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DOC)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第一章(分值20'左右)1、(简答题)移动通信的特点。
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2、(填空题)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 )。
按信号形式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3、移动通信的传输方式分:单向传输(广播式)、双向方式(应答式)。
双向传输工作方式有单工、双工、半双工。
4、单工通信: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又可分为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
例:寻呼系统。
5、(简答题)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
双工通信一般使用一对频道,以实施频分双工(FDD)工作方式,接受和发射可同时进行,故耗电量较大。
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和减少对系统频带的要求,可在通信设备中采用同步的半双工通信方式,即时分双工(TDD)。
故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相结合。
例:手机。
(FDD:用不同载频来区分两个通信方向。
TDD:收、发采用同一载频,通过时间上的交替使用同一载频来区分两个通信方向。
)6、半双工通信,移动台采用类似单工的“按讲”方式,即按下按讲开关,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机总是工作的。
基站工作情况与双工方式完全相同。
例:对讲机。
7、(简答题)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答: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可归纳如下:(1)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
(2)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
(3)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4)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5)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
(6)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8、若干年来,移动通信基本上围绕着两种主干网络在发展,这就是基于话音业务的通信网络和基于分组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及参考答案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及参考答案一、什么叫移动通信?它有哪些特点?移动通信的分类?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
特点:1、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下进行。
3、可利用频谱的供需矛盾。
4、网络结构的多样性,必须有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4、通信设备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分类:工作方式: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信号形式:模拟网和数字网:通信业务类型:电话网,数据网,多媒体网二、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有哪几种?各由哪些部分组成?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1、无线寻呼系统;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3、无绳电话系统。
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5、移动卫星系统。
6、分组无线网三、移动通信采用哪些先进技术,各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调制技术:为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与自适应性能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输特性的研究:对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研究规划和设计做基础多址方式:用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与传输速率。
抗干扰措施:保障通信质量组网技术: 为满足运行环境,业务类型,用户数量,覆盖范围而采用的技术四、现代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方式及其特点?直射波:自由空间传播,不产生反射、折射、绕射、散射、吸收。
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L fs ](dB)=32.44 + 20lg d(km) + 20lg f(MHz) 地面反射波:电波经过地面反射到达接收天线第一菲涅尔半径:21211d d d d x +=λ λ=c/f x/x1<0查表得附加损耗地表面波:电波沿地球表面传播五、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什么?抗干扰,保密性强,传输速率高,通信设备可靠性高,1、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2、可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3、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4、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5、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6、可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少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六、什么叫储备衰落?什么叫可通率?衰落储备:为防止因衰落引起的通信中断,在信道设计中必须使信号的电平留有足够的余量,这这种电平余量称为衰落储备。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1*20=20分)二.选择题(2*10=20分)三.专业术语解释(4*5=20分)四.简答(5*8=40分)专业术语解释1、远近效应:近地强信号压制远地有用弱信号2、分集接收:是指接收端对它收到的多个衰落特性互相独立的信号进行特定的处理,以降低信号电平起伏的办法3、多径效应:电波传播信道中的多径传输现象所引起的干涉延时效应4、双卡双待:指一部手机可以同时装下两张SIM卡,而且两张卡均处于待机状态5、单卡多模:机器拥有一个卡槽,这个卡槽支持多种网络模式6、越区切换:将当前正在进行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从当前基站转移到另一个基站的过程7、LTE:是3GPP主导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长期演进8、位置管理:一个用来个跟踪用户位置变化的高效位置管理系统,能把一个呼叫传送到随机移动用户9、软切换:既维持旧的连接,又同时建立新的连接,并利用新旧链路的分集合并来改善通信质量,在与新基站建立可靠连接之后再中断旧链路。
