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优美诗句

合集下载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五言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五言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五月节、女儿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会进行龙舟竞渡、粽子品尝、艾叶挂门等各种传统活动,以此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和抵御瘟疫的节庆活动。

在中国诗词中,端午节也是一个常被描写的主题之一,下面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吧。

1.《乙亥夏至日京师写怀》唐代张祜端正盈盈扣翠华,依稀几处压烟霞。

安排膏露朝朝健,强化铅华日日华。

乾坤蓝气浮十洲,瑞光潜影暗千家。

衾裯千载传佳话,晨区晓月碧琉璃。

赤帝江东阻朔风,原王忠贞定罹夏。

谁怜沧海意氛氲,满洲祗把涛头斜。

这首描写端午节的古诗,旨在描绘端午节那一天天色的特殊之处。

全诗开头以“端正盈盈扣翠华”来概述端午节当天的晴朗和明朗,用“依稀几处压烟霞”来描绘一些地方的薄雾和云烟,用“乾坤蓝气浮十洲”来描述当天空气的清新。

其次,诗中以“衾裯千载传佳话,晨区晓月碧琉璃”来描绘端午节传统的艾草莉草和挂千红,以及节日当天人们重归自然和欢乐的状态。

2.《端午节次道州刘宇州诗》唐代韩愈端午节到道州城,百姓争观龙舟赛。

船头戴笠纷纷发,手执香囊逐逐来。

花炮声中龙自起,鸣环水上战无猜。

一片欢心云外去,风光不许下人哀。

这首诗可以算是端午节描述中最为经典的一首了。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描写了端午节中道州城的热闹场面。

百姓争着观看龙舟竞渡比赛,船头上的选手们戴着竞技向头盔,手执香囊,竞相地往前冲刺。

诗中还描写了端午节中必不可少的鞭炮声和龙舟的形象,将人们在端午节中放松自然、欢乐无比的场景展现出来。

3.《翁仲端午有怀赠答梦得》唐代韦学诚端午长袜画蛟龙,祭裹青苹泥未干。

平阳歌舞向谁唱?江海思婵娟倍端。

草色渐疏花滴阵,云波缭绕客清盼。

轻舟一叶飞微俗,微香飞翠过楼上。

这首端午节的诗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扎制彩绸来召唤神龙,用织成的麻袜来悬挂神龙。

此外,诗中也运用了端午祭祀传统的泥饰技艺,将“祭裹青苹泥未干”化为抒发当时心境的意象。

又在描写道屈原抗议乱世的故事,抒发了对乱世中的思念与梦幻。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七绝诗句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七绝诗句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七绝诗句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起源于我国古代。

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等。

而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古代诗人们也创作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诗歌作品。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会介绍七绝诗句中涉及到的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1. “荡舟楫不须疑,一举高飞万里飞。

三五阳光照江面,端节华严镜里归。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端午日沉沉瓦鸭行》这首诗主要写的是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

白居易通过“荡舟楫不须疑”,来表达竞赛的激烈程度,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固有印象。

他还用“一举高飞万里飞”来引用了《楚辞》中屈原的“夫既不我畏,妾又何怍怍。

”的典故,进一步向世人阐释了屈原的历史地位。

2. “溪桥下留不住,往事过水今如许。

五月五日是良辰,吹角争艳北邙初。

”——清代诗人袁枚的《端午节》这首诗提到了五月初五是“良辰”,吹角争艳的北邙初。

北邙山,在现今北京市门头沟区,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成为北方鸣辨铜管乐器的聚集之地,而袁枚在此咏叹吹角争艳的场景,更透露了其对庆祝端午节的期许和积极的态度。

3. “一年春尽江南草,五月人间天上家。

龙舟初发千峰动,鼙鼓喧喧汉水寒。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乙卯三日喜雨》这首诗提到了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赛龙舟。

刘禹锡以“一年春尽江南草,五月人间天上家。

”来描绘端午节前的春天到了尽头,人们天上地下都在共同庆祝这个节日。

然后通过“龙舟初发千峰动,鼙鼓喧喧汉水寒。

”来表述了这一传统活动的场景和节日中的欢乐氛围。

4.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嘶芳草思行迟。

戊戌东南风初熏,野火烧身不相顾。

五月天山雪海涔,更无人处俯寻思。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这首诗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写,但其中的“五月天山雪海涔”和“戊戌东南风初熏”两句,却是与五月初五有紧密的关联。

