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3-细菌的遗传变异

合集下载

公卫助理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公卫助理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公卫助理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2017公卫助理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导语:微生物学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生动物以及单细胞藻类)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A型题1.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A.生物合成B.维持细菌的外形C.参与物质交换D.呼吸作用E.能量产生2.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基本结构是A.细胞壁B.荚膜C.芽胞D.鞭毛E.菌毛3.IMVC试验最常用于鉴定下列何种细菌A.化脓性球菌B.肠杆科细菌C.厌氧性细菌D.结核分枝杆菌E.霍乱弧菌4.细菌的芽胞A.是细菌的繁殖形式B.是细菌的有性遗传物质C.仅在肠杆菌科出现D.通常是在缺氧条件下形成E.是细菌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休眠体5.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外膜B.核膜C.线粒体膜D.荚膜E.细胞膜6.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E.侵袭力7.无细胞壁的微生物是A.革兰阴性菌B.真菌C.支原体D.立克次体E.衣原体8.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A.鞭毛B.细胞质C.细胞膜D.核质(拟核)E.细胞壁9.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A.肽聚糖B.蛋白质C.鞭毛D.核酸E.脂多糖10.关于细菌L型,错误的说法是A.主要是由肽聚糖结构的缺陷引起B.可在体外试验中形成C.呈多形性D.需在高渗透压培养基中分离培养E.失去产生毒素的能力而使其致病性减弱11.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A.nmB.μmC.cmD.mmE.dm12.保护菌体,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壁D.外膜E.荚膜13.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化学组成的共同成分是A.肽聚糖B.磷壁酸C.外膜D.脂多糖E.脂蛋白14.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与致病有关的组分是A.外膜B.核心多糖C.特异性多糖D.脂多糖E.脂蛋白15.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与致病有关的化学组分是A.N-乙酰胞壁酸B.磷壁酸C.壁磷壁酸D.膜磷壁酸E.脂肪酸16.溶菌酶的作用机理是A.溶解菌细胞膜B.水解细胞壁磷壁酸C.水解肽聚糖的β-1,4糖苷键D.抑制肽聚糖的合成E.破坏革兰阴性菌的外膜结构17.青霉素的抗菌机理是A.破坏肽聚糖的聚糖支架B.损害细胞膜C.干扰菌细胞的酶系统D.作用于核糖体抑制蛋白质合成E.抑制四肽侧链D-丙氨酸与甘氨酸交联桥的连结18.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本身特有的成分是A.载体蛋白B.脂蛋白C.肽聚糖D.磷壁酸E.肽聚糖中的四肽侧链19.细菌L型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结构的缺失有关A.中介体B.细胞膜C.细胞壁D.质粒E.细胞质20.类似于线粒体功能的细菌结构是A.细胞膜B.核糖体C.中介体D.胞质颗粒E.极体21.与细菌黏附于黏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A.荚膜B.性菌毛C.纤毛D.轴丝E.鞭毛22.下列哪种细菌具有异染颗粒A.白喉棒状杆菌B.百日咳鲍特菌C.流感嗜血杆菌D.伤寒沙门菌E.铜绿假单胞菌23.关于细菌菌毛,下列哪种提法是错误的:A.用特殊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B.普通菌毛与细菌侵袭力有关C.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D.普通菌毛与细菌运动无关E.性菌毛是某些噬菌体吸附的受体24.关于细菌芽胞,下列哪种提法是错误的A.芽胞是某些细菌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B.芽胞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强C.一个芽胞发芽只能形成一个繁殖体D.以是否杀死芽胞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标准E.芽胞是细菌的繁殖器官25.细菌经特殊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的结构有A.鞭毛B.菌毛C.芽胞D.细胞壁E.荚膜26.细菌中具有物质转运、生物合成与分泌等重要作用的结构是A.细胞质B.核质C.异染颗粒D.细胞壁E.细胞膜27.细菌胞浆中具有遗传功能的物质是A.核蛋白体B.tRNAC.mRNAD.中介体E.质粒28.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是A.芽胞B.荚膜C.细胞壁D.中介体E.核糖体29.芽胞抵抗力强是指A.能在体内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B.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强C.能抵抗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能抵抗青霉素的杀菌作用E.既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又能抵抗外界因素的作用30.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表面结构A.中介体B.鞭毛C.菌毛D.荚膜E.性菌毛31.对革兰阴性菌的性菌毛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B.化学成分为多糖C.参与两个细胞间遗传物质的交换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E.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答案:(一)A型题1.B2.B3.B4.E5.A6.C7.C8.A9.E 10.E 11.B 12.C 13.A 14.D 15.D 16.C 17.E 18.D 19.C 20.C 21.A 22.A 23.A 24.E 25.B 26.E 27.E 28.B 29.E 30.A 31.C【2017公卫助理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1、名词解释(1)、热原质:(致热原),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2)、灭菌: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病毒和真菌等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3)、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4)、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5)、条件致病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治病,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可引起致病,这类细菌成为机会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6)、菌群失调: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导致宿主某些部位寄居细菌的种群发生改变或各种群的数量比例发生大幅度变化,从而导致疾病成为菌群失调(7)、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8)、菌丝:芽管逐渐延长成丝状成为菌丝(9)、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或医务人员在医院环境内发生的感染(10)、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11)、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2)、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其分子结构由o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性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组成(13)、真菌:是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和完整细胞器,不分根茎叶,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性微生物(14)、分离培养:将标本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因划线的分散作用,使许多原混杂的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散开,成为分离培养(15)、纯培养:挑取一个菌落,移种到另一个培养基中,可生长出来的大量的纯种细菌,成为纯培养(16)、菌落: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成为菌落2、微生物包括哪些类型与种类?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几种?类型: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性微生物种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4、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基本成分是肽聚糖,g+特殊成分是磷壁酸,g-的特殊成分是外膜7、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8、叙述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条件?1)、营养物质:充足的营养物质可以为细菌的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要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2)、氢离子浓度(ph):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3)、温度: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人的体温,即37℃ 4)、气体:①专性需氧菌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②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③兼性厌氧菌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④专性厌氧菌只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5)、渗透压波长:24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作用机制:紫外线主要作用于dna,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变异或死亡注意事项:注意防护应用:用于手术室、传染病房、无菌实验室的空气消毒;或用于不耐热物品的表面14、控制细菌耐药性的防治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加强药政管理4)、研制新的抗菌药物5)、破坏耐药基因15、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的因素有细菌的毒力、侵入的数量、侵入的部位及机体的免疫力16、机会致病菌致病的特定条件?1)、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 2)、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3)、菌群失调17、细菌的毒力物质包括侵袭力、毒素、体内诱生抗原、超抗原点主要为机会致病菌、常具有耐药性、常发生种类的变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有消毒灭菌、隔离预防、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0、全身感染的表现为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损伤、经节肢动物媒介、性传播、多途径传播21、临床标本采集与运送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1)、早期采集 2)、无菌采集 3)、采集适当标本 4)、采集双份血清 5)、尽快送检 6)、标本做好标记,在相应的化验单上详细填写标本种类、检验目的和临床诊断,以保证各环节准确无误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种类:①基础培养基:包括营养肉汤、营养琼脂、蛋白胨水②增菌培养基③选择培养基④鉴别培养基⑤厌氧培养基24、叙述培养基制备的一般程序、培养基制备的注意事项程序:调配溶化矫正ph过滤澄清分装灭菌检定保存注意事项:⑴加热溶化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加热过程中所蒸发的水分应补足⑵ph值必须按各种不同培养基的要求准确测定⑶所用器皿要洁净,勿用铜质和铁质器皿⑷分装培养基塞时,要注意不得使培养基在瓶口或管壁上端沾染,以免引起杂菌污染⑸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和温度,需按照各种培养基的规定进行,以保证杀菌效果和不损失培养基的必要成分,培养基灭菌后,必须放在37℃温箱培育24小时,无菌生长方可使用基本程序:涂片→干燥→固定→染色→镜检㈠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菌膜(专性需氧菌,如枯草杆菌);混浊(大多数细菌);沉淀(多见于链状排列的细菌)㈡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①有鞭毛细菌:在培养基中沿穿刺线并向外扩散生长,呈云雾状混浊生长②无鞭毛细菌:只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边缘清晰意义:区别有无鞭毛的细菌,观察其动力㈢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①菌落(包括s型、r型、m 型)②菌苔意义:⑴细菌计数:菌落的数量反映样品中活菌数⑵分离种子,纯培养27、叙述细菌接种的基本程序灭菌接种环→俟冷→沾取标本→接种→灭菌接种环3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在化脓性炎症特点上有何区别?其特点与哪种致病物质有关及其作用区别:金葡—脓汁金黄而黏稠,病灶界限清楚,多为局限性链球菌—病灶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脓汁稀薄带血,有扩散倾向质的破坏链球菌致病与三种侵袭性酶有关,作用:①透明质酸酶: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②链激酶: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于病菌在组织中扩散③链道酶:能降解脓液中具有高度黏稠性的dna,使脓液稀薄,促使病菌扩散3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种类及所致疾病共同特征:①形态与结构:g-,大多有菌毛,多数有鞭毛,少数有荚膜,全部不产生芽孢②培养:兼性厌氧或需氧③生化反应:在肠杆菌科中,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志贺菌、沙门菌等致病细菌和其他大部分非致病肠道杆菌,前两者不发酵乳糖④抗原结构: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抗原⑤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60℃,30分钟即死亡,易被一般化学消毒剂杀灭,常用氯进行饮水消毒⑥变异种类及所致疾病:⑴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⑵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症状⑶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婴幼儿腹泻⑷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素综合征⑸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引起婴儿和旅行者持续性水样腹泻、半脱水、偶有血便32、志贺菌属的主要致病物质及引起疾病?致病物质:侵袭力、内毒素、外毒素引起疾病:急、慢性细菌性痢疾感染33、人类沙门菌感染的疾病有哪些?各有哪些沙门菌引起?⑴肠热症: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希氏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⑵胃肠炎(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⑶败血症: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⑷无症状带菌者:伤寒或副伤寒沙门菌34、临床肠热症的标本如何采集?肥达试验的临床意义?采集:第一周取外周血,第二周起取粪便,第三周起还可去尿液,从第一周至第三周均可去骨髓液意义:对伤寒副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35、霍乱弧菌主要生物学性状、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生物学性状:⑴形态与染色:呈弧形或逗点状,g-,有菌毛,无芽胞,在菌体一端有一根单鞭毛,运动非常活泼⑵基因组特征:由两条环状染色体组成⑶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兼性厌氧,耐碱不耐酸,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阳性,还原硝酸盐、吲哚反应阳性,圆形、透明或半透明s型、无色扁平菌落⑷抗原构造与分型:耐热的o抗原和不耐热的h抗原,其中o1群、o139群引起霍乱⑸抵抗力: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致病物质:霍乱肠菌素、鞭毛、菌毛及其他毒力因子所致疾病: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o1群霍乱弧菌感染可从无症状或轻型腹泻到严重的致死性腹泻36、hp的生物学性状、主要引起什么疾病?性状: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有1~2个微小弯曲,g-,单排列成s形或海鸥状,在黏液层下面,黏膜上皮表面,在胃小凹内及腺腔内呈不均匀的集团状分布,最适生长温度为37℃,传代培养后可变成杆状或圆球体形,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阳性,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释放氨所致疾病:胃部的炎症,胃酸产生的改变和组织的破坏;急性炎症可引起患者恶心和上消化道疼痛,呕吐和发热也是由发生,一般持续一周;大约90%的病人患十二指肠溃疡,50%—80%是胃溃疡37、厌氧芽胞梭菌中重要的致病菌有哪些,致病物质⑴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溶血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38、叙述破伤风梭菌感染致病性及防治原则破伤风痉挛毒素属神经毒素,该毒素对脊髓前角细胞核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当破伤凤痉挛毒素阻止抑制神经介质的释放,干扰了抑制性神经元的协调作用,迫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导致屈肌伸肌同时发生强烈收缩,骨骼肌出现强烈痉挛防治原则:①非特异性防治措施②特异性预防措施:百白破三联疫苗制剂③特异性治疗39、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要点、致病物质及作用要点:①直接涂片染色:咳痰可直接涂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结核分枝杆菌染成红色,而其他非抗酸性细菌及细胞等呈蓝色,如样品中结核分枝杆菌量少,应浓缩集菌后再涂片染色镜检②分离培养③动物试验④结核分枝杆菌核酸及抗体检测致病物质及作用:⑴脂质:①磷脂:刺激单核细胞增生,抑制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病灶组织溶解不完全,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②分枝菌酸:与分枝杆菌的抗酸性有关③蜡质d: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并具有佐剂作用④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抑制吞噬细胞中的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⑵蛋白质:引起较强的迟发型超敏反应⑶多糖:引起局部病灶细胞浸润⑷核酸: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⑸荚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0、蛋白质的致病物质是黏附蛋白,所致疾病为间质性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41、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①人虱(体虱)流行性斑疹伤寒②鼠蚤和鼠虱地方性斑疹伤寒③恙螨恙虫病(为急性传染病)42、致病性衣原体所致的疾病有哪些?⑴沙眼衣原体:沙眼、包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婴幼儿肺炎、性病淋巴肉芽肿⑵肺炎嗜衣原体:呼吸道疾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⑶鹦鹉热嗜衣原体:破损皮肤、黏膜或眼结膜感染、非典型性肺炎43、病毒的主要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表现为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仅有一种类型核酸(rna或dna)作为其遗传物质44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纳米或毫微米,病毒的结构包括核衣壳、包膜、其他辅助结构,化学组成为病毒核酸、病毒蛋白质、脂类和糖【篇二: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xt>(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班级学号姓名注意事项: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G+菌的细胞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A.较疏松B.无磷壁酸C.有脂多糖D.有脂蛋白E.肽聚糖含量多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A.脂蛋白B.肽聚糖C.几丁质D.胆固醇E.脂多糖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____________.A.肽聚糖B.磷壁酸C.外膜D.脂质双层E.脂多糖4.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_.A.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B.抑制四肽侧连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C.干扰细菌DNA的复制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损害细胞膜5.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是由于____________.A.细胞核结构的不同B.细胞壁结构的不同C.细胞膜结构的不同D.磷壁酸的有无E.中介体的有无6.青霉素的抗菌机制是____________.A.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B.抑制四肽侧连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C.干扰细菌DNA的复制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损害细胞膜7.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____________.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E.稀释复红,结晶紫,碘液,乙醇8.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____________.A.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C.有助于维持菌体内离子的平衡D.是细菌的运动器官E.决定细菌菌体的抗原性9.关于细菌L型的特性,下列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高度多形性B.革兰染色阴性C.去除抑制物后,可回复原有形态D.仍有一定致病力E.在低渗高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0.下列不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____________.A.荚膜微生物- 1 -B.质粒C.鞭毛D.菌毛E.芽胞11.下列各种微生物不能通过除菌滤器的是____________.A.麻疹病毒B.斑疹伤寒立克次体C.支原体D.L型细菌E.以上都可以通过12.质粒是细菌的____________.A.核质DNAB.胞质中核蛋白体C.异染颗粒D.中介体E.核质外DNA13.关于细菌细胞壁的功能,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保持一定的形状B.控制渗透压C.抵抗青霉素D.参与物质交换E.有噬菌体受体14.细菌细胞膜与真核细胞膜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A.磷脂B.甘油C.糖脂D.固醇类物质E.脂肪酸15.与细菌致病力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A.芽胞B.异染颗粒C.中介体D.核蛋白体E.菌毛参考答案:1.E2.B3.E4.A5.B6.A7.C8.D9.E10.B11.B12.E13.C14.D15.E2.细菌的生理1.下列物质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____________.A.色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抗毒素E.抗生素2.大肠菌素是属于____________.A.色素B.抗生素C.内毒素D.外毒素E.细菌素3.人工培养病原微生物的最适宜温度是37℃,但应除外____________.A.大肠埃希菌B.结核分枝杆菌C.浅部真菌D.痢疾志贺菌E.霍乱弧茁4.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____.微生物- 2 -A.大肠杆菌B.链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D.结核分枝杆菌E.变形杆菌5.IMViC试验常用于鉴别____________.A.肠道杆苗B.葡萄球菌C.肺炎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厌氧菌6.消毒是指____________.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所有病原微生物C.杀死细菌芽胞D.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E.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7.属专性需氧菌的是____________.A.肺炎链球菌B.结核分枝杆菌C.破伤风梭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E.大肠埃希菌8.不属于生化反应的实验是____________.A.VP实验B.外斐实验C.糖发酵实验D.吲哚实验E.甲基红实验9.细菌对糖的分解能力不同,主要是____________.A.营养型不同B.酶系统不同C.糖的种类不同D.氧气存在与否E.细胞膜通透性不同10.去除热原质的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A.蒸馏法B.高压蒸汽灭菌法C.滤过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11.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生素范畴____________.A.可由真菌产生B.可由放线菌产生C.可由细菌产生D.只对产生菌有近缘关系菌有杀伤作用E.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1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____________.A.二分裂B.有丝分裂C.孢子生殖D.复制E.出芽13.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可分为S、R和M型菌落B.肉眼可见C.由1个细菌形成D.