10、CDMA:即码分多址,是以扩频信号为基础,利用不同码型实现不同用户的信息传输。
简答1、移动通信特点①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③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⑤移动通信设备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2、扩频调制特点及原理特点:数字传输方式在发端输入的信息经信息调制形成数字信号,然后由扩频码发生器产生的扩频码序列去调制数字信号以展宽信号的频谱。
展宽以后的信号再对载频进行调制,通过射频功率放大送到天线上发射出去。
在收端,从接收天线上收到的宽带射频信号,经过输入电路、高频放大器后送入变频器,下变频至中频,然后由本地产生的与发端完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去解扩,最后经信息解调,恢复成原始信息输出。
3、GSM网络系统结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GSM蜂窝系统主要由移动台(MS)、基站收发台(BTS)、基站控制器(BSC)、移动交换中心(MSC)、操作维护中心(OMC)、原籍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和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组成MS是GSM移动通信网中用户使用设备BTS:实现BTS与MS的空中接口功能BSC:是基站收发台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连接点,也为基站收发台和操作中心之间交换信息提供接口MSC:是网络的核心,它提供交换功能并面向下列功能实体:BSS、HLR、VLR、AUC、EIR、OMC和固定网,从而把移动用户与固定网用户、移动用户与移动用户之间互相连接起来HLR:看作是GSM系统的中央数据库,存储HLR管辖区的所有移动用户的有关数据VLR:看作是一个动态用户数据库,它存储进入其控制区域内来访移动用户的有关数据,这些数据是从改移动用户的HLR获取并进行暂存的,一旦移动用户离开该VLR的控制区域,则临时存储的该移动用户的数据就会被删除。
(自己总结答案)移动通信课程重点知识内容提纲.docx
1. 移动通信系统数字调制技术的要求;恒定包络调制与非恒定包络的分类情况解:移动通信系统要求:频带利用率高(bit/s/Hz )、功率效率高、具有恒包络特性、易于解调、带外辐射少不恒定包络:ASK (I 晰移键控)、QSM (正交幅度调制)、MQSM (星座 调制)恒定包络:FSK (频移键控)、PSK (相移键控)、CPM (连续相位调制)2. 抗衰落技术:1)常见的宏观/微观分集技术类型;宏观:多基站分集;微观: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屮常用的分集信号的合并技术及合并增益;分类:频域均衡、吋域均衡;作用:克服符号间干扰3. 扩频增益的定义和计算扩频增益:用输出信噪比与输入信噪比的比值表征扩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二解扩器的输出信噪比二Ps 。
%二SINZ 」ss 扩频增益.Gp= lOWBm卩 解扩器的输入信噪比 P S JP N , S/N^ss 叫Ws.$:扩频带宽 信息带宽4.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陆地移动信道电波传播机制和分类;移动通信信道貝冇的多种效应;多径衰落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多径信道分类答:1、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地波传播与通信、对流层电波传播与通信、 天波传播与通信、卫星通信2、 陆地移动信道电波传播机制和分类:直射波(最强)、反射波(次强)、 绕射波(次强)、散射波(最弱)3、 移动通信信道具冇的多种效应:1多径效应2阴影效应3远近效应4多 普勒效应4、 多径衰落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多径信道分类:产生原因:发射的电波经 丿力了不同路径,导致传播时间和相位均不相同;合成的接收信号幅度在较短时间 内急剧变化,产生了衰落。
特点:(1)、当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时,多普勒频移为正。
(2)、当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吋,多普勒频移为负。
3) 合并技术及合并増益:选择合并:等增益合并:G E =^- = l+(Af-l )-Yc 信道均衡的分类和作用。
Gs = r 最大比合并:G M =^-=M n2)(3)、信号经过不同方向传播,每个多径分量与入射波的夹角不同,其多普勒频移不同,造成接收信号的多普勒扩展,因而壇加了信号带宽。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篇: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3G的主要目标:全球同一频段、统一标准、无缝隙覆盖、全球漫游;提供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便于过渡、演进;高服务质量;高频谱利用率;低电磁辐射CDMA手机。
2.构成BTS与MS与之间的信号传输采用Um无线接口,BSC与B TS之间采用Abis有线接口,BSC与MSC之间采用A有线接口。
3.移动通信的蜂窝小区采用六边形形状最好。
功耗小,但操作仍不方便。
2.移动通信为什么要采用多址技术?常见的多址技术有哪几种?答: 对于移动通信系统而言,由于用户数和通信业务量激增,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频率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
由于多址方式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容量,所以一个移动通信系统选用什么类型的多址技术直接关系到4.调制码片速率是3.84 Mc/s5.码片速率:通过编码形成比特数据流,第二次交织后就是物理信道影射,经过物理信道映射后的数据还要进行数据调制形成符号,扩频调制后的速率就是码片速率。
6.GSM调制方式:一般是GMSK,后也有用EDGE。
二、填空题1.GSM900系统采用频分双工通信方式,手机发射频率(上行)为 890-915MHz ,接收频率(下行)为 935-960MHz,各占25 MHz,每一个载频的间隔为0.2 MHz,共分124个载频,双工收发间隔为45 MHz。
2.GSM: 第二代主流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码分多址WCDMA: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NSS:移动交换子系统BTS:基站无线收发信台BSC:基站控制器OSS:操作维护子系统 BSS:基站分系统MSC:移动交换中心3.半波振子长度(f=900MHz)4.扩频通信原理:在发端输入的信息先调制形成数字信号,然后由扩频码发生器产生的扩频码序列去调制数字信号以展宽信号的频谱,展宽后的信号再调制到射频发送出去。
在接收端收到的宽带射频信号,变频至中频,然后由本地产生的与发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去相关解扩,再经信息解调,恢复成原始信息输出。
移动通信复习大纲
