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修订稿

合集下载

南宋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演变

南宋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演变

鹧鸪天· 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 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 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好事近· 渔父词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 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 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
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 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 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 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 他酒朋诗侣。
百度文库
上片:今日元宵节艳丽春色, 心情的惨淡孤寂。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 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 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 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才情横溢,情思如缕的少妇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 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后期:主要表现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 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凄苦 悲凉。

李清照词风变化范文

李清照词风变化范文

李清照词风变化范文

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素以委婉、含蓄、清丽著称。

李清照的人生之路是坎坷的,因此她的词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生活比较优裕,那时正值后期,虽然社会潜

伏着危机,处芦衫于风雨飘扬之中,但还有一抹回光返照,是暴风雨到来

之前宁静的黄昏。女词人常常流连于山川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秀美的大自

然陶冶了这位女词人的情操,赋予了她灵气。因此,李清照在这期间的词

轻快活泼、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感受,且看下面的一首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

词人当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一幅无忧无虑的生活画面展现在我们

眼前。李清照是热爱大自然的,这首词便是最好不过的证明。当“不知归路”时,词人竟发起“争渡”的雅兴。

李清照生活在历城,的美丽秋景,不禁使李清照感受到“水光山色与

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情感单纯明快,年轻女词人的心灵敏感与大自

然“心有灵犀”,词活泼向上,又如“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表现了少

女的天真、活泼,极有情趣。

李清照新婚不久,丈夫负笈远游,旋又出任。此时她的词充满离愁别绪,反映了女词人孤寂的生活。有词为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又上心头。

读罢此词,淡淡的凄凉袭上心头。红花残时,秋凉席也凉;独坐小船,凭舷眺望,看鸿雁是否带来家信,由此我们可感受到词人对远在异地的丈

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思夫之情挥之不去。这首词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前期作品风格细腻婉转,后期作品风格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李清照是一位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时代的动荡,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她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所灭,史称“靖康之变”。南渡前,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浪漫欢乐,因此词作内容多表现自己的个人生活,词风活泼清新、细腻婉转,后期词作因丈夫的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词风则转向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

1、李清照南渡前的个人生活经历。

李清照,出生于宋神宗年间。她的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她的成长受家庭影响较大,良好的文学创作基础也由此奠定。少女时代的她生活得无忧无虑,于是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由此形成。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为夫妻,期间,她与丈夫共研金石书画,一度生活幸福美好。

2、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风格。

南渡前,李清照过着美好欢乐的生活,偶尔的“愁”也只是强说的“闲愁”,所以她前期词风多为:清新自然,细腻婉转,色调明快。前期词基本分为三类:一是赞颂自然青春;二是惜春和伤春;三是对爱情的自我独白。

(1)赞颂自然青春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约写作于李清照十六岁时,当时她刚来汴京不久。词里,她回忆昔日游玩溪亭的情景:天色将晚,在溪亭尽情游玩喝酒,直到沉醉不醒,于是也就忘了回家。以至于后来玩得尽兴了,酒也醒了,天色也已晚,匆忙返回。不经意,竟又把小船划进藕花丛中,迷了路。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比较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比较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比较

李清照的词和她的人一样,永远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永远都是笼罩着一层美丽的轻轻的面纱,能够唤起我们很多很多对于情感的追索,对于情感的一种追忆。李清照应该算是中国古代最杰出、最有才华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李清照这个人,我们也可以说李清照这个才女,她不容易,不简单,而且也不平凡。她一生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和坎坷。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还没有子嗣。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她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但是,这些苦难的挫折从来没有打到过李清照,她的意志非常顽强,她挺住了,这作为一个女性,真是太不容易。李清照的一生从优裕走向苦难,时代和个人生活的巨变使词人视野不断扩大。其前后期词作在内容上呈现出前期的闺阁相思、离愁别绪到后期的哀怨情愁,凄婉哀痛忧愤深沉迥然不同的特色。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变化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幻,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前期词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材,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而后期由于国破家亡之后,遭受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词作题材则由前期抒发个人感情发展到关注国家存