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微生物- 3 -E.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14.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____________.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任何时期15.细菌合成抗生素、外毒素多在____________.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任何时期16.细菌变异多发生在____________.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任何时期17.无机盐对细菌生长代谢的作用不包括____________.A.构成菌体成分B.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C.细菌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D.促进酶的活性E.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繁殖几致病作用密切相关18.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____________.A.血琼脂平板B.伊红-美蓝培养基C.疱肉培养基D.肉汤培养基E.含铁双糖培养基19.大肠杆菌IMViC试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A.一十一+B.一一++C.++一一D.十一+一E.十一一十20.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____________.A.分离单个菌落B.C检测细菌毒素C.鉴别菌种D.增菌E.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21.关于热原质,错误的叙述是:____________.A.大多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B.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C.注人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D.可被高压蒸气灭菌破坏E.吸附剂及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22.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中与细菌鉴定有关的是:____________.A.内毒素B.热原质C.抗生素D.维生素E.细菌素参考答案:1.D2.E3.C4.D5.A6.B7.B8.B9.B10.A微生物- 4 -11.D12.A13.E14.B15.C16.D17.C18.B19.C20.D21.D22.E3.消毒与灭菌1.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A.紫外线照射B.煮沸5minC.巴氏消毒法D.流通蒸气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2.下述不可能杀灭细菌芽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间歇灭菌法D.干热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3.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____________.A.100%B.95%C.75%D.50%E.30%4.关于紫外线,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其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B.可损坏细菌的DNA构型C.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D.其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损害E.紫外线适用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5.常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____________.A.高压蒸气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滤过除菌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6.常用于基础培养基灭菌____________.A.高压蒸气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滤过除菌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7.常用于手术器械的灭菌____________.A.高压蒸气灭菌法B.紫外线照射法C.滤过除菌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8.常用于血清的除菌____________.A.高压蒸气灭菌法B.滤过除菌法C.紫外线照射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9.将牛奶加热62℃3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A.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吸收B.杀灭牛奶中的所有微生物C.杀死牛奶中的病原菌D.使牛奶不含活菌E.防止或抑制微生物在牛奶中生长和繁殖10.灭菌方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微生物- 5 -A.手术室空气-紫外线B.排泄物-漂白粉C.饮水-氯气D.含血清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E.温度计-75%酒精11.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___.A.损坏细胞膜B.干扰DNA复制C.损伤细胞壁D.破坏酶系统E.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参考答案:1.E2.B3.C4.D5.B6.A7.A8.B9.C10.D11.B 7.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引起菌群失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C.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D.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E.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2.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____________.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改变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D.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E.各种原因组成免疫功能亢进3.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____________.A.抗肿瘤作用B.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C.合成维生素D.与外来菌竞争营养物质E.刺激补体的合成4.致病过程中引起两次菌血症的是____________.A.痢疾志贺菌B.肉毒梭菌C.白喉棒状杆菌D.伤寒沙门菌E.淋球菌5.病原菌在机体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物质,并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引起多发性脓肿,称为____________.A.bacteremiaB.pyemiaC.endotoxemiaD.toxemiaE.septicemia6.下列哪种结构与细菌侵袭力有关____________.A.芽胞B.荚膜C.细胞壁D.中介体E.核糖体7.类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在于前者____________.A.有抗原性,但无毒性B.无抗原性,有毒性C.无抗原性,也无毒性D.有抗原性,也有毒性E.仅有半抗原性,无毒性微生物- 6 -8.脑膜炎奈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____________.A.菌血症B.败血症C.毒血症D.脓毒血症E.以上都不是9.常用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____________.A.菌苗B.疫苗C.BCGD.类毒素E.抗毒素10.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____________.A.肽聚糖B.磷壁酸C.LPSD.O抗原E.荚膜多糖11.关于SHWARTZMAN现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____________.A.是DIC的局部表现B.是一种免疫应答反应C.两次注射革兰阴性菌可相同或不同D.动物局部可出现出血或坏死,但不会死亡E.两次注射间歇时间应超过24小时12.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____________.A.毒素B.透明质酸酶C.热原质D.细菌素E.血浆凝固酶13.细菌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袭力和毒素D.分解代谢产物E.侵入机体的途径14.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____________.A.食物中毒B.发热C.休克D.DICE.白细胞反应15.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性质稳定,耐热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16.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耐热,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D.经甲醛处理可制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17.带菌者是指____________.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微生物- 7 -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外排菌者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D.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为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外排菌者E.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给他人者18.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不可能出现的后果是____________.A.可引起组织损伤B.细菌被杀死消化C.细菌不被杀死,在细胞内仍可繁殖D.可引起细菌在体内扩散E.细菌不被杀死,但发生变异19.属于神经毒素的是____________.A.霍乱肠毒素B.肉毒毒素C.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D.白喉毒素E.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20.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因素是____________.A.某些胞外酶B.内毒素C.外毒素D.芽胞E.热原质21.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主要是____________.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补体的溶菌作用E.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参考答案:1.A 2.D 3.E 4.B 5.B 6.B7.A8.B9.E10.C11.C12.D13.C14.A15.B16.C17.B18.B19.B20.A21.A8.细菌检查方法与防治1.下列那种疾病无特异预防方法____________.A.肠热症B.百日咳C.霍乱D.鼠疫E.食物中毒2.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____________.A.注射抗毒素B.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C.注射细胞因子D.注射胎盘球蛋白E.注射类毒素3.用于紧急预防____________.A.抗毒素B.胎盘球蛋白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4.属于自然被动免疫的是____________.A.经隐性感染或患病后获得免疫力B.经注射类毒素获得免疫力C.经注射丙种球蛋白获得免疫力D.经注射细胞因子获得免疫力E.经胎盘、初乳获得免疫力微生物- 8 -5.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B.主要含IGM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D.主要用于麻疹、甲肝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6.卡介苗是____________.A.活疫苗B.死疫苗C.类毒素D.抗毒素E.以上都不是7.可用类毒素预防的疾病是____________.A.伤寒B.痢疾C.白喉D.结核E.百日咳8.关于活疫苗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____________.A.经人工培养获得的变异株或从自然界筛选出B.能在机体内繁殖C.免疫效果好且持久D.比死疫苗易保存E.比死疫苗用量小参考答案:1.E2.E3.C4.E5.B6.A7.C8.D23.病毒的基本形状1.不是易引起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A.与念珠菌病人接触B.菌群失调C.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D.内分泌功能失调E.机体屏障功能遭破坏2.白假丝酵母菌常引起____________.A.癣病B.皮肤粘膜、内脏感染C.皮下组织感染D.毒血症E.真菌中毒症3.关于新生隐球菌致病性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是隐球菌属中唯一致病的真菌B.主要经胃肠道进入机体C.在体质极度衰弱者中引起内源性感染D.主要致病因素是荚膜E.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4.RNA病毒的基因复制一般在细胞质内,例外的是____________.A.小核糖核酸病毒科B.逆转录病碌科C.弹状病毒科D.副黏病毒科E.呼肠孤病毒科5.决定病毒感染性的关键物质是:____________.A.壳粒B.核酸C.衣壳D.剌突E.包膜微生物- 9 -6.对病毒核酸的错误论述是:____________.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C.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D.每个病毒只有一种类型核酸E.只有DNA才能携带遗传信息7.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____________.A.dsDNAB.dsRNAC.(——)ssRNAD.(+)ssRNAE.ssDNA8.对病毒包膜的错误叙述是;____________.A.对脂溶剂敏感B.表面刺突与吸附细胞有关C.具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D.其化学组成与宿主细胞膜完全相同E.可保护病毒9.对病毒包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可引起免疫病理反应B.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C.能和宿上细胞膜融合,利于病毒穿入D.能保护病毒E.除去包膜后病毒仍可保持感染性10.对病毒特性的错误叙述是:____________.A.以复制方式繁殖B.测量单位是微米C.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D.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E.对抗生素不敏感11.包膜病毒体不能引起感染的部位是:____________.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生殖道D.皮肤黏膜E.神经系统12.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微生物是:____________.A.真菌B.细菌C.支原体D.衣原体E.病毒13.可将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的病毒有____________.A.DSDNA病毒和(+)SSRNA病毒B.SSDNA病毒和(+)SSRNA病毒C.DS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D.(+)SS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E.逆转录病毒和DSDNA病毒14.病毒与立克次体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A.均为非细胞型微生物B.均只含一种类型核酸C.均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亡生长D.均对抗生素不敏感E.均以复制方式繁殖15.大多数动物病毒的形态属于:____________.A.球形B.杆形微生物- 10 -C.砖形D.弹形E.蝌蚪形16.病毒衣壳的生物学意义不包括:____________.A.保护病毒核酸B.介导病毒吸附易感细胞C.构成病毒特异性抗原D.本身具有感染性E.根据其壳微粒的数目鉴定病毒17.下述病毒衣壳的特点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由多肽构成的壳微粒组成B.表面突起称刺突C.可增加病毒的感染性D.呈对称排列E.可保护病毒核酸18.关于病毒体,最正确的描述是:____________.A.是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B.是脱去衣壳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C.是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颗粒D.是可独立存在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E.是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19.大多数包膜病毒体对乙醚敏感是因为:____________.A.包膜表面刺突如血凝衰含大量脂类B.病枣衣壳含脂质C.核酸对乙醚敏感D.包膜含大量类脂E.包膜表面有乙醚受体20.下列病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A.只含DNA或RNAB.严格细胞内寄生C.有易感细胞的受体D.对干扰素敏感E.能通过细菌过滤器21.痘病毒的形态:____________.A.球状B.杆状C.砖块状D.蝌蚪状E.弹头状22.狂犬病毒的形态:____________.A.球状B.杆状C.砖块状D.蝌蚪状E.弹头状23.流感病毒衣壳:____________.A.裸骸二十面体对称型B.有包膜二十面体对称型C.裸露螺旋对称型D.有包膜螺旋对称型E.复合对称型24.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的病毒核酸类型是____________.A.单股正链RNAB.单股负链RNAC.双股RNAD.双股DNAE.单股DNA微生物- 11 -25.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____________.A.细胞裂解释放B.细胞融合释放C.通过细胞间桥释放D.出芽释放E.整合释放26.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A.细胞表面的受体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C.病毒表面的血凝素D.病毒的衣壳E.病毒的包膜27.逆转录病毒的核酸类型为____________.A.单股负链RNAB.单股正链RNAC.单股正链DNAD.单股负链DNAE.单股正链RNA二聚体28.计算病毒体数量的单位是;____________.A.LD50(半数致死量)B.DS0(半数感染量)C.蚀斑D.每毫升中的蚀斑形成单位E.菌落29.多数病毒的脱壳有赖于:____________.A.病毒的脱壳酶B.病毒的溶酶体酶C.病毒的蛋白酶D.细胞的溶酶体酶E.细胞的核酸酶30.辅助病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A.增加另一种病毒的产量B.抑制干扰素的产生C.与另一种病毒发生基因重组D.为缺陷病毒提供其所需要的基因产物E.缺陷病毒提供其需要的基因31.逆转录病毒特有的酶是:____________.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B.依赖RNA的RNA聚合酶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E.胸腺嘧啶激酶32.病毒遗传信息从RNA转为DNA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A.基因变异B.基因转化C.噬菌体转导D.逆转录E.基因重组33.正链RNA病毒的核酸特点是:____________.A.自身带有聚合酶B.需转录后才能翻译病毒蛋白C.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病毒蛋白D.只能携带部分遗传信息E.3’端自身折叠起引物作用1.A2.B3.B4.B5.B6.E7.D8.D9.E10.B11.B12.E13.E14.C15.A16.B17.B18.E19.D 20.C微生物- 12 -21.C22.E23.D24.A25.E26.A27.E28.D29.D30.D31.D32.D33.C24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下列病毒中,通过神经播散引起全身感染的是____________.A.巨细胞病毒B.EB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狂犬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可通过血流播散引起全身感染的病毒是:____________.A.鼻病毒B.流感病毒C.麻疹病毒D.呼吸道合胞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3.在下列病毒中,不通过垂直传播的是____________.A.乙型肝炎病毒B.EB病毒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流感病毒4.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A.阻止病毒基因的表达B.阻止病毒吸附细胞C.阻止病毒脱壳和穿入D.阻止病毒的生物合成E.阻上病毒的释放5.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机制中,与免疫损伤有关的是:____________.A.病毒衣壳蛋白对细胞的毒性B.病毒出芽造成细胞膜损伤C.病毒改变细胞膜抗原引起细胞损伤D.病毒包涵体对细胞的损伤E.病毒的酶抑制细胞的代谢6.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错误的叙述是:____________.A.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抑制了细胞的正常代谢B.病毒合成侵袭性酶类使细胞裂解C.病毒基因组与细胞DNA整合,使之发生恶性转化D.病毒感染使细胞互相融合而死亡E.病毒感染细胞膜抗原改变,引起机体免疫病理反应7.包膜病毒的感染一般不直接导致细胞:____________.A.膜抗原性改变B.转化C.融合D.裂解E.出现包涵体8.I型干扰素是:____________.A.活化T细胞释放的杀病毒蛋白B.病毒感染机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C.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糖蛋白D.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脂蛋白E.抗病毒的化学疗剂9.于扰索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A.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B.直接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C.直接抑制病毒的释放微生物- 13 -D.阻碍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E.与病毒结合,阻止其脱壳10.干扰素的生物活性中不包括:____________.A.抗毒素B.抗病毒C.抗肿瘤D.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E.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11.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特点中不包括:____________.A.间接灭活病毒B.选择性作用于病毒感染细胞C.种属特异性D.高活性E.只能针对某种病毒,作用有特异性12.灭活下列病毒所需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A.流感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D.麻疹病毒E.甲型肝炎病毒13.关于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____________.A.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B.60C30分钟能杀死所有病毒C.包膜病毒体比无包膜病毒体更耐受反复冻融D.紫外线不能灭活病毒E.脂溶剂能破坏病毒衣壳14.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____________.A.抗原性B.感染性C.血凝特性D.诱生于扰素的能力E.融合细胞特性15.病毒凝集红细胞(血凝试验)的机制是:____________.A.红细胞表面抗原和血凝素抗体结合B.红细胞表面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C.红细胞表面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D.病毒与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E.红细胞上的血凝素与病毒结合16.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查的标本递送要求是:____________.A.孵箱保存B.室温保存C.加入防腐剂D.冷藏速送E.加入含抗生素和蛋白的运辅培养基中冷冻速送17.可从粪便标本中分离的一组病毒是;____________.A.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B.狂犬病毒、轮状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E.EB病毒、埃可病毒18.检查包涵体可作为:____________.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标志之一B.衡量病毒毒力强弱的标准C.诊断乙型脑炎病毒感染D.鉴定病毒的特异性依据E.测定病毒数量的指标19.细胞病变效应不包括:____________.A.细胞圆缩、脱落微生物- 14 -B.细胞融合C.形成包涵体D.干扰现象E.细胞裂解20.判断流感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是否生长应选:____________.A.红细胞吸附试验B.血凝试验C.血凝抑制试验D.间接血凝试验E.补体结合试验21.用于估计病毒感染性强弱和数量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A.蚀斑形成试验B.TCIDS0或ID50测定C.ELLSAD.PCRE.EIA22.可用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理化因素是:____________.A.紫外线B.甲醇C.甲醛D.乙醇E.乙醛23.预防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A.使用抗毒素B.使用抗病毒化学疗剂C.使用中草药D.使用疫苗E.使用抗菌药物24.脊髓灰质炎病毒糖九疫苗后,机体可产生:____________. A.血清LGG、IGMB.血清LGG、肠黏膜局部SIGAC.血清LGG、咽部黏膜局部SIGAD.血清IGA和LGGE.肠黏膜局部SIGA25.下述药物中,对治疗病毒感染无效果的是:____________.A.干扰素B.抗生索C.聚肌苷酸D.黄连、黄芩E.三氮唑核苷26.接~R活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种类主要是____________.A.IgG、SIgAB.IgDC.IgED.IgGE.IEM27.灭活疫苗的缺点不包括:____________.A.需多次注射B.免疫维持时间短C.疫苗成本高D.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差E.可发生干扰现象降低免疫效果28.我国目前应用的乙型肝炎疫苗属于:____________.A.减毒活疫苗B.灭活疫苗C.亚单位疫苗D.多价疫苗E.基因重组疫苗微生物- 15 -1.D2.C3.E4.B5.C6.B7.D8.C9.A10.A11.E12.B13.A14.B15.B16.E17.C18.A19.D20.B21.B22.C23.D24.B25.B26.D27.E28.E微生物- 16 -。

