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三单元教案1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三单元《5国家机构有哪些》教学设计 教案(1)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三单元《5国家机构有哪些》教学设计 教案(1)

5 国家机构有哪些国家机关的职权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三个话题:“身边的国家机构”“国家机关的职权”“国家机关的产生”。

“身边的国家机构”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组织形态,对此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能够对常见单位是否属于我国的国家机关进行判断。

“国家机关的职权”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能,知道经常打交道的国家机关的日常行为属于行使何种职权。

“国家机关的产生”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一板块,使学生们对国家机构有宏观了解,并且认识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第二板块,使学生将各国家机关与其职权一一对应;第三板块进一步使学生了解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三节内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国家机关的日常工作有初步了解,但是没有形成较为严谨的认识。

本课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构建较为清晰的国家机关组织结构,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了解各个国家机关的主要职权;此外,引导学生对主要的国家机关日常工作中体现出的职权进行了解。

三、教学目标1.知道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的基本职权。

2.懂得国家机关之间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不同的职权内容,知道我国国家机关的类型。

【教学难点】理清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国家机关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介绍视频。

学生准备:了解身边国家机构的职权。

(一)新课导入1.出示人民大会堂的图片,提问:这是北京哪个著名的建筑?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在这里举行。

(1)你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吗?(2)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2.揭示主题:国家机关的职权。

(二)了解职权1.小组讨论:你知道不同的国家机关对应哪项职权吗?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倒数的认识。

我们将深入探讨倒数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倒数的基本概念,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并能够运用倒数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倒数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问题的案例,以及一些练习题,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倒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分数的倒数,来引入倒数的概念,让学生们初步接触并理解倒数。

2. 新课讲解:接着,我会详细讲解倒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们充分理解和掌握。

3. 课堂练习:在讲解完倒数的概念和方法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们运用倒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倒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倒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一些求倒数的练习题,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倒数的概念和方法,是否能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

这就是我对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倒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希望通过我的教学,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倒数,并能够运用倒数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五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五篇】

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教學目標:1、通過實例,使學生知道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是相同的,並使學生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2、動手操作,通過直觀認識使學生理解整數除以分數,引導學生正確地總結出計算法則,能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算理,正確總結、應用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整數除以分數的算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1、復習整數除法的意義(1)引導學生回憶整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根據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寫出相關的兩個除法算式。

(30÷5=6,30÷6=5)2、口算下麵各題×3 ××××6 ×二、新知探究(一)、教學例1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1)出示插圖及乘法應用題,學生列式計算。

(2)學生把這道乘法應用題改編成兩道除法應用題,並解答。

(3)將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數乘、除法算式。

2、學生自學後小組間交流3、全班彙報:100×3=300(克)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300÷3=100(克)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裝幾盒?300÷100=3(盒)×3=(千克)÷3=(千克)÷3=3(盒)4、引導學生通過整數題組和分數題組的對照,小組討論後得出: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個一個因數。

都是乘法的逆運算。

(二)、鞏固分數除法意義的練習:P28“做一做”(三)、教學例2(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小組討論操作,如何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2份,並通過操作得出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6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6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6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篇1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

被人关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爱他人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

记得那一次,回到家的那时候很晚了,楼梯里变的很黑,窗外的月光折射进来,折射在窄窄的楼梯上,当我回到家走到楼梯口的时候,发现我邻居的老奶奶,正从楼上下来。

到最后一格楼梯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我连忙跑过去扶起了老奶奶说:“奶奶,你没事吧?”奶奶却指了指要的位置。

我焦急的说:“奶奶,你是不是扭到腰了啊。

奶奶脸上两眼闭紧,露出很难受的样子,我看了看周围,发现有一个小木凳。

我跑过去拿了过来,让奶奶先坐着。

我立刻跑上楼放了书包,跑去对面敲门,我想:快点啊,快点开门啊,老奶奶还在下面呢……快点快门啊。

可门始终门没有打开。

我等不急了,我跑下楼,背着老奶奶跑向妈妈上次带我去的那个诊所,虽然奶奶有点重,但我可以忍,因为有一条生命正在我手上,决定终生残疾与快乐。

汗水已经流到我眼睛里去了,但我不能去擦,因为一擦,奶奶便会摔下来。

到了诊所,我把奶奶放下,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奶奶的住址……就在我离开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又累又甜。

我认为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

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让我们一起去关心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篇2看到《关爱老人》这篇习作的题目,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了。

