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新版)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前言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机房、实验室等场所的防静电措施、维护员工人身安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对于确保安全生产以及维持企业生产秩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一些预防和防止静电事故发生的方法和规定,以确保员工人身和设备安全。
防静电措施下面是常见的防静电措施:1.放置静电垫或使用电气导电性地板。
2.使用防静电垫或鞋。
3.使用静电消除器。
4.控制湿度以降低静电危害。
5.使用带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
6.大量使用金属部件来建立地面接点。
员工安全保障1.在工作中使用防静电垫或鞋来避免静电累积。
2.制定防静电相关的操作规程,让员工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3.为员工提供防静电知识及事故相关的培训机会。
4.员工定期体检,以确保健康状况良好。
设备防静电保障1.设备离线时,应及时关闭电源和排空气体。
2.设备命令合理编排,以防冲突引起意外。
3.编写设备静电防护说明书,并在设备使用前进行相关操作。
静电事故预防1.保持机房、实验室等场所的空气湿度,并防止逆行水流。
2.频繁更换操作衣服、防静电鞋,防止积累静电。
3.预防静电火花发生,在操作前应尽量将体表裹有导电而不易起火的物质,如制服、爆炸袍等,保护头发应盘缠或用头套盖住。
静电事故处理1.主管现场负责人应按照紧急预案,迅速妥善地组织抢救和处理静电事故。
2.保持现场不会因处理措施而导致二次事故。
3.将受伤人员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医治,同时保持现场的证据和资料,以便事后的处理。
总结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是在预防和处理静电事故方面内一系列措施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遵守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可以规范员工行为,保护人身安全,保护设备安全,减轻企业后果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如果你是经常接触电子产品等静电敏感器件的工程师或者只是生活中的消费者,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都将是你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文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防静电工作的管理,保证工作场所和人员的安全,维护设备和财产的正常运作,根据《静电防护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具有防静电工作危险的工作场所和人员。
第三条防静电安全管理是指对静电危害进行分析、评估和控制的一系列工作,包括静电危害分析、静电防护设计、人员培训等。
第四条静电危害的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 工作场所的静电积聚情况评估;2. 静电放电对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危害评估;3. 静电防护设施和措施的评估。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五条静电防护管理属于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范畴,由安全主管负责组织和实施。
第六条安全主管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制定静电防护管理制度和措施;2. 组织静电工作的评估和监督;3. 安排静电防护培训和考核;4. 处理静电事故和异常情况。
第七条作业人员有义务遵守本办法的要求,参加静电防护培训,按照要求正确佩戴和使用防静电器材和设备。
第八条进入具有防静电工作危险的场所的人员和设备,必须经过安全主管的许可和指导,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三章预防措施第九条工作场所的设计应考虑静电防护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 采用防静电地板、墙面等建筑材料;2. 合理布置设备和排风系统,防止静电积聚;3. 静电敏感区域应设置静电地板和静电消除设备。
第十条现场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静电服装、鞋帽和手套,并按要求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第四章培训和考核第十一条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防静电意识和技能,本单位应组织静电防护培训。
第十二条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静电的基本知识和危害;2. 静电防护的原理和方法;3. 静电防护器材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十三条培训应定期进行,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必要时进行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第五章静电事故处理第十四条静电事故是指由于静电引起的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火灾等事故。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3篇)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1、凡有静电危害的工序、设备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在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的区域,必须加强通风措施使其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3、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应根据需要,穿防静电的鞋和工作服,或设置易于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如安装接地栏杆等;严禁在上述区域穿脱衣服和穿易产生经典的服装进入该区域;严禁在上述区域,用易燃溶剂(二甲苯等)擦搓衣服,操作区地面应铺设导电地面,并保证其导电性能。
4、在有经典产生的场所操作、检查,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如钥匙、手表、戒指等。
5、严禁将易产生静电的易燃易爆液体用塑料容器装贮。
6、禁止在装易燃易爆液体的过程中取样、检尺或将金属物品置入罐(槽车)内,检尺取样应在装料完毕经静置后进行。
7、禁止使用喷射蒸汽加热易燃液体。
8、禁止使用绝缘软管插入易燃液体罐内进行移液作业。
9、在机器发生故障、液体渗漏、改变工艺条件或物料用量改变的情况下,必须注意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静电危害。
10、禁止用泵直接向罐内喷射溶剂,必须采取自流方式。
11、输送易燃液体,应根据管道内径及介质的电阻率选择适当的安全流速,一般不应超过____米/秒。
12、在绝缘管道上配置的金属附件,应专门接地装置。
13、生产、贮存和装卸可燃气体的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贮罐、机组等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14、所有防静电接地线必须坚固可靠,接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十平方毫米,单独的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欧姆,与其它目的的接地极共用时应满足其他接地及的技术要求。
15、设备、贮罐、机组、管道等的防静电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相连,不得互联接地。
16、防静电接地体的安装,应在设备、机组、贮罐等底角边缘上钻孔攻丝,焊接端子(或螺栓)用不小于M10的螺栓连接,并应有防松装置,均应涂上工业凡士林油;接地线与金属管道缠绕连接时,应蜡焊,当采用焊接端子连接时,不得降低和损伤管道强度。
