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趣味故事185山中幻影素材新人教版
人教版物理八(上)教学故事4
物理教学故事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部分时,雾、雾淞、霜、雪、冰雹、云、雨、露珠在课堂中我们很难直接观察到。
所以我们用录像把这些自然现象浓缩在一个几分钟的片子里,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教授电压、电流时,学生对于电流、电压看不清,摸不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利用FLASH制作相应的课件,把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过程,电流强度的大小用不同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类比法将电流和水流,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变得容易起来。
课件的展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从未涉及过的事物,而且为直接感知,观察这些事物或现象创造了条件。
把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形象化,突出了事物的重点和本质属性,便于学生观察形成表象。
利用多媒体学生通过观察、视听及人机交互,不但可以接收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愉悦的感受。
动画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于教学。
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轻松欢悦的气氛中学习,接收知识快,课堂效率高。
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可以模拟微观世界、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等,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捷,创建直观性和动态性情景。
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实验现象初中物理知识中有些物理现象、过程难以被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想象,仅仅用语言的描述很难让没有感性认识的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
这些知识点往往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
我们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摆脱思维障碍。
例如:很多学生对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难以理解,我们用flash工具做成一个演示课件,通过形象的模拟音叉的振动,放大的空气中分子的疏密变化展现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声波形成过程,大大降低了这个知识点的难度,促进学生对声波形成和传播过程的理解。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现象、磁体的磁化过程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把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初中物理趣味故事196魔镜素材新人教版
196魔镜
在上海博物馆的一间展览厅中,陈列着一面两千多年前西汉时代造的古镜,这面镜子正面异常光洁平滑,可以照人,镜子的背面有一些精细的花纹,并刻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个字。
这面镜子从外表来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是一块用青铜铸造的圆镜,可是当你把它的正面放到阳光下面时,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
这面古镜不像一般的镜子那样,只在墙上反射出一个明亮的圆面,而且还能把镜背面的花纹、字样也反射到墙壁上,好像光线可以透过青铜镜,达到镜背面似的。
令人惊奇的是,青铜明明是不透明的,可在阳光下所看的古镜似乎变得透明了。
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有人为这面古镜起了一个神秘的名字——魔镜。
我国一些科学工作者决心揭开这块魔镜之谜。
他们把魔镜借到实验室里,对它进行种种研究,运用了X射线、荧光分析,激光测量等现代化实验手段,发现秘密在镜子的正面。
这个镜面看上去似乎很平滑,其实是有很微小的起伏,这明目张胆起伏的形状同背面的图案竟是一一对应的。
当光线照在镜面上产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就按镜面上起伏形状在墙上组成一幅图案是对应的,我们好像“看”到青铜镜的背面花纹和字样。
