运动引发了一场文化思想大革命,推动了一种文化变革,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道路。
新文学运动注重描写城市生活,反映现实主义,同时借鉴了西方文学的经验,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类型文学,如文学报告、小说、杂志、新类型诗歌等,这些文学形式深入中国文化中成为了中坚力量。
同时,新文学运动带来新思想、新意识,以自由人性意识为基础,反对传统封建观念。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一开端,后来便呈现出多样性的文学作品。
走向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俄国知识分子提倡现代主义,美国也有文艺复兴运动,文学现代主义思想上升到前台。
近代中国文化思潮得到了这股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开始追逐现代主义,表现为文学现代主义意识的逐渐普遍化。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出现了“朦胧诗派”,这一派诗歌表现手法独特,风格传统又现代,但又独立于西方文学影响。
与此同时,在文学领域以外的艺术领域,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更加明显。
20世纪初,中国引进了西方的油画艺术,其中印象派和立体主义的艺术思潮对中国影响很大,壁画、建筑也有逐步接受西方现代主义的趋势,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现代主义艺术风格。
列举20世纪20年代出现过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
列举20世纪20年代出现过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正在涌现。
下面梳理20世纪20年代出现过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第一,军事化教育思潮。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军事化教育的思想,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一支坚强的国家力量,以确保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学校要加强体育锻炼,强调国家精神和道德修养,发挥军事体系在实施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儿童心理学思潮。
20世纪20年代,有心理学家首次提出以儿童特性为核心批判成人学术和教育,提倡以儿童的心理发展特性为基础的教育。
20世纪20年代,儿童心理学家朗费罗提出心理发展阶段论,强调适应儿童健康成长的心理发展习惯,从而实现儿童的内心发展,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
第三,活动主义教育思潮。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生命具有活动性,而非理论性,他认为,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他把学习比做一件“在动中发现”的事情。
20世纪20年代,活动主义教育思潮推动了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二战后社会素质教育思潮。
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二战的结束,各国教育界开始提出要将改变社会的理念和活动融入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未来和国家的团结。
例如,英国对普通学校教育进行了彻底改革,倡导社会性教育;德国则建立了“社会民主教育”;荷兰则重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
第五,思想政治教育思潮。
20世纪20年代,大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潮盛行,把培养正确的思想和政治观念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之作为教育的基石。
随着它的出现和发展,各国在提升社会素质,强化社会结构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第六,技术教育思潮。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之后,历史领导者开始重视青少年早期技术教育,崇尚以“教学员学习如何创新和思考”为宗旨的“实践科学技术教育”,实施技术教育,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社会发展。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 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 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 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 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 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 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 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 奈何地舞动着。
卡夫卡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 义文学奠基者之一。 出生于布拉格,父母均为犹太血统,从小受 到父亲严厉的管教。在大学学习法律,终身 未婚。 三部长篇《失踪者》《诉讼》《城堡》都未 写完,代表作是中篇《变形记》。
《变形记》
这是一个荒诞而悲哀的故事,悲哀是人的 悲哀,荒诞是人所处的世界的荒诞。 某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 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甲虫,他是家里的经 济支柱,现在他被公司解雇,家里人对他 也十分厌恶。他在绝望中怀着对家人的温 柔与爱意而死去。 表现了西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因无法沟通 而造成的孤独、冷漠与悲哀,深刻描绘了 人与人互相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 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思想特征
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 1、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2、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3、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4、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
如今,格里高尔和母亲隔开了,由于他 的过错母亲也许濒临死亡边缘。那门他不敢 开,他生怕会吓跑了必须待在母亲身边的妹 妹。除了等待,他现在没有什么别的事可做。 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他开始爬行起来, 他到处爬。他在墙上、家具上和房间天花板 上爬,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 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 桌子的中央。
表现主义文化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表现主义文化思潮的特点与影响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期最重要的文艺思潮之一,它起源于德国,迅速扩散至欧洲和世界各地。
它是一种反对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文化现象,注重表现作品中的内在情感和个体体验。
在表现主义的影响下,欧洲文艺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艺作品的形式和主题更加多样化,同时表现主义也为后来的文化思潮奠定了基础。
