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径向转向架发展及其动力学特性_李芾
车辆工程复习题【严隽耄,傅茂海主编,李芾主审】
2、侧架弹性交叉装置的作用
转向架在两侧架之间安装了弹性下交叉支 撑机构,4 个端点用轴向橡胶垫与侧架连接。
• 交叉支撑机构提高了转向架的抗菱刚度,从而 提高转向架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提高货车直 线运行的稳定性。
• 当侧滚过大,上旁承将压靠滚子,防止侧话题 过大侧滚及减少回转阻力的过分提高。
6、对多轴转向架的要求 答: ① 尽量使每根车轴均匀承载 ② 降低簧下质量 ③ 灵活通过曲线,减少轮缘磨耗
第四章 客车转向架
• 了解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及国内客车转向架 的主要型号。
• 掌握国内主型客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 理。
答:动车;拖车
二、判断对错 1、209HS、206KP和CW-2这三种客车转向架都
是采用了全旁承支重的方式。 答:对
2、SW-220K型转向架,为了提高了抗侧滚性能, 该转向架采用了抗侧滚扭杆装置
答:错
3、206P和206KP都是采用了转臂式轴箱定位方 式。
答:错
三 、简答题:
1、SW-220K型转向架的结构特点 ① 构架由4块钢板拼焊而成,U形构架 ② 采取了无摇枕的空气弹簧二系悬挂结构,车
自导向转向架和迫导向转向架、转K7
4、我国E轴转向架型号有( ),( ),( )等。 转K5、转K6、转K7
三、问答题 1、转K2型转向架的结构特点 转K2 型转向架是指装用弹性下交叉支撑装置的三大件货
车提速转向架,商业运营速度为 120 km / h 。 ① 转 K2 型转向架属于带变摩擦减振装置的新型铸钢转
车辆工程练习题【第三版】兰州交通大学【严隽耄,傅茂海主编,李芾主审】
车辆工程练习题【第三版】---------兰州交通大学严隽耄,傅茂海主编,李芾主审车辆工程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铁道车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五大基本组成部分。
车体、走行部(或转向架)、制动装置、连接缓冲装置、车体内部设备2.转向架按弹簧悬挂装置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一系弹簧悬挂、二系弹簧悬挂3.弹簧的主要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挠度、刚度、柔度4.209T型客车转向架适用于时速___________以下运行,采用___________制动。
120km/h、双侧闸瓦5.车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作用位置,即三态作用。
闭锁、开锁、全开6.车钩的破坏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疲劳、脆性断裂7.保温车的车体装有隔热材料,并且在车内设有冷却装置、加温装置、测温装置和通风装置等,使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性能。
制冷、保温、加温8.车辆代码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段。
车种、车型、车号9.影响轴承性能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轴承结构、轴承质量、润滑油、密封、工作环境10.多卷弹簧完全代替单卷弹簧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条件。
弹簧指数相等、应力相等、各卷弹簧的挠度相等11.减振器按结构特点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摩擦减振器、油压减振器12.我国货车上采用的车钩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钩,客车上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钩。
不同轮径转向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不同轮径转向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分析王晨;陈清;罗世辉;马卫华【摘要】为研究不同轮径转向架动力学性能差异,基于车辆动力学和赫兹非线性接触理论,在恶劣线路下,采用2种不同轮径转向架的机车模型进行分析.主要考察研究轮径由1 050 mm变为1 250 mm,车辆的簧下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时,对机车动力学性能以及轮轨接触磨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轮径增大后轮对、构架频响特性差异很小,通过赫兹非线性接触理论进行分析发现,轮径增大轮轨弹性变形增大,接触面积随之增大;黏着力与黏着系数同时变大,所传递的切向力升高,蠕滑力减小,轮对踏面磨耗功率降低,踏面磨耗得到一定改善.结果还表明,随着轮径增大车体质心的升高,在不同速度下车体平稳性指标发生一定的恶化,而一系簧下质量增大又降低了转向架临界速度.%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dynamic performance of bogies with different wheel diameters,based on the theory of vehicle dynamics and Hertz nonlinear contact theory,the locomotive model with bogies using 2 different kinds of wheel diameters under harsh railway conditions was analyzed.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of wheel diameter from 1 050 mm to 1 250 mm,which led to the increase of the sprung mass,on wheel-rail contact wear and locomotive dynamic performance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frequenc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wheelset and frame between the two kind of bogies was small.The analysis of Hertz nonlinear contact theory found that the increase of wheel diameter led to wheel/rail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contact area.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increase of adhesion force and adhesion coefficient,the tangential force increased and creep force wasreduced,which resulted in the reduction of wheel tread wear power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read wear.The results further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wheel diameter and elevation of center of vehicle mass,the vehicle stability index under different speeds deteriorated to some extent.The critical speed of the bogie wa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prung weight.【期刊名称】《铁道学报》【年(卷),期】2017(039)001【总页数】7页(P41-47)【关键词】内燃机车;转向架;轮径;簧下质量;动力学性能【作者】王晨;陈清;罗世辉;马卫华【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70.1目前我国通过大规模的线路改造,各主干线路基本实现了电气化,截至2015年全国电气化铁路里程已超过6 万km,但仍有约5万km的普通线路[1],其中包含支线线路、山区线路、高原线路等,受条件限制未能通行电力机车,仍然由内燃机车担当牵引任务[2-3]。
