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药物 期末重点

合集下载

海洋药物

海洋药物

三、几种重要的海洋药物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海洋药物 具有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海洋药物 具有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海洋药物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海洋药物 具有抗菌作用的海洋药物 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海洋新药
1、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海洋药物
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主要是:(1)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 和微管聚合;(2)调节蛋白激酶C合成;(3)抑制蛋白 质合成;(4)增强机体自身防御体系;(5)抑制肿瘤新 生血管形成。
鲸鲨软骨中提取的 6-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 A)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从黄海葵提取的新型强心药物海葵毒 (anthoplearin) A 和 B等。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许多沿 海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基本国策。
美、日、英、法、俄等国分别推出包括开发海洋 药物在内的“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海洋蓝宝 石计划”、“海洋生物开发计划”等,投入巨资 发展海洋药物及其他海洋生物技术。
③生物制品:采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 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从海洋生物和微生物 中获得的海洋药物,在分类上属于生物制品类药 物。
海洋生物的特点 ❖生活环境与陆生生物迥然不同:有一定的水压、高 盐度、小温差、有限的溶解氧、有限的光照及化学 缓冲海水体系; ❖次生代谢产物较陆生生物独特新颖:新陈代谢、生 存繁殖方式、适应机制具有显著特性; ❖化合物结构独特、生物活性多样; ❖开展海洋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 价值。
从海洋药用生物的河豚鱼、石房蛤中提取出的河 豚鱼毒素、石房蛤毒素、西加毒素及其衍生物, 具有麻醉作用,有可能研制成新型的全麻醉药或 者局部麻醉药。
从牡蛎、珍珠、珍珠母、石决明、海螺壳、紫贝、 海蜇等提取的海洋药用生物活性物质的特点是小 剂量催眠、大剂量镇静,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抑 制作用,起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具有治疗 焦虑、失眠和惊厥等症的功效。

海洋药物

海洋药物

海洋药物期末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海洋药物:海洋药物特指以海洋生物和海洋微生物为药源,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研制而成的药物。

2.海洋药物学:海洋药物学是研究海洋药物的学科。

海洋药物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来自海洋的生物或非生物天然药物的种类、性质、药理活性及提取制作方法的学科。

海洋药物学是一门交叉应用学科,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它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如生物、化学、医学、药学、海洋资源学等等。

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利用海洋生物特有的活性物质,提取对人体有防病治病功能的药物。

海洋药物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海洋药物的分布、储量、用途、生产和合成新药等。

3.生物活性:在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中或某一环节中物质所发挥的功能,多数情况下,这些功能通过酶进行调节。

4.药物筛选:现代药物开发流程中检验和获取具有特定生理活性化合物的一个步骤,系指通过规范化的实验手段从大量化合物或者新化合物中选择对某一特定作用靶点具有较高活性的化合物的过程。

5.海洋生物技术:运用海洋生物学与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海洋生物或生物代谢过程,生产有用物质或定向改良海洋生物遗传特性所形成的高技术。

6、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

其种子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

7、受体:生物体内与配体相结合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结合位点。

这些大分子化合物主要有细胞膜和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

8、生物等效性: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明显差别。

当吸收速度的差别没有临床意义时,某些药物制剂其吸收程度相同而速度不同也可以认为生物等效。

二、简答题1、样品的常见采集方法是什么?潜水采集、拖网采集、其他采集方式如捡拾,挖掘等。

2、红树植物的特点是什么?1.具有胎生的特点;2. 根系奇特(有很强的呼吸根);3.富含单宁3、海洋生物主要生态类型是什么?漂浮生物,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4、请写出5种海洋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合物类型?萜类、甾体、黄酮、生物碱、大环内酯5、溶剂法提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原理是什么?6、软珊瑚化合物(如图)应选用何种溶剂?7、药物作用过程包括那几个作用相?药剂相、药物动力相、药效相三、判断题1.鱼油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天然药物,不良反应很少长期使用没有任何危险。

《海洋药物学》考试试卷1

《海洋药物学》考试试卷1

q

q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海洋药物学:
2专业
5、色谱: 6、中药指纹图谱: 7、生物毒素:
学院
8、IR 指纹区: 9、海洋生物技术: 10、亲和层析法: 二、简答(每题 5 分,共 25 分)
4、海洋本草的主要功效? 5、海洋次生代谢产物的特点及种类。 三、结构解析(每题 10 分,共 10 分) 1、某化合物 A 分子式为 C6H14, 1H-NMR 为:δH(ppm) 0.8 ( d,12H );1.4 ( h,2H );推测化合物 A 的结构。
Create PDF with GO2PDF for free, if you wish to remove this line, click here to buy Virtual PDF Printer
3、论述海洋软骨鱼类-鲨鱼资源综合药用开发的途径。(10 分) 4、论述构建海洋中药 HPLC 指纹图谱的一般程序。(15 分) Create PDF with GO2PDF for free, if you wish to remove this line, click here to buy Virtual PDF Printer
四、论述(4 题,共 45 分) 1、论述海洋药物研发过程中药源问题的解决途径。(10 分)
2、论述海洋活性物质筛选模型的分类及其优缺点。(10 分)
Create PDF with GO2PDF for free, if you wish to remove this line, click here to buy Virtual PDF Printer

