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课程的考试100分
热考大题增分系列(十五)历史阐释类+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10
20世纪大英博物馆继续“关注过去”,又在全球范围收集大量当代藏品。20世纪70 年代,围绕是否收参观费发生了争论,“考虑博物馆回报的时候应当优先考虑它给 公众带来的教育红利”的观点占了上风,博物馆坚持免费参观。1972年埃及法老 “图坦卡蒙宝藏”特展吸引了160多万人,这个惊人的数字在大英博物馆的展览史 上无出其右;这批藏品在整个70年代都在苏联、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的各大博物 馆巡展。此后大英博物馆与各国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秦始 皇:中国兵马俑”展览都获得成功。博物馆的受众面也在一系列电台节目,如《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中得到拓展。
梅约
20世纪40 —60年代
强调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管理。重视社会环境,人的相互关系对 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要从人的行为本性中激发出动力;主张对职工采用一套 笼络感情的管理办法,进行精神和物质收买
15
人物
兴起
主要内容
卡斯特
20世纪 70年代
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去研究事物。把一个企业 看成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即系统。在权衡比 较时,要注意从系统的全局和长远的观点来考虑,同时注意 情况的发展变化对各种方案的影响
20世纪 中期
美国移民法中吸收了《麦卡伦国内安全法》的部分内容,把“参加过 共产党”与恐怖主义和其他各种非法犯罪行为并列为禁止入境的情 况
美国国会又提出了新的移民法案,其精神除原有的优先照顾家庭团 20世纪末 聚外,更加突出人才和财产,并且规定了世界各地区的不同限额,明显
地偏向欧洲白人而企图限制亚洲人和南美人
12
答案:示例: 18世纪,大英博物馆诞生,在面向公众开放的前提下服务范围有限。(背景:)新航路 开辟后,各大洲物品传入英国;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藏品;得益于收 藏家的潜心收藏和胸怀,藏品来源于私人捐赠等;通过建立博物馆提升民族自信心。 19世纪以来,大英博物馆获得飞速发展,博物馆服务公众的职能有所增强。(背景:) 工业革命后英国国力强盛,暴力攫取了大量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文化遗产;藏品主要 来自殖民掠夺和考古发掘;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更多的人有兴趣参观博物馆。
国际战略学 国家大战略理论导论

一.大战略的研究状况及概念
在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一书中,鲁特瓦克明确地将战 略自下而上分为五个层次,其最高层面即为大战略层次,而各个层次相互渗透,并最终交 汇于大战略这一终结层次上,并专门论述了大战略问题,提出“为了更好地抓住大战略的 动态性质,我们可以把军事行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想象成贯通于各层次的垂直方向的水流, 把国际间的相互作用想象成水平方向的水流,垂直水流构成战略的纵向,水平方向的水流 构成战略的横向,它们在最高层次交汇,构成大战略。我们可以想象国际交往的河流和支 流都来源于中央的一个纵向水流口,但其运动方式是双向的,违背了流体力学的规律。因 为,军事上的准备和行动,一方面影响着国家的非军事活动,另一方面亦受国家非军事活 动的影响”。同时“, 不论我们从静态角度把大战略想象为一座头重脚轻的大厦也罢, 或从动态角度想象为一个非常复杂的流水源泉也罢,大战略都是最终层次。纵向和横向 中发生的一切都汇集在这一最终层次上,并在这里获得明确的意义。在技术、战术、战 役或战区各层次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外交上的严重失误,在大战略这个交汇点上或仍 直接表现为辉煌的成就,或表现为惨重的失败,或者无足轻重”。另外“, 制定和执行可 协调各个层次上的政策的大战略, 这个目标可谓雄心勃勃, 但只要人们充分发掘智慧的 潜力,凭借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发挥政治上的创造力,那就有可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然而, 这种出色的成就时刻受到不祥凶兆的威胁。在制定任何实质性的大战略计划的过程中, 必然包含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即使能够顺利制定和执行大战略计划也必然会带来 失误成堆的极大可能性。政府日常行为中表现的鼠目寸光的实用主义决定和不协调的 草率行事定会导致许多错误。但可以说,这些大都是小错误,而且幸运的是许多错误可以 相互抵消。成功应用规范的大战略会大大降低经常犯不和谐的小错误的可能性,但只有 敢于集中精力不怕冒犯更多更大错误的风险才能做到这一点”。从而揭示大战略层次 上逻辑的内在实质。
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及美国经济优势分析 课程的考试(80分)

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及美国经济优势分析课程的考试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1.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调查显示,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希腊经济倒退了超过()A.8年B.10年C.12年D.15年2.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A.3%B.4%C.5%D.6%3. 奥巴马把小布什政府为期10年的个人所得税减税政策延期至()A.2012年底B.2013年底C.2014年底D.2015年底4. 2012年3月份,美国的失业率为()A.8.2%B.9.4%C.9.5%D.9.7%5. 英国《经济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倒退了()A.8年B.10年C.12年D.15年6.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调查显示,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倒退了()A.8年B.10年C.12年D.15年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1.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A.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消费率高于80年代的消费率。