移动通信复习⼤纲移动通信复习提纲内容回顾:第⼀章,概述(5-10分)1、移动通信的特点:电波传播;多径衰落;移动;2、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均衡技术(ISI);分集技术(抗衰落);编码技术(纠错)3、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FDMA TDMA、CDMA4、移动通信的⼯作⽅式:半⼯(单频、异频)、双⼯、半双⼯5、移动通信的发展:1G〉2G〉2.5G〉3G〉3.5G>4G第⼆章,移动通信⽹(5-10分)1、通信体制:⼤区制,⼩区制(蜂窝⽹络)?2、信道结构:话⾳信道;控制信道(控制信道的作⽤)3、频率划分:分配策略:等频距分配;固定信道分配;动态信道分配;4、多信道共享技术(专⽤控制控制信道⽅式,定位⽅式):话务量和呼损率计算 GoS(重点内容)5、⼲扰:同频⼲扰;临频⼲扰;互调⼲扰;阻塞⼲扰;远近效应⼲扰(多⽤户⼲扰)6、交换技术:呼叫,登记,切换(切换策略,切换⽅式)第三章,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2-5分)1、电波传播特征:路径损失;快衰落;慢衰落;阴影衰落;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2、锐利分布;赖斯分布3、场强估算模型:奥村模型:路径损失(⾃由空间损失),地形地貌损耗第四章,数字调制技术1、数字调制的技术重要指标:频谱利⽤率(带宽效率),功率有效性2、线形调制技术(QPSK)3、恒包络调制技术(MSK)4、多进制调制技术(MPSK QAM)5、扩频调制技术(DSSS FHSS)6、多载波调制和OFDM调制第五章,GSM和GPRS(40-50分)1、GSM的电信业务:基本业务(电信业务和承载业务)和补充业务4、GSM的⽹络设备和功能5、GSM的编号(IMISI,TMSI,MSRN,MSISDN……);6、加密与鉴权,鉴权流程7、GSM的空间接⼝技术:频率划分;编码;交织;跳频8、GSM的帧结构(超⾼帧,复帧(51和26TDMA帧),帧,时隙(物理信道))9、GSM的信道结构(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播信道BCCH,FCCH、SCH,专⽤控制信道(SDCCH、SACCH、FACCH),公⽤控制信道(RACH、AGCH);10、GSM的呼叫管理(呼叫流程);11、GSM切换:移动测量,切换⽅式,切换控制(⽹络、终端,终端辅助)12、SIM卡的基本原理和特征;13、GPRS的基本特征14、GPRS的⽹络结构和主要功能设备及其作⽤第六章,CDMA1、CDMA技术标准和特点;2、CDMA的空中接⼝3、CDAM的信道结构(前向信道和反向信道);4、CDMA的功率控制和Rake接收机;5、CDMA 的呼叫,登记,切换(软切换)6、CDMA的容量(软容量)7、CDMA编码(长码、短码、正交码)第七章,3G1、IMT-2000意义、特点和优势2、3G主要标准和特点3、3GPP R99、R4、R5⽹络体系结构4、HSDPA。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大纲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大纲第1 章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经历了几代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研发系统)?每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方式是什么?其主要的技术特征是什么?P2答:多址方式:1G 频分多址(FDMA ),2G 使用电路交换的数字时分多址(TDMA )或码分多址(CDMA ), 3G使用分组/电路交换的CDMA , 4G使用了不同的高级接入技术并采用全IP(互联网协议)网络结构。
主要技术特征:1G 模拟技术,2G 数字话音系统,B2G 数字话音/数据系统,3G 宽带数字系统,B3G/4G 极高速数据系统。
2、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经历了哪4个发展阶段?P3 引进、吸收、改造、创新4 个阶段3、蜂窝小区的几何形状要符合哪两个条件?符合这种条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六边形,该选用哪一种形状?为什么?P6条件①能在整个覆盖区域内完成无缝连接而没有重叠②每一个小区能进行分裂,以扩展系统容量,也就是能用更小的相同几何形状的小区完成区域覆盖,而不影响系统的结构。
六边形:最接近小区基站通常的圆形辐射模式。
4、数字时分GSM 系统,采用TDMA 方式,设分配给系统的总频宽1.25MHz ;载频间隔200kHz ;每载频时隙为8;频率重用的小区数为4,则系统容量为多少?如果AMPS 系统采用FDMA 方式,载频间隔为25 kHz ,不分时隙,其他参数相同,系统容量为多少?1.系统容量为1.25/0.2*8*4=200 ,2.系统容量为1.25/.0.025*4=2005、最简单的蜂窝系统由哪3部分组成?其中,MSC和普通交换相比,除完成交换功能之外,还要完成什么功能?P7最简单的蜂窝系统由移动台、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3部分组成。
其中,MSC和普通交换相比,除完成交换功能之外,还要增加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的功能。
6、增加蜂窝小区容量的主要方式有哪 3 种?P7 小区分裂、裂向和覆盖区分区域7、什么叫越区切换?软切换和硬切换的区别是什么?GSM 采用什么形式的硬切换?技术上有什么特征?P9①当处在通话过程中的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相邻小区时,其工作频率及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所用的连续链必须从它离开的小区转换到正在进入的小区,这一过程称为“越区切换”。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复习(1)
第六章 GSM系统
• GSM系统概述与网络构成(第一讲) GSM系统概述与网络构成(移动台 移动台(MS)、基 基
站子系统(BSS)、网络子系统 网络子系统(NSS)及 站子系统 网络子系统 操作维护子系统(OSS)),接口(Um、 操作维护子系统 Abis、A、B、C、D、E、F、G)与接口协 议( MAP(移动应用部分)、BSSAP (BSS的应用部分)、LAPD(数据链路接 入协议)及GSM空中接口专用的LAPDm协 议)
第六章 GSM系统
• GSM系统空中接口与无线帧结构(第二讲)
GSM空中接口参数(频段、带宽、收发频差、 频点、编码方式、调制方式),无线帧结 构(5层结构),突发序列(5种突发), 编号方式(E.212和E.164标准。IMSI、 MSISDN、MSRN、TMSI、IMEI、LAI、 CGI、BSIC)
《移动通信技术》 期末复习思考题
2.设计带宽为7.2MHz的 MRP载频 分组方式。 解:若用于GSM系统, 可用载频数为 7200/200=36个,频道号 60~95,按12-9-8-7分成 4组,MRP配置如图所示。 如此配置后,每个扇区都 配置4个载频(3个扇区成 4/4/4站型)
《移动通信技术》 期末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移动通信信道与天线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移动信道的地形地物的分类方法。 移动信道有几种衰落?特征各是什么? 移动信道的时域特征与频域特征是什么?是如何描述? 什么是场强中值、时延扩展、相关带宽、衰落深度(相 对于场强中值)和衰落速率(相对于场强中值)? 天线的概念、种类和特性是什么? 抗衰落的方法有几种? 分集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前提是什么? 隐分集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RAKE接收?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分集增益?