表现主义的特点之一就是倡导个体主义。
在表现主义的眼中,个体在社会中是独立的,他们的内心体验比社会上的规则和制度更加重要。
表现主义的崛起也是和社会变化有关的,20世纪初期,欧洲和世界各地经历了一些剧烈的社会变化,包括一战的爆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些变化使人们感到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更加需要表现自己的独立个性。
表现主义的视觉表现方式非常独特,通常采用了一些大胆的造型和色彩搭配,同时注重光线和影像的表现。
这种表现方式也反映了表现主义者的情感状态,他们认为文艺作品应该能够直接表现内在情感的激动,而不是依赖于自然和现实世界的客观描述。
表现主义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文艺领域,它也对其他领域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表现主义对于音乐和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音乐领域,表现主义音乐家通常采用大胆的和声和节奏,注重表现音乐中的情感冲突。
而在电影领域,表现主义电影通常采用了类似于文艺作品的造型和表现方式,通过光线和影像来表现内心体验和情感。
表现主义也对后来的文化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选择,进一步发扬了表现主义的个体主义思想;后现代主义则更加注重形式上的变革和叛逆,同时也关注到人类生存的本质问题。
总之,表现主义文化思潮在20世纪初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对于个体主义、内在情感和视觉表现的强调,创造了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文艺作品,并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科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涌现的各种文学思潮不仅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也反映了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第一个思潮是“文学革命”。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些文学家开始反对旧文学形式,提倡以现实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创作。
他们的创作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第二个思潮是“新文化运动”。
这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一个重要文化运动,其主要特点是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反对封建主义、宗法主义和迷信。
在文学方面,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的基础上,注重个性表现和艺术创新,开辟了新的文学领域。
第三个思潮是“鲁迅主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文学思想和创作成就影响了几代人。
鲁迅主义提倡文学的社会责任和艺术探索,强调文学的反映现实和批判现实的作用。
第四个思潮是“抗战文学”。
这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文学思潮,其主要特点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斗争和牺牲精神。
抗战文学以纪实性和史诗性为主要特点,同时也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塑造。
第五个思潮是“文革文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创作受到强烈的政治干扰,文学界出现了一些政治性、革命性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以宣传毛泽东思想为主题,强调个人的革命性和忠诚度。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和文学发展的趋势。
每个思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在学习和欣赏。
20世纪西方哲学思潮比较
20世纪西方哲学思潮比较20世纪可以说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世纪,有着很多的思潮和著名的哲学家。
这些思潮和哲学家的思想与成果不仅在哲学领域,而且在其他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介绍20世纪西方哲学思潮的出现、发展和主要思想内容,分别有实在主义、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布迪厄学派和海德格尔哲学。
实在主义实在主义是指一种关注实际存在的哲学,提出了真实事物的概念。
它认为,思想的本质在于它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思想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借助于实在世界而存在的。
实在主义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意大利哲学家加索里,后来又逐渐发展为包括新实在主义在内的一系列思潮。
实在主义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真实和存在的重要性,不同于其他的一些哲学思想,它不把沉迷于阐述一些你死我活的问题而是关注实际存在。
分析哲学分析哲学其实是一个包含了多个哲学流派的名词,这些学派之间有着共同特征,比如强调语言的使用。
它最早肇始于20世纪初的维也纳学派,后来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分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可以通过分析语言以达到真理,提供深入的分析和优化对于语言的使用,以构建一些哲学理论。
这种理论是基于语言的规则和语言逻辑推表,因此物种间沟通的基础是语言,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语言,也产生不同的哲学论证。
分析哲学的理论特别适合科学的应用和探索。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不同于实在主义或者唯心主义,它更加关注个人经验的特殊性和主体经验的内在存在。
它认为,存在是本质重要的,人的存在是基于自由和选择的,是一个需要无限制自我实现的进程。
存在主义观念的源头来自于19世纪之末,20世纪初,博纳蒂和海德格尔带领了这种思想到哲学领域。
相对于其他哲学思想,存在主义更加关注主体经验的特殊性,这是因为人们之间的特殊经验保障了每个人都是独有的存在这一观点。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流派的出现在近30年内,它强调文化多样性和内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反对一切主张普遍真理和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思想宗旨。
后现代主义通俗理解
后现代主义通俗理解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
它对传统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和社会结构提出了质疑,并试图打破现有的观念框架。
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下,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特点和现象。
首先,后现代主义强调了对个体和个体体验的重视。
传统上,社会结构如家庭、政府、宗教等机构被视为决定个体身份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而后现代主义认为个体的经历和感受同样重要。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视角和经验,没有绝对的真理或权威来规定正确与否。
因此,后现代主义提倡尊重多元化和包容性,不再将个体的观点简单地归入某一种固定的范畴。
其次,后现代主义批判了线性和统一的思维方式。
