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

π
d
2 AB
L2
8RT πμ
[A][B]
( ) = 3.14× 2.93×10−10 2
( ) × 6.022×1023 2 ×
8×8.314× 300 3.14×1.897 ×10−3
× 31.25× 49.60m−3 ⋅ s−1
= 2.77 ×1035 m−3 ⋅ s−1
2.某双原子分子分解反应的阙能为 83.68kJ ⋅ mol-1 ,试分别计算 300K 及 500K 时,具有足
[A] = WA MA
V
=
⎛ ⎜ ⎝
1.0 ×10−3 32.00×10−3 ×1×10−3
⎞ ⎟
mol

m-3

= 31.25mol ⋅ m-3
[B] = WB MB
V
=
⎛ ⎜ ⎝
0.1×10−3 2.016 ×10−3 ×1×10−3
⎞ ⎟
mol

m-3

=
49.60mol ⋅ m-3
Z AB
=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1.将1.0g 氧气和 0.1g 氢气于 300K 时在1dm3 的容器内混合,试计算每秒钟、每单位体
积内分子的碰撞总数为若干?设 O2 和 H2 为硬球分子,其直径为 0.339 和 0.247nm 。
解:设 O2 和 H2 分别为 A 和 B ,则
dAB
=
dA
+ dB 2
=
⎡(0.339 + 0.247)×10−9
⎢ ⎣
2
⎤ ⎥m ⎦
=
2.93×10−10 m
μ = MAMB MA + M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思考题和习题1.名词解释: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

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

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电子跃迁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σ→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 →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π→π*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n→ 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

而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峰可延伸至可见光区内,配位场跃迁的吸收峰也多在可见光区内。

分子结构中能产生电子能级跃迁的化合物可以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又称紫外吸收曲线,是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所描绘的图线。

在吸收光谱上,一般都有一些特征值,如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峰),最小吸收波长(吸收谷)、肩峰、末端吸收等。

4.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度C 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成正比。

Beer定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单色光。

也就是说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吸收光物质的浓度和厚度有一定的关系。

非单色光其吸收强弱与物质的浓度关系不确定,不能提供准确的定性定量信息。

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1)定律本身的局限性:定律适用于浓度小于 mol/L的稀溶液,减免:将测定液稀释至小于 mol/L测定(2)化学因素:溶液中发生电离、酸碱反应、配位及缔合反应而改变吸光物质的浓度等导致偏离Beer定律。

最新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说史》第十一章 19世纪30-60年代的经济学说

最新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说史》第十一章 19世纪30-60年代的经济学说

第十一章19世纪30-60年代的经济学说一、填空题1、西尼尔最著名的理论是——,以此解释资本收入的合理性。

2、西尼尔认为价值的三个构成要素是——、——、——3、约翰穆勒深深同情劳动人民,被称为资产阶级的“———”4、穆勒的最重要代表作是《——————》5、穆勒的国际价值理论实质是——的延续。

6、凯里在外贸问题上主张————7、巴师夏的价值理论被称为“————”8、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最浅薄也是最成功的代表是———9、凯里反对的对象是——,巴师夏反对的对象是——10、庸俗经济学主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理论。

二、名词解释1、节欲论2、服务价值论3、约翰·穆勒三、问答题:1、凯里和巴师夏的学说有何异同点?2、叙述并评价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命题。

四、辨析题1、约翰穆勒和巴师夏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者。

2、西尼尔的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3、凯里和李嘉图对地租现象分析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

第十一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节欲论”2、效用;供给有定限;可转移性3、人道主义者4、政治经济学原理5、萨伊定律6、关税保护7、服务价值论8、巴师夏9、李嘉图学说;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0、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二、名词解释1、节欲论:由英国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西尼尔提出,是指人们节制欲望,即主动放弃现阶段的收益,以期得到未来更多收益的行为。

2、服务价值论:由法国学者巴师夏提出,认为人类社会是交换的社会,价值产生自交换过程中人与人彼此提供的服务,即获得他人提供的直接的享受或可以由此免除的痛苦。

3、约翰穆勒:19世纪中叶英国最重要的经济学家。

接受了经济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试图调和相互矛盾的各阶级,其经济理论体系是折衷主义的。

三、问答题1、相同点:(1)两者都以反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作为自己理论的对立面(2)两人都炮制了“阶级和谐论”不同点(1)凯里的理论主要是反英国的李嘉图主义,巴师夏主要是反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编译原理课后第十一章答案

编译原理课后第十一章答案

对假设(2) B:=3 D:=A+C E:=A*C F:=D+E K:=B*5 L:=K+F
计算机咨询网()陪着您
10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7题 分别对图 11.25 和 11.26 的流图: (1) 求出流图中各结点 n 的必经结点集 D(n)。 (2) 求出流图中的回边。 (3) 求出流图中的循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m-1 j:=n t1:=4*n v:=a[t1] i:=i+1 t2:=4*i t3:=a[t2] if t3< v goto (5) j:=j-1 t5:=4*j t5:=a[t4] if t5> v goto (9) if i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 5 题: 如下程序流图(图 11.24)中,B3 中的 i∶=2 是循环不变量,可以将其提到前置结点吗? 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循环不变量外移的条件吗?
图 11.24 答案: 不能。因为 B3 不是循环出口 B4 的必经结点。 循环不变量外移的条件外有: (a)(I)s 所在的结点是 L 的所有出口结点的必经结点 (II)A 在 L 中其他地方未再定值 (III)L 中所有 A 的引用点只有 s 中 A 的定值才能到达 (b)A 在离开 L 之后不再是活跃的,并且条件(a)的(II)和(III)成立。所谓 A 在离开 L 后不再是活跃的是指,A 在 L 的任何出口结点的后继结点的入口处不是活跃的(从此点后 不被引用) (3)按步骤(1)所找出的不变运算的顺序,依次把符合(2)的条件(a)或(b)的 不变运算 s 外提到 L 的前置结点中。如果 s 的运算对象(B 或 C)是在 L 中定值的,则只有 当这些定值四元式都已外提到前置结点中时,才可把 s 也外提到前置结点。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十一章 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十一章 课后习题答案
解lg K = = =
x == 0.786V
== 0.786V
18.粗铜片中常含杂质Zn,Pb,Fe,Ag等,将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进行电解炼,可以得到纯度为99.99%的铜,试用电极电势说明这四种杂质是怎样和铜分离的。

