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菊古诗
题画菊古诗解释
题画菊古诗解释
《画菊》出自唐朝诗人王维之手,整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处境艰难的文人在落红满地的菊花下苦恼哀怨。
全诗五句,表达的情绪主要是凄凉,内心是压抑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把苦恼显露无余:把山外的山楼看成是期盼,而歌舞的西湖却被分隔,不见熙攘的一幕,哀恸的心情就这样深深地塑造出来了。
“可怜菊花初秋残,衰败一片愁思长。”画菊给读者一种深切痛感,一片零落堆积出一种悲凉,又浓又浅,让读者很难不被落花纷飞的意境熏陶。文人这一看见落著的菊花,就想到了自己的苦恼,愁思愈长,更是把悲凉的音符拨的弥漫。
“明日又一杯清茶,白发悠悠南山头”是文人在唯有独处在自己的苦恼中找到一份安宁,是他放下苦恼、拒绝物欲,凭着这份童心小小安抚自己暗自流泪,才终于重新立起自己的信心。
整首《画菊》把精神与物质交织在一起,它表现出一种很浓厚的思乡情怀,文人心中的痛楚和思念,因对自然之美又饱含深情,叫人动容。它一方面彰显出文人中思乡之深,另一方面也是文人抒发苦恼的最完美表现,令人深受感动。
寒菊画菊_郑思肖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寒菊画菊_郑思肖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寒菊 / 画菊_郑思肖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寒菊/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注释
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疏篱:稀疏的篱笆。
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何曾:哪曾、不曾。
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赏析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描写菊的诗句 古诗
描写菊的诗句古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唐·元稹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寒菊/ 画菊》宋·郑思肖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饮酒·其七》魏晋·陶渊明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菊花》唐·黄巢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咏菊》唐·白居易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 冬景》宋·苏轼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题菊花》唐·黄巢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赵昌寒菊》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赵昌寒菊》宋·苏轼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晚菊》唐·韩愈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
《忆白菊》唐·陆龟蒙
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
《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一作暮作秋见菊)》唐·鲍溶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菊花》明·唐寅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菊花》唐·李商隐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寒菊/ 画菊》宋·郑思肖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先秦·屈原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菊花》唐·李商隐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野菊》唐·王建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新秋晚眺》清·德隐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唐·杜甫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菊》古诗
《菊》古诗
《菊》是一首以菊花为题材的古诗,以下是几个著名的《菊》古诗:
1. 《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 《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 《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 《菊花》(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5. 《赏菊》(清·曹雪芹)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6. 《对菊》(清·曹雪芹)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7. 《供菊》(清·曹雪芹)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8. 《画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些古诗中,用不同的角度和表现手法,赞颂了菊花的美和高洁的品质。无论是从花开的姿态、香气、色彩等方面,还是从菊花的性格、气节等方面,都展现出了菊花独特的魅力。同时,这些古诗也表达了人们对菊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之心。
题画菊古诗
题画菊
【宋】郑思肖 花huā 开kāi 不bù 并bìng 百bǎi 花huā 丛cóng , 独dú 立lì 疏shū 篱lí 趣qù 未wèi 穷qióng 。
宁níng 可kě 枝zhī 头tóu 抱bào 香xiāng 死sǐ , 何hé 曾céng 吹chuī 落luò 北běi 风fēng 中zhōng 。
译文:
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独自在篱笆内享受无穷的乐趣。 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
描写菊花的古诗词
描写菊花的古诗词
《寒菊/画菊》
宋.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翻译:菊花开在秋天,从来不屑与百花争春,它坚强而独立的开在稀疏的篱笆旁,却有着别样的情操意趣。
花期一过,它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决不屈服于北风的淫威,让凋零的花瓣漫天飞舞。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翻译:一丛丛、一簇簇的秋菊环绕着房屋,花开热烈,这样的场景就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我只顾着在篱笆前观赏菊花的美丽,痴痴赏菊,竟然没发现红日西斜,太阳要落山。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了。
《不第后赋菊/菊花》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系到一起,
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
《咏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翻译:初秋时节,夜霜轻轻降落到瓦上,芭蕉和荷花都无法耐住这严寒,与菊花一对比,一折一开,一衰一放,更显出菊傲霜而盛放的难能可贵。
只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菊花
[作者] 李商隐[朝代] 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翻译: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歌颂菊花的诗句古诗
歌颂菊花的诗句古诗
回复:歌颂菊花的诗句古诗有如下:
1、《寒菊/画菊》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菊花》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3、《不第后赋菊/菊花》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4、《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宋代: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6、《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宋代:晏几道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7、《赵昌寒菊》宋代: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8、《庭前菊》唐代:韦庄
为忆长安烂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写菊花的古诗词
元稹〔唐代〕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题菊花》
黄巢〔唐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
唐寅〔明代〕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唐代〕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
李商隐〔唐代〕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白居易〔唐代〕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
罗隐〔唐代〕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菊》
郑谷〔唐代〕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寒菊》
郑思肖〔宋代〕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访菊》
曹雪芹〔清代〕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唐代〕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元代〕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题菊花》的古诗
《题菊花》的古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金槌铸成铃声空,隔江犹闻此时歌。
往事尽堪悲叹息,现世无奈欢聚分。焦土清香流水背,千门万户英雄存。
黄金桃李系江滨,千家萦回红尘边。柳叶树影窗前景,菊花满园可堪怜。
菊花尽收秋芭蕉,月桂枝头凝碧冰。细枝纤叶繁花香,自己自赏几多情。
寒灯孤芳赏花时,满腹落花满眼秋。深宫迟日暗惊魂,烛影摇红只恨无。
春草易惊夏草静,秋草到处夜风悲。凋残叶子缤纷外,梧桐倚门消息低。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相思河,往事空山空回头。
几番思量恍惚间,梦回旧景谁相OT。菊花一簇堪缅怀,应知美景到此存。
江山苍茫青山绿,片片山河点点雨。无言空山遥望中,一片秋色几多愁。
水林萦回红尘中,山雨欲来秋云便。碧波无声映晚霞,月影婆娑菊花田。
日月空中更沉吟,月桂吹醉秋蝉鸣。梦中归来今夕夜,新知到此
几点明。
思念里几回潸然泪,对花襟怀看不尽。满城芳菲宛如绮,听说英雄在这里。
尘嚣远去芳草畔,古墓前坐到天明。梅花香草拂尘土,春深处伴此时歌。
黄金桃李映水滨,英雄萦回红尘边。青山绕江金玉滩,红菊芳菲秋风前。
少年心事梦中觅,映山空水见识广。今朝犹未明过往,谁解醉痴闹今生。
暮色蒙处花开时,月桂叶底隔江清。云连草低春又暮,雨洗菊花月影中。
犹见秋叶落堤尽,月轮淡淡凝霜痕。平年政事犹不明,共看古菊碧玉新。
晓月影里英雄传,风吹萤火夜夜明。只愿人间永相逢,相思在心无奈清。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无声流潇湘,清风心醉时。
菊花结尾犹未绝,淡淡月光照蜀江。古树参天雪无痕,碧玉新月流水便。
片片芳菲伴此别,思量中回空心中。静夜堪悲凤求凰,梦里留恋此时歌。
带有菊字的诗句
带有菊字的诗句
民国以来,菊花品种大批失散,已无正式文献可查。解放后,随着园艺事业的发展,菊花也经历了曲折历程而日益发展壮大。菊花的栽培历史,是中国花卉园艺发展的一部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带有菊字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带有菊花的诗句古诗
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x》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赋》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苏轼《送顿起》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尘世难逢开口笑,x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吴文英《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x杯。——崔曙《九日登望
仙台呈刘明府容》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竹叶于人既无分,x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年年孤负黄花约。——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题菊花的古诗
题菊花的古诗
题菊花的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篇目,它是以描绘菊花为主题
的一种诗歌形式。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就受
到文人墨客的热爱和赞美。在古代,诗人们常常以菊花为主题创作诗歌,其中以“题菊花”的诗歌最为典型,下面从历史背景、创作特色、代表作品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种诗歌形式。
一、历史背景
在中国古代,菊花被认为是代表着高洁、清雅、坚强和固守正义的象征。因此,自宋代开始,题菊花的诗歌形式逐渐兴起。宋代诗人黄庭
坚和吴文英都写有题菊花的诗,宋代名士苏轼更是对菊花十分喜爱,
他在《赤壁赋》中写到:“遵时养晦,亿万人独秀;满城尽带黄金甲,不冠绝顶,倒载酒旗。”他的这段话给菊花注入了生命力,使菊花更
有了灵魂和生命。
二、创作特色
题菊花的诗歌形式尤其注重菊花的描绘和表现。这类诗歌常常利用婉
转的语言风格来表达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其主要特点包括:
1、描绘菊花婉转优美,语言圆润,富有意韵和感染力。
2、描绘和表现菊花的姿态、色彩和质感,将菊花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3、强调菊花的高雅和清丽特质,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融为一体。
三、代表作品
古代题菊花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下是几篇代表性的诗篇:
《菊花》(白居易)
一树高秋万叶,无人见得双峰阴。
尘心已洗浴,何事他惋惋。
《菊花》(陆游)
去年菊已荣,今年菊又荣。
荣去落红满,荣来连菊明。
《向菊》(元好问)
垂露阵阵细气骄,采菊人间幸自逍。
何必风流一世事,中原观采北野菊。
总之,“题菊花”的古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创作特色和代表作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瑰宝。通过阅读这些诗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底蕴。
《画菊》的古诗
《画菊》的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注释
⑴不第:科举落第。⑵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⑶杀:草木枯萎。《吕氏春秋·应同》:“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⑷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画菊》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这首《画菊》原文翻译及赏析》的境界比《题菊花》更雄伟、豪迈。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描写菊花的古诗词