传统上,人们倾向于将事物简化为单一的解释或故事,忽略了其中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呼吁人们去关注细微的差异,拒绝将事物划分为对和错、真和假。
相反,后现代主义认为真实是多元的,各种观点和解释都应得到认可。
这样一种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第三,后现代主义强调了娱乐和消费文化的重要性。
在大众媒体和技术的发展影响下,后现代社会逐渐变得娱乐至上。
个体通过消费获得满足感和快乐,而娱乐成为了一种空间,可以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和矛盾。
此外,后现代主义也强调了对流行文化的重视,将文化的消费作为一种标志和身份的体现。
消费和娱乐成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活动,为人们提供了社交、释放压力和获取快乐的渠道。
最后,后现代主义还呼吁人们对权力和控制进行思考。
传统的权力结构常常被看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但后现代主义质疑了这种权力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权力常常被滥用,导致了不平等和压迫。
因此,后现代主义提倡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鼓励个体思考和行动,以实现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其影响涉及到了文化、社会和政治等多个领域。
它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强调了个体体验的重要性,批判了线性和统一的思维方式,关注娱乐和消费文化,以及对权力和控制进行反思。
浅析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浅析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它在经济、政治、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两个方面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浅析。
一、时代背景1. 后二战时期的社会变革: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开始进行重建和发展。
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信息传递和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
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也加快了社会变革的步伐。
2. 科技革命的冲击: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数字化和虚拟化的世界使传统文化和身份认同遭到冲击,引发了对传统观念和价值的质疑。
3. 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的兴起:电视、广播、杂志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广泛。
娱乐和消费文化的崛起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取向,对艺术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4. 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苏东剧变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剧烈的变革引发了对权威、现代化、发展和全球化的质疑。
二、理论渊源1. 现代主义的批判: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现代主义强调理性、科学、物质进步和人类统一性,但受到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其他社会问题的冲击,人们开始怀疑现代理性的局限性和唯一性。
后现代主义从社会文化现象出发,批判了现代主义的普遍性和宏大叙事。
2. 法国哲学的思潮: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源自于法国的哲学和社会理论,如尼采、海德格尔、福柯、巴特等的思想对后现代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福柯提出了“话语权力”和“真理表述”的概念,否定了一切确切的解释和全面的真理。
3.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兴起:结构主义的兴起使得语言成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
结构主义认为一切现象从结构出发,人们通过符号和语言来理解和构建世界。
符号学则通过对符号系统的研究拓展了对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近代欧洲的文学艺术与文化思潮
近代欧洲的文学艺术与文化思潮近代欧洲是一个多元化和充满创造力的时期,其中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思潮。
本文将探讨近代欧洲的文学艺术与文化思潮,并分析其对欧洲以及全球文化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风潮浪漫主义是近代欧洲文学艺术的一股重要思潮。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浪漫主义以其强调个人情感、追求自由和对自然的崇拜而迅速兴起。
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多是富有热情、幻想和强烈情感的,如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歌德的《浮士德》和英国诗人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的朝圣》。
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也表现出对自然和幻想的热爱,如卢梭的自然主义画作和福楼拜的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对近代欧洲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鼓励个体表达情感和自由思想,挑战当时社会的束缚。
这种思潮推动了现代文学和艺术发展的进程,为后来的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现实主义运动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期欧洲文学艺术的显著特点。
现实主义强调对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的真实描绘,试图通过文学和艺术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代表作品包括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现实主义的兴起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真实和现实的追求。
它对后来的文学和艺术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如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
现实主义作品的揭示性和批判性特点引导了后来一系列文化和社会的变革。
三、印象主义的涌现印象主义是近代欧洲艺术领域的一股革命性思潮。
19世纪末,印象主义艺术家们开始以观察和再现光线、色彩和印象为目标,并放弃了传统的绘画技巧和主题。
代表艺术家包括莫奈、雷诺阿和达加等人。
印象主义的涌现标志着对艺术形式和传统规范的突破。
印象主义作品以鲜明的色彩和流畅的笔触展现了对现实的个人体验和情感反应。
这种革命性的风格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
四、存在主义的崛起存在主义是20世纪欧洲文化思潮的一部分。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存在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揭示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无常性。
什么是现代主义?
