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材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全册课件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全册课件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的第三章“电与磁”,具体内容包括: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磁场的特点与应用、电与磁的联系及电磁感应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产生过程,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电路的闭合与断开。

2. 了解磁场的特点,掌握磁铁的极性、磁场的方向规律,理解磁场的应用。

3. 掌握电与磁的联系,了解电磁感应现象,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与磁的联系,电磁感应现象。

重点: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磁场的特点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演示装置、磁铁、指南针、电路图、电磁感应实验器材。

学具:导线、电池、小灯泡、磁铁、指南针、电路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流演示装置,让学生观察电流产生时的现象,引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解电流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闭合与断开。

(2)介绍磁场的特点,讲解磁铁的极性、磁场的方向规律。

(3)讲解电与磁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连接电路,观察电流产生现象。

(2)让学生用指南针测试磁铁的极性,画出磁场的方向。

(3)让学生操作电磁感应实验,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4. 小组讨论:讨论电流、磁场、电磁感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电流的基本组成部分2. 磁场的特点与应用磁铁的极性磁场的方向规律磁场的应用3. 电与磁的联系电磁感应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电流的产生过程。

(2)解释磁场的特点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电磁感应现象。

2. 答案:(1)电流的产生过程:当导体两端存在电压时,导体内部自由电子发生移动,形成电流。

(2)磁场的特点及其应用:磁场是由磁铁产生的,具有方向性。

应用方面,如磁铁吸附铁质物体、指南针指示方向等。

(3)电磁感应现象: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内部会产生电流。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现象》课件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现象》课件
昼夜交替现象
六年级 科学
南方绕弯
南方绕弯
南方绕弯
南方绕弯 南方绕弯
学习任务单 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假设1: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
假设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假设3: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假设4: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南方绕弯 南方绕弯
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南方绕弯
Hale Waihona Puke 围绕地球转 围绕太阳转 地球自转
关键 地球与太阳 的运动关系
回顾本课学习过程
模拟实验 形成解释
做好《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一课学习准备
南方绕弯
14 23

思考:
1.我们选择哪些材料进行模拟?
2.看到怎样的现象,就说明这个假设成立了呢?
模拟实验
南方绕弯
假设1: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
假设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假设3: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南方绕弯
假设4: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假设1: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模型》优质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模型》优质课件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6
探索2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地球自转模型
按地轴垂直于赤道的方向将吸管穿过橙子。
7
8
我们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 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9
地球仪
• 经、纬线的分布特点。 • 地球海陆的分布概况。 • 世界时区的划分情况。 • 地球自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 全球的国家和地区及其分布情况。 、、、
10
关于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 B. 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C. 地球是一个绿色的星球
11
用橙子和吸管制作的是( C)。
A. 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B.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C. 地球自转模型
12
地球内部由里到外的结构分别是( B)。
A. 地壳→地核→地幔 B. 地核→地幔→地壳 C. 地幔→地核→地壳
另一方面,要明确探究任务,恰当设计探究过程。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 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又给学生一个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16
地壳
厚度约17千
地球结构模型
5
探索2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地表的总面积约是51000万平方千米,其中 海洋的面积与陆地的面积比例为3:1。 地表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若干块。 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极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 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13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4
谢谢观看 !
2023/9/10
15
小学科学教学措施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 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 性学习的材料。 2、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 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 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 活动。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4、精心准备探究材料 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及目标要求,并结合本地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需 求,精心为学生准备好有结构的、足量的探究活动材料。 5、精心备课,灵活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一方面,正确解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好教学用书备好课,用心研读教学用书中对每 节课的教学设计,灵活借用教学用书上的设计思路创造性的上好科学课。同时要注意写好教学反思, 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困难与困惑,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为以后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提 供丰富的感性素材。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课件
2、相互交流讨论地球公转的 特点,四季有什么异同点?
探索
• 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在球上面 画一条“赤道”。
• 再准备一个圆盘作为公转的轨 道。
• 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观 察小球的运动。
通过模拟,你对地球的公转有什么认识或问题?
模拟自转和公转
探索
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导入
聚焦
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转,除了这种运动方式外,地球还在公转。
什么是公转?地球的 公转与四季变化有关 系吗?
地球公转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四季循环一次是一年,地球公转一周也是一年。四季 交替变化和地球公转有关吗?
了解地球公转
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记 录你发现的地球公转的特点。
研讨
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地球公 转的特点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地轴总是朝一个方向倾斜 公转过程中在不停自转 公转周期为一年并产生四季变化
公转地点 A B C D
我的实验记录表 杆影长短(毫米)
季节判断
我的发现: 根据杆影的长短变化可以判断四季的变化。
周期:一年


