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是操作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19bd634b4daa58da0114ad6.png)
1.患者仰卧位,清除口腔内假牙、血块及分泌物等异物后,头部充分后仰,使口、咽、喉三点呈一直线。
2.左手持喉镜,右手将患者上、下齿分开,将喉镜叶片沿口腔右颊侧置入,将舌体推向左侧,即可见到悬雍垂。再继续进人,即可见到会厌,把喉镜向上提起,不得以牙齿当支点,并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
门即可)。如有管芯,立即拨出,向导管气囊内注入空气5~7m1。
4.连接筒易呼吸器,挤压呼吸器气囊,并双肺听诊,如有呼吸音,立即退出喉镜,放入牙垫,用胶布将气管导管与牙垫固定。亦可连接呼吸机及氧气。
气管插管讲课知识点总结
![气管插管讲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8bb6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4.png)
气管插管讲课知识点总结一、气管插管的适应症气管插管适用于以下情况:1. 重度呼吸道阻塞:例如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导致的严重肺功能损害。
2. 麻醉过程中的人工通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时,可以进行气管插管。
3. 检测呼吸道分泌物:在严重感染或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需要进行呼吸道分泌物检测时,可以进行气管插管。
二、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检查呼吸道和气道通畅情况,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和监测仪器,准备好气管插管所需的器材。
2. 麻醉和镇痛:通过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利用镇痛技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气管插管:通过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等器械,将气管插管导管插入气管,确保其位置合适并固定好。
三、监测和护理1. 监测:对气管插管后的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2. 护理:定期进行气管插管导管口及周围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清洁、导管通畅等。
四、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处理1. 气管插管的脱位:导致气道阻塞,可通过重新定位气管插管来解决。
2. 呼吸道感染:对气管插管后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抗感染治疗。
3. 气道梗阻: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气管插管的拔管时机气管插管拔管的时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呼吸道病情改善,可以自主呼吸。
2. 患者气道分泌物清除、气管导管通畅。
3. 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能够保护自己的气道。
六、气管插管的危险和禁忌气管插管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主要包括气道损伤、感染等。
同时,对于一些禁忌病史的患者,例如严重颈部创伤、颅内高压等情况,也不宜进行气管插管。
在总结以上知识点后,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气管插管的适应症、操作流程、监测和护理、并发症处理、拔管时机、危险和禁忌等相关知识。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应该充分掌握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做到科学、严谨、安全地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气管插管是操作
![气管插管是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25087eb1a32d7375a41780b4.png)
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1、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解领扣。
2、操作者立于病人头顶侧,左手拇指推下唇及下颌牙龈,使口腔张开,右手握喉钳的镜柄,将钳片从口腔右侧伸入、渐进、渐移向中线,把舌体推向左侧,暴露悬臃垂。
3、镜片沿舌根再深入,同时提起镜柄,暴露会厌的上缘,镜片顶端伸至会厌,将其挑起暴露声门。
4、改用左手握镜柄,固定镜片位置,右手持气管导管,由口腔右侧伸入,导管斜面开口对准声门,当斜面开口已进入声门时,技出管芯,稍向左或右转向,把导管推入气管达一定深度,成人一般推进到声门下3-4cm,小儿酌减,切忌过深,插管深度即门齿至管端深度,约需长至耳垂,再加2cm为准。
5、放入牙垫,退出喉钳,试听二肺呼吸音,以确定导管是否已插入气管,调好导管位置,以胶膏将导管及牙垫一起固定于病人的面颊旁。
6、向气管导管套囊中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插管完毕,即接上呼吸器街加压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术的注意事项1、行气管插管前要充分给氧,以防插管时突然呼吸停止,加重缺氧。
2、使用喉钳用力不能太猛,插入不能太深,否则会厌顶端可损伤会厌及声带,导致喉头水肿及并发生。
3、插入导管粗细合适,过细使呼吸道阻力增加,尤其是呼气阻力增加,致使氧气蓄积过多。
4、经常注意导管和牙垫的固定,随时吸尽口腔分泌物,防止导管滑脱。
5、气管内插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气囊压迫气管而发生并发症,不超过48-72h,如需继续使用呼吸器者,应行气管切开。
6、插管用具使用完毕,喉钳的钳片、牙垫、管芯,应先用肥皂水刷洗,清水冲净,然后浸气管插管术【学习目的】1.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禁忌证;2.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故应谨慎。
3.喉头严重水肿者,不宜行经喉人工气道术。
4.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宜待凝血功能纠正后进行。
5.巨大动脉瘤,尤其位于主动脉弓部位的主动脉瘤,插管有可能使动脉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须操作轻柔、熟练,患者要安静,避免咳嗽和躁动。
气管插管操作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275c40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6.png)
气管插管操作标准概述: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本文档旨在提供气管插管操作的标准步骤,以确保操作安全和有效。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确保所有必需的器材和药物齐全且无损坏。
- 检查气管插管设备的完整性和干净程度。
- 洗手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2. 患者准备:- 将患者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保持舒适。
- 检查患者的口腔和咽部,确保无异物或分泌物。
- 给予患者充分的镇静和麻醉,以减少不适或疼痛。
3. 插管操作:-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尺寸。
- 使用正确的技巧将气管插管导入患者的口腔和喉部。
- 观察气管插管的进展,确保正确放置于气管内。
4.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 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胸部X光或呼气二氧化碳检测仪)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 检查有无误吸胃内容物的迹象,避免误插到食管。
5. 固定气管插管:- 使用安全可靠的固定带将气管插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 确保固定带不过紧或过松,以免造成患者不适。
6. 监测和护理:- 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氧合指标。
- 定期检查气囊压力并调整,以确保适当的气道压力和密封。