我国铁路货车径向转向架发展与运用现状
我国铁路货车径向转向架发展与运用现状转向架的蛇行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是一对矛盾,采用径向转向架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自导向和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发展,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径向转向架技术的的研发历程。
并以目前我国铁路货车25t轴重的主型转向架之一—转K7型转向架为例,分析了我国副构架式径向转向架的导向结构的组成和作用。
标签:径向转向架;自导向;迫导向;U形副构架1 引言转向架的蛇行运行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是一对矛盾。
蛇行运行稳定性要求转向架的轮对与轮对之间、轮对与构架之间有较强的约束及较小的车轮踏面斜率,而曲线通过性能则要求轮对定位尽量柔软并具有较大的车轮踏面斜率,以保证转向架通过曲线时轮对处于纯滚动的状态。
采用径向转向架是解决二者矛盾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径向转向架能在保证足够的蛇行运动稳定性的同时减少轮缘及钢轨的磨耗,适应小半径曲线上高速重载车辆的运行要求。
2 径向转向架的类型径向转向架分为自导向转向架和迫导向转向架两大类。
自导向转向架是利用轮轨间的蠕滑力,通过转向架自导向机构的作用使轮对在进入曲线时自然地呈径向位置排列。
自导向转向架发展历史较久,早在1828年德国研究人员就在2轴马车上安装了交叉支撑机构,1883年Klose提出了径向转向架的设计思想。
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人和瑞士人共同设计的径向转向架开始试验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70年代南非研制成功H?Scheffe自导向径向转向架,于1975年运用到Sishen—Saldanha的干线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掀起了各国径向转向架的研制热潮。
迫导向转向架出现的比较晚,1927年B?Scales提出了杠杆导向原理,美国研究人员与1973年在此基础上研制定型Devince—Scales迫导向转向架。
后来H?A?List提出了迫导向转向架的另一种设计模式,在车体和自导向转向架间加装导向杠杆形成迫导向转向架,在铁路工程界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动力学特性综述_李芾
文章编号:1002-7602(2008)04-0005-05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动力学特性综述李 芾,安 琪,付茂海,黄运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 要:概述了国内外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历程、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转向架结构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我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基本模式提出了部分建议。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动力学特性;发展;综述中图分类号:U270.331 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07-07-27;修订日期:2008-01-08作者简介:李 芾(195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工学博士。
1 国内外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发了第1代0系新干线动车组用DT200型动力转向架,其一系悬挂采用IS 拉板双圆簧模式,中央悬挂由空气弹簧、液压减振器等组成。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又先后开发了300系动车组用DT203型、500系用WDT9101/9102/9103型等20余种转向架。
这些转向架结构不断简化,通过采用轻量化焊接构架、铝合金轴箱、铸铝齿轮箱和空心车轴等技术使转向架质量和簧下质量得到降低;驱动单元除采用常规的牵引电机架悬、通过齿式联轴节补偿相对位移的模式外,还在试验转向架上对牵引电机半体悬、平行万向轴驱动和牵引电机体悬、纵向万向轴-锥齿轮传动等模式进行了试验;对于轴箱定位方式,新干线动车组则通过多方案对比确定最优模式;500系、N700系等动车组分别采用了半主动控制横向减振器、主动控制空气弹簧等新技术,以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提高车辆运行速度。
欧洲早期高速动车组采用动力集中模式,其动力转向架模式与现代动力分散型动车组转向架有较大的区别,而其拖车转向架则由常规客车转向架演化而来。
近年来,欧洲国家开发的动力分散型动车组用动力转向架模式与日本新干线动车组转向架模式基本相同,一般采用无摇枕结构,构架为轻量化焊接构架;轴箱定位采用转臂定位或橡胶弹簧定位;中央悬挂装置由空气弹簧、横向减振器、抗蛇行减振器和抗侧滚扭杆等部件组成;驱动单元采用牵引电机架悬或体悬、齿轮箱抱轴悬挂的形式;采用轴装或轮装盘形制动;牵引机构则采用单拉杆或Z 形拉杆牵引。
[径向,转向架,及其,其他论文文档]径向转向架及其在地铁、轻轨车辆中的应用
径向转向架及其在地铁、轻轨车辆中的应用摘要:论述了径向转向架的原理及其在减轻轮轨表面磨耗方面的作用。
根据地铁、轻轨车辆走行部的结构及技术特点,探讨了径向转向架在我国地铁、轻轨车辆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由于安全、快捷、舒适等优点,城市轨道交通备受青睐,在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快速集散客流、促进经济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我国已经开通地铁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曲线上钢轨内侧面和轮缘磨耗过快,导致维修费用高居不下的问题。
同时,车轮轮缘切咬钢轨产生的尖啸声,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噪声污染。
采用径向转向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
1径向转向架径向转向架是为了提高车辆的曲线通过能力而在常规转向架的基础上设计出的转向架,广泛应用于货车、准高速列车和摆式列车上。
近年来出于减轻轮轨磨耗,提高运行安全性的需要,径向转向架开始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并在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获得了成功。
径向转向架与普通转向架的区别在于曲线通过方式的不同,如图1所示。
图中左侧是普通转向架,右侧是径向转向架。
从图中可看出,径向转向架在通过曲线时的冲角比普通转向架要小,因此第一轮对的横向力可以降低,从而减轻轮轨磨耗[1]。
径向转向架的历史相当久远。
根据舍菲尔的报告,13世纪的马车时代就出现了十字交叉拉杆的车轮连接方式。
舍菲尔在博物馆发现了资料,受到启发,设计了舍菲尔型径向转向架。
而转向角连锁方式径向转向架的发明者称,其基本思路是出自18世纪后期已经在美国注册的专利。
早期设计的径向转向架由于未经过车辆动力学方面的优化设计,连接机构多带有多余结构,不仅增加了转向架制造成本,而且由于簧下重量的增加还影响了振动特性,因此多数难于推广普及。
可以说,这正是铁道机图1 径向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方式车车辆及转向架动力学理论得以问世的缘由之一。
径向转向架设计的关键是在保证轮对按照预想的轨迹顺利回转而通过曲线的同时,还要保证转向架具有较高的运行稳定性。
国内外铁路货车焊接转向架研究新进展
1 概述目前,我国各主型铁路货车基本采用铸钢三大件式转向架,在重载领域得到了成功运用,为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作出了贡献。
随着铁路快运路网的构成,快捷货车成为今后铁路货车技术装备的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快捷货车焊接转向架系列关键技术显得非常迫切。
