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社会整合_杨国荣

合集下载

社群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功能优化

社群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功能优化

社群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功能优化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社群主义的积极思想优化其社会整合功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社群主义批判原子式个人主义,主张社群主义的“自我”观念,重视美德的培养,主张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

社群主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公民对社会、国家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学校道德社群,开展品格教育,提高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认同;重视社群的传统美德与传统伦理,实现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群主义;社会整合;道德社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西方主要政治哲学之一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

过分侧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奉行极端个人主义,这种思想引起的社会问题与道德问题日益加剧,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冷漠,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而社群主义思想产生于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其思想与价值诉求对解决我国当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社群主义的积极思想,优化其社会整合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功能含义社会整合问题在西方理论界有较多的理论论述。

“社会整合”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与社会解体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

涂尔干认为,道德的社会功能就是社会整合,而“要达到维持社会整合的目的,必须加强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调节作用。

这一方面要有可供遵循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采用有效的手段使人们遵守这些规范,自觉维护社会道德的权威性。

他认为,道德教育是这一任务的最有利承担者,道德教育是实现道德社会整合功能的手段”。

[1]美国普林斯顿现代化学派认为,社会整合就是一个社会内部各单位相互依存[2]。

社会学家帕森斯把社会整合的概念纳入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架构之中,指出社会整合的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体系内部各部分的和谐关系,体系达到均衡状态,避免社会解体;二是指社会体系已有成分的维持,以对抗外来的压力[3]。

浅谈《品德与社会》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

浅谈《品德与社会》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
“ 如何 减少 塑料 污染 ” 这个 全世 界 的热 点与 难点 问题亟待学生创造性地解答。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
小组成员 研究课题
研 究 形 式
知先生曾说过 , 创造始 于问题。 小学生具有与生俱来
是课 程 目标 的核 心 。 它没 有统一 的教 材教 参 , 但 它 与
各门学科都是彼此交融 的, 下面谈谈 《 品德与社会》 课程如何与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整合 , 丰富《 品德与
社 会》 的教学 。

由于课 前作 了调查 , 了解 到学生对 塑料 制 品有 了一 定 的感 性认 识 , 他 们知 道生 活 中随处 可见塑 料
下 发 以下 表格 :
( 生 活中的塑料制品 ) 学习用品 玩具 家庭用 品
1 . 损 害城 市 、 乡镇形 象 ; 2 . 破 坏土 壤 , 影 响农 作物 生长 ; 3 . 危及动 物安 全 ;
4 . 影响航 运及 水质 ;
通过课 堂讨 论 , 同学们 客 观地提 出了塑料制 品 所存 在 的危 害 , 这些 问题 的确 有深入 调查 研究 的价
减 少塑 料带来 的污染 ”又 是下一 环节 一个 很 好 的研 究课 题 。 三、 走进 生活 , 培 养学 生创新 能 力 卢梭 说过 , 不要 教 他这样 那样 的学 问 , 而 要 由他
室、 走出传统知识授受方式的束缚 , 去解决 自己提出
的问题 , 从 被 动转 为 主动 , 充分 调 动 了学 生 的参 与 积
极性 。 他们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到书店 、 图书室 , 上网、 采访有关部门等多种渠道查找获取有关资料。从而
完成 本小 组所 选课 题 的研究 报 告 ,以详 实 的资 料证 明塑 料给人 类 带来 的 弊端 。

道德的认识之维

道德的认识之维

The Knowing Dimensions of Morality 作者: 杨国荣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062
出版物刊名: 江苏社会科学
页码: 10-16页
主题词: 道德;认识;规范;知行
摘要:从善的确认,到善的选择;从知善到行善,道德认识展开于道德领域的各个方面。

就道德规范而言,其形成既以价值的认定及社会伦理关系的把握为前提,同时又体现了一定的道德理想,其中蕴含着认识的内容。

道德领域更内在的认识论问题,涉及对善本身的把握。

认识主体的整体性或具体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认知与评价的相融、经验与体验的结合,直觉与逻辑思维的统一,构成了道德认识所以可能的基本前提。

作为道德知识与价值信念的统一,道德认识在确认何者为善的同时,也要求将这种确认化为行动;就道德认识的实践趋向而言,关于当然的知识,不仅需回答“应当做什么”,而且要回答“应当如何做?”惟有如此,才能扬弃自发性与盲目性而真正赋予道德行为以合理的品格。

德育原理的必读书目

德育原理的必读书目
27.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15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
29.[德]尼采(谢地坤等译)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漓江出版社2000;
30.[德]康德(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1.[德]康德(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
21.唐凯麟,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2.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3.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4.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5.夏伟东,道德的历史与现实,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6.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
10.钟启泉、黄志成,西方德育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11.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1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3.瞿葆奎,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
14.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59.[英]约翰·怀特著,徐汝舟译.教育目的,三联书店2002;
60.[美]詹姆斯·麦克莱伦著,宋少云等译.教育哲学,三联书店1988;
61.[美]S·E·弗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
62.[美]康马杰著,杨静予等译.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63.杨自伍编译.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王凤炎,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

汇报人:日期:•引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整合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现状与挑战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对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录引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国家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途径,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促进文化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

增强社会凝聚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凝聚力。

培养合格公民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社会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整合中的作用,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

本次报告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本次报告的目的与结构结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整合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通过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武器,能够激发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和革命斗志。

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如“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等,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向。

科学相对性背景下道家思想对中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科学相对性背景下道家思想对中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科学相对性背景下道家思想对中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杨国荣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6(000)011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道家思想在科学时代,从科学教育上深入分析,阐述了道家思想对于中学科学教育的启示,力图为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挖掘出宝贵的文化资源.【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杨国荣
【作者单位】宁波惠贞书院,浙江,宁波,3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美国名校校训对中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2.理解科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科学教育的新解读
3.儿童科学教育开展途径探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开展儿童科学教育的思考
4.现代科学教育理念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5.从馆校结合到家校社科学教育共同体——“双减”背景下科技馆科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回归心灵的后花园——论铁凝《大浴女》中尹小跳的心灵救赎之路