- 注意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除。
7. 注意事项:-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和观察,及时协调应对任何意外情况。
- 记录操作过程、气道参数和患者的反应,以供后续评估和参考。
总结:气管插管操作是一项需要高度技术和谨慎的医疗操作。
按照本文档提供的操作标准步骤进行操作,可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注意及时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和观察。
以上所述为气管插管操作的标准步骤,仅供参考和使用,并不构成法律建议或规范。
操作者应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行使职责,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决策。
气管插管流程
![气管插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4c22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4.png)
气管插管流程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急救操作,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通畅和气道通畅,帮助患者呼吸。
下面将向您介绍气管插管的流程。
1. 评估患者: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氧饱和度等。
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呼吸困难且气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则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2. 准备设备:准备好插管所需的设备,包括口咽镜、气管插管管、气囊球、连接管、吸痰器等。
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
检查气管插管的长度是否适合患者,一般为插管距离口腔裂隙的深度加25-30厘米。
3. 采取适当的体位: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头部后仰,使口腔与气管一直线,保持口腔开放。
4. 做好预备工作:戴好手套,将口咽镜浸泡在温水中以减少不适感。
同时准备好协助手,为患者通气做好准备。
5. 口咽镜插入:将浸泡好的口咽镜沿舌背侧缘插入口腔,推至咽喉深处,观察声门。
通过咙促咳试验诱发咳嗽,通气顺畅。
6. 口咽镜引导:以右手抓住气管插管,用左手扳指推开舌头,将气管插管插入口咽镜端。
插管应平行于舌面直线。
当插管进入声门后即停顿片刻,给予患者补充通气,以防止窒息。
7. 气囊充盈:插管进入声门后,先把口咽部分置入患者口中,再轻轻将插管深入至适当位置(即5-7cm进入声门)。
充分充盈气囊,注入10ml空气,防止漏气。
8. 固定气管插管:将插管与固定带固定牢靠,避免插管移位。
9. 通气,并检查:连接吸痰器、氧气管等设备,对患者进行通气,并观察气道通畅和呼吸情况。
10. 检查气管插管位置:通过听诊或胸片等方式,确定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11. 纪录术后情况:在患者的病历中记录气管插管过程和术后情况。
在整个气管插管过程中,需要及时识别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误吸、颈动脉损伤、声带损伤等。
气管插管是一项较复杂的操作,在进行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同时,操作者需要细心、耐心,并在操作中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操作步骤。
在实施气管插管时,应按照制定好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操作步骤进行,以提高操作质量和安全性。
气管插管制度
![气管插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d7e38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5.png)
气管插管制度气管插管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对于气管插管操作的规范和规定,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气管插管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
1. 气管插管的目的和适应症:- 气管插管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 适应症包括严重的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口咽部梗阻等病情。
2. 气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步骤:- 预备: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呼吸是否稳定。
- 麻醉和镇静:进行局部麻醉和镇静,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 拓宽口咽部:将舌抑制器放置在舌根上,以拓宽进入气管的通道。
- 插入气管导管: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导管,插入患者的口腔,通过喉部到达气管位置。
- 固定导管:将导管固定在患者鼻部或口腔周围,确保其在插管期间保持稳定。
- 连接呼吸机:插入导管后,立即连接到呼吸机,确保气体的正常流通。
3. 气管插管的风险和并发症:- 过度插管:导管插入过深,可能造成压迫性肺损伤。
- 插管位置不当:导管位置偏移或不准确,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
- 感染:插管过程中可能引起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导管周围感染等。
- 气胸和纵隔气肿:插管过程中,可能损伤肺部或气管周围组织,导致气胸和纵隔气肿。
4. 气管插管的护理措施:- 定期检查导管位置:通过X射线或其他合适的方法,定期检查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 清洁护理:定期清洁导管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 气囊压力监测:定期检查导管气囊的压力,确保其适当充气,避免气囊破裂或过度充气。
- 定期翻身:如果患者长时间插管,需要定期翻身,以减少皮肤损伤和压疮的风险。
- 安全固定:定期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确保其在插管期间保持稳定。
5. 插管后的拔管准备:- 拔管前评估:在拔除气管导管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拔除的时机合适。
- 拔管过程:在拔除导管时,需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在场,并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 监测和观察:在拔管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氧气饱和度,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处置预案
![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153bd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05.png)
一、预案背景气管插管是临床抢救和麻醉过程中常用的操作,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患者自身原因或其他突发状况,气管插管可能会发生意外脱管。
为提高医务人员应对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应急预案,确保医务人员在发生意外脱管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抢救工作。
2. 提高医务人员对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认识,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3.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意外脱管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因气管插管意外脱管而需进行抢救的患者。