1/ 6

亡的感情,多写内心愁苦,展现出饱经世态炎凉的凄苦心情。

(一)前期的闺思闲愁

李清照前期的创作局限于自我的狭小空间内,关注的是自己的感情世界和自然青春。

1、少女时代

李清照在她的少女时代,生活幸福,性格天真活泼,她的生活在她的眼睛里边是充满了色彩的,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乐趣,这很集中地体现在她一首著名的词《如梦令》当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给我们描画出了这样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盎然情趣的画面,运用白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日暮晚景图。溪亭、暮日、莲塘、荡舟、鸥鹭等景致动静交织,情景交融,表现出明快、清新、活泼的风格。

浅谈李清照词风之转变

浅谈李清照词风之转变

浅谈李清照词风之转变

李清照(约1084--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还是词。她被尊为“蜿约之宗”,其词被誉为“易安体”。清代文学家王士祯之评:“蜿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1]。不同的社会生活与不同的个性心理历程,使李清照的词前期有清新、明快、活泼的率真美和蜿媚真挚缠绵的柔情美;后期的词具有乱世孤独寂寞、感实伤怀的凄冷美。

一、前期词风

(一)婚前词风

不同于传统大家闺秀“一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培养方式。李清照生活成长环境十分轻松,无拘无束。她不拘于闺阁女工,而像男子一般投身大自然游山玩水,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经常想起一次郊游,玩得十分尽心。不知不觉间到了日暮时分,沉醉美景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致尽了才登舟返回。不小心误入荷花深处,想要把船划出去。划啊划啊,惊起了沙滩上休憩的一群鸥鹭。全词以悠闲地游兴开始,中间溪亭沉醉,急切想要回舟,不料误入藕花深处。动作情绪起伏变化,富有节奏感。从中可以看出李清照生活的非同一般,天真快乐与自由赋予其创作以无限灵感。词风欢快明朗,清新直白。有一词作《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最是一回眸间,有无尽娇羞,无尽可人之态。清晨少女荡完秋千,薄汗涔涔,露珠晶莹。突然走来了一位客人,慌乱间匆忙逃走,金钗落地也不顾。但是摁不住好奇激动的心绪,偷偷回顾来访客人。为了掩饰失态她又假装嗅着青梅。一个天真浪漫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词人明快清新笔下,一种青春快乐气息扑面而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生活的快乐与无忧。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转变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转变

xx 前后词风的转变

李清照是我国两宋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甚至很多杰出男词人的词作与之相比也比不上她。

李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举家南渡为界形成鲜明对照。南渡以前,李清照过的是上层封建贵族的享乐生活,富足而又美满。而南渡后,李清照举家南渡,而丈夫也在乱世中去死,生活的各种不顺,使她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痛苦而又辛劳。而生活上的巨大变化也必然使她的词的风格也跟着发生巨大的变化。

首先,从词的内容来看,前期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人通过对鸥鹭的描写,将自己当时愉快的心情明显表现出来,并把一幅无忧无虑的生活图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生动活泼,富有生机。而后期李清照多描写自己长期流亡漂泊生活的感受,同时这一时期的词也流露着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即自己的愁。如《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将难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通过对晚风、淡酒、雁、黄花等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凄凉冷清的景象,咏叹了个人的不幸遭遇和自己内心苦闷,同时,通过比兴的手法,流露出她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战乱的仇恨,含蓄而又悠长。

其次,从词的语言来看,前期李清照的语言清新自然,清丽明快,偶尔有闲愁点缀。如《怨王孙》: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 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 舟,载不动许多愁。
wk.baidu.com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 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 一个孤苦凄凉坏境中流荡无 依的才女形象。有言尽而意 不尽之美。
• 阅读下面两首词,试分析分别属于那 一时期的作品,表达了样的情感?
(一)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 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 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 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 此词抒写离愁别苦,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 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细腻的感情。属于前期 作品。
临江仙 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 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 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 抒发了思乡之情和老去无成的感慨,“试灯无意 思,踏雪没心情”,以极朴素的语言真切地表现 心灰意懒的精神状态,其中含有无限今昔悲欢的 辛酸。 • 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飘零。属晚期作 品。
这首词是李清照和丈夫赵明 诚远离之后,感觉自身孤单 ,写作本词用来表达其一腔 对爱人的思恋,不忍别离的 深厚感情,因别情而感伤。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对照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对照