回归心灵的后花园——论铁凝《大浴女》中尹小跳的心灵救赎之路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回归心灵的后花园——论铁凝《大浴女》中尹小跳的心灵救赎之路钟莎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摘 要:铁凝的《大浴女》以女性的自我成长为基点,通过叙述主人公尹小跳三次的从“欲望”到“洗浴”的灵魂转变和一次次的对心灵的叩问与反思,经历了从“道德欲”到“利益欲”再到“情欲”的三重洗礼,最终完成了艰辛挣扎而又痛苦的升华,获得了灵魂救赎的过程的陈述,揭示了女性只有将救赎的箭靶投向自我的心灵世界,克服和适当压制自身奔突的欲望,进行一次次灵魂的洗浴之后,心灵的救赎才会成为可能,女性才会获得成长。

本文试图通过对尹小跳与各种关系的对抗、最终实现和解的过程的分析,力图完整地揭示尹小跳的心灵救赎之路关键词:《大浴女》;尹小跳;欲望;洗浴;救赎作者简介:钟莎(1992.4-),女,宁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29-02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的书名取自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的同名画作,本身就包含着强烈的象征意义,如同铁凝自己所说:“我觉得它很好地契合了我小说的精神内核,就决定用这个名字……画面非常有气势,象征着精神的涤荡,很有震撼力”[1]可见,铁凝是希望凭借着这样一部作品揭示出女性心灵洗浴这一命题。

而这一命题的施行者主人公尹小跳正是通过了三次不同的灵魂洗浴,最终抵达了心灵的后花园,获得了救赎。

一、社会伦理规范下的“道德欲”著名学者杨国荣先生认为:“社会的整合涉及多重维度。

首先是社会认同,包括广义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团体或组织认同,以及个体自身的角色认同等等,这一层面的认同意味着接受某种社会的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系统,承认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并归属于其中。

”[2]文本中的尹小跳是在对传统伦理道德认同的基础上,自觉承担起了社会认同的实践者。

“文革”的特殊成长背景决定了她的偏执。

尹小荃—作为母亲偷情的产物,是不见容于她所受到的伦理规范的框架,于是在其走向深井的过程中,尹小跳没有制止,并且通过在妹妹尹小帆手中使上一点点力,制止了他人对一条生命的挽留。

社群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功能优化

社群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功能优化

社群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功能优化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社群主义的积极思想优化其社会整合功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社群主义批判原子式个人主义,主张社群主义的“自我”观念,重视美德的培养,主张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

社群主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公民对社会、国家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学校道德社群,开展品格教育,提高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认同;重视社群的传统美德与传统伦理,实现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群主义;社会整合;道德社群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67-0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西方主要政治哲学之一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

过分侧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奉行极端个人主义,这种思想引起的社会问题与道德问题日益加剧,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冷漠,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而社群主义思想产生于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其思想与价值诉求对解决我国当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社群主义的积极思想,优化其社会整合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功能含义社会整合问题在西方理论界有较多的理论论述。

“社会整合”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与社会解体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

涂尔干认为,道德的社会功能就是社会整合,而“要达到维持社会整合的目的,必须加强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调节作用。

这一方面要有可供遵循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采用有效的手段使人们遵守这些规范,自觉维护社会道德的权威性。

他认为,道德教育是这一任务的最有利承担者,道德教育是实现道德社会整合功能的手段”。

[1]美国普林斯顿现代化学派认为,社会整合就是一个社会内部各单位相互依存[2]。

社会学家帕森斯把社会整合的概念纳入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架构之中,指出社会整合的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体系内部各部分的和谐关系,体系达到均衡状态,避免社会解体;二是指社会体系已有成分的维持,以对抗外来的压力[3]。

天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哲学名家系列学术讲座预告之一

天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哲学名家系列学术讲座预告之一

天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哲学名家系列学术讲座预告之一
发布:天水师范学院科研处来源:天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发布时间:2014-09-16
题目:学以成人
主讲人:杨国荣教授
时间:2014年9月20日上午8:30
地点:天水师范学院2号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杨国荣,男,1957年10月生,浙江诸暨人。

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A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兼任清华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

在海内外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主要部分收入《杨国荣著作集》(11种,2009年出版),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多种论著被译为英、韩、德等文在国外出版或发表,多项学术成果获上海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2013年8月在希腊召开的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上,杨国荣当选为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主席,成为该学会主席的首位华人学者。

高层管理团队社会整合研究

高层管理团队社会整合研究
整合 中的作 用 ,剖 析 了道 德 意识 、道 德 理 想 、道
德观念 等对 于社会 系 统 的 维护 和 认 同作 用 ,以及
道 德规范对 于 社会 秩 序 的维 护 和对 失 序 、失 范 的
为高层管理团队组建、培训 和绩效评估等提供思
路 、方 法 。
抑 制作用 。郑杭 生 (03  ̄认 为社会 整 合 即一个 20 ) ] 社会 的不 同要 素 、部 分 整合 为 一 个 协调 统 一 的社 会 整 体 的 过 程 ,亦 称 社 会 一 体 化 。 程 美 东
基 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项 目 《 基于人力资本的高管团队绩效及评价体系研究> ( 目编号 : 6 604)的资助 。 项 0J 302 A 作者简介 :赵士军 ,通讯作者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 : 人力资源管理。于林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 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研究方向 : 人力资源管理 。陈倩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研究方 向:人 力资源管理 。
高价值 、高稀缺和难以模仿性,是构筑组织可持 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高管如何以一个团队
进 行有效 运作 的关 键 是社 会 整 合 。高管 作 为 “ 社
会人 ” ,有 着 回报率很 高 的资源 ,但 高管之 间存 在
盾、冲突和纠葛 ,使之成为统一的体系的过程或
结果 。在这个 过 程 中 ,社 会 各 相离 而 有关 系 的 单 位 ,通过 相互 顺应 、遵 守 相 同 的行 为规 范 而 达 到
异质性 ,他 们在 合 作 时不 一定 能 使 各 自拥有 资 源 最大化 ,这 就需 要 提高 高层 管 理 团 队的 社会 整合
团结 一 致 ,形 成 一 个 均 衡 的 体 系 ” 仲 红 卫 。 (o1[认为社会整合 即指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 2o ) ] 3