17、非金属的管道(非导体的)设备等,其外壁上缠绕的金属丝带、网等,应紧贴其表面均匀的缠绕,并应可靠地接地。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1 范围1.1本办法规范了公司生产操作中及常用工具设备防静电的安全技术要求。
1.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可燃、易燃液体、粉体防静电工作。
2 职责2.1机动设备处负责机械、动力设备等的管理,使其符合安全技术规范。
2.2安全处负责组织、制定防静电安全技术管理办法,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2.3各基层单位负责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办法。
2.4电器检修安装队负责防静电管理和维护工作,并按公司有关规定、办法执行。
3 工作程序及要求3.1静电引起燃爆灾害的条件3.1.1有静电电荷的产生。
3.1.2有足以产生引燃性放电的静电电荷的积聚。
3.1.3有合适的火花间隙,使积聚的电荷以引燃的火花形式放电。
3.1.4在火花间隙中必须有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
3.2酿成静电燃爆灾害必须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因此,防止其灾害形成,必须破坏其中的某一条件。
3.3安全要求3.3.1粉体的防静电3.3.1.1抽送P2S5操作防静电a)生产添加剂所用的P2S5,在抽送整个过程中必须在足够破坏燃烧三要素的N2或其它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b)盛装P2S5的桶和输送管线必须接地合格。
3.3.1.2聚丙烯下料包装防静电a)聚丙烯包装前,台秤要置于导地金属板上,同时要求金属板的接地及开关球阀垫片导电状况必须处于良好状态。
b)成品包装前闪蒸釜经N2置换和通空气失活后,可燃气浓度经采样分析必须达到小于或等于0.2%,并符合安全规定。
c)成品包装前必须将聚合釜的出口阀、闪蒸釜的入口阀关死,并将排空阀打开,同时在包装口抽负压,直至包装完结。
d)以上各点实现后,方可进行放料包装操作。
3.3.2传输皮带防静电3.3.2.1在有可燃性瓦斯、油蒸气或尘埃与空气混合有爆炸危险的地方,一般禁止使用传送皮带,即使用高阻材料制成的传送皮带时,也要采取措施把静电引走。
3.3.3易燃、可燃液体的防静电3.3.3.1易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为甲、乙、丙三类。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1. 引言静电是指由电荷在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累积而产生的电势差现象。
在许多行业,静电都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和设备损坏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制定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套针对防静电的安全管理办法,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静电产生的风险。
2. 员工培训静电防护意识的培养对于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为此,公司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员工培训,重点包括以下内容:•静电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静电的危害和风险•静电的防护措施和工作流程•静电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培训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演示,使员工更深入地理解静电带来的危害,并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
3. 防静电设施建设为了有效地防止静电产生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企业需要进行防静电设施的建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静电设施:3.1 电地接地系统将设备和工作区域的金属结构与接地线连接起来,以确保静电能够及时地释放。
接地线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3.2 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是指使用专门材料制作的地板,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在一些对静电非常敏感的场所,如实验室和电子产品生产线等,使用防静电地板是必要的。
3.3 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工作台是在工作台表面上涂覆一层特殊的导电涂层,用于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它通常用于实验室、生产线等需要进行精密操作的场所。
3.4 防静电包装材料在企业进行产品包装时,应选用防静电材料,以避免静电对产品的影响。
防静电包装材料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地阻止静电的产生和累积。
4. 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除了防静电设施的建设外,制定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也是防静电安全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该明确以下内容:4.1 静电防护措施制定针对不同作业环境的静电防护措施,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和防护用品。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4.2 静电消除及放电操作详细描述静电消除和放电的操作步骤,并制定操作规范。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文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静电的防护,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静电是指在两个物体或者两个物体之间相对或者相互脱落时产生的电荷积聚以及因电荷运动而产生的现象。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对静电的防护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防静电措施是指通过合理的机构设计、工程手段和人员行为来减少或者消除静电产生、积聚和放电的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的防静电管理责任人是指企事业单位中负责静电防护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指定人员。
第二章静电防护组织机构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静电防护组织机构,具体职责如下:(一)负责静电防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二)制定静电防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静电防护培训和教育;(四)检查和评估静电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五)协助处理静电事故并进行事故调查。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静电防护管理责任人,负责日常的静电防护工作。
第八条静电防护管理责任人具体职责如下:(一)负责编制和推广静电防护方案;(二)组织静电防护培训和教育;(三)监督和检查静电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四)协助处理静电事故并进行事故调查。
第九条静电防护管理责任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相关的静电防护专业知识;(二)熟悉和掌握静电防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三)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第三章静电防护设施和设备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静电防护要求,合理布局和设置静电防护设施和设备。