B.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消费率低于80年代的消费率。
C.2005年美国的消费率为负数。
D.2005年美国的消费率为正数。
2. 周世检教授指出,美国经济的优势包括以下哪些?A.经济基础雄厚B.研发投入多,创新能力强,高新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C.美元是国际货币D.美国文化先进3. 周世检教授指出,国际货币基金已确定具有特别提款权的四种货币,分别是()A.美元B.欧元C.英镑D.日元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1. 本次金融危机造成的美国房价下跌幅度小于1930年代房价下跌幅度。
2021年2021届高三全国卷III高考压轴考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

2021年2021届高三全国卷III高考压轴考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含答案)一、选择题24.《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三门峡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这一做法()A.体现了中国历史的延续 B.有利于巩固新兴的西周政权C.实现了周朝的集权统治 D.说明了周人的政权基础薄弱25.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中原迁徙。
尤其西晋统治时期“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中原百万余口,“戎狄居半”。
这一现象()A.完成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有利于北方民族的相互交融C.有利于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D.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安定26.下表为吐鲁番出土的武周时期的堰别青苗簿的相关记载。
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该地()耕地种类耕地亩数自耕租佃租田占耕地亩数官田101 8 93 93%寺观田55 10.5 44.5 81%百姓田315 130 170 54%A.个体农耕方式的盛行 B.寺院经济的急速扩张C.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27.马克斯·韦伯指出:官僚体系的特点是理性的共同体行动,它所造成的“非人格性”一旦定型,就能够形成一种凌驾性权力,“专制君主在面对官僚之优越专门知识时,也有同样的无力感。
”这说明()A.制衡机制得到逐步完善 B.专制君主不乏理性成份C.官僚政治削弱君主专制 D.君权受到儒家道德约束28.John E.Schrecker曾对《清季外交史料》(1875—1911年)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他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战争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明显增加。
到l902年至l910年间,每百页出现次数高达22次之多。
这反映出()A.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B.甲午战争后清朝外交理念的近代化C.甲午战争后向西方学习转向制度层面D.甲午战争后清王朝在外交中注意维护主权29.1948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大量培养选拔产业工人干部的指示》中指出:“从产业工人和职员中细心挑选大批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忠实可靠、懂得技术,并有组织才能和办事才能的优秀分子,给他们短期政治培训,依照情况并在自愿条件下,征调他们到新解放区去工作。
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习题卷40)

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习题卷40)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9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美国超越遏制战略是:A)1981 年 1 月卡特政府提出的B)1985 年里根政府提出的C)1989 年由布什政府提出的D)1972 年由尼克松政府提出的答案:C解析:2.[单选题]战后初期,美国利用技术和资本输出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政治和经济渗透,这一计划又称:A)“道奇路线”B)“第四点计划”C)“莫洛托夫计划”D)“马歇尔计划”答案:B解析:3.[单选题]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层次是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C)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D)自由贸易区答案:B解析:4.[单选题]在产业资本循环的某个阶段对资本循环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跳跃”。
这个阶段是( )。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售卖阶段D)消费阶段答案:C解析:5.[单选题]货币的本质是( )A)纸币B)铸币C)特殊商品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答案:D解析:6.[单选题]某商品的价格从6美元下降到5美元,需求量增加了100,需求为( )。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不能确定。
答案:D解析:7.[单选题]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上A)厂商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B)有许多企业出售同质的产品C)厂商是产品价格的制定者D)有许多企业出售有差异的产品答案:C解析:8.[单选题]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 )。