在这个诗歌中,杜甫将自己爬山的体验融入到对自然的描写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叙述,来宣扬自己的人生信仰。

下列诗句是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

下列诗句是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

下列诗句是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端午节,也称为龙舟节或端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日,它起源于我国五千年前的远古时代,始于古代对于祖先的崇拜和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活动,以示纪念。

古诗中常常也会描绘端午节的场景,下面是一些著名的描写端午节的诗句:1.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榆荚自芳菲。

”——杜甫《石壕吏》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当天的良辰美景,明媚的天空下,杨花飘扬,榆荚松散,芳香四溢。

这是一个美好而神圣的节日,让人们感到自然环境中生命和美好的存在。

2. “端午节,半夜神仙,天上人间相沾润。

”——苏轼《端午夜泊南浦怀古》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神奇和神秘,诗人在端午节夜晚泊舟南浦,感受到了来自天上和人间的润泽。

神话中有许多涉及天神人仙的故事,这些故事象征着生命之间的关联和人与自然的交融。

3. “风吹荷叶渐清香,竹露珠圆满翠囊。

”——陆游《盂莫塔》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美食——粽子。

粽子用竹叶包裹着糯米和各种馅料,蒸好之后入口香糯,非常美味。

诗人将粽子比喻成珠圆满翠囊,更是形象生动。

4. “端午未到艾叶香,离家千里独归航。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所赠送的艾叶,艾叶散发出一种清香的气息,以其驱邪避毒的功能而被赋予了神话色彩。

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则是有感于离家千里归来的孤独感,用“独归航”来表达出删丹深情的思念之情。

5. “仲夏元节余堆案,推轮改点逐曲山。

”——张九龄《龙舟引》这首诗描绘的是端午节人们赛龙舟的场景。

龙舟赛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象征着勇气和团结。

诗句描述了龙舟赛的热火朝天的气氛,人们站在曲山上观赛,使得整个赛场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斗志昂扬。

端午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描绘端午节的诗句,不仅展现了节日风光,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这个节日的热爱和敬重。

这些古诗,对于我们理解端午节的意义、欣赏端午节的气氛,都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都会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我们常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以祭祖、纪念屈原等活动为主。

除了这些活动,在端午节这一天,古诗词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古诗词为我们传达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介绍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 《九歌·湘夫人》——屈原“离而不失,忘而不失,漂流吾心,忘归故处。

”2. 《离骚》——屈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 《赏荷》——柳永“菱荷清霜晓,水国红药春。

”5. 《赋得古莲》——晏殊“色暗清阴晚,香鲜重翠寒。

”6. 《赋得古塔》——李清照“此地别燕临风千嶂,壮士骅骝一群,海陵王气吞胡虏,十万神州尽舜尧。

”7. 《七绝·洞仙歌》——鲍照“芳心旧日在,精魄今何在。

”8. 《竹枝词·咏梅》——梅尧臣“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9. 《一剪梅·舞梅香》——纳兰性德“风霜荡秋水,烽火动春山。

”10. 《三月七日》——王之涣“绿肥红瘦,旧时衰草,岁岁成空。

”11. 《采桑子·重阳》——吴文英“落叶陌上东风起,蒹葭岸边篱笆隔。

”1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恭闻祝英台上,笑语盈盈似水。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李清照“雪花一片片,吹入梦里人。

”以上15首古诗词,各自表达了古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理解那时的环境和背景,却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这些经典之作,我们更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读一首古诗词,品一杯雄黄酒,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许您会有别样的感悟和体验!。

端午最佳10首古诗

端午最佳10首古诗

端午最佳10首古诗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屈原祭祀的节日。

这一天,人们不仅会包粽子、赛龙舟,还会通过吟诗作对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端午节最佳10首古诗,希望能给您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1.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以描绘独特的自然景色为主题,描绘了美丽的钱塘湖春景,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端午节氛围。

2. 《九日登高》——王之涣雄州雾列,俱怀逸兴壮思飞。

星河欲转千帆舞,夜雪千山听断崖。

我有所思在远道,欲出未出思已遥。

远道还自思应瘦,故乡云雨过残桥。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远离家乡,游历在外的心情。

