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 PPT课件
《文化人类学》课件
跨文化沟通技巧
培养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沟通技巧,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 果与效率。
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树立尊重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念,培养 具有全球视野和包容心态的人才。
教育内容与方法
将多元文化教育融入课程设置、教材 编写和教育方法中,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06 总结与展望
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谢谢聆听
和作用。
03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
总结词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通过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直接观 察和体验当地文化。
详细描述
田野调查要求研究者长期居住在研究地区, 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 方式、价值观、信仰、习俗等,以及这些文 化元素如何影响当地人的行为和思想。通过 田野调查,研究者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为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总结词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的信 仰、习俗、社会组织、艺术、科技等 方面,涵盖了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
详细描述
文化人类学不仅研究不同文化的特点 和差异,还关注文化与环境、社会结 构、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以及文 化如何传承和发展。
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特点
总结词
文化人类学具有综合性、比较性、跨学科性和实地调查等特点。
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文化进化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现代的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化、环境问题、技术发展等新议题的涌现,文化人类学将更加关注跨文化交流与比较、文化变迁与适应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等领域。
文化人类学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面对全球化、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复杂局面,文化人类学需要应对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如何理解不 同文化之间的互动等挑战。
文化人类学 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
文化人类学全套优质课件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种族偏见文化差异种族偏见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学。
学。
?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文化人类学课件02B
心理学派和功能主义
• 本尼迪克特和米德的文化与人格理论:文 化决定着人格。从20世纪20年代中叶起, 在她们的老师博厄斯的影响下,本尼迪克 特深入北美,研究印第安人的民俗和宗教, 米德则开始了对萨摩亚、阿德米洛底阿群 岛、新几内亚和马厘岛的一系列实地调查。 力图揭示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决定作用。 (带着一种理论预设进入田野)
• 弗罗贝纽斯(Leo Frobenius)的文化神话学理论: 人只是文化的体现者和搬运工,而不是文化的创 造者(但一种文化因素至少得被创造一次)。文 化是从自然条件中诞生的,在相同的地理环境条 件下会产生相同的文化。(文化的地理决定论?) 文化有性别之分(阳刚vs.阴柔文化,cf. Mead)。
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和历史特殊论
义思想,然其社会学理论的总体框架为进化论。但涂尔干 亦有丰富的功能主义思想)
心理学派和功能主义
• 马林诺斯基:研究文化现象在一个文化整体中的功能或作 用。人类任何社会现象、任何文化现象,都是为满足某种 现实的需要而存在的。人的首要任务是满足自身基本的生 物需要:饮食、繁衍、身体舒适、安全、运动、成长、健 康。文化的某些方面能满足以上基本需要,在满足基本需 要的同时,文化的这些方面导致了次生需要的产生。食物 采集或生产过程中的合作使社会形成某些政治组织和社会 控制的方式。人的需要是文化存在的基础。受涂尔干影响, 他有时也提出文化必须满足社会整体的需要,但总起来看, 他更强调文化最终应满足个体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是英国 人与法国人的不同),强调任何关于文化的理论都要以人 类的生理器官的需要为开端(与孟子“食色,性也”相近, 亦近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心理学派和功能主义
• 米德 • “来自南海”三部曲: • 《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 • 《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1930) • 《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35)