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读书报告

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读书报告

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读书报告孟子是一位杰出的古代思想家,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教诲影响了自古至今的东方文化,杨国荣在他的著作《孟子》中深入剖析了这位古代思想家的哲学思想,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孟子的作品。

杨国荣指出,孟子的哲学思想围绕着“仁、义、礼、智、信”五大哲学原则进行探究。

这五大完整的哲学原则帮助人们理解生活的本质,也帮助孟子创立了他自己的学说。

首先,“仁”是孟子的最高境界,它不仅体现了仁慈的思想,还代表着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义”是仁慈的一种表达,它 oz 代表着孟子的行为准则,帮助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礼”指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孟子教导人们要做守规矩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社会福利。

“智”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唯一标准,孟子要求我们要懂得如何正确认识事物,以便达到最优的社会状态。

最后,“信”为孟子提供了一种远离浮华的追求,它代表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杨国荣还指出,孟子的哲学体系是建立在“爱”和“朋友”的基础之上的。

孟子认为,只有爱心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通过友谊我们才能以最佳的方式处理社会关系。

孟子的哲学思想要求我们要维护人们的公平,谅解他人,并且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观点。

杨国荣还指出,孟子的哲学思想不仅涵盖了精神内涵,还包括社会方面的内容。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信”,但他也强调了社会和政治责任,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以“仁”为榜样,那么政治和社会就会出现变革,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另外,孟子还主张要让真理和正义成为统治者的主导思想,而不是以权力来衡量责任的执行。

虽然孟子的哲学思想是古老的,但它对于当今世界来说也十分重要。

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用“仁、义、礼、智、信”原则来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尊重他人,推崇真理和正义,这样就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

因此,孟子的哲学思想是我们深思和学习的一个重要遗产,激励我们做出更多的社会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一、本文概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社会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路径。

文章首先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明确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随后,文章从多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历史演进与现状,揭示了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路径与策略,包括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强化教育保障等方面。

文章还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实际效果,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文章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前景,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整合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与社会整合之间存在深厚的理论基础。

这种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学关于社会整合的理论以及教育学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整合提供了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手段,其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整合。

社会学关于社会整合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社会学视角。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成员在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凝聚力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风尚等方式,有助于增强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目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推动社会的整合。