端午节期间,许多人也会选择出远门旅游,感受异地的风土人情。

3. 《登高》——杜牧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以感叹时光易逝、悲秋寡欢为主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让人在端午节时深深思考生命的意义。

4. 《梅花》——王安石雪花梅花同露井,暖雾杨花共宿愁。

肠断白头莫信春,一杯杨柳一窗经。

古来年少青衫湿,轻浪笑书游夕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以描绘梅花、春色和忧愁的主题为基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美好时光的向往。

5. 《山中》——王安石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两句简短的诗句,通过山中送别的场景,传达了对友情和相思的思念之情。

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以古原草的生命力、独特之美以及与人们生活所形成的联系为主题,表达了生命的循环和离别的情感。

7.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著名的诗歌之一,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描写端午节的优美诗句

描写端午节的优美诗句

描写端午节的优美诗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古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也称为龙舟节、重巳节、五月节等,它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传统,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传承至今。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很多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它的美丽,下面一起来欣赏这些诗句。

1. 山林自顾芳菲早,衾枕蒿庐雨气寒,今夜玉人无舞扇,独向蓬莱小斋看。

--唐·白居易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雨天气象和玉人思人之情。

在五月的端午节里,山林美景清丽,鲜花绽放。

但当天气又变得阴沉潮湿时,对于应节必需品“雄黄酒”以及当时模特儿一般的玉人,描绘了五月的不足。

2. 一轮明月,清辉如洗。

层层高低,明晦交错。

淡淡云烟点点,微风吹过,一片苍茫,长篇大阔。

天高水远,江山如画。

景象宜人,满目生辉。

--清·郑振铎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特有的景致--清辉与山青水秀。

一轮明月,经久不息的端午佳节,江山多妙如画,一片苍茫,描画出了节日的隆重氛围。

3. 芒鞋缩起双肱,蹴射轻巧相称;盹睡烦暑慵郁,丢弃黄鱼情沉。

子摘蛴螬入筐,长“葶”炙批烟房;子期嵇康蕤宾,武侯祠里言忘。

--清·鲁迅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节宜人的乡约颓废氛围,大家把节日当做了交际互动的场所,鼓励追求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

描绘了端午节中的展现人们真正自由自在的庄严氛围,人们忘却烦恼、抛离尘俗,享受着一年一度的节日快乐。

4. 端午节开怀闹,独舞娇儿事,挂菖蒲送水,搓龙舟捉迷,追风耍手球,回前沃布被,绿叶黄花红丹栀,万象欣欣,尽神采。

--唐·罗隐这首诗更加详细地描绘了端午节的情形,它告诉我们端午节是让我们欢快快乐的节日,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其中。

人们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欢庆之中,人人都尽展风采。

5. 两重山色若轻钩,半断楼台如丽鸥。

楼台上有两三人,归来看取杏花雨。

--五代·杜牧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在桂林的美景,而且通过描绘雨游的秀美,展现了五代时期的文人墨客“随人逐景,尽得其彩,常作诗词以快己志”的至乐之心,展现出了至乐之心的文化精神。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被誉为“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并列。

为了纪念屈原大夫,每年的五月初五日成为了全民欢庆的节日。

这天,人们有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一系列与端午节有关的传统习俗。

而古人们也对这个节日进行了精心的描绘,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20首经典的古诗。

1、《乘凉》作者:曹操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问君今夜何,不知琴上音。

2、《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端午》作者:李清照端午未到灶前烟,人间无事乐长安。

今宵嫁与山僧去,君恩一点在灯端。

4、《小宴》作者:辛弃疾何必去那杨花烘,庭院深深深几许。

大抵花开花落处,也应须有人照看。

5、《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深秋霜后觅知音。

6、《忆江南》作者: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7、《闻王昭君歌》作者:杜甫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原地广难为家,明月几时有?8、《于长安乐府中夜忆阳关》作者:李商隐离离四顾茫然,忽若远山一峰荡。

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秋娘妃妾笑幽默。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9、《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0、《赤壁》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夜书对灯卧,梦得吕洞宾。

山果黄粱熟,野餐芳草多。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何?12、《楼船夜话》作者:唐玄宗世界尽头南溟碧,山河壮丽胜天地。