第十一条静电防护设施和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隔离性;(二)能够有效地排除静电的积聚;(三)能够承受静电放电的能量。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静电防护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静电防护工作措施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静电产生、积聚和放电的风险:(一)合理设计和优化工艺流程,降低静电产生的可能性;(二)选择具备良好导电性的材料,尽可能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三)对易发生静电的物体进行绝缘和屏蔽,防止静电传输;(四)定期清洁工作区域,防止静电积尘;(五)严禁在易发生静电的场所使用易燃和爆炸物品;(六)加强对静电防护措施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事业单位防静电工作,防止因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损坏设备等事故的发生,维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保护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实验室、办公楼、仓库等各类场所。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防静电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四条防静电工作应坚持以安全为中心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基础,科学管理为手段。
第五条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原则。
企事业单位应加强领导重视,明确防静电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
第六条分级管理、全面预防的原则。
企事业单位应从高层到基层,从管理者到员工,都要加强对防静电工作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全员的防静电意识。
第七条工作计划、动态管理的原则。
企事业单位应制定明确的防静电工作计划,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确保防静电工作的持续有效性。
第三章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制度、措施和操作规程等,确保防静电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九条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明确防静电工作的主管部门及负责人;(二)明确防静电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三)制定预防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应急预案;(四)制定静电防护标准和检测方法;(五)制定静电防护设备的选用、购置、使用和维护管理规定;(六)制定静电防护培训和教育的具体要求;(七)建立与其他管理制度的衔接机制;(八)其他必要的管理要求。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对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审和更新,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第四章静电防护措施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通过以下措施,加强防静电工作:(一)加强静电防护培训和教育,提高全员的防静电意识和技能;(二)建立静电防护制度,明确设备和设施的使用规范;(三)采用防静电装置,如接地、屏蔽等,降低静电的积聚和放电;(四)对易产生静电的环境和设备进行静电安全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静电防护措施;(五)合理选择和使用带有防静电功能的材料和设备;(六)加强静电管理,如清洁、维修、保养等;(七)控制静电引起的火源,如禁止吸烟、明火等;(八)定期进行静电检测和验证,确保静电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防静电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特别是在电子设备制造、化学工业、石油行业等静电敏感的行业。
静电如果不正确地处理,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电击等危险情况。
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制定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一、建立防静电管理程序1.设立防静电管理组织为了确保防静电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设立防静电管理组织。
该组织应由专门负责静电安全的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并实施防静电管理工作。
2.建立防静电管理体系防静电管理体系应包括静电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文件等。
这些文件应涵盖防静电的相关要求,如静电防护设备的选择与使用、人员培训和使用规范等。
3.制定防静电管理程序防静电管理程序应包括以下内容:(1)静电危险评估:对静电危险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静电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静电防护规范:制定防静电的操作规范,包括静电防护区域的划定、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防静电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
(3)人员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静电防护的培训,包括静电知识、静电危害及防护措施的培训。
(4)静电检测:制定静电检测的方法和频次,对可能存在静电风险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测,确保防静电措施的有效性。
(5)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定静电事故报告与处理的流程,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并总结事故原因,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
二、静电防护设备1.静电防护区域划定在静电危险较大的场所,应划定静电防护区域,明确禁止吸烟、使用火源和带电物体进入。
2.使用防静电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应使用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衣物、防静电鞋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消除或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3.选用防静电材料在生产中使用防静电材料,如防静电包装材料、防静电涂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蓄积,减少静电对周围环境和设备的危害。
三、人员培训与考核1.静电知识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静电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静电危害及防护措施等。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本(2篇)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本一、概述防静电安全管理是为了预防和控制静电产生和积聚所带来的危险和损失,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办法的制定目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关防静电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责任与义务1. 企业负责人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岗位。