移动通信复习纲要
移动通信复习纲要第⼀章概述1、移动通信就是指通信的双⽅,⾄少有⼀⽅是在移动中进⾏的通信。
2、移动通信的⼯作⽅式分类1)单⼯制2)全双⼯制3)半双⼯制3、GSM⼯作上⾏频段890~915MHz,下⾏935~960MHz。
DCS1800⼯作频段,上⾏,下⾏。
IMT2000系统⼯作核⼼频段1885~2025MHz和2110~2200MHz。
4、论述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答:1)1G,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代蜂窝移动通信⽹是模拟系统,采⽤FDMA调制⽅式;提供全是话⾳业务;2)2G,以GSM和CDMA为代表的第⼆代蜂窝移动通信⽹是数字系统,其中GSM采⽤TDMA和FDMA;CDMA采⽤CDMA和FDMA;提供语⾳业务和少量的数据业务。
3)3G,以WCDMA、CDMA2000和TD-SCDMA技术之上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其中WCDMA 采⽤FDD/TDD,CDMA2000采⽤FDD以及TD-SCDMA采⽤TDD的调制⽅式,实现真正的⽆缝覆盖;提供语⾳、数据,以及接送静态和动态的图象。
第⼆章、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1、电波的传播⽅式:1)天波2)地波3)直射波4)散射波2、⾃由空间传播损耗表达式:答:Lbs = 32.45 + 20lgd(km) + 20lgf(MHz)3、多径效应定义:答: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受端迭加,有时同相迭加⽽增强,有时反相迭加⽽减弱,接受信号的幅度将急剧变化,这种由于多径引起的现象称为多径效应4、OM模型中场强中值计算的特点:答:以准平滑⼤城市市区的中值传输损耗为基础,对其它传播环境及地形条件等因素分别⽤修正因⼦进⾏修正。
5、多径效应引起的衰落叫衰落,阴影效应引起的衰落叫衰落。
第三章、⼲扰和噪声1、互调⼲扰产⽣的原因是什么?移动通信中主要考虑⼏阶互调⼲扰?1)互调的产⽣是由于多个信号加⾄⾮线性器件上产⽣⼤量的互调产物2)3阶互调⼲扰2、⽆三阶互调信道组如何选择?(参考作业)3、远近效应:答:近距离的移动台⼲扰远距离移动台的现象。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Chapter1: 基本概念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定义2、移动通信系统总目标:1)全球化2)综合化3)个人化有代表性的标准及特点:第一代:美国AMPS系统、英国TACS系统特点:1)蜂窝小区系统设计—频率复用:2)模拟系统 3)FM传输4)FDMA5)频谱利用率低、保密性差、技术简单第二代:欧洲G S M,T D M A制式北美c d m a O n e(I S-95C D M A),C D M A制式北美D A M P S(I S-54),T D M A制式日本P D C,T D M A制式特点:1)微蜂窝小区结构。
2)频谱利用率高:数字话音与传输、多种业务、多种先进技术、保密性好、集成度高、……3)技术先进:TDMA和CDMA、语音编码、自适应均衡、数字调制、信道编码、交织、分集接收、功率控制第三代:IMT-DS ------ UTRA FDD (WCDMA) (欧洲、日本)IMT-MC ------ cdma2000 (北美)IMT-TC ------ TD-SCDMA (中国)IMT-SC ------- UWC-136 (北美)IMT-FT 、 DECT (欧洲) 特点:1.微微蜂窝结构2.宽带CDMA技术3.调制方式,QPSK/自适应调制4.FDMA/TDMA/CDMA5.电路交换---->分组交换6.从媒体-- 多媒体1.移动通信的发展目标:个人通信网PCN(5W)3、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5、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的概念。
6、移动通信系统结构。
BSS,MS,MSS,OSS7、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1)频谱拥挤、频谱需严格菅理2)电波传播存在衰落、多径等问题3)面临环境的干扰和噪声4)多普勒频移5)建网复杂8、移动通信网性能指标:话音质量和信噪比要求,服务等级(GOS),呼叫中断概率,通信概率, 特殊服务种类及QOS保证9、蜂窝的基本概念Chapter2: 移动通信组网与系统设计1、噪声:外部噪声(人为噪声、自然噪声),接收机内部噪声2、干扰:同频干扰、邻道干扰、互调干扰、码间干扰、多址干扰大区制移动通信网主要特点:基站天线很高:几十米至几百米基站发射功率大:50~200W覆盖半径:30~50公里优点:网络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容量小,一般用户几十至几百个,一般用于专网小区制移动通信网基本小区有:(r:小区半径)超小区:r>20km(农村)宏小区:r=1-20km(人口稠密地区微小区:r=0.1-1km(城市繁华区)微微小区:r<0.1km(办公室、家庭)优点:提高频率利用率,组网灵活缺点:网络复杂同频复用比:Q=D/R满足小区条件的簇的形状和N是有限的N = a2 + ab + b2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小区分裂划分扇区频率分配方法小区波道分配策略固定信道分配:每小区频率固定动态信道分配:按需分配固定与动态相结合:借用信道分配波道的自动选择方法:专用呼叫信道方式、循环定位方式、循环不定位方式、循环分散定位方式 系统波道数的设计每用户忙时的话务量波道利用率越区切换:当前正在通信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链路转移到另一个基站的过程。
2010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2010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第1章概论1. 什么叫移动通信?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就叫做移动通信。
2. 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特点?1. 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 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 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4.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 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5.移动通信包括哪些基本技术? 各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调制技术: 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的技术。
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或根据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二者结合),来总结和建立有普遍性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估算一些传播环境中的传播损耗和其它有关的传播参数多址方式:提高信道的容量。