此外,货车相关产品研发及升级必须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
焊接结构转向架具有以下优点:(1)钢材原材料生产阶段和产品制造阶段,焊接用钢板相对铸钢件,其单位质量能耗和SO2、粉尘排放指标要低很多。
(2)焊接结构相对铸造结构而言,更容易实现轻量化设计,便于转向架减轻质量,实现低动力、无磨耗、高速化转向架的设计要求。
目前,国内无论是在焊接技术、焊接结构设计领域,还是在焊接接头疲劳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都已经取得巨大进步,焊接件的疲劳性问题已经不再是影响焊接转向架发展的突出问题。
因此,有必要针对焊接货车转向架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铁路货车升级、战略转型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2 欧洲货车焊接转向架发展历程欧洲货车焊接转向架发展已经有近百年历史,运营速度主要有100 km/h、120 km/h、140 km/h、160 km/h 几种,轴重主要有18 t、20 t、22.5 t、25 t系列,其不断追求的目标为:低动力、低磨耗、低噪声、轻量化、重载、高速。
根据应用特点将近年来几种典型焊接转向架进行分类介绍。
国内外铁路货车焊接转向架研究新进展翟鹏军: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轨道车辆研究所,工程师,山东 济南,250022刘寅华: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山东 济南,250022杨文朋: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轨道车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山东 济南,250022摘 要:我国正处在一个产业结构性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将防治雾霾、减小碳排放等放到突出位置。
焊接结构转向架相对铸造结构转向架而言,具有低碳、环保的特点,其应成为我国货车转向架发展的一个趋势。
转向架结设计及动力学性能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兴未艾。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保证拥有一个有效,快速,便捷的交通。
轨道交通作为主要的趋向已开始平凡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转向架为一个重要部件被用来承载车辆,提供牵引力(动力转向架)减震,其主要作用还是车辆的导向问题。
由于车辆过弯的作用力完全来自钢轨对于轮对的挤压,车辆具有固定轴距,所以转向架前一轮对的外侧轮缘和后一轮对的内侧轮缘,对钢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挤压力!转向架是机车车辆嘴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机车车辆的运行品质﹑动力性能和行车安全。
高速列车在全世界各地的疾速奔驰,现代城轨车辆的飞速发展,无一不与转向架技术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转向架技术是”靠轮轨接触驱动运行的现代机车车辆”得以生存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
由于各国铁路发展的历史和背景的不同,以及技术条件上的差异,致使各国研制的高速转向架结构类型也相差较多。
然而在设计原则上的共识和实践经验却导致告诉转向架形式上的众多相同之处,如采用空气弹簧悬挂系统、无磨耗轴箱弹性定位、盘形制动为主的复合制动系统,等等。
根据国内高速转向架的设计经验,建议采用以下设计原则:1、采用高柔性的弹簧悬挂系统,以获得良好的振动性能。
这种高柔性空气弹簧在速度300km/h以下能表现出其优越性。
2、采用高强度、轻量化的转向架结构,以降低轮轨间动力作用。
3、采用能有效地抑制转向架蛇形运动,提高转向架蛇形运动临界速度的各种措施。
4、驱动装置采用简单、使用、可靠、成熟的结构,尽量减小簧下质量和簧间质量,以改善轮轨间的动作用力,提高告诉运行稳定性。
5、基础制动装置采用复合制动系统。
第1章转向架的概述 (1)1.1 转向架的组成 (1)1.2 转向架的分类 (2)1.2.1 几种典型的动车组转向架简介 (3)1.3 转向架的历史 (5)第2章转向架的作用 (9)第3章转向架的检修 (10)3.1 构架附件的检修 (10)3.2 弹性悬挂装置检修 (10)3.3 其余一系悬挂系统部件的检修 (11)3.4 二系悬挂系统的检修 (11)3.5 抗侧滚扭杆的检修 (13)3.6 减振器的检修 (13)3.7 轮对、轴箱装置的检修 (14)3.8 轮对的检修 (14)第4章论文总结 (16)第5章致谢 (17)第1章转向架的概述1.1转向架的组成转向架构架是转向架的主体,用以联系(安装)转向架组成部分和传递各方向的力。
径向转向架
客车径向转向架发展相对于货车径向转向架较为落后,其主 要原因:
• 客车轴重较小和具有两系悬挂,其相应的磨耗要小于货车;
• 早期世界上客车的保有量不足货车的10%,故长时间未能引起
足够的重视;
• 早期列车速度普遍较低。
径向转向架的分类
自导向径向转向架(Scheffel径向转向架) 迫导向径向转向架(Devine-Scala径向转向架)
自导向径向转向架(Scheffel径向转向架)
迫导向径向转向架(Devine-Scala径向转向架)
采用焊接刚性构架和迫导向的模式,通过导向杠杆系统将车 体和转向架间的回转角度传给轮对,使轮对在曲线上能趋于径向 位置。——外力
• 主动迫导向——计算机系统 (液压缸的杠杆长度) • 被动迫导向——导向机构 (车体与转向架的相对位移)
• 源自早期货车
自导向径向转向架(Scheffel径向转向架)
相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
通过导向臂及限力装置将同一转向架的前后轮对相连,在提 高转向架抗菱刚度同时还增加了轮对自导向径向调节作用。
通过径向调节机构解除对 轮对的摇头约束 ,利用轮 轨间的蠕滑导向力矩带动 径向调节机构转动 ,使转 向架的轮对取得径向位置。
采用径向转向架,列车在通过曲线时,能够保证车轮与钢轨
紧密接触,为列车提供足够的黏着力,使得牵引力不会降低。
图1 普通转向架与径向转向架通过曲线的情况
普通转向架:钢轨和轮缘磨耗加剧,限制列车曲线通过速度,增加机车动 力消耗,线路和机车车辆的维修量增加,影响行车安全;轮轨间横向作用 力大。——不适于重载、高速发展
径向转向架
电力机车
概述
转向架——动
车辆动力学性能 主要取决于转向架的悬挂参数,其主要包括曲线通过性能和直线 上的横向稳定性,但二者对转向架悬挂参数的要求通常是相互矛盾的。
径向转向架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日本地铁新型半迫导向径向转向架技术
径向转向架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日本地铁新型半迫导向径向转向架技术王丽秋;王蕾;范继斌【摘要】介绍径向转向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发展,阐述了不同转向架通过小半径曲线的导向机理。
重点介绍了日本东京地铁最新研制、采用的半迫导型径向转向架及其模拟试验、现车对比试验、噪声监测试验与评估。
其新型转向架在降低轮轨磨耗量、降低车内噪声等方面效果明显。
%The development of radial bogie in urban transit is introduced. The steering mechanism of different bogies negotiating a sharp radius curve is stated. Focuses are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he Tokyo metro in Japan, the forced radial bogie and its simulation test, prototype comparison test, test and evaluation of noise monitoring. The new bogies reduce wheel rail wear and interior noise effectively.【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迫导型径向转向架;地铁车辆;轮轨磨耗;噪声【作者】王丽秋;王蕾;范继斌【作者单位】吉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132001;吉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132001;吉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1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60.3311 世界径向转向架的发展车辆径向转向架,是指当列车在小半径曲线上运行时,能使车轴处于曲线的径向位置的各种转向架,统称为径向转向架。