海洋药物学重点内容整理后

海洋药物学重点内容整理后

一、名词解释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是典型的滨海湿地区间带栖居植物,主要分为真红树和半红树两类。

海洋药物学: 是研究海洋药物的一门科学,即以海洋生物为源头,从中筛选和分离海洋活性天然产物,发现和优化药物先导化合物,阐释药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揭示药物作用机制,研制和开发海洋创新药物,研究和探索海洋的药学、生物学及工程化理论与技术。

药物筛选模型:药物筛选模型是用于证明某种物质具有药理活性(生物活性、治疗作用) 的实验方法,这些实验方法是寻找和发现药物的重要条件之一。

(网上)高通量筛选技术:是指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试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结果数据,以计算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在同一时间检测数以千万的样品,并以得到的相应数据库支持运转的技术体系,它具有微量、快速、灵敏和准确等特点。

简言之就是可以通过一次实验获得大量的信息,并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网上)生物毒素: 生物毒素又称天然毒素,是指生物来源并不可复制的有毒化学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对其他生物物种有毒害作用的各种化学物质。

海洋微生物:狭义的概念:指分离自海洋环境,生长需要海水,并可以在寡营养、低温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广义的概念:还包括有些分离自海洋的微生物,其生长不一定需要海水,但是可以产生不同于陆地微生物的代谢物或者拥有某些特殊的生理性质。

海洋化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化学联系与作用的学科,属于生态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是当前生态学领域最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

2 海洋药物学研究的主要生物类型有_海藻、多孔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_、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海洋微生物、软体动物等。

3 我国典籍__《_黄帝内经》_中记载有以“乌贼骨为丸,饮以鲍鱼汁治疗血枯”。

5 药典收载的海洋中药中,海藻的功能为__软坚散结,消痰,利水__ ;海螵蛸的功能为__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石决明的功能为__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海洋药物课件

海洋药物课件

海洋药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人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海洋药物》。

本节课主要介绍海洋药物的概念、种类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药物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海洋药物的概念和种类;2. 能举例说明海洋药物在医学上的作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海洋药物的概念和种类;难点:海洋药物在医学上的作用及其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海洋生物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海洋药物的概念和种类。

3. 课堂讲解:讲解海洋药物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医学上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海洋药物的价值。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海洋药物的实例,如鳕鱼肝油、海藻酸等,让学生了解海洋药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6.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海洋药物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海洋药物板书内容:1. 概念: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药物;2. 种类:鳕鱼肝油、海藻酸等;3. 作用: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海洋药物的概念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海洋药物在医学上有哪些作用?请列举几个例子。

(3)请你谈谈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2. 答案:(1)海洋药物的概念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药物,如鳕鱼肝油、海藻酸等。

(2)海洋药物在医学上有重要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如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

(3)目前,海洋药物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处于初步阶段。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洋药物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望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播放视频、讲解、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海洋药物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秋季学期 医药学院 药物分析 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秋季学期 医药学院 药物分析 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药物分析第一章绪论1.性质及任务药物分析的性质:研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鉴别真伪,纯度检查以及含量测定等,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任务:1. 药品的常规检验,以“药品质量全面监控”为中心,开展药品质量检验。

2. 为新药研究开发提供科学及质量控制方法。

3. 临床药学研究。

2.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内容: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3.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取样、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检验报告第二章药物的鉴别实验1.性质和任务药物的鉴别实验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及其制剂的真伪。

、2.药物鉴别实验的项目a.性状: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

物理常数包括: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等。

b.一般鉴别试验:依据某一种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c.专属鉴别试验: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选用其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 一般鉴别与专属鉴别的区别:一般鉴别试验是以某些类别的药物的共同化学结构为依据,根据其相同的理化性质进行药物真伪的鉴别,以区分不同类别的药物。

而专属鉴别试验则是在一般鉴别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药物的化学结构差异来鉴别药物,以区别同类药物或具有相同化学结构部分的各个药物单体,达到最终确证药物真伪的目的。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1.药物杂质:药物的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药物杂质的来源:主要来源于药物的生产过程和药物的贮藏过程。

a.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杂质:1. 精制时未能完全去除的未反应完全的原料,反应的中间体和副产物。

2. 制成制剂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杂质(如高温灭菌过程中水解)。

3. 药物生产过程中,常需要用到试剂、溶剂,若不能完全去除也会成为杂质。

海洋药物学重点内容

海洋药物学重点内容

一、名词解释红树林、海洋药物学、药物筛选模型、高通量筛选技术、、生物毒素、海洋微生物,海洋化学生态学二、填空2 海洋药物学研究的主要生物类型有___ 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 和__ ____等。