细菌的遗传分析试题答案

细菌的遗传分析试题答案

细菌的遗传分析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细菌遗传物质的主要类型是什么?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类答案:A2. 在细菌中,哪种物质负责携带遗传信息?A. 质粒B. 染色体C. 噬菌体D. 细胞壁答案:B3. 细菌的基因重组通常通过哪种方式发生?A. 转化B. 转导C. 接合D. 所有以上答案:D4. 细菌的突变通常会导致什么结果?A. 抗药性增强B. 代谢速率改变C. 形态结构变化D. 所有以上答案:D5. 细菌的遗传分析中,哪种技术可以用来确定DNA序列?A. PCRB. 凝胶电泳C. 南方杂交D. 北方杂交答案:A二、填空题1. 细菌的染色体通常是________,并且可以在细胞分裂时被复制和传递给子代。

答案:环状双链DNA分子2. 在细菌中,________是一种小型的、环状的DNA分子,可以在细菌间进行水平基因转移。

答案:质粒3. 细菌的基因突变可能是由于________、化学物质或________引起的。

答案:紫外线辐射、自发突变4. 通过________技术,可以将细菌的DNA片段插入到载体中,用于基因克隆和表达。

答案:重组DNA技术5. 细菌的遗传分析中,________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DNA序列的技术,通过标记的探针与目标DNA的互补配对来实现。

答案:南方杂交三、简答题1. 简述细菌基因突变的类型及其可能的影响。

答案:细菌基因突变的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

点突变是指单个核苷酸的改变,可能导致氨基酸的改变或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则涉及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的增加或减少,可能导致移码突变,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突变可能对细菌的生存和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如抗药性的产生或代谢途径的改变。

2. 描述细菌接合的过程及其在遗传学研究中的意义。

答案:细菌接合是指两个细菌通过直接接触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细菌的质粒或染色体片段可以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从而实现基因的水平转移。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各章节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各章节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各章节第一章:微生物学概述1. 请简要介绍微生物学的历史和研究内容。