抗干扰措施:除存在大量的环境噪声和干扰外,还存在大量电台产生的干扰,如邻道干扰、共道干扰和互调干扰等。
利用抗干扰技术可以减少这些干扰噪声。
组网技术:研究网络结构、网络接口、网络的控制与管理。
第2章移动信道1. 什么是信道?根据信道特性参数随外界各种因数的影响而变化的快慢,信道由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属于哪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有哪些基本特征? 简述移动通信信道存在的3类损耗和4种效应。
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信道可以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移动信道属于随参信道特点:①带宽有限;②干扰和噪声影响大;③存在着多径衰落。
1)路径传播损耗:一般称为衰耗,是指电波在空间传播所产生的损耗,它反映出传播在宏观大范围(千米量级)的空间距离上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值的变化趋势。
2)慢衰落损耗:它主要是指电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建筑物等的阻挡所产生的阴影效应而导致的损耗,它反映出在中等范围(数百波长量级)的空间距离上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值起伏变化的3)快衰落损耗:它是反映微观小范围(数十波长量级)的空间距离上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值的变化趋势。
《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提纲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论1.移动通信的定义和特点定义: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
特点:●必须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有限,但是业务量却增加很快●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移动通信设备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2.工作方式●单工通信:交替接收和发送●半双工通信:必须按下讲话按钮才能发送●全双工通信:可以同时进行消息传输3.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点●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电话通信和数据业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抗噪声,抗干扰,抗多径衰落能力强●能实现很好的网络管理●容易加密,保密●可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质量4.移动通信网的分类第二章调制解调1.MSK(最小移频键控调制)定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FSK,其频差是满足两个频率相互正交的最小频差,并要求FSK信号的相位连续。
其h恒等于0.5会求频差以及相位轨迹,详见作业.●了解GMSK的产生原理(框图)●清楚为什么不采用MSK而采用GMSK:MSK的主瓣宽,旁瓣高(这是跳变,也就是高频分量造成的),采用高斯低通后,相位轨迹平滑了,于是方便无线通信使用。
●会画相位轨迹图(可在MSK的相位轨迹基础上画)3. /4-DQPSK●了解PSK不能采用的原因(与MSK不能采用的理由类似)而DQPSK如何改进。
●DQPSK的已调信号表达式Sk(t)=cos(Wc*t+θ)●需要知道其信号完全包含在载波的相位跳变中,便于差分检测。
●DQPSK与QPSK相比,频谱的主瓣变窄,旁瓣变小。
4.扩展频谱调制●定义: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在发端采用扩频码调制,使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所必需的带宽,在收端采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解扩以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种类:直接序列扩频:直接用具有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
跳频:用一定码序列进行选择的多频率频移键控。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1. 什么叫移动通信及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移动通信的分类。
P1-P22. 常用的移动通信有哪些系统及各自的组成P6-P193. 什么叫单工通信,什么叫单双工通信,什么叫双工通信。
P2-3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45. 移动通信采用了哪些先进的基本技术,各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20-P226. 现代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P947. 视线传播极限距离8. P97-例3-19. 什么叫衰落储备,什么叫可通率P10510. 地形地貌的分类和定义P110-P11111. 中等起伏地形的传播损耗中的计算 P111-P11412. 不规则地形的传播损耗中值的计算P114-P11613. 任意地形地区的传播损耗中值的计算P117-P11914. P118 例3-215. P132 4,5,6,16. 什么叫分集接收,分集接收的含义是什么,分集的方式和合并方式P133-P136 P177,117. 什么是RAKE接收机P14418. 移动通信的组网,要解决的那几个问题P17919. 话务量的定义,呼损率的定义及计算P181-P18520. 空闲信道的选取方式及定义P185-P18621. 什么叫大区,什么叫小区,什么叫区群P193-19722. 移动通信的基本网络结构P199-P200 图5-1823. 完成话务量的性质与计算?p18324. 数字蜂窝移动网的网络结构图1-16和图1-17及各接口和各方框图的功能P201-P20325. 什么叫信令,信令的分类P20426. 越区切换的规则和控制策略P214-P21527. 什么叫越区切换它包括那几个问题P21328. 移动的位置登记和呼叫传播过程p216 p218 5 ,16 ,2729. 蜂窝网移动电话系统结构和功能P22230. GSM的网络结构和框图的功能P229-P23131. GSM网络接口的功能P231-P23232. GSM的位置登记,鉴权,和加密,呼叫过程和接续的过程P249-P25733. 什么是GPRS?其特点? P270-P27134. 8 ,9 P27735. CDMA的特点P279-P28036. CDMA的多址干扰和功率控制P280-P28237. IS-95CDMA的登记注册,切换,呼叫处理过程P311-P31938. P331 1, 6, 739. WCDMA的系统结构P332-P334 P354-P35740. TD-SCDMA的系统特征P363-P36841. 未来移动通通信的关键技术有哪些P375-P38442. 