四、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组成:- 组长:科室主任- 副组长:护士长- 成员: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麻醉师等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气管插管意外脱管:(1)医务人员立即报告组长,启动应急预案。
(2)组长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及人员到位,协助抢救。
(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浓度吸氧。
2. 抢救措施:(1)医生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2)护士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
(3)呼吸治疗师迅速连接简易呼吸器,给予患者呼吸支持。
(4)麻醉师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麻醉药物,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3. 重新置管:(1)在医生指导下,护士协助患者进行气管插管。
(2)确保气管插管位置正确,固定牢固。
(3)医生对气管插管进行听诊,确认插管成功。
4. 观察与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
(2)记录抢救过程,包括用药、操作、病情变化等。
5. 后期处理:(1)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2)对医务人员进行总结评估,查找原因,改进工作。
(3)对相关科室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六、预案实施要求1. 各级医务人员应熟悉本预案内容,掌握应急处置流程。
气管插管试题及答案
![气管插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24ed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7.png)
气管插管试题及答案试题一:简答题(共10分)请简要解释气管插管的目的和作用。
答案:气管插管是一种医疗行为,通过将一根特殊管道插入气管以维持呼吸道功能。
其目的是确保气道通畅,使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呼吸和氧气供应,以及有效清除分泌物。
作用包括维持正常的气道通道,辅助机械通气,保护肺部免受吸入性损伤,以及提供抗感染的保护。
试题二:选择题(共20分)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1. 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操作。
(A)外科;(B)内科;(C)口腔;(D)急诊。
答案:(B)内科。
2. 以下哪种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A)鼻塞;(B)肺部感染;(C)头痛;(D)腹泻。
答案:(B)肺部感染。
3. 气管插管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
(A)治疗呼吸困难;(B)降低体温;(C)增加血液循环;(D)调节肠道功能。
答案:(A)治疗呼吸困难。
4. 气管插管需要借助_______等器械进行操作。
(A)导尿管;(B)注射器;(C)喉镜;(D)针头。
答案:(C)喉镜。
试题三:判断题(共15分)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 气管插管可用于心脏手术患者进行人工心脏辅助(√/×)。
答案:×2. 气管插管后,可以通过插管向患者口腔内注入液体(√/×)。
答案:×3. 成人患者气管插管的最常见途径是经过鼻子(√/×)。
答案:×4. 气管插管后,患者可能会感到喉咙疼痛和异物感(√/×)。
答案:√试题四:应用题(共35分)以下是一个实际的临床案例,请回答相应问题。
案例:一名42岁男性患者因交通事故致严重颅脑损伤被送至急诊科。
经过初步处理后,医生决定进行气管插管以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1. 请列举进行气管插管时需要使用的器械。
(5分)答案:喉镜、气囊插管、导丝、唾液吸引器、呼吸机。
2. 在进行气管插管前,医生需要评估哪些患者指标?(5分)答案: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和深度、氧饱和度、颈部活动度、颅内压情况等。
气管插管操作准则
![气管插管操作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d6fbf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2.png)
气管插管操作准则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气管插管操作的准则,以确保操作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性。
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操作,常用于维持患者的通气功能或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遵循本准则,医护人员能够正确、安全且高效地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操作准则1. 在进行气管插管前,医护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和气道通畅性,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设备和尺寸。
2. 在操作气管插管前,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洗手和穿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进行准备。
3. 在操作气管插管时,医护人员应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通常是头部后仰。
4. 在使用气管插管设备进行插管时,医护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并遵循以下步骤:- 用手持气管插管设备的手柄,将插管器引入患者口腔。
- 将插管器顶端缓慢引导通过喉部,向下滑动至气管入口。
- 确认插管器顶端已进入气管,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抬起,确认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
- 将气管插管设备继续推进至合适的深度,然后逐渐拔出插管器。
- 确保插管器顶端已完全从气管插管中拔出。
5. 在插管完成后,医护人员应通过胸廓上下运动、听诊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判断气管插管是否正常,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和通气。
6. 在插管操作完成后,医护人员应确保气囊充气适当,并通过气囊进行封闭测试,以确保气管插管的密封性和固定性。
7. 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气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误吸、损伤等。
8. 完成气管插管操作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监测和护理,包括呼吸、氧饱和度、循环等方面的观察,以及持续维护好气管插管。
结论按照本文档提供的气管插管操作准则,医护人员能够在操作过程中减少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然而,操作气管插管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操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且每位操作者都应独立思考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困难气管插管名词解释(一)
![困难气管插管名词解释(一)](https://img.taocdn.com/s3/m/fa11ec3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8.png)
困难气管插管名词解释(一)困难气管插管名词解释1. 气管插管(Tracheal intubation)•概念:气管插管是一种医疗操作,通过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气管内,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并辅助通气。
•例子:气管插管常用于麻醉、重症监护等情况下,以确保患者正常呼吸,维持血氧饱和度。
2. 困难气管插管(Difficult tracheal intubation)•概念:困难气管插管是指由于解剖结构异常或其他原因导致气管插管操作困难或失败的情况。
•例子:困难气管插管可能由于患者颈部活动度受限、气道狭窄、声门异常等原因引起,需要采取特殊技术和设备来应对。