教育学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整合提供了教育学支撑。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就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传统思想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统思想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名家名篇2022年第3期传统思想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杨国荣摘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三重概念㊂从传统文化的视域看,其内涵又关乎多重关系㊂首先是个体之间的交往㊂人类由个体构成,共同体也基于不同的个体,个体以及个体之间如何建立和谐相处㊁平等交往的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无法回避的问题㊂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涉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㊂从共同体建构来说,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于两个维度,一方面个体需要认同社会㊁融入群体,另一方面社会应承认个体,维护其合理权利,二者构成建构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前提㊂从更广的角度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涉及国家之间㊁民族之间的关系㊂概要地看,处理或协调国家之间㊁民族之间关系的总体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互惠互利,走向普遍安全或永久和平㊂从 协和万邦 ㊁天下大同,到 为万世开太平 ,这些传统的价值取向侧重于超越具体或特定的民族㊁国家,以整个天下为关注点㊂进一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涉及广义的天人之间,即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㊂在理解天人关系或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之时,总体的原则是注重天人之间的相分与互动㊂天人之间的 共美 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形而上的前提,也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㊂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㊀价值取向㊀传统价值观念作者简介:杨国荣,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㊂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 (21JZD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 (19ZDA033)㊀㊀一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思想包含三个核心概念: 人类 命运 共同体 ㊂这里的 人类 是集合概念,涵盖所有人类成员,其对象不分民族㊁种族㊁阶级㊁集团以及性别㊁年龄㊁贫富,涉及具有不同的利益或处于相异地域㊁制度之中的人㊂不难注意到,这一概念的侧重点在于超越特定或特殊的人类群体,指向作为整体的人类㊂以上理解虽然较为宽泛,但又有别于抽象的人类观念㊂事实上,以整体为形态的人类不同于虚幻的集合体,其特点主要体现于人类与其他对象的分别:作为不同于他物的存在,人类有其内在价值,正是这种内91阅江学刊2022年第3期在价值,使之成为需要加以肯定和关怀的对象;也正是以上价值,使不同的人类个体呈现彼此相通的形态㊂与人类相关的 命运 (人类命运),也应作具体分梳㊂一方面,命运包含必然性,中国传统思想在讲命或命运之时,便常常确认其中蕴含的必然趋向㊂后者可以指向某种终点,也与一定目标相关㊂另一方面,命运又具有不确定性,中国传统哲学家如荀子讲 节遇之谓命 ①,王充则肯定所谓 遭命 等,其中都关乎命或命运的偶然性这一面㊂人类命运当然包含必然趋向,走向未来理想之境的过程便体现了这种必然性;但同时,这种理想归宿又非预先设定:如果一切预定㊁只此一途而没有任何其他可能,那就不必付出努力,只需按部就班地 静待其变 ㊂然而,恰恰由于人类衍化过程中包含各种可能性和偶然性,因而需要人类通过共同奋斗以走向理想的目标㊂谈人类命运,以上两个方面都需要加以关注㊂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第三个核心概念是 共同体 ㊂共同体侧重于凝聚性㊁统一性㊁一致性,最后则落实于社会存在层面实体性或结构性的形态之上㊂以一致的价值目标为指向,这种共同体要求扬弃差异㊁对立㊁冲突,真正地体现命运与共㊁相互依存的存在形态㊂通常以 同呼吸㊁共命运 为同一群体的内在品格,共同体即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其存在过程中,盛者俱盛㊁衰则俱衰,枯荣与共㊁进退同步㊂这种同呼吸㊁共命运的实质意义在于超越特定的价值观念和局部的利益关切,以人类的共同使命和发展前景为指向㊂共同体的基本宗旨即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大致包括以上三个方面,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涉及这一共同体建构过程面临的相关问题㊂从历史发展进程来说,中国文化很早就提出了大同理想,近代以后,西方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康德提出了永久和平的观念;从大同理想到永久和平,折射出传统观念到近代观念的演变㊂再进一步,马克思以 自由人联合体 ②为未来社会的应然形态㊂从大同理想㊁永久和平,进而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既体现人类价值观念的演进,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沉内蕴㊂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涵义而言,中国传统思想所隐含的价值取向,无疑构成了理解这一观念的重要历史资源㊂㊀㊀二㊁个体㊁社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㊁如何建构这一共同体等问题,涉及多重关系㊂首先是个体之间的交往㊂前面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侧重于共同的价值趋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管是 人类 还是 共同体 ,最后都需要落实在单个个体之上:人类是由个体的人构成的,共同体也基于不同的个体,并以个体为本源性的承担者㊂作为人类的基本构成,个体以及个体之间如何建立和谐相处㊁平等交往的关系,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无法回避的问题㊂如果没有个体之间的和谐相处㊁平等交往,所谓共同体将是抽象㊁空洞的㊂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学中包含着很多重要的观念㊂在谈到基本人02①②‘荀子㊃正名“㊂[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5页㊂名家名篇伦时,孟子曾指出: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①,其中已关涉个体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㊂这里提到的君㊁臣㊁夫㊁妇㊁父㊁子,既以人的社会关系(人伦)为内容,又表现为一个个具体个体,而不是泛指抽象的人:事实上,作为人伦的不同关系项,君㊁臣㊁夫㊁妇㊁父㊁子可以视为这种关系的特定承担者㊂尽管君臣关系㊁夫妇关系,等等,包含某种历史的印记,但其中提到的亲㊁义㊁别㊁序㊁信又关乎个体之间如何合理交往的基本规范㊂从现代价值视域看,这些伦理的原则中,依然还有值得我们关注之处:父子之间以亲情相待,上下级之间以义(一定规则)相处,夫妇之间相互尊重,上下辈分之间,幼者尊重长者,朋友之间讲究信用㊁注重诚信,等等,都关乎人的交往过程,而亲㊁义㊁别㊁序㊁信等具有规范意义的观念则从一个侧面为如何建构和谐的个体之间交往关系提供了传统思想资源㊂当然,从更广的角度看,如何建构个体之间交往的合理原则,并不仅仅限于孟子说的五伦,我们还可以从现代社会多样的方面加以考察,包括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相应,尊重个体之间的私人空间㊁培养良知意识之外的法理意识和契约精神,等等㊂这里需要强调的依然是,共同体之间的交往最后应落实于个体之间的交往,社会的基本价值原则㊁伦理规范,则首先以个体之间关系的调节为指向㊂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涉及共同体成员的个体之间的互动,而且关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㊂从个体和社会的关系看,需要注意两个基本方面㊂首先是个体的社会化问题,这不仅仅涉及社会学的视域,而且关乎更广的思想意义,其中的实质指向是个体对社会的认同,它同时构成了建立合理社会秩序的重要前提㊂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包含不少值得关注的价值原则和观念㊂个体如何融入社会㊁群体中,为社会所接纳?