下列描写端午节诗句的是

下列描写端午节诗句的是

下列描写端午节诗句的是端午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庆祝这个节日,而诗歌也成为了这个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经典的端午节诗句,以及这些诗句的背后所蕴含的含义。

1.五月五日风华正,乍暖还寒时候。

——宋·柳永《鹤冲天·其一》这首柳永《鹤冲天》是一首描写端午节美景的词。

五月初五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大地万物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此时的天气也是四季中最为变幻莫测的时候,是一个由寒转暖的时刻。

这首词用“风华正”,来形容这一时节的美景。

风华即指花草树木所散发出来的芬芳、绚丽的色彩,在和煦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同时,“乍暖还寒时候”也表达了一种多变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状态。

2.黄鹤楼中望吴门,五月江南雨已东。

——唐杜牧《登高》这首唐诗是另外一种风景的描绘。

诗人登上黄鹤楼,远眺吴门,但是五月份江南的天气已经开始变得多雨,而五月初五的时候也是江南地区雨季开始的时间。

诗句中的“五月江南”也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端午节的风景,充满了绿色、青郁、清新和宁静。

3.草木知春,鸟语花香,泉池交响,翠岭竞秀,芙蓉出水,飞燕回巢,绿波荡漾,小荷才露尖尖角。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的这首词描绘了夏末秋初的风景,但其中的草木、花鸟、水景等元素也同样适用于端午节的描写。

苏轼用“草木知春”来描绘大地萌发的生气;用“芙蓉出水”来形容花儿开放;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来形容万物初生的娇嫩。

这些意象都使得诗歌充满了婉约、柔美的意味,而在端午节的时刻这些元素变得更加明显,彰显出丰富的生命力和勃勃的生机。

4.雄渠龙戍,远岫群山,半壁斜阳,千寻地秋色。

——明·杨慎《临安春雨初霁》在这首临安春雨初霁的词中,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但是所描绘的景象却有着端午的气息。

雄渠和龙戍指的是楚汉相争时的历史遗址,在端午节时,这些地方也成为了观赛的人群活动的地点,所以杨慎在描写风景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联系。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精选12篇)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精选12篇)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精选12篇)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篇11. 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钱琦《竹枝词》2.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3. 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

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

——陆游《三峡歌》4.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许文通《端阳采撷》5. 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

满庭芳芷。

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

——刘辰翁《齐天乐》6.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张榘《念奴娇》7.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陈子龙《五日》8.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卢肇《竞渡诗》9. 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

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

梅黄后,林梢更雨。

小池面,啼红怨暮。

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吴文英《杏花天》10.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

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

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

——黄公绍《潇湘神》11.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和端午》12. 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

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

——周紫芝《永遇乐》13. 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

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

——郭应祥《传言玉女》14. 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

麝团菰黍。

助泛菖蒲醑。

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端午节即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习俗,以纪念屈原、纪念龙舟竞渡等。

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上艾草和菖蒲,食用粽子和赛龙舟等,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端午节的描写,现在就给大家介绍10首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

1、《端午节谒献武陵山陵之碑》(唐代杜甫)“融融端午露,参差彩舟移。

飒飒清风来,嫋嫋荷花饰。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诗歌中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景象,清风拂面,荷花盛开,人们坐在船上,竞渡于清澈的湖水中,气氛热烈,欢声笑语。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六月乱山深,处处蝉声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季节的景象,烈日炎炎,蝉声不断,江水绿如蓝,一幅春夏的画卷展开在我们眼前。

3、《端午》(宋代杨万里)“端午千家艾叶香,澄江钓艇皆来狂。

欲识神机风浪便,试看龙骧凤阁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欢乐景象,千家艾叶香,人们载歌载舞,或钓鱼或竞渡,热闹非凡。

更有龙骧凤阁,神秘古老的味道。

4、《曲江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绿野新荷千家雨,红枫远叶一枝霜。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的战争和爱情,在红枫远叶的背景下,战士们为了荣誉和国家献身,而美人们则在帐下唱歌跳舞。

5、《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李白)“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夜间的景象,思乡之情浓烈,彷徨不定,揭露了生命力的无穷。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虽枯萎却化作春泥,为花儿护航,同样代表着农耕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的韧性。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白居易)“天桥霜后月,南岸橘生云。