3. 扩张剂(Vasoconstrictor)•概念:扩张剂是一种药物,用于收缩血管,以减少气道黏膜充血和水肿,提供更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例子:常用的扩张剂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它们可通过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从而减少黏膜水肿。
4. 镜下插管(Video-assisted tracheal intubation)•概念:镜下插管是一种使用气道内窥镜辅助进行气管插管的技术,可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例子:通过将气道内窥镜插入气管,医生可以实时观察气道解剖结构,指导插管操作,减少插管困难和并发症的发生。
5. 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概念:无创通气是一种通过面罩或鼻罩,不需气管插管的方法,向患者提供有创通气支持。
•例子:无创通气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力衰竭等病情稳定的患者,可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创伤,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是关于困难气管插管相关名词的解释和例子,这些名词涉及气管插管的操作技术、药物治疗和辅助设备等方面。
在面对困难气管插管的情况下,医生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保证气道通畅和患者的安全。
气管插管与拔管指南
![气管插管与拔管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efc2f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c.png)
气管插管与拔管指南一、概述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维持或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
而拔管则是将气管插管在患者病情改善后顺利撤除的过程。
本指南旨在提供气管插管与拔管操作的指导,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前期准备1. 确认插管或拔管的适应症和必要性。
2. 检查患者的气道状况,并评估插管或拔管的难度。
3. 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包括插管管、拔管套件、氧气供应和纤维支气管镜等。
三、气管插管操作步骤1. 为患者施加足够的麻醉。
2. 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插管管,并确保插管管位于气管内。
3. 确认插管的位置,可以通过肺鼓动、气囊充气和听诊气流声进行判断。
4. 确保插管管的稳定,可以通过固定带或牙齿夹等方式进行固定。
5. 连接氧气供应和呼吸机,确保患者的正常呼吸。
四、气管拔管操作步骤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评估患者的拔管可能性。
2. 喂食患者,保持患者的胃内没有食物。
3. 准备好拔管套件,并确保有足够的人员参与操作。
4. 拔管前,通过吸痰和氧气吸入等方式清理气道。
5. 快速但平稳地拔除插管管,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6.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氧饱和度,以及呼吸状态的恢复情况。
五、注意事项1. 在插管或拔管操作前,要充分准备并评估患者的情况,确保操作的安全。
2. 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状况,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并发症。
3. 在操作结束后,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并提供必要的护理和观察。
以上是气管插管与拔管的指南,希望能对医务人员在实践中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气管插管 原理
![气管插管 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ae36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4.png)
气管插管原理
气管插管是一种医疗操作,用来确保气道通畅,并辅助呼吸功能。
它的原理是通过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至气管,以替代或辅助受损或无效的自然气道。
首先,进行气管插管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麻醉和镇痛,以确保患者无任何疼痛和不适感。
随后,医生使用喉镜或喉照等工具,通过口腔将插管器械引导至气管入口。
在此过程中,医生会通过适当的技巧和手法确保插管器械顺利通过喉部、气管及喉下间隙。
一旦插管器械通过了气管入口,医生会逐渐推进管子至气管深处。
为了确保插管的成功且准确,可能需要应用适当的力量和调整器械的角度。
当插管器械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医生会将管子留在气管内。
插管后,医生会通过一边的通气管道向气管供氧,并从另一边的通气管道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
这样,氧气可以经由管子到达肺部,从而满足患者的呼吸需求。
同时,插管还可以帮助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保持气道的通畅性。
总之,气管插管的原理是通过插入一根管子至气管,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并提供合适的氧气供应和废气排出。
这种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简述气管插管的操作要点
![简述气管插管的操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df14bd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d.png)
简述气管插管的操作要点
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维持患者的通气和氧合。
其操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准备工作:在进行气管插管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设备,如气管插管管、喉镜、呼吸机等。
同时,需要检查患者的口腔和喉咙,确保没有明显的阻塞物。
2. 麻醉:在气管插管前,需要给患者进行适当的麻醉,以减轻插管过程的不适感。
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3. 定位:在插管前,需要通过喉镜或其他辅助工具将气管插管导入到正确位置。
插管的正确位置是在气管中央,并且插管尖端应位于气管分支的上方,以确保气道通畅。
4. 固定:插管成功后,需要将气管插管固定在患者的口腔或鼻腔。
固定的目的是防止插管脱出或意外移位,保证气道通畅。
5. 监测:在插管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氧合情况。
通过监测呼吸音、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插管相关的并发症。
除了以上操作要点,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需要熟悉气管插管的解剖结构,包括口腔、喉咙和气管的形态特点,以便在操作过程中更加准确地定位。
- 在插管过程中,要注意维持患者的通气和氧合,避免插管时间过长导致氧合不足。
-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需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插管策略。
-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痛苦感。
总之,气管插管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医疗操作,操作者需要熟悉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和操作技巧,并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以确保插管的安全和有效。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https://img.taocdn.com/s3/m/3cf83d1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5.png)
饱胃及高风险返流患者,考虑低压力的正压通气,并按需采取Sellik手法行环状软骨压迫。
手术室外的经鼻插管常用吗?有没有独特优势?