径向转向架机车动力学特性分析
轮对 在通 过 曲线 时如 能 占径 向位 置 , 那 么轮 轨 冲角将 明 显减 小 , 轮 缘 与钢 轨接 触 几率 变小 , 机 车 曲线通 过 性 能提 高 。 冈1 为 自导 向径 向转 向架机构 简 图及 曲线
通过受力 图 , 轮对通过 曲线 时 , 轮对在蠕滑力矩 M. 、 ,
起来 , 在前导 轮 对产生 摇 头角 . 时, 耦合 杆 给后导 向
( a ) 机 构简图
梁一 作用 力 , 作 用力 传 递到 后轮 对 产生摇 头 力矩 , 使后轮对产生 与前轮对 大小 相等方 向相反的摇头角 , , 如图 1 ( b) 所示 。 M 、 为前后轮对耦 合作用产生 的摇 头力矩 , M 、 M, 为前后 轮对蠕滑 导 向力 矩 ,
衡方 程 纵 向定位 剪切 力 , 所 以前 后轮对 的摇 头运 动平
2 1 a + M4 = M 1
一
2 k x g t 2 a + M3 = M2
( b)受 力 l 竺 I
其 中: . = , , M = M4 , k 为轮对纵 向定位刚度 。
功能 消失 而 是削 弱 。 通过 曲线 时轮对 内外 侧 车轮 通过 轮径 差 补 偿 内 外 车轮 走 过 的行 程 差 ,曲线 半径 越 大 , 纯滚 需 要 的半 径 差越 小 , 当 曲线 半径 很 小 时 , 一 侧 车 轮轮缘 与钢 轨接触 产生 非常 大 的几 何导 向力 向 曲线 内 侧推轮对 , 几何 力 需 要 被平 衡 只能 靠 很大 的摩 擦 力 , 而大摩 擦 力 只能从 大 冲角 产生 , 伴 随大 冲角 的是 力和 磨耗 且相 互影 响 。 大 冲角 造成 横 向蠕 滑力增 大 的同时 使得 轮轨 纵 向粘着 力减 低 , 导致转 向架 回转 力矩减 小 和车 轮粘着 性能 减低 ( 曲线粘 降现 象 ) , 因此 轮轨 冲角 的大 小是 衡量 转 向架 曲线通 过 性能 的重 要指 标 ¨ …。
120_km
———————————————收稿日期:2021-02-2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201701);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18TPL_T04)120 km/h A 型地铁车辆径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肖权益,池茂儒,梁树林(西南交通大学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31)摘要:为使地铁车辆转向架在保证良好蛇形稳定性的基础上改善其曲线通过性,阐述了径向转向架的导向原理,并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传统、自导向以及迫导向三种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辆采用径向转向架能显著改善冲角以及轮轨磨耗,但自导向转向架在极小半径曲线径向效果不佳;为提高车辆直线稳定性,自导向转向架径向机构需要匹配大阻尼减振器,迫导向转向架需要通过悬挂参数匹配以防车辆低锥度失稳。
关键词:地铁车辆;自导向转向架;迫导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U270.3 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1006-0316.2021.10.009文章编号:1006-0316 (2021) 10-0059-07Dynamics Performance of 120 km/h Type A Metro Vehicle Radial BogieXIAO Quanyi ,CHI Maoru ,LIANG Shuli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raction Power,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ve passing performance of metro bogies and ensure good s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ree dynamic models of metro vehicl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self-steering and forced-steering vehicle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teering principle of radial mechanism and the multi-body dynamics simulation software. Dynamics performances of different bogi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dial bogi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ngle of attack and wear of wheel and rail, but the radial effect of self-steering bogie is not ideal in small radius cur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vehicle, the radial mechanism of self-steering bogie needs to be equipped with large damping shock absorber, and the forced-steering bogie should match the suspension parameters to prevent lateral instability of vehicles with low equivalent conicity.Key words :metro vehicle ;self-steering radial bogie ;forced-steering radial bogie ;dynamics performance车辆动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轮轨和悬挂参数的匹配,但直线稳定性和曲线安全性对参数的要求普遍互相矛盾,因而转向架参数通常是折衷选取。
转向架技术发展会议综述
第6届国际机车车辆转向架大会综述文章类型:机车设计研究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7月5日11:33摘要:介绍了第6届国际机车车辆转向架大会概况及世界各国转向架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着重介绍轮轨接触与磨耗、机车车辆系统仿真、强度及可靠性、高速及重载技术、径向转向架、悬挂及制动系统等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机车车辆;转向架;会议1 简介国际机车车辆转向架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ilway Bogies and Running Gears)是在欧洲举行的国际性机车车辆学术会议之一,每3年举行一次,主要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工业技术大学和德国亚琛技术大学联合办,首届会议于1989年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
该大会的组织机构由学术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构成,学术委员会成员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国西南交通大学李芾教授于2000年当选为15位常任学术委员会成员之一。
该学术会议属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就当今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新技术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交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愈来愈活跃,参加该学术会议人员的地域广度、研究及专业范畴不断拓宽,使会议在国际上更加具有广泛的学术代表性和权威性。