说到老人,就会想起偏瘫的外公,去世的外婆。

虽然那时我还很小,但是他们对我的疼爱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听妈妈说,那是六年前的事情,当时我的外公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去办事。

在路上,外公突然从车上摔下来,倒在路上。

那时,马路上没有闲人,只有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在。

那老板马上跑过来,一边扶起外公靠墙坐着,一边打120急救车。

然后在我外公的身上找到电话,联络到我们家人,及时送到医院。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三单元《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 教案(1)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三单元《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教学设计 教案(1)

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权力违法必追责(第三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三个话题:“权力行使有边界”“权力运行受监督”“权力违法必追责”。

“权力行使有边界”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权力运行受监督”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为保证权力的形式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必须要加强监督,每个公民都有监督的责任。

“权力违法必追责”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权力行使违法时要依法纠正,造成损失的,国家要依法赔偿。

二、学情分析大多数六年级学生不知道国家机关行使权力时可能会违反法律,以及造成损失如何处理。

本课要使学生了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违法时,要依法纠正,造成损失的,国家要依法赔偿。

三、教学目标1.知道国家机关行使权力违法时要依法纠正,并追究其责任,造成损失要依法赔偿。

2.知道通过依法纠正违法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教学难点】增强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

(一)新课导入1.话题讨论: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思考:为什么要制定国家赔偿法呢?2.那么我国对权力违法的行为是如何处理的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程:权力违法必追责。

(二)保障权益1.阅读教材第70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1)什么是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便是违法行为。

(2)为什么要及时纠正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 三视图:物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3. 空间想象力:通过观察到的形状,想象物体的整体形状。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理解三视图的概念。

2.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几何体模型。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简单几何体模型,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2. 探究:学生分组合作,观察并记录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形状。

3. 讨论: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如何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4. 讲解:讲解三视图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观察物体2. 内容: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三视图的概念,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实践作业:观察家里的物体,记录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观察物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2.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观察物体的过程。

---本教案旨在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课文,了解关于“种类”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

2. 通过课堂活动及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

3.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复述。

4.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获取并运用“种类”这个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有机体、生物种类等。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课时1. 活动一:导入新单元介绍本单元主题和本课时研究的重点。

2. 活动二:预训练通过展示图片讲解有机体的概念,介绍生物种类的分类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 活动三:阅读课文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内容,调查常见动物名称及其特征,帮助学生运用种类概念。

第二课时1. 活动一:导入回顾并复第一课时研究的内容。

2. 活动二:语文知识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专用名词的概念。

3. 活动三: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种类的理解。

第三课时1. 活动一:导入热身训练:通过图片并结合已学知识,快速辨认出图片中的物种并介绍其基本特征。

2. 活动二:互动探究通过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异同,梳理整理物种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总结发现规律。

3. 活动三:阅读课文注重学生的感受,向学生展示图片并让学生比较并描述不同物种间的联系和差异。

第四课时1. 活动一:导入通过投影片演示学生已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预测评估学生对此单元的研究情况。

2. 活动二:巩固训练复重点知识,练巩固。

确保学生成果展示和巩固。

四、教学用具及学生用具教学用具PPT、本单元课本、课件、图片、制图工具学生用具课本、铅笔、笔记本等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话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情况。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1 搭积木比赛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1 搭积木比赛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1 搭积木比赛(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搭积木比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

2. 搭积木比赛的规则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

2. 教学难点:搭积木比赛中的空间想象和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模型展示,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搭积木比赛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学生分享搭积木比赛的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5.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

2. 搭积木比赛的规则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搭积木游戏,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的魅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实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搭积木比赛也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通过实物模型展示、讲解、实践操作等环节,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了教学效果。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搭积木比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4.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搭积木任务,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本节课通过搭积木比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立体图形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教学设计教师准备ppt、希沃授课系统、太阳系天体黑板贴图、巴德膜眼镜分组材料:太阳系相关补充资料、课前导学单、课中学习单;学生准备笔、收集好的太阳系资料、完成的课前导学单。

6.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生活动11.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2.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你知道有关太阳的哪些奥秘呢?师活动11.课前同学们通过专业的眼镜观察了太阳,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2.提问:距离太阳1.5亿公里我们看到得是这样的,加入我们近距离观察太阳,它还是这样吗?引导学生汇报了解到的太阳的信息;3.提问:课前同学们查询和整理了资料,部分同学准备了一些资料,陈老师把这些资料放进了我的课件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会带给我们哪些关于太阳的信息。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对于收集到的太阳知识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重要研究内容——了解太阳。