微生物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科,早在古代人类就开始对微生物进行了研究。

其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群落结构、生态功能等方面。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微生物分类。

常见的微生物分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藻类等。

3. 简述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帮助身体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抵御病原微生物、创造食品和药物等。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1. 请介绍细菌的结构特点。

细菌一般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核酸等结构,其中细胞壁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

2. 简述细菌的运动方式。

细菌的运动方式有旋转鞭毛、抖动纤毛、滑动等。

3. 请说明好氧菌与厌氧菌的区别。

好氧菌需要空气氧气进行代谢,而厌氧菌则需要在无氧或极低氧化环境中生长。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1. 请简述微生物的营养分类。

微生物的营养分类可分为自养营养和异养营养两种类型。

2. 请说明厌氧呼吸和发酵的区别。

厌氧呼吸需要使用无氧电子受体进行代谢,而发酵则是在没有外部电子受体的情况下进行代谢。

3. 请列举几种细菌产生的有用代谢产物。

细菌产生的有用代谢产物包括酸、碱、乳酸、酵母、乳酸菌、醋酸菌等。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1. 请说明微生物生长的四个阶段。

微生物生长的四个阶段为潜伏期、对数期、平稳期和死亡期。

2. 请介绍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孢子形成、生殖、代谢产物的分泌等。

3. 请解释生长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生长速率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增殖的数量,其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温度、营养成分、水分含量、pH值等。

第五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基因重组1. 请介绍细菌的基因组特点。

细菌基因组具有单倍体性,一般为单环状DNA分子,其中包含有关其生存的全部信息。

2. 请列举几种基因重组技术。

基因重组技术包括PCR扩增、DNA测序、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

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四

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四

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试题及答案遗传与变异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除哪项外,现在都发现有相应的噬菌体A.细菌B.放线菌C.螺旋体D.真菌E.立克次体2.能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A.毒性噬菌体B.温和噬菌体C.前噬菌体D.溶原性噬菌体E.以上都不是3.下列哪项为噬菌体的特性A.通过细菌滤器B.严格宿主特异性C.只有核酸D.有溶菌周期与溶原状态E.以上均是4.下列细胞中,不受噬菌体侵袭的是A.真菌细胞B.淋巴细胞C.细菌细胞D.螺旋体细胞E.放线菌5.下列细菌中,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是A.白喉棒状杆菌B.破伤风杆菌C.霍乱弧菌D.产气荚膜杆菌E.大肠杆菌6.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A.性菌毛B.质粒C.前噬菌体D.毒性噬菌体E.异染颗粒7.转导与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点是A.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B.转移的遗传物质为供体菌的DNAC.有关的噬菌体均为缺陷型D.可由雌性菌变为雄性菌E.以上都不是8.白喉杆菌外毒素的产生与下列哪一方式有关A.基因突变B.转化C.转导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9.形成肠道杆菌耐药性的主要方式为A.转化B.转导C.溶原性转换D.接合E.原生质体融合10.转化过程中受体菌摄取供体菌遗传物质的方式是A.通过性菌毛B.直接摄入C.以噬菌体为载体D.细胞融合E.通过基因间跳跃11.关于细菌的耐药性(R)质粒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由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因子(R)组成B.RTF和F质粒的功能相似,编码细菌的性菌毛C.R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D.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R质粒基因突变所致E.R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的多重耐药性12.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A.核质和质粒B.核质、质粒和中介体C.核质、质粒和前噬菌体D.核质和前噬菌体E.核质、中介体和前噬菌体13.与细菌致育性有关的质粒是A.Col质粒B.F质粒C.V质粒D.ST质粒E.以上都是14.有关质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粒是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B.质粒是细菌必备结构C.质粒不是细菌必备结构D.质粒是双股环状DNAE.质粒可独立存在于细菌体内15.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A.接合B.转导C.转化D.突变E.溶原性转换16.R质粒中决定接合与自主复制的基因是A.耐药传递因子B.耐药决定子C.插入序列D.F质粒E.转座子17.流产转导是指噬菌体携带的外源性DNA片段A.未能进入受体菌而被核酶降解B.进入受体菌后未能与染色体DNA重组,也不能自主复制C.虽与受体菌染色体重组,但未能表达其性状D.进入受体菌后形成能自主复制的环状结构E.以上都不是18.原生质体融合与接合共同具有的特点是A.需温和噬菌体作为载体B.供体菌必须与受体菌直接接触C.可发生溶原性转换D.需性菌毛存在E.转移的是小分子DNAX型题21.关于质粒的特点。

试题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试题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试题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多选题[A型题]1. 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A.性菌毛B.F质粒C.R质粒D.毒性噬菌体E.异染颗粒2. 基因转移与重组中,与噬菌体无关的方式是A.转化B.普通性转导C.局限性转导D.溶原性转换E.流产转导3. 基因转移中,具有跳跃作用的是A.转移因子B.转座因子C.质粒D.耐药因子E.生长因子4. 必须通过性菌毛为通道进行基因转移的方式是A.转导B.溶原性转换C.转化D.接合E.原生质体融合5. 以下哪项不是Hfr菌株的特点A.杂交后使F-菌转变为F+菌B.携带F质粒C.高频转移细菌染色体的基因D.表达性菌毛E.可通过中断杂交实验帮助细菌基因定位6. 细菌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A.需质粒参与B.需性菌毛介导C.需毒性噬菌体介导D.需温和噬菌体参与E.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接触7. 关于转座因子,下述错误的是A.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B.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C.Tn是最典型的一类转座因子D.往往通过性菌毛介导转移E.可在染色体与质粒、质粒与质粒之间转移8. 下列细胞中,不受噬菌体侵袭的是:A.淋巴细胞B.真菌细胞C.细菌细胞D.螺旋体细胞E.放线菌细胞9. 下列哪项不是噬菌体的特性A.个体微小B.具备细胞基本功能C.由衣壳和核酸组成D.专性细胞内寄生E.以复制方式增殖10. 前噬菌体是指A.已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B.进入宿主菌体内的噬菌体C.尚未感染细菌的游离噬菌体D.尚未成熟的子代噬菌体E.成熟的子代噬菌体[B型题]A. 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转染1. 常以噬菌体为载体,细菌为宿主2. 常以性菌毛为通道,细菌为受体3. 细菌直接摄取外界DNA4. 噬菌体DNA直接转移给宿主菌A.F质粒B.Vi质粒C.Col质粒D.R质粒E.接合性质粒5.产生大肠菌素的质粒是6.编码细菌性菌毛的质粒是7.带有耐药基因的质粒是8.编码细菌毒力的质粒是[C型题]A.裂解周期B.溶原周期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1. 毒性噬菌体2. 温和噬菌体3. Mu噬菌体4. 前噬菌体A.编码性菌毛B.编码抗药性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5. F质粒6. Hfr 菌株7. R质粒8. Col质粒9. 转座子A.基因改变B.环境改变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10. 遗传性变异11. 非遗传性变异12. 表型改变A.转导B.溶原性转换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13. 毒性噬菌体可参与:14. 温和噬菌体可参与15. 产生白喉毒素通过[X型题]1. 细菌转化的前提条件有:A.DNA片段分子量在106—108B.供体菌与受体菌同源和近源C.供体菌为F+菌D.有温和噬菌体为载体E.受体菌处于感受态2. T S突变株具有以下特点A.其表型表达对环境温度敏感B.其温度许可条件为30℃—42℃C.其温度许可条件为<30℃D.常被用作遗传学研究的选择标记E.必须靠外界供应某种生长因子才能生长3. 基因突变的主要特征有:A.自发性B.随机性C.诱发性D.可逆性E.稀有性4. 下列哪些现象与温和噬菌体有关A.细菌裂解B.溶原性细菌C.前噬菌体D.细菌之间基因的转移与重组E.噬菌体免疫状态5. 有关质粒的特点是A.是双股环状闭合的DNA分子B.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遗传物质C.可以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D.可以自发消除E.依赖细菌染色体进行复制6. 目前,有关噬菌体的主要用途有:A.治疗细菌感染B.细菌的鉴定与分型C.充当遗传物质的载体D.作为生物体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研究模型E.人源化抗体的研究7. 细菌的染色体图谱可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或获得A.中断杂交试验B.共转导C.共转化D.原生质体融合E.基因组测序二、名词解释:1、温和噬菌体2、转化3、转座因子4、转导5、溶原性细菌6、Hfr菌株7、条件致死突变株8、突变9、噬菌体展示技术10、前噬菌体11、溶原性转换12、传染性抗药因子三、问答题:1、简述噬菌体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2、细菌染色体外有哪些遗传因子,各有何重要的生物学特点?3、试述细菌遗传性变异的可能机制?4、噬菌体在医学上有何重要用途?5、经Hfr×F—和F+×F—杂交后,受体菌F—都能转变为F+菌吗?为什么?四、习题答案(一)多选题[A型题]1、C2、A3、B4、D5、C6、D7、D8、A 9、B 10、A [B型题]1、B2、C3、A4、D5、C6、A7、D8、B [C型题]1、A2、C3、C4、D5、A6、A7、C8、D9、B 10、A11、B 12、C 13、A 14、C 15、B[X型题]1、ABE2、ABD3、ABCDE4、ABCDE5、ACD6、BCDE7、ABC(二)名词解释1. 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是指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可将基因整合到宿主菌核酸中,不立即增殖产生子代噬菌体,但随宿主菌核酸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微生物遗传学习题和答案(第三章)

微生物遗传学习题和答案(第三章)

基因突变1、名词解释碱基置换突变(bas substitution):一个碱基被另外一个碱基取代而造成的突变,分为转换和颠换两种类型。

转换(transition):是指由嘌呤置换嘌呤或嘧啶置换嘧啶。

颠换(transversion) 是指嘌呤置换嘧啶或嘧啶置换嘌呤。

如碱基置换发生于编码多肽的区,则因可影响密码子而使转录、翻译遗传信息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出现一种氨基酸取代原有的某一种氨基酸。

也可能出现了终止密码而使多肽链合成中断,不能形成原有的蛋白质而完全失去某种生物学活性。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在正常的碱基序列中插入或减少一个或多个碱基,造成突变位点下游密码子的错读,此种突变产生氨基酸顺序完全改变了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

异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即错义突变,因碱基改变使相应氨基酸变化,进而使多肽失活或活性下降。

同义突变(samesense mutation):突变后的密码子编码相同的氨基酸。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碱基改变使编码某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使蛋白质合成中断,产生无活性的多肽。

抑制基因突变(suppressor mutation):在DNA的不同位置上发生的第二次突变抑制了原来突变基因的表达,恢复野生型表型。

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人为施加物理化学诱变因子而导致的突变。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指那些未经人工诱变处理原因不明的突变。

辐射的直接作用假说:又称为靶学说,认为细胞吸收辐射能量后,发生诸如激发、电离、弹性碰撞等多种原发性物理过程,辐射的量子击中染色体,整个过程就好像子弹击中靶子一样,导致发生直接的不同程度的原始损伤,细胞的修复系统对各类损伤进行修复,产生重排,最终导致基因突变或者染色体畸变。

辐射的间接作用假说:认为生物细胞中的分子经辐射作用先产生各种自由基,特别是细胞中存在的大量水分子在辐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过氧化氢,这些自由基团进一步与细胞内遗传物质反应,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造成染色体损伤。

医学微生物学大题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大题答案

医学微⽣物学⼤题答案医学微⽣物学⼤题Ps:不是很全(如⼄型肝炎病毒就没有,偷个懒)且有繁琐倾向1.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细胞型三⼤类微⽣物的主要⽣物学特征特点真核细胞型微⽣物原核细胞型微⽣物⾮细胞型微⽣物直径 6.0~15.0 0.2~5.0 0.02~0.3细胞核结构细胞核分化程度很?⾼,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核膜、核仁,仅有核糖体⽆典型细胞结构构体外培养培养基细菌、⽀原体和⾐原体需在活细胞或鸡胚培养,其他可由培养基培养有些病毒可在活细胞中复制,其余仅能在⼈或动物体内复制传代2.试⽐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细胞壁结构⾰兰阳性菌⾰兰阴性菌肽聚糖组成由聚糖、侧链、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体结构由聚糖、侧链构成疏松⼆维平⾯⽹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肽聚糖含量占胞壁⼲重50~80% 仅占胞壁⼲重5~20%磷壁酸有⽆外膜⽆有3.⾰兰⽒阳性菌与⾰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物学意义(1)与染⾊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厚,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脂多糖脂含量极⾼,酒精容易透⼊。