电极电势比较大,△rG 则比较小,所以进行的彻底。
19.在含有CdSO4溶液的电解池的两个极上加外电压,并测得相应的电流。所得数据如下:
E/V
0.5 1.0 1.8 2.02.2 2.4 2.6 3.0
I/A
0.002 0.0004 0.007 0.008 0.028 0.069 0.110 0.192
试在坐标纸上作图,并求出分解电压。

得出E=3.0V
20.在一铜电解试验中,所给电流强度为5000A,电流效率为94.5%,问经过3h(小时)后,能得电解铜多少kg(千克)?
16.对于298K时Sn2+和Pb2+与其粉末金属平衡的溶液,在低离子强度的溶液中[Sn2+]/ [Pb2+]=2.98,已知 = -0.126V, 。
解Sn + Pb2+ Sn2++ Pb
K =[Sn2+]/ [Pb2+]=2.98
lg K = = =
x ==—0.14V
==—0.14V。
17.在298K时反应Fe3++ Ag Fe2++ Ag+的平衡常数为0.531。已知 = +0.770V,计算 。

3.现有下列物质:KMnO4, K2Cr2O7, CuCl2, FeCl2, I2, Br2, Cl2, F2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作为氧化剂,试根据电极电势表,把这些物质按氧化本领的大小排列成顺序,并写出它们在酸性介质中的还原产物。