第三讲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及流派课件
历史特殊论代表人物博阿斯的文化观
博阿斯如此强调各民族特定文化史的研究,是与 他反对种族主义观点和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分不开的。 他坚决主张研究每一民族、每一种族文化发展的历史, 明确地指出,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 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 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 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 对的。 在《原始艺术》中,他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 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民族的 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第一章 古典进化论学派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 个学派,所以它的产生也可以看作是文化人类 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正式诞生的界碑。该学派 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30年间。 该学派的产生应当从巴斯蒂安1860年出版 的《历史上的人》算起,真正成熟的标志则是 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 两部巨著的问世。
历史特殊论代表人物博阿斯的文化观
博阿斯的文化观之最大特点就是将某一文化的历史 研究置于首位,而不是研究全人类普遍文化的历史。在 193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他将文化定义 为‚包括一社区中所有习惯、个人对其生活的社会习惯 的反应,及由此而决定的人类活动‛。由此可见,他研 究的文化是有地理范围的,而非全球性的文化。 其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为了理解或解 释某一特定的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 的独特道路,即构拟该文化的历史。 他称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历史方法‛,并将此方法 与古典进化论的‚比较方法‛相对立。值得注意的是, 他虽然反对研究世界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但是,并不 反对探讨具体民族或特定文化的发展规律。
德国的文化传播论者:拉策尔
拉策尔的主要传播论观点:自然对个人以 及通过个人对民族的体质和民族精神产生 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其专著《人类地 理学》强调了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 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他社会 发展进程。 拉策尔的文化地图:文化特征用地图的形 式标识出来。
文化人类学课件第六讲马林诺夫斯基与田野调查方法
准备阶段
• 1、选择调查点。 • A、根据题目确定适当的调查点及调查范围。
大了无法进行,太小不能反映出问题。 • B、有适合的“关系”。有自己的亲戚或好朋
友居住的村庄,亲戚或朋友对你准确了解社区 的情况大有帮助。
• 跟踪调查前人研究过的著名社区,有一个基本 的参照系,可以了解该地的文化变迁,也可重 视审视前人调查的资料是否可靠、准确。
第一章库拉区的范围及其居民第二章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土著第三章库拉要点第四章独木舟及航行第五章waga的建造仪典第六章独木舟的下水礼及探访礼第七章库拉旅程的起航第八章船队在穆瓦的第一次停顿第九章航行在皮鲁卢海湾第十章沉船的故事返航导论调查的主题方法和范围3
文化人类学课件第六讲马林诺夫斯基与田野调查方法
• 马林诺夫斯基(1884~ 1942)Malinowski, Bronislaw Kaspar英国 社会人类学家。功能
• 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观点上,反对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和 历史学派
• 认为物质器具和社会思想只有在具有满足人 类的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时 ,才能存留和传 播,若失去这种功能,便会在历史上消失。
• 例如宗教和巫术,对原始居民具有心理的和 社会的需要,原始的氏族和部落机构,适应 原始居民生活实际。
• 因此他建议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保持原始居民 机构的政策,通过原始居民的首领对原始居 民实行长期统治。
三、调查阶段
• 参与观察、深度访谈 • 1、首先了解当地的一般社交礼仪和禁忌等。
每一个地区都有特殊的社交礼仪,如见面礼节、 作客礼仪等,以及各种禁忌等。
• 2、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乡村与城市不一 样,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均不相同。一是不要 怕脏,即不要怕住的地方脏;不要怕碗筷不干 净,不要怕吃的、喝的不干净。二是拜访当地 人遵从礼俗,通常一般都要带礼物。
文化人类学 全套优质课件(可编辑)