3 我国典籍___ ___中记载有以“乌贼骨为丸,饮以鲍鱼汁治疗血枯”。

5 药典收载的海洋中药中,海藻的功能为___ _ ___ ____;海螵蛸的功能为___ _ ___ ____;石决明的功能为___ _ ___ ____。

6 海洋本草药物具有的药性特点为__ ___、__ ____、___ ___和__ ____。

7海洋微生物的主要特点为__ 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_ ___和___ ___。

12 海洋聚醚类毒素主要分为__ ___、__ ____和_ _ 三种类型. 13老鼠簕的主要功效___ ___。

14海星皂甙主要分为__ ___、__ ____和_ _ 三种类型.鲨鱼软骨抗肿瘤因子的类型海洋不饱和脂肪酸类型红树林植物生理特征上市海洋药物三、简答1 简述海洋药物研究的主要方向。

4 简述海洋资源多样性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

7海洋活性物质抗肿瘤作用机制多样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8海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种类和药理作用。

9海洋生物毒素的主要特性。

13 海参和海星皂甙的主要活性有哪些。

14 PSS14 海洋天然产物的结构及特性四、论述2论述如何解决海洋药物研发中的药源短缺问题。

8根据目前海洋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状况,论述今后海洋药物研究的主要趋势。

9海洋微生物开发海洋药物的优势。

海洋药物

海洋药物

海洋生物的特点
生活环境与陆生生物迥然不同:有一定的水压、
高盐度、小温差、有限的溶解氧、有限的光照及化 学缓冲海水体系; 次生代谢产物较陆生生物独特新颖:新陈代谢、 生存繁殖方式、适应机制具有显著特性;
化合物结构独特、生物活性多样;
开展海洋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 用价值。
3、海洋药物研究的重点领域

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物种的多样性构成了 海洋天然活性产物的多样性,如大环内酯 类、聚醚类、萜类、肽类、苷类、生物碱 类和多糖类等物质。生物活性:抗真菌,
抗病毒,止血,抗凝血,抗肿瘤等活性。
1、海洋药物的含义与内容

海洋药物指以海洋生物和海洋微生物为药源, 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研制而成的药物。 现有的海洋药物大多属于天然药物范畴,即 直接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也有一 些是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经过人工合成或生物 技术转化而获得。
80 年代后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生物工 程技术,使海洋药物的广泛开发成为可能。对海洋药 物的研究与开发获得不少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已从海 葵、海绵、腔肠动物、被囊动物、棘皮动物和微生物 体内分离得到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镇痛、抗炎、 抗肿瘤和心血管等生物活性的多种新型化合物。 如从海蛤提取的蛤素 (mercenene) 有很好的抗癌作 用;存在于海鞘中的膜海鞘素 (didemnin) 为强的抗 肿瘤、免疫抑制剂; 鲸鲨软骨中提取的 6-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 A)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从黄海葵提取的新型强心药物海葵毒 (anthoplearin) A 和 B等。


头孢菌素钠 (cephalosporin natrium) 为 海洋微生物中发现并开发成功的第一个 “海洋新抗”,开创了开发海洋新抗生药 的先例。 海绵中获得海绵尿嘧啶核苷 (spongouridine),后研究成功合成方法, 获得有效抗癌药物阿糖胞苷 (arabinoside cytosine, Ara-C),目前在市场上获得广 泛应用。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药物学试卷A 答题要点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药物学试卷A 答题要点

《海洋药物学》试卷A答题要点药学07级、08级;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海洋天然产物的概念及其内涵海洋天然产物:源于海洋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来源:源于海洋的天然产物;源于海洋生物的天然代谢产物。

分子大小:主要指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相对分子质量1000以下);也包括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

含量与组成:一般含量低微,且易变。

生物学作用:化学防御(威胁或捕食、毒性、拒食、阻止消化)及种间化学物质(种间竞争或相克、防附着)、幼虫附着、引诱物质、信息素(生物群落)。

自我合成,摄取(修饰或不修饰),借助其它共生物。

2.海洋天然产物的生物来源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生物范围主要包括海洋植物、低等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种群。

迄今为止,已从海绵、海鞘、软珊瑚、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苔藓虫、海藻、微藻、细菌、真菌等各类海洋生物中分离获得各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

3.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一般方法采样,样品鉴定,样品提取、分离,化合物结构鉴定,药理活性测试,构效关系研究。

4.例举6种热带珊瑚礁药用生物软珊瑚,柳珊瑚,海绵,海鞘,苔藓虫,海星,海参,海兔等。

5.极端微生物资源特点和对海洋药物发现的潜力海洋细菌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了不同的生存条件。

例如,深海微生物的环境:高压(最大可达1100个大气压),低氧,深海海底温度低于0ºC, 高酸性(pH<2.8),热泉附近海水的温度又可达到100ºC。

深海热泉环境的特殊性,其中蕴含的大量特有的微生物,是海洋天然产物开发的重要资源。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从海藻和海兔中卤代单萜的生源关系角度简述其化学生态学关系。