什么是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指20世纪初期崛起的一种文化艺术思潮,它强调自由、个性、理性和创造力,呈现了对传统的反叛和革新,是一种反映现代化进程的思想体系。
那么,现代主义的特点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主张现代化现代主义强调个性、自由、创新和科技,主张摒弃传统的束缚,追求现代化的精神和思维方式。
这种思潮在当时的欧洲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且对整个艺术、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的行动口号可以概括为:“破,立,新。
”就是打破传统、建立新的艺术观念、理论和风格,展示出更具创造力的艺术作品。
二、反叛传统现代主义的思想强调反叛传统,打破旧的艺术形式和观念,释放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它力求创造全新的现代文化,拒绝一切过时、陈旧和庸俗的东西。
现代主义的运动逐渐影响了西方各个领域,在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繁荣发展,并且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更新。
三、致力于形式与表现现代主义文化艺术的特点之一是追求高度的表现性与现代性。
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现代主义摒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局限性,强调形式,追求艺术化的表现方式,表达个体与社会的现代化问题。
因此,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常常跳出传统的框架,以独特的风格、形式及材料组合呈现出来。
总结:现代主义是20世纪早期流行于西方的文化艺术思潮,它代表了对传统的反叛和革新,强调自由、个性、理性和创造力,主张现代化精神和思维方式。
现代主义强调个性、自由、创新和科技,反映出人们对于现代文化发展的追求和期望,同时,现代主义文化艺术所具有的创意和表现力也是其它思潮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现代主义无疑是过去一个世纪中颇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运动。
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及其意义
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及其意义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史学》等论著,呼吁“史界革命”,由此引发“新史学”思潮,推动中国史学向近代转型。
梁启超及其《新史学》等论著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史界革命”理念之形成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败方清王朝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消息传至北京,上下震动,王朝统治者、各阶层士大夫和朝野学人都深受刺激。
痛定思痛,公认日本以募尔岛国能够走向富强,皆因明治维新收得实效。
于是维新变法运动涌动全国,新闻界、舆论界一马当先,《中外纪闻》(1895,北京)、《时务报》(1896,上海)、国闻报(1897,天津)、《湘报》(1897,湖南)先后创刊出版,强学会、南学会等学会纷纷成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
伴随着维新思潮高涨和变法运动的推进,思想文化上也掀起了破旧立新的浪潮,史学界斥责君史、倡导民史的呼声渐次展开。
1896年,康有为编纂《日本书目志》,指出:“吾中国谈史裁最尊,而号称正史、编年史者,皆为一君之史,一国之史,而千万民风化俗尚不详焉。
而谈风俗者则鄙之,与小说等。
岂知谱写民俗,惟纤琐乃详尽,而后知其教化之盛衰,而今天下述而鉴观焉。
史乎!岂为一人及一人所私之一国计哉}”。
梁启超在发表于《时务报》上的《论译书》中指出,中国之史,长于言事,西国之史,长于言政,“言事者之所重,在一朝一姓兴亡之所由,谓之君史。
言政者之所重,在一城一乡教养之所起,谓之民史”。
上述言论表明:对中国传统旧史学极为不满而要求变革,己经成为部分敏锐学者的公开诉求,其产生于国难的激发,与改革政治体制的呼声互为表里,紧密关联。
20世纪第一年(1900)发生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重大事件,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更是超过中日《马关条约》的屈辱国耻,在思想文化上引发的激荡也更为巨大。
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与文化思潮
独裁者希特勒执政后,实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专政。希特勒 对内也采取了行动: 在意识形态方面,清除异己,迫害持不同政见者,使成 千上万的知识分子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流亡国外。 另一方面,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德国在种族论的影响下 ,试图建立一个被认为“血统高贵”的雅利安人社会,为 此开始执行反犹太人计划,对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进行大 肆迫害、驱逐、抓捕、关押、杀害。 纳粹对犹太人无法消解的仇恨可以通过他们持有的将历史看成是一 种种族斗争的扭曲的世界观进行解释。 一些其他因素对纳粹仇视犹太人的思想,以及纳粹对犹太民族的偏 见观的形成也有所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千百年来基督教的反犹主义传统和19世纪后半叶以及 20世纪初出现的政治反犹主义和种族主义运动。
从50年代开始,“电影不再只是一种娱乐商品,而被认真 地当作一门崭新的艺术来严肃对待。电影文化终于也成为衡 量一个知识分子文化修养程度的项目之一。”
所有这些因素的加在一起致使犹太人成为纳粹迫害和 试图彻底消灭的对象。
最终被杀害的犹太人达600万之众造成人类历史上一 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进行绝灭性屠杀的最暴烈事件。
到1939年,发动大战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战争狂人希特勒 终于铤而走险,于9月1日进攻波兰,开始实施他的罪恶征服计 划,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持续五年半的二战给西方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它不仅使欧 洲许多美丽的城乡变为焦土,文明成就毁于一旦,除了有600万 无辜犹太人惨遭杀害,更有5000万以上的人被夺走了生命。 欧洲历史上各大国的实力均被大战严重削弱,德国被美、英 、法、苏分区占领,最终分为两个国家。 英法两国不仅自身政治、经济等实力遭到了严重削弱,而且 由于战后兴起的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它们在世界各地的殖 民地纷纷独立,影响力一落千丈。 西方阵营中唯一实力没有受到削弱的大国是美国,不仅如此 ,二战后美国的影响力开始不断上升,因此,它自然成为20世 纪后半叶西方社会的领头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思潮出现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是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所致,是现代化变迁的结果。