2. 部门负责人应当负责本部门的防静电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防静电安全管理机制,落实相关责任。
3. 员工应当遵守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防静电操作方法。
三、场所与设备管理1. 静电敏感场所应当划定,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并通过合理的布局、通风、防火等措施来降低静电积聚的风险。
2. 静电敏感设备应当按照要求进行分类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 静电积聚易发场所应当采取合理的静电导电设施,如铺设导电地板、设置导电导管等,以降低静电积聚的风险。
四、人员防护1. 员工进入静电敏感场所时应当穿戴防静电服装、鞋袜,并配备导电手套、无静电工具等,以降低身体静电积聚风险。
2. 员工在进行静电敏感操作时,应当佩戴地线静电腕带,并与导电设备有效连接,以排除身体静电积聚。
3. 员工应当正确使用防静电工具,如防静电扫帚、抹布等,定期对工具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其导电性能。
五、静电事故应急管理1. 静电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停机、切断电源等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和通知相关人员。
2. 应建立健全静电事故应急演练机制,定期进行演练和练习,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静电事故。
六、培训与宣传1. 企业应定期组织防静电安全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确保员工具备相关防静电知识和技能。
2. 应加强防静电安全宣传,通过内部通报、宣传栏、安全教育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安全意识。
七、监督与检查1. 企业应聘请专业机构对防静电安全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按要求进行整改。
2. 部门负责人应当对部门的防静电安全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做好企业防静电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保障企业设备和产品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访客及相关人员。
二、管理体系1. 管理机构:公司设立防静电管理委员会,负责防静电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2. 责任部门:设立专门的防静电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防静电安全管理工作,包括静电防护设备的维护、防护措施的落实、员工培训等。
3. 责任人员:各部门设立专门的防静电管理人员,负责自己部门的防静电工作。
三、防静电安全管理1. 防静电设备的采购管理: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采购防静电设备,并及时进行检测和维护。
新进入的设备必须进行静电特性测试,合格后方可接入使用。
2. 静电防护措施的管理:公司要求各部门建立静电防护制度,定期对重要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静电防护检查,保证设备和工作场所的静电防护措施完好有效。
3. 防静电培训: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静电知识和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4. 静电监测:公司建立静电监测体系,对重要场所和设备进行定期的静电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静电积聚的问题。
5. 应急预案:公司制定静电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处置程序,确保一旦发生静电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四、员工管理1. 着装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必须穿着抗静电服装,并配戴防静电鞋、手套等抗静电用品。
2. 个人防护:员工在接触静电敏感场所和设备时,必须按照相关要求使用防静电工具,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安全意识培训: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包括静电防护知识培训、安全操作规程等。
4. 防静电知识考核: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静电知识考核,确保员工对防静电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五、考核与评定1. 考核内容:公司将定期对各部门的防静电工作进行考核,包括设备的维护情况、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员工的防静电知识和安全操作情况等。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防静电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许多行业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和设备损坏等危险。
因此,制定和实施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静电带来的风险和危害,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一、建立防静电管理体系1. 设立专门的防静电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制定和实施防静电安全管理措施,并有关防静电知识的培训和指导。
2. 梳理和评估企业的防静电风险,确定防静电管理的重点和目标。
3. 建立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工作环节和流程中的防静电要求,确保相关人员的遵守和执行。
4. 进一步细化防静电管理方案,包括地面导电性、设备和工具的防静电措施、人员的防静电培训等。
二、建立静电检测和监控体系1. 购置或修建适合的静电检测和监控设备,对可能存在的静电积聚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2. 设立静电监控中心,负责静电情况的实时监测、报警和处理。
三、加强地面导电性管理1. 在需要防静电的区域内,采用导电性较好的地面材料,如导电地板、导电地毯等。
2. 定期对地面进行测试和检测,确保其导电性达标,并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地面材料。
四、加强设备和工具的防静电管理1. 选择具备防静电性能的设备和工具,并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功能正常并能有效地耗散静电。
2. 在设备和工具表面涂覆导电涂层或使用防静电覆盖物,增强抗静电能力。
3. 对于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工具,采取隔离和限制使用的措施,减少静电产生和积聚的机会。
五、加强人员防静电培训1. 对从事静电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全面的防静电培训,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静电措施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2. 定期进行防静电知识的复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的防静电意识和技能。
3.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静电装备和工具,如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确保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六、定期进行静电风险评估和改进1. 定期进行静电风险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小型化和功能化,防静电