什么叫频分双工43. GSM网络子系统的主要作用,它由哪些功能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P23044. GSM系统中的鉴权和加密是怎样完成的P25145.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有哪几种?P37846. 智能天线对功率控制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36647. 数字移动通信的数字调制方案有哪些48. CDMA与GSM相比的优点。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共30空,每空1分,总计30分)1、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方式有:FDMA(频分多址) 、TDMA(时分多址) 、CDMA(码分多址) 、SDMA(空分多址)2、系统内干扰是组建系统时出现的干扰,包括:同频干扰、邻道干扰、互调干扰、近端对远端的干扰、多址干扰3、移动台向网络登记的方式:强迫登记、周期性登记4、常用的分集技术有:空间分集技术、频率分集技术、时间分集技术、极化分集(p50)5、分集合并技术的分类有:选择式合并、最大比合并、等增益合并6、MSC移动交换中心的类型:普通MSC 、网关MSC(GMSC):网间互通、汇接MSC(TMSC):长途汇接7、模拟系统、GSM系统、CDMA系统各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用户的。
模拟系统是靠频率的不同、GSM系统靠的是极其微小的时差、CDMA系统则是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的用户。
(115)8、从不同协议层次上讲,WCDMA承载用户各种业务的信道分成哪三类: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9、在WCDMA系统中手机开机后需要知道的信息包括哪些:(1)最强小区(2)时隙边界(3)帧边界(4)主扰码(5)广播信道的相关广播10、比特(Bit)、符号(Symbol)、码片(Chip)。
经过信源编码的含有信息的数据成为“比特”;经过信道编码和交织后的数据称为“符号”;经过最终扩频得到的数据称为“码片”。
11、语音编码技术有哪三种类型:波形编码、参量编码、混合编码12、波形编码中的脉冲编码调制(PCM)有哪三个步骤:抽样、量化、编码13、我国国内信令网信令点编址方案分为三个部分:信令区编码、分信令区编码和信令点编码。
14、在EIR中使用的三种设备清单:白名单:合法的移动设备号;灰名单:是否允许使用由运营商决定;黑名单:禁止使用的移动设备号;15、无线覆盖的区域划分:服务区、PLMN区(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业务区)、MSC区、位置区、基站区、小区16、GSM系统中的小区越区切换控制方式。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一、移动通信概述1、移动通信的定义和特点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其特点包括移动性、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噪声和干扰严重、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要求高等。
2、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G)到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如 GSM 系统,再到第三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3G),如WCDMA、CDMA2000 和 TDSCDMA 等,以及第四代长期演进移动通信系统(4G),如 LTE 和 LTEA,直至当前正在发展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
3、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移动通信广泛应用于个人通信、物联网、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军事等领域。
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1、移动台(MS)包括手机、车载台等,是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终端设备。
2、基站子系统(BSS)由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组成,负责与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并管理无线资源。
3、网络子系统(NSS)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和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等,主要负责完成移动性管理、呼叫处理、用户数据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4、操作维护子系统(OSS)用于对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三、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播1、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包括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多径传播、阴影衰落和多普勒频移等。
2、大尺度衰落模型如 OkumuraHata 模型、COST231-Hata 模型等,用于预测信号在较大范围内的平均衰落情况。
3、小尺度衰落模型包括瑞利衰落、莱斯衰落等,用于描述信号在短距离内的快速波动。
四、移动通信中的调制技术1、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模拟信号。
2、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四进制相移键控(QPSK)、正交幅度调制(QAM)等。
移动复习提纲
第一章1.移动通信发展概述:1G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包括GSM、CDMA(IS-95A);2.5G在2G基础上增加了数据业务;3G包括欧洲的WCDMA、北美的CDMA2000、中国的TDS-CDMA。
4G即IMT-Advanced。
2.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工作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第二章1.电波传播特性:阴影衰落(大尺度)和多径衰落(小尺度)、多普勒频移。
2.自由空间传播:自由传播损耗。
5.移动无线信道及特征参数: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多径衰落等效冲激响应的信道模型。
描述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时间色散和相关带宽、频率色散和相关时间。
平坦衰落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快衰落信道和慢衰落信道。
第三章2.信源编码:语音编码3.最小频移键控:原理、频率关系、相位路径、波形、调制解调框图及调制解调公式。