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脱⾊。

(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

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之间的联结,⽽⼲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解肽聚糖N-⼄酰葡萄糖胺和N-⼄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

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对多种抗⽣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效果差。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

(4)与抗原性有关:G-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 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分群、分型。

4.细菌特殊结构的⽣物学意义。

病原微生物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习题与答案

病原微生物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习题与答案

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选择题A型题1.以下微生物中,不受噬菌体侵袭的是:A.真菌B.细菌C.支原体D.螺旋体E.立克次体2.关于噬菌体的表达,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B.可用细菌滤器除去C.含DNA和正RNAD.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一般细菌弱E.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3.用来测量噬菌体大小的单位是:A B.mm C.μm D.nm E.dm4.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与以下哪种微生物相似?A.细菌B.病毒C.支原体D.衣原体E.立克次体5.噬菌体所含的核酸是:A.DNAB.RNAC.DNA和RNAD.DNA或RNAE.DNA或RNA6.溶原性细菌是指:A.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B.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C.带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D.带有R质粒的细菌E.带有F质粒的细菌7.能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的噬菌体基因组称:A.毒性噬菌体B.溶原性噬菌体C.温和噬菌体D.前噬菌体E.以上都不是8.既有溶原期又有裂解期的噬菌体是:A.毒性噬菌体B.前噬菌体C.温和噬菌体D.β噬菌体E.λ噬菌体9.噬菌体感染的特异性取决于:A.噬菌体蛋白与宿主菌外表受体分子构造的互补性B.其核酸组成与宿主菌是否相符C.噬菌体的形态D.细菌的种类E.噬菌体的核酸类型10.毒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导致细菌:A.快速繁殖B.停顿繁殖C.产生毒素D.基因突变E.裂解11.细菌的H­O变异属于:A.形态变异B.毒力变异C.鞭毛变异D.菌落变异E.耐药性变异12.BCG是有毒牛型结核杆菌经以下哪种变异形成的?A.形态变异B.毒力变异C.抗原变异D.耐药性变异E.菌落变异13.S­R变异是指细菌的:A.形态变异B.构造变异C.耐药性变异D.抗原变异E.菌落变异14.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A.染色体、核糖体、前噬菌体B.染色体、质粒、异染颗粒C.核质、核糖体、质粒D核质、质粒、转位因子E.染色体、质粒、中介体15.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质粒是:A.F质粒B.R质粒C.Vi质粒D.Col质粒E.K质粒16.关于质粒的表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B.具有自我复制的才能C.可自行丧失或经理化因素处理后消除D.是细菌必备的构造E.带有遗传信息,赋予细菌某些形状特征17.关于细菌的耐药性突变,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可以自然发生B.可经理化因素诱导发生C.细菌接触药物之前就已发生D.细菌在药物环境中逐渐适应而变为耐药株E.药物仅起挑选耐药株的作用­ ­ , , , , , ­ , ­ , ­ ­ 18.最先发现肺炎链球菌转化现象的科学家是:A. GriffithB. AveryC. LuriaD. LederbergE. Delbruck19.染色体上整合有 F 质粒的细菌称为: A. F + 菌 B. F 菌C. F’菌D. Hfr 菌E. 溶原菌 20.细菌耐药性形成的主要方式是:A. 转化B. 接合C. 转导D. 溶原性转换E. 原生质体交融21.细菌多重耐药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染色体突变B. R 质粒的转移C. 转座子的转位D. 溶原性转换E. 插入序列的插入22.关于耐药性质粒的表达,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由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子组成B. B.RTF 与 F 质粒的功能相似,编码性菌毛C. 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D. 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 R 质粒基因突变所致E. 耐药决定子可编码细菌的多重耐药性23.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A. 转化B. 接合C.转导D.溶原性转换E. 原生质体交融24.转化过程中受体菌获得供体菌遗传物质的方式是:A. 通过鞭毛B. 通过性菌毛C. 通过噬菌体D. 直接摄取E. 细胞交融25.关于转位因子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包括插入序列、转座子和前噬菌体B. 转座子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C. 前噬菌体与编码某些细菌的毒素有关D.转位因子仅存在于质粒 DNA 上E. 转位因子能在 DNA 分子中挪动26.能将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沟通而传递遗传物质的构造是:A. 鞭毛B.性菌毛C.中介体D. 核糖体E. 普通菌毛27.细菌的性菌毛:A. 化学成分为多糖B.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C.是接合时的必要构造D. 是转导时的必要构造E.是细菌吸附于易感细胞的必要构造28.Hfr 菌是:A. 含有 R 质粒的细菌B. 含有 Col 质粒的细菌C. 染色体上整合有 F 质粒的细菌D. 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E. 不产生性菌毛的细菌29.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 DNA 转移到受体菌的过程称为:A. 转导B. 接合C. 转化D. 溶原性转换E. 原生质体交融30.细菌的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A. 需 R 质粒参与B. 由温和噬菌体介导 C . 由毒性噬菌体介导 D. 需 F 质粒参 E. 由性菌毛介导31.接合与原生质体交融的共同特点是:A. 需性菌毛介导B. 需温和噬菌体参与C. 需 R 质粒参与D. 需供菌与受菌直接接触E. 需处于感受态32.Hfr 菌与 F 菌进展接合时,转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A. R 质粒B. 游离的 F 质粒C. F 质粒D. 染色体上的 F 质粒E. 染色体基因 33.F + 菌与 F 菌的主要区别是:A. F + 菌含性菌毛,F 菌不含性菌毛B. F 菌含性菌毛,F + 菌不含性菌毛C. F 质粒可含染色体基因,F + 菌的 F 质粒不含染色体基因D. F + 菌可与 F 菌接合,F 菌不能与 F 菌接合E. F 菌能与 F 菌接合,F + 菌不能与 F 菌接合34.普遍性转导转移的基因包括:A. 染色体及质粒上的基因B. 质粒上的基因C. 染色体上特定部位的基因D. 染色体上任何部位的基因E. 噬菌体基因35.关于流产转导的表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是普遍性转导的形式之一B. 外源性 DNA 不能与受体菌染色体整合­ ­ , ­ ’ ­ ’ ­ ’ C. 外源性 DNA 不能自身复制 D. 产生的菌落比正常菌落小得多E. 完全转导比流产转导更多见36.以下关于局限性转导,哪项表达是错误的?A. 又称特异性转导B. 仅转导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C. 受菌获得供菌染色体 DNA 特定部位的遗传性状D. 转导发生在温和噬菌体的裂解期E. 转导频率较普遍性转导高37.溶原性转换转移的遗传物质是:A. 细菌染色体基因B. 噬菌体基因C. 转座子D. 插入序列E. 质粒38.白喉棒状杆菌染色体上整合β­棒状噬菌体基因后,获得产生白喉毒素的才能,这种基因转移方式属于:A. 转化B. 接合C. 转导D. 溶原性转换E. 原生质体交融39.溶原性转换:A. 由 R 质粒参与B. 由性菌毛介导C. 由温和噬菌体参与D. 由毒性噬菌体参与E. 受菌与供菌直接交融而发生基因转换40.溶原性转换与转导的区别是:A. 前者参与的是温和噬菌体,后者参与的是毒性噬菌体B. 前者转移的是噬菌体基因,后者转移的是供体菌基因C. 前者可引起受体菌耐药性改变,而后者不能D. 前者需供菌与受菌直接接触,后者以噬菌体为载体进展基因转移E. 前者进展基因转移需受菌处于感受态,后者那么否41.细菌的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A. 需质粒参与B.需处于感受态C. 需温和噬菌体参与D. 需毒性噬菌体介导E. 需性菌毛介导42.关于 R 质粒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含编码细菌耐药性的基因B. 一种 R 质粒只含有针对一种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C. 为接合性质粒D. 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子组成E. 耐药决定子上的转座子可编码细菌的多重耐药性43.原生质体交融:A. 发生于亲缘关系很近的细菌之间B. 是两细菌的细胞壁发生交融C. 交融细胞的胞质混合,但无遗传物质交换D. 细菌通过该方式传递耐药性非常常见E. 是一种人工基因转移系统44. 临床上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是:A. 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B. 少量屡次使用抗生素C. 尽量使用广谱抗生素D. 长期、大量、结合使用多种抗生素E. 在细菌药敏试验指导下使用抗生素45.以下哪种方式不能转移质粒基因?A. 转化B. 溶原性转换C. 普遍性转导D. 原生质体交融E. 接合46.以下哪种实验可用来测定致癌物质?A. Aems testB. transformation testC. fluctuation testD. replica plating testE.Widal test47.关于接合的表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F + 菌与 F 菌接合,转移的是 F 质粒B. Hfr 菌与 F 菌接合,转移的主要是染色体基因C. F 菌与 F 菌接合,转移的是 F 质粒D. F + 菌与 F 菌接合后, F + 菌并不失去 F 质粒E. F 菌与 F 菌接合后,F 菌失去 F 质粒48.细菌 L 型变异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属于细菌的形态变异, B. 是由于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受阻C. L 型细菌多为革兰染色阴性D. L 型细菌呈多形性,可通过细菌滤器E. L 型细菌在低渗高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上能缓慢生长49.流产转导是指噬菌体携带的供体菌 DNA 片段:A. 不能进入受体菌B. 进入受体菌后被降解C. 进入受体菌后能自身复制,但不能与染色体整合D. 进入受体菌后既不能自身复制,也不能与染色体整合E. 与受体菌染色体整合后不能表达相应的性状50.决定细菌耐药性的遗传物质是:A. R 质粒B. F 质粒C. 细菌染色体D. 噬菌体E. 插入序列51.关于接合的表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细菌间通过性菌毛进展接合B. 接合转移的基因主要是质粒 DNAC. R 质粒为接合性质粒D. F 质粒丧失,细菌接合的才能随之消失E. 接合是革兰阴性菌中 F 质粒的特征,革兰阳性菌中尚未发现52.关于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以下哪项表达不正确?A. 临床别离的非典型菌株,要从细菌变异的角度去分析、鉴别B. 临床别离的致病菌,须进展药敏试验以正确选择抗生素C. 可利用细菌遗传变异的原理制备疫苗D. 可利用细菌遗传变异的原理来测定致癌物质E. 细菌的耐药质粒与耐药性有关而与毒力及致病性无关53.转位因子不包括以下哪种成分?A. 转座子B. 插入序列C. 转化因子D. 前噬菌体E. 转座噬菌体X 型题1.噬菌体的特点是:A.非细胞型微生物B.严格活细胞内寄生C.分别以细菌、真菌、螺旋体及放线菌等为 宿主D.可通过滤菌器E.对人致病2.电子显微镜下,噬菌体的形态有:A.蝌蚪形 B .微球形C .棒形D .砖形E .丝形3.溶原性细菌的特点是:A .能正常繁殖,不产生噬菌体,但能将产噬菌体的才能传递给后代B .溶原状态有时 自发地终止C .能抵抗相应噬菌体的侵袭作用D .溶原性细菌某些性状可发生改变E .能产生细菌素4.以下细菌中,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是:A .大肠杆菌B .白喉棒状杆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破伤风梭菌E .肉毒梭菌5.噬菌体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是由于噬菌体:A .能诱导细菌变异B .能寄生在细菌内C .寄生作用具有种、型特异性D .能裂解 细菌E .能使细菌成为溶原状态6.噬菌体的应用包括:A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B .细菌的鉴定和分型C .检测标本中的未知细菌D .用 于治疗某些部分感染性疾病E .用于追踪传染源7.可产生性菌毛的细菌有: A. F + 菌 B. F 菌 C. Hfr D. 含 R 质粒的细菌 E. 雄菌8.以下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中,哪些与细菌的耐药性形成有关?A. 转化B. 转导C. 接合D. 溶原性转换E. 原生质体交融C. F 菌与 F ­ 菌接合时,F 质粒及染色体基因一起被转移 , ­ ­ ­ ­ ’ ­ ’ ­ 9.关于普遍性转导的特点,以下哪些表达是正确的?A. 由温和噬菌体介导B. 能转导供体菌染色体 DNA 的任何部位C. 能转导质粒D. 发生在温和噬菌体的裂解期E. 转导频率比局限性转导高10.以下哪些属于细菌的遗传物质:A. 染色体B. 质粒C. 插入序列D. 转座子E. 前噬菌体11.以下哪些遗传物质可通过接合的方式转移?A. 染色体基因B. F 质粒C. F 质粒D.Col 质粒E. R 质粒12.非接合性质粒可通过以下哪几种方式在细菌间转移?A. 转化B. 转导C. 接合D. 溶原性转换E. 原生质体交融13.耐药性突变的特点是:A. 产生耐药性突变的是菌群中的个别细菌B. 是由于细菌接触药物后引起的C. 突变是自发的、随机的D. 突变率可因理化因素诱导而增高E. 回复突变不一定会恢复原来的基因型14.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及扩散,临床用药应采取哪些措施?A. 治疗前做药物敏感试验B. 足够剂量用药C. 几种抗生素结合使用D. 少量屡次用药E. 使用广谱抗生素15.关于转位因子,下述正确的选项是:A. 分为插入序列、转座子和前噬菌体三类B. 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特异性 DNA 序列C. 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 DNA 分子上D. 可在染色体与质粒、质粒与质粒之间进展转移E. 转位因子的转位可引起细菌基因突变或基因转移16.S­R 变异可伴有以下哪些变异?A. 抗原变异B. 毒力变异C. 构造变异D. 耐药性变异E. 生化反响的变异17.与噬菌体有关的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有:A. transformationB. transductionC. conjugationD. protoplast fusionE. lysogenic conversion18. 关于接合的表达,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 F + 菌与 F 菌接合时,F 质粒被转移B. Hfr 菌与 F 菌接合时,染色体基因被转移 ’ D. F + 菌与 F 菌接合后,F + 菌失去 F 质粒而变为 F 菌E. F 菌与 F 菌接合后,F 菌不变为 F 菌19.以下关于转化的表达,哪些是正确的?A. 被转化的 DNA 片段称为转化因子B. 转化转移的 DNA 片段比转导要小C. 转化比转导的效率高D. 只有受体菌处于感受态才能进展转化E. Ca 2+ 与 Mg 2+ 处理,可增加感受态细菌摄取 DNA 的才能20.关于流产转导,下述正确的选项是:A. 外源性 DNA 片段不能进入受体菌B. 外源性 DNA 片段不能与受体菌染色体整合C. 外源性 DNA 片段不能自身复制D. 流产转导是普遍性转导的一种类型E. 流产转导的菌落大小与正常菌落一样21.关于局限性转导,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由温和噬菌体介导B. 由毒性噬菌体介导C. 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D. 受体菌获得供体菌 DNA 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E. 转导频率较普遍性转导低22.关于原生质体交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两种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而形成B. 交融后的原生质体缺乏细胞膜C. 交融细胞的胞质可互相混合D. 交融细胞的遗传物质可互相交换E. 交融仅发生于亲缘关系很近的细菌之间23.关于质粒的表达,以下各项哪些是正确的?A. 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B. 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C. 一个细菌内只能含有一种质粒D. 可自行丧失或经人工处理后消除E. 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构造24.细菌间进展基因转移和重组的外源性遗传物质包括:A. 核质B. 核糖体C. 质粒 DNAD. 转座子E. 噬菌体基因二、填空题1.噬菌体有 、 和 三种形态,大多数噬菌体呈形。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医学微生物学练习题:细菌的遗传和变异转载/[与专家互动]1.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______.A.核质和质粒B.核质、质粒和附加体C.核质、质粒和前医学噬菌体D.核质和前噬菌体E.核质、附加体和前噬菌体2.与细菌致育性有关的因子是______.A.R决定因子B.F因子C.V因子D.X因子E.Col因子3.有关质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质粒是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B.质粒是细菌必备结构C.质粒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D.与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有关E.质粒可独立存在于细菌体内4.有关耐药性质粒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由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B.RTF和F质粒的功能相似,编码细菌性菌毛C.R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D.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R质粒基因突变所致E.耐药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多重耐药性5.转化过程中受体菌摄取供体菌遗传物质的方式是______.A.胞饮B.通过性菌毛C.通过噬菌体D.细胞融合E.直接摄取6.关于耐药性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可以自然发生B.可以诱导发生C.具有相对稳定性D.可由噬菌体介导发生E.是在接触抗生素之前已经发生7.溶原性转换:______.A.由R质粒参与B.由性菌毛介导C.由毒性噬苗体参与D.由温和噬菌体参与E.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DNA片段8.能产生外毒索的白喉杆菌,是因为其有______.A.R质粒B.F质粒C.Vi质粒D.Col质粒E.前噬菌体9.细菌转导和溶源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______.A.需质粒参与B.需性菌毛参与C.需毒性噬菌体介导D.需温和噬菌体介导E.共体菌和受体菌直接接触10.关于R质粒,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R质粒是编码细菌耐药的基因B.一种R质粒只含有针对一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医学http:C.R质粒可分为结合性R质粒和非结合性R质粒D.结合性R质粒是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E.非结合性R质粒可经转化或转导方式进入受体菌11.编码细菌毒力的质粒是______.A.F质粒B.结合性质粒C.Vi质粒D.R质粒E.Col质粒12.BCG是结核杆菌的变异株,这种变异属于______.A.形态结构的变异B.菌落的变异C.毒力的变异D.耐药性的变异E.对理化因素抵抗力的变异13.下列哪项是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______.A.大剂量使用抗生素B.少量多次使用抗生素C.使用广谱抗生素D.多种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E.根据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14.局限性转导与噬菌体生活周期的哪个时期有关______.A.溶原期早期B.溶原期晚期C.溶菌期早期D.溶菌期晚期E.裂解期15.普遍性转导与噬菌体生活周期哪个时期有关______.A.溶原期早期B.溶原期晚期C.溶菌期晚期D.溶菌期早期E.裂解期16.因长期使用广谱性抗生素引起假膜性肠炎,细菌多是______.A.空肠弯曲菌B.霍乱弧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E.致病性大肠杆菌17.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是______.A.白假丝酵母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白喉棒状杆菌D.钩端螺旋体E.沙眼衣原体18.R因子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______.A.转化B.转导C.接合D.原生质体融合E.溶原性转换19.下列那种因子不是质粒______.A.Col因子B.R因子C.性因子D.Vi因子E.转移因子参考答案:1.A2.B3.B4.D5.E6.D7.D8.E9.D10.B11.C12.C13.E14.B15.C16.C17.A18.C19.E。