除非某些特殊疾病如严重烧伤畸形、下颌关节强制等导致张口度极小,一般来说直视喉镜下行经口插管仍是首选,因此临床医师有经鼻插管需求时,麻醉医师应当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选择;
02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或呼吸微弱、意识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紧急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和治疗。2、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供的需要、严重酸中毒、严重呼吸肌疲劳。3、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返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者。4、存在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5、急性呼吸衰竭;不能满足机体通气和氧供的需要,而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6、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不能满足机体通气和氧供的需要,而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7、麻醉手术无绝对禁忌症。
本文的目的是促进跨学科间的相互理解,鼓励更好的危机管理,并探讨现有的气道指南在手术室之外如何合理应用。
手术室外的插管,到底该不该插,麻醉医生有没有决定权?
决定权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临床医师的决定是否真正有利于患者,“提前插管防止下半夜被叫醒”这种答案是不能被容忍的。所以这个问题就转化为:急救插管的适应证到底有哪些?
各种原因引起的的自主呼吸停止;
自助呼吸或无创通气手段不能满足机体氧供,变现为氧分压或脉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
因昏迷、谵妄或反射减弱等原因引起的呼吸道分泌物无法清除、胃内容物返流及上消化道大出血等误吸风险极高;
中枢性或周围性因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衰急剧加重;
气管插管器的操作流程与维护技巧
![气管插管器的操作流程与维护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478a3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c.png)
气管插管器的操作流程与维护技巧气管插管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插入气管插管,为患者提供通气支持。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维护技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气管插管器的操作流程和维护技巧,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并安全地使用该设备。
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之前,确保准备充分,并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
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插管器型号和规格,并确保设备无损坏或污染。
2.术前准备患者应当处于适当的姿势,一般为头部后仰15度,并使用口咽麻醉剂或局部麻醉剂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气管插管器、连接管、呼吸机等设备,并将其连接到气管插管器上。
3.插管技术(1)将插管器的前端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插入时对患者的刺激。
(2)用左手经口腔或鼻腔将插管器插入,同时顺利推进插管器,直到插管器完全进入气管。
(3)观察插管器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有需要,可以通过听呼吸音和观察胸廓的抬升来判断气管插管器的位置。
4.固定和连接将气管插管器固定在患者的牙齿或唇部,避免插管器的移动。
同时,将连接管连接到插管器和呼吸机上,确保气体通畅。
5.调整和检查调整呼吸机的参数、气体流量和压力,以满足患者的通气需要,并确保插管器的位置稳定和固定。
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SpO2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确保插管器的正常功能。
维护技巧: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气管插管器的外观,确保其无损坏和污染。
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
此外,还需检查插管器的连接部分,确保其固定和密封。
2.清洁与消毒在每次使用后,将插管器浸泡在酶洗涤剂中,以去除残留的分泌物和细菌。
然后,使用清水彻底冲洗插管器,并在消毒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最后,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将其擦干,并存放在干燥、洁净的地方。
3.储存与保养储存气管插管器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同时保持插管器整洁。
定期检查储存条件和插管器的有效期,确保其在需要时可靠可用。
4.定期更换根据使用寿命和厂家建议,定期更换气管插管器和相应的配件,以保证其性能和功能的稳定。
医院气管插管操作规范培训
![医院气管插管操作规范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123d7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3.png)
培训要求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03
气管插管操作步骤
麻醉与镇静
麻醉
在气管插管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 处理,以减轻插管过程中的不适感和 疼痛感。
镇静
为了使患者保持安静和配合,需要给 予适当的镇静药物,如安定、咪达唑 仑等。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不适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05
气管插管操作的注意事项与 风险应对
防止误插食管
确认插管位置
在插入气管插管后,应立即使用听诊 器听诊胸部和上腹部,观察呼吸音和 胃部蠕动波,以确定插管是否误入食 管。
观察患者反应
使用喉镜辅助
使用喉镜辅助观察声门位置,确保插 管通过声门进入气管,避免插入食管 。
医院气管插管操作规范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气管插管操作概述 • 气管插管操作前的准备 • 气管插管操作步骤 • 气管插管操作后的护理与观察 • 气管插管操作的注意事项与风险应对 • 气管插管操作的培训与考核