从红藻中发现了一系列环状单萜和链状单萜,而且大多为多卤素取代。

从红藻Plcamium angustum中分离出了一系列环状卤代单萜化合物;之后,在海兔Aplysia Punctata 中也发现了很多结构相似的卤代单萜化合物。

海洋药物学最终打印

海洋药物学最终打印

一、海洋天然产物1.海洋天然产物定义:源于海洋生物的代谢产物,一般指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包括萜类、生物碱大环内脂、皂苷类、甾体、聚醚类、肽类、核苷类等。

一般含量低微,具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作用。

2.海洋生物的特点:①生活环境与陆生生物迥然不同:有一定的水压、高盐度、小温差、有限的溶解氧、有限的光照及化学缓冲海水体系;②次级代谢产物较陆生生物独特新颖:新陈代谢、生存繁殖方式、适应机制具有显著特性;③化合物结构独特、生物活性多样;④开展海洋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3.目前海洋生物生物活性研究的主要领域①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用海洋生物②具有抗癌活性的海洋生物③抗微生物感染海洋生物(50年前第一个海洋生物抗生素—头孢菌素,开创了开发海洋新抗生素的先河)4.海洋天然产物生物来源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生物范围:海洋植物、低等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5.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状况①生物来源:海绵、海鞘、软珊瑚、软体动物、苔藓虫、棘皮动物、海藻、微藻、细菌、真菌等各类海洋生物(共22门,2,000余属,3,500余种)②结构类型:萜类、生物碱、大环内酯、皂苷类、甾醇、聚醚类、生物碱、肽类、核苷类、杂环、酰胺类、喹啉酮类、有机酸类、多糖、蛋白质、脂肪酸③结构特点:多卤素(氯、溴、碘及氟)取代;多含氧、氮及硫等;多氧、氮④生物活性:靶点: 离子通道、信号转导通路(PKC)、微管蛋白、DNA等活性: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镇痛、镇静、抗炎、抗辐射、抗凝、抗栓、治疗心肌缺血、脑缺血、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炎6.海洋天然产物的特点①存在大量含卤有机物。

海水中的卤素不仅能进入各种结构的化合物中,而且在各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溴离子诱导作用产生的分子环化或重排。

②结构独特复杂多变且生物活性超强。

海洋毒素:河豚毒素(生物碱);刺尾鱼毒素(聚醚梯类)。

二倍半萜:在陆生生物中比较罕见,但在海洋微生物和海绵中却较多。

化学海洋学期末复习资料

化学海洋学期末复习资料

营养盐:海洋植物与动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H C O N P Si Mg Cl、K、S、Ga、Fe、Zn、Co、Cu、Se 海水中营养盐的来源:大陆径流的输入、大气沉降、海底热液作用、海洋生物的分解开阔大洋、沿岸和河口区水体中各种形态氮的分配情况(氮在大洋中和河口区的存在方式)图:对于海洋的不同区域,各种形态的氮的含量及其之间的分配是不同的,在开阔大洋深层中,氮主要以NO3—和NO2—形式存在,其比例占到92%,其余的以溶解有机氮形态存在。

而对于开阔大洋表层水,氮主要存在于DON中(83%),其次是PON(7%),在接下来是NO3—+NO2—(5%)和NH4+(5%).到沿岸海域和河口区,NO3-+NO2-的比例明显比大洋表层水来得高,其比例分别为45%和31%,DON 所占比例降至18%(沿岸海域)和13%(河口区).NH4+的比例随离岸距离的减少越来越大(沿岸海域为34%,河口区为48%)沿岸海域与河口区POM所占比例与开阔大洋表层水差别不是很大,分别占3%(沿岸海域)和8%(河口区)海洋氮的循环:(122)氮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和垂直分布(图)全球海洋表层水中no3—的空间分布,在中、低纬度大部分海域,表层水中的no3—的浓度均很低,但在南大洋、亚北极太平洋与北大西洋,表层水具有高浓度的no3—,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法完全利用这些营养盐,使其在任何季节呈现缺乏的状态,这些区域被称为高营养盐、低叶绿素海域(HNLC区)垂直分布图给出了北大西洋与北太平洋no3-垂直分布的典型特征,表层水中no3—浓度很低,而深层水中较高,no3-浓度在真光层底至1000m之间的深度存在明显的浓度梯度,且北太平洋深层水no3—浓度高于北大西洋深层水.沿全球热盐环流的路径,深海水中的硝氮含量是逐渐增加的,原因在于伴随着水体年龄的变“老”,积累了由有机物再矿化释放的硝氮海洋生物固氮:是指海洋中的某些原核生物通过固氮作用将N2转化为N化合物的过程深水层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控制氮循环的的主要过程硝化作用:在氧化性海水中,氨极易通过海洋细菌的作用被氧化成NO2—,并进一步被氧化成NO3-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在溶解氧不饱和的海水中,一些异氧细菌会将NO3—作为电子接受体以代谢有机物,从而将部分no3-还原为no2-,并进一步还原为n2,该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条件:(1)亚氧或缺氧;(2)大量的有机物存在海水中的总磷(TP)可分为颗粒磷(PP)和总溶解磷(TDP),在大多数开阔海洋环境中,TDP储库一般远远超过PP储库。