这里的关键之一,是个体能够认同并接受一定社会共同体中普遍认可的价值原则和规范,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合乎这些准则,从而为相关社会所认可和接纳㊂‘论语“中提到 修己以安人 , 修己以安百姓 ②,其中的出发点是个体( 己 ),但最后指向的是他人㊁群体(百姓)的安顿㊂在此,个体对社会的价值认同,被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㊂与之相近,‘大学“中提出的 修身㊁齐家㊁治国㊁平天下 ,表现了类似的思路: 修身 与孔子所说的 修己 具有相通的涵义,侧重于个体德性的完善, 齐家㊁治国㊁平天下 则逐步从个体引向个体之外的他人或更广的社会群体㊂如何以自我的完善为出发点,进一步建构起一个和谐完善的社会?这也是现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㊂如上所言,其中的实质方面,首先在于个体自觉认同社会所肯定的价值系统,并进一步融入群体㊂‘论语“中与以上思想相关的另一表述,是 四海之内皆兄弟 ③,这也关乎个体与社会或个体与群体的关系㊂四海之内的个体,本来也许没有任何亲近的关联,但是,对这些不同个体,同样应当以兄弟相待㊂ 兄弟 是人的具体一员,具有两重性㊂一方面,作为独立的个体,兄弟之间有特定的利益,也可能发生一些冲突㊁差异㊁矛盾,兄弟之间争论㊁争吵,往往是常见的现象,‘诗经“所谓 兄弟阋于墙 ,便折射了这一点㊂另一方面,兄弟又是手足同胞,彼此之间包含亲情㊂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主要便侧重于兄弟关系中的后一方面,12①②③‘孟子㊃滕文公上“㊂‘论语㊃宪问“㊂‘论语㊃颜渊“㊂阅江学刊2022年第3期其要义在于超越个体利益上的差异,更多地指向情感上的普遍认同㊂后来张载所主张的 民胞物与 ,实质上可以视为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展开㊂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看,这无疑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㊂比较而言,西方的文化传统较多地侧重于个体:如所周知,相对于中国传统思想对群体的关注,西方文化体现的常常是所谓个体本位㊂历史地看,这种个体本位思想当然是在近代以后逐渐形成的,或者说,这一特点在近代以后越来越突出㊂就哲学层面而言,这种观念和取向的形成,可能与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相关:对个体的注重㊁把个体作为本位,与哲学上唯名论的趋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㊂按照唯名论的观点,唯有个体是实在的,一般概念都呈现抽象空洞的品格,缺乏实在性㊂引申而言,在社会领域,只有作为个体的人是实在的,个体之外的社会,则空幻不实,从而,价值的优先性,需要以个体为对象并落实于个体之上㊂与之不同,如前所述,中国传统的观念则将注重之点首先放在群体的价值之上,后者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具有更为切合的历史趋向㊂从历史观的角度看,在中国思想传统中还可以注意到对正统和一统的关注㊂正统涉及今天所说的政治合法性问题,对中国传统思想来说,政治合法性问题首先意味着能够建构一统㊂一统是正统的标志或表征之一,大一统与割据㊁分裂相对,其直接涵义是国家或民族在政治上的统一形态,这种大一统的意义之一在于把社会的各个方面凝聚起来,形成和谐的政治格局,对中国人而言,一旦达到了一统,便意味着在政治上具有了正统性㊂在谈到正统时,欧阳修曾指出: 正者,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合天下之不一也 ①㊂在此,合法意义上的正统,与侧重于一统的 合天下于一 便呈现相互关联性㊂统一性与社会凝聚的彼此联系,从政治上体现了对社会㊁群体价值的肯定㊂与之相应,对正统和一统关系的以上理解,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认可统一性㊁群体价值的思想趋向㊂传统社会中,对一统的注重与否定战乱相关,中国肯定分久必合,政权分裂(如历史上的南北分裂)之后,最后总是走向政治统一㊂南北朝之后的隋唐㊁五代之后的宋㊁宋辽金之后的元明等,都体现了这一点㊂统一的最直接结果是终止战乱和冲突,只有在这种统一的政治格局中,人民才可能安居乐业㊂现代中国对国家最终统一的追求㊁对集中力量办大事和通过举国体制来实现理想目标这一点的肯定等,也延续了确认一统以及一统对社会群体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观念,这里体现的价值趋向,表现为在社会共同体的层面上凝聚不同的社会成员,以指向理想目标,其中渗入了基于社会㊁群体价值而注重一统的传统观念㊂以上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看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一个维度,其特点表现为个体对社会的认同,并以个体融入社会㊁基于群体以实现自己价值为指向㊂在这一层面,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十分丰厚的思想资源和价值原则㊂除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以及使个体逐渐融入社会之中外,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还具有另一重要方面,即社会对个体的承认,这一维度同样不可忽视㊂在现代哲学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后起之秀霍尔特等将 承认 提到重要位置,广而言之,这里所说的 承认 ,可以引申为社会对不同个体内在差异的确认,后者构成了现代社会建立个体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条件㊂社会对个体承认的具体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个体不同价值取向的宽容㊁关注个体多样的权利,等等,如果缺乏这些①欧阳修:‘正统论上“,‘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十六㊂22名家名篇方面,个体之间㊁个体与社会之间就很难真正形成内在的协调关系㊂一般而言,社会对个体总是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约束,由此容易导致个体对社会的某种抵触,要避免这种情况,社会对个体在观念上㊁价值取向上㊁利益上的承认,显然不可或缺㊂综合而言,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来说,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于以上两个侧面:一方面,个体需要认同社会㊁融入群体;另一方面,社会又应当承认个体㊁维护其合理权利,二者构成了建构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㊂㊀㊀三㊁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国家㊁民族间关系从更广的视域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涉及国家之间㊁民族之间关系㊂概要地看,处理或协调国家之间㊁民族之间关系的总体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互惠互利,走向普遍安全或永久和平㊂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也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思想资源㊂儒家的经典之一‘尚书“提出 协和万邦 ①的要求,这一主张意味着以和平相处㊁和谐交往为协调天下不同政治实体之间关系的原则㊂‘礼记“中提出 以天下为一家 天下为公 等思想,并以此为天下 大同 的具体内容㊂②宋明时期,张载更进一步提出了 为万世开太平 的观念,其中包含类似康德所说的 永久和平 的理想㊂从 协和万邦 ㊁天下大同,到 为万世开太平 ,这些观念的总体目标是超越具体或特定的民族或国家,以整个天下为关注点,由此建构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㊂这方面的思想,无疑也值得关注㊂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一侧,可以看到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的横幅,这里所表述的 世界人民大团结 ,既延续了天下大同㊁协和万邦等观念,又可以视为其进一步的展开㊂所谓 世界人民 ,所指便不仅仅是单一的民族或国家,而是超越民族㊁国家的界限㊂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中,很早已形成超越民族界限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 工人没有祖国 ③,便体现了这一点, 世界人民 的观念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传统中一以贯之的思想㊂当然,在肯定传统的 天下 观念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启示的同时,对其历史意义不宜过度夸大㊂时下不少论者把天下观念提到神乎其神的地位,似乎一旦复活或推广 天下 观念,便可以化解国际冲突㊁走向世界和平,这多少把中国传统的 天下 观念过于神化了㊂其实, 天下 的观念更多地蕴含着与现代 世界 观念的一致趋向㊂从思想衍化看, 天下 概念是在 世界 观念出现之前中国传统的表述㊂近代以来,随着 世界 作为 world 的汉译而被广泛运用,它也具有了愈益普遍的含义㊂相对于这一意义上的 世界 观念, 天下 并没有独特的规范意义㊂事实上,近代以来的世界意识已体现了普遍的价值意义, 世界人民大团结 的命题,可以视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在这方面, 天下 