汽车制动系习题答案

汽车制动系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汽车制动系一、填空题1.汽车制动系一般至少装用二套各自独立的系统,即主要用于行车时制动的行车制动装置和主要用于停车时制动的驻车制动装置;2.行车制动装置按制动力源可分人力制动系统、动力自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三类;3.按制动传动机构的布置形式,通常可分为单回路制动系和双回路制动系两类;其中双回路制动系提高了汽车制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车轮制动器主要由旋转机构、固定机构、张开机构、调整机构等四部分组成;5.液力制动装置主要由制动主缸、制动轮缸、车轮制动器、踏板、油管等组成;6. 车轮制动器按其制动时两制动蹄对制动鼓径向力是否平衡,可分为非平衡式制动器、平衡式制动器和自增力式制动器;7. 浮钳型盘式车轮制动器主要由轮毂、制动盘、制动钳、制动块、活塞、液压工作缸、密封圈、油管等零件组成;8. 盘式车轮制动器活塞密封圈的作用是:密封、制动解除后活塞回位和自动调整制动间隙 ;9. 双回路液力制动传动机构主要由双腔主缸、制动力调节器、管路等零件组成;10. 在采用增压伺服制动系统的汽车上,根据制动增压装置的力源不同,可分为真空增压伺服制动系统和气压增压伺服制动系统两种;11. 在真空增压伺服制动传动装置中加装了由真空单向阀、真空罐、真空增压器和真空管路组成的真空增压装置;其真空增压器由辅助缸、真空伺服气室、真空伺服气室三部分组成;12. 气压增压伺服制动系统中气压增压器由辅助缸、气压伺服气室、控制阀三部分组成;13. 气压增压装置是利用缩空气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的压力差转变为机械推力而起助力作用的;14. 常见的驻车制动器有鼓式和盘式两种;15. 鼓式制动器旋转元件是制动鼓 ,盘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是制动盘 ;16. 近代汽车防抱制动系统一般包括轮速传感器、 ECU 、制动压力调节器三部分;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最佳的制动状态是车轮完全被抱死而发生滑移时; ×2.一些简单非平衡式车轮制动器的领制动蹄摩擦片比从蹄摩擦片长,是为了增大领蹄与制动鼓的摩擦力矩; ×3.双领蹄式和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属于平衡式车轮制动器; √4.简单非平衡式车轮制动器在汽车前进或后退时,制动力几乎相等; √5.双领蹄式制动器在汽车前进和后退时,制动力大小相等; ×6.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在汽车前进和后退时,制动力大小相等; √7.单向自增力式车轮制动器在汽车前进和后退时,制动力大小相等; ×8.液压制动主缸出油阀损坏,会使制动不灵; √9.液压制动主缸的补偿孔和通气孔堵塞,会造成制动不灵; √10.液压制动最好没有自由行程; ×11. 双腔制动主缸在后制动管路失效时前活塞仍由液压推动; ×12. 东风EQ1092型汽车当踏板踩到底时,其制动气室的气压与储气筒气压相同;×13. 真空增压器在不制动时,其大气阀门是开启的; ×14. 在加力气室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气压增压器比真空增压器的助力作用强得多; √15. 当气压增压器失效时,制动主缸仍然能够进行临时性制动; √16. 采用放气制动的挂车气压制动传动装置,在不制动时,主、挂车之间的空气管路是没有压缩空气的;×四、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制动器是 C ;A、领从蹄式制动器B、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C、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D、双领蹄式制动器2.液力张开的简单非平衡式车轮制动器,在轮缸内两活塞大小相等的情况下,其制动蹄摩擦片的长度是A ;A、领蹄长从蹄短B、领从蹄等长C、领蹄短从蹄长D、无所谓3. 液压制动主缸在不制动时,其出油阀和回油阀的开闭情况是C ;A、出油阀和回油阀均开启B、出油阀关闭而回油阀开启C、双阀均关4. 在不制动时,液力制动系中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的油压是C ;A、主缸高于轮缸B、主缸与轮缸相等C、轮缸高于主缸5. 在解除制动时,液压制动主缸的出油阀和回油阀的开闭情况是A ;A、先关出油阀再开回油阀B、先开回油阀再关出油阀C、两阀都打开6. 在不制动时,气压制动控制阀的进排气阀门的开闭情况是B ;A、进气阀开启排气阀关闭B、进气阀关闭排气阀开启C、进排气阀均关闭7. 东风EQ1092型汽车制动控制阀处于双阀关闭的平衡位置时,前后制动气室的气压分配是C ;A、一致的B、前大于后C、前略低于后8. 前、后轮的制动气室膜片通常是A ;A、前小后大B、前后相等C、前大后小9. 真空增压器在维持制动时,真空阀和大气阀的开闭情况是B ;A、大气阀开真空阀关B、双阀关闭C、大气阀关真空阀开五、问答题1.汽车制动系的作用是什么根据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距离内停车,保证汽车停放可靠,不致自动滑溜,长下坡时保持稳定车速;2.说出鼓式车轮制动器的工作过程;制动时,进入制动轮缸的制动液推活塞带动制动蹄紧压在制动鼓上,产生摩擦力矩,从而产生制动效应;解除制动时,依靠复位弹簧讲制动蹄拉回复位,从而恢复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制动作用解除;3.试叙述液力双腔式制动主缸在某一腔控制回路失效时的工作情况;当前腔控制的回路发生故障时,前活塞在后活塞液力的作用下被推到最前端,后腔产生的液力仍能使后轮制动;当后腔控制的回路发生故障时,后腔不产生液压,但后活塞在推杆的作用下前移,并与前活塞接触而推前活塞移动,从而前腔仍能产生液力控制前轮产生制动;4.液力制动主缸活塞回位弹簧的预紧力过小过软对制动性能有何影响若液力制动主缸回位弹簧预紧力过小时,则使制动解除缓慢,残余压力降低,更严重的是使二脚制动失灵;5.说出真空增压器在维持制动时的工作过程当制动踏板踩到某一位置不动时,制动主缸不再向辅助缸输送制动液,作用在辅助缸及控制阀活塞上的力为一定值;由于加力气室作用推动辅助缸活塞左移,右腔油压下降,此时控制阀活塞下移,使空气阀和真空阀双阀关闭,因而加力气室的压力差不变,对辅助缸活塞的推力不变,维持了一定的制动强度;6.试述汽车上装用防抱死装置对制动性能和操纵性能的意义;汽车上装用防抱死装置能充分利用轮胎和路面潜在的附着能力,全面地满足制动过程中汽车制动性能对制动系统的要求,在紧急制动时能防止车轮完全抱死,而处于纵向附着力最大、侧向附着力也很大的半抱死半滚动的运动状态;试验表明,装有自动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制动时不仅有良好的防后轮侧滑能力,而且保持了较好的转向性能,汽车的制动减速度也有进一步提高,缩短了制动距离,同时使汽车操纵简便;7.ABS的全称是什么汽车上为什么采用ABS现代汽车ABS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答:ABS全称是制动防抱死系统;当车轮抱死滑移时,车轮与路面间的侧向附着力将完全消失;如果是前轮转向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后轮还在滚动,汽车将失去转向能力跑偏;如果是后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前轮还在滚动,即使受到不大的侧向干扰力,汽车将产生侧滑甩尾现象;因此,汽车在制动时不希望车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是希望车轮制动到边滑边滚得滑动状态;试验表明,装有自动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制动时防止车轮完全抱死,不仅有良好的防后轮侧滑能力,而且保持了较好的转向性能,汽车的制动减速度也有进一步提高,缩短了制动距离,同时使汽车操纵简便;ABS由轮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器和电子控制器组成;。

电路_习题答案_11

电路_习题答案_11

11-1 如题11-1图所示电路,t =0时换路,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试求各元件电压、电流初始值。

解:当t =0_时,电路如图(a)所示。

A L 8.0321*26_)0(=+-=iu c (0_)=2 i L (0_)+2=3.6 V由换路定则: u c (0+)= u c (0_)=3.6 V i L (0+)= i L (0_)=0.8 A当t =0+时,电路如图(b)所示。

i 1(0+)= i L (0+)+1=0.8+1=1.8 A i 2(0+)=(3-3.6)/3=-0.2 Ai C (0+)= i 2(0+)- i L (0+)=-0.2-0.8=-1 A11-3 题11-3图所示电路开关K 动作之前已处于稳态,开关K 在t =0时换路。

(1) 求题11-3(a) 图的零状态响应u C (t ); (2) 求题11-3(b) 图的零状态响应i L (t )。

解:(a) u c (0+)= u c (0_)=0 V τ=RC =(10+5)2=30su c (∞)=1*10=10 V0)(t V C C ≥-=-∞=τ-τ-)1(10)1)(()(t t e e u t u其中:τ=30s(b) i L (0+)= i L (0_)=0 A τ=L /R =2/5=0.4s i L (∞)=6/5=1.2 A0)(t A L L ≥-=-∞=τ-τ-)1(2.1)1)(()(t t e e i t i其中:τ=0.4s11-4 题11-4图所示电路,开关K 动作之前已处于稳态,开关在t =0时将开关K 闭合,已知u C (0-)=6V ,试问:(1) 若以电容电流为响应,是什么性质的响应?(2) t ≥0时,i (t )=? (3) 画出i (t )变化曲线。