方向:自西向东
平均距离 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
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 的时间点
1.49亿千米
1.47亿千米 每年一月初
同一时间南北半球的季节
北半球 春分 南半球 秋分
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 1.52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北半球 冬至 南半球 夏至
关于四季的成因,你怎么认为呢?
北半球 夏至 南半球 冬至北半球 秋分 南半球 春分
公 转

地轴:倾斜角不变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模型》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模型》优质教学课件

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 (班级记录表)
地球
形状 运动 其他
球状
围绕太 阳转
超过40 亿岁
有生 物
日期:
昼夜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夏季白天的时间 比冬季长呢? 地球是怎么运动的? 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 落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2.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 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 修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我们可以根据自 己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
这个是解释地球的自转。这可以模拟地球的自转。
2.对比不同的模型,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更精确地表达地球知识、制作得更美观、 从材料方面改进、增加表达的知识内容以增 强功能等。
3.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不同:三个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 材料不同,表达的研究方向和适用的范围不同等。
同学们做得太棒啦!
地球结构剖面模型。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地球自转模型。
①观察地球结构模型。
我们曾经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 剖开并观察地球模型的剖面图。
实验器材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小刀。
制作过程
参照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 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 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 作地球结构模型。用抹油的小刀剖开。
制作过程 观察地球仪上陆地的形状、大小、
位置,在泡沫球上用彩笔画出它们的轮 廓,然后涂满绿色,其余部分涂上蓝色。
先勾勒陆 地区域线条, 再上色这样能 缩短绘画时间, 提高准确性。
海洋
陆地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约71%,约为3.61亿平方千 米;陆地约29%,约为1.49亿平方千米。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找拱形》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新课探究圆顶形和球形的承载能力研究内容圆顶形、球形的承载能力实验材料乒乓球、书本实验步骤 1.观察乒乓球,看一看球壳的厚...•《找拱形》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圆顶形和球形生活中有很多圆顶形与球形的物品,你注意到了吗?观察剖开的乒乓球壳,看一看、捏一捏,它的厚...•《拱形的力量》形状与结构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

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謎吗? ... ... ... 拱形的力量PPT,第二部分内容:新课学习...•《拱形的力量》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学习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观察纸拱的形状,这个纸拱受压后就伸展平了,说明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

如果把拱足抵住,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呢?发现:没有抵住拱纸足时,纸拱受压后就伸展平了,承受不了太大的...•《拱形的力量》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纸拱是怎样变形的?拱在受压力时,拱脚会向两边推,会产生向外推的力。

怎样使纸拱的形状保持不变?用两本书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增加物体的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但这样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

同学们还能为工程师想想其它的办法吗? ... ... ...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PPT,第二部分内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新课讨论:一张平展的纸横梁能承重多少?用同样的纸折成不同形状的纸横梁能承重多少?为什么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小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为什么改变材料...•《抵抗弯曲》形状与结构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全套】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全套】

这些建筑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观察思考: 把拱足固定,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
我们看看截取的几个图片,比较一下。
拱形承重的秘密:
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 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 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桥面在拱形上方
2、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实验题: 为了增强薄形材料抗弯曲的能力,我们可以将材 料做成哪些形状,请画出来。
W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1.纸梁放在两个桥墩的中间。 2.只改变纸梁的形状
实验时,我们应注意:
1. 只能改变纸的形状,不能改变桥墩的距离和高度,不能 改变纸的厚度、长度和大小。
2. 每张纸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或合在一起使用。 3. 重物应尽量放在纸桥中间的位置,要轻轻地放。 4. 使纸碰到桌面的那个重物不能记录下来。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实验题: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强它的抗 弯曲能力。
实验需要材料: 5张同样大小、厚薄的纸;相同大小重物若干个;科学书 两本;直尺一根
如何研究斜面的作用?
温馨提示: 1.只能改变物体的重量,不能改变斜面的高度。 2.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 3.边实验边记录,思考发现了什么。
研究斜面作用的试验记录表
斜面的状况
提升不同的物体 1234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我们的发现
斜面 都能 省力
不同坡度的斜面有什么不同?
下面的杠杆类工具与上面的杠杆类工具比较,哪个与哪个 更相似?
4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 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电磁铁》能量PPT 第一部分内容:制作铁钉电磁铁在铁钉上绕线圈。

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50圈~100圈,导线两头留出10厘米~15厘米做引出线。