那么古人是用什么方法在青铜面“刻”出如此微小的图案呢?他们推测古人是利用一种叫快速冷却的加工方法。
即把加热后的青铜镜立即投到冷水中,利用图案部分厚度不均匀的青铜引起热胀冷缩的不均匀,使镜子的正面显现出相应的凹凸图案来。
为了证实这种猜想,他们还复制了一面同西汉青铜镜完全一样的镜子来。
魔镜秘密的揭开,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制镜工人对于光学原理和金属性质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因此魔镜不仅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见证。
1。
初中物理故事教案人教版
初中物理故事教案人教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物理》人教版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
2.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讲述一个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故事,如“水中月”、“镜中花”等,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好奇心。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水中月”、“镜中花”这样的现象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物理知识——光的折射。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 演示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折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弯折了,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等。
3. 解释光的折射原因: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由于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的速度会发生改变,导致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光的折射现象?2. 引导学生举例:如眼镜、放大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以及光纤通信等。
3. 分析这些实例中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和原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
2. 强调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同学们课后思考:还有哪些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兴趣,课堂上学生参与度较高。
在实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举例说明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讲解光的折射原因时,部分学生对于光速和介质的理解还有待加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初中物理趣味故事159隐身飞机现原形素材新人教版
159隐身飞机现原形
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SR—71型侦察机,是目前世界上飞得最快和最高的飞机之一。
由于它的身上涂了一种铁氧体材料,能够吸收雷达波,所以雷达“看”不见它,被人们称作隐身飞机。
不过,这架飞机有一次却在偶然中现了原形。
那是1980年的一天早上,这架飞机在海拔3000米上空飞行,飞到了法国上空。
法国的雷达没有发现它。
后来,这架飞机的燃料不够了,如果不补充燃料,就飞不回起航的基地。
于是,它要求在空中进行加油。
在空中加油必然要让自己的加油机飞到它身边来。
可是,加油机也“看”不见它呀,怎么去找它加油呢?这架侦察机没有办法,只好显出自己的原形。
这样一来,雷达马上就发现它了。
这时,人们才知道它原来是一架隐身飞机。
现在,美国不只有了隐身侦察机,还研制成功了B—1B稳身洲际战略轰炸机。
隐身飞机的特点是,飞机的外型和侧影是特殊的,机身表面涂覆一层能吸收电磁波的材料,“吃掉”雷达发出的电磁波。
同时,还研制了同种电子仪器,并能发射出飞机速度、距离伪装的反射信号,迷惑敌人的雷达,并且降低其噪音程度。
它能显示出电波在大气层中的传导性能,可帮助飞行员选择不利于电波传送的飞行高度。
美国空军还在研制一种更先进的隐身轰炸机。
机尾部装有一具激光武器,用以摧毁敌人的导弹和飞机,其雷达反射截面只有1%平方米。
初中物理趣味故事200遥感素材新人教版
200遥感早在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发明之前,空中摄影就成为一门尖端的技术。