微生物学遗传变异习题

微生物学遗传变异习题

遗传变异一、名词解释1、基因型2、表型3、突变4、突变型5、饰变6、普遍性转导7、转化8、细菌素9、抗生素10、突变率11、光复活作用12、准性生殖13、野生型14、原养型15、营养缺陷型菌株16、完全培养基17、补充培养基18、F+菌株19、F-菌株20、Hfr菌株21、F'菌株22、接合中断法二、填空题1、、和是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

2、细菌的质粒的种类很多,其中接合性质粒如,抗药性质粒如,产细菌素质粒如,诱癌质粒如,诱生不定根的质粒如,执行固氮功能的质粒如,降解性质粒如等。

3、细胞的平均突变率是。

4、选择性突变株可包括、和等,而非选择性突变株则可包括、和等。

5、、、、、和是基因突变的六个特点。

6、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曾有三个著名的实验予以证明,它们是、和。

7、点突变是由于碱基置换而引起的,和是两种具体机制。

8、诱发突变可分为三类,即、和。

9、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损伤,主要是产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修复DNA的损伤,即和。

10、、、和是在DNA的切除修复中参与的四种酶;参与光复活作用的酶则仅有一种。

11、若利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应在条件下进行操作,并在条件下培养。

12、常见的“三致”是指、和作用,是目前检出某试样是否有“三致”的简便快速高效的试验。

13、艾姆斯试验中用的菌种是,通过回复突变可以检测待测样品中的存在。

14、、和是与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关的三类培养基。

15、与营养缺陷型有关的菌株有三种: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菌种的原始菌株称为,该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所发生的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菌株称为,若再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的菌株称为。