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利用该学术会议,探讨机车车辆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并交流其学术观点,同时展示各自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和试验成果。
与国际车辆动力学学术会议(IAVSD)相比,该学术会议的范围仅限于有轨交通机车车辆,且更加注重新技术研究及工程化应用,比国际轮轴会议(ICW)及国际重载会议(IHHA)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
该学术会议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且更侧重于铁路机车车辆的设计、制造,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试验研究。
会议涉及轮轨接触关系、计算机系统动力学仿真、虚拟样机设计技术、结构有限元分析及疲劳强度、牵引及制动技术、列车控制及监控技术以及最新制造工艺技术等。
160km_h高速货车转向架方案及其动力学性能分析
文章编号:100227602(2003)1120001206160km h高速货车转向架方案及其动力学性能分析傅茂海1,李 芾1,于 明2,马志援2(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31;2.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2)摘 要:介绍了国外高速货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基本结构和我国货车转向架的基本现状。
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线路特点的、时速为160km的新型货车转向架作为我国高速货车转向架的基本方案,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对转向架的初步结构和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速货车;货车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中图分类号:U270.331 文献标识码:B1 国外高速货车转向架发展概况转向架是提高货车速度和性能的关键部件之一。
目前,货车转向架基本上以2种不同的模式发展。
北美、前苏联和中国等主要采用三大件的模式,即采用摇枕弹性定位而轴箱无弹性定位的形式;欧洲等许多国家则发展焊接构架转向架,即采用无摇枕的整体构架和轴箱弹性定位的形式。
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铁路(SN CF)开发出一种采用焊接式构架的Y25型转向架,其轴箱定位采用导框、螺旋钢簧加单侧利诺尔摩擦减振器的方式。
试验表明,该转向架运行速度在120km h以下时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1967年被国际铁路联盟(U I C)确定为欧洲铁路(OR E)的标准型货车转向架。
为提高货车的运行速度和开行快速货物专列,法国国铁于20世纪80年代在Y25型和Y30型转向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时速为160km的Y37型货车转向架。
Y37型转向架的构架为整体焊接结构,基础制动装置安装在横梁上。
该转向架的轴箱定位同Y25型转向架相似,增加了类似客车转向架摇动台形式的二系悬挂,以降低其横向刚度。
为限制车体的最大横向位移,减小了轴箱与导框之间的横向间隙。
基础制动装置采用盘形制动加踏面清扫器,每轴上安装2个制动盘。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动力学特性综述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动力学特性综述摘要:随着动车组技术的飞速发展,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车辆的性能也相应地不断提高,特别是高速动车组转向架。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机电液一体化结构,转向架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对整个高速铁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分析研究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我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现状及其动力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建议。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发展;动力学特性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铁路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其中以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最为明显。
我国在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对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研究,从最初的CRH2型动车转向架,到后来的CRH2型动车组、CRH3型动车组以及CRH2C型动车组等。
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了对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和实践。
为了适应我国高速铁路不断发展的需求,高速动车组转向架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自主研发了多种类型的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其中包括各种动力单元动力形式、传动方式、制动方式等。
一、我国动车组转向架发展历史及现状我国铁路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研制的是复兴号CRH2型动车组,并于50年代末在北京—石家庄铁路上投入运行。
其后,我国又先后研制了CRH3A、CRH3、CRH5型动车组。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铁路运输提速的需要,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对高速铁路列车的研究、开发和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了时速350公里的CRH6A型高速动车组、时速200公里的CRH380型高速动车组,并将于“十二五”期间投入运行。
二、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动力学特性(一)基于轮轨间滚动接触的动力学分析轮轨间的滚动接触是一种非线性滚动接触,是由于轮轨间的非线性滚动摩擦造成的,其计算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多体动力学方法、有限元法和离散元法。
摆式客车径向转向架结构及其动力学性能的研究
摆 式 列 车
文 章 绾 号 :0 27 0 (0 20 01 5 10 —6 2 2 0 ) ̄ 0 90
铁道车辆 第4 卷第3 2 2 月 O 期 0 其 动 力 学 性 能 的研 究
傅 茂 海 ,李 芾
用 力也将 随之 加大 。 如使 用 传统 的转 向 架 , 势必加剧 轮 1 2 中央悬 挂装置 . 中央悬 挂装置 位于 车体 和转 向架摆 枕之 间 。二 系 弹簧采 用空 气弹簧 并设 有节 流孔 以取代 中央 垂 向减 振 器。 空气 弹簧 采用 四点 支撑模 式 , 装有 高度 控制 阀和 并 差压 阀 。在 车体和摆 枕 之 间设有横 向液 压减 振器和横 向弹性 止挡 , 以保证 车体 的横 向动力 学性 能 。此外 , 还
轨 磨耗 和 降低 列 车 的运行 安 全性 , 故摆 式 客 车 应采 用
适 合线路 特 点的专 门转 向架 。本文 介 绍的摆 式客 车转 向架 采用模 块 化 的径 向转 向 架技 术 , 分 别 组 成迫 导 可 向、 自导 向和 一系柔性 定位转 向架 , 满足 我 国线路多 样 化 的特 . 董。
收 稿 日期 :0 1】 —9 2 0- 11 基金项 目; 铁道 部科 拄 研究 开 发 计 划 项 目( 9 5 8 9儿 作 者 简 介 : 茂 海 《 9 5) 男 , 级 工 程 师 傅 16 一 , 高
摆, 二者 各有 特点0 。 -我国研 制的摆 式 客车转 向架车 体
倾 摆机 构 采用 目前 国际 上 广泛 应 用 的 四 吊杆结 构 , 位
I 1 焊 接 构架 .