文化人类学全套优质课件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导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化人类学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 教学难点] 人类学者的特点[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物进化濡化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种族偏见文化差异种族偏见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 (一)文化人类学的目的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区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生活方式、意识和风俗,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就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人类学者借着比较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的眼光来看生活方式,企图跨越时空的最大极限,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区分哪些特征基于人性,哪些特征缘于特定时地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和人群。
人类学是研究普同性和独特性的科学,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它既研究类似与差异的现象,也研究乍看起来不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可理解的意义和逻辑。
人类学可以说是把不同的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生活方式当作一面镜子来研究我们自己本身的科学。
学。
?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正是通过研究人类境况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的各种表现及其变化来理解这类境况。
理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想地说 , 人类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异族文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化和不同社会的内在逻辑。
如果真能将此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学会 , 那么 , 其他群体中看上去不合理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狂热幻想的、不道德的或恰是愚蠢透顶的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行为 , 都可看作是合逻辑的甚至是有用的。
文化人类学PPT课件
a
10
「古典」民族誌的寫作風格強調『民族誌的真實』: 由擁有第一手知識的人提出一個精確、客觀、科學 的論述,如對於一種異文化的深入了解。強調個人 的研究經驗。
比較: ‧馬凌諾斯基的民族誌認為文化的各個層面是相互連結
且互相交織。
‧現在的民族誌通常不會是無所不包或注重全貌的,而 是專注在特定的主題。
a
a
4
觀察及參與觀察
對於日常生活的直接、第一手的觀察
• 日記(diary):最初印象是相當有價值的, 且應被記錄下來,免得因現象熟悉後而消失在 意識邊緣。
馬凌諾斯基:「在土著生活及典型行為之中, 無法估量的層面。 」
• 互信關係(rapport)
• 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藉 由參與,可了解當地人如何與為何發現這些事 件是具有意義的,及是如何組織與執行的。
a
7
主要文化報導人(key cultural consultants)
社會中一些人,因個人機運、經驗、天份或訓 練,而能提供關於某些特定生活面向的全部或 有用訊息
生命史
對感興趣者所作,收集其生命史,做日後回 溯分析之用,也提供一個更加個人性質且平 易近人的文化圖像
比較不同主間對相同問題所做的詮釋與處理, 可呈現一社會中的多樣性。
文化人類學
倫理
பைடு நூலகம்
a
1
美國人類學會
無法進行資格認證 只能進行道德上的聲譴
a
2
民族誌研究者 地主國家 事先知會同意 事當的方式回饋 涂爾幹: 1.人類學 2.社會學
a
3
三、民族誌(ethnography)研究技術
田野研究技術(field techniques)
02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基本理论PPT课件
《早期文明》(1921)
18
二、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
10
一、德国传播学派
2.基本观点 (1)不同民族文化相似性可以用文化接触而产生的传播来解 释,否则,就是起源于同一源头。 (2)寻觅传播痕迹的方法:分析文化之间的类似点,分析的 两个标准:质的标准和量的标准 。
文化圈理论(culture circle):凡是相同的文化现象,无论 在何地,都属于某一文化圈,起源于某一中心,人类的每一 种文化最初都起源于某一个文化中心,从该中心传播到世界 各地。(Leo Frobenius 首先提出此概念 ) (3)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
文字的使用
5
三、社会进化的基本阶段
2.萨瑟兰(Alexander Sutherland)的划分
①蒙昧时期的野蛮人(savages) ②野蛮时期的半开化人(barbarians) ③文明时期的文明人(civilized man) ④文化发达时期的文化人(cultured man)
6
四、社会进化论学派的研究方法
14
三、美国传播学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主要观点
(1)创造“文化区”(culture area)的概念,意 思是指具有共同文化特质的人们分布的区域,以 此概念,他在美洲划分出了不同的文化区;
(2)指出文化区与不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创了 “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适应关系”的研究路 线。
15
四、对传播学派的评价
肯定评价:
《早期文化的变迁》(1915)、《古埃及人》(1911)
(3)佩 里(William James Perry,1887-1949)
《文化人类学》课件