固定导线两头,以免松开。

用砂纸把导线头磨光亮。

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和磁》能量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

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

... ... ... 电...•《电和磁》能量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奥斯特,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1777.8.141851.3.9),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

他发现了什么呢? 1820年,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电和磁》能量PPT 第一部分内容: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试试小灯泡亮吗?回忆电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

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接通电流...•《用纸造一座桥》形状与结构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我们见过很多桥,也走过不少的桥,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几种主要类型桥梁的特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动手,建筑我们自己的桥梁。

... ... ... 用纸造一座桥PPT,第二部分内容:新课学习纸桥设计...•《用纸造一座桥》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动手实践明确纸桥的制作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用一张报纸,少量的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5厘米宽的峡谷,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需考虑的问题:第一,要考虑纸的特性;第二,...•《用纸造一座桥》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造桥标准在规定的时间里,用一张报纸,少量的胶带建造一座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 我们的地球模型 教学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  我们的地球模型 教学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最新)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我们的地球模型
导入
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你知道多少呢?
聚焦
我们能做一个地球模型来表达所知道的地 球知识吗?
探索 我所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
1.写出几条你知道的地球知识。
我的地球知识
我知道的地球知识 我感兴趣的地球知识
2.小组分享,看一看大家知道的地球 知识有什么异同。
3.整理、修改并填写活动手册气泡图。
4.全班分享我们已知的地球知识。 5.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探索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地球结构:
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用橡皮泥模拟制作地球内 部结构,制作时参考教材 数据,注意各部分比例
地球海陆分布图: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用彩色笔在泡沫球上涂上 颜色,区分陆地和海洋
地球自转模型:
拓展
课后作业
地球自转模型
横切
去果肉
将吸管穿过 橙子
用橙子来模拟地球自转,将橙子的果肉去除,用吸管穿过橙子模
拟地球自转
探索 地球模型展览会
展示: 介绍自己制作地球模型的过程以及想要表达的知识。 观察: 观察总结各种模型的异同点。 反思: 提出改进的建议。
研讨
观察地球仪:
1、我们能从地球仪上获取哪些知识? 2、地球仪与我们所做的模型相比,有什 么不同?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不同 和相同之处? 3、提出新的问题,记录在课堂记录表上。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优质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优质课件
13
2.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地球 公转的特点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地球公转周期、方向
本课 总结
地球公转的轨形状
我们可以用什么专用仪器来模拟地球公转和 自传?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会形成四季吗?
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4
课堂小结
【点击图片可放大】
15
16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探索三: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
人们常常以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 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对吗?
8
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
冬季 夏季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与公转有关,但与转动过程中距离太阳的 远近无关。
9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 夏至 南半球 冬至
北半球 春分 南半球 秋分
北半球 冬至 南半球 夏至
3、加强科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开展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到班班有 特色,人人有方法,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4、协助学校抓好毕业班教学研究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19
北半球 秋分 南半球 春分
【点击观看四季演变视频】
10
11
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导致阳光有 规律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会有规 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12
研讨
1.在模拟实验中,我们是怎样模拟地球的运动的? 答: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在球上画一条“赤道”;再 准备一个圆盘作为公转的轨道;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 起来。
17
谢谢观看 !
2022/12/2
18
1、配合我校科学课改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研究,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让本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上乘、业务素质过硬,符 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队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认识轮轴
轮轴由哪几部分组成?
轮轴转动时有什 么特点?
轮转动时,轴也跟着一起转动。
像水龙头(或方向盘)这样, 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 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这是轮轴吗?
这是轮轴吗?
二、研究轮轴的作用
水龙头这样设计 有什么好处吗?
去掉轮会是怎样 呢?
轮 轴
探究
实验步骤:
1、组装好轮轴实验装置。 2、在轴上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3、在轮上挂钩码,使轮轴两端平衡。 4、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


