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目录第一单元战争记忆 (2)第二单元关爱生命 (5)第三单元建筑古迹 (8)第四单元科学精神 (11)第五单元探究人生 (14)第六单元山水诗文 (24)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事情。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第3课蜡烛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ò(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ū gōng) 鞠躬肃(mù) 穆3.解释下列词语。
(1)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珐琅fà láng 脂zhī粉惊骇hài 箱箧qiè野蛮mán2.解释下列词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2020060707363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六单元1课《孟子》两《富贵不能淫》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思想内容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重点字词衍丈夫之冠淫通假字往之女家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父命之丈夫之冠也一词多义戒:戒之曰;必敬必戒之:往之女家;妾妇之道;与民由之词类活用威武不能屈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重点字词舜畎亩胶鬲曾益拂士通假字:所以动心忍性入则无法家拂士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古今异义词: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富贵不能淫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讨伐)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一词多义: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于: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拂: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士: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重点语句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都有灭亡的危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孟子三章》复习知识点整理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尊称为“亚圣”,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后人把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体裁:语录体散文。
3.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4.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
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
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委]放弃;[去]离开。
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⒆[故]所以。
(20)[是]这(2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总结: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以“情感哲思”为主题,选取了一些表现人物情感和人生感悟的文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和深邃的哲思。
二、重点篇目
1. 《<孟子>二章》:选取了《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展示了孟子的思想和论辩艺术。
2. 《愚公移山》:通过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传达了坚持不懈、不畏困难的精神。
3. 《周亚夫军细柳》:描述了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故事,展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形象。
三、单元重点
1. 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
2.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方法。
3. 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学习方法
1. 注重文言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学习,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 结合现实生活,思考文章中的哲理对自己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在阅读中领悟到一些人生智慧,培养自己的情感素养和道德意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感时恨别寓深情课文同步讲解新人教版
感时恨别寓深情
公元756年,杜甫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次年三月,春回大地,诗人放眼远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因何而溅泪,鸟因何而惊心?诗人为之注明,是因为“感时”和“恨别”而动情。
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观物,故物亦生情。
以物之情写人之情,委婉曲折,而又深沉真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为叛军所俘,被困于长安一个冬春,一直思念妻子儿女,此时此刻,他多么渴望能够收到一封家书啊!可是,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发本来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
老泪纵横,忧心忡忡,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全诗感情深沉,思想蕴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重点字词梳理与专项精练(部编版解析版)
第六单元重点字词梳理第23课《孟子三章》弱冠(ruòguàn)淫(yín)夯实(hāngshí)胶鬲(jiāogé)曾益(zēngyì)拂士(bìshì)第24课《愚公移山》冀州(jìzhōu)阻塞(zǔsè)迂回(yūhuí)汝(rǔ)魁父(kuífǔ)焉置土石(yānzhìtǔshí)荷担者(hèdānzhě)箕畚(jīběn)孀妻(shuāngqī)始龀(shǐchèn)老叟(lǎosǒu)穷匮(qióngkuì)厝(cuò)陇断(lǒngduàn)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荆棘(jīngjí)彀弓弩(gòugōngnǔ)持兵揖(chíbīngyī)曩(nǎng)专项精练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万仞.(_____)惩.(_____)穷匮.(______)荷.(______)担孀.妻(______)始chèn (_______)箕běn(______)kuí(______)父lǒng(_______)断【答案】rèn chéng kuì hè shuāng 龀畚魁陇【解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仞”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陇”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材料知识点梳理+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材料梳理第六单元(一)《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1、理解性默写(1)诗人为什么能有超然脱俗的思想境界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表现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的诗句是:(叙事、写景相结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表现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决心重返自然,回归自然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叙事、写景结合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问君何能尔”一句中“尔”指代什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居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悠然);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宁静、闲适、恬淡)特点。
3、诗中“车马”是(达官贵族)的代名词。
“南山”指庐山。
4、“无”字体现了作者在“人境”中怎样的生活?没有人世间纷繁杂尘,为蝇头小利而奔走的丑态,为功名利禄而勾心斗角的龌龊等。
5、“问君何能尔”中“君” 是谁?作者回答了什么问题?作者的境界是“境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迁”?作者自己;人在尘世都如此清净的原因。
“境随心转”6、“飞鸟相与还”仅指傍晚时分飞鸟归林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借飞鸟归林象征自己摆脱官场的羁绊,重返自然,回归自然。
7、“此中有真意”中“此”是指(上面描述的自然景物);“真意”是指(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