文化人类学第一章文化人类学概述第一节人类学的定义及其学科范畴一、人类学的起源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是由两个希腊文字组成,即anthropos(人)和logos(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学科。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有部分学者称其为“人的科学”。
1501年德国学者洪德首次使用“人类学”一词,但当时只是用来指人体解剖和人的生理研究。
直到1863年,英国创立伦敦人类学学会,其研究范围才与现在的人类学研究比较一致。
此时,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才逐步形成起来。
二、人类学的含义•20世紀初,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
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人类学专指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包括灵长类学在内。
广义: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人类学不仅包括体质人类学,也包括人类的社会和文化在内,叫做社会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包括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
由于人自身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研究人的人类学显然要研究人的生物方面和社会方面。
这样,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所有人类,研究他们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三、人类学的学科范畴1、四分法(1)体质人类学(2)考古学(3)民族学(文化人类学)(4)语言人类学2、二分法二分法是在四分法的基础上,把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都归入为文化人类学。
(1)体质人类学,这一名称创始于1871年,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学科;(2)文化人类学:一般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
四、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人类学是整体性、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围宽广,在学科的属性和相关的研究方法上,人类学横跨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种不同的学科领域。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学科一、文化的含义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2. 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1)文化比文明产生要远古的多。
第一讲-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PPT课件
2024/10/16
第一讲 行政管理学 导论 高淑贤
19
一、田野调查法
马林诺夫斯基---现代田野工作奠基人 一战期间,他到美拉尼西亚的特罗布里恩德 岛等地进行调查,长达4年之久。他首倡参与观 察法,即主张一个文化人类学家应该在所调查地 区长期居留,学习当地语言,完全投入当地人社 会生活中,才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这种田野 调查方法的创新,被誉为“马凌诺夫斯基革命”。 20世纪20年代,田野调查已成为人类学家的 常规研究方法,“摇椅上的人类学家”成为一个 贬义词。
2024/10/16
第一讲 行政管理学 导论 高淑贤
14
四、文化适应观
每一种文化都是对特定的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的适应结果。当人类学家面 对一个社会的某种特殊习俗时,只能从 适应该社会的特定环境的角度来加以判 断。不过这种适应不是一次性的,也不 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呈现出连续性的整 合和变迁的过程。
2024/10/16
第一讲 行政管理学 导论 高淑贤
29
一、田野调查法
4、调查的开始
(3)熟悉环境 最好通过勘察,画一张草图,标明街道 、行政机关所在 地、民宅、商店、学校、宗教场所、耕地、森林、河流等。 (4)查阅地方文献 地方政府档案、家谱、当地人的民间故事、歌谣等,如 获许可,应择重要者复印。
文化内外环境相似的民族会产生或崇尚相似的文化反应,
而不同的环境尽管产生的文化面貌会有差异,但由于人
类心理基本状况大体相同,因此在文化的不同部分也同
样具有所有文化的共同特色。同时,也正因为人类的心
智和心理的相同或相通,各个不同的文化之间才可以互
相交流、互相传播、互相学习,各个文化之间的要素才
可以互相借用、互相吸纳甚至相互融合。
《文化人类学》讲义PPT_第2章_人类学理论
2013-9-12
文化人类学
24
露丝· 本尼迪克特
(Ruth Benedict,1889—1948)
文化与个人的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人类学家 有可能按照人类不同群体心理类型的归类对文化 进行分类。 《文化模式》
2013-9-12
文化人类学
25
二次大战以后的人类学理论
随着第二次大战结束而兴起的一系列反殖民化过程,一 方面使那些一直从事所谓“落后”民族研究的学者不得 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园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内部成长 起来的学者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民族观与文化观来看待 自己的文化,人类学逐步走向成熟。 新进化论 文化生态学 新功能主义
贡献与局限
贡献:对归纳法的重视,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
局限:对于他们所收集的各种物件的相互关系较少注意,