A)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C)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案:B解析:9.[单选题]个别资本通过组建股份公司扩大其资本总额属于( )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资本集中D)资本垄断答案:C解析:10.[单选题]( )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A)资本积累B)资本价值C)物质资料D)劳动生产率答案:A解析:11.[单选题]一项公共物品是否值得生产,主要看( )A)效益B)政府的意志C)公众的意见D)成本和效益的对比答案:D解析:12.[单选题]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工人的储蓄存款B)资本家的储蓄存款C)银行的贷款D)剩余价值答案:D解析:13.[单选题]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A)经营权掌握在谁手中B)监督权掌握在谁手中C)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D)管理权掌握在谁手中答案:C解析:14.[单选题]1只绵羊=2把石斧或30斤谷子是( )A)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答案:B解析:15.[单选题]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是( )。
自考西方政治试题及答案

自考西方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通常被认为是哪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西塞罗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西方政治体系的三大支柱?A. 民主B. 法治C. 极权D. 分权制衡答案:C3. “社会契约论”是由哪位启蒙思想家提出的?A. 约翰·洛克B. 托马斯·霍布斯C. 让-雅克·卢梭D. 伊曼努尔·康德答案:C4. 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是指哪三个权力机构?A. 立法、行政、司法B. 联邦、州、地方C. 总统、国会、最高法院D. 行政、立法、外交答案:A5.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西方七国集团(G7)的成员?A. 美国B. 英国C. 俄罗斯D. 意大利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西方政治中常见的政治意识形态?A. 保守主义B. 自由主义C. 共产主义D. 法西斯主义答案:A, B, C, D7. 在西方民主国家中,选举制度通常包括哪些类型?A. 直接选举B. 间接选举C. 比例代表制D. 多数制答案:A, B, C, D8.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通常有哪些形式?A. 一党制B. 两党制C. 多党制D. 无党制答案:B, C三、简答题9. 简述西方政治中的“法治”原则。
答案:法治原则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所有的个人和机构都必须遵守法律,并且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法治原则保证了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平等性,确保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且限制了政府权力的滥用。
10. 描述西方政治中的“三权分立”原则及其意义。
答案:三权分立原则是指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政治体制。
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从而避免滥用权力和独裁统治,确保民主制度的稳定和公民权利的保护。
四、论述题11. 论述西方政治思想中“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
答案:自由与平等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哈佛本科考试题目及答案

哈佛本科考试题目及答案1. 题目:请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个人理性和经验,这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学家们开始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理论,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宗教教义或传统权威。
这一时期,伽利略、哥白尼等科学家的发现和理论,推动了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巨大进步,为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启示。
2. 题目:分析美国内战对美国社会和政治结构的长期影响。
答案: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奴隶制,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并对美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后,通过第十三、十四和十五修正案,奴隶制被废除,公民权利得到扩展,非裔美国人获得了投票权。
此外,内战还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加强了北方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为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
3. 题目:描述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双重影响。
答案: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和资源,有助于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本土产业可能受到冲击,而且全球化过程中的不平等分配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全球化进程中寻求平衡,既要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也要采取措施减少其负面影响。
4. 题目:阐述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
答案: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它可能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以及农业生产力下降。
这些变化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包括对人类健康、食品安全、水资源供应和能源需求的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
5. 题目: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及其伦理问题。
答案: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疾病诊断、治疗计划制定、患者监护和药物研发等方面。
美国情报“一体化”改革策略及其启示

情 报 探 索