枫叶杂于飞,何处觅秋香。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后的秋季景象,南岸的橘林郁郁葱葱,天桥上霜后的月色皎洁,彩叶纷飞,一幅秋色如荡漾的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一种离愁的情感。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1.唐·李白《端午》诗句:“秋空明月悬,粽香随风传。

”2.宋·欧阳修《端午》诗句:“秋意渐浓思屈原,龙舟竞渡水云间。

”3.明·李东阳《端午》诗句:“秋风吹过江面凉,端午时节粽飘香。

”4.清·袁枚《端午》诗句:“秋月清辉照江心,龙舟竞渡夜未央。

”5.唐·王勃《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故人。

”6.宋·秦观《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叶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7.元·杨维桢《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水波粼。

”8.唐·岑参《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9.宋·周邦彦《端午》诗句:“秋风起兮云飞扬,端午时节粽飘香。

”10.明·文征明《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屈原。

”11.清·曹雪芹《端午》诗句:“秋月无边照龙舟,粽香飘散思无穷。

”12.唐·高适《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香浓,龙舟竞渡意未穷。

”13.宋·范仲淹《端午》诗句:“秋雨绵绵洗粽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14.元·萨都剌《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乐悠悠。

”15.唐·韦应物《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16.宋·王安石《端午》诗句:“秋风起兮云飞扬,端午时节粽飘香。

”17.明·唐寅《端午》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端午时节思屈原。

”18.清·郑燮《端午》诗句:“秋月无边照龙舟,粽香飘散思无穷。

”19.唐·孟郊《端午》诗句:“秋风吹散粽香浓,龙舟竞渡意未穷。

”20.宋·苏轼《端午》诗句:“秋雨绵绵洗粽香,龙舟竞渡乐无疆。

”21.元·赵孟頫《端午》诗句:“秋意渐浓粽香飘,龙舟竞渡乐悠悠。

”22.唐·贾岛《端午》诗句:“秋月皎洁照龙舟,粽香飘散思屈原。

关于描写端午节的古诗(精选30首)

关于描写端午节的古诗(精选30首)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关于描写端午节的古诗(精选30首)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大家知道多少呢?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描写端午节的古诗(精选30首),文章希望大家喜欢!1、《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五日》清·陈子龙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3、《台湾竹枝词·竞渡》明·钱琦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念奴娇》宋·张榘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7、《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喜迁莺》宋·黄裳梅霖初歇。

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9、《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或端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节日里,人们通常会厚味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属于民间风俗的一种。

古人对端午节也有着许多的诗词,本文将介绍10首优美的古诗来领略端午节的浓郁韵味。

1. 白居易《清明前后/ 改元以来初一遇雨水而作》“但愧无东篱,葵藿夏葳蕤。

更无五月节,飘飘东篱雨。

”这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清明前后/ 改元以来初一遇雨水而作》,描绘了五月天气中的场景,文笔清晰明了,浑然天成。

2. 苏轼《端午日祝词》“柳外轻烟垂柳韵,兴来岂要少群杯。

田园觉属端初甸,酒沅空叹岷陇哀。

”这首诗来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端午日祝词》,诗中“柳外轻烟垂柳韵”,将端午节的婉约之美展现。

3. 王之涣《凉州词》之四“黄河落秋水,白云生秋旭。

凉风卷天白,素壁见秋服。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如梦想空虚。

”这首《凉州词》之四的诗是唐代王之涣所创作的,此时的端午已经成为了正式的传统节日,王之涣隐约地将端午与秋天的丰收联系在了一起。

4. 曹植《七步诗/ 青山横北郭》“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这首唐代曹植所作的《七步诗/ 青山横北郭》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深入浅出地表现了端午节的孤独感。

5. 陆游《示儿》之三十一“举杯勿把离愁倒,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敢辞南浦已黄昏。

”这首诗来自南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之三十一,具有悲情色彩,与端午节的庆祝氛围有些不同。

6. 杜甫《赠王十二故人》“弱冠先迷岳阳楼,久赋横波短柯手。

沧浪发雪偏知时,鼓舞铜鱼满泪行。

”这首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赠王十二故人》,将端午的律动节奏与古诗结合起来,充分显现了端午节的喜悦氛围。

7.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怀李白出门去,吟咏到南州。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酒温清月,不知何处是西楼。

”这首来自《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苏轼,将端午与他旅行中的见闻文学交织在了一起,呈现出了独特的诗意风韵。