)8、全诗的诗眼是:(心远),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心灵超脱尘俗才能感受到的。
文中指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单元复习资料: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单元复习资料:第六单元内容预览:第六单元复习资料一、生字新词。
曦月()素湍()飞漱()属引()泅水()艨艟()()舸()雾淞沆砀()()()荷锄()()二、文学常识。
1、《三峡》选自《》。
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2、《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作者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著有《》。
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
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散文家,诗人。
4、《观潮》:选自《》。
作者周密,字公瑾,南宋人。
5、《湖心亭看雪》:选自《》。
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人,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6、《归园田居》:选自《》。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
7、《使至塞上》:选自《》。
作者,字。
苏轼对他的诗画评价的名句是8、《渡荆门送别》:作者是,字,号,世称“ ”。
9、《登岳阳楼》:作者是,南北宋之交诗人,字去非,号简斋。
三、病句修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青少年近视趋于低龄化,近视率平均达40%。
照明协会专家指出光污染已经成为导致青少年视力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并提醒青少年一定要未雨绸缪。
B.被誉为“华夏民居第--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C.中国传统水墨画因在材料和技法上的与众不同,在世界画坛独树一帜;然而,古人的巨大成就也成了挡在后辈面前的高峰。
正因为如此,今人才另辟蹊径创造出了抽象性、实验性的水墨画。
D.著名导演李安凭借一部《断臂山》获得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
一个华人导演能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此殊荣,真是匪夷所思。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tx ()A.最近,我市出台并实施了“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处置法”后,大大缓解了事故现场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和拥堵,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八上语文第6单元知识点
八上语文第6单元知识点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第23课 《孟子》三章一、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 (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
二、故事背景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
他极力主张“行仁政”,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
二、字词、译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释】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huán):包围。
之:代这座城而:连词表转折。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而:连词表递进。
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是:这。
也:表判断语气,“是”。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非:不是。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固精良。
利:精良。
米粟(sù):粮食。
多:充足。
委:抛弃。
而:然后去:离开。
之:代词,代“城”。
是:代词,这故:所以。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以:凭借。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封,划定。
封疆:疆界、边境。
固:使巩固。
国:国防。
山溪:山河。
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威:威服。
以:凭借,依靠之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文言文知识点1. 《三峡》作者与出处:选自 《水经注疏》,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重点字词:略无、阙、亭午、夜分、曦、襄、沿、溯、奔、疾、素湍、回清、绝巘、飞漱、晴初、霜旦、属引等。
重点句子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默写:描写三峡连绵、高耸的山势及四季景色的句子。
2. 《答谢中书书》作者信息: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
重点字词:交辉、四时、歇、颓、沉鳞、竞跃、与、念、相与、空明、但、闲人等。
原文填空: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
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
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
翻译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信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重点字词:参照上文 《答谢中书书》中的字词部分,需注意“念”、“相与”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原文填空:写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
4. 《愚公移山》作者与出处:选自 《列子·汤问》,列子是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重点字词:年且九十、惩、塞、迂、室、汝、毕力、平险、杂然相许、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等。
通假字:惠通慧、反通返、亡通无、厝通措、陇通垄等。
理解文章主旨: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毅力。
5. 《周亚夫军细柳》作者信息: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的作者。
重点字词:棘门、彀弓弩、按辔、被通披、式通轼、邪通耶等。
词类活用:如 “军”作动词,“驻军”;“介胄”作动词,“穿戴盔甲”等。
理解文章主旨:本文通过描写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凛然不可犯的 “真将军”形象。
二、古诗词知识点1. 《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
课文主旨: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
2. 《春望》作者: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练习版)
至亍夏天江水漫上丑陵癿时候,下行和上行癿舠路都被阻断隑绝了 • ⑵素湍绿潭,回清俱影 白色癿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癿水潭俱映出各种景物癿影子。
4.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癿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癿 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癿 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侧面描写,烘托三峡凄清肃杀癿气氛, 表达对渔民辛苦劳作癿同情。 5.文中对三峡景物癿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 ,仿照例句迚行描写。 例:碧绿癿潭水,怪异癿松柏。 雪白癿湍流,回旋癿清水Biblioteka 四、重点篇目精彩语段阅读。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夘分,丌见曦月。 至亍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戒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 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丌以疾也。 昡冬乊时,则素湍绿潭,回清俱影,绝巘夗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夗趣味。 每至晴刜霜旦,林寒涧肃,帯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敀渔者歌曰:“巳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 • • • • • • • • • • • • • • •
•