观念呈现的主要是与之相近的趋向,而并无进一步的规范功能㊂就实质的层面而言,这里更需要关注‘中庸“中的两个重要命题㊂首先是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㊂这一观念既涉及天人之辩,也关乎人与人之间关系,前一涵义(天人之辩)可留待后面讨论㊂从人与人之间关系来说,所谓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也就是让每一个体㊁每一集团㊁每一民族㊁每一国家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共同体中所有成员,都能够走向繁荣32①②③‘尚书㊃尧典“㊂‘礼记㊃礼运“㊂[德]马克思㊁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页㊂阅江学刊2022年第3期和发展,而不能把生存权利仅仅限定于少数国家或少数人之中㊂在此,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着眼于人存在的实际需要,要求关注人类所有成员共同的发展可能;协调民族与民族㊁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事实上也以此为基本前提㊂如果某一民族㊁国家被剥夺了生存空间,处于走投无路之境,则很难想象民族之间㊁国家之间能形成和谐关系,走向永久和平的目标也将流于空泛的愿望㊂唯有给每一个国家㊁民族以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使之具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可能,才可以谈真正意义上的 协和万邦 ㊁世界和谐㊂‘中庸“中与以上相关的第二个命题,是 道并行而不相悖 ,其中更多地涉及价值观念㊂事实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背后存在更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基础问题㊂这里,共同的价值原则无疑十分重要,因为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便侧重于统一性㊁一致性,而共同的价值基础则是建构共同体的重要前提㊂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这种共同价值观的多样体现,也应给予高度重视㊂质言之,一方面,需要关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它关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应注意,共同或普遍的原则乃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展现出来,其中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通常所说的儒家价值体系或东亚价值体系,以及广义的基督教㊁伊斯兰教传统中的价值取向等,便体现了这一点㊂不难注意到,在价值观上, 道并行而不相悖 的命题蕴含着宽容的原则,并要求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价值观念㊁不同的文明形态和不同的社会发展方式㊂比较而言,现代西方趋向于以所谓价值观㊁政治制度㊁意识形态来划分不同阵营,以其所认可的价值观念为唯一或排他的系统,并由此显示其优越性,这种取向的背后,是西方一神教传统下形成的独断进路㊂从以上背景看, 道并行而不相悖 的观念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它意味着与以上的价值独断论保持距离㊂按其实质,具有多样体现形态的价值系统并非与人类命运㊁人类的普遍价值相冲突,也并不意味着与之相背离,但是,这种多样的价值系统又有着独特的文化烙印和文化印记,对此,同样不能忽视㊂现代意义上的民主㊁自由㊁平等,等等,这种展现人类发展趋向的观念从一个方面构成了普遍价值原则的基础,对此,需要加以认可,但同时,这些原则在不同文化传统之中的体现形态又存在差异,应当彼此尊重,不能独断地仅仅肯定单一的表现形式㊂价值系统的独断化容易引向抽象化,抽象化既导向形式化而缺乏现实品格,也会走向虚伪化:抽象化和虚伪化往往殊途同归㊂唯有充分注意普遍价值在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中所呈现的特独品格,并且对这种独特的形态给予充分的尊重,才能使共同价值取向得到真正的实现㊂在此意义上, 道并行而不相悖 的观念无疑十分重要,以求同而存异为取向,这一观念既承认普遍价值观,又要求肯定并尊重普遍价值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之下的独特体现形式㊂缺乏以上观念,价值系统便可能导向抽象或独断㊂可以看到,离开了尊重差异的宽容前提,价值冲突或理想的冲突便无法避免,而人类命运的共同体也难以真正建立:就其具体内涵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超越价值观㊁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走向真正合乎全人类根本利益的存在形态㊂㊀㊀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天人互动除了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的个体与个体之间㊁个体与社会之间㊁民族与民族之间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之外,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涉及广义的天人之间,即自然和人类社会之42名家名篇间的互动㊂在理解天人关系或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总体的原则是应当注重天人之间的相分与互动㊂现在谈天人关系,往往单向地强调天人之间的合一,并以天人合一为中国文化的特点,这种仅仅以 合 为上的观点显然具有抽象的性质,需要再思考㊂事实上,理解天人关系,需要特别关注其中的相分与互动㊂历史地看,在天人关系上,首先应当区分 原始的合一 和 经过分化之后重建的合一 ㊂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和谐,并不意味着停留或回归于原始合一㊂原始社会时代或初民时期的先人,其存在方式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为特点,这种生活节律与自然变迁大致一致,这一意义上的人类生存方式与自然衍化也呈现彼此相通的一面,如果追求原始合一,则不免限定于此㊂然而,就动态的观点而言,仅仅礼赞并要求回归这种原初的合一无疑是非历史的,事实上,经历了工业化㊁现代化发展之后,没有人愿意再回到原初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㊁日落而息这种与自然节律大致合二为一的生活方式,主要以采集㊁狩猎等为基本的谋生手段,与之相关的往往是野居穴处㊁茹毛饮血的生存方式,它与现代人所向往和追求的生活保障相去甚远㊂近代以降,天人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天人之间的关系由原初的合一而发生分化㊂不过,在处理天人关系的问题上,近代以来过于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占有㊁支配㊁掠夺,由此常常导致环境恶化㊁生态失衡等众多负面结果㊂当然,今天重新关注天人之间的合一,并非简单地或浪漫地回到天人之间原初的统一,而是以分化之后重建的统一为注重之点㊂也就是说,在天人由原始的统一而分化之后,不能停留在分化的形态之下,而是应当致力于进一步达到新的(更高层面)的统一㊂这一意义上的天人关系呈现互动的形态,天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基于以上动态的作用过程,其具体内容表现为:从原始的统一走向分化,在分化之后又重建统一㊂在理解和处理天人关系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孟子曾提出 仁民而爱物 ①的观念, 仁民 即以仁道原则对待人民和百姓, 爱物 则要求不仅把仁道的原则运用于人类群体,而且进一步将其推广到人类之外的自然界中,以此作为处理天与人㊁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㊂这一意义上的 爱物 ,以珍惜㊁爱护自然对象为具体内容,其深沉的价值意义则表现为在生态伦理的意义上肯定天与人的相合㊂‘礼记“提出了 树木以时伐 ②的观念,孟子也主张 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即砍伐树木要合乎 天 (自然)的内在法则,而非仅仅基于人的目的㊂这里既蕴含着保护自然的观念,也基于 仁 道原则而肯定了天与人之间的统一,其中包含了前述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的观念:作为万物之一,自然对象同样应该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与自然对象之间也不应相互排斥㊂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价值原则所建构的,是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其总的趋向则是走向 天人共美 ㊂这里的 共美 既有别于仅仅抽象地追求合于自然,也不同于单方面地实现人自身的价值,而是不断在历史过程中重建天人之间的合一㊂在更广的意义上,这种 共美 与 合一 的走向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形而上的前提,也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㊂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之辩往往引向更广义的 万物一体说 ,程颢曾对此作了如52①②③‘孟子㊃尽心上“㊂‘礼记㊃祭义“㊂‘孟子㊃梁惠王上“㊂。