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静电不仅会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而且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此,建立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是保证电子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
安全管理办法
建立防静电管理制度
公司应该建立防静电管理制度,明确防静电的责任部门和关键操作人员,规定
生产过程中静电控制的准则和操作流程。
建立防静电培训机制
公司应该建立防静电意识宣传和教育体系,为所有操作人员提供定期的防静电
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增强防静电意识和操作能力。
推广使用防静电工具
公司应该在电子零部件和产品加工和组装过程中,采用防静电工具和设施,例
如静电消除器、静电吸附套等,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保护元器件和组件的完好性。
建议使用防静电服
公司应该建议所有操作人员使用防静电服,以防止静电产生和积累,保护操作
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建立防静电检测体系
公司应该建立防静电检测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静电水平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建立防静电应对措施
公司应该准备应对静电危险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措施,应对突发事件,以降低损
失和影响。
总结
防静电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和配合,只有坚持落实防
静电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累积,保证电子设备和工人的安全。
2023年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2023年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静电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静电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不便,还在工业生产中引发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2030年静电安全管理办法对于防止静电的产生和传播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静电安全管理责任制为了确保静电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企业应当明确静电安全管理的责任制,明确安全责任,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企业应当设立静电安全管理岗位,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静电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企业负责人应当明确静电安全的管理责任,并将其落实到位。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开展静电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演练。
二、静电防护设施的建设为了防止静电引发的事故,企业应当建设完善的静电防护设施。
如地面导电铺设、静电接地装置的安装等。
同时,企业还应当合理布局和设置设备,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静电防护设施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对于发现存在问题的设施,应当及时维修和更换,确保设施的有效性。
三、静电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企业应当为员工配备合适的静电防护用品,如防静电服、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员工在工作中应当正确使用静电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静电防护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静电防护意识。
对于不合格或不适用的静电防护用品,应当及时淘汰并更换。
四、静电检测和监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静电检测和监控体系,通过静电检测仪器对静电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控。
对于发现存在高风险的区域或装置,应当增加检测点,并加强监控。
静电监控记录应当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分析整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进行改进。
五、静电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理企业应当制定静电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方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分工。
同时,应当做好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的储备和保管,确保事故发生时的及时处置。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静电是指由于物体带电或带电体间存在电荷分布的差异而导致的静电能量。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静电不当处理可能引发电击、火灾或爆炸等危险。
因此,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开展防静电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防静电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和要点。
一、了解静电的危害和产生原因了解静电的危害是开展防静电工作的前提。
静电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击危害:静电产生的高电压可能导致对人体的电击,严重时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2.火灾爆炸危害:静电火花可能引发可燃物的燃烧,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3.设备损坏危害:静电可能引起电子元件、仪器设备等负载的损坏或数据丢失。
静电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产生:1.电荷摩擦产生:当两种不同材料相互摩擦时,电荷会从一种材料转移到另一种材料上。
2.分离产生:当物体的表面被分离或剥离时,由于电荷不均衡,导致静电的产生。
二、静电防护设施和设备静电防护设施和设备是防止静电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接地系统: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是防止静电积累的关键措施。
通过将静电荷导入地面,可以避免静电的积累和产生。
常用的接地设备包括接地线、接地装置等。
2.防静电工作台和工作地点:防静电工作台和工作地点是特别设计的工作环境,其表面具有导电性,能够迅速导电并将积累的静电荷导入地面。
使用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具等也能有效防止静电产生。
3.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手腕带、防静电衣物、防静电鞋等,能够将身体和物体有效地接地,并通过消除或减少电荷的分布差异,防止静电危害的产生。
三、静电防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为了确保防静电工作的安全可靠,必须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并加以执行。