海洋药物化学知识点

海洋药物化学知识点

海洋药物化学知识点海洋药物复习知识点-海洋091班,WHY考试重点一、填空1、有药用价值的藻类: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

2、新药研究的两个阶段:药物发现和药物开发新药品种:海洋生物中药、天然药物;海洋生物的化学药品;海洋生物制品3、我国药品安全性评价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GA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GM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药品供应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 GSP)4、红树植物的特点(1)具有胎生特征(2)根系奇特(3)富含单宁(4)叶片具有高渗透压,次生木质部结构中导管直径小,分布密度大:有利于从海水中吸收水分。

5、寡糖制备方法:酸水解、酶水解、氧化降解、微波降解6、海洋生物所处生长环境的特殊性?海洋环境特点:低温、少氧、缺光、高盐、高压;高盐、高压、低温和无光照的封闭体系中,导致海洋生物在新陈代谢、生存系列方式、适应机制等许多方面具有显著的特性,集中体现在机体内含有许多结构特殊的生命活性物质和代谢产物。

7、药物的设计包括哪几类?基于小分子的药物设计(Ligand-based drug design, LBDD):根据现有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与活性关系(SAR)的分析,建立定量构效关系(QSAR)或药效基团模型,预测新化合物的活性。

基于受体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药物设计(Structure-based drugdesign, SVDD):根据受体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的三维结构(晶体结构、核磁共振结构、低温电镜结构或计算机模拟结构)用理论计算和分子模拟方法建立小分子-受体复合物的三维结构,预测小分子-受体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受体结合(活性)口袋互补的新分子8、海带的工业产品有哪些?褐藻多糖、褐藻胶、褐藻糖胶、甘露醇、含氮化合物、药用生物碱、藻胆蛋白、褐藻多酚、海藻维生素、海带氨酸二、简答1、海洋药物(marine drugs)定义特指以海洋生物和海洋微生物为药源,由于其生存在高盐、高压、缺氧等艰难而苛刻的环境中,而形成并产生了一些结构独特而药理作用显著的海洋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它们对人类多种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将其研制而成的药物。

《海洋药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药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药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目标海洋药物学是一个新兴的药学分支学科,它以研究海洋药物资源分布、储量、药性、临床应用以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作为主要任务。

通过理论教学,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对海洋药学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情况如表2所示: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五、实践环节及要求无六、学时分配各章节的学时分配如表4所示。

七、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该课程期末考核撰写药物设计在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的综述。

该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学期总评成绩使用百分制评定,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比50%;期末考核成绩,占比50%。

平时成绩包含6项考核项目,总占比50%;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包括但不仅限于课程思政实践(占5%)、课后作业、出勤、课堂练习与讨论、课堂互动、文献阅读报告等。

各部分的具体评价环节、关联课程目标、评价依据及方法和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如表5所示。

2.各个考核项目的详细评分标准八、教学资源九、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每一个课程目标(含思政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其中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算法如下:1、使用教学活动(如课程思政实践、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单元测验、演讲汇报、课堂讨论、互动、阅读报告等)成绩或期末考试部分题目得分率作为评价项目,来对某个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2、为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要求对每一个课程目标的评价项目选择超过两种;3、根据施教情况,评价项目可以由教师自行扩展,权重比例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4、对某一个课程目标有支撑的各评价项目权重之和为1;5、使用所有学生(含不及格)的平均成绩计算。

十、说明本课程大纲自2019级开始执行,生效之日原先版本均不再使用。

现代海洋药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海洋药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熟悉海洋药物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海洋药物研究的趋势。
第二章海洋药用生物资源
掌握常见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海洋动物;
掌握常见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海洋植物;
掌握常见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红树林;
掌握常见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海洋微生物;
了解其他海洋生物资源;
熟悉海洋中药资源。
第主要方法;
熟悉海洋天然产物-酚类化合物
熟悉海洋天然产物-多肽类化合物
第七章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掌握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情况
掌握作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情况
了解抗菌、抗病毒和抗老年性痴呆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情况
熟悉海洋生物毒素的研究与开发情况
掌握海洋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情况
了解其他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第八章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掌握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结构解析技术之一:紫外和红外光谱
了解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结构解析技术之二:质谱
了解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结构解析技术之三:NMR
第六章海洋天然产物
熟悉海洋天然产物-萜类化合物
熟悉海洋天然产物-甾体类化合物
熟悉海洋天然产物-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熟悉海洋天然产物-聚醚类化合物
熟悉海洋天然产物-生物碱
我校具有药学的学科优势,因此,要适当安排讲授海洋本草的内容,讲解传统中药典籍中特别是《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海洋中药,突出海洋中药复方的特点和优势,还要强调海洋中药和保健品的研制和开发思路
课程内容及进度(按教学章节编写):
第一章绪论
掌握海洋药物和海洋药物学的概念
了解海洋药物研究的对象、海洋药物研究简史;
了解海洋生物样品活性筛选总论
掌握海洋生物样品活性筛选最新方法
熟悉海洋生物样品活性筛选各论(抗菌、抗炎、抗肿瘤等)