第 8 ( 18 ) 期 总 7期
13 加 强 “ 体 化 ” 务 管 理 . 一 任
20 0 8年 7月颁 布 的{ 0 5构想 : 21 全球 网络化 、 一 体化 情 报机构 》 提及 未来 情报 界需 要增 强 任务 管理 能 力 , 要 一种 任 务 聚焦 , 活 、 动和 高 效 的一 体 需 灵 机 化 工 作模 式 。2 0 0 9年 9月 出 台 的第二 份 《 国国家 美 情报战略》 吸纳 了{ o 5构 想 : 球 网 络 化 、 体 化 21 全 一
一
情 报机 构》 想 , 思 一大 特 色就是 要求 加 强情 报界 的任 务 管 理 , 使情 报 界 从 “ 促 以机构 为 中心 ” 工 作模 式 的
转 向“ 聚焦 于任 务 ” 的工 作模 式 , 以便 根 据 任 务 的需 要 , 合整个 情报 界 的力量 r。 整 7 ] 任 务 一体 化 是 一 种 网络 化 的知识 共 享 模 式 . 能 够 迅 速将分 散 的专家 和 资源根 据 特定 任务 集 中到 一 起 。这 种更 加动 态 的一体 化行 动模 式 不受 机构 实体 或职 能范 围限制 ,将 以任 务 为 中心 的行动 努力 从单 位或机 构层 面提 升 到整个 情报 界 的高 度 .从 而提 高 情 报 的精确 性 、 时性 和灵 活性 。 了加 强一 体化任 及 为 务管 理 . 就需 要 实行任 务 整合 , 现工 作模 式 由线性 实 模 式 向系列 动态 模式 转 变 ,实现 交互 式互 动模 式转 变 。针对优 先任 务 , 成立 相应 的管 理 队伍 , 制定 统 一 的 战略 , 明确 完 成任 务 所需 的行 动 、 源 和政 策 , 资 允 许信 息和人 员 在 内部 自由流 动 .让分 散在 各地 的国 家情 报 中心 、 遣部 队 和利 益集 团实 现信 息 、 特 能力 和 资源 共享 , 摆脱 组织 边界 的 限制 , 建立 一个 统 一 的共 享环 境 , 而更 加合理 协调 , 少重 复劳动 。 从 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观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观题第一篇: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观题第二次世界大战1.大国的崛起实际意味着国际格局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试述一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表现。
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2)为改变旧的国际格局,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3)举例说明美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外政策的主要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了哪些相同结果?(4)各国外交政策的适时调整反映了国际关系中的什么共性规律?(4分)2.史学界一般认为,英国奉行的绥靖政策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而且得到了法国和美国等主要国家的追随或支持,直到英、法对德宣战后仍一度对它抱有某种幻想;绥靖政策的教训不仅对于曾经推行过它的人来说是深刻的,而且使世界人民在经历了空前灾难后,懂得了在侵略势力面前应当如何捍卫和平的真理。
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简要论证你的理由。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材料二伊斯克日记中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了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乘他们的黄金没有告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
从此刻起,我们对苏俄采取了租借法案。
”材料三在1941年8月.丘吉尔和罗斯福在太平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其内容应当有:“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序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
”罗斯福私下对此的反应是:“他(指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
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西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
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为我在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人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哪些国家?罗斯福这个口号表明了什么立场?(2)材料三中,丘吉尔建议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3)据材料一、二、三,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了什么策略?美国采取这种策略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1年哈里曼就罗斯福要求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意图向国会作证时说:“存在的最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
【免费下载】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干部培训考试 96分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314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答二战后美国经济称霸世界经济的步骤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马歇尔计划的出台;第四点计划的实施;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成立。
2.二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答第一,这些国家独立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它们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体系。
因此独立后,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彻底消灭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反对外国垄断资本,大力发展本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而不是搞社会主义,这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利益。