德性为何是可欲的——德性、价值与人的现实生活

德性为何是可欲的——德性、价值与人的现实生活
Julia Driver,Ethics:The Fundamentals,Blackwell Publishing,2007,p 1
[ 英] 鲍曼、梅:《 社会学之思》 ( 第二版) ,李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年,第 26 页。
杨国荣:《 意义世界的生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 303 页。
(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62)
[ 摘 要] 德性为何是可欲的? 对该问题的回答离不开对德性、价值与人的生活三者
关系的理解。 德性以合乎人性需要的价值为根本内容。 无论是凝聚于主体的德性,还是
表达主体需求的价值,均生成并展现于人的现实生活。 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合乎人
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释“ 仁” 德,此处的“ 礼” 虽然以规范、体制为形式,却以特定社会的需要为判准。 正是从这个意
义上说,“ 德性的源头在于社会价值观的内化或灌输” ,将一定的社会风俗( ethos) 或规范( 儒家的
“ 礼” ) 凝于个体,成为稳定的内在品格。
德性不仅具有道德内涵,而且也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意义。 人的社会性与伦理性在德性的构成中
芙·西蒙( Yves R Simon) 将德性视为一种与人的现实生存密切关联的“ 生存性品质” ( existential dis⁃
position) ①,本质上是道德主体将特定的政治 / 伦理共同体的价值规范内化而形成的惯习( babitus) 。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其中伦理德性源于社会的风俗习惯;孔子以“ 克己复礼为
围绕现实生活领域多重复杂的社会关系,德性一方面为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的稳定、有序发挥
重要的整合功能,另一方面也为个体的自身存在和自我完善提供担保。 杨国荣指出:“ 品德的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哲学研究道德与社会整合杨国荣一社会的整合涉及多重维度。

首先是社会认同,包括广义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团体或组织认同,以及个体自身的角色认同等等,认同意味着接受某种社会的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系统,承认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并归属于其中。

与社会认同相联系的是社会的凝聚(solida-rity),在缺乏社会认同的情况下,社会成员往往趋向于从参与走向隐退,以远离社会生活为理想的追求;道家对礼法社会的拒斥,便表明了这一点。

对社会离心趋向的克服,以承认某种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并获得相应地社会归属感为前提之一。

社会凝聚的另一种形式,是对社会冲突的控制。

社会的分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利益差异等等,往往容易引发不同形式的社会冲突,避免社会成员间的这种冲突或避免这种冲突的激化,离不开共同接受的社会规范系统:通过肯定公共或普遍的社会价值以及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规定,等等,社会的规范系统同时也对可能的社会冲突作了某种限定。

控制冲突当然还带有消极的意义,从积极的方面看,社会凝聚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以及在不同的社会实践领域中彼此协作。

在这里,社会的认同和社会凝聚既是避免社会在剧烈的振荡中解体的条件,也是广义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所以可能的前提。

如前所述,社会认同和社会凝聚同时关联着社会体制及社会秩序的合法性问题,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协作,首先指向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此,合法性则更多地涉及社会成员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

合法性本身当然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往往有不同的历史内容,然而,惟有在社会体制及秩序的合法性获得确认时,这种社会系统及社会的秩序才可能获得其成员的支持,并由此取得稳定的形态。

不同意义上的社会整合,既从类的层面或公共的空间展示了存在具体性的相关内容,又为走向这种具体存在提供了社会前提。

如果进一步考察社会整合本身所以可能的条件,则道德便成为不能不加以考察的一个方面。

首先应当关注的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

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作为历史的产物,无疑具有相对性、历史性的一面,但历史本身并不是如新康德主义所认定的那样,仅仅由特殊的、个别的现象所构成,它总是同时渗入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联系。

与历史过程的这一向度相应,道德意识及道德观念往往也包含着普遍的内容。

从共时性之维看,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体中,通常存在着对该共同体的成员具有普遍制约作用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就历时性之维而言,某些道德的意识和道德观念往往在不同的或较长的历史时期产生影响和作用,而不限于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

具有普遍内容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通过教育、评价、舆论等等的提倡、引导,逐渐成为一定时期社会成员的心理定势(disposit ion),后者也就是杜尔凯姆所谓集体良知(co llectiv e conscience),它从社会心理等层面,为社会的整合提供了某种支持。

西塞罗在《论义务》中,把公正列为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之一,并认为这种道德意识的功能在于“将社会组合在一起”(holds society to get her),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观念,公正在社会冲突的抑制、社会秩序的建立等方面,无疑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西塞罗的以上看法,多少也折射了这种历史现象。

公正观念与社会整合之间的联系,当然并不仅仅限于西塞罗所处的罗马时代,在近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种联系。

换言之,在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换过程中,合法社会秩序的建立同样离不开公正等道德观念。

如前文所论及的,社会的整合关联着社会认同,从个体的维度看,社会认同除了对现有秩序合法性的确认、对共同体价值的肯定等等之外,还涉及一般意义上的道德理想、人生信念等等;个体对社会的接受和参与程度,往往受到这种观念的制约。

当个人处于所谓存在的孤独状态时,他常常倾向于从社会回到自我的封闭世界;对社会的这种隔绝,并不仅仅是由于交往的障碍等等而导致的与他人的分离,在更深的层面上,它亦与道德资源的缺乏相联系,这种资源包括积极的人生信念、对生命意义的正面理解、对存在价值的肯定态度,等等。

对没有道德理想并以否定的态度对待人生过程的人来说,消沉、绝望、无意义感等等往往成为其难以排遣的情感体验,而对他人的冷漠以及社会的疏远乃至排拒,则是由此导致的逻辑归宿。

从一般的社会交往层面看,对他人利益的肯定、关心等等,是社会成员能够和谐相处、社会共同体能够维系的前提之一;而这种与自我中心相对的行为趋向,在道德上又与利他的意识相联系。