渔药药理学期末考点整理

渔药药理学期末考点整理
14) 预防作用 :渔药达到预防或减少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作用 。
15) 不良反应 ; 凡是与用药无关,并可能对水产动物产生有害或与治疗目的无益的作用。
16) 水产疾病的十六字方针 :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
17) 副作用 :是指渔药在常量剂量治疗时,伴随治疗作用出现的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较轻微,是可逆性的机能变化。
渔药的药物剂量
在一定范围内同一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药物的效应随之增加或减少, 药物的这种剂量或浓度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治疗量、极量、最小中毒量、中毒量、最小致死量和致死量
无效量 :指因为剂量过小,用药后不能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应用药物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也称为阈剂量。
25) 被动转运 :顺浓度,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易化扩散、水溶扩散、脂溶扩散;主动转运:需要能量、逆浓度、载体饱和性、选择性和竞争性抑制现象 。
26) 毒理学实验 :一般毒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蓄积性毒性实验和亚慢性、慢性毒性实验)特殊毒性实验(繁殖实验、致畸实验、致突变实验、致癌实验) 即 “ 三致 ”
8) 渔药的给药方法 : 挂袋法(食场消毒区)、浸洗法(小容器短期)、遍洒法(全池)、浸沤法(草药上风口)、涂抹法(体表患病)、口服法(药饵)、口灌法、注射法( 腹 腔 、 静脉注射 ) 、间接注射法
9) 局部作用 :是指渔药停留在用药部位时所发生的药效,如外用消毒剂、杀虫剂等。
10) 吸收作用 : 也称全身作用,指药物通过水产动物的吸收进入体液循环后而到各组织器官所产生的药效总和,如内服用药。
最大效应 ( 效能, Emax) 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
个体差异

生物制药--考试重点

生物制药--考试重点

海洋生物制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海洋生物制药是当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的生物医药科学领域,是新兴的制药工业的分支学科,是研究海洋生物的药物来源、分布、形态、鉴别、采集加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制剂、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应用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

本文阐述了在对海洋生物制药历程与意义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海洋生物制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关键词:海洋生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海洋生物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具有许多结构新颖、活性奇特的化合物[1],其中许多化合物如抗肿瘤、抗病毒、抗感染、抗血脂与降胆甾醇物质、降血压物质、海洋生物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正是人类渴望获得的,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对开发新药具有巨大的研究和使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已涉及到生物、医药、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从海洋生物中发现活性天然产物,并将其开发成新型药物已经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2],海洋生物制药已成为一个崭新的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市场前景。

一、海洋生物制药的研究现状目前已经从各类海洋生物中发现了3万种以上的活性物质,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了许多海洋生物药物,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艾滋病、抗菌、抗病毒、延缓衰老及免疫调节功能等。

现已开发的海洋药物[3]已在治疗癌症、艾滋病、心脑血管病、早老年痴呆症等一些至今仍困扰人类的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目前,海洋药物研究的重点领域有:1、抗肿瘤海洋药物的研究海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在海洋药物研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癌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从海洋生物中获得的抗癌活性物质或对其结构改造所得的化合物,可被制成毒性低、疗效高的治疗药物。

因此,海洋药物已成为寻找新的抗癌药物的一个最有希望的药源。

据报告显示,现已发现海洋生物提取物中至少有10%具有抗肿瘤活性,现已分离到的具有抗癌活性的物质包括从海绵、海鞘、软珊瑚、海兔等海洋生物中得到的尿苷、酰胺类、聚醚类、萜类、大环内脂、环肽、直链肽等多种化合物。

海洋 天然药物化学

海洋 天然药物化学

N
P399:66
又如软体动物海兔中得到的环肽kahalalide F对结 核杆菌具有极高的抑制活性。
第五节 C15乙酸原化合物
由乙酸乙酯或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 从十六碳-4,7,10,13-四烯酸衍生而来的十五 个碳原子的非萜类化合物。