构架 由两侧 梁 、 中央横 梁和横 梁焊 接而 成 , 侧梁 和 中央 横 梁是 由 Q35 4 一B低合 金 高 强度 结 构 钢板 焊 接 而成 的箱形 结构 , 横梁 采 用无缝钢 管
单轴转向架的发展及运用现状
文章编号:100227610(2004)0120001208单轴转向架的发展及运用现状虞大联,李 芾,傅茂海(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31)摘 要:介绍了国外城轨车辆单轴转向架的发展、试验研究和运用情况。
以目前国外成功投入运用的单轴转向架为例,分析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及性能,并提出了该技术对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所具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轴转向架;发展;运用中图分类号:U270.33 文献标识码:BDevelopment of Single2Axle Bogies and thePresent Conditions of OperationYU Da2lian,L I Fu,FU Mao2hai(Traction Power Research Center,S 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test,research and operation of single2axle bogies for urban rail cars abroad are de2 scribed.With the example of the single2axle bogies that have been used successfully abroad,the main technical fea2 tures and performance are analyzed,and the referential value of the technology for the urban rail traffic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put forward.K ey w ords:single2axle bogie;development;operation1 前言转向架作为铁道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载、牵引、走行和制动等重要作用,是决定列车运行安全及动力学性能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国内外高速动车组的发展_李芾
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旅客列车; 发展
中图分类号: U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1187( 2007) 05- 0001- 05
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是增加铁路运能、提高铁路在客 运市场占有率的最有效途径。长期以来, 我国铁路客运列 车一直沿用机车牵引客车运行的模式, 而国内外高速铁 路发展的经验表明, 由于采用该模式运行时列车动力完 全集中于机车, 受黏着等因素影响, 即使采用多机重联运 行, 列车运行速度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也已不大; 同时, 列 车高速运行带来的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 出来, 故该模式仅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大于 200 km/h 的旅客列车。因此, 国外高速列车一般采用动车组模式运 营。
610031
国
(
内
西
南 交
外
通 大
高
学
速 机
械
李
工
程 学
芾,
动
车 院, 安
四
组 川 琪
成
都
的
发
)
展
摘 要 : 介 绍了 国 内 外高 速 动 车 组 的 特 点 及 发 展 历 程 , 指 出 动 力 分 散 型 高 速 动 车 组 具 有 黏 着 性 能 好 , 起 动 、制 动 性
能优于动 力 集 中型 动 车 组等 特 点 , 因此 , 将 动 力分 散 型 动车 组 作 为 200 km/h 及 以 上 速度 级 旅 客列 车 是 我国 铁 路 客运 发 展
2 国外高速动车组的发展
自 1964 年 10 月 1 日,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 ——日 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运营以来, 动车组的运用随着高速 铁路的发展日益广泛。经过 40 余年的发展, 形成了以日 本新干线、法国 TGV 和德国 ICE 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三 大技术体系。各国动车组从本国实际需要出发, 具有各自 的技术特色, 为推动世界铁路向高速化发展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
径向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动力学分析
保 持 相互 平行 , 造成 前 导轮 对 与钢 轨 之 间存 在较 大 的 冲角 , 而 产生 较 大 的 从
轮缘 力 。普通 转 向架 的 一 系悬挂 一 般 采 用 弹 性 定 位 , 对 与 构架 之 间存 在 轮 剪 切 刚度 和 弯 曲刚度 , 限制 了转 向架 的 曲线 通过 性 能 。 柔 性 转 向架 的一 系悬 挂 采用 柔 性 悬挂 , 定位 刚 度 比常 规转 向架 小 , 降 以 低 轮 对横 移 和摇 头 刚度 。 由于柔 性 转 向架 没 有 径 向装置 , 此柔 性 转 向架 因 不 是 真正 意 义上 的径 向转 向架 。广 州 地 铁 四 、 号 线 车 辆 采 用 的转 向架 就 五 属 于 柔性 转 向架 的范 畴 具 有 一定 的前 轮 导 向能 力 , 不具 备 前后 轮 对 的 它 但
向转 1 架 的 曲线 通过 能 力 强于普 通 转 向架 和柔 性 转 向架 , 不 能 完 全 实 现 句 但
径 向 通过 曲线 。
2 3 迫 导 向径 向转 向架 . 迫 导 向径 向转 向架 利 用车 辆通 过 曲线 时 车体 或 摇枕 与 转 向架 的相 对 回
转 位 移 , 过连 接 车体 和 轮对 的 导 向机 构 迫 使 前 后 轮 对 反 向 回转 而 趋 于 曲 通
与外 轨 车轮 转 速 相 同 , 外 轨 车 轮 走 而