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静电防护操作规程: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静电防护操作规程,包括静电防护用品的佩戴、工作步骤的要求、静电检测的方法等。
2.避免摩擦产生静电:尽量避免不同材料的摩擦,特别是易产生静电的材料之间的摩擦。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规范防静电工作,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的静电敏感区域及操作过程,以及相关设备、材料和人员。
二、管理责任1. 公司管理层应制定并落实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职责。
2. 监督部门应定期进行防静电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并及时提交上级管理部门。
三、防静电设施1. 防静电区域应设立明显的标识,标明静电危险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2. 防静电设施(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衣物等)应定期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3. 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器、接地线等)应经过合格检测,并定期进行校准。
四、人员培训1. 新员工入职前应接受防静电安全培训,并明确相关操作规范。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静电安全培训和知识考核,以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技能。
五、操作规范1. 在静电敏感区域内禁止使用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和设备。
2. 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身体运动、防止摩擦和振动,避免产生静电。
3.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静电衣物和鞋子,并正确使用防静电器和接地线。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防静电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 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监督检查1.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防静电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监督部门应编制防静电工作统计报表,报送公司管理层。
八、处罚措施对违反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可以采取口头警告、扣发奖金、停职、辞退等相应的处罚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九、附则本安全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层所有,相关修订和解释由公司管理层负责。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一、什么是静电?静电也被称为静电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物品间“电击”现象,这其实就是静电和电荷的体现。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的电荷,它是在摩擦、分离、接触等情况下形成的。
静电荷主要是由于电子在物体表面的运动形成的,因此静电荷的大小与物体上的电子数有关。
二、静电在工作中的危害在工作现场,静电会带来很多危害,如:1.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在易燃、易爆环境中,静电可能引起爆炸。
例如爆炸危险的化学工业,如果不采取防静电措施,静电火花很可能引起爆炸。
2.损坏设备。
静电会导致电子元件或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发生漂移或弛豫,可能会引起设备损坏。
3.破坏材料。
许多材料都会受到静电的影响。
例如,电子元件的保护膜中含有一定的静电荷,如果不采取防静电措施,静电就可能破坏这些保护膜。
4.工作人员受伤。
静电不仅可能一次性伤害工人,也可能在长时间作业后残留在工作区域中对工人造成伤害。
三、防静电措施为了保证工作现场的安全稳定,需要采取下列防静电措施:1. 消除静电源首先要消除静电源,才能够减少产生的静电荷数量。
一些常见的消静电措施如下:•使用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等防静电设备。
•定期对地线进行测量,保证电阻值符合防静电的需求。
同时也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消静电处理。
•维护工作区域的干燥度。
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静电的积聚。
2. 接地处理接地是防静电的基本措施之一,可以将静电带到地上以完成静电中的电荷平衡。
接地方法有以下几种:•设备接地:将机器以及机器上的所有金属部件与地相连,以便将静电带到地上。
•人体接地:在工程师的工作服和鞋上均设置导电的金属部件,在工作期间与地相连,使自身成为静电的接地模式。
•地坪接地:安装导电性、自动进行接地的地坪或者一般的接地材料。
3. 做好防静电培训要让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防静电能力的重要性,并且掌握如何正确实施防静电措施,防止不可避免的静电危害。
因此,加强对员工的静电知识培训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模版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静电防护工作,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静电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根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与静电有关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工作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组织,特别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化工企业、电子企业等高危行业。
第三条静电防护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做好事故应急处置,提高企业的静电防护水平。
第四条静电防护工作应遵循科学、合理、规范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第二章静电防护责任第五条各级领导人员是静电防护工作的责任主体,他们应树立静电防护的重要性,确保静电防护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静电防护工作的责任分工如下:(一)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制定静电防护工作的总体方针和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并提供必要的资源。
(二)各级责任人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静电防护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并确保责任的履行。
(三)静电防护专职人员应负责制定静电防护方案,指导和监督静电防护工作的实施,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四)员工是静电防护工作的执行者,应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职责,积极参与静电防护培训,做好个人静电防护工作。
第七条静电防护工作的组织主要包括:(一)建立静电防护工作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责任人和专职人员的职责。
(二)制定静电防护工作的制度和规范,明确各类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操作程序。