对文化的认识往往存在许多片面之处,后来常因沉湎于资 料搜集而缺少理论建构,以至没有一个明晰的理论框架来 整合大量资料而使其研究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况。
2013-9-12
文化人类学
17
4、功
2013-9-12 文化人类学 9
贡献和局限性
贡献: 使人们能够第一次摆脱神学教义的束缚,以系统的方 法来研究人类的特性;更有意义的是,进化论可以正确地 区分哪些是人类生物遗传的因素,哪些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社会特性 局限性: 不能不受当时欧洲中心论思想的影响,无法以正确的 态度来对待各种非西方的文化;19世纪末,进化理论受到 了其他学派和学者们的批评。
2、 新 进化 论
莱斯利· 怀特(Leslie Alvin White,1900—1975)
①坚持人类文化是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化过程的, 但怀特试图分析是哪些因素导致文化变化的发生,他将能 源的获取作为进化的标志,特别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或 超有机体性; ②文化进化的首要力量是技术的进步,反过来文化又决定 发明和革新; ③认为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符号,而语言是符号表达的最重 要的形式,使用符号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 ④缺陷
安徽大学《文化人类学》课件
创世派
进化论派
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个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之 间存在着四点主要相似之处:(1)生长过程的相似 性,指社会规模由小到大的变化;(2)结构进化的 相似性,指社会组织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3)功能分化的相似性,指与结构进化而相伴相生 的功能多样化;(4)相互依赖的相似性,指执行各 种不同功能的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 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和整合,从不确定、不连 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变化。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这无论对于分子或 有机体的运动,还是对于社会的运行来讲都是如此。因此, 社会科学上的解释基本上与自然科学的解释毫无二致,均 是将事件包含在宇宙的自然、经验法则下来解释,而自然 科学使用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人类学的人文学科方面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地方 在于:它强调与定量研究相反的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差异
(1)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强调 研究应该在自然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而研究所 获得的结果和意义也只适用于这种特定的环境和 条件,其核心和精髓在于“整体地”理解和解释 自然情境。而定量研究则来源于实证主义,更接 近于科学的范式。
结构访谈是研究者依据事先设计的问 卷和固定的程序,对研究对象进行访 谈,它要求在访谈过程、访谈内容和 访谈方式方面都尽可能做到统一和标 准化,目的是为了增加访谈过程的客 观性和所获得资料的可信度,以便对 访谈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
无结构访谈,又叫深度访谈或自由访 谈,是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 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和 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着这个 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
(5)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者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的 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而定性研究者则青睐于研究 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的灵活性与特殊性。定量研 究常常会采用试验、调查、内容分析等研究方式和量表 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观察等资料收集 方法,而定性研究则通常会采用实地研究的研究方式和 参与式观察、无结构访谈等资料收集方法。定量研究的 结果主要以统计分析数据来表达,而定性研究的结果则 以文字表述来说明。
文化人类学
文化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民族中心主义:19世纪末,民族中心
主义和白人种族优越论大行其道。博 厄斯(Franz Boas)针对这些论调的泛滥 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
白人种族优越论言论:
美国第一任人类学会主席W· 米基:如同父权制让 位于等级制,等级制让位于专制君主制一样,现 在专制君主制也正让位于民主制或共和制;世界 上最前列的民族是共和制,所有文明的民族或者 是共和制,或者是正在走向共和制。所以,根据 时代的发展,最优秀的民族是共和制,最优秀的 民众是那些能够适应共和制而生活的人。 盎格鲁-撒克逊的人的血液也许比其他一切种族的 血液都更强有力;盎格鲁撒克逊的语言也是最简 洁、最富有象征意义的。