清照前后期词的对照

清照平生词作的风格,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靖康之难(钦宗靖康二年,1127)为分界限,这时候她44岁,开场流离逃亡的生活,承受深沉的国难家愁,多年收藏的古物典籍、碑帖字画,在战乱中散失。不久(南宋高宗建炎三年,46岁)丈夫明诚病逝,她怀着孤寂悲哀的心情,辗转漂泊,尝尽了流离之苦,不胜故国之思,加上疾病缠身,冤狱缠讼,以一个弱女子,承当了人生重重的苦难,遍尝到人世的种种辛酸,在历尽颠沛愁苦之中,她将深切的哀吟化为凄美的词章,留给后人永恒的追念。

一、清照前期词的风格与特点:以清新,秀丽、婉转的风格抒写真挚情。

回忆清照的一生,前期生活舒适,家庭幸福,所以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闲适之情、爱恋之情,山水美景与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风格清新、妩媚秀丽、细腻婉转,词作以朴实无华,清丽灵秀的词句,写得清新活泼,极富有生活情趣。描绘出了她活泼的少女情怀,温馨的初恋生活,以欢乐为基调。

如“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清照的《点绛唇》描写的是一个天真烂漫而又情窦初开的贵族少女形象。表现了词人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还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累态可掬的娇美形象。“蹴〞本意为踩、踏,“赋罢秋千〞,就是刚荡完秋千。“慵〞,懒、困倦意,“慵

整〞,懒得收拾。刚荡完秋千,两只手又是土又是泥,而懒得去洗一洗,就这么悠哉、怡然地在花园中游逛。这种不拘小节的举动,只有天真烂漫、未被礼法束缚的少女才做得出。这里对人物的描画是多么真切、自然,又是多么细腻、生动啊。“露浓花瘦〞,打秋千时已玩到了忘乎所以,等歇下来,才感觉到花园里是这么美:正是早春天气,远远近近、高上下低、形形色色的蓊卉正含苞待放;仔细看,朵朵娇艳的花蕾上还凝聚着颗颗圆滚滚的露珠,在清晨的下晶莹闪烁,幻出迷人的色彩。这样的景,衬托出主人公欣喜、兴奋的心情,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的赞叹。“花瘦〞,即含苞未放之花,它又暗示了主人公的少女身份。这一句既写景又喻人,双关用得妥贴、自然、巧妙。“薄汗轻衣透〞,主人公出汗,说明打秋千时的投入,以致汗出,而且不觉。这又纯然是一个少女所为。主人公毕竟是官宦人家女子,因而只是“薄汗〞,而非“汗滴禾下土〞之农夫汗。这里的描画十分细致,且恰到好处。“轻衣透〞紧承“露浓〞,“露浓〞说明天气尚嫌凉。主人公玩的时候全然不觉,歇下来,加之出了汗,才觉凉意袭人,故而有“轻衣透〞之感。

浅谈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浅谈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浅谈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姓名:沈亚男专业:小学教育学号:1320610034

Comparison in the Styles of LiQingzhao’s Poetry

摘要:李清照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作风格清新自然,后期词作风格凄婉深沉。拟结合李清照所处的时代特征和生活经历,详细分析了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词作风格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键词:李清照; 南渡前后; 词风变化

Abstract:The style of LiQingzhao’s poetr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taking the Moving South Event as a divis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changes of Li’s poetry style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her life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and life experiences of LiQingzhao’s .

Key words: LiQingzhao ; around the period of moving south event ; change of the poetry style

李清照是一位生活在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词作家。南宋政局的动荡,个人生活环境的变迁,使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李清照的词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超出常人之愁的“愁怨”。前期闺中生活的闲愁中含有个人惜美易逝的闲愁、夫妻离别难舍的伤愁、苦思肠结的怨愁,后期是流亡追昔的苦愁、怀国思乡的恨愁。“愁怨”成为了李词中的主导情绪。仔细分析她的前后期词的感情色彩,从前期幸福甜蜜的“闺思闲愁”发展到后期孤独凄苦的“苦寂悲愁”。爱情、婚姻、社会变故等因素对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具有重大的影响。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变化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变化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变化

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和词风上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她词风的变化,前期生活幸福美满、思想积极向上,主要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闺中的生活,表现了她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丈夫别离时的愁闷心情。作品题材反映面比较窄,主要是游玩、饮酒、赏花闺情之类,具有流丽明快、沉婉自然的风格特色。南渡后,面对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倍感身世的凄凉,李清照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她把自己的人生遭遇之感抒发在作品里,风格突变,词风变得沉郁悲苦,平易忧愁。不难看出她高超的艺术手法和精美雅洁的艺术风格,再加上丰富深刻的内含,使宋代词坛放射出奇异的光环。