C)C2*103iL解:(1)为零输入的响应。

(2)将电容以外电路作戴维南等效,如图(a)所示。

加电压U ,得电流I 。

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

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

第十一章酚和醌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NO2 OHCH3OH2.3.OHCH3CH34.O2NOHNO5.OHOCH36.C2H5CH3OHSO3HHO7.8.OH9.HOOHOH10.CH3OHCH(CH3)2 11.NO2OH12.CCClO5-硝基-1-萘酚2-氯-9,10-蒽醌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对硝基苯酚2,对氨基苯酚3,2,4-二氯苯氧乙酸ClClNO 2OH NH 2OHOCH 2COOH4.2,4,6-三溴苯酚 5。

邻羟基苯乙酮 6,邻羟基乙酰苯OH OHBrBrBrCOCH 3OHCOCH 37, 4-甲基-2,4- 8,1,4-萘醌- 9,2,6-蒽醌二磺酸二叔丁基苯酚 -2-磺酸钠OHCH 3(CH 3)3CC(CH 3)3OOOSO 3NaOSO 3HHSO 310.醌氢醌 11,2,2-(4,4‘-二羟基 12,对苯醌单肟苯基)丙烷OOOHHOHC CH 3CH 3HOONOH三、写出邻甲基苯酚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OHCH 3FeCl 3+OCH 3Fe63-(1)OHCH 3Br 2/H 2O+OHCH 3(2)BrBrOHCH 3NaOH+ONaCH 3(3)OHCH 3CH 3COCl+OCOCH 3CH 3(4)OHCH 3(CH 3CO)2O+OCOCH 3CH 3(5)OHCH 3稀HNO ++OHCH 3(6)2OHCH 3O 2NOHCH 3Cl 2(过量)+(7)OHCH 3ClClOHCH 3浓H 2SO 4+(8)OHCH 33SSO 3HOHCH 3NaOH/(CH 3)2SO +(9)OCH 3CH 3OHCH 3++OHCH 3(10)CH 2OHOHCH 2OHH 3C HCHOH + or OH -四、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O C H 3CH 3OHCH 2OH五、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 1,苯和苯酚解: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分出苯,水相用盐酸酸化,分出苯酚2,环己醇中含有少量苯酚。

深大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11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深大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11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cái zhènɡ zhènɡ cè)与货币政策一、判断题√1、流动性陷阱指LM曲线呈水平状,此时(cǐ shí)财政政策最有效。

×2、当经济(jīngjì)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时,可采取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就业。

√3、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chuízhí)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4、内在(nèizài)稳定器仅指累进所得税制。

×5、政府支出增加时,可能会使私人支出减少,这一效应称为替代效应。

×6、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敏感性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

√7、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

√8、在凯恩斯主义出现后,财政政策不以实现收支平衡为目标,而是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

×9、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10、一般说来,货币政策的决策要比财政政策的决策迅速。

二、选择题C 1、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A、LM曲线和IS曲线都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都平缓;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D 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曲线和IS曲线都一样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B 3、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是因为()。

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C、支出乘数较小;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C 4、在下述何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A、非充分就业;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C、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较大;D、现金持有率较低。

检测技术第11章部分练习答案

检测技术第11章部分练习答案

第十一章数字式位置传感器思考题与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1)数字式位置传感器不能用于____C____的测量。

A. 机床刀具的位移B.机械手的旋转角度C.人体步行速度D.机床的位置控制2)不能直接用于直线位移测量的传感器是_____C____。

A.长光栅B.长磁栅C.角编码器3)绝对式位置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_____D___,增量式位置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_____C___。

A.电流信号B.电压信号C.脉冲信号D.二进制格雷码4)有一只10码道绝对式角编码器,其分辨率为____B______,能分辨的最小角位移为_____E___。

A.1/10 B.1/210C.1/102D.3.6 °E.0.35°F.0.01°5)有一只1024p/r增量式角编码器,在零位脉冲之后,光敏元件连续输出10241个脉冲。

则该编码器的转轴从零位开始转过了____C____。

A.10241圈B.1/10241圈C.10又1/1024圈D.11圈6)有一只2048p/r增量式角编码器,光敏元件在30秒内连续输出了204800个脉冲。

则该编码器转轴的转速为____D____。

A.204800r/min B.60⨯204800 r/min C.(100/30)r/min D.200r/min7)某直线光栅每毫米刻线数为50线,采用四细分技术,则该光栅的分辨力为_____A____。

A.5μm B.50μm C.4μm D.20μm8)能将直线位移转变成角位移的机械装置是___B____。

A.丝杠-螺母B.齿轮-齿条C.蜗轮-蜗杆9)光栅中采用sin和cos两套光电元件是为了___B___。

A.提高信号幅度B.辩向C.抗干扰D.作三角函数运算10)光栅传感器利用莫尔条纹来达到____C____。

A.提高光栅的分辨力B.辩向的目的C.使光敏元件能分辨主光栅移动时引起的光强变化D.细分的目的11)当主光栅与指示光栅的夹角为θ(rad)、主光栅与指示光栅相对移动一个栅距时,莫尔条纹移动____A____。

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第11章习题答案

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第11章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安全思考与练习一、简答题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答:(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 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表现都有哪些?答:心理障碍:(1)校园环境适应障碍。

(2)人际交往障碍。

(3)学习适应障碍。

(4)恋爱与性问题障碍。

(5)择业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包括五种常见的神经症以及其他不同严重程度的心理疾病。

(一)神经症大学生常见的神经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具体症状包括三个方面:(1)精神易兴奋,思绪杂乱,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伴随不良心境,如看书时疲劳,上网却精力旺盛;无动机和欲望的减退,即有“力不从心”之感。