的 距 离 大 于 内 轨 车 轮 走 的 距 离 。 为 了 使 车轮 在 曲 线 上 滚 动 , 轮 踏 面 一 般 车 需 设 计 成 一 定 的 锥 度 , 对 向 曲 线 外 轮
() a () b
பைடு நூலகம்
横 移 时 , 轨 车 轮 滚 动 半 径增 加 , 外 内轨 车轮滚 动 半 径 减 小 , 轨 问 作 纯 滚 动 轮
轨道车辆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应用与研究_李芾
(3)降噪。空气弹簧和钢弹簧分别利用气体和金 属作为振动的传播介质,空气弹簧气囊中的气体及应急 橡胶弹簧均可有效吸收高频振动,降低噪声。由于二系 悬挂距车厢内部较近,空气弹簧这种优异的降噪特性无 疑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乘客舒适度。
(4)横向刚度低,位移量大。空气弹簧优异的横 向特性是无摇枕转向架出现的重要原因。由于轨道客车 需要具备较低的横向自振频率与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 要求其二系悬挂横向需具有较低的刚度值与较大的位移 量。自由膜式空气弹簧不但横向刚度值较低,而且容许 的横向位移量较大(为60~120 mm)。使得安装空气弹 簧的轨道客车转向架取消了摇动台装置,并进一步取消 了摇枕,简化了转向架结构,降低了车辆自身质量。因 此,应用空气弹簧悬挂系统的无摇枕转向架是现代高速 旅客列车、高速货车及城轨车辆的发展趋势。
速列车中运用了高柔大曲囊式空气弹簧,并于1988年5 月以406 km/h的速度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20世纪90 年代初,德国对MD530转向架进行了改进,使用空气弹 簧+摇枕的结构替代原有钢弹簧结构[7],并应用于新研制 的ICE-2高速动车组,此后ICE-3高速动车组均采用无摇 枕结构的空气弹簧悬挂转向架(见图9)。
(3)附加空气室。空气弹簧的内容积越大,其静 挠度越大,故在橡胶气囊外接一附加空气室,可显著降 低空气弹簧的垂向刚度。但空气弹簧的刚度并非与附加 空气室的容积呈线性关系,且并非附加空气室容积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olvi ng the co nf li ct betw een curvi ng perfo rmance and hunti ng stabili ty is alway s a hard Abstract w o rk fo r a long tim e i n the fi elds of vehicle system dy namics. Usi ng the co nventio nal bogi es can no t sa tisf y the bo th request s in the same tim e. The radial bogie, w hi ch not only m eet s the request o f curvi ng perf orma nce but al so i mprov es t he hunti ng stabi li t y ef fectively , can solv es the conflict. The applica ti on and development o f radial bogies are brief ly int roduced , and the princi ples and st ruct ures of f orce-st eering and self-st eering radi al bogies are ex pounded. An unif o rm lat eral dynami c m odel including t he f o rce-st eering , self-steeri ng and f lexi bl e pri mary suspension bogie is est ablished , and thei r dy namic characteristics a re com pared by com put er si mulatio n. The analyti c result s show tha t adopti ng radial bogies i s an eff ectiv e m easure , w hich m ay reduce wheel /rai l w ear o n curv e and im prov e stabi li ty on st raig ht. The radia l bogie is ada pt ed to the tilti ng t rai n and the passeng er car tha t i s requi red t o i mprov e speed in exi sting li nes o f many curv es. 4 fig s, 9 ref s. Key words: radi al bogie; dev elopment; dy namics; analysis Author resume : L I Fu( 1956-) , male, PhD, a prof esso r of Sout hwest Jiao to ng Univ ersi ty , engaged in research of v ehi cle dynami c fo r hi gh speed t rai n a nd li ght rail v ehicle. 车辆转向架的主要功能是支承车体 , 承受并传 递车体与轮对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 , 并在保证车 辆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地通过曲线的同 时 , 尽可能减小因轨道不平顺等因素对车体的冲击 和轮轨之间的磨耗。 车辆动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转 向架的悬挂参数 , 其主要包括曲线通过性能和直线 上的横向稳定性 , 但二者对转向架悬挂参数的要求 通常是相互矛盾的。 增加轴箱的水平定位刚度可提
李 芾 ,傅茂海 , 黄运华