第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展,工业比较落后,因此在阶级结构上,工人阶级的数量较少,组织性也不强,有的国家不仅没有工人阶级政党,甚至工会组织都很弱小,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第三,帝国主义面临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了防止发展中国家倒向社会主义,于是将政权交给国内民族资产阶级,鼓励和支持这些国家发展资本主义。
3.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的意义。
答4.简述苏东剧变的教训。
答(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接受群众的监督。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又必须始终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方向。
(4)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和渗透颠覆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坚持不懈地与之开展有效的斗争。
(5)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紧密结合。
5.简述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发展。
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是:建国后到60年代的一边倒外交;20世纪60-70年代的“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外交。
二1.如何认识和评价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的夸国流动超过一国的范围,使商品、贸易、技术形成全球性的流动和组合,各国之间的经济相互联系具有日益加深的趋势。
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中美大国关系简答题论述题库2022

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中美大国关系简答题论述题库20221、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
”这表明()[单选题]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正确答案)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2、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
【十四章开始】[单选题] *A.思考B.学习C.实践(正确答案)D.天赋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单选题] *A.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4、5.不属于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的是(? )[单选题] *A.共同劳动B.共同占有生产资料C.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正确答案)D.生产中彼此竞争5、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单选题] *A.1949年B.1952年C.1953年(正确答案)D.1956年6、8.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单选题] *A.私有制的出现B.贫富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答案)D.国家机器的出现7、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是(? ?)[单选题] *A.最重要的推动力量B.决定性作用(正确答案)C.更好的补充作用D.统筹推动作用8、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 )[单选题]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答案)9、第四课1单选题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单选题] *A.建党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确答案)C.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建国一百周年,建设成现代化强国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组成的,其中(?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本方向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根本保障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途径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单选题] *A. ①②B.②③C. ③④D. ①④(正确答案)11、第一生产力是()。
美国文化网课答案

美国文化网课答案1、【判断题】镜像阶段理论常被用来探究意象再现或者意象扭曲的问题。
答案:正确2、【判断题】在中国古代,“国学”是指国家所办立的贵族弟子学校。
答案:正确3、【单选题】以下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最差。
A、英国B、荷兰C、德国D、美国答案:德国4、【判断题】在美国人看来物质财富的代价是勤奋。
答案:正确5、【判断题】美国人在社会阶级的划分上效仿欧洲。
答案:错误6、【判断题】乔姆斯基被认为是对美国外交政策持有右派批评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答案:×7、【单选题】“自由”这一字眼最早起源于()。
A、美国B、古巴西C、古中国D、古希腊答案:古希腊8、【单选题】在美国倾向于以()来划分阶层。
A、出身B、收入C、学历D、职业答案:收入9、【单选题】在中国“贤者举而推之”的思想可以最早追溯到()。
A、宋元时期B、魏晋时期C、两汉时期D、先秦时期答案:先秦时期10、【单选题】在美国的中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外语。
A、日语B、法语C、阿拉伯语D、西班牙语答案:西班牙语11、【单选题】美国社会进入到飞速发展阶段是在()。
A、19世纪初B、20世纪初C、内战后D、世界第一次大战后答案:内战后12、【多选题】欧洲旧社会是存在阶级的社会,有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其中贵族阶级包括了()。