赞美端午节的古诗句_端午节诗句简短

赞美端午节的古诗句_端午节诗句简短

赞美端午节的古诗句_端午节诗句简短端午节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了,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不少的诗人赞美端午节,而你知道多少赞美端午节的诗句?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关于赞美端午节的古诗句,欢迎阅读。

端午节的诗句【1】1、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宋高箸《重午怀旧》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4、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汴京元夕》5、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夕无月》6、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上元夜》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8、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京都元夕》9、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10、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欧阳修《鱼家傲》11、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宋祁《屈原祠》1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13、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14、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夜》15、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十五夜观灯》1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1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1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19、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七绝诗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七绝诗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七绝诗:
1. 粽香扑鼻沁清香,龙舟竞渡喜腾祥。

2. 艾草香浓端午至,桂花飘馥好时光。

3. 蚕儿吐丝染五色,桂花飘香祈平安。

4. 艳阳高照燃斗志,彩带飘扬闹轻风。

5. 五彩丝线缠绕粽,悠扬猜谜暖心情。

6. 粽叶包豆甜如蜜,团圆情浓倍温馨。

7. 满园艾香弥漫处,迎端午节贺花开。

8. 载着思念的粽子煮,生活里尽是收获。

9. 冲破浪花扬飞翻,龙舟划过端午天。

10. 斗志昂扬舟上行,团结一心展风采。

11. 端午佳节饮雄黄,驱邪迎福兴家庭。

12. 彩带飞舞迎红日,桂花香气弥漫间。

13. 龙舟竞渡人激情,端午佳节喜气生。

14. 五月初五端午至,家家户户喜洋洋。

15. 举荐菖蒲诗李益,满园端午美无边。

16. 清风拂面闻香叶,赛龙舟笑声迎端午。

简短端午节的古诗10首

简短端午节的古诗10首

简短端午节的古诗10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节日,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代的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诗歌,以下将介绍10首简短端午节的古诗。

1、《端午节》——李白明日是,端阳节,万物生,独此钟。

燃艾叶,盈杯酒,一杯香,慰中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心情。

2、《端午日思北斗表》——苏轼东篱菊已三更,南园梨德初四。

自笑堂前蜀锦尽,还似一时秦树时。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开始的两句表述了诗人头晚上猜拳输了,已经很晚环境依旧喜乐、美好,因为这是端午节这个节日的原因。

接下来描绘了青梅竹马、美好羡煞衆人的自己和对方,暗示诗人已经开启了对端午节的美好回想。

3、《赏荷》——杨万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北方风雨,悲欢离照,西南月明,钱塘湾浪漫。

此时欢谑犬马,伏枕听曲,美酒一杯,人生几何?流浪之后,已是四十馀年。

近来雨骤风狂,运去萧骚唐突。

猛然回首,已是百年身。

哀我身老,又遇端阳,古人画爲家山,尽碎涡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心声,普及了端午节的文化信息,表明了诗人浓郁的品位和感情。

4、《赛龙》——白居易五龙山下马端履,百花东邻小札阁。

长据楼前青竹苑,众人长啸碧江曲。

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讲述了人们在端午节比赛的场面,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龙舟竞赛的胜利。

这首诗简短有力,富有气势。

5、《端午》——贾仲明苞浪东风簇簇衣,爱倚西楹乱后稀。

明朝西楼应自在,不想东来临长夜,独弄离琴弔念归。

这首诗描写的是端午节期间的情景。

诗人看到自家妻子被花草围绕着,因为在此适才摘下草花又随意抛弃使人可惜,坐在西楼上意犹未尽,望东方远方,期盼玩弄离别的琴声能抚平思乡之情。

6、《百迴龙競渡》——贾岛乘春草过神仙桥,追云涨浪百迴潮。

白帝城边龙競渡,沿江曲上瑞气飘。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等庆祝活动之外,还会相互赠送诗文来庆贺这个节日。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20首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

1、《九江怀古》——唐代杜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时的九江景色,赏心悦目。

2、《端午日》——宋代陆游红蓼满滩高铁冠,韭芽萦楼翠玉盘。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向梅花扫落蟾。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台湾岛南部的景象,形象地刻画出端午节时的小孩的欢乐场面。