词是宋代最为值得骄傲的样式。词中的主人公多是红粉佳人,但其作者绝大部分都是男性,述说女性的幽怀多少让人感受不太真切。而李清照的横空出世,则彻底打破了这一现状。她以自己独特的情感历程,写下了“别是一家”的词作,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生活颇为坎坷。既享受过甜蜜生活的幸福,也饱经苦难的折磨。作为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在词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抒发自我情感的新形象,一般认为,她的词可以以宋室南迁为界分前后期,前后期不同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她不同风格特色。因为她“能够直抒胸,写真情实感”。所以只要把握住李清照的情感变化,自然就能比较她前后期词风的变化。

一、李清照的前期词风清丽深婉。

李清照的前期,主要指她在少女、少妇的一段时间,作品多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反映面比较窄,主要是闺情词,词风清丽深婉。

(一)、“鹭”,自然流畅的画面

简议李清照前后期词风转变及其原因(改)

简议李清照前后期词风转变及其原因(改)

成绩等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西安思源学院教务处制

二〇一年月

摘要

李清照,宋代婉约派词人,号称易安居士,其词被称为易安体,现存诗词虽然仅有50阕左右,但是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和显著的地位。李清照生活在宋朝历经了两宋时期的巨变,以靖康之难为界就不难发现她的词有了显著地变化,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前后期生活的坎坷经历,这些经历造成了她前后期词风上的差异。究其一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词的风格的变化绝对不仅仅是偶然, 本论文认为造成李清照词作风格变化的原因不仅仅国破家亡、漂泊他乡,具体来说应该有六个方面,而这些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而了解到因为李清照历经的颠沛流离和各种磨难,使得她的词突破了前期的闺怨和思念的桎梏,超越了文学史上其她女性,使得后期的词变得豪迈奔放、词境开阔在文学史上流芳千古。

关键词:李清照前后期原因

目录

简议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转变........................................................................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绪论 (4)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4)

二、前后期词风差异的表现 (6)

(一)南渡前词风差异 (6)

1、李家有女初长成 (6)

2、初为人妇的幸福 (7)

(二)南渡后词风差异 (8)

(三)前后期词风差异的比较 (11)

三、变化原因的具体分析 (12)

(一):主观原因的影响 (12)

1、家庭环境的因素 (12)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及成因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及成因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及成因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交替时期,从现存作品看,她的创作成就主要是词。著有词集《漱玉词》。李清照的词在当时就已经广为流传,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她继承并发展了婉约词的技巧,被称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创词“别是一家”①,李清照以词的杰出成就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②,并且对后世词人有深远影响。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

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1127年)为界,分为前后期。无论是艺术手法还是思想内容都有很多不同。

1.悠闲风雅的前期词

李清照前期的词主要表现她贵族少女、少妇的幸福生活,也有伤春,别情之作,表现出悠闲风雅的情调。大胆地表现了一个贵族少女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幽居离别的相思之苦。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中用白描手法描写了“沉醉不知归路”流连忘返的活泼少女的形象;描绘了归舟惊起水鸟,粉红的藕花上飞翔着雪白的鸥鹭,画面色彩明丽而富有生趣,令人感受到词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开朗活泼的性格,表现出她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

李清照前期的生活也有因与丈夫离别而产生的寂寞与忧愁,《醉花

阴》、《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则是李清照抒写闺情的名篇。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思离愁,竟然使女主人公感到时光难熬,怅然若失,乃至到了“人比黄花瘦”的地步。这是李清照在重阳佳节怀念丈夫的作品,词以细腻委婉的笔触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思妇形象,表现了她刻骨的相思。一个“瘦”字传神地写出了词人憔悴形象和凄苦的心境。

第七章 李清照与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汇总

第七章 李清照与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汇总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 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 休兵。 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 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 倾。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 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 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 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 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 何夕。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 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 吹泪、过扬州。
五、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字少蕴。苏 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叶梦得出身文 人世家。词集为《石林词》。
水调歌头·前调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 户深映,微路绕敧斜。 为问山公何事? 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 海,天净水明霞。
2、婚居时期
元代《琅嬛记》: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 芙草拔”。
18岁与赵明诚结婚。赵博学,喜金石研究,爱收藏 书籍书画。她热情支持丈夫的事业。
《金石录后序》:
“……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 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 ,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 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 色狗马之上。”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内容与风格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内容与风格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内容与风格