A、公B、侯C、伯D、仲答案:公; 侯; 伯13、【单选题】()也许是美国人最响亮、最根深蒂固的一种价值观。
A、自由B、公平C、正义D、民主答案:自由14、【判断题】美国人认为政治自由是以经济自由为基础的。
答案:√15、【单选题】一般来说,平等可以分为()、结果平等和机会平等。
A、交流平等B、平台平等C、起点平等D、资源平等答案:起点平等16、【多选题】()曾做过美国的总统。
A、华盛顿B、汉密尔顿C、富兰克林D、杰斐逊答案:华盛顿; 汉密尔顿; 富兰克林; 杰斐逊17、【判断题】欧美人最初将美国看作是奴役之邦与自由之邦并存的国度。
美国百年前试题及答案

美国百年前试题及答案试题:1. 请列举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三个主要战役。
答案:萨拉托加战役、邦克山战役、约克镇战役。
2. 美国宪法的起草者是谁?答案:詹姆斯·麦迪逊。
3. 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奴隶制问题和州权与联邦政府权力的冲突。
4. 请简述美国历史上的“镀金时代”。
答案:指的是19世纪末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
5. 美国历史上的“进步时代”是针对哪些问题的改革?答案:是针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政治腐败、经济垄断、工人权益等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6. 美国的“禁酒令”是在哪一年开始实施的?答案:1920年。
7. 美国的“新政”是由哪位总统实施的?答案: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8. 请列举美国历史上的两位著名女性社会活动家。
答案:苏珊·B·安东尼和伊丽莎白·凯迪·斯坦顿。
9. 美国的“大萧条”时期是哪一年?答案:1929年。
10. 美国的“民权运动”主要追求的是什么?答案:平等权利,特别是非裔美国人的平等权利。
11. 美国的“越南战争”持续了多久?答案:1955年至1973年。
12. 美国的“水门事件”导致了哪位总统的辞职?答案:理查德·尼克松。
13. 美国的“冷战”是指与哪个国家的竞争?答案:苏联。
14. 美国的“太空竞赛”是在哪个时期?答案: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15. 美国的“911事件”是哪一年发生的?答案:2001年。
16.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在哪个时期?答案:2007年至2008年。
17. 美国的“奥巴马医改”是指什么?答案:《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
18. 美国的“特朗普税改”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答案:降低公司税、简化个人所得税等。
19. 美国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是针对什么问题的?答案:针对警察暴力和系统性种族歧视。
北京大学美国史通论期末考试

北京大学美国史通论期末考试2014年春季《美国史通论》课程期末考试题(开卷部分)刘楚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本科二年级 1200015967第一组(题1.4)19世纪50年代在关于奴隶制的辩论中,是道德因素还是经济因素在主导着这场辩论?试说明支持和反对奴隶制的主要观点。
经济因素主导了关于奴隶制的大辩论,但道德因素在辩论当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19世纪50年代的关于奴隶制的大辩论,由如何处置美墨战争胜利后获得的土地而引发。
北部人不论是什么政党的都支持新土地以自由州的形式加入联邦,而南部人则恰恰相反,他们都希望奴隶制能够蔓延到新的领土上去。
我们可以从他们各自的理由当中可以看出,是经济因素而不是道德因素主导了这一次辩论:1)从北部自由州的角度分析:北部自由州经历了市场革命之后,成为了自由市场经济,因此他们联邦能够出台有利于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
然而,由于南部政治势力对联邦政府长期的把持,使得联邦无法出台有利于北部的政策,比如说保护性关税,政府对改造内陆的资助,这些北部人所希望实施的政策长期受到南部人的反对。
现在,新的州进入联邦意味着有新的政治势力进入,如果新的州是自由州,那么新的州的政治立场将与北部自由州一致,这样就能够增大北部的总体政治势力,而政治势力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利益的获得。
同时,对于更多的北部人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移居到新的肥沃的西部领土上去,化解经济萧条的影响,解决东部高失业和低工资的问题。
而如果新的州以蓄奴州加入联邦,意味着北部移民被阻挡在进入西部领土的大门之外了,北部的经济利益将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北方的工业和商业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南部棉花经济,因此北部并不会完全站在一个与南部对立的位置。
可以说,北部人受到经济自由等思想的影响,倾向于认为北部的制度是道德上更占有优势的。
因此,在这场关于奴隶制的辩论中,北部人是站在了道德位置的制高点。
2)从南部蓄奴州的角度分析:一方面,南部蓄奴州也希望增加自己的政治势力,事实上,无论新的州加入哪一方都将打破南北势均力敌的局面,因此,在这个角度上,南北双方在政治抗衡中都怀着“你死我活”的心态;另一方面,南部人也希望能够带着他们的奴隶制度进入新的土地,从而解决老种植园土壤肥力耗尽等问题。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门洪华中央党校国际研究所教授前言大伙儿好,今天我们讲述的题目是《美国大战略及其启发》。
美国素以大战略谋划著称,美国大战略的演变过程,实际上确实是从一个相对次要的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国,确保其世界霸权地位的过程,是一个崛起大国及世界头号强国进行战略谋划的过程,因此从大战略角度研究美国,必将对中国如此一个新崛起大国的战略谋划提供参照,关于中国的战略谋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将在以下讨论八个问题,第一我们讨论研究美国大战略的意义。
一、美国大战略的意义(一)战略和大战略的概念1、战略的概念战略概念古旧有知,中国古代称之为庙算、谋略、韬略、方略、兵略等,最初在中国的战略文化中,战与略是分别使用的,前者指的斗争,交战,战争,后者指的策划、策略、谋略等。
从西方来看,18世纪之前,西方学者和战略家并没有将战略和战术区分开来,战略的差不多含义是作战的谋略,将军之学,或小范畴的军事战争,从18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略的概念从局部战争,或斗争的范畴,扩展到战争全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战争实践的日益复杂,战略研究开始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大战略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2、大战略的概念什么是大战略呢?一样来讲,大战略指的一个国家利用自身的各种战略资源和战略手段,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意识形状等,来爱护和拓展本国的整体安全,价值观和国家利益等。