01
气管插管操作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气管插管是一种紧急医疗操作, 通过将导管插入患者气管,以保 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能够正 常呼吸。
重要性
在紧急情况下,如患者失去意识 、呼吸道梗阻或呼吸衰竭,气管 插管是维持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 。
气管插管操作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手术室
在麻醉手术过程中,为了 确保患者安全地进行手术 ,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急诊室
对于出现呼吸衰竭、呼吸 道梗阻等紧急状况的患者 ,需要在急诊室进行气管 插管。
气管插管操作方法
![气管插管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c8be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c.png)
气管插管操作方法
气管插管操作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必要的器械和设备准备,包括气管插管管、一次性注射器、气管切开套装、手套、口罩、无菌巾等。
2. 患者准备:将患者放置在平躺位,头部向后仰,颈部稍微伸直。
3.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在患者喉部进行表面麻醉。
4. 打开气管插管包装,确认气囊是否漏气。
5. 在空气封闭的情况下,迅速插入气管插管,直到面部部位与患者下颌角相接。
6. 连接呼吸机管道,将气囊充气,确认插管位置正确。
7. 固定气管插管:使用绷带或气管插管固定器将气管插管固定好。
8. 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气道通畅度、呼吸频率、动脉血气等指标。
9. 维持气管插管:注意定期排痰和保持气道通畅。
请注意,上述操作仅为概述,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护人员经验进行调整。
临床操作属于医疗操作范畴,需由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气管插管的原理是什么
![气管插管的原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b667db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a.png)
气管插管的原理是什么
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保持患者的通气道畅通,并确保正常呼吸。
它是一种通过将管道插入气管,使空气能够在气管和支气管中自由流动的方法。
气管插管的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气道开放:当患者失去自主呼吸能力或无法维持通畅的气道时,气管插管通过维持气道开放,确保空气能够顺利进入肺部。
插管能够避免气道的狭窄、塌陷或堵塞,保证呼吸道的畅通。
2. 新鲜空气供应:气管插管能够有效地将新鲜空气输送到肺部,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
通过插管将气道与呼吸机连接,呼吸机能够提供适当的氧气和正常浓度的气体,使患者体内氧气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3. 呼吸控制:气管插管能够实现对患者呼吸过程的控制。
通过插管,医护人员可以调整气流量、气流速度和吸气/呼气比等参数,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比如,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可以通过插管控制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等参数,实现正常呼吸。
4. 痰液引流:气管插管还可以帮助引流患者呼吸道的痰液。
在插管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安装病人的气管插管和抽痰管,通过护理措施和抽痰技术,及时清除呼吸道内产生的分泌物,减少感染的风险。
5. 预防误吸:气管插管可以减少误吸的风险,避免固体或液体进入气道。
在插管过程中,细长的管道能够抵挡来自食道和喉部的压力,将食物或液体引导至食道,保证其通过消化道而非气道的通道。
总之,气管插管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将管道插入气管,维持气道开放、输送新鲜空气、实现呼吸控制、引流痰液、预防误吸等方式,确保患者的正常呼吸和通气。
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麻醉、紧急抢救、重症监护和其他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医疗领域,并在救治危重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管插管操作规定
![气管插管操作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d98a03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e.png)
气管插管操作规定1. 概述气管插管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辅助机械通气。
本操作规定旨在确保气管插管操作的安全、有效和标准化。
2. 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器械的使用方法;-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药物,如呼吸机、气管插管导管、喉镜等;- 清洁操作区域,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2.2 插管过程具体的插管过程如下:1. 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并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头后仰;2. 使用喉镜检查患者的口腔和喉咙,确保通畅;3. 持握气管插管导管,将其插入患者口腔,直到到达气管入口,同时观察插管的进程;4. 确认插管位置正确后,固定导管,以防止其脱出;5. 连接气管插管导管和呼吸机,调整合适的通气参数;6. 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氧气饱和度等生理参数,并及时调整呼吸机的设置;7. 插管操作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后续处理,如清洁和消毒操作区域。
3.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操作人员应具备足够的操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患者在插管过程中可能出现意外情况,操作人员需随时准备应对;- 操作前后要确保呼吸机和气管插管导管的正常功能和无创伤;- 插管过程需轻柔、缓慢进行,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损伤风险。