当时,法国巴黎有个名叫兰达的摄影师,在工作之余常想从空中看看巴黎郊区家乡的面貌。
经过长时间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巧妙的主意,那就是把照相机放在气球的吊篮里,凭气球的升力把照相机载到空中几百米处,待照相机在天空摄影完毕再用气球系留绳回收。
用这种办法,他获得了最早的空中遥感相片。
从上面他看到了家乡的房舍,峰峦起伏的山岗,蜿蜒伸展的河流,绿毯似的田园……利用空中摄影得到的遥感相片,不仅能开阔视野,饱览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而且可以用来绘制地图,为建筑和铺路提供科学资料,为经济建设和军事行动服务。
在早期的空中摄影技术中,气球并非唯一的装载摄影机的遥感工具。
有人用鸽子进行摄影,把照相机绑在鸽子腿上,让飞鸟为人们摄影。
有人运用风筝运载照相机升天,取得空中的风筝相片。
20世纪初,美国有个风筝摄影的代表人物劳伦斯,曾经发明了多种照相机。
1906年4月8日,旧金山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起大火。
劳伦斯把近500公斤的照相机用风筝升入600米高的灾区上空,取得了旧金山的全景照片,使他一举成为闻名世界的风云人物。
20世纪初期,由于飞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利用飞机进行航空摄影便取代了早期的空中摄影方法。
开始,高空摄影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它身价百倍。
航空摄影观察成了军事情报的重要来源,航空相片判读员从每天飞机拍摄的相片中详尽地了解到对方的军事工事、军需装备和人员调动情况。
英国皇家空军平均每天冲洗航空相片1000张,法国航空军队挑灯夜战,每天晚上冲洗1000张。
战争中,投入使用的照相机多达2000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对航空摄影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在技术上有许多新的突破。
从此,航空摄影成了人们遥感地球的崭新工具。
近年来,随着航空和空间科学的进步,遥感探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
飞行在离地面几十公里乃至几百公里的飞机或人造卫星、航天器,运用新型的遥感传感仪器,可以测定大气温度、湿度、压力,拍摄大面积云层,在几个小时内,算出整个地球的天气图,作出几个月以上的天气预报;也可以连续观测风暴的形成和突变,预报大风暴和台风。
初中物理 趣味故事195 捕捉光的故事素材 新人教版
195捕捉光的故事1607年,意大利的伽利略,第一个用速度公式测量光速。
他让两个人站在相距1.5公里的两个山头上,每人手提一盏前面有盖的信号灯。
实验开始,第一个人先打开灯盖,对方看到灯光,也马上打开灯盖,把光和信号传回来。
伽利略指出:测出这段时间,就能计算出光速。
可是,实验失败了。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光在1.5公里的距离上往返一次,只需要十万分之一秒。
这样短暂的时间,一般钟表根本无法测出来,而且开灯、看表造成的误差,会比光在两座山中间传播的时间大几万倍。
光速太快,要想利用速度公式测量,就要大大地加大距离。
地面上找不到那么长的直线距离,于是人们想到天空,利用天体的光现象来测量。
17世纪70年代,不满30岁的丹麦天文学家罗默对木星和它的卫星进行了长期的观测。
木卫星每42多个小时围绕木星转一圈。
每当木卫星转到木星背面去的时候,我们就看不见它了。
这叫“卫星蚀”。
罗默发现,在一年当中,每次卫星蚀出现的周期是不同的,周期最长的一次要比最短的那次长1000多秒。
这个现象使罗默十分惊异,他经过仔细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由于地球和木星之间的距离变化造成的。
当地球运行到太阳的另一边时,地球和木星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我们看到卫星蚀的时间也长1000多秒。
那么,究竟运行了多远呢?这个距离大约相当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直径。
根据当时已经知道的数据,罗默算出光速为每秒225O00公里。
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天空中测得的光速。
但是,由于太阳在运动,地球在运动,木星和木星的卫星也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时刻都在变化。
这样测得的光速精确程度很差。
1849年,刚满30岁的法国物理学家斐索,仔细研究了伽利略测光速的实验以后,觉得他应用的原理完全正确,只是方法不够科学。
他改进了实验装置,用一面镜子代替了第二个人,减少了开灯等许多误差。
又用一只旋转的齿轮,代替钟表计时,他选择了两个相距7公里的山头,在一个山上安装了一个旋转的齿轮,另一个山上放了一面镜子。
初中物理趣味故事194夜明珠素材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194夜明珠传说,唐朝建国之后不久的一个除夕之夜,唐太宗李世民宴请刚从突厥归来的隋炀帝的皇后萧氏.为此,他命令工匠把宫殿装饰一新,并且到处设灯火和蜡烛,把夜晚的宫殿照得如同白昼。