(西南交通大学 牵引动力研究中心 ,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 要: 解决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和横向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车辆动力学长期研究的课题 , 采用 常规转向架无法同时满足二者的要求。径向转向架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 其既能保证转向架 曲线通过性能的要求 , 又能改善其横向稳定性。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车辆径向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应用概 况 ,并阐述了迫导向、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导向机理及其基本结构 , 建立了迫导向转向架 、自导向转向 架和一系柔性定位转向架的统一横向动力学模型 , 通过计算机仿真对一系柔性转向架和径向转向架 的曲线通过性能和直线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动力学模拟计算表明 , 应用径向转向架是降低曲线 上轮轨磨耗和提高直线上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 适合运用在摆式列车及曲线较多的既有线提速客车上。 关键词: 径向转向架 ; 发展 ; 动力学 ; 分析 中图分类号: U270. 331 文献标识码 : A
第 3卷 第 1期 2003年 3月
交 通 运 输 工 程 学 报
Journal of T raffic and T rans portation Engineering
Vol. 3 No. 1 M ar. 2003
文章编号 : 1671-1637( 2003) 01-0001-06
车辆径向转向架发展及其动力学特性
Development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UAN G Yun hua
( T ractio n Pow er Research Center , Southw est Jiao to ng U niv er sity , Ch eng du 610031, China)
1 径向转向架的发展及现状
关于径向转向架基 本设想的提出可以追溯到 19世纪末德国人 Klose 提出的 “如果轮对在曲线上 沿切线方向作纯滚动 , 则轮轨间的磨耗将为最小 ”的 理论。 随着车辆速度和载重的日益提高 ,轮轨间的磨 耗也随之增加 。 为解决曲线上轮轨间磨耗严重的问 题 , 20世纪初德国人和瑞士人先后提出了径向转向 架的设计思想 ,按此思想设计的径向转向架于 30年 代开始投入运行试验 ,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同常规 转向架相比 , 径向转向架对材料及制造工艺水平要 求较高 。 受当时材料和制造水平限制 , 以及人们对轮 轨蠕滑理论的有限认识 , 径向转向架的发展在随后 的 30年中基本停滞不前。 直到 1967年荷兰现代轮 轨粘着理论的奠 基人 Ka lker J J的博 士论文发表 后 , 人们才真正对轮轨之间蠕滑及相互作用有了充 分的认识。 最先投入广泛运用 的是德籍南非铁路工程师 Herbert Scheff el于 20世纪 70年代初发明的货车径 向转向架。这种以其名字命名的径向转向架基于传统 的 A AR( Associatio n of Am erican Railroad)货车三 大件转向架 , 采用对角斜支撑将两个 U 形副构架相 连接 , U 形副构架将同一轮对上的两轴箱连接在一 起 , 其目的是确保直线运行时两轮对的横向和纵向的 可靠定位 , 以及曲线上轮对沿曲线径向的相对自由转 动。 为提高其导向能力 , 轮对采用等效斜率相对较高 的磨耗形踏面 ,转向架的侧架通过橡胶垫支承于轴箱 上 , 以保证轮对与侧架的弹性定位。试验和运用表明 , 该转向架同传统的三大件转向架相比具有良好的曲 线通过性能和较小的轮缘磨耗。 由于增加了一系悬 挂 , 有效地降低了簧下质量 , 其运行品质得到显著的 改善 , 最高运行速度达到 120 km /h , 比传统的 AAR 三大件转向架提高近 40km /h , 并于 20世纪 70年代 中期开始批量生产 , 并大量投入运用。 20世纪 80 年代 , 美国铁路工程协会 List 提出 的 Dresser DR-1 型转向架方案也是在传统 AAR货
第 1 期 李 芾 , 等: 车辆径向转向架发展及其动力学特性 3 径向转向架。 除此以外 , 日本的 381 摆式列车 , 也采 用了迫导向模式的径向转向架。 摆式列车自 20世纪 90年代开始在欧洲国家成 功运用 , 并在中国铁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 中国广 深 铁 路 于 1998 年 8 月 开 始 租 赁 了 一 列 瑞 典 的 X2000摆式列车 ,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 为适应中国山区既有线上提速的需要 , 1999年 铁道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技术攻关 , 研制中国第一 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摆式列车 , 其转向架分别采 用迫导向和自导向模式 , 并首次采用了模块化的结 构 。 该转向架于 2001 年中旬进行了线路动力学试 验 , 并于 2002年 4月完成了在成都铁路局进行的线 路考核试验。 与此同时 , 中国首台 220 km /h 高速客 车径向转向架也成功地进行了线路动力学试验 。 时 ,依靠各自轮轨之间的蠕滑力来导向 , 以减小轮对 在曲线上的冲角 。 同迫导向径向转向架和自导向径 向转向架相比 , 由于缺少了前后轮对的连接装置 , 一 系柔性定位转向架的前后导向角不能保持一致。 2. 2 径向转向架导向机理 2. 2. 1 柔性定位转向架 众所周知 , 轮对在曲线上运行时 ,其外轨上的车 轮所需走行的距离大于内轨上的车轮。 对于常规轮 对而言 ,由于其左右车轮转速相同 , 为使车轮在曲线 上作纯滚动 ,车轮踏面一般设计成具有一定的锥度 。 转向架在通过曲线时 , 尽管轮对向曲线外横移 , 外侧 车轮滚动圆半径增加 , 内侧车轮滚动圆半径减小 , 但 使轮对作纯滚动的条件一般不能满足 , 即轮轨间将 不可避免地产生蠕滑 , 而轮对也正是依靠轮轨间的 纵向蠕滑产生的纵向蠕滑力来导向的。 图 2 为轮对 通过曲线时的示意图 。 通过速度矢量合成 ,可得左右 车轮的蠕滑速度分别为 wl 和 wr , 将其分解即得左 右车轮的纵、 横向蠕滑速度 wxl 、 wyl 和 wxr、 w yr , 正是 这些蠕滑速度 , 产生了左右车轮的纵 、横向蠕滑力 。 由图可见 , 左右车轮的纵向蠕滑力形成一蠕滑力矩 , 在其作用下 ,轮对有趋于径向位置的趋势 ,这就是轮 对的蠕滑力导向原理 。 但当通过曲线的速度较高且 曲线半径较小时 , 蠕滑力不能满足导向的要求 , 此时 将有可能发生轮缘贴靠钢轨 , 以产生较大的轮缘力 来导向。 轮缘力的大小与轮轨的几何参数及冲角直 接相关 , 轮缘贴靠钢轨将使轮缘和钢轨间产生较大 的横向力 , 同时使轮缘和钢轨间产生磨耗及噪音。 刚性定位的转向架通过曲线时 , 轮对的刚性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