附加相位不需要、功率谱不需要4.高斯最小频移键控:原理、相位路径、调制解调框图及调制解调公式。
功率谱不需要5.QPSK调制:原理、相位路径(或星座图相位跳变)、调制解调框图及调制解调公式;OQPSK 及pi/4—QPSK的原理、相位路径(或星座图相位跳变)、调制解调框图及调制解调公式。
功率谱不需要。
7.正交频分复用:原理、调制解调框图及调制解调公式。
DFT的实现。
功率谱不需要。
第四章2分集技术:宏观分集、微观分集:时间分集、频率分集。
分集合并:选择合并、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
原理及框图。
公式不需要。
3信道编码:编码效率。
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原理。
卷积码编码器、状态图、网格图、译码原理。
4.均衡技术:基本原理、自适应均衡。
5.扩频通信:伪噪声序列及其产生。
m序列的性质(周期长度、游程特性、互相关、自相关)。
功率谱不需要。
扩频通信原理:扩频及解扩原理及公式、系统框图,直扩系统抗窄带干扰的能力。
抗多径干扰的原理、rake接收机。
第五章2.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小区制、蜂窝组网。
3.多址接入技术:多址方式FDMA、TDMA、CDMA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第1章概论1. 什么叫移动通信?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就叫做移动通信。
2. 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特点?1. 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 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 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4.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 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5.移动通信包括哪些基本技术? 各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调制技术: 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的技术。
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或根据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二者结合),来总结和建立有普遍性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估算一些传播环境中的传播损耗和其它有关的传播参数多址方式:提高信道的容量。
抗干扰措施:除存在大量的环境噪声和干扰外,还存在大量电台产生的干扰,如邻道干扰、共道干扰和互调干扰等。
利用抗干扰技术可以减少这些干扰噪声。
组网技术:研究网络结构、网络接口、网络的控制与管理。
第2章移动信道1. 什么是信道?根据信道特性参数随外界各种因数的影响而变化的快慢,信道由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属于哪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有哪些基本特征? 简述移动通信信道存在的3类损耗和4种效应。
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信道可以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移动信道属于随参信道特点:①带宽有限;②干扰和噪声影响大;③存在着多径衰落。
1)路径传播损耗:一般称为衰耗,是指电波在空间传播所产生的损耗,它反映出传播在宏观大范围(千米量级)的空间距离上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值的变化趋势。
2)慢衰落损耗:它主要是指电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建筑物等的阻挡所产生的阴影效应而导致的损耗,它反映出在中等范围(数百波长量级)的空间距离上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值起伏变化的3)快衰落损耗:它是反映微观小范围(数十波长量级)的空间距离上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值的变化趋势。
1)阴影效应:由于大型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的阻挡,在电波传播的接收区域中产生传播半盲区,类似于太阳光受阻挡后产生的阴影。
2)远近效应 :由于接收用户的随机移动性,移动用户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也在随机变化,若各移动用户发射信号的功率一样,那么到达基站时信号的强弱将不同,离基站近者信号强,离基站远者信号弱。
通信系统中非线性将进一步加重信号强弱的不平衡性,甚至出现以强压弱的现象,并使弱者(离基站较远的用户)掉线,通常称这一现象为远近效应。
3)多径效应:由于接收者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接收到的信号不仅有直射波的主径信号,还有从不同建筑物反射及绕射过来的多条不同路径的信号,而且它们到达时的信号强度、到达时间及到达时的载波相位都不一样,所接收到的信号是上述各路经信号的矢量和,各路经信号之间可能会产生自干扰,称这类自干扰为多径效应。
4)多普勒效应:移动台在运动中通信时,接收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
2. 简述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的方式和特点。
哪种电波的传播可按自由空间传播来考虑。
地面波传播(绕射):要求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沿地面,采用垂直极化。
传输损耗随着频率的升高而急剧增加,传播距离迅速减少。
天波传播(折射和反射):天线向高空辐射的电波在电离层被连续折射;以短波为主,可以进行数千公里的远距离传播。
视距波传播(直射):为VHF 和UHF 频段的主要传播方式。
地面反射波 :从发射天线发出的电磁波经过地面反射传播,是干扰信号传播的主要因数(多径衰落)。
直射波3. 自由空间电波的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损耗与信号频率、传播距离的关系。
Lfs 与收、发天线增益无关,仅与频率和距离有关。
(上式为lg 不是201)4. 电波在大气中传播产生折射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有利于电波的传播,什么情况下不利于电波的传播?地球等效半径。
当一束电波通过折射率随高度变化的大气层时,由于不同高度上的电波传播速度不同,从而使电波射束发生弯曲, 弯曲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大气折射率的垂直梯度dn/dh 。
这种由大气折射率引起电波传播方向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大气对电波的折射。