是在新的历史背景——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发生了语境的转变。
如“全球化”与“本土化”、“民族化”与“全球性”、“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等等20世纪中国文化的五大基本走向1、从封闭走向开放;2、从保守走向创新;3、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4、从一元走向多元;5、从斗争走向共生(一)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文化的空间维度上从封闭走向开放是20世纪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其他变革的原因所在。
经历了从被动开放到被动封闭再到主动开放的过程。
第一阶段的文化开放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被动反应,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
在文化心理层面,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拒斥,对自身文化的自卑和依恋,构成复杂的矛盾体,或者在两者之间摇摆,或者在同一时期和同一个体身上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欲迎还拒,对自身文化的欲罢不能在第二阶段,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时期。
1、在文化建设的内容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而马克思主义文化恰恰来源于西方,是文化开放的成果。
2、在文化建设的方式上,虽然也提出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方法,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文化建设中去,越来越走向相对封闭。
在第三阶段,中国文化走上了正确的开放之路,取得丰硕的文化成果。
全面的文化开放包括:1、时间上对历史和未来开放,2、空间上对现实和世界开放,3、内容开放与形式开放的统一。
(二)从保守走向创新在文化的时间维度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过去的保守走向面向未来的创新。
自明代至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的基本取向是保守的。
主要特征为:1、以超稳定的等级结构和秩序来维持文化的稳定。
2、以面向过去为取向,保守旧事物抗拒新事物,“天不变道亦不变”,变是手段和权宜之计,不变是宗旨和目的。
在第一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创新的起点。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第一篇文章《敬告青年》中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总纲领,提出六方面要求,希望青年自觉奋斗:(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长老型文化→青春型文化长老型文化以金字塔型等级秩序,以老人为中心。
青春型文化则以创新、求变,以青年为中心。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确立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立自主地位,但同时,由于激进、简单和粗暴的文化变革方式,导致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毁灭性破坏,旧文化破得太过分,新文化没有真正立起来,出现了文化的“断层”。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与文化变革互相促进,文化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三)从精英走向大众在文化主体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
“精英”(也即“小众”)是指掌握文化控制权和话语权的少数特殊阶层,他们或是革命者,或是意识形态机构,或是体制内知识分子,或是学院派知识分子,大众只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和实践者。
要理解这一走向,必须认识中国文化在空间层面的三大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主流文化: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概括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主流文化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致力于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创造和传播的文化。
知识分子在西方被称为“社会的良心”,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士”,其使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精英文化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三)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产生的,以大众为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生产和消费的文化,其特点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依赖性、大众媒介性、日常性等。
在第一阶段,精英主导,大众顺从。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科玄论战中知识分子启蒙”和“教化” 文化的开放与变革救国救民的政治行动《新青年》从文化精英刊物变为共产党的机关刊物陈独秀等人从思想启蒙转向政治行动在第二阶段,在政治精英主导下,文化精英与大众一起参与文化建设。
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第三阶段,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精英文化在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挤压下,出现令人忧虑的倾向:(1)在精神价值上,趋向功利化和实用主义,淡化了形而上的人文关怀。
(2)在社会角色上,知识分子出现分化:一部分融入大众化市场化的潮流,与经济精英结盟;一部分进入体制内,与政治精英结盟;一部分退守书斋和学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得其乐。
(3)在文化成果上,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人文关怀的优秀文化成果数量虽多,但质量良莠不齐。
(4)在精英与大众之间,在科技知识分子与人文知识分子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隔膜和裂痕。
大众文化的迅速成长加速了文化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进程,提升了大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了大众个性的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升,完成这一转变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