民族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民族志(Ethnography)。就是通过田野工 作对一个民族的传统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描 述。 民族史。关注的是某个特定民族随着时间 的推移其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变化。 跨文化比较学。在民族志和民族史所收集 和分析过的资料的基础上,跨文化比较学 着重探讨:为什么在一些社会中存在着某 些文化特征,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却没有这 些文化特征。
人类学的研究原则
普遍性 指的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所有的人类群 体,人类学对每一个人类种族或民族的研 究都要倾注同样的热情。因为对每一个种 族和民族的研究都有助于人类学知识的积 累与增长。没有哪一个民族比其他的民族 更有“文化” 。
Hale Waihona Puke 整体性 人类学整体性的原则,意味着当人类学要 研究人类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时,都要着 眼于与它有关的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 基于这一原则,当人类学家描述他所研究 的人类群体时,可能会论及这些人所生活 的地区的历史、自然环境、家庭生活结构、 语言的一般特征、村落模式、政治经济制 度、宗教及艺术的风格等等。
文化人类学导论课件20页PPT
现在中文人类学圈最 in 的话题?…到底有木有啊?…
第五周 – 自然/环境/生态与文化
被围堵和瓜分的威胁——》重新认识边疆的必要
结果:昙花一现的西南联大和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
第四周 – 做為地方知识的中国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3)
模仿苏联民族学模式 vs. 自觉加入南岛文化圈
大陆方面:社会学人类学裁撤,学者受命改做民族 识别、少数民族政策研究、少数民族史、人文地理 学。
史记货殖列传、地方志——汉族官方对民间社会文 化的历史书写传统
史记西南夷列传、北史、路史、辽金元史——汉族 官方对异族的历史书写传统
大唐西域记、岛夷志略——严肃的游记、人文地理 学书写
夷坚志、酉阳杂俎、金瓶梅、儒林外史等(笔记) 小说——汉族对自己民间社会文化的记录
浙东学派(东林)开启的经世学传统——汉族学者 的政治经济社会研究及评论
第一周 – 课程简介
如何拿到这门课的成绩? 马上用你常用的电子邮件箱发一封邮件到njuydr163,邮件标题是 “文化人类学导论课报到”。信的内容就是你的姓名、科系、学号。 此外,为了便于让我认出你,“发件人显示名称”请用真名。 我会在每次上课抽点,人数不拘。点名都有到的,平时成绩(占 30%)可确保拿到60分,点名缺席一次扣20分。 平时成绩另外的40分,来自课堂提问、发言、回答问题,和写 email向我提问或提意见。课堂提问也可以用传纸条的(记得注明 你的姓名科系学号!) 学期成绩主要来自期末考试(70%),方式是我定一个时间把考题 发到你的邮件箱,全部是论述题,可能是8题选4题,每题25分。 请用有南大抬头的标准信纸,正楷工笔,注明你的身份、选答的题 号,用订书机依序订好,24小时后交到教室。负责收卷的助理将 在教室待半小时收卷,没在这半小时内交卷的话就没有成绩。
文化人类学电子教案.ppt
1950年大学毕业获得哲学学士学位。 后去哈佛大学师从克拉克洪学习人类学,并于
1956年获得博士学位。 现在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部教授。
主要著作
1960年的《爪哇宗教》 1963年的《旧社会、新国家》 1973年《文化的解释》(论文集) 1980年的《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 1983年的《地方性知识》 1995年的《事实之后:两个国家、四十年、
(4)神话是对仪式的补充,神话包含仪式,仪 式同时也包含神话。
(5)象征不可能在孤立的条件下得到理解,象 征总是潜在地具有多种解释,只有当象征作为一 整套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他象征进行对比时, 它们才产生含义。因此,要正确地解象征的主题, 就必须详细研究该象征的文化背景。
返回
道格拉斯
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1921—)出生于意 大利,曾经在伦敦一个修道院读小学和中学,后进入牛 津大学学习,1943年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要从“本地人”出发,即从本 地人的观念出发。这并不等于要把人类学家变成当 地人,而是要去理解他们是怎样来设想他们自身的。
《利未经》
耶和华对摩西以及亚伦说:“你们晓谕以色 列人:在地上一切走兽中可吃的,乃是以下 这些东西,凡碲分两翼反刍的走兽你们都可 以吃;但是,骆驼不可以吃,因为它反刍但 不分碲,猪因为碲分两瓣却不反刍,也不可 以吃。这些走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了你 们也不可摸,它们都不干净。水中可吃的, 乃是这些:凡在水里、海里、河里,有鳍有 鳞的都可以吃,无鳍无鳞的都不干净。凡有 并用四足爬行的动物,你们也都不要碰。”
所有这一切都为象征人类学理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60年代 以后,在象征人类学领域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埃德蒙 特·罗纳德·利奇以及玛丽·道格拉斯。
文化人类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4.对文化的定义:所有文化因素,最 终都被视为满足个人的生理上的基本 需要,然后满足“制度上的需要”( 如法律制度、教育制度)以及“整合 上的需要”(如宗教艺术等)——三 大功能说
实例解读——“库拉”交换圈
“库拉”(Kula)是马林诺斯基在新几 内亚东部和北部诸岛上发现的一种非常 特殊而又耐人寻味的交换形态。这里交 换的物品只有两种:红贝壳项链和白贝 壳手镯。它们分别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 方向在岛民间循环交换。交换只是在男 人之间进行,还伴随特别的仪式,甚至 巫术。
{ 自然界----衣、食、住、行-----物质文化 人{ 人类社会---法律、制度、协约---制度文化 { 人类自己 ----艺术、宗教 ----- 精神文化
2、文化的定义