描写菊花的古诗词
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3.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
雾浓云愁永昼》
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8.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10.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1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
愁永昼》
1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3.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画菊》
14.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
菊愁烟兰泣露》
15.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坐中
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16.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
菊》
17.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18.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曹雪芹《问菊》
19.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朱元璋《咏菊》
20.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2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
画菊古诗原文及翻译
画菊古诗原文及翻译
菊,也被称为“菊花”,是中国最珍贵的传统国花。菊花有着古
老而美丽的历史以及优雅的象征意义,更是象征着坚韧不拔、节操高
尚的品质。
《菊》是中国文学家白居易(772-846年)的一首名作,充满了
力度浓烈的感情表达,也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珍品。原文如下: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翻译:
我深知这种情愫是永恒的,
望向江边,听着汕头的江水声。
东边是太阳升起,西边是雨露落下,
虽无一瞬晴空,但又有什么晴天什么日子可期。
这首诗描述了白居易离别时痛苦的心情,他怀念自己和别人生活
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同时又对分别的现实无能为力。他值得称赞的是,他知道这种情愫是永恒的,虽然两人分开了,但仍不能扼杀彼此的心,这一点也被象征为菊花的坚韧不拔,“无晴却有晴”就是一种精神品
质的深厚的追求。
菊花作为中国传统的国花,象征着恢弘的气质、门第的豪迈和淡
雅的情怀。它被奉为节操高尚和以礼貌、克己矜持为重的优秀品质的
象征。菊花总是渴望着洒满星光辉煌的繁芳,让花朵传递出一片坚韧
节操和安定晴朗。菊花如此美丽传奇,熠熠生辉,被清新诗句所勾勒,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类题型专练
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类题型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题画菊
清许廷镕
芳菲过眼已成空,寂寞篱边见几丛。
颜色只从霜后好,不知人世有春风。
1、《题画菊》全诗读来无一字明写“菊”,但却很好地写出了菊的神韵品格,与“画意不画形”的国画传统颇相契合。请简要分析,全诗无一“菊”字,诗人是如何写“菊”的?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节选)
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①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②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惠崇春江晚景③(其二)
苏轼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注】①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山。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②赤岸:泛指江湖的岸。③惠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2.结合诗句,请分别从画作的风格(如画面呈现的意境)和呈现画作的手法,简要分析两首题画诗的不同。
三、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①二首(其一)
苏轼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②雀写生,赵昌③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注】①折枝:花卉画的一种表现手法,花卉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来的部分,故名折枝。②边鸾:唐朝著名花鸟画家。③赵昌:北宋花鸟画坛的杰出画家。
3.请简要概括苏轼推崇的“画法”的内涵,并分析王主簿的画是怎样体现此“画法”的。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第五课《画菊》PPT课件
杨德华 2013年9月
梅兰竹菊
拓展
《梅花》王安石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改 革家。他一生主张变法,改变国 家贫困落后的面貌,由于触犯了 当时的大地主和大官僚的利益而 遭到了反对。作者晚年辞官归田, 专门从事诗文创作,大部分作品 都与他本人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梅花》是他的晚期作品。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诗歌表现了菊花傲然独立、卓尔不群的品格。
读完这首诗,你觉得作者想说什么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 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 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 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 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 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 决心。
菊花
菊花简介
• 秋菊是中国传统名花,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秋菊 不仅供观赏,布置园林,美化环境,而且用途广 泛,可食,可酿、可饮、可药,与人民群众的生 活密切相联系。秋菊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人们 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 隽高雅的香气,尤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 ,秋菊傲霜怒放,它不畏寒霜的气节,也正是中 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今日菊花仍然为中 国十大名花之一,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经典题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句主要意思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此中有真意”的意趣。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这首诗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摅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一,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和深睿的哲理含蕴,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