3、《端午》——唐代杜甫父兮生受箕帚之教,树兮爽用涂壁之粪。

武王继之讨纣,史册其名。

这首诗叙述了伏羲作为巫师为人类叶后时所吃的一种食品的由来。

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这个传说中的食品。

4、《浣溪沙·金错刀》——宋代晏几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词描绘了南国春日的景色和端午节的悠闲气氛。

5、《洛神资性序》——南北朝战国陆机五月端阳,天地飞扬,人归清愉,马嘶烈饮。

中有谁知?洛阳男女,后凋亡于流俗之中,美者外失其神,钧者内亡其性。

这篇序言描述了各种端午节活动的细节,阐述了端午节的深远意义。

6、《水调歌头·丙子端午》——宋代苏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词以美妙的音乐为主题,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和自然美。

7、《端午节》——唐代杜甫端节炊新糯,笸箩绽鲜肉。

黄酒浮中巾,沉香半烧玉。

走马捠筝入,弦歌凌夜出。

欢笑簇金貂,纵览逐蕙纛。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喝黄酒等多元化的庆祝活动。

8、《端午》——唐代王之涣三十日春风多,五月人情乐少。

刀头双节瘦过鸭,酒圈深处被蛟腰。

愿得此日时,长留君王意;不应增岁月,自觉自家愁。

这篇短文描述了端午节的特点,描绘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变化和演变。

9、《伊州歌》——唐代白居易羌管悠悠霜满地,从军行处才始知。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5首诗词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5首诗词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5首诗词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其历史悠久,所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关于端午节的描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15首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

1.《草》杜甫端午节时,人们喜欢将艾叶和菖蒲插在门前,这样可以避邪驱瘟。

在这首诗中,杜甫描绘了端午节时喜欢插艾叶和菖蒲的场景。

“门前草木皆生意,多种艾草生堂基。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端午》杜甫这是杜甫的另一首端午节诗,他在诗中描述了民间庆祝端午节的活动,尤其是赛龙舟的热闹景象。

“去岁南巡始,今岁北阙期。

百僚陪端重,千骑拥迎迟。

凤阁香闺敞,龙舟云水移。

夏日江城销,龙舟渐近稀。

”3.《暮江吟》杨家骥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到江边赛龙舟。

在这首诗中,杨家骥描写了一个赛龙舟的场景。

“盼归日又逢端午,族中有事放阴阳。

入舟朱绂蓑衣重,彭泽孤云鬓角长。

”4. 《阳关曲》王之涣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这首诗是他写于端午节。

在诗中,王之涣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醉的风景。

“今宵九华为露云,君歌声动地坐听君。

鬓微霜,双泪落,故园两处云山远。

”5.《端午节》李商隐李商隐是唐代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在这首诗中描述了端午节的喜庆气氛和赛龙舟的热闹场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 《望岳》杜甫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山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首诗中,杜甫描述了他在岳阳楼远眺岳阳山时的景象。

“岳阳楼高且长,二十五里余峰接。

登高望天半,不见上清微雨雪。

”7. 《忆江南》白居易端午节通常是夏季的一个节日,在这个季节里,江南的景象也格外美丽。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描述了他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8. 《贺新郎·送胡梦莹》李白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爱情诗。

在端午节之前,很多人喜欢赠送礼物表示祝福。

在这首诗中,李白送给他的恋人胡梦莹一条美丽的彩带,以表达他的爱意。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诗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诗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诗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人为了祭祀屈原,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每逢五月初五,会有许多仪式和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古人将绚丽多彩的端午节活动和味道浓郁的粽子描绘的淋漓尽致,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端午节诗歌,以下便列举20首端午节诗歌,以表达人们对端午节的热爱和敬意。

1.唐代杜甫《登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骑鲸驾雾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唐代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4.唐代杜牧《登高》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不自由。

5.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唐代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托六尺,俯首甘为孺。

7.唐代祖咏《登慈岳寺北楼》少陵野老无人管,春色吴江好风寒。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8.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唐代杜牧《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端午节的优美诗句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4、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刘禹锡《竞渡曲》
5、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殷尧潘《端午日》
7、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宋祁《屈原祠》
9、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苏轼《屈原塔》
11、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

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3、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5、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16、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8、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9、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陈与义《临江仙》
20、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21、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

菖蒲角黍家家节。

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2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23、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

--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24、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
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