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与国家力量
《海权论》读后感
《海权论》读后感《海权论》是英国海军史学家马汉所著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世界海军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海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为我们理解海军力量的本质和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海权论》中,马汉首先对海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指出海权是国家在海洋上的权力和影响力。
海权不仅仅是一种军事力量,更是一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综合体现。
他认为,海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独立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历史上各大海权国家的发展和衰落进行分析,马汉揭示了海权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强调了海军力量在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中的重要性。
在阐述海权的重要性的同时,马汉还对海权的实现和维护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观点。
他认为,海权的实现需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保持海军力量的优势地位,控制海洋航道和海上资源,保护国家海外利益等。
同时,他还强调了海权的维护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谈判和合作,避免冲突和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通过阅读《海权论》,我深刻感受到了海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海权不仅仅是一种军事力量,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才能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同时,海权的实现和维护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和谈判,避免冲突和战争,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总的来说,马汉的《海权论》是一部思想深刻、观点独特的经典之作,对我们理解海权的本质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海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怎样加强我国的海洋建设?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地理单元的总称,它是由洋、海、海湾、海峡等部分组成,面积为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的71%。
海洋不仅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后空间,也是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舞台。
伴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加速调整以及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大幅增长,海权竞争再度成为国际焦点,态势渐趋激烈。
从国土构成上看,中国是一个海陆复合型国家,不仅有数万公里的陆上边界,也有着漫长的海上边界。
海洋承载着中国崛起的诸多重大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
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和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互为一体。
中华民族的崛起,必然是一个呼唤海权的时代过程。
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
西方国家及南亚部分国家对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中国海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在应对马六甲困境问题中的努力正体现了海权问题的深刻影响。
当前,中国强调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断强调“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从而为捕捉和利用机遇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权问题在政治上的认可与重视必然实现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得到发展,其国际政治地位、政治安全也必然得到提高。
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近代以来,海权发展与海洋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一直是中国海洋事业发展乏力的固有弊端,并且对中国经济海洋的思维观念造成消极影响。
为适应现代海洋经济发展要求,正确认识海权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中国需要转换思路,重点不应放在盘算减少本来已经非常低的海军国防投入,而是寻找思路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提高它的综合国力贡献率,进而为海军力量的发展提供动力,依靠强大的海军力量确保海权问题的稳固。
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
传统安全是国际关系的主题,一般指与国家间军事行为有关的冲突.传统安全主要指的是国家安全,主要是指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安全。
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
海权论读后感500字
海权论读后感500字摘要:一、引言二、海权论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三、海权与国家利益的关联四、海权发展的现状与挑战五、我国海权发展的战略思考六、结论正文:海权论读后感500字近日,我阅读了著名军事家马汉的《海权论》,这部著作阐述了海权与国家兴衰、民族繁荣的密切关系,让我深感启发。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读后感想。
首先,海权论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马汉在书中指出,海权是指国家在海上拥有的力量,包括海军、海洋领土、海洋交通线等。
在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竞争已从陆地转向海洋,海洋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载体。
谁掌握了海权,谁就掌握了国家发展的主动权。
其次,海权与国家利益的关联。
海权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拓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国家要实现繁荣富强,必须拥有强大的海权。
历史上,英国、德国等海洋强国凭借海上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积累财富,推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
而一些内陆国家,如俄罗斯、中国等,也在努力发展海权,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海权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当前,我国海权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海上安全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周边海域领土争端尚未解决,海上安全压力不断增大;二是我国海军建设相对滞后,与世界一流海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是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任务艰巨,需要加强海洋权益维护。