环节二:了解太阳(由学生主讲,学生补充)学生活动2汇报你整理的有关太阳的信息。

(学生课前导学单)1.太阳是一颗_______(恒星/行星),是太阳系的_______天体。

2.太阳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多少(与地球相比)?内核和表面温度是多少?3.太阳的构造由内及外分别是什么?4.太阳的一生会经历哪些阶段?简单地说说每个阶段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活动21.根据学生汇报内容,适时地书写主要板书。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

3.教师总结整理资料的方式有:PPT、表格、手抄报、思维导图等。

5.太阳活动指什么?太阳活动有哪些现象?6.介绍一种你知道的太阳活动,并说说它对地球的影响。

7.你还知道有关太阳的哪些信息?根据课前导学单,学生通过整理ppt、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介绍太阳的有关资料活动意图说明:学生课前经历对太阳系的信息收集、筛选、提取、加工过程,能充分了解太阳;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整理信息,如:ppt、手抄报、表格、思维导图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倒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倒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1课时 倒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及相应习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导学过程】【自主预习】1、口算:(1)83×32 157×75 6×31 801×40(2)83×38 157×715 3×31 801×80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3、自学书上第28页的例题,思考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倒数?(2)汇报求倒数的方法。

2、练习六第3题:同桌互说倒数。

3、判断对错。

(1)1的倒数就是1。

( )(2)0的倒数就是0。

( )(3)真分数的倒数都比原数大。

( )(4)假分数的倒数都比原数小。

( )(5)假分数的倒数都比1小。

( )4、发展练习。

(1)填空:0.4的倒数是( )。

(2) ( )×5=( )×6=7×( )= 83×( )=1(3)21×( )=( )×9=( )×52=35×( ) =15、第29页第4、5题。

6、开放性训练。

74×( )=( )×135=( )×( )7、王琳今年8岁了,爸爸的年龄是王琳年龄的倒数的320倍,王琳的爸爸今年多少岁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分数除以整数》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分数除以整数》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分数除以整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分数除以整数》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

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总结等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分数的哪些运算规则?请大家来说一说。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板书,呈现分数除以整数的算式,如:34÷2,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分数除以整数应该如何计算。

操练(10分钟) 教师给出一些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讲解。

如:34÷2,56÷3 等。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如:一瓶果汁有58升,小明喝了其中的12,请问小明喝了多少升果汁?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除以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7篇

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7篇

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7篇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1教材分析:?心的翅膀》选择了一段没有结局的童话故事作视点,对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进行了一番想象力的透视——同样是续编一个童话故事,身为工程师的丈夫“想了好半天”竟“想不出来”,“我”的同事“想了想”后则以解答应用题的方式给出了令人“哑然失笑”的答案,倒是四年级的孩子们“使我大喜过望”,续编出了精彩生动的故事,以至于让人由衷地发出感慨:“孩子的心是长了翅膀的,尽管稚嫩,但飞得很高,飞得很美。

”教学要求:1. 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联系上下文理解“神秘兮兮、哑然失笑、大喜过望、绞尽脑汁、心急如焚”等词语的意思。

4. 激发学生想象力,是他们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懂得珍视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语言生动、想象力丰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想象力的故事及名人名言,感受想象力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激趣导入:谁能讲一讲有关想象力发明的故事?可见想象多么的重要,想象就要给心插上翅膀,才能在想象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我们一起走进《心的翅膀》,体会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深深的思考。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读音。

2.指读课文,指导字音、字形。

蹿的读音、策与束区别.3.理清层次,围绕一个童话故事有那些人进行了想象?三、复述课文,谈自己的感受。

1.提示:面对同一个故事的开头,成人和孩子各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小组先说一说。

2.指名复述3.谈自己的感受(孩子的想象力比成人更丰富)四、默读课文,画出你最有感受的词句,写一写你的认识想法。

第二课时一、指名复述课文二、孩子的想象力比成人更丰富这一观点怎么体现的?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发表看法,和同学讨论讨论。

三、全班交流,重点研读。

1.身为工程师的丈夫学识渊博,有智慧,竟:“挠了挠头皮,很认真地说,不好回答”、“想了好半天,想不出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比例教案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比例教案1
(2)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4)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第2题。
(1)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3.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三、巩固练习
小结: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两种量是否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5)三角形的高一定,面积与底。()
(6)圆的面积与半径。()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教学重、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课文例题情境图。
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表格。
高度/㎝
30
20
15
10
5
底面积/㎝2
10
15
20
30
60
体积/㎝3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
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不难发现: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积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底和底面积的乘积(水的体积)一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回顾第三单元所学的课文内容,能够正确地理解、朗读和默写。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古代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珍惜传统文化,培养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复习《古诗两首》,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背诵。