结构比较简单,往往含有O或其他卤素元素。
有直链型和环状之分。
O COOR1
OR2
R1=R2=H
R1=CH3,R2=Ac
极大地激发了科学家对来自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兴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70年代
Drugs from the sea 卤代的萜类化合物以及卤代的C15乙酸原类 化合物
1980年代
随着各种二维核磁技术以及软离子质谱技术 (如FAB-MS/MS和FD-MS/MS)、单晶X衍射
具有抗癌活性的海洋生物
NCI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部分海洋药物 药物名称 Ectrinascidin 743 生物来源 红树海蛸 (ecteinascidia turbinate) 截尾海兔 (dolabella auricularia) 多室草苔虫 (bugula neritina) 黑色软海绵 (Halichondria okadai) 海绵
O O O H HN S O OH
具有很强的毒鱼活性。
P391:14
三、多聚内酯类
特点:大环内酯环上具有一个以上的酯键。
如来源于红藻Varicosporina ramulosa的colletodiol.
O OH O OH O O
P392:18 又如从海洋微生物Hypoxylon oceanicum中 分离得到的15G256δ具有抗真菌活性。

海洋生物制药考试题型与资料.docx

海洋生物制药考试题型与资料.docx

《海洋生物制药》复习题型资料一、名词解释:1.海洋生物制药:系指应用海洋药源生物具有明确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按制药工程进行系统研究,研制成为海洋药物的制药工程。

是药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标志着医药学与海洋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2.海洋生物新药的中试生产:即中间放大试验,就是依据实验室研究的制备方法,采用尽可能与常规生产近似的设备和工艺路线进行的小批量生产实验。

它是新产品研究过程中评价实验室处方与制备方法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重要环节。

3.药物动力学:也称药代动力学或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量变过程的规律,采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消除的量变特征,特别是研究药物在体内房室中的量变规律。

4.首过效应:在口服给药时,药物到达体内循环前在通过肝脏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药物可被肝脏代谢或被肝组织蛋白结合,导致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将少于吸收的量的现象。

5.药物动力学模型:为了描述一个复杂的体内过程,需要对药物的体内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假设,赋予一定模型,并以数学形式来表示,以简单的数学方程式反映出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即用数学模型来拟合药物的吸分布和消除过程。

主要有房室模型、生理模型。

6.临床实验规范(GCP):用来规范以人体为对象的临床实验设计、实施、进行和总结,以确保临床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符合医学伦理道德标准。

7.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是规范药品非临床研究中实验设计、操作、记录、报告、监督等一系列行为和实验室条件的管理规定,是国际上通行的对药品(人用、动物用)、工业化学品、杀虫剂、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法规。

二、选择/填空:1.研发海洋生物新药的思路与途径:从海洋生物中筛选天然活性物质,研究活性物质的构效关系,结构改造(分子修饰或人工半合成),转基因生产。

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多肽类、氨基酸及海洋生物酶,多糖类;生物碱(河豚毒素等);不饱和脂肪酸类;不饱和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67年,美国海洋技术协会在罗德岛大学主办的专题讨论会题为“向海洋要药”,从此,海洋药物研究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2、海洋药物研究中样品采集方法主要包括潜水采集、拖网采集和机械手深海采集等。

3、海洋药物研究常用有机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甲醇。

4、海洋微生物是现代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普遍认为海洋环境的特殊是造成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多样性的原因,海洋环境特殊性包括高压、高盐、低温、低光照等
5、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海洋药物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吸收、分布、代谢等。

6、结构鉴定是海洋药物研究的重要环节,海洋天然产物结构鉴定的方法包括核磁共振、质谱、圆二色谱等
7、活性筛选是海洋药物研究的关键技术,筛选效率与实验设计直接相关,海洋药物筛选方法包括细胞水平筛选、酶抑制剂筛选、对动物的影响活性。

8、质谱是分析样品在质谱仪中经高温气化,在离子源受到一定能量冲击产生离子,然后经质核比顺序分离并通过检测器表达的图谱,质谱离子源类型包括电子轰击、化学电离、快原子轰击。

9、海洋药物研究中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绝对构型研究的方法包括Mosher法、X-ray衍射和旋光谱等
10、海洋微生物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其代谢产物结构各异、功能不同,因此,海洋微生物药物研究首先需要进行微生物分离,常用微生物分离方法包括稀释分离、划线分离、细胞分离
11、当代海洋天然药物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海洋植物、低等无脊椎动物和海洋微生物三大种群。

12、海洋活性物质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强烈,但其含量往往极低,因此,药源问题是制约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一个关键因素。

13、海洋药物抗菌活性筛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抗细菌药物筛选、抗真菌药物筛选和抗支原体药物筛选。

14、常用海洋真菌培养基包括马丁培养基、察氏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和葡萄糖—麦麸—昆布糖海带粉琼脂培养基四种。

15、我国有着悠久的海洋药物应用历史,但通常认为美国是最早开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国家,欧洲是最早开展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地区之一。

16、当目前为止,海洋药物研究取得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其中膜海鞘素是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癌海洋药物;基于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并进行结构改造得到的用于治理急性白血病及消化道癌的第一个抗嘧啶药物是阿糖胞苷。

17、我国是海洋大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生物治疗疾病的国家,《尔雅》是目前已知最早记载利用鲍鱼、海藻治疗疾病的古籍;作为我国古代医药典籍的集大成者,《本草纲目》收载记录了1892中药物,其中来源于海洋的有近90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本草《唐本草》记载了珊瑚入药,认为其具有明目、镇心、止惊等功效。