正折射:大气折射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电波传播向下弯曲。
即电波射束朝向地球方向弯曲,直射距离增长,绕射损耗减小。
负折射:大气折射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电波传播向上弯曲。
即电波射束背向地球方向弯曲,直射距离缩短,绕射损耗增大。
大气折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在工程上通常用“地球等效半径”来表征,即认为电波依然按直线方向行进,)(201)(20144.32)]([z fs MH gf km gd dB L ++=只是地球的实际半径变成了等效半径R5. 什么是绕射损耗?什么是菲涅尔余隙?第一菲涅尔半径与绕射损耗的关系。
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各种障碍物,由障碍物引起的附加损耗称为绕射损耗。
障碍物定顶点P到发射端与接受端的连线TR的距离x,称为菲涅尔余隙。
第一菲涅尔半径越大,绕射损耗就越小6. 什么是信号局部中值?信号的局部中值,其含义是在局部时间中,信号电平大于或小于它的时间各为50%。
7.什么是衰落、快衰落和慢衰落。
由于移动台的不断运动,电波传播路径上的地形、地物的不断变化的,因而局部中值也是变化的。
这种变化所造成的衰落比多径效应所引起的快衰落要慢得多,所以称作慢衰落。
慢衰落又可以看成是短期信号中值电平在长期中的起伏。
快衰落又可以看成是瞬时信号电平在短期中的起伏。
8. 多普勒频移。
移动台在运动中通信时,接收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
由此引起的附加频移称为多普勒频移。
9. 多径衰落服从什么分布,慢衰落服从什么分布?多径衰落的信号包络服从瑞利分布(直射波主导)/莱斯分布(反射波主导)两种。
;慢衰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高斯分布)10. 什么是多径时散?时延扩展的大小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在一串接收脉冲中,最大传输时延和最小传输时延的差值,记为△。
△表示多径时散散布的程度。
△的大小与时延扩展的关系。
时延扩展的影响的两大主要影响。
11. 什么是相关带宽?相关带宽的表达式。
由于相关带宽的存在对输入信号带宽的要求。
工程上相关带宽的估算公式。
两衰落信号相关时的频率间隔就是相关带宽/估算公式:Bc =∆π21∆为时延12. 地物(或地区)分类。
不同地物环境其传播条件不同,按照地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分为哪三类地区?1)开阔地区2)郊区3)中小城市地区4)大城市地区13. 地形的分类与定义。
实际地形从电波传播的角度考虑,可分为哪两大类?各种地形地物的传播损耗计算原则。
中等起伏(准平坦)地形和不规则地形。
某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率为450MHz,基站天线高度为70 m,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5 m,在市区工作,传播路径为准平坦地形,通信距离为20km,求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
解: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为Lbs=32.45+20lgd+20lgf= 111.5(dB)考虑到工作在准平坦地形的市区环境,由图2-27查得 5.30)20,450(),(==m m A d f A dB 10)20,70(),(-==b b b H d h H dBdBH f h H m m m 3)450,5.1(),(-==Lb=111.5+30.5-(-10)-(-3)=155dB第3章 调制技术1 调制解调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 调制的目的、调制的主要功能和调制技术的分类调制的目的是把要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
载荷信息、搬移频谱/抗干扰特性/频谱有效性调制信号的峰平比。
调制可分为模拟调制(或连续调制)和数字调制第4章 抗信道衰落技术1. 为了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分集技术、均衡和信道编码这三种技术被用来改进接收信号质量。
分集技术、均衡和信道编码的作用。
分集接收:是用来补偿衰落信道损耗的;均 衡 :是用来补偿时分信道中由于多径效应而产生的码间干扰的;信道编码:是通过发送信息时加入冗余的数据位来改善链路的性能的。
2. 均衡。
均衡技术分为两类,线性均衡和非线性均衡。
这两类均衡技术的差别。
在GSM 系统中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解决时间色散问题。
这两类均衡技术的差别主要在于均衡器的输出被用于反馈控制的方法。
3. 分集接收。
分集接收的两重含义。
分集接收的必要条件。
分集接收的充分条件。
“分”:空间、频率和时间,即分散传输。
“集”:信号的合并方式,即集中处理。
分集接收的必要条件是在接收端必须能够接收到承载同一信息的且在统计上相互独立(或近似独 立)的若干不同的样值信号。
分集接收的充分条件是如何将可获得的含有同一信息但是统计上独立的不同样值加以有效且可靠的利用。
4. 什么是宏分集,什么是微分集?微分集是怎样细分的?宏分集把多个基站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如蜂窝小区的对角上)和在不同方向上,同时和小区内的一个移动台进行通信(可以选用其中信号最好的一个基站进行通信)“微分集”是一种减小快衰落影响的分集技术,在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都经常使用。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在空间、频率、化、场分量、角度及时间等方面分离的无线信号,都呈现互相独立的衰落特性1.空间分集2.极化分集3.角度分集4.频率分集5.时间分集6.场分量分集5. 根据在接收端使用合并技术的位置不同,可以把合并技术分为哪两类?分为检测前(Predetection)合并技术和检测后(Postdetection)合并技术。
6. 分集接收对信噪比的改善程度。
信噪比和信纳比。
每增加一条分集支路,它对输出信噪比的贡献仅为总分集支路数的倒数倍。
7. 交织器的作用。
交织器的作用是将源比特分散到不同的时间段中,以便在出现深衰落或突发干扰时,来自源比特中某一块最重要的码位不会被同时扰乱。
源比特被分开后,还可以利用差错控制编码(又称为信道编码)来减弱信道干扰对源比特的影响。
第5章语音编码1. 语音编码。
语音编码是将模拟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语音信号,以便在数字信道中传输。
2. 语音编码技术三种类型。
语音编码技术可以分为波形编码、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等。
3. 三种语音编码的特点。
波形编码是将时间域信号直接变换为数字代码,即在时域上对模拟话音的电压波形按一定的速率抽样,再将幅度量化,对每个量化点用代码表示。
目标是尽可能精确地再现原来语音波形。
波形编码能提供很好的话音质量,但编码信号的速率较高,一般应用在信号带宽要求不高的通信中。
参量编码将信源信号在频率域或其他正交变换域中提取特征参量,并将其变换为数字代码进行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