活动扳手


门把手
水车
螺丝刀
轱辘
竹蜻蜓
吊扇
绞盘
扳手
曲柄
请你判断:这些简单机械是轮轴吗?
各种各样的摇柄
请你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简单机 械?
1、像水龙头那样,( 轮子 )和( 轴 ) 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 轮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 省)力; 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 费)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呢?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时,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呢?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比较下面两件工具它们是省力杠杆还是不省力杠杆?
重 点
用力点理发剪
支点
费力
重 点
支点
用力点 铁皮剪 省力
通过对力点、重点、支点的分析,我们知道理 发剪是不省力杠杆,铁皮剪是省力杠杆。
我们带来方便或省力。
6.使用工具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伤着同学和自己!
重300千克
用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重阻点 力点
支点
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呢?说说我们的理由。
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呢? 杠杆省力跟那些因素有关? 下面我们以杠杆尺来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杠杆尺的介绍 谁能说说下面的杠杆尺,它有什么特点。
1、横杠能围绕支点转动。 2、横杠处于平衡状态。 3、横杠左右两边有小格, 距离相等。 ……
挂在杠杆尺 左边的钩码 看作是重物, 钩码挂的格 数就是重点 的位置。
挂在杠杆尺右 边的钩码的重 量就是提起重 物所用的力。 钩码挂的格数 就是力点的位 置。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呢?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时,杠杆省力。
剪纸要用什么工具?
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做事情常常用工具来帮忙。 1.你认为什么是工具? 工具实际上是简单机械。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使用工具和机械了。使用工具和机械, 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延长了人类的臂膀。随着工具和机械的 进步,人类的本领越来越大,完成了许多宏伟的工程。工具和机械 是神奇的,它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人 类智慧的结晶。
探究
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 个数
3 6
9
12
轮上钩码的 个数
我们的发现
1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
2
转动,可以省力。在 轴上用力,带动轮转
3
动,就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实验记录表
更大轮子
轴上钩码 更大轮上钩 的个数 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4
1
轴不变,轮越大,
8
2
带动轴转动,可 以越省力。
把你使用工具的“经验”填写在记录表 中。
剪刀 剪纸、剪毛线、剪铁皮 老虎钳 剪钢丝、拧螺丝
螺丝刀 拧螺丝、撬桶盖
开瓶器 开瓶盖
镊子 夹砝码、取药品
水果刀 削苹果、裁纸
羊角锤 钉钉子、拔钉子
筷子 夹饭菜
●探究活动一:选用合适的工具往往可以省力、方便。
分别选择什么工具把铁钉、螺丝钉和图钉从木头里取出 来最省力、方便? 说说选择 的理由。
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各式各样的工具就 是简单机械,我们都使用过工具,我们对简单机械并不陌生。
2.你认识哪些工具?
常见工具名称PK赛
钳工锤
羊角锤
剪刀 园林剪
理发剪刀(发剪) 镊子
常见工具名称PK赛
小刀
螺丝刀
剥线钳
尖嘴钳
老虎钳
常见工具名称PK赛
开瓶器 扳手
订书机
斧 扳手
管钳
你曾经使用过哪些工具?用它们来做过什么事情?是怎样 使用这些工具的?
螺丝刀


铁钉 螺丝钉 图钉

小刀
●探究活动二: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应该选择什么工具来完成下面的工作。
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 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油桶搬上车
定滑轮 斜面
石头大搬迁
绳子
国旗升上顶
杠杆(撬棍)
学习小结
1.机械指的是_能__使__我__们_省__力__或__方__便_的__装__置__。___ 2.如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简单的机械,叫简_单_机_械_. 3.简单机械被人们习惯称为_工_具__。 4.许多时候,使用工具可以让我们_方__便___或_省_力___。 5.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用途,完成同样的事,使用恰__当__的__工__具__能给
省力 费力
挂在杠 杆尺左边的 钩码看作是 重物,钩码 挂的格数就 是重点的位 置。
挂在杠杆 尺右边的钩码 的重量就是提 起重物所用的 力。钩码挂的 格数就是力点 的位置。
仔细观察杠杆尺处在什么状态,用图记录下来。
左边挂钩码的 情况
格数 钩码数
2
2
2
2
杠杆尺的状态
右边挂钩码的 情况
格数 钩码数
1
2
3
4
试一试,分别改变挂在杠杆尺左边和右边钩码 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改变?
把那些用较少的钩码使较多的钩码翘起来的情 况都找出来,用图记录在科学活动手册上。然后找 找它们的相同点。看看从中能找到什么规律。
1.4 轮轴的秘密
关于轮轴,你有 哪些问题?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
12
3
科学概念
在轮轴的轮上用 力能够省力,轮越大 越省力;在轴上用力 费力。
游戏
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四、联系生活
•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 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 那些方便?
•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 是费力的?
重点
支点
重点
支点
力点
理发剪
力点
铁皮剪
讨论:
1.为什么理发剪要用费力杠杆来做,铁 皮剪要用省力杠杆来做?用省力杠杆做理 发剪好吗?
2.费力杠杆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课堂评价:
学完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科学知识? 你有什么感想?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吗?
课外小调查:
生活中还有哪些省力和费力的杠杆类 工具?请记在表格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