(2)烦恼多且持久,喜欢倾诉;易激惹,容易生气和发怒,。

(3)由失眠、时间颠倒导致头部不适感,常有头痛头昏、脑袋发胀的感觉;生理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腹胀、胸闷、气促、心慌、月经紊乱等。

2. 焦躁症3. 抑郁症4. 强迫症5. 恐惧症(二)其他心理疾病此类心理疾病包括三个方面:1. 人格障碍2. 精神疾病3. 性心理障碍3. 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何进行预防与矫治?答:一、正确看待心理问题二、客观认识自我大学生要做到客观地认识自我,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大学生要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了解自我。

物理化学课后下册部分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课后下册部分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1. 反应为一级气相反应,320 oC时。

问在320 oC加热90 min的分解分数为若干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答:的分解分数为%2. 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10 min。

求1h后剩余A的分数。

解:同上题,答:还剩余A %。

3.某一级反应,反应进行10 min后,反应物反应掉30%。

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答:反应掉50%需时min。

4.25 oC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如下(蔗糖的初始浓度c0为mol·dm-3,时刻t的浓度为c)0306090130180使用作图法证明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求算速率常数及半衰期;问蔗糖转化95%需时若干解:数据标为0306090130180利用Powell-plot method判断该反应为一级反应,拟合公式蔗糖转化95%需时5. N -氯代乙酰苯胺异构化为乙酰对氯苯胺为一级反应。

反应进程由加KI溶液,并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来测定。

KI只与A反应。

数据如下:0123468计算速率常数,以表示之。

解:反应方程如下根据反应式,N -氯代乙酰苯胺的物质的量应为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二分之一,0123468作图。

6.对于一级反应,使证明转化率达到%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3倍。

对于二级反应又应为多少解:转化率定义为,对于一级反应,对于二级反应,7.偶氮甲烷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287 oC时,一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力为kPa,1000 s后总压为kPa,求。

解:设在t时刻的分压为p,1000 s后,对密闭容器中的气相反应,可以用分压表示组成:8.硝基乙酸在酸性溶液中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25 oC,kPa下,于不同时间测定放出的CO2(g)的体积如下反应不是从开始的。

求速率常数。

解:设放出的CO2(g)可看作理想气体,硝基乙酸的初始量由时放出的CO2(g)算出:在时刻t, 硝基乙酸的量为,列表1作图,由于反应不是从开始,用公式拟合得到。

投资决策习题(附详细答案)

投资决策习题(附详细答案)

《财务管理》课程习题第十一章投资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相关成本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A.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在分析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成本. B.差额成本、未来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等都属于相关成本。

C.A设备可按3200元出售,也可对外出租且未来三年内可获租金3500元,该设备三年前以5000元购置,故出售决策的相关成本为5000元。

D.如果将非相关成本纳入投资方案的总成本,则一个有利(或较好)的方案可能因此变得不利(或较差),从而造成失误。

2.一投资方案年销售收入300万元,年销售成本210万元,其中折旧85万,所得税率为40%,则该方案年现金流量净额为()万元。

A.90 B.139 C.175 D.543.投资决策评价方法中,对于互斥方案来说,最好的评价方法是()。

A.净现值法B.现值指数法C.内含报酬率法D.会计收益率法4.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为12000元,当年完工投产,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每年可获得现金净流量4600元,则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为( ). A.7.33% B.7。

68% C.8。

32% D.6.68%5.当贴现率与内含报酬率相等时( ). A.净现值〉0 B.净现值=0 C.净现值〈0 D.净现值不确定6.对投资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大小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A.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B.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C.投资项目的有效年限D.投资项目的预期报酬率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的现金流量比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收益更加可靠。

B.利用净现值不能揭示投资方案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

C.分别利用净现值、现值指数、回收期、内含报酬率进行同一项目评价时,评价结果有可能不一致.D.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都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的现金流量状况8.某投资方案的年销售收入为180万元,年销售成本和费用为120万元,其中折旧为20万元,所得税率为30%,则该投资方案的年现金净流量为()万元. A.42 B.62 C.60 D.489.某公司拟投资10万元建一项目,预计该项目当年投资当年完工,预计投产后每年获得净利1.5万元,年折旧率为10%,该项目回收期为()。

机械波习题答案

机械波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机械波一. 选择题[ C ]1. 一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 (A) )21(cos 50.0ππ+=t y , (SI). (B) )2121(cos 50.0ππ-=t y , (SI).(C) )2121(cos 50.0ππ+=t y , (SI).(D) )2141(cos 50.0ππ+=t y ,(SI).提示:设O 点的振动方程为O 0()cos()y t A t ωϕ=+。

由图知,当t=2s 时,O 点的振动状态为:O 0(2)cos(2)=0 0y A v ωϕ=+>,且,∴0322πωϕ+=,0322πϕω=-,将0ϕ代入振动方程得:O 3()cos(2)2y t A t πωω=+-。

由题中所给的四种选择,ω取值有三种:,,24πππ,将ω的三种取值分别代入O 3()cos(2)2y t A t πωω=+-中,发现只有答案(C )是正确的。

[ B ]2. 图中画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BC 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P 点反射,则反射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为提示:由题中所给波形图可知,入射波在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下;而BC 为波密介质反射面,故在P 点反射波存在“半波损失”,即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所以,反射波在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上,又P 点为波节,因而得答案B 。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提示:由图可知,P 点的振动在t=0[ B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提示:动能=势能,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时,速度=0,所以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首 页 习题解析 本章练习 本章练习答案 章后习题答案 习题解析 [TOP]例7-1 固体CrCl 3·6H 2O 的化学式可能为〔Cr(H 2O)4Cl 2〕Cl·2H 2O 或〔Cr(H 2O)5Cl 〕Cl·H 2O 或〔Cr(H 2O)6〕Cl 3,今将溶解有0.200gCrCl 3·6H 2O 的溶液流过一酸性阳离子交换柱,在柱上进行离子交换反应: X n+(aq) + n (RSO 3H) (RSO 3)n X + n H +(aq)配合物正离子 阳离子交换树脂 交换后的交换树脂 交换下来的H+ 交换下来的H +用0.100mol·L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计耗去22.50mL ,通过计算推断上述配合物的正确化学式〔已知Mr(CrCl 3·6H 2O)=266.5〕。