1. 解释加点词癿意义。 ⑴斱其进出海门( 当……时 )⑵每岁京尹( 年 ) ⑶为火所焚 ( 烧毁 )⑷四马塞途(堵塞 ) 2.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癿一项(C)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天:天下乊伟观也 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 3. 选出加点字意义丌同癿一项( C) A.天下乊伟观也 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4.翻译下面癿句子。 ⑴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叧剩下被火烧毁癿“敌船” ⑵吴儿善泅者数百,皀披发文身。 几百个善亍泅水癿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纹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孟子三章》复习知识点总结整理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尊称为“亚圣”,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后人把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体裁:语录体散文。
3.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4.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
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
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委]放弃;[去]离开。
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⒆[故]所以。
(20)[是]这(2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湖心亭看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
理:《湖心亭看雪》
重点字词解释。
1、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
2、是日更定是:这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3、挐一小船挐:撑船。
4、用毳衣炉火毳cui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毳,细毛。
5、雾松sōng沆hang砀danɡ: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
雾淞,雾气和水气。
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淞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气。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6、上下一白一白:全白。
7、惟长堤一痕惟:只。
8、芥jie:小草。
引申为细微的事物。
这里指船。
9、铺毡对坐坐:相对
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
更:还。
1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痛快。
白:指酒杯。
12、客此客:客居。
13、及下船及:等到。
14、喃喃nan:小声地不断念叨。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陋室铭》知识点概括 2015年初二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开放性试题;
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 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稳中印证 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复习《答谢中书书》相关知识
答谢中书书
共同赞叹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书,书信,一种应用 性文体,古代书信多 记事陈情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把酒问青天
把: 端起
(2)念无与为乐者
2、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突出猿鸣凄凉悲哀,侧面渲染三峡秋 天的萧瑟肃杀的气氛,
另一方面又暗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 照应前文;
同时也暗含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
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 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 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贬谪的悲凉。 (2)人生的感慨。 (3)赏月的欣喜。 (4)漫步的悠闲。 (5)虽屡遭贬谪,却能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
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当堂训练: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 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知识点梳理八年级语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知识点梳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译: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各单元(课程)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 í)港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 āng)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发(bān)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三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三峡》一、字音字形阙()曦()叠嶂()夏水襄()陵御()风素湍()绿潭绝巘()飞漱()其间山涧()属()引二、重要文言现象略无缺处:略无,毫无。
阙,通“缺”。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不以疾也:疾,快。
绝巘:极高的山峰。
属引:接连不断。
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虽乘奔御风:奔,动词作名词,奔驰的马。
空谷传响: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素湍绿潭:湍,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晴初霜旦:霜,名词作动词,结霜。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
虽乘奔御风:虽,古义表示假设,有“如果、即使”之意;今义表示转折,有“但是、可是”之意。
哀转久绝:动词,消失。
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绝自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至于夏水襄陵:表示另提一件事。
回清倒影:名词,清波。
至清每至晴初霜旦:介词,到。
清荣峻茂:形容词,水清澈。
三、文学常识郦道元与《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爱好游历山水。
撰《水经注》。
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专著。
四、课文研读本文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侧重描绘不同季节水的不同景象。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山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写水●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以及对优美山川和大自然的赞美与欣赏。
●本文通篇写景,结尾处却引用渔人歌谣,是因为前文通过写景写出了旅人的悲凉心境以及凄寒之境,结尾处引用渔人歌谣则更加烘托出秋景的悲凉,给人留有深刻印象。
这样描写,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从而加深了文章的意境。
《短文两篇》一、字音字形秣()陵与()其奇者夕阳欲颓()未寝()藻荇()二、重要文言现象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晓雾将歇:歇,消散。
夕阳欲颓: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欲界之仙都: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在文中指人间。
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作欣赏之意。
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夕阳欲颓:颓,形容词作动词,坠落。
相与步于中庭:步,名词作动词,散步。
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指休息,停止。
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欣赏。
夕阳欲颓:副词,将要。
念无与为乐者:介词,同,和。
欲相与步于中庭:副词,共同。
实是欲界之仙都:名词,指人间。
三、文学常识●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
齐宰相,后隐居山林;因当时齐国皇帝常常派人到山中向其咨询国家大事,故人称“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
●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文坛“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文字洒脱明白畅达,又以词为最杰出代表,是北宋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元丰二年,此时正值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虽有官职却无实权,等于流放,因此诗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豁达却又失意的矛盾心情。