(三)开展静电防护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四)检查和评估静电防护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静电防护措施第八条静电防护措施包括静电引导、静电携带和静电放电等方面,具体措施如下:(一)静电引导:包括使用静电防护装置、使用静电导电路径、保持工作场所的湿度等。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本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本(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防治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可能存在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工艺和设备,包括生产、仓储、运输、传输、使用等环节。
第三条静电防护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实行防护措施,减少静电危害。
第四条各单位应组织开展静电防治工作,建立健全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相关责任人和任务分工。
第五条本办法的相关术语定义参照《静电防护规范》(GB/T 33717-2017)。
第二章静电防护管理机构和人员第六条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静电防护管理机构,明确负责静电防护工作的责任部门和部门负责人。
第七条静电防护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和完善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组织开展静电危害评估和防控措施研究,制定防静电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三)组织开展静电防护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四)定期检查静电防护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修理维护;(五)根据静电防护工作的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如调动职工,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设备;(六)及时了解、传达和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相关要求,开展防静电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静电防护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第八条静电防护工作应纳入安全生产体系,贯穿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次。
第九条各单位应根据静电危险程度和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防静电安全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十条静电防护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并进行全面记录和备查。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加强对静电防护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和防护方法。
第十二条静电防护工作应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修订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各单位应建立静电防护设备和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在现代科技发达的时代,电子设备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然而,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静电带来的危害也愈加明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静电意识1.定期组织开展防静电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向员工普及有关静电的基本知识、危害和防范方法。
2.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组织专门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防静电意识和技能。
3.在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防静电标识,提醒员工注意静电的存在。
4.制定防静电管理手册,明确各岗位员工的防静电职责和操作规范。
二、建立静电防护体系,降低静电风险1.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风险评估,确定高风险区域和关键设备,制定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2.建立静电消除系统,通过设备接地、平衡离子器、消除器等手段,降低静电积聚和电荷分布。
3.对关键设备和电气设备进行防静电的改造,如使用金属外壳或特殊防静电材料来减少静电的积聚。
4.规范人员着装,要求员工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鞋袜,减少人体静电造成的危险。
5.加强防静电设备和仪器的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
三、严格操作规程,规范作业行为1.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防护要求。
2.规范物料的存储和运输过程,要求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并控制湿度和温度。
3.禁止在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特别是化学品和液体。
4.加强对设备和工具的管理,确保使用符合防静电要求的设备和工具。
5.制定防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并强化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处置能力。
四、加强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1.建立静电监测系统,对关键设备和场所进行静电测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制定定期的检测计划,对防静电设备和防静电面积进行检验和验证,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3.设置报警装置,一旦检测到静电超标,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对静电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预防静电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新版)1范围1.1本办法规范了公司生产操作中及常用工具设备防静电的安全技术要求。
1.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可燃、易燃液体、粉体防静电工作。
2职责2.1机动设备处负责机械、动力设备等的管理,使其符合安全技术规范。
2.2安全处负责组织、制定防静电安全技术管理办法,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2.3各基层单位负责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办法。
2.4电器检修安装队负责防静电管理和维护工作,并按公司有关规定、办法执行。
3工作程序及要求3.1静电引起燃爆灾害的条件3.1.1有静电电荷的产生。
3.1.2有足以产生引燃性放电的静电电荷的积聚。
3.1.3有合适的火花间隙,使积聚的电荷以引燃的火花形式放电。
3.1.4在火花间隙中必须有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
3.2酿成静电燃爆灾害必须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因此,防止其灾害形成,必须破坏其中的某一条件。