李清照: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在南渡前后词风变化很大:

1、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及情趣,词风活泼明快、清新自然;

2、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由婉约趋于含蓄深沉又贴激情豪迈,作品变成多写家国之痛、身世之幽,情调低沉。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描绘了孤寂的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转,清俊疏朗,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南宋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词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能运用巧妙的构思,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写入词中,具体细致地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如〔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又善于用白描手法摹写具体事物,“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含蓄委婉,朴实自然。清照词风以婉约为主,但也偶有豪放之作,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被称为“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清照词的语言优美精巧,独具特色,如她笔下的花树是“绿肥红瘦”,天气是“浓烟暗雨”、“风柔日薄”。她还善用明白如家常的方言口语入词,如“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信手拈来,自然清新。她的词富有音乐美,还讲究舌、齿音的交错和叠字连用,最典型的是〔声声慢〕开头连用14个叠字,其独创性为人称道。清照词被称为易安体,广为流传。

论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变化-V1

论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变化-V1

论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变化-V1

李清照是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她的词作不仅有着诗情画意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从李清照的词作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不同阶段的创作风格变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变化。

一、情感表达的变化

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以情感的抒发为主,表现出的情感较为单纯,从中也能够感受到她年少时的热情与浪漫。例如《如梦令》,其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与“试问闲愁都几许,不归十日心两忙”等句子中,透露出了年少时的轻狂与忧愁。而到了后期,李清照的情感表达更趋复杂,通常是情感的交织与矛盾,反映了她的人生经历和成长。例如《声声慢》,其中“深院静,小窗深掩,人去音还在。偏宜秋色起于南楼”等句子,显现了李清照深情与无奈的心境。

二、意境描写的变化

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中,意境多以清新优美为主,展现出她灵秀的文学天分。如《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而到了后期,李清照的词作却多以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意义为特点。如《一剪梅》中以一剪梅为意象,抒发出李清照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概,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担忧。因此,相较于前期的清新和稚嫩,后期的词作更显她深邃的思考。

三、艺术手法的变化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变化也体现在艺术手法上。李清照前期的词作

语言简洁,转折自然,韵味深长,具有唯美与柔韧的艺术风格。例如《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其中“巴

山夜雨”形象地描绘出了山雨蒙蒙的心境,饱含意境。而到了后期,

李清照的词作则变得工于心计,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分析

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分析

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分析

我们在赏析诗词时,经常要提到“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结合诗人本身的遭遇以及具体的创作背景来理解有关诗词的内容。因为,诗词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形式,它必定也是来源于现实的,它所表达的情感也必定是作者在现世界中的生活的具体投射。故而,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对于更好的理解诗人,理解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也正是想从这一角度,来对李清照的有关词作作进一步的赏析。

关键词:李清照词知人论世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的一颗明星,在古代诗歌史上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辉。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很明显地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南渡前,生活安逸幸福。其前期词的风格是细腻婉转的。而南渡后,国破家亡,丈夫离世更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故而后期词的风格却是苍凉凄楚的。

前期词的主要内容及风格

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文学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使她幼年即通文墨,加上聪慧颖悟,才华过人,这些都为她后来从事词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清照在二十岁左右与山东诸城的一个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俩有着共同的趣味和爱好,精神生活十分和谐,使她沉醉在一种无尚的幸福里。她这一时期除了偶尔因为丈夫外出而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寂寞外,生活是平静而美好的。这就是她前期作品创作的生活基础,也是她后期作品所时时追忆的实际内容。

A.出嫁前

a.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写少女初次萌芽的爱情。词的上片写玩秋千的精神状态。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整个上片都是写人的神态,唯此以雨写景.然而也同时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它以精湛的笔墨描绘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大明大白的去见的微妙心理.然而最后她还是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看他几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浅谈人生经历对李清照词风的影响摘要:文学创作的一个最表层的来源就是现实生活,离开现实生活,作家就不可能写出作品,因为无从下笔。而作品能够反映作家的个人气质、人格追求,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宋词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继唐诗后又一个高峰,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在其中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李清照的作品的创作风格,创作内容与她的生活经历忧戚相关。本文将对她不同时期的代表词作分别进行品读赏析,以分析其人生遭遇对她心境、写作题材以及词风的影响。