万万没想到,萧氏却指责说,宫殿里灯火过多,只觉得黑烟缭绕,烟气逼人,虽然华丽,但不舒服.她接着夸口说,过去隋王朝在举行类似活动的时候,从来不用这些东西,而是在宫殿内外悬挂120颗夜明珠,珍奇华贵,光彩照人.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夜明珠呢?的确有,几年前,我国科学工作者曾在某地的钨矿床中,发现一种莞石原料,可以用来制成夜明珠。
据测定,它的亮度在黑夜中,人站在离3米远的地方,能看到它发出的激扬亮光。
但是如果想借助它的亮光看书报,必须把纸凑到它的边上才行。
据科学史家的考证,我国古代流传的夜明珠,大多是用类似的莞石原料制成的。
另外,人们还曾经发现过用钻石和水晶制成的夜明珠,它们的价值虽然昂贵,但亮度比莞石高不了多少。
那么,为什么夜明珠会在黑暗中闪光呢?让我们从物质的发光谈起,在自然界中,物体的发光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热发光,像天体的发光、各种火光、电灯光等等。
还有一种是冷发光。
这种发光不是由于物体温度高造成的,而是指某些物质,当它们受到外来光或电子、高能离子等的照射时发出的光.例如,我们平时见到的日光灯等。
一般的冷光,在停止照射之后,发光立即就停止了,或者仅仅能维持百亿分之一秒的余辉。
可是有一种特殊的冷光,在停止照射以后仍然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发光现象.比如夜光表,能在黑暗中闪闪发光,并保持较长时间的发光现象。
夜明珠的发光,也属于这一类.使科学家们感兴趣的是,在自然界中,莞石和水晶的分布都很广,但是,能发光、能用来制做夜明珠的却非常少见。
最近详细研究后发现,夜明珠能发光,和其中含有硫化砷等杂质有一定关系。
初中物理趣味故事165巧妙的伪装素材新人教版
165巧妙的伪装一天夜间,某国的空军派出100架飞机,去侦察一座水库的大坝。
飞机上装有高分辨力的雷达,结果99架飞机一无所得,只有一架飞机发现了目标。
原来水库的大坝上敷设了一种伪装材料,致使雷达分辨不出目标。
这次实验结果表明,伪装的成功率达到了99%。
近年来,高空侦察技术发展很快。
在高空侦察机、无人驾驶飞机以及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地面的军事设施如飞机场、导弹基地、兵工厂等等,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清晰的程度,甚至可以分辨汽车牌上的号码,驾驶员脸上的胡子茬。
自从有了空中侦察,人们就想方设法来对付它。
最早的时候是向昆虫的伪装学习,人们给汽车、桥梁、大水坝、发电厂等插上树枝,涂上各种颜色,罩上带着色带的网罩,使空中的侦察员辨不清地面上的目标。
可是近年来,空中侦察的手段越来越多,有利用电磁波的雷达侦察,利用红外线的红外遥感侦察等等,伪装的手段怎么能不跟着相应地发展呢。
对付照相侦察,可以用光学型的伪装材料。
这种伪装材料同背景的光学反射特性十分接近。
比如说,要隐蔽沙漠地带的哨所、雷达站和其他军事设施,可以采用具有这种光学特性的材料将它们伪装起来。
这些材料反射出去的光和沙漠反射出去的一样,使高空照相机拍摄的照片无法把目标辨认出来。
对付雷达侦察,就要采用电磁波型的伪装材料。
这种材料能够吸收雷达发出的微波,专门用来对付载有雷达侦察设备的高空侦察机。
它又可分为吸收型和干涉型。
吸收型的材料是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吸收电磁波的特性,如碳黑、石墨等,将电磁波的能量转变为热能消散掉了。
干涉性的材料能把透过材料被目标反射的电磁波与入射的电磁波相互抵消。
比如说,士兵们戴的钢盔能反射电磁波,被高分辨能力的雷达侦察到了,就会泄露地面的兵力部署。
如果在钢盔上涂上一层特种油漆,这种油漆含有一定比例的微波吸收材料,如石墨粉、铁氧体粉等,可以大大减弱电磁波反射能量,敌方侦察机的雷达就没有反映了。
同样,军舰涂上一种跟海水的电磁波反射系数相同的材料,在雷达的荧光屏上,军舰就会“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中。
初中物理趣味故事185山中幻影素材新人教版
185山中幻影
有一次,登山运动员在爬阿尔卑斯山时,忽然遇上了绵绵细雨,一会儿雨过天晴,天空重新又出现了一轮炎热的红日。
登山运动员们继续向前行进,当他们登上山顶时,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就在第一个运动员踏上崖石的一刹那,在东方云朵的背景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人影,人影的周围环绕着一个像虹一样的彩色光环。
他向上举起自己的木棍,那个巨影也做着一模一样的动作,使人感到很奇怪。
其实,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异常简单。
少年朋友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景色:太阳刚升起来或是刚落下去的时候,太阳对面的天空还有云或浓雾,射在人的身上,于是人的影子就投射在这上了。
倘若这种云层相当厚,那么就会像在巨大的银幕上一样,上面会映出一个巨大的人影来。
同时,由于空气中经常有很多小水珠和小冰晶,当阳光通过这些水珠和晶体在空气里所形成的细小间隙时,光线就像在三棱镜里一样会发生折射而分散开来,形成单彩虹。
山中幻影周围的巨大的彩色光环,就是由于这种原因引起的。
初中物理相关知识点的故事
初中物理相关知识点的故事一天,小明和小红在学校的物理实验室里进行一项实验。