(四)从一元走向多元在文化的外在形态上,20世纪的中国文化开始从相对一元走向相对多元。
任何文化都是一元与多元的对立统一,其内部是由不同文化要素和亚文化构成,外部与其他文化形态交流互动,共同构成整体文化系统.文化要素:文化要素的分类:(1)物质要素;(2)精神要素;(3)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
(4)规范体系。
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几种典型的亚文化:(1)垮掉的一代:代表作:杰克·克鲁亚克的《在路上》、艾伦·金斯堡的《嚎叫》和威廉·博罗斯的《裸体午餐》;(2)青年亚文化:特点: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3)单身亚文化;(4)企业亚文化;(5)同性恋亚文化:1、一元文化:果一种文化形态对其他文化形态有强制性和排他性,其内部也有较强的统一的规则,较不能容忍偏离和变化,就可以称之为一元文化。
2、多元文化:如果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形态较多宽容性和开放性,其内部也较少强制性的统一的规则,较能容忍偏离和变化,就可以称之为多元文化。
在第一阶段,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文化派别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三者都未占据主流地位,在互相竞争中艰难发展在第二阶段,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核心的新的一元文化建立起来。
在第三阶段,中国文化进入了复杂多元化阶段,空间上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存,时间上前现代农业文化、现代工业文化与后现代信息文化并存好莱坞电影与东北二人转同台演出,《科学的历程》与《麻衣相法》同场叫卖,《二泉映月》与《甜蜜蜜》同频道播出,老牛车与奔驰汽车同路行驶,麦当劳与川菜馆同街竞争真正的多元文化应当是:多元的一、和谐的多,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生共存。
(五)从斗争走向共生在文化的内在生态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两极走向中介,从斗争走向共生。
文化整体则在左派—右派、保守—激进、西方—本土、救亡—启蒙、理性—价值、科学—人文等诸多两极间斗争和摇摆。
中国文化整体开始走向中介、中性、中道,文化的和谐与整合成为共同目标。
首先,在理论上,西方文化开始对科学理性进行检讨和反思,呈现出多元化、人文化、生活化的倾向。
中国文化内部,主流文化由过去的革命和斗争路线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精英文化中的西化派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
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现代新儒家则提出要民主和科学。
其次,在实践上,过去的两极对立的文化生态和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问题,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文化生态危机。
再次,信息网络技术为不同文化主体和价值的交流、沟通与整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和手段,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为现实。
1940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把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或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论进入了中国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与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首先把西方民主思想引入中国。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宗旨:1、提倡新文化2、反对旧文化以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为起点,在1919年五四青年爱国运动前后达到高潮。
新的文化结构的构成:1、以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内容。
(价值内容)文化新质、不仅是一种知识或器用性的概念、上升为价值理想。
主要指科学与民主,即所谓的赛先生和德先生。
2、文化载体和形式。
主要指白话文和以白话文为样式而创造的新的文学形式。
3、文化理论。
主要由文化本位和文化选择理论所构成。
4、文化机构和组织。
(操作和社会化)建立以生产、储备、传播新文化为主要功能的横像传播和纵向传播相配套的文化机构。
1、是以《新青年》杂志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
2、是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教育机构。
白话文符号系统的出现,既是新文化的载体,又是这一时期新旧文化分野的标志之一白话文开创了一代新文学,奠定了现代小说、诗歌和散文的基础五四新文化的个体本位。
代表人物是陈独秀。
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中从文化结构理论方面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把它们归结到家族本位与个体本位的不同,从而引出了“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的结论。
个体本位的实现形式:。
第一,经济上的个体本位。
第二,伦理上的个体本位第三,精神上的个体本位。
新文化构建中的文化从(1)第一类文化丛:《新青年》为代表的报刊社。
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6开,每月一号为一卷。
自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
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
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
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民主和新文学。
(2)第二类文化丛是新北京大学一类学校的出现。
第一,新文化人物云集北大。
第二,确立了新的办学方针。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第三,课程设置与学生构成为之一新。
(3)第三类文化丛是学会、书社、研究会、社团等各种文化组织的出现。
1、新民学会:取名于:《礼记》所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文化书社:由毛泽东发起的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图书发行机构。
又称“长沙文化书社”。
1920年8月,毛泽东、易礼容、郭璜等创办于湖南长沙。
主要销售马克思主义书刊。
1921年至1923年间,在平江、浏阳、邵阳、衡阳等地成立分社。
1927年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当局查封7、创造社:中国现代文学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