4. 紧急处理如果插管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通畅;2. 暂停插管操作,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3. 马上寻求紧急医疗支援,并向相关人员报告情况。
5. 维护和监测完成气管插管操作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维护和监测,包括以下方面:- 定期检查气管插管导管和呼吸机的功能和状态;- 监测患者的呼吸、氧气饱和度和循环情况;- 定期更换气管插管导管,以减少感染风险。
以上为气管插管操作规定的概述和主要内容,操作人员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按照操作规定严格执行。
气管插管制度
![气管插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b13ed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f.png)
气管插管制度
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
气管插管制度是针对气管插管操作而制定的制度,其内容如下:
1.气管插管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前需做好各项准备,如准备喉镜、
导管、连接管、牙垫、注射器等物品。
2.插管时,需在明视下插入导管,同时采用两种方法确定导管是否在气管
内,分别为:按压病人双侧胸部,听和看导管开口是否有温热气流呼出;
挤压呼吸囊,观察两侧胸廓是否均匀抬起,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均匀一致,而上腹部无气过水声。
3.确定导管在气管内以后再进行固定,顺序为先内再外而固定。
4.气管插管操作完成后,需做好记录,包括插管深度、导管内径等数据。
5.在气管插管期间,需定期检查气囊压力,以确保导管通气效果。
6.气管插管拔管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拔管前需确保患者可以进行自主呼
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1、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解领扣。
2、操作者立于病人头顶侧,左手拇指推下唇及下颌牙龈,使口腔张开,右手握喉钳的镜柄,将钳片从口腔右侧伸入、渐进、渐移向中线,把舌体推向左侧,暴露悬臃垂。
3、镜片沿舌根再深入,同时提起镜柄,暴露会厌的上缘,镜片顶端伸至会厌,将其挑起暴露声门。
4、改用左手握镜柄,固定镜片位置,右手持气管导管,由口腔右侧伸入,导管斜面开口对准声门,当斜面开口已进入声门时,技出管芯,稍向左或右转向,把导管推入气管达一定深度,成人一般推进到声门下3-4cm,小儿酌减,切忌过深,插管深度即门齿至管端深度,约需长至耳垂,再加2cm为准。
5、放入牙垫,退出喉钳,试听二肺呼吸音,以确定导管是否已插入气管,调好导管位置,以胶膏将导管及牙垫一起固定于病人的面颊旁。
6、向气管导管套囊中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插管完毕,即接上呼吸器街加压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术的注意事项1、行气管插管前要充分给氧,以防插管时突然呼吸停止,加重缺氧。
2、使用喉钳用力不能太猛,插入不能太深,否则会厌顶端可损伤会厌及声带,导致喉头水肿及并发生。
3、插入导管粗细合适,过细使呼吸道阻力增加,尤其是呼气阻力增加,致使氧气蓄积过多。
4、经常注意导管和牙垫的固定,随时吸尽口腔分泌物,防止导管滑脱。
5、气管内插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气囊压迫气管而发生并发症,不超过48-72h,如需继续使用呼吸器者,应行气管切开。
6、插管用具使用完毕,喉钳的钳片、牙垫、管芯,应先用肥皂水刷洗,清水冲净,然后浸气管插管术【学习目的】1.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禁忌证;2.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故应谨慎。
3.喉头严重水肿者,不宜行经喉人工气道术。
4.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宜待凝血功能纠正后进行。
5.巨大动脉瘤,尤其位于主动脉弓部位的主动脉瘤,插管有可能使动脉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须操作轻柔、熟练,患者要安静,避免咳嗽和躁动。
6.如果有鼻息肉、鼻咽部血管瘤,不宜行经鼻气管插管。
【教学方法】1.观看多媒体教学视频。
2.在模拟的气管插管场景下,借助气管插管模型,由教师进行讲解与示范,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示范操作。
备齐气管插管相关用具,尽可能接近临床情景。
3.学生分组在气管插管模型上进行训练,教师从旁指导。
4.临床实践观摩。
【器械准备】气管插管模型1个(图1)、多功能成人气道管理与CPR训练模型1个(图2)、ECS综合模拟人1个(图3)、麻醉喉镜1套、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图1成人气道插管半身模型图2多功能成人气道管理与CPR训练模型图3 ECS综合模拟人【术前准备】1. 详细了解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
2.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说明气管插管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简要说明操作过程,消除患者顾虑,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是否明亮。
4.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5.术者及助手常规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
【操作步骤】1.患者仰卧,头垫高10 cm,后仰。
术者右手拇、示、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
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
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图4)。
图4 用喉镜暴露声门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图5)。
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
退出喉镜(图6)。
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图7)。
图5 插入气管导管图6 退出喉镜图7 固定导管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 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术后处理】整理用物,医疗垃圾分类处置,并作详细记录。