他们想要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为了完成这个实验,他们准备了一个长长的走廊,并且在走廊的一端放置了一个小孔。
第一步,他们找来了一个小盒子,用它来遮住小孔,然后在盒子的另一面用尺子量了一下光线从小孔射出来的直线距离。
他们发现,无论盒子离小孔多远,光线都是直线传播的。
第二步,小明和小红决定通过一个玻璃棱镜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他们将玻璃棱镜放在小孔前面,然后透过小孔照射光线。
他们发现光线在通过玻璃棱镜时会发生折射,改变了传播方向。
第三步,为了验证光的反射现象,他们拿来了一面镜子。
他们将镜子放在小孔前面,并且将光线照射到镜子上。
他们观察到光线在镜子上发生反射,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进行了测量。
第四步,小明和小红又进行了一个实验,这次是验证光的散射现象。
他们将光线照射到一个带有颗粒状物体的容器中。
他们观察到,光线在与颗粒碰撞后发生了散射,呈现出不同的传播方向。
第五步,小明和小红决定探索光的干涉现象。
他们找来了两个光源,并将它们设置在一个特定的距离上。
他们观察到,当两个光线汇聚在一起时,会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通过这些实验,小明和小红逐步了解了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反射、散射和干涉等基本特性。
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思考,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通过测量和分析数据,得出了一些结论。
他们认识到,光线的直线传播特性是光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使得我们能够利用光进行通信和成像。
他们了解到,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会发生折射现象,这解释了为什么光线在水中看起来弯曲。
他们还发现,镜子能够通过反射光线,使我们能够看到自己和周围的物体。
光的散射现象解释了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因为光在大气中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发生散射,天空中的光主要是蓝色光。
最后,他们对光的干涉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了解到,干涉现象是由光波的波动性质引起的,它可以用来解释各种光的现象,如彩虹和薄膜的颜色变化等。
初中物理 趣味故事256 令人神往的月亮村素材 新人教版
256令人神往的月亮村美国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领导人温德尔·门德尔已正式向白宫提交了向月球上殖民的计划。
他声称“航天飞机事件对宇航计划毫无影响”,并证实说,第一批月球新村将在20年后搬到月球上去。
在巴西的圣卡塔林岛,美国科学家正日以继夜地营造“生物圈-1”号,为将来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地球外人类新村进行一系列的工作。
未来的“月亮人”将与外界断绝关系,进入这座人造综合工程,在模拟的太空城中生活两年。
在月球上殖民计划将分段实施。
第一阶段是从1997年开始,发射出去的人造月球卫星在围绕着月球的轨道上旋转,其任务是探定在月球上殖民的最佳地区。
这块殖民地应是令人惬意的小角落,具有丰富的可开采的矿物资源,而且地面又必须结实可靠。
届时,将派勘测队实地制定未来的月亮村施工计划,然后开始向月球殖民并运去基建机械,诸如掘土机、推土机、起重机等。
地球外的第一个人类新村将建筑在一公顷见方的岩石上,地基用微波技术加以硬化处理。
在这片月球地面上,首先安装“集装箱”巨型管道(直径6米,长18米),它们彼此连接成等边六角形;首批“月亮人”在“集装箱”内赖以栖身。
然后又把一个个六角形彼此连接起来,就像蜜蜂营造蜂房一样形成建筑群,里面可以容纳一百人生活。
第一个月亮村将用21根“集装箱”管道连成3个六角形。
在每个六角形中间,用高压空气的办法鼓吹起18米高的巨大圆仓。
第一个仓作为生产食物的农场;第二个仓作为月球表面研究实验室;第三个仓则是“月亮人”的公寓。
那么,人们将怎样在月球上生活呢?这跟在太阳能基地生活有点类似,但要更为深居简出。
因为月亮没有大气层,各种对人体器官有害的宇宙射线得不到过滤减弱。
而且这个地球的天然卫星会遭到规模不等的陨石雨的轰击。
唯一的办法是用月球上的沙土装成沙袋,在我们漂亮的月亮村上面堆一层缓冲层,外形酷似金字塔。
自然,这个小小的世外桃源会让人想起鼹鼠掘洞时形成的小土穴。
庆幸的是,在月球上生活也有其优越条件:由于月球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又没有大气包围,就可以用极少的能源来完成许多任务。
初中物理 趣味故事182 仿佛身临其境素材 新人教版
182仿佛身临其境
在新华电影院内,银幕上放映着彩色立体宽银幕故事片《欢欢笑笑》,剧场里也欢声笑语不绝:啊,彩色气球飘过来了,观众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摸;杂技演员的飞碟向额头飞来,天真的稚童赶快扑向母亲的怀里;汽车从观众的头顶上开过,好惊险……真实、新奇的立体影像,仿佛使观众身临其境。