3.3安全要求3.3.1粉体的防静电3.3.1.1抽送P2S5操作防静电a)生产添加剂所用的P2S5,在抽送整个过程中必须在足够破坏燃烧三要素的N2或其它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b)盛装P2S5的桶和输送管线必须接地合格。
3.3.1.2聚丙烯下料包装防静电a)聚丙烯包装前,台秤要置于导地金属板上,同时要求金属板的接地及开关球阀垫片导电状况必须处于良好状态。
b)成品包装前闪蒸釜经N2置换和通空气失活后,可燃气浓度经采样分析必须达到小于或等于0.2%,并符合安全规定。
c)成品包装前必须将聚合釜的出口阀、闪蒸釜的入口阀关死,并将排空阀打开,同时在包装口抽负压,直至包装完结。
d)以上各点实现后,方可进行放料包装操作。
3.3.2传输皮带防静电3.3.2.1在有可燃性瓦斯、油蒸气或尘埃与空气混合有爆炸危险的地方,一般禁止使用传送皮带,即使用高阻材料制成的传送皮带时,也要采取措施把静电引走。
3.3.3易燃、可燃液体的防静电3.3.3.1易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为甲、乙、丙三类。
3.3.3.2甲、乙类液体流速的防静电规定:a)在有静电接地措施的情况下,甲、乙类液体进入贮罐和槽车时,初流速不得大于1m/s,当入口管浸没200mm后可提高流速到3—4.5m/s。
b)甲、乙类液体经过添加抗静电剂、专门静电消除器、报警仪同时具备的,入口管浸没200mm后可按6m/s,最高不得超过6m/s。
c)甲、乙类液体含水、含杂质以及两种以上油品混送时的初流速亦不得超过1m/s。
d)当液体输送管线上装有过滤器时,甲、乙类液体输送自过滤器至装料之间应有30秒的缓和时间,如满足不了缓和时间可配置缓和器或采取其它防静电措施。
参见表一。
过滤器的甲、乙类液体缓和时间不足的防静电措施表一进油管缓和器(管)尺寸(mm)流量(m3/h)流速(m/s)尺寸(mm)流速(m/s)管长(m)100802.832000.714 100 160 5.66 250 0.915 100 200 7.08 250 1.13 5 100 250 8.85300 0.98 6 150 160 2.52 250 0.91 5 150 300 4.72 350 0.87 7 1504006.294500.7093.3.3.3贮运充装易燃可燃液体的防静电:a)严禁从罐上部注入甲、乙类液体。
b)罐内液体必须进行充分脱水后方可进料。
c)禁止对装过汽油等高挥发性产品的油罐切换注入低挥发性油品。
d)在贮罐变换注入油品时,中间必须进行惰性气体置换,置换后测量空气中的油气浓度,符合安全规定。
e)对于难以进行惰性气体置换的桶、槽等容器必须严格控制流速,并有良好的静电接地。
f)在油罐或其它容器中的液体表面,不宜浮有任何杂质,应尽量不采用浮动形式的水准指示器,如用此种指示器时,应使浮子沿着固定的弦杆移动,不能接近贮罐壁达到使浮子上聚集的静电荷产生电火花放电的距离,在制造浮动水准指示器时,不允许其表面有易于造成静电荷放电的锐利的尖角毛刺。
3.3.3.4油品调合的防静电:a)严禁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油品的调合。
b)丙类油品的调节器,其中有一个单体组分闪点小于600C的也不准用压缩空气调合。
c)在丙A类油品用空气调合时,必须控制风压不大于0.343MPa ,并注意油品调合温度控制在低于该油品闪点200C。
3.3.3.5油品检尺、采样、测温的防静电:a)油品进入贮罐后,经一定的静止时间后,方可进行检尺、采样和测温操作,静止时间见表二。
油品静止时间表表二储油设备(m3)静止时间电导率(s/m)10-6111210-12 ~10-6 23103010-14~10-124560120<10-141015120240b)不准使用由导电性能不同的材质制成的检尺、测温、采样工具进行作业。
c)凡用金属材质制成的测温盒和采样器,必须使用导电性材质的绳索,并与罐体进行可靠接地。
接地可应用“专用磁铁”电池夹头、鳄式夹钳。
d)在装卸油品时,禁止从油罐和其它容器中取易燃易爆的液体样品。
(正在使用的油罐和中间罐、采样口除外)对固定顶油罐或浮顶油罐在未浮起之前,进行液体测温和测样时,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大于0.5m/s,下落速度不大于1m/s。
e)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的检尺、测温和采样前,必须在装完且静止2分钟后进行。
f)操作员在检尺、测温和采样前,必须用手握一下扶手的接地体,以消除人体所带静电。
g)储罐在收油过程中,会聚积大量静电荷,应逐步采用自动检尺、测温和采样设备。
3.2.3.6铁路罐(槽)车和汽车罐(槽)车装卸的防静电:a)液体装车鹤管应逐步采用液下密闭装车设施。
b)铁路罐(槽)车浸没装油速度应满足下式关系:VD≤0.8V—油品流速(m/s)D—输油管径(m)c)鹤管应插入罐(槽)车底部,距罐(槽)车底不大于200mm 为宜。
d)向汽车油槽车灌油的鹤管和向铁路油槽车灌油的栈桥应接地,并使鹤管与槽车为连续的电气通路。
e)汽车槽车在进行装卸作业之前,必须将车体接地。
f)装卸油区的铁轨要成为互通电路,要可靠地与接地装置相连接,装卸油区的铁轨应与外界的铁轨绝缘。
g)向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及油桶灌油时,使用铝管或带金属管头的所有橡胶软管均应接地,并应将软管内穿有的铜丝一头扭紧或焊在油品管路的金属部分上,另一头焊在软管头金属部分上,软管管头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金属材料(如紫铜、铝)制造,在灌油以前应将油槽车和油桶接地,接地线与油槽车油桶壳体的连接靠端钮或螺钉来拧紧,并保证有可靠接触。
h)汽车的油槽车应带有140—200Ω的导线拖地带,带的一端和油槽车的车体联成通路,另一端与大地接触(不宜采用金属链条接地线),汽车罐(槽)车车体应设有接地联接端板,该端板和罐(槽)车体应连成电气通路。
i)装卸操作完毕,要经表二规定的静止时间后,才能进行提升鹤管拆除地线等作业。
j)汽车罐(槽)车浸没装油速度应满足下式关系:VD≤0.53.3.3.7小型容器盛装易燃液体的防静电:a)不宜使用绝缘材料的桶盛装易燃液体。
b)禁止用绝缘体吊挂容器盛装易燃液体。
c)金属制桶盛装易燃液体前,桶体、漏斗和注油管嘴必须接地。
d)桶灌注油品,宜采用导电胶管(电阻值<104)。
3.3.3.8防止人体带静电的规定:a)为防止人体带静电产生电击或放电,引起可燃性物质着火或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必须消除人体静电。
b)为使人体所带静电安全地泄漏于大地,在0区爆炸危险场所新建装置一定按规定要求设计、施工、验收。
宜将地面做成导电性地面,其电阻率应在106左右为宜。
储罐梯子进门处,应在已接地的金属扶栏上留出一米长的裸金属面做为手握接地体。
c)防止人体带电、着装规定:(1)在爆炸危险场所不准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鞋靴。
(2)在爆炸危险场所不准穿、脱衣服、鞋靴,不准梳头。
(3)除雨天和积水场所进行作业时穿着橡胶雨衣和高腰胶靴外,均不得在爆炸危险场所穿用。
(4)人工清洗油罐和刷槽车时,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雨衣,导电胶靴。
3.2.3.9清洗设备、器具的防静电a)不准使用汽油、苯等易挥发类溶剂进行设备器具的清洗。
b)使用液体喷洗容器时,压力不得大于0.981MPa。
c)不准使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管线的清扫。
d)采样器的清洗,必须用所要采用的同类油品进行清洗,清洗过的和剩余的样品不准倒回罐内。
e)在易燃易爆场所不准使用化纤质制作的拖布、抹布来拖擦物体和地面。
f)不准在一个容器内同时采用人工和机械两种方法清洗。
3.4防静电接地:3.4.1接地是防静电中最基本的措施,主要是将设备或管道等金属导体与大地进行电气上的连接,使金属导体上的静电泄漏入大地,使与大地接近同电位,但必须做到:3.4.1.1在“接地连接”的各导体之间,接触应牢固可靠,确保电气通路的完好性。
3.4.1.2如接地连接系统有断裂点,在从事恢复性工作前,应确保断裂点周围的环境内没有易燃易爆物质。
3.4.1.3在对接地连接系统的维护工作中,应重点检查螺栓紧固接点,及时更换腐蚀的垫片。
3.4.1.4静电接地系统的电阻值应符合本规程规定。
3.4.1.5每年应对各固定设备的接地电阻进行一次测量,并应建立测量数据档案,如果被测设备电阻值不符合规定,应立即检修。
3.4.1.6在能产生静电的场合,移动设备(工具)的接地线装拆工作应注意以下各点:a)在操作和移动之前,将接地线装设好。
b)当操作完了,必须经过规定的静止时间,方可拆除接地线。
c)装拆接地线的连接点位置应离开易燃易爆危险部位,也不应在装卸作业的下风向。
d)如对设备、管道等进行局部检修,会造成有关物体静电连接回路断路时,应事先做好临时性接地。
检修后应及时复原,并重新测定接地电阻值。
3.4.2下列场所或情况,必须做到静电接地:3.4.2.1易燃易爆危险场所。
3.4.2.2生产装置上所带有的静电会危害生产使人遭受静电电击时。
3.4.2.3用于贮运易燃可燃液体的移动设备。
3.4.3下列情况不需另做静电接地:3.4.3.1当金属导体已与防雷保护、电气保护接地系统有可靠联接时,就不要另做静电接地;3.4.3.2当金属导体间有紧密的机械连接,在任何情况下,金属接触面都有足够的导电性时,可不另做防静电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