【注意事项】1.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齿。
待声门开启时再插入导管,避免导管与声门相顶,以保护声门、后部粘膜、减少喉头水肿的发生。
2.防止牙齿脱落误吸。
术前应检查患者有无义齿和已松动的牙齿,将其去除或摘掉,以免在插管时损伤或不小心致其脱落、滑入气道,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3.防止气囊滑脱。
如果气囊固定在导管上,一般不会滑脱。
但如果导管与气囊分开,应选择与导管相匹配的气囊,并用丝线捆扎在导管上,防止其滑脱落入气道,造成严重的后果。
4.检查导管的位置。
一般气管插管后或机械通气后应常规行床边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位置。
5.防止插管意外。
气管插管时,尤其是在挑起会厌时,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生命垂危或原有严重缺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
因此插管前应向患者的家属交待清楚,取得理解和配合。
插管时应充分吸氧,并进行监测,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6.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秒,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
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痴,影响呼吸道通畅。
7.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小时,72小时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
导管留置期间每2~3小时放气1次。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经口明视下插管法)只有呼吸道畅通(即开放气道),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人工辅助通气。
无论是抢救重度外伤还是内科危重病人,首要措施就是保持呼吸道畅通;尤其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无论是基础生命支持(第一个ABCD)还是高级生命支持(第二个ABCD),排在第一位“A”的始终是开放气道。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通畅呼吸道的简捷有效方法,除全身麻醉外,在许多危重病人的抢救中,为有效进行机械通气,清除气管内痰液或血液,防止呕吐窒息,解除呼吸道梗阻创造了先决条件。
气管插管所建立的人工气道,成为病人身上最重要的一条“生命线”。
根据CPR`2000国际指南,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金标准”;但不是唯一的金标准,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临时代替,如无创性氧气面罩、喉罩通气道、紧急环甲膜穿刺等;然而气管插管仍旧是唯一最可靠的方法。
一、气管插管的适应症1、各种全麻手术;2、预防和处理误吸或呼吸道梗阻,如腹内压增高、频发呕吐、颈部肿瘤、压迫气管、极度肥胖等;3、呼吸功能不全,需接人工呼吸机;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二、相对禁忌症1、喉头水肿;2、急性喉炎;3、升主动脉瘤;4、在心肺复苏时没有绝对禁忌症。
三、气管插管的优缺点(一)优点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2、保证人工气道密闭不漏气,便于人工呼吸机的控制与辅助呼吸模式管理,顺利并有效地行正压通气;3、降低呼吸阻力,减少呼吸作功。
(二)缺点1、需要专业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和专门的培训;2、气管导管存在折屈不通、插管过深或导管脱出的危险;3、插管可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如因操作不当即刻引起的并发症、导管存留期间的并发症,以及拔管后即刻或延迟性发生的并发症等四、气管插管方法学分类(一)经口或经鼻插管法:经口插管方法简单快速,而经鼻的耐受性较好。
(二)明视或盲探插管法:ì弯型喉镜ì导管盲探1.明视í直型喉镜2.盲探í手指探触î纤支镜引导 î逆行引导五、有关的解剖学知识1、喉头喉头位于颈4 ~ 5椎体前面,为气管的入口,起调节和维持呼吸及胸腔内压力作用,也是发音的主要器官;由9块软骨及其附连的韧带和9条肌肉组成。
喉头的重要结构包括会厌、声门裂和环甲膜三部分:(1)会厌——位于喉头上方的半月形软骨盖,覆盖气管入口,平时处于半开合状态以便随时呼吸,但正好遮挡住其下方声门裂的视线,直视下无法窥见。
吞咽时会厌盖住气管入口防止呛水。
(2)声门裂——左右声带之间的裂隙,为气管开口的标志;借助喉镜抬起会厌后,即可在明视下显露,声门裂暴露得越好则插管越顺利。
声门裂的前2/3由膜性真声带构成,后1/3由杓状软骨声带突构成。
(3)环甲膜——甲状软骨前下缘与环状软骨之间的膜状韧带,结构十分薄弱。
其重要解剖意义在于,如果病人因异物卡喉或喉头水肿造成严重窒息,来不及气管插管或无法气管插管时,可立即实施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术,马上缓解呼吸困难,取得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
2、气管相当于颈7~胸5椎体前面,全长约为10~14cm,上连环状软骨、下止隆突;前壁由16~20个气管软骨环组成,后壁为肌肉层,迷走神经支配气管遇刺激后易发生剧烈呛咳(尤其隆突受到刺激),支气管痉挛或迷走心脏反射而致心搏骤停。
3、左右支气管右支气管总长2cm,与气管构成20~25°角,内径较粗,易误入左支气管总长5cm,与气管构成40~50°角,异物相对不易进入4、上呼吸道三轴线①口轴线ü——去枕平卧,头低位ý(直角)②咽轴线þ ü——头部抬高(抵消)ý(锐角)③喉轴线þ ——头部后仰(必须)三轴线平行得越好,则插管越顺利。
5、气管插管的解剖标志:门齿®舌®悬雍垂®会厌®声门裂(第一标志)(第二标志)六、气管插管的必备器械(一)喉镜1、弯型喉镜:放在会厌的上方抬会厌,暴露声门裂时不会损伤到会厌;2、直型喉镜:放在会厌的下方挑会厌,暴露声门裂时势必损伤到会厌,因此现已淘汰。
(二)气管导管:①Portey导管聚氯乙烯制成、特殊无毒★固化套囊、不透X光②Parol导管塑胶化的聚氯乙烯制成七、经口明视下的插管方法与步骤(一)插管前物品准备1、弯型喉镜(必须随时保证亮灯)2、气管导管(检查套囊是否完好)3、导引钢丝(管芯距导管开口1cm)4、10ml注射器(用于套囊充气)5、消毒的液体石蜡(润滑导管壁)6、牙垫与胶布(用于外固定导管)7、吸引装置及吸痰管(随时可启动)8、带活瓣的复苏球囊(须连接好氧气)9、铺两块无菌治疗巾(注意无菌观念)10、操作人员戴帽子口罩(首先戴好)(二)摆放体位与开放气道1、摆好体位:病人仅需取“去枕平卧位”,简单方便,不用采取传统的“经典式”或“修正式”体位;而术者站立于病人的头顶部,两脚一前一后蹲弓步,身体尽量往下沉,视线与喉轴线平行。
2、开放气道:术者用双手托病人双下颌(大拇指放置于两侧鼻翼附近),打开口腔检查并清除口腔内异物;插管全程应始终保持病人头后仰,显露喉结。
3、必要时(指病人有心跳时),采用面罩给纯氧1分钟,以防插管过程中诱发病人心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