立体电影最基本的原理,是同时用两个在水平方向上相差一定距离的摄影镜头,从不同的高度将同一景物拍成两个画面,放映时把这两个画面同时放映在同一银幕上,使两个影像重叠,观众戴上了电影院分发的偏振眼镜,使左眼只看见左面摄影机所拍摄的画面,右眼只看见右面摄影机所拍摄的画面。
由于两只眼睛看到了同一物体的两个不同的画面,这就与人们平时看到有体积并有远近感的物体一样,产生了明显的立体感。
目前,国内的立体电影多采用偏振镜法放映。
偏振镜有这样的特性:当两块偏振镜的光轴互相平行时,自然光线通过第一块镜片变成偏振光后,还可以通过第二块镜片,如果两块偏振镜的光轴互相垂直,经第一块镜片变成的偏振光便不能通过第二块镜片。
在两台立体电影放映机前,分别装有光轴互相垂直的偏振镜片。
左眼的镜片与左机镜头前的镜片光轴平行,右眼的镜片与右机的偏振镜片光轴平行,这样,左眼看不到右机放映的影像,右眼也看不到左机放映的影像了。
因而,不戴偏振眼镜看立体电影,银幕上便会出现双影。
1。
初中物理 趣味故事153 魔鬼石头素材 新人教版
153魔鬼石头
古时候,在希腊的麦格纳村,住着一位勤劳的牧民。
每天他都是提着一根一头套着铁环的棍子,到附近的山上去放羊。
一天,他在山坡上放羊,突然刮起大风,大雨紧接着倾泻下来。
把羊群赶回村子已经来不及了,他发现山坡上有个洞,就急忙把羊群往洞里赶。
进洞以后,他又困又累,把赶羊棍往角落里一扔,躺在一块石头上睡着了。
牧羊人醒来的时候,雨停了。
他伸手去拿赶羊棍,准备回家。
他觉得有一种力量拉着棍子不放,再使劲拉,还是拉不动。
牧羊人吓坏了,他连喊带跑回到村子里:“有鬼啦!有鬼啦!”村里人都跑进山洞去拔棍子,一个胆大的小伙子用力一拽,棍子拿起来了,铁环上却沾上了许多矿石的小颗粒。
经过试验才知道,这个山洞里有一种特殊的石头,能吸引铁器。
这种石头也含铁,所以叫它磁铁矿石。
为了纪念发现地,希腊人把它叫做“麦格纳也特”。
在这以前,我国就发现了磁铁,并且用它制成最早的指南针。
欧洲人不知道,所以把发现磁铁的功劳归于希腊了。
初中物理趣味故事203令人迷惑的红雾素材新人教版
203令人迷惑的红雾
在西伯利亚靠近极地的地区,有时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红雾。
1978年一天的早上,一片灰蒙蒙的大雾笼罩着大地。
地质学家尤里走进办公室以后,发觉他放在桌上的笔记本有一些红斑点,感到很奇怪,就用手指轻轻地一摸,结果手指上也沾染了这种红色的液体。
尤里以为是谁在和他开玩笑,在他的笔记本上撒了颜料。
但是当他环顾四周时,惊异地发现,屋内的许多地方都沾染了这种红色的液体。
墙上的红色液体正沿着板壁往下淌,脚下仿佛有一股神奇的红泉在不住地冒出来。
他看了一下窗外,发现原来灰白的雾正变成鲜红色的,渐渐地周围都染得鲜红。
就在这时,这红色的液体竟像磷火一般“燃烧”了起来,奇怪的是这种“火”是凉的,并不烧坏任何东西。
尤里感到自己的脸颊有一些微微的灼热。
他走到正变成像红宝石一般的镜子前,看到镜子中映出的是一张自己都不敢认识的面容,更奇怪的是他发现自己的头发也变成了红色,就像着了火一般,一根根朝上翘着……
这场红雾持续了一段时间就烟消云散了,火光和那鲜红的液体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红雾究竟是什么?因为它非常罕见,科学家们无法给予肯定的回答。
在它发生时,指南针,气压表和一些普通的仪器都没有发现异常。
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是发生在高纬度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光折射或光化学现象。
初中物理趣味故事177奇怪的战斗素材新人教版
初中物理趣味故事177奇怪的战斗素材新人教版昏暗的路灯下,一名执行夜间巡逻任务的警察向一条巷子走去。
突然,从巷子里窜出来两个人,他们发现了警察,就没命地跑起来。
这两个逃跑的人头上各戴着一顶钢盔,身上各背着一副背带。
警察手里拿着一支手枪。
他见到两个人在逃,就喊“站住!”可是连喊几声,对方却没有反应。
于是,他单腿跪下来,举起手枪,瞄准一个逃跑者,轻轻勾动扳机。
这个时候,既没有看到枪口的闪光,也没有听到清脆的枪声。
但是,从那个逃跑者那里却传来了刺耳的“噼——啪”声,随即摔倒在地上。
接着,警察又瞄准另一个逃跑者,又勾动了扳机,同样没有闪光和枪声,不过从第二个逃跑者那里却传出了另一种声音:一秒一次的有节奏的“噼啪”、“噼啪”声。
那人像是受伤的样子,没有倒下,但是很快隐蔽了起来。
警察赶紧跑到那两个逃跑者身边,受伤的逃跑者也马上站了起来。
他们三个居然握起手来,结束了这一场“奇怪的战斗”。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原来这是一次警察执行任务的战斗训练。
他们使用的是新近研究出来的“多用途激光实战系统”。
这种激光武器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叫激光发射器,由射击的人携带,它只有一包香烟那么大,装在手枪或步枪的准星附近。
射击的时候,勾动扳机,发射器就会射出人眼看不见的红外辐射,它代替了子弹,直接射向“敌人”。
但是它射到“敌人”身上以后,不会构成任何伤害。
这种激光武器的另一部分叫敏感器,装在被射击的人的钢盔和背带上,它对激光器射出来的红外辐射光束特别敏感。
当它收到光束的中心部分的时候,说明已经击中了要害,报警器就会发出刺耳的、连续的报警声;当它收到光束的散射光的时候,说明只是受了一点轻伤,报警器就发出不断的报警声。
这种激光交战系统不发声,不发出可见光,可以模拟子弹射击,又绝对安全。