2.复习《开福人》中的句子,能够正确地读和默写,理解其中的文言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对于《开福人》中的句子理解,体会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材、电子板书、幻灯片等。

2.学生准备:课文课本、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古诗两首》1.教师唱读《古诗两首》,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背诵《古诗两首》。

3.全班对古诗进行朗读。

第二步:复习《开福人》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开福人》的故事情节,对课文进行简要复述。

2.学生逐句读课文,理解其中的词义。

3.学生默写《开福人》中的重要句子。

4.教师对文言阅读技巧进行解释和讲解。

第三步:思考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和人生哲理。

2.学生自由发表对《古诗两首》和《开福人》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课堂作业1.完成《开福人》的默写作业。

2.思考并写下对本节课的感想和体会。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复习《古诗两首》和《开福人》为主线,通过多种互动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2024年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2024年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2024年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课文的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并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理解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深入理解文本。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问等形式,探究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教导学生使用批注、摘要等学习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主旨把握。

生字新词的掌握和运用。

阅读策略的运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抽象概念、深层含义和作者情感。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综合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讲述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性,明确学习方向。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不懂的词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使用字典或词典查找生字新词,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学生尝试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为小组讨论做准备。

3.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生字新词的意义和用法,相互纠正发音和书写错误。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深入讨论。

4. 展示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点评,肯定学生的成果,指出不足之处,引导进一步深入。

5. 巩固拓展设计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生字新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6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6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范文、策划方案、鉴定材料、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templates, planning plans, appraisal material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6篇有意义的教案应该基于实际的教学进度,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3篇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3篇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3篇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并回答对话下面的问题。

2.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教学重点生词chase, mice, bad, hurt的意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教学难点能够听、说、读、写,并在情景中运用以下句型:be + 表示情绪的形容词询问他人的情绪或描述自己的情绪。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二、自主学习Step1.Preparation1.Greeting2.Let’s talk about our life.引用学过句型,操练交流。

3、学习Let’s try( 1 ) 播放Let’s try中的内容,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学习1中的听力任务。

(2)播放Let’s try中的录音,给出学生题目中的情境,指导学生完成听力选择。

三、合作探究1、完成Let’s try后,教师提问:What film do they watch 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片获取信息。

2、就卡通片的具体内容提问:what is the cat’s job What does he often do Why does he do that 请学生再次观看动画获取信息。

3、教师提问 how do the mice feel How does the cat feel 引导学生回答:they are afraid of him . The cat is angry with them .4、教师呈现Let’s talk 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理解chasing意思,并理解新句子:maybe your cat is chasing a mouse now !四、展示交流1、听音答题2、听音跟读3、角色朗读:师生、生生、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语音语调。

4 我是情绪控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派两名代表到讲台前,一组表演一个场景,另一组描述当事人在这种场景中的感受,教师提问:How does he \she feel 扩大操练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m going to see a film.
3. Act and guess.
4.Read after the tape.
修改意见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Copy the four-skill phrases.
2.Tell your family or your frie nd what you are going to do .
3.S ing the song.
4.Do the activity book.
Step5. Sum ming up and homework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your class?
Unit 3My weeke nd plan
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I'm going tbav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your class?
I'm going to
‘be going to do'
sentence
教学 难点
The same as the above.
教具 准备
班班通、English book
课时 安排
Lesson 1
Step 1. Warm-up
修改意见
1.Si 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2.a daily En glish.
灵宝市第三小学教案
学科
英语
班级|六年级
执笔人
时My weekend plan(1)
1.Be able to liste n, say and rea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 I'm
going go to have an art less on.
1.Suppose we're free today. Whatare you going to do?
2.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 ning/morning /after noon/toni ght/tomorrow/ next week?
I'm going to have an art less on.

Step2.Preview

1.Look at the timetable ,ask and an swer in pairs.
2.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time is it/…
.

Step 3. Prese ntati on

Let's start
Let's learn
学习 目标
2.Be able to com muni cate with
others“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I'm
going to ...
3.Piay the dialogue.
教学 重点
Be able to grasp the fourskill phrases, Use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