杜尔凯姆曾指出:“利他主义并不是如斯宾塞所理解的那样,注定将成为社会生活某种悦人的装饰物,相反,它永远将是社会的基础。

我们怎么能真的离开利他主义?如果人们不彼此承诺并相互作出牺牲,不以某种强而持久的纽带相互维系,他们就无法生活在一起。

”这里所说的利他主义,并不一定取得抽象的理论、原则、规范等形式,而往往是以日常意识的形式存在,这种意识本身源于历史过程,如荀子所说,人只能在“群”(彼此结成一定的生活联系)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对利益的相互肯定,无疑折射了这一历史事实;但它在形成以后,又构成了社会存在的观念条件。

正是在后一意义上,杜尔凯姆认为:“每一社会都是道德的社会。

”(ibid)。

道德的意识、观念、定势等等,并不仅仅以精神的形态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实践的不断重复,道德的意识往往进一步转换为制度化的事实(inst itutio nal facts) 。

以社会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借贷现象而言,在信用关系得到普遍确认的社会条件下,向人借贷便蕴含着如期归还的承诺。

此处的向人借贷,首先是一个事实,但它又不同于自然条件下的事实,因为其中已渗入了“应当如期归还”这样一种义务的观念,而义务则涉及道德的领域。

在这里,道德上的义务观念,已融合于社会交往中的制度化事实。

广而言之,在社会结构中,当个人承担了某种社会角色时,他同时也就承诺了履行该角色所规定的义务;承担角色是一种事实,但这一事实同样蕴含了义务观念。

伦理观念向事实的渗入或制度化,从一个方面展示了道德与存在的联系:在制度化的事实中,道德已具体化为存在的实际内容。

同时,通过融合于制度事实,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也获得了制约社会整合的一种现实机制。

首先可以从行为秩序或行为的优先序列作一分析。

个体在社会系统中往往承担多重角色、涉及多重关系,与不同角色相联系的行为,往往难以在同一时间中相互兼容。

为了避免由此可能导致的冲突,便需要在义务及行为之间建立一定的秩序;而一般的道德意识和观念通过制度化,也进一J oh n Searl曾从事实与价值的联系这一角度,对制度事实(ins titu tional fact)作了分析,参见J.Searl:H ow to Der iv e oug ht f rom is.参见Emile Dur kheim:On M or ality and Society,Th e U nivers ity of Chicago Pres s,1973,p.112.斯宾塞将社会的整合完全视为一个自发的过程,并把利益、市场视为这种整合的惟一调节因素,由此否定了道德等规范系统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杜尔凯姆对此提出了批评。

详见E.Durkh eim:T he Div ision o f L abor in S ociety,New York,1993,pp.202~203.Alan Ryan:Ju stice,Oxford U nivers ity Pres s,1993,p.9.步成为参与社会整合、避免社会冲突的现实力量。

在制度化事实的形式下,道德意识更多地以自觉的形式融入了社会系统。

除了这种自觉的制度形式之外,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往往取得习惯的形式,并以此影响社会生活。

相对于自觉形态的理论、原则、规范、制度,习惯与人的日用常行有更切近的联系,它常常以合乎自然的方式制约着社会成员的行为。

作为社会化的第二自然,习惯无疑有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中总是同时凝结了历史地形成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

理学家所谓“洒扫应对”,便属于日常习惯性活动的领域,而在这种行为中,已渗入了履行基本道德义务(如尊重师长等)的内容。

从道德实践的层面看,习惯也可以看做是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在思维定势、行为方式等方面所形成的自然趋向。

就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习惯本身又构成了以自然的方式组织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它使日常的社会生活无需法规、原则的人为约束和引导,也能够保持有序状态。

正是通过凝结和融合于日常习惯,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从日常生活的层面,为社会整合的实现及社会秩序的建构和延续提供了担保。

道德意识内含着价值的确认,事实上,道德意义上的“善”、“恶”,与“好”、“坏”等广义的价值规定存在着历史的联系。

作为存在及其关系的肯定和确证,价值观念和原则构成了道德意识更为核心的内容。

在其现实形态上,道德意识与价值观念往往相互交错,很难截然加以分离。

以儒家的仁道而言,它既是一种道德观念(要求将人视为目的而加以尊重),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原则(肯定每一个人都有其内在的存在价值)。

与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这种交错相应,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往往也和价值观念的制约联系在一起。

共同的价值原则,往往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中不同成员相互交往的基础,而社会的共识以及由此达到的行为协调,也同样离不开对意义、价值的共同承诺。

帕森斯曾谈及基础科学研究的合法性以及对科学研究的社会支持问题。

基础科学由于缺乏当下可见的效用,其存在的合法性(这种研究是否必要),及是否应给予支持,等等,往往成为问题。

这里已涉及到价值上认同:确认基础科学的价值,并使这种确认成为社会共同体中的共识,这是基础科学得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这一事实从一个方面表现了价值观念对实现文化认同和社会共识(包括共同体内立场和行为之协调)的深刻影响。

共同体内的文化认同和立场协调,主要从价值导向等方面推进了社会的整合。

基本价值原则与道德理想相互融合,同时又构成了合法性确认的根据。

一定社会或时代的社会成员,往往是从该时代普遍接受的价值原则出发,对所处社会形态或秩序的合理性及合法性作出评判。

合理(ra tio nalit y)与合法(leg itimacy)当然有其不同的意义域,但二者亦非截然相对,当我们在实质的或价值的,而非仅仅是形式的或工具的层面运用“合理”这一概念时,它与“合法”往往呈现某种相通之处。

合乎一定时代的基本价值原则,诚然并不是合法性确认的惟一前提,但它却为确认既成社会形态合法性提供了一种支持,当缺乏这种支持时,社会系统的合法性便容易面临危机。

在传统社会,权威主义的价值原则曾为这一时期的社会秩序提供了根据;近代以来,自由、平等、正义等等逐渐成为主流的价值原则,它们同时也成为社会体制合法性评判的依据:当某种体制被认为合乎这些原则时,其合法性便获得了辩护;而当二者被视为相互冲突时,这种社会的合法性往往便会受到质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