关键词:李清照词风遭遇转变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亲藏书甚富,由于家庭的原因,李清照少年时代便工诗词。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无论前期的,还是后期的,都包涵着她真挚的感情。或者是表现真挚的夫妻之爱,或者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或者是南渡之后,面对国破家亡所产生的一腔爱国主义情怀。

一、李清照前期幸福美满生活中的词

易安前期作品多写其少女时代和初为人妻的悠闲生活,描绘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李清照置身于文化气氛浓厚的书香门第,耳濡目染父母的人格教育与开明教育,使得她幼年起就活泼自由、率真坚强。她并不像一般大家闺秀那样勤于女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是遨游在书海中,不仅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基底,而且培养了自身的修养和气度。

比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短短三十三个字,讲述词人回忆起那次去溪亭玩的经历。那天玩得太高兴了,大家都喝醉了,等兴头过去,才发现天色已晚。急忙把船往回划,谁知却认错路了。船被划到了密密层层开满藕花的水面深处。大家着急着把船划得飞快,想赶快回去,结果惊飞了一滩鸥鹭。这是她自由烂漫的闺中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她活泼洒脱的形象。

《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把封建社会

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写出来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又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束缚轻视的一面,这源于她相对自由的成长环境。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响约重来。”这首反映爱情的小令,词语鲜明生动而不失其朴直。在被封建礼教重重包裹的那个时代,李清照自己的心境的大胆描写,对文学艺术创作的自觉追求,是对封建时代礼教对女性束缚的反叛,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人格模式的冲击,具有积极的反封建意义。只要不带任何世俗偏见,便会发现易安笔下的这个少女的可爱,她对幸福、自由的追求又是多么真挚、炽烈、大胆;从而也会惊叹这首词多么质朴深刻、生气盎然。

二、李清照后期凄凉悲苦生活中的词

好景不长,宋室南渡以后,李清照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王室无力抵挡金人势力,全面溃退,徽、钦二宗被掳,北宋政权灭亡。这时李清照携带她和丈夫辛苦收集的文物字画南逃。然而,赵明诚染病不治而亡,这对无依无靠的李清照无疑是晴天霹雳。人生一连串的打击降临到了她的头上,国破、家亡、夫丧的痛苦让她一个人承受。这种痛苦较之于前期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愁思要沉痛得多。如果说伤离怨别只是一种生离之愁个人之愁的话,那么,南渡后的痛苦则是一

种死别之愁,个人遭遇与国家不幸交织于一处的愁思。这一切却须她一个人默默地咀嚼承受。所以,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 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其主基调是抒写这种愁思。在词中,她的形象是孤独无依、又要保持个性、志趣的嫠妇。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在敏锐地体会天气、气候、时间的细微变化。充分体现了她后期的那种忧愤深沉的词格。概括且集中地反映了南渡以后清照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境界逼真,情绪迫切,写尽了她背弃的天涯沦落之悲。孤独使她能够敏感地抓住自己内心的情感起伏以及外在的身体感受。综观全词,层层面面无不染上愁之色彩,多层次言愁。缘情布景,情随境迁,情也各有微妙之不同,但归结一个“愁”字。情景婉绝,浑然一体。在《念奴娇》(南渡前的作品)中也有类似的句子,得以体现出她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敏锐捕捉,“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关着。春天的娇

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仄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还是闲散无聊的情绪,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玉栏杆我也懒得凭倚。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从短梦中醒来。这情景,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清晨的新露涓涓,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绪。太阳已高,晨烟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个放晴的好天气。词人对环境变换的敏锐贯穿其前后期的作品,说明了“敏感”是她性格特点中的一部分,且并没有因她坎坷的经历而发生根本改变。

《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和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是一首抒发昔盛今衰的词。金灿灿的落日, 象一团熔化了的黄金。深沉的暮云, 如同相合的白玉。烟染新柳, 笛吹梅怨, 春意是那样的浓郁。元霄佳节到了, 女友们驾着香车宝马, 来邀自己出去观灯。而她却以“转眼难道没有风雨”作借口, 谢绝了酒朋诗友的邀请——“人在何处”——尽管天气融合,佳节可赏, 可是我现在在什么地方呢我是流落他乡的人啊!哪有心思玩赏呢下片起首六句, 忆旧。回想当年, 中原繁盛时期,自己颇多闲暇之趣, 也很重视元霄节。那时,自己戴上嵌镶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