“文化或文明,从其最广泛的意义上 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所习 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 道德、习俗以及其它一切能力和习 惯的复合整体”。——泰勒
现代的文化定义
文化是一个社会成员共享 的理想、价值和信仰,社会 成员用它们解释经验并生成 行为,而且它们也反映在他 们的行为之中。
五、文化人类学主要理论
(一)文化功能论 (二)文化相对论 (三)文化与人格理论
(一)文化功能论——拉德克利夫.布朗
一切文化现象都有特定的功
能,无论在整个社会还是在某个社
三、考试
第一讲 概 述
一、人类学的起源与发展
19世纪欧洲殖民扩张,越来越多的异 文化引起人们的关注。
殖民统治的需要。 二战中,人类学家卷入战争。 第三世界人类学家的兴起。
为什么会有人类学学科?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二、文化人类学因国而异的学科 名称
人类学(狭义) 文化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民族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人类学及流派发展
一、人类学的概念
人类学是一门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回答 关于人类自身一系列问题的科学。它是从各个 方面综合地考察人类、研究人类的生物性及其 文化的发生、进化和当代的变异。 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考古学 民族学 语言学
二、文化人类学的概念
第二章 婚姻和家庭
第二节 家庭
一、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家庭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群体 2、是普遍的社会制度 3、最初的社会关系 (二)家庭和我国社会的发展
二、家庭结构
(一)核心家庭 (二)主干家庭 (三)联会家庭 (四)单身家庭 (五)家庭网
第三章 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变迁的原因
一、发明和发现
1、有意识的发明 2、无意识的发明
二、传播
1、直接接触 2、媒介接触 3、刺激传播 4、文化传播的选择性
三、文化丧失
四、涵化
1、代换 2、附加 3、综摄 4、退化 5、创作 6、抗拒
第三章 文化的变迁
第二节
变迁的种类
一、无意识的变迁
二、有意识的变迁
五、婚姻结合途径和婚后居处
六、婚姻的规定
(一)乱伦禁忌 1、近亲婚配论 2、儿童时代亲昵论 3、精神分析论 4、家庭瓦解论 5、社会合作论
(二)外婚制和内婚制
纳乙 尔:西、胡、牙、峨、布、搓
(三)制定婚和优先婚 1、交表婚 2、续嫁夫兄弟婚 3、续娶妻姐妹婚
(四)婚姻的代价 1、聘礼 2、嫁妆 3、礼物交换 4、婚役 5、交换婚 (五)离婚
三、文化人类学的本质
1、普遍性 2、整体性 3、整合性 4、文化相对论
四、文化人类学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 1871年泰勒发表《原始文化》 1896 牛津大学 2、发展
五
六、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理论流 派
(一)早期进化论学派 1、泰勒的三阶段进化论 蒙昧:用石器,吃野生食物 野蛮:有农业,用金属 文明:发明文字,且文明包括幸福的进步和 某些道德品质的提高。
2、摩尔根的技术进化论 蒙昧 低级 中级 高级:弓箭的发明 野蛮 低级:出现了陶器的使用 中级:农作物的栽培,家畜的驯养 高级 文明
(二)历史特殊论学派 代表人物:弗兰斯.博厄斯(美)
(三)传播论学派 1、英国学派 全世界文明均起源于埃及 2、德国-奥地利学派 4-5个互相孤立的原始社会 文化圈:是指一群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社 会团体。
(六)法国结构主义学派 倡导人:莱维.斯特劳斯 各民族认识上的差异决定了文化上的 差异,而在这些认识的差异下,存在着 一种基本的思想结构,这是全人类的社 会所固有的。
第二章 婚姻和家庭
第一节
婚姻
一、婚姻内容的多变性
二、纳亚尔人的婚姻
三、婚姻的意义和婚龄
四、婚姻择偶
1、门当户对阶段 2、异质互补 3、以爱情为基础
1. 文化 文化包括了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掌握 的各种思想和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 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
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 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 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泰勒】
2.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 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 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 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 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籍 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 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3、美国学派 代表人物-威斯勒和克罗伯 文化区:是指具有共同文化特质的人们 分布的区域。
(四)新进化论学派 1、莱斯利.怀特的普遍进化论 能量获取 2、朱利安.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
(五)功能主义学派 1、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 社会中每一文化要素都有特定的功能, 它产生的目的就在于满足该社会的某种 欲求。 2、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