18、Et-74的研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9年,当时,在海洋食品药品论坛上,第一次报道了加勒比海被囊类动物Ecteinacidia turbinate具有较高的抗癌作用。

19、由于海洋药物研究的高风险、高投资,其研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个制药企业合作开发的现象,Yondelis作为首个海洋源性的抗肿瘤生物药物,是由西班牙Zeltia公司和美国强生公司联合研制的。

20、萜类化合物是一类活性高、分布广的海洋天然产物,其中海洋二倍半萜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当前二倍半萜类2/3来自海绵。

21、海洋毒素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特异选择性,是海洋药物研究的热点成分,其化合物类型较多,其中西加毒素、刺尾鱼毒素及沙海葵毒素是聚醚类化合物。

22、海参是传统的海洋珍品,具有较好的滋补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为海参皂苷。

23、在2004年12月22日,美国FDA通过了海洋多肽芋螺毒素ziconotide的药物审批,使其成为第一个上市的海洋药物,上市后其商品名为prialt。

24、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85年,由管华诗院士主持完成海洋多糖药物——藻酸双酯钠上市销售,成为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

25、海洋天然产物生物全合成是当前海洋天然产物全合成的一个新领域和热点,其主要包括生物合成机制研究、大片段基因簇异源表达、组合生物合成和基因组分析等四个方面。

26、海洋天然产物全合成是当前药物合成领域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其中,1994年哈佛大学Kishi课题组完成的沙海葵毒素(即PTX)的全合成工作,被誉为有机合成化学界的珠穆朗玛峰。

27、不饱和脂肪烃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其中鱼油主要有有效成分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为DHA、而二十碳五烯酸简称为EPA,是两种重要的主要来源于海洋的活性不饱和脂肪酸。

28、前药是指一类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而产生药理作用的化合物。

29、软药是一类本身具有治疗活性,在体内以可预料的和可控制的方式,代谢成为无毒和无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的药物。

30、孪药指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接,缀合成的新分子,在体内代谢生成以上两个药物而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活性或产生新的药理活性,或者提高作用的选择性。

31、硬药是指在体内不能被代谢,直接从胆汁或肾排泄的药物,或者是不易代谢,需经过多步氧化或其他反应而失活的药物。

32、生物电子等排体是指一些原子或基团因外围电子书面相同或排列相似,而产生相似或拮抗的生物活性并具有相似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分子或基团,
33、透析法是利用无机盐、单糖、双糖等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膜(透析、超滤、反渗透等),而大分子物质不同通过膜的性质,而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

34、海洋次生代谢产物的特点包括:
1)分子结构特点表现为分子骨架的重拍、迁移和高度氧化,分子结构庞大、复杂、分子中手性原子多;
2)生物活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药理生物活性,这些显著的生物活性显示出海洋药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潜在药用前景。

35、海洋药物研究一般方法的内容包括:海洋生物样品的采集;活性筛选与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化合物的结构优化及构效关系研究、临床前药理和毒理研究及临床试验等。

36、HPLC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优势为: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泛,特别适合大分子、高沸点、极性大、稳定性差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和制备工作。

37、海洋先导化合物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优化靶标分子的选择性或特异性;用细胞或功能性试验评价活性和强度;提高化合物的代谢稳定性;整体动物的药代动力学试验;改善溶解性和化学稳定性;调解化合物的脂分配性;提高安全性。

38、高通量筛选主要包括五个子系统,分布为:高容量样品库系统、自动化操作系统、高灵敏度检测系统、高效率数据处理系统和高特异性药物筛选系统
39、高内涵筛选的组成主要包括荧光显微系统、自动化荧光图像获取系统、检测分析仪器、图像处理分析软件、结果分析和数据管理系统
40、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应该包括海洋中所以生物类型,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当前主要类型包括:海藻、刺胞动物、多孔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和海洋微生物。

41、海洋新药临床前试验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药学研究:其中涉及新药化学结构或组分、制备工艺、制剂处方、理化常数、纯度检查、含量测定、稳定性监督等
2)药理学研究:包括一般药理学研究、主要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
3)毒理学研究:包括急性毒性研究、长期毒性研究
4)药物生产工艺研究:包括生产工艺设计、选择、革新、审议等方面
5)药物代谢研究:主要包括代谢物鉴定研究
新药临床研究是根据主管部门要求开展临床试验,主要包括四期,其中I、II、III期临床试验在新药批准上市前进行,IV期为上市后的临床试验
1)I期临床试验为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研究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2)II期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主要是初步评价对目标适用证患者的治疗作用
3)III期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的确证阶段,主要是验证药物疗效及分析其安全性的试验4)IV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并临床广泛使用的最初一段时间内进行的应用研究,主要是进一步考察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I、II、III期临床试验是补充和延续,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