面对这些挑战,我国应积极应对,制定合理的海洋发展战略。
一方面,要加强海军建设,提高我国海上力量。
加强海军装备研发,提高海军作战能力,确保国家海上安全。
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维护海洋和平与稳定。
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海上领土争端,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
总之,海权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应充分认识发展海权的紧迫性,加强海上力量建设,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同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海权,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富强。
制海权之争英德舰队的较量
制海权之争英德舰队的较量制海权之争:英德舰队的较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制海权一直被视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象征。
而英德舰队的较量,则成为了近代史上最为激烈和具有标志意义的制海权之争。
本文将着重分析英德舰队之间的对抗和竞争,以及这场较量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背景介绍英国和德国作为当时世界两大海军强国,其延续数十年的海军竞争始于19世纪末。
在此之前,英国一直享有制海权的地位,其皇家海军是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而德国,作为崛起的新兴大国,渴望通过建设强大的海军来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二、英德舰队之间的军事竞争1. 军备竞赛英国和德国相继启动了巨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致力于扩充各自的海军力量。
英国开始加速建造无畏舰、巡洋舰和潜艇等现代化战舰,德国则紧随其后,不断提升自身海军建设的速度和水平。
2. 军舰设计与技术创新英德两国海军为了提升舰队的战斗力,分别进行了众多的军舰设计与技术创新。
英国通过引进新的推进系统、火炮和装甲材料等,着力发展强大的海军建设。
而德国海军则致力于潜艇的发展和创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具备长航程和攻击能力的柴油动力潜艇。
三、英德舰队的较量对世界格局的影响1. 触发其他国家的军备竞赛英德舰队的军备扩张行动引发了其他国家的警惕,触发了更多国家的军备竞赛。
法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纷纷加快军事现代化步伐,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海军实力,世界范围内的军事竞争进一步加剧。
2. 世界格局的动态调整英德舰队之间的较量直接促使了战略格局的重新调整。
英国和德国都试图扩大自己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地理上的优势。
这场较量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英德之间制海权争夺的新阶段的开始。
四、制海权之争的启示1. 制海权对国家安全和地位的重要性英德舰队之间的较量再次证明了制海权对国家安全和地位的重要性。
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能够保障国家的海上通道和海外利益,提升国际地位。
2. 科技创新与军事竞争的密切关系英德舰队之间的较量也显示了科技创新对军事竞争的影响。
海权构成要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海权构成要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海权作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各国政府和军事战略学者的关注和探讨。
在当今国际格局下,海权对于国家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深入理解海权构成要素对于国家的战略决策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海权的定义和重要性,海权构成要素的概述以及海权构成要素的分析展开研究,希望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深入剖析海权的内涵和实质,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海权构成要素的分析,能够帮助国家更好地制定海洋战略,提升海军实力,并对未来海权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国家的海洋事务发展和国防军事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海权构成要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将探讨海权的定义和重要性;第二小节将对海权构成要素进行概述;第三小节将深入分析海权构成要素。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海权构成要素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发展,并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能够全面系统地探讨海权构成要素的相关内容,使读者对海权构成要素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海权构成要素的重要性和影响,通过对海权定义和构成要素的概述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海权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海权构成要素的分析,我们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海权的本质和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未来海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同时,本文也旨在展望海权构成要素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国家海权战略的长远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终,通过对海权构成要素的深入分析和讨论,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海权的全面理解和认识,促进国家海权战略的健康发展和国际海洋秩序的稳定和和平。
2.正文2.1 海权的定义和重要性海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海洋上的控制力量和能力。
试析马汉的海权论对国家权力的重要性
,
,
国家财 富 的输 送 带
,
因此
有 了 和 平 的 贸易 和 海运
海军 才 能 自然地 健
海权 国家 必 须
,
“
真正 建 立 在 一 种 广泛 的
。
康地 成长
个 体系
主张
,
,
才 有牢 固 的 基 础
。
平时 贸易的基 础 之 上 霸 权建 立 的成 功 同时
, ,
从 事 商 业的 习性 往 往 必 然 是 依 靠 无 须多 言
促 进贸 易 和 追 求 利 润 的 各 种 线索具 有敏 锐 的 嗅 觉
未来任何 地方需 要殖 民 化 方
”。
如果
的发 祥地
”
,
增 加 自己的 资源
又 可 以用
不 必怀 疑
,
美 国 人将会 把他
来 减 少敌人 的资 源
们 在 自治 和 独 立 发 展 方 面 的 协 作 传统 才 能 带 到 这 些 地
与海 洋有 关 职业群 体 方 面 是 欠 缺 的
业 的 人 口 基础
民 族特 点
。
但 在其旗 帜 保 护 下
庞大 商 船 队 是 海 运 存 在 的必 备条件
,
因 为 自古 以 来
。
商
,
的 大规 模 商 业最 迅 速 的 和 最 恰 当地打 下 了 足 够 的 以 海 为
。
船 队 是 国 家贸 易 的 主 要 工 具
切断敌 人 的 海上 交 通 线
,
夺取
。
强 大 的 海军且没 有 均 匀 地分 布 到 它必须保 护 的 沿 海 地 区