因此,双方都可以由真人参加实战演习,既逼真,效果又好。
它不但可以用来模拟手枪、步枪实战演习,也可以装在机枪、火炮、反坦克武器上,用来进行更大规模的实战演习。
初中物理趣味故事168魔鬼大三角的物理学解释素材新人教版
168魔鬼大三角的物理学解释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到波多黎各岛和百慕大群岛的“百慕大三角”海区,人们称它“魔鬼大三角”。
因为曾有许多船只和飞机在这里遇难、失踪。
单以这个水域离美国海岸40公里以内计算,每年就有1200人丧生。
1925年4月5日,天气晴朗,美国五架“复仇者”强击机,在这个地区上空飞行时突然方位仪发生故障,和基地失去联系,下落不明。
1973年3月某一天,海面平静,一艘载有32人的摩托艇驶进这个海区后突然旋转下沉,永远销声匿迹。
……
科学家为了揭开魔鬼大三角之谜,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和研究,但至今还没有得出科学的结论。
只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认为这个海区事故频繁发生可能和反旋风、强烈的自然激光和次声波、地壳下沉说有关,但都不能令人满意。
近年来,科学家们又做了一个新实验。
他们拿来一个澡盆,盛满水,然后搅动水体,成为一个旋涡,用一种特殊的强光,以60°~75°的入射角射向旋涡。
奇迹出现了,放在澡盆上方的一张薄纸猛地烧起来了!原来,澡盆中的旋涡起到了一个凹面镜的作用。
魔鬼大三角海水的旋涡的直径非常大,达几百公里,寿命达几十天。
它能把阳光会聚在一起,聚焦点的直径也有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温度上万度!铝制飞机和钢制舰船进入“聚焦区”,会烧得片甲不留。
于是科学家认为,海水旋涡很可能是飞机和舰船失事的原因。
当然这仍然是个假说,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初中物理 趣味故事259 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个谜素材 新人教版
259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个谜在我国江浙一带,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在远古时代,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还是一片黑暗。
一天,盘古发现了一个很亮的地方。
原来是一对孪生姐妹太阳和月亮住在这里。
盘古传她们上天,照亮整个世界。
姐妹俩高兴地答应了,并且商量好轮流“值班”:白天是太阳妹妹,晚上是月亮姐姐。
她们是农历十月初一登上天宫的。
因为妹妹有些害羞,所以白天出山以后,姐姐就陪着她,行走了好长一段路才回去。
以后成了习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早晨,姐姐都要和妹妹一起出来一会儿。
这个时候,站在浙江钱塘江北岸的“鹰穿顶”上,就会看到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天空中,亲亲热热地挨在一起。
这就是“日月平升”。
这个美丽的传说,流传了很多年,但是“日月平升”的奇观,却几乎没人见过,直到1980年,杭州大学的一位教师在古书中看到了这个天下奇观,才在当年农历十月初一赶到了“鹰穿顶”,第一次亲自目睹了太阳和月亮在清晨同时出现的美景。
据说“日月平升”时,太阳和月亮同时跃出钱塘江江面,紧紧地挨在一起,太阳显出美丽的红色或藕色的光环;有时月亮先出来,随后几乎在同一垂直线上太阳露面,太阳托住月影一起跳动;有时太阳升起后,旁边会出现一个暗灰色的月亮,一会儿,跑到太阳左边,一会儿又跑到右边,时而在太阳上面,时而又出现在太阳下面,好像忙碌的月亮姐姐在不辞辛苦地照料着太阳妹妹;有时月亮还会从太阳前面滑过,太阳表面大部分被月亮遮掩,颜色变暗,周围闪现出金黄色的月牙形……真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我们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又和地球一起围绕着太阳旋转。
月亮的直径只有3476公里,而太阳的直径长达139万公里,相差十分悬殊。
当然也不会同时出来了。
其实,“日月平升”的现象也是由于天气折射造成的,也是“大气哈哈镜”的杰作。
这面哈哈镜是怎么把太阳和月亮同时送上天空的呢?为什么只能在每年十月钱塘江北岸的“鹰穿顶”才能见到这一奇景呢?是因为十月空气干燥而造成的一种太阳光折射现象吗?“鹰穿顶”上有什么特殊条件,才酿成了这一天下奇观呢?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个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2节 光的反射趣味小故事
阿基米德“光炮”是真的吗?
相传公元前3世纪,在古罗马与古希腊交战中,罗马人的舰队逼近了叙拉古.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也参加了城市保卫战,他运用自己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新奇的战术.即组织了许多妇女,让她们每人手持一面镜子,站在海岸边,用镜子把阳光聚焦到罗马战舰的篷帆上,最终在入侵的敌舰靠岸之前就把他们统统烧毁了.