16、、、和是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四个环节。

17、、、和是四种从混合菌液中检出营养缺陷型菌株方法。

18、普遍转导与局限转导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普遍转导噬菌体是属于噬菌体,而局限转导噬菌体属于噬菌体;第二,普遍转导噬菌体能转移供体菌的基因,而局限转导噬菌体只能转移供体菌的基因。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三)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A•衣原体B•立克次体C.噬菌体D•支原体E•放线菌2.下列哪项不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B•非细胞内寄生C•有核仁、核膜D•无完整的细胞器E•对抗生素敏感3•细菌染色法和固体培养基应用的奠基人是:A•AntonyVanLeeuwenhoekB•LouisPasteurC•RobertKochD•DmitriiIvanowskiE•EdwardJenner4•首先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的科学家是:A.LouisPasteurB.RobertKochC.PaulEhrichD.KitosatoShibasaburoE.JosephLister5.首次证明微生物能引起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的科学家是:A.LouisPasteurB.EdwardJennerC.RobertKoch D.AntonyVanLeeuwenhoek E.AlexanderFleming6.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B•单细胞的小生物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D•体形小于11的生物E•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一、选择题【A型题】1•使细菌细胞壁坚韧的细菌成份是:A•脂多糖B•磷壁酸C•肽聚糖D•脂蛋白E•外膜2.有“拟线粒体”之称的细菌结构是:A•核质B•质粒C•细胞膜D•中介体E•细胞质3•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培养多长时间形态比较典型?A•1〜4hB•4~8hC•8~18hD•18〜24hE•24〜36h4•与细菌革兰染色性有关的结构是:A•细胞壁B•核质C•细胞质D•细胞膜E•质粒5•下列关于菌毛的论述错误的是:A•与细菌运动有关B•比鞭毛短C•与致病性有关D•与基因转移有关E•具抗原性6•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是:A•磷壁酸B•LPSC•外膜D•肽聚糖E•脂蛋白7•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C•二分裂方式繁殖D•有细胞壁E•对抗生素敏感8•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A•切断B-1,4-糖苷键B•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的联结C•使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损害细胞膜9.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通过什么化学键联结形成细胞壁聚糖骨架?A•二硫键B•P-1,4糖苷键C•氢键D•a-1,4糖苷键E•肽键10.在碱性环境下生长良好的细菌是:A•大肠埃希菌B•霍乱弧菌C•表皮葡萄球菌D•肺炎链球菌E•白喉棒状杆菌11•判断某病毒是否有包膜可用下列哪种方法?A•超速离心B•细胞病变C•对脂溶剂的敏感性D•对温度的抗性E•对石炭酸的敏感性12•对病毒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真核细胞型微生物B•含二种核酸C•出芽方式增殖D•必须在活的敏感细胞内寄生E•对抗生素敏感13•下列哪种病毒能在光镜下观察到?A•口蹄疫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乙脑病毒D•痘病毒E•狂犬病病毒14•对病毒核酸的论述错误的是: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C•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D•每个病毒只有一种类型核酸E•只有DNA才能携带遗传信息15•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A•dsDNAB•dsRNAC•(-)ssRNAD•(+)ssRNAE•ssDNA16•关于真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形态大于细菌B•结构复杂C•营养要求不高D•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E•最适宜酸碱度为pH7.2〜7.617•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类型是:A•酵母型B•类酵母型C•丝状型D•类丝状型E•混合型18•真菌的二相性是指:A•同一真菌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二相B•同一真菌有孢子和菌丝二相C•同一真菌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二相D•同一真菌有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二相E•同一真菌有酵母型和丝状型二相19•在沙保培养基中加入放线菌酮是为了:A•促进真菌生长B•抑制细菌生长C•抑制螺旋体生长D•抑制污染真菌生长E.抑制噬菌体生长20.假菌丝是由哪种孢子延长而形成的?A•厚膜孢子B•大分生孢子C•小分生孢子D•关节孢子E•芽生孢子第三章感染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1•具有免疫原性强与毒性强特点的是:A•热原质B•内毒素C•外毒素D•类毒素E•脂多糖2•化脓性病原菌在机体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引起多发性脓肿称为:A.BacteremiaB.PyemiaC.EndotoxemiaD.ToxemiaE.Septicemia3.下列结构中,哪种与细菌侵袭力有关?A.芽胞B•荚膜C.细胞膜D.中介体E.核糖体4.内毒素的毒性部分为:A•核心多糖B•特异性多糖C.脂多糖D•脂质AE.脂蛋白5.类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在于前者:A•有抗原性,但无毒性B•无抗原性,但有毒性C.无抗原性,也无毒性D•有抗原性,也有毒性E.仅有半抗原性,而无毒性6.带菌者是指:A.体内携带细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人B•体内携带细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C.体内携带致病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人D•体内携带致病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E•体内携带真菌且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人7.脑膜炎奈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全身严重中毒症状称为:A.菌血症B.败血症C.毒血症D.脓毒血症E.内毒素血症8.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是:A.菌苗B•疫苗C.BCGD.类毒素E.抗毒素9.关于内毒素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B•对组织器官无选择性C•菌体死亡崩解后才释放D•可制成类毒素E•高压蒸气灭菌法不能灭活内毒素10.关于潜伏感染与隐性感染的区别,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潜伏感染有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无传染性B.潜伏感染无免疫力产生,而隐性感染则有免疫力产生C•潜伏感染无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有传染性D.潜伏感染有免疫力产生,而隐性感染则无免疫力产生E•潜伏感染多见于病毒感染,而隐性感染见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第四章抗感染免疫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1.细菌产生的具有抗吞噬作用的酶是:A.透明质酸酶B.链激酶C.链道酶D.血浆凝固酶E.过氧化物物酶2.正常体液中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抗菌物质是:A•补体B.防御素C.LysozymeD•白细胞素E.血小板素3.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使之发挥防御作用的物质是:A.内毒素B.外毒素C.血浆凝固酶D.组蛋白E.酯酶4.SIgA发挥局部抗感染的作用机制是:A•通过免疫调理作用增强免疫力B.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C•直接与病原体结合使之不能进入粘膜D.直接破坏病原体使之失活E•中和病原体的毒性作用5•通过补体C3b将细菌和吞噬细胞联结而发挥其免疫调理作用的抗体是:A.IgMB.IgAC.IgGD.IgDE.IgE6•在多数情况下IgG的保护作用大于IgM,其原因是:A.IgG分子小,易入炎症区B.IgG含量高,作用强C.IgM无免疫调理作用D.IgM半衰期短E.IgG可激活补体7.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分子是:A.sIgAB.IFNC•中和抗体D.IgME•补体结合抗体8.抗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A.IgGB.IgMC.IgAD.SIgAE.IgE第五章遗传与变异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1.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包括:A•染色体、核糖体、质粒、转座子B•染色体、质粒、异染颗粒、噬菌体C•核质、中介体、核糖体、质粒D•染色体、质粒、转座子、噬菌体E.染色体、质粒、中介体、噬菌体2•细菌的S-R变异属于:A.形态结构变异B.毒力变异C.抗原性变异D.菌落变异E.耐药性变异3•卡介苗(BCG)是通过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经下列哪种变异形成的?A.形态结构变异B.毒力变异C.抗原性变异D.耐药性变异E.菌落变异4•细菌的H-O变异属于下列何种变异:A.形态结构变异B.毒力变异C.耐药性变异D.抗原性变异E.菌落变异5•下列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A.中介体B.细菌染色体C.质粒DNAD.异染颗粒E.毒性噬菌体6.细菌耐药性形成的最主要方式是:A.转化B.转导C.转换D.原生质融合E.接合7.耐药性质粒指的是:A.R质粒B.F质粒C.Vi质粒D.毒力质粒E.代谢质粒8.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错误的是:A.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B.质粒具有自我复制能力C.质粒可在细菌间转移D.质粒是细菌生存必需的结构E.质粒DNA编码产物可赋予细菌某些特性9.下列与细菌发生变异无关的是:A.转化B.转导C.接合D.重排E.突变10.关于细菌的耐药性突变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能自然发生B.可经理化因素诱导发生C.细菌接触药物之前就已发生D.药物仅起筛选耐药株的作用E.细菌在药物环境中逐渐适应而变为耐药株第六章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1.在正常情况下机体无菌的部位是:A.血液B.皮肤C.口腔E.尿道2.在正常情况下机体有菌的部位是:A•血液B•胃C•肌肉D•骨骼E•口腔3•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过敏性反应B.细菌性痢疾C.霍乱样腹泻D.食物中毒E.菌群失调症4•为防止疾病传播,下列哪种疾病需进行严格隔离:A.SARSB.狂犬病C.腮腺炎D.肺结核E.单纯疱疹5•治疗菌群失调症最好的方法是使用:B•抗毒素C•抗生素D•维生素E•微生态制剂第七章消毒与灭菌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1•在细菌的结构中,与消毒灭菌有密切关系的是:A.荚膜B.鞭毛C.芽胞D.细胞壁E.细胞浆2•高压蒸气灭菌法通常在1.05kg/cm2的压力下维持A.5minB.10minC.15min~20minD.25minE.35min3•手术室、无菌室的空气消毒,常采用下述哪种方法?A.高锰酸钾液喷洒B.紫外线照射C.来苏尔喷洒D.石炭酸喷洒E.84消毒液喷洒4.用石炭酸消毒器械和排泄物的常用浓度是:A.1%~5%B.2%~5%C.7%~9%D.10%E.20%5.下列物质中最耐热的是:A.白喉毒素B.肉毒素C.破伤风毒素D.内毒素E.肠毒素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那种疾病无特异预防方法:A•肠热症B.百日咳C•霍乱D•鼠疫E•食物中毒2•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A•注射抗毒素B•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C•注射细胞因子D•注射胎盘球蛋白E•注射类毒素3•以下试验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是:A.协同凝集试验B.对流免疫电泳C.血凝抑制试验D.血凝试验E.Elek平板毒力试验4•人工被动免疫最常用的制剂是:A•转移因子B•干扰素C•免疫核糖核酸D•免疫球蛋白E•白蛋白5•从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所采取的标本应接种在哪种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病原菌?A.增菌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选择鉴别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6.分离培养细菌一般需多少时间?A.4~8小时B.8~12小时C.12~16小时D.18~24小时E.24~48小时7.属于自然被动免疫的是:A•经隐性感染或患病后获得免疫力B•经注射类毒素获得免疫力C•经注射丙种球蛋白获得免疫力D•经注射细胞因子获得免疫力E•经胎盘、初乳获得免疫力8.下列哪种细菌需4~8周培养才能长出可见菌落?A•大肠埃希菌B.葡萄球菌C.破伤风梭菌D.白喉棒状杆菌E.结核分枝杆菌第十章化脓性细菌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1.化脓性球菌中,常见的革兰阴性球菌是:A•葡萄球菌B•铜绿假单胞菌C•肺炎链球菌D•淋病奈瑟菌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2•化脓性球菌中,最常见的是:A.StreptococcusB.S.aureusC.S.pneumoniaeD.N.meningitidisE.gonococcus3.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指标是:A•葡萄球菌溶素B•血浆凝固酶C•金黄色素扩散因子E.杀白细胞素4.SPA存在于:A•所有的葡萄球菌表面B.化脓性球菌表面C•所有人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D•表皮葡萄球菌表面E•产肠毒素的葡萄球菌表面5.关于SPA,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为一种表面白质抗原B•是所有葡萄球菌都具有的表面抗原C•能与人类IgG的Fc段结合D•具有抗吞噬作用E•与协同凝集相关6.导致葡萄球菌性化脓炎症脓汁粘稠、病灶局限的主要因素是:A•葡萄球菌溶素B•杀白细胞素C•血浆凝固酶D•透明质酸酶E•链激酶7.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葡萄球菌溶素主要是:A•aD.5E.s8.葡萄球菌肠毒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A.直接损伤肠粘膜细胞,导致腹泻B.直接损伤胃粘膜细胞,导致呕吐C.直接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昏迷D.通过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呕吐E.直接损害肠粘膜血管,导致出血性肠炎9.关于葡萄球菌的抵抗力,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细菌B.在干燥脓汁中可存活2~3个月C.对碱性染料有很强耐受性D.加热80U30分钟才被杀死E.对青霉素G耐药性菌株高达90%以上10.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常见的细菌是:A.a-hemolyticstreptococcousB.[3-hemolyticstreptococcousC.S.aureasD.S.pneumoniaeE.S.epidermidis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 【A 型题】1.C2.C3.C4.B5.A6.E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参考 答 案一、选择题【A 型题】1.C2.D3.D4.A5.A6.D7.B 8.A9. B10.B11.C12.D13.C14.E15.D16.E17.C18.E19.D20.E第三章感染参考答 案一、选择题【A 型题】1.C2.B3.B4.D5.A6.C7.B8.E9.D 10.E第四章抗感染免疫参考答 案一、选择题【A 型题】1.D2.C3.A4.C5.A6.A7.B8.D第五章参考遗传与变异 答案一、选择题【A 型题】1.D2.D3.B4.A5.C6.E7.A8.D9D10.E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A 型题】1.A2.E3.E4.A5.E绪论第六章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第七章消毒与灭菌参考答案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A 型题】1.E2.E3.D第九章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参 考答案一、选择题【A 型题】1.B2.E3.D4.E5.C第十章参考化脓性细菌 答案一、选择题【A 型题】1.D2.A3.B4.C5.B6.C7.A8.D9.C10.A一、选择题 【A 型题】1.C2.C3.B4.B5.D4.D5.C6.D7.E8。

医学微生物题库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题库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题库及答案(一)绪论一、A 型选择题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A.个体微小B.分布广泛C.种类繁多D.结构简单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体B.放线菌C.病毒D.细菌E.立克次体3.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体B.放线菌C.真菌D.细菌E.立克次体二、是非题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器。

2.微生物都是对人体有害的。

3.一种病毒只具有单一核酸。

三、名词解释1.微生物四、问答题1.什么是微生物,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绪论测试题答案(仅附A 型选择题、是非题答案,以下各章类同)1.E2.C3.C1.否2.否3.是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A 型选择题1.G + 与G - 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A.聚糖骨架B.四肽侧链C.五肽交联桥D.β-1,4 糖苷键E.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2.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D.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E.破坏细胞膜3.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A.细胞壁B.芽胞C.细胞膜D.细胞质E.核质4.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不应包括: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C.具有抗吞噬作用D.具有免疫原性E.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5.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B.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C.具有抗吞噬作用D.一般在机体内形成E.化学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6.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A.菌毛B.荚膜C.中介体D.胞浆膜E.鞭毛7.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A.肽聚糖B.蛋白质C.鞭毛D.核酸E.脂多糖8.与致病性相关的细菌结构是:A.中介体B.细胞膜C.异染颗粒D.芽胞E.荚膜9.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E.侵袭力10. L 型细菌的主要特点是:A.染色不易着色B.细胞壁缺陷C.形成光滑中等大小菌落D.无致病性E.形态为球形2二、是非题1.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细菌菌毛。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修改版)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修改版)

微生物学练习题绪论一,填空题1.微生物根据大小,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型。

2。

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4。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改错题1。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完整的细胞器。