四、课文研读《答谢中书书》一文表达了诗人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之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能够表现这一情感的诗句为:“实是欲界之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背景链接——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
四个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
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的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自离开安置所,实际上与流放差不多。
此事使苏轼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写于这一时期的诗文,大多表现了苏轼被贬之后既豁达又失意的心情。
●本文苏轼笔下的月色的特点:空明澄澈、似真似幻。
●本文点睛之笔(议论之笔或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句中“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此处“闲人”还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情。
●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既有赏月的欣喜、散步的优先,也有对自己身处被贬境地的牢骚不平;但更多的则是表达诗人一种豁达的心境。
《观潮》一、字音字形雷霆()书斋()艨艟()()如履()平地倏()尔乘骑()舸()泅()渡僦赁()()万仞()罗绮()倍穹()二、重要文言现象既望:农历十六日。
望,农历十五日。
方其远处海门:方,当……时。
仅如因线:仅,几乎,将近。
际天:连接着天。
沃日:冲荡太阳。
形容波浪很大。
沃,用水淋洗。
既而:不久。
艨艟:战船。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
骑,马。
弄,舞动。
标,树立、举。
一舸无迹:舸,船。
倏尔:忽然。
逝:去、往。
披发文身:文,动词,可理解为画。
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
人物略不相睹:略,一点,微。
倍穹:穹,高。
僦赁看幕:僦、赁此处都是租的意思。
虽席地不容间也: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名词词组作状语,用来修饰后面的动词“际天”,此处解释为如玉城雪岭般;际,名词作动词,连接。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银,名字作状语,用银;玉,名词作状语,用玉。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皆披发文身:文,名词作动词,画着文身。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形容词作动词,高过。
天下之伟观:观,动词作名词,景象。
弄旗标枪舞刀:标枪,古义为“举枪”;今义则指田径运动中使用的投掷器械。
人物略不相睹:人物,古义为两个词,分别指人和物;今义则合并为一词,单指人。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古义为高过,动词;今义则为名词,指天空。
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连词,和“至”连用,翻译为到。
以此夸能:介词,凭借、用。
仅如银线:副词,几乎、将近。
以此夸能:名词,技能。
仅能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副词,只。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能够。
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介词,被。
海涌银为郭:动词,当作,作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动词,是。
而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表修饰,不翻译。
而旗尾略不沾湿:表转折,但是。
随波而逝:表承接,不翻译。
而僦赁看幕:表递进,并且。
判断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倒装句: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介词后置)三、文学常识:周密:字公瑾,又号四水潜夫,南宋著名词人,笔记大家。
辛弃疾等豪放派著名词人谢世后,“历下周密”却以他的清丽词作尽洗靡靡之音,成为南宋后期重要的文学家。
四、课文研读:●“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一句在全文一开始即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领起全文,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观潮》全文的着眼点都在一个“潮”字,作者从涨潮之状、水战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四方面来写的。
●题目为“观潮”,却为何又将大量笔墨放在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作者在写了浙江潮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场面和吴中健儿的弄潮技术,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诸人势,使得二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
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观潮》一文表达了对故国山河以及风土人情的一往情深。
《湖心亭看雪》一、字音字形:更()定毳()衣雾()凇沆砀()()长堤()喃喃()莫说相公痴()一芥()铺毡()对坐强()饮三大白二、重要文言现象:湖中人鸟俱绝:俱,全、都;绝,消失。
余挐一小舟:挐,通“桡”,撑船。
一做,拏。
毳衣:用毛制成的衣服。
雾凇沆砀: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余挐一小舟:挐,通“桡”,撑船。
一做,拏。
客此:客,名词作动词,客居。
古今异义:是日更定:定,古义为“完了,结束”;今义为“固定、确定、判定”等意。
‘上下一白:一,古义是“全”;今义表数目一。
余强饮一大白:余,古义为“我”,今义作“剩余、多余”讲;白,文中作“酒杯”,今义多指白色。
更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为两小时。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副词,还。
是是日更定:代词,这。
一上下一白:副词,全。
是金陵人:动词,表示判断。
湖心亭一点:数次,表数目一。
白上下一白:形容词,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名词,酒杯。
三、文学常识:张岱: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
生于诗礼之家,思想却自由散漫、淡泊功利;然而张岱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清兵南下后,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披发入山”,表示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灭亡后。
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淡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心态。
四、课文研读:●文章写于明朝灭亡后,文中却用明代纪年,有何深意?说明在作者心中明代始终没有灭亡,不忘故国之情永在。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西湖壮观的雪景描写以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描写,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同时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独”字有何表达作用?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操和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作铺垫。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何理解?此句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所谓白描是指国画中的一种处理手法,此处指文字简练朴素,不雕饰、不渲染。
本句运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天人合一图,侧面描绘出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以及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然而三个“一”字及“两三粒”却仍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漂泊无依,怀念故国的情感。
●结尾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作用何在?全文用一般的篇幅来写人、绘景、记事、抒情,丰富了文章内涵;而结尾却用舟子的话作结,一个“痴”字看似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人给予了肯定和赞美,还包括了对作者品位、人格的肯定和赞赏。
《诗四首》一、字音字形荒秽()荷()锄草木长()候骑()都()护帘旌()徙倚()()燕()然二、重要文言现象重要词语: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就好。
但,只要。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仍怜故乡水:怜,爱。
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凭危:指登楼。
凭,靠着。
危,指高处。
徙倚: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