析 根据题中条件可知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配合物的电荷数有确定的关系,因此只要确定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求出配离子的电荷,进而求出配合物的化学式。

解 0.200gCrCl 3•6H 2O 的物质的量为1mol 1000mmol mol266.5g 0.200g 1⨯⋅-=0.75mmol 滴定测得 n (H +)=22.50mL×0.100mol·L -1=2.25mmol由交换反应式知:1mol X n+可交换出n mol H +。

因0.75 mmol CrCl 3•6H 2O 交换出2.25 mmol 的H +,由此可得1 :n = 0.75 :2.25 n = 3即X n+为X 3+,所以配正离子只能是[Cr(H 2O)6]3+,配合物为[Cr(H 2O)6]Cl 3。

例7-2(1)根据价键理论,画出[Cd(NH 3)4]2+(μ=0μB )和[Co(NH 3)6]2+(μ=3.87μB )的中心原子与配体成键时的电子排布,并判断空间构型。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11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11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卤素和氧族思考题解析1.解释下列现象:(1)在卤素化合物中,Cl、Br、I可呈现多种氧化数。

解:因为Cl、Br、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ns2np5,当参加反应时,未成对的电子可参与成键外,成对的电子也可拆开参与成键,故可呈现多种氧化数。

(2)KI溶液中通入氯气是,开始溶液呈现红棕色,继续通入氯气,颜色褪去。

解:开始I-被CI2氧化成I2,使溶液呈现红棕色;继续通入氯气,I2被Cl2氧化成无色的IO3-,反应式如下:2I- + Cl2 I2 + 2Cl-I2 + 5Cl2 + 6H2O 2IO3-+ 10Cl-+ 12H+2.在氯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对氯水的可逆反应有何影响?(1)稀硫酸(2)苛性钠(3)氯化钠解: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 + H2(2)加入苛性钠,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Cl2的歧化反应;(3)加入氯化钠,平衡向左移动,不利于Cl2的歧化反应。

3.怎样除去工业溴中少量Cl2?解:蒸馏工业溴时,加入少量KBr,使其发生下列反应:Cl2+2KBr →Br2+2KCl4.将Cl2通入熟石灰中得到漂白粉,而向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却产生Cl2,试解释之。

解:因为上述过程发生了如下相应反应:40℃以下··3Ca(OH)2 + 2Cl2 Ca(ClO)2 + CaCl2 Ca(OH)2 H2O + H2OCa(ClO)2 + 4HCl 2Cl2 + CaCl2 + 2H2O5.试用三种简便的方法鉴别NaCl、NaBr、NaI。

解:(1)AgNO3(A)Cl-+Ag+→AgCl ↓白色(B)Br-+Ag+→AgBr ↓淡黄色(C)I-+Ag+→AgI ↓黄色(2)Cl2水+CCl4(A)2NaBr +Cl4→2NaCl +Br2在CCl4中呈桔黄色(B)2NaI +Cl4→2NaCl +I2在CCl4中呈紫红色(3)浓H2SO4(A)NaCl +H2SO4→NaHSO4 +HCl ↑(B)NaBr +H2SO4→NaHSO4 +HBr ↑2 HBr +H2SO4→Br2+2H2O +SO2 ↑使品红试纸褪色(C)NaI +H2SO4→NaHSO4 +HI ↑8HI +H2SO4→4I2+4H2O +H2S ↑使Pb(OAc)2试纸变黑6.下列两个反应在酸性介质中均能发生,如何解释?(1)Br2+2I-→2Br-+I2(2)2BrO3-+I2→2IO3-+Br2解:(1)E¢(Br2/ Br-)=1.065V>E¢(I2/I-)=0.5355V,反应能进行。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章企业资源计划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章企业资源计划

第十一章企业资源计划一、教学要点1、开环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2、闭环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内容。

3、制造资源计划的基本内容。

4、企业资源计划的概念及其管理思想。

5、开环物料需求计划、闭环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之间的关系。

6、企业资源计划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7、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要素。

8、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过程。

9、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及其七项原则。

10、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11、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的关系。

12、关键名词:幵环物料需求计划(MRP)、闭环物料计划(MRP卜制造资源计划(MRP n)、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二、习题(一)填充题1、企业资源计划是在 20世纪 40-60 年代的 ______________ 和 1980 年代的______________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 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

3、主要生产计划和生产计划大纲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向前又可以扩展到销售管理业务。

4、1980年代MRn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90年代的管理思想,在MRn的基础上发展出ERP 系统。

5、从幵环MRP经过闭环MRP直到MRPI,其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两个方面延伸,其一是 __________ ;其二是 ____________ 。

6、 ERP系统将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集成到了整个供应链上。

7、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 _____________ 。

8、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 _____________ 。

9、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的观有流程进行 ______________ ,然后重新构建新的流程的过程。

10、 ___________ 的思想,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

第11章习题答案

第11章习题答案

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异常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编译错属于异常,可以抛出B.运行错属于异常C.硬件故障也可当异常抛出D.只要是编程者认为是异常的都可当异常抛出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

A.throw语句须书写在时语句块中B.throw语句必须在try语句块中直接运行或通过调用函数运行C.一个程序中可以有try语句而没有throw语句D.throw语句抛出的异常可以不被捕获3. 关于函数声明float fun(int a,int b)throw,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