阿基米德的战术是真的吗?这个传说发生的年代在2300年前,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蒲丰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的可行性.他经过计算发现,至少要有1000面镜子,每面镜子的直径起码得有10米,才能把l千米外的船帆烧着.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制作这么大的玻璃反射镜是不可能的.因此蒲丰认为阿基米德的战术是不可能成功的.
后来,在法国有人根据蒲丰的设计真的制做了一架“光炮”.它由168块玻璃反射镜组成,每块镜子长15厘米,宽20厘米.这168块镜子组成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反射面,它所聚集的太阳光能把47米远处的松木板在几分钟内点燃.但是,若要把1千米远的松木板点燃的话,整个反射面的面积要增大到1平方千米,这当然是难以办到的事.即使勉强凑到那么大,使用时还有困难,怎么使几百万块小镜子反射的阳光聚焦于一点呢?要使这么许多小镜子同步转动,那得动员多少人呢?由此更可以看出阿基米德的“光炮”在当时只是个美妙的幻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宇宙空间安装人造月亮或人造太阳已经成为现实.。
初中物理 趣味故事183 夜虹之谜素材 新人教版
183夜虹之谜1961年1月5日晚间10点钟,苏联科学考察船“尤·米·绍卡尔蓁基号”上的科学家们,在太平洋热带地区,观察到了自然界的一个罕见现象——夜虹。
我国云南省一个气象站的观测员曾两次看到夜虹,他是这样记录的:“某年6月30日21时后,月光明亮,天空大半为分散的浓积云遮盖着,西面一座大山的山脉上的云彩下面出现了一个白色光孤,像白天的虹,但没有色彩,亮度比白天普通的虹要小些,大约只有它的宽高的一半稍多点。
月虹出现的时间约有4个小时,到7月1日3时前才消失。
”“某年9月30日晚上1时,月光从裂开的云缝中射出来,发现了白色光弧。
光弧的背面衬着蓝黑色的高山,光弧的上面有积云,积云上是成条的层积云,积云下有两条光弧就像一张弓似地出现在天上,出现时间约有十多分钟。
”夜虹是怎样形成的呢?要揭开这个天象之谜,我们就先从虹的成因谈起吧。
虹形成的基本原理,就是在雨后初晴的时候,天空中还飘浮着大量的水滴,此时阳光照射到这些水滴上,经过折射、内反射、再折射,把白色的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有色光线,无数水滴把这些有色光线集合之后,反映到太阳相对面的天际,形成了灿烂缤纷的彩带,这时我们就看到一弯绚丽夺目的七色虹了。
这种常见的虹都是由太阳光直接照射小水滴形成的。
但有时间接反射的阳光照射到空中的水滴里,也能发生虹。
夜虹,就是由间接的阳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即月光)造成的。
在明月当空的时候,月光照射到对面有大量小水滴悬浮着的天空,这时就会出现夜虹奇景。
因为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光,所以夜虹光色的排列次序和昼虹一样、成虹道理也相同。
只是月光比日光弱得多,因而夜虹也就比昼虹暗淡,难以被人们发现。
不论夜虹或昼虹,都是呈半圆形或弧形的彩带,横跨在天空。
这是因为当我们观察彩虹的时候,我们只能够看到从某些水滴投射到我们眼里的各种有色光线。
这些水滴在空中都是按圆周排列的,在这个圆周上,所有的水滴都居于向着太阳而又向着观察者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趣味故事185山中幻影素材新人教版
有一次,登山运动员在爬阿尔卑斯山时,忽然遇上了绵绵细雨,一会儿雨过天晴,天空重新又出现了一轮炎热的红日。
登山运动员们继续向前行进,当他们登上山顶时,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就在第一个运动员踏上崖石的一刹那,在东方云朵的背景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人影,人影的周围环绕着一个像虹一样的彩色光环。
他向上举起自己的木棍,那个巨影也做着一模一样的动作,使人感到很奇怪。
其实,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异常简单。
少年朋友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景色:太阳刚升起来或是刚落下去的时候,太阳对面的天空还有云或浓雾,射在人的身上,于是人的影子就投射在这上了。
倘若这种云层相当厚,那么就会像在巨大的银幕上一样,上面会映出一个巨大的人影来。
同时,由于空气中经常有很多小水珠和小冰晶,当阳光通过这些水珠和晶体在空气里所形成的细小间隙时,光线就像在三棱镜里一样会发生折射而分散开来,形成单彩虹。
山中幻影周围的巨大的彩色光环,就是由于这种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