2。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3.非细胞型微生物含有两种类型核酸,既含DNA,又含RNA。

三,选择题【A型题】1.下列病原体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支原体 B.放线菌C.白色念珠菌 D。

细菌E。

病毒2。

下列病原体中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立克次体 B。

衣原体C。

噬菌体 D.螺旋体E.支原体3.下列病原体中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噬菌体 B.酵母菌C.流感病毒 D。

细菌E.真菌【X型题】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A。

细菌 B.放线菌C。

支原体 D.衣原体E.螺旋体2。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A。

新型隐球菌 B。

白色念珠菌C。

真菌 D。

放线菌E.立克次体四,名词解释1.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2。

菌株(strains of bacteria)五,问答题1.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种类的微生物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填空题1。

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___________。

2.细菌按其外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

某些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5。

(完整版)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习题.docx

(完整版)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习题.docx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习题集绪论部分一、名词解释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填空题1. 按照结构、化学组成不同将微生物分成、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和;属于非细胞性微生物。

2. 发明显微镜的人是。

、、三型。

、3.微生物学的创始人是和。

三、选择题A型题1.非细胞型微生物是A. 支原体B.放线菌C.衣原体D.细菌E.以上都不是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不同主要是A. 单细胞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D.有细胞壁E.对抗生素敏感C.在人工培养基能上生长B 型题A.Louis Pasteur D.FlemingB.Joseph ListerE.Edward jennerC.Robert Koch1.青霉素的发现者2.证明微生物是传染病致病因子的是3.首个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科学家是4.发明巴氏消毒法的是X型题1.下列微生物特征中正确的是A.个体微小B.种类繁多E.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除细菌外还包括有A. 放线菌B.支原体C.衣原体D.立克次体E.螺旋体四、问答题1.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病毒。

2.吕文虎克3. Louis Pasteur、Robert Koch三、选择题A型题: 1.E 2.BB 型题: 1.D 2.C 3.C 4.AX 型题: 1.ABCD 2.ABCDE 3.BCDE第一篇细菌总论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名词解释细菌、荚膜、芽胞、鞭毛、菌毛、性菌毛、质粒、L-型菌、异染颗粒二、填空1.根据细菌的基本形态将细菌分为、、。

2.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核质、、、。

3.细菌的特殊结构有、、、;细菌的运动器官是;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是、。

4.菌毛可分为和两类,前者具有作用,后者具有作用。

5.G +菌细胞壁的粘肽是由、、组成。

医学微生物练习题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练习题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第1、2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2.微生物学3.医学微生物学4.代时5.细胞壁6.肽聚糖或粘肽7.脂多糖8.质粒9.荚膜10.鞭毛11.菌毛12.芽胞13.细菌L型14.磷壁酸15.细菌素16.专性需氧菌17.热原质18.专性厌氧菌19.抗生素20.兼性厌氧菌21.菌落二、填空题:1.医学微生物包括、和三大部分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共六类微生物。

3.病毒必须在内才能增殖,为型微生物。

4.正常菌群对人体具有、、和等作用.5.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6.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

7.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和两种,其中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8.细菌的菌毛有和两种,前者与有关,后者具有作用。

9.经革兰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红色的是菌。

10.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11.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包括、和 3种成分。

12.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构成。

1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肽聚糖,是由、和构成。

14. 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加热溶化经冷却凝固后即成;当加入时,即成半固体培养基。

1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绝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而结核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

16.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

17.根据菌落的特点可将菌落分为光滑型菌落、和。

18.SS琼脂培养基含有胆盐、枸橼酸、煌绿,可抑制革兰阳性菌和的生长,常用于的分离和培养。

19.细菌色素分为和两种。

20.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复杂的菌体成分的细菌称为,只能以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及获得能量的细菌称为。

2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充足的、适宜的、合适的酸碱度和必需的气体环境。

22.大多数致病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最适温度为,而结核杆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霍乱弧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

23.细菌群体生长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和四个时期,细菌的形态、染色、生理等性状均较典型的是期。

《医学微生物学》第5章细菌的遗传和变异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5章细菌的遗传和变异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5章细菌的遗传和变异练习题及答案【课程要求】1.掌握:细菌的遗传物质;插入系列、转座子的概念;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的几种方式(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原生质体融合)的概念和机制;2.熟悉:遗传变异的原理;细菌的变异现象。

3.了解:细菌基因突变的规律;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课程内容】第一节细菌的遗传物质一、细菌的染色体二、质粒三、转座因子四、整合子五、噬菌体的基因组第二节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节一、抑制基因转录二、促进基因转录三、细菌变异的机制第三节基因的转移和重组一、转化二、接合三、转导第四节基因突变一、基因突变规律二、突变型细菌及其分离第五节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一、影响细菌学诊断二、预防耐药菌株的扩散三、制备菌苗【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heredity)2.变异(variation)3.遗传性变异(基因型变异)4.非遗传性变异(表型变异)5.接合(conjugation)6.转导(transduction)7.转化(transformation)8.R质粒9.转座子10.插入序列11.突变12.整合子13.ts株14. Ames试验二、填空题1.常见的细菌性状变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L型细菌是指_______细菌,培养应选用_______培养基。

3.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菌体的_______和_______。

4.白喉外毒素是由_______基因编码产生。

5.有F质粒的细菌有_______,亦称_______。

6.接合性R质粒的基因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7.细菌H-O变异是指细菌从_______到_______的突变。

8.细菌S-R变异是指细菌从_______到_______的突变。

9._______和_______是细菌基因转导的两种方式。

10.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
第4、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转化
2. 转导
3. 溶原性转换
4. 接合
5. 噬菌体
6. F+、F-菌、F质粒
7.质粒8.普遍性转导9.局限性转导10.耐药突变11.突变
二、填空题
1.当噬菌体基因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时,该噬菌体称为 ,该细菌称为 .
2.根据噬菌体和宿主菌作用的相互关系,可将噬菌体分为和 .
3.细菌基因的转移方式包括转化、、和。

4.几种质粒可共存于一个细菌中,表明这些质粒间有。

有些质粒不能共存,称。

5.卡介苗是失去毒力制成的人工主动免疫制剂,可用于预防。

6.L型细菌是指细菌,培养应用培养基。

7.介导细菌间遗传物质转移的噬菌体是。

8.有F质粒的细菌能产生。

9.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

10.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是。

11.可传递接合性R质粒的基因由和组成。

12.有荚膜的肺炎球菌毒力,其菌落形态是型。

三.选择题
1.下列细胞中,不受噬菌体侵袭的是
A.淋巴细胞
B.真菌细胞
C.细菌细胞
D.螺旋体细胞
E.衣原体细胞
2.下列细菌中,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是
A.破伤风杆菌
B.白喉杆菌
C.霍乱弧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大肠杆菌
3. 白喉杆菌产生外毒素是因为其基因发生了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突变
E.溶原性转换
4.下列哪项不是噬菌体的特性
A.个体微小;
B.具备细胞结构;
C.由衣壳和核酸组成;
D.专性细胞内寄生;
E.以复制方式增殖;
5.前噬菌体是指
A.以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B.进入宿主菌体内的噬菌体;
C.尚未感染细菌的游离噬菌体;
D.尚未完成装配的噬菌体;
E.成熟的子代噬菌体。

6.有关质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质粒是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
B.质粒是细菌必需结构;
C. 质粒不是细菌必需结构;
D.质粒是双股环状DNA.;
E.质粒可独立存在于菌体内;
7.有关耐药性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
B. 耐药传递因子和F质粒的功能相似;
C.R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
D.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R质粒基因突变所致;
E. 耐药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多重耐药性
8.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
A.接合;
B.转导
C.转化
D.突变
E.溶原性转换;
9.转化过程中受体菌摄取供体菌遗传物质的方式是
A.胞饮;
B.通过性菌毛
C.通过噬菌体
D.细胞融合
E.直接摄取
10.突变使细菌遗传物质发生下列那种改变()
A.质粒丢失;
B.溶原性转换
C.基因重组
D.核苷酸序列改变
E.以上均是
11.细菌的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
A.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接触;
B.不需供体菌
C.不需受体菌.
D.需噬菌体
E.需质粒;
12.L型细菌的特征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对青霉素不敏感;
B.抗原性改变;
C.呈多形性;
D.革兰氏染色多为阴性;
E.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
13.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形态变异;
D.鞭毛变异;
E.耐药性变异;
14.在细菌之间直接传递DNA是通过()
A.鞭毛;
B.普通菌毛;
C.性菌毛;
D.中介体;
E.核糖体;
15.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局的过程,称为()
A.转化;
B.转导;
C.突变;
D.接合;
E.溶原性转换;
四、问答题
1.细菌遗传变异的医学意义是什么?
2.细菌耐药性变异的机制是什么?预防的措施是什么?
3.举例说明细菌变异的类型。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
第4、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答案
1.转化:受体菌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方式、
2.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方
式叫转导。

3.溶原性转换:温和噬菌体的DNA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DNA后,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
遗传性状、
4.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主要为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5.噬菌体:是指一类侵袭细菌、放线菌、螺旋体和真菌的病毒。

6.F+菌、F-菌、F质粒:
(1)F-菌:不具有F质粒菌细菌,不能产生性菌毛的细菌叫F+菌。

(2)F+菌:具有F质粒菌细菌,能产生性菌毛的细菌叫F+菌。

(3)F质粒:致育因子,决定细菌性别的质粒,即性菌毛的有无。

7.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具有遗传功能的闭合环型DNA,其编码的产物与细菌性状有关,如R、F和毒力
质粒。

8.普遍性转导:供体局任何片段的DNA都有同等的机会被装入噬菌体内,通过噬菌体进入受体菌内,完成
遗传物质的转移过程。

9.局限性转导:有温和噬菌体介导的遗传物质从供体菌到受体菌的转移,只转移与噬菌体接合位电附近的
供体菌基因,使供体菌特定位电的基因转入受体菌。

10.耐药突变:突变使细菌失去了对某种抗菌物质或毒性物质的敏感性。

11.突变:细菌基因结构发生稳定性的改变,导致遗传性状的变异。

二、填空题
1.温和噬菌体,溶原性细菌。

.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

3.转导和接合溶原性转换。

4.相容性,不相容性
1.牛型结核杆菌,结核病
2.细菌细胞壁缺陷型,高渗培养基。

7.温和噬菌体。

8.性菌毛。

9.形态和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

10.质粒
11.耐药性决定因子和耐药性传递因子。

12.强,光滑型
三.选择题答案
1.A
2.B
3. E
4.B
5.A
6.B
7.D
8.A
9.E 10.D 11.D 12.E 13.D 14.C 15.D
四、问答题答案
1.细菌遗传变异的医学意义是什么?
(1)细菌毒力变异的医学意义:减毒株制备疫苗、从无毒株转变为有毒株制备白喉外毒素和基因工程中,为人类利用和服务。

(2)微生物抗原变异的医学意义。

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鉴别细菌、探讨细菌的规律。

(3)细菌毒力变异的医学意义:减毒株制备疫苗、从无毒株转变为有毒株制备白喉外毒素和基因工程中,为人类利用和服务。

(4)微生物抗原变异的医学意义。

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鉴别细菌、探讨细菌的规律。

2.细菌耐药性变异的机制是什么?预防的措施是什么?
(1)机制:质粒中的耐药基因和细菌的基因突变。

(2)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措施: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有效抗菌素,足量、合理、协同使用抗菌药物。

3.举例说明细菌变异的类型
(1)形态和结构变异:如H-O变异,是细菌从有鞭毛到无鞭毛的突变,例如变形杆菌。

(2)菌落变异:如S-R变异,是细菌从光滑型到粗糙型的突变,多发生在肠道杆菌。

(3)毒力变异:可表现为毒力的增强或减弱。

如卡介苗,是将牛型结核杆菌培养230代,获得的减毒株。

(4)耐药性变异:原来对某种抗菌物质敏感的细菌,可变异为对该种药物具有耐药性的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