A.表明函数抛出float类型异常B.表明函数抛出任何类型异常C.表明函数不抛出任何类型异常D.表明函数实际抛出的异常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catch(…)语句可捕获所有类型的异常B.一个try语句可以有多个catch语句C.catch(…)语句可以放在catch语句组的中间D.程序中try语句与catch语句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二、简答题1. 什么是命名空间,怎样定义命名空间?答:命名空间是一个保持唯一名称的区域,其实质是一个作用域。

语法为:namespace A //定义一个命名空间A{int a;float b;void f(){…}}其中namespace为定义的关键字,A为命名空间的名字。

2. 什么是异常,什么是异常处理?答:在编写程序时,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

尤其是在设计一个类时,总要包含一些错误处理。

C++提供了异常处理机制,它把错误检查和错误处理分开。

如设计类专门检查各种可能出现的错误,类的使用者则提供具体的错误处理程序。

3. C++异常处理处理有哪些特点?答:异常处理的思路是:发现错误的函数可以不具有错误处理能力。

这个函数会引发一个异常,希望它的调用者能捕获这个异常并处理这个错误。

如果调用者也不能处理这个错误,还可以联系给上层调用者处理。

这种传播会一直继续到异常被处理为止。

大学物理(肖剑荣主编)-习题答案-第11章

大学物理(肖剑荣主编)-习题答案-第11章

个劈尖空气膜,用波长为 564 纳米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板面,板上显示出完整的
明暗条纹各 74 条。求金属丝的直径。
解 金属丝与两板之间形成一个劈尖空气膜,其上下表面的反射光相遇而发生干 涉。光程差为 Δ = 2e + λ / 2
由于板上显示出完整的明暗条纹各 74 条,所以该处应为第 74 条明条纹。 由明条纹的条件 2d + λ / 2 = kλ k=74,则 N = d / Δe
能看到第几级明条纹?
解: a + b = 1 mm = 2.0 ´10-3 mm = 2.0 ´10-4 Å 500
由 (a
+
b) sinj
=
kl
知,最多见到的条纹级数 kmax 对应的 j
=
p 2
,
所以有 kmax
=
a+b l
=
2.0 ´104 5900
» 3.39 ,即实际见到的最高级次为 kmax
解得
a = a + b k′ = 1.5 × 10−6 k′ 4
取 k′ = 1 得光栅上狭缝的的最小宽度为1.5 × 10−6 m
(3)由
(a + b)sinϕ = kλ

k
=
(
a
+
b) sinϕ λ
当 ϕ=π 2
时,对应 k = k max
k max
=
a+b λ
=
6.0 × 10−6 6000 × 10−10
解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间距 Δx = D λ d
屏幕上 20 条明条纹之间的距离 ΔX = 19Δx = D λ d
ΔX
= 19

流体力学习题答案

流体力学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习题简答11-1 有一梯形断面渠道,底宽b = 3.0m,边坡系数m =1.5,底坡i = 0.0018,粗糙系数i = 0.0005,n = 0.020,渠中发生均匀流时的水深h =1.6m。

试求通过渠中的流量Q及流速v 。

解:过流断面的面积为264.86.1)6.15.13()(mhmhbA=⨯⨯+=+=湿周mmhbx76.85.116.1231222=+⨯⨯+=++=所以,通过渠中的流量smnxAiQ/14.1876.802.064.80018.03323521323521=⨯⨯==而流速smAQv/1.264.814.18===11-2 某梯形断面渠道,设计流量Q =12m3/ s。

已知底宽b = 3m,边坡系数m =1.25,底坡i = 0.005,粗糙系数n = 0.02。

试求水深h。

解:过流断面面积hhhmhbA)25.13()(+=+=湿周hhmhbx2.3325.11231222+=+⨯⨯+=++=流量模数smiQK/7.169005.0123===又32356161111-=⎪⎭⎫⎝⎛=⎪⎭⎫⎝⎛==xAnxAxAnARRnARACK()()323522.3325.131-++=hhhn假定一系列h值,代入上式便可求得对应的K值,计算结果列于表内,并绘出K=f(h)曲线,如下图所示。

当K=169.7m3/s时,得h=1.015m。

(课本答案为12.04m,显然是错的,不可能水深有那么深的。

)h(m) 0 0.5 1 1.01 1.02 1.04 K(m3/s) 0 48.71 165.21 168.21 171.25 177.400.20.40.60.811.2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K(m3/s)h(m)11-3 有一梯形断面渠道,底坡i=0.0005,边坡系数m=1,粗糙系数n=0.027,过水断面面积。

试求水力最优断面及相应的最大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什么是市场失灵?有哪几种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解答:在某些情况下,指市场机制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即无效率的结果,这就是市场失灵。

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

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

2.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解答:第一,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

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

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

第二,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这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

3.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解答:第一,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时,他就不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

第二,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存在外部不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时,他就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不利的。

第三,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

前者是生产不足,后者是生产过多。

4.如何看“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适用吗?解答:第一,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明确。

但是,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

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等也变得实际上不可行。

第二,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可以转让。

但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等,财产权并不一定总是能够顺利地转让。

第三,即使财产权是明确的、可转让的,也不一定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转让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不一定为最优。

第四,分配财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

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了。

5.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解答:第一,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

第二,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总为0。

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

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

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

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

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6.什么是公地的悲剧?解答:当某种物品具有竞用性但不具有排他性,即是所谓的“公共资源”时,每个人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都会尽可能多地去利用这种物品,使它很快地被过度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这种情况被西方学者称为公地的悲剧。

7.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解答:委托人(如雇主、股东等)委托代理人(如雇员、经理等)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务,并支付给代理人相应的报酬。