贸易中转 站
殖 民 地 和 活 动 基地
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
1.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中国近代有两次差点陷入亡国灭种的深渊:一次是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后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另一次是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
在这两次灾难中,中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都与丧失制海权有着密切的关系。
温故知新,著名学者张文木指出,为了统一台湾,为了保护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命脉,为了捍卫我们日益巨大的海外利益,中国必须发展强大的海权。
1.1.制海权是造就现代大国兴衰的重要杠杆从经济史来说,人类迄今经历的所有经济形式可概括为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从军事史来说,制陆权与制海权是造就古今大国兴衰的重要杠杆。
中世纪国家是依靠地区性和封闭条件下的资源配置维持的。
在这样的资源配置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国家,便会形成地区性贡赋体系中的中心国家,并保持其大国的地位;而保持这样地位的国家的军事前提就是强大的制陆权,比如古代埃及、中国、印度、巴比伦都曾是这样的国家。
到了近代,特别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市场和利润成了生产的导向,此时国家兴衰取决于其在资本全球化和资源全球性配置中的地位。
既然世界资源配置方式已突破中世纪的地域性封闭性质并转化为世界性的开放方式,而海洋又是畅流世界各个角落的最便捷的载体,那么从军事上控制海上主要战略通道即掌握制海权,就成为大国控制世界资源并据此保持其大国乃至霸权地位的主要方式。
同样,新兴国家也正是通过优先发展海军并争取与大国平等分享海权利益而进入大国行列的。
比如英国与西班牙的海上较量、美国与英国、西班牙的海上较量的结果都是这样。
当然,后来又出现制空权、制太空权(外层空间)的军事技术革命,但其性质还是服务于制陆权和制海权的。
在21世纪的今天,建立在卫星信息监控技术和导弹远距离精确打击与准确拦截技术的制海权,仍是国家兴衰的决定性杠杆。
美国在20世纪末发动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及21世纪初的阿富汗战争中取得的军事胜利,就是很好的说明。
要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在军事上要赶上军事技术革命。
热点专题八 海权视角与大国担当 导学案 高三历史(通史版)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八:海权视角与大国担当【热点链接】公元2022年6月17日,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日子,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
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
距离上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下水仅过去了短短5年时间,这次新下水的航母福建舰与前两艘航母不同,它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艘平直通飞行甲板的电磁弹射航母,也是世界上第二艘采用电磁弹射的航母。
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福建舰的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近代以来,由于海权意识的淡薄和海军的落后,给中国带来了无数难以磨灭的屈辱,而在中国海军的航母之路上,历经的艰难险阻不计其数。
但在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探索中,中国历经100多年后,终于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航母之路;至此,向近代以来,那些为中国海军捐躯,为中国航母事业艰苦奋斗的先驱、英雄们致敬!一个国家、民族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对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的能力,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又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们对海洋价值的认识程度。
21世纪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海洋世纪,保障海权成为我们的重要共识。
【知识链接】一、马汉(1840-1914)的“海权论”(一)主要观点1.海权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2.海权在于国家海军和海上力量。
(二)提出背景1.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海上殖民扩张2.海上贸易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3.工业革命进行,欧美国家经济技术优势明显(三)获得海权,大国崛起的事例近代西方国家的崛起多是从掌握海上霸权开始的。
如英国,16、17世纪,政府与海盗相勾结,从事海上贸易和掠夺。
通过一系列商业战争,到18世纪中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殖民掠夺和商业活动成为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一)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1.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3.从1405年到1433年,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4.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由海权的重要性来浅谈我国的海权问题
浅谈维护海权的重要性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脱离海洋而存在.海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海权成为事关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它的重要性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多方面。
自改革开放后,有关中国的海权受到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几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就海权问题发生很多的矛盾和摩擦,然而海洋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解决海权问题迫在眉睫,我国现在需要一个符合国情的海权发展策略。
在《海权论》中马汉首次明确的提出:“自有史以来,海权都是统治世界的决定性因素,任何国家要称霸世界,并在国内达到最大限度的繁荣与安全,控制海权为首要之务。
陆权国家,如果没有出海口,无论其国土如何广袤,最后终难免于衰亡的命运。
一个国家如果能用海军力量控制了海上平原,并保持强大的商船队,则全世界的财富资源,便都可以供他役使。
”由此可见海权对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一下便是我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防安全方面来谈谈海权的重要性:1.政治方面.在当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是隔海相望,国与国的政治实力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一些重要的海峡,港口,海湾,海上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必争之地.哪个国家掌握了这些海洋的控制权,就等于在国际上掌握了发言权,因此海权的掌握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力量强弱