(二)研究美国大战略的意义相比其他大国而言,美国的大战略谋划成效卓著。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大战略谋划有几个关键的时期,从18世纪华盛顿的孤立主义战略定位,到19世纪初所确定的美洲霸主地位的门罗主义,从19世纪开始的逐步扩张战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走向西方领导地位的渐进战略,从冷战期间的遏制战略,到冷战终止后接触加遏制的新战略摸索,从冷战终止以来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战略摇摆,到当前当即霸权战略的定位,美国塑造周边环境和确定世界大国关系的战略安排,都表达出一种深谋远虑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分)
1.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 B.经济问题
C. 人口问题
D. 社会问题
2.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 A.9 倍
B. 10 倍
C. 7倍
D. 8倍
3.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 0.1
B. 0.07
* C.0.05
D.0.08
4.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 19世纪60年代
* B.19世纪50年代
C. 19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40年代
5.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 A.1918 年
B. 1917 年
C. 1916 年
D. 1919 年
6.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 威尔逊
B. 杜鲁门
* C.罗斯福
D.肯尼迪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 A.华盛顿
B. 里根
C. 罗斯福
D. 杜鲁门
8.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 它的陆军力量
* B.它的海军力量
C. 它的经济实力
D. 它的军事实力
9.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 联合国家宣言
B. 14条计划
C. 门罗宣言
* D.租界法案
10.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 日本
B. 德国
C. 法国
* D.英国
二、多选(共5小题,总分:20分)
1.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C.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西方霸权,从而转向建立世界霸权
’ D.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
2. 威尔逊的14条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 A.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
“ B.维护公海航海自由
“ C.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
“ D.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C. 门罗宣言强调不能卷入列强纷争,要独立处理自己的外交和国际事务
D. 门罗宣言强调美国外交始终以单边主义为指导原则
4. 关于威尔逊的14条计划,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14条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威尔逊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B.14条计划是美国干预国际事务的首次表态
“ C.14条计划是是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宣言
D. 14条计划体现了美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单边外交原则
5.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如何确定新时期美国大战略,成为美国各界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而国内激烈的战略讨论凸现了美国的各种战略选择,这几种战略选择分别是:
“ A.新孤立主义战略
"B.选择性接触战略
‘ C.合作安全战略
“ D.单极霸权战略
三、判断(共10小题,总分:40分)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利用地理上的孤立状态,对欧洲各国奉行中立政策, 在美洲大陆也是如此。
正确
*错误
2. 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产值接近英国、法国之德国三大强国之和。
*正确
错误
3. 1939年以来,美国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这种援助导致了美国与德国、日本等法西斯主义国家战略上的紧张和冲突。
正确
错误
4.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直接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正确
错误
5. 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击垮了国内的孤立主义,从此,扩张主义占据了美国霸权战略的主流。
*正确
错误
6. 美国建立国际霸权的方式,与之前西方世界罗马霸权和英国霸权是相同的。
正确
*错误
7. 在大西洋宪章中,美国对英国做出的让步确保了战后英国和美国的合作。
正确
*错误
8. 二战后,只有苏联的军事力量和美国不分伯仲。
正确
*错误
9. 大战略指的一个国家利用自身的各种战略资源和战略手段,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来保护和拓展本国的整体安全,价值观和国家利益等。
*正确
错误
10.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获利,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力受到了一定程度地削弱。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