但是,由于代理人的利益往往与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对委托人来说,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代理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

8.市场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吗?解答:第一,市场机制可以解决一部分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

例如,为了利润最大化,生产者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能卖不出去。

生产者显然很难知道每个消费者的偏好的具体情况。

不过,在市场经济中,这一类信息的不完全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决策——因为他们知道商品的价格。

只要知道了商品的价格,就可以由此计算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收益,从而就能够确定他的利润最大化产量。

第二,市场的价格机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

这种情况在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上都是常见的现象。

第三,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

信息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的和正确的市场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9.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20Q。

试问:(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解答:(1)该产品为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即该厂商的需求函数。

于是,由Q =500-5P可得P=100-0.2Q,得边际收益函数MR=100-0.4Q;由成本函数C=20Q得MC=20=AC。

利润最大化时有MC=MR,即20=100-0.4Q,得产量Q=,价格P=60,利润π=60×-20×=8 000。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即P=100-0.2Q=20=MC得Q=400P=20(3)当Q=,P=60时,消费者剩余为CS=∫2000(100-0.2Q)d Q-PQ =4 000当Q=400,P=20时,消费者剩余为CS=∫4000(100-0.2Q)d Q-PQ =16 000社会福利的纯损失为:16 000-4 000-8 000=4 000。

这里,16 000-4 000=12 000是垄断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

其中,8 000转化为垄断者利润。

因此,社会福利的纯损失为4 000。

10.在一个社区内有三个集团。

它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的需求曲线分别为:W1=100-TW2=150-2TW3=-T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每小时1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

(1)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2)如果电视为私人物品,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电视小时数?解答:(1)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此,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即W1=100-TW2=150-2T+W3=-T,W=450-4T)令450-4T=100,得T=87.5。

这就是公共电视的有效小时数。

(2)在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中,每个集团会提供的公共电视为100-T=100T=0W1=100-0=100150-2T=100 T=25 W2=150-2×25=100-T=100 T=100 W3=-100=100将W1、W2和W3相加,得W=100+100+100=300,这就是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的公共电视总量。

竞争性的私人市场提供的电视小时数为125(=0+25+100)。

11.设一个公共牧场的成本是C=5x2+2 000,其中,x是牧场上养的牛数。

牛的价格为P=800元。

(1)求牧场净收益最大时的牛数。

(2)若该牧场有5户牧民,牧场成本由他们平均分担。

这时牧场上将会有多少牛?从中会引起什么问题?解答:(1)牧场净收益最大的牛数将由P=MC即800=10x给出,解之即得x=80。

(2)每户牧民分摊的成本是(5x2+2 000)÷5=x2+400于是牛的数量将是800=2x,得x=400。

从中引起的问题是牧场因放牧过度,数年后一片荒芜。

这就是“公地的悲剧”。

12.假设有10个人住在一条街上,每个人愿意为增加一盏路灯支付4美元,而不管已提供的路灯数量。

若提供x盏路灯的成本函数为C(x)=x2,试求最优路灯安装只数。

解答:路灯属于公共物品。

每人愿意为增加每一盏路灯支付4美元,10人共40美元,这可看成是对路灯的需求或边际收益,而装灯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2x。

令MR=MC,即40=2x,得x=20,此即路灯的最优安装只数。

13.假定一个社会由A和B两个人组成。

设生产某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120,A和B 对该公共物品的需求分别为q A=100-p和q B=-p。

(1)该公共物品的社会最优产出水平是多少?(2)如该公共物品由私人生产,其产出水平是多少?解答:(1)整个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由A、B两人的需求曲线垂直相加而成,即有p=100-q A+p=-q B,p=300-2q)其中,最后一个式子就是整个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由于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120,故令p=300-2q=120,即可解得社会最优的产出量为q=90。

(2)如果这一公共物品由私人来生产,则A和B的产量都由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即有100-q A=120,-q B=120,由此解得q A=-20、q B=80,从而,全部的私人产出水平为q A+q B=-20+80=60。

14.假定某个社会有A、B、C三个厂商。

A的边际成本为MC=4q A(q A为A的产出),其产品的市场价格为16元。

此外,A每生产一单位产品使B增加7元收益,使C增加3元成本。

(1)在竞争性市场中,A的产出应是多少?(2)社会最优的产出应是多少?解答:(1)在竞争性市场上,A的产出应满足P=MC,即16=4q A,从中解得A的产出为q A=4。

(2)使社会最优的产出应使社会(即包括A、B、C在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7+16=4q A+3,从中解得A的产出为q A=5。

15.一农场主的作物缺水。

他需决定是否进行灌溉。

如他进行灌溉,或者天下雨的话,作物带来的利润是1 000元,但若是缺水,利润只有500元。

灌溉的成本是元。

农场主的目标是预期利润达到最大。

(1)如果农场主相信下雨的概率是50%,他会灌溉吗?(2)假如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100%,农场主愿意为获得这种准确的天气信息支付多少费用?解答:(1)如果农场主相信下雨的概率是50%,不进行灌溉的话,他的预期利润为E(π)=0.5×1 000+0.5×500=750如果进行灌溉,则肯定得到的利润为1 000-=800。

因此,他会进行灌溉。

(2)他不买天气预报信息时,如上所述,他会进行灌溉,得到利润800。

如果买天气预报信息并假定支付x元费用,他若确知天下雨,就不灌溉,于是可获利润π1=1 000-x若确知天不下雨,就灌溉,于是可获利润π2=800-x由于他得到的信息无非是下雨和不下雨,因此,在购买信息情况下的预期利润为E(π)=0.5×(π1+π2)=900-x令E(π)=900-x=800(不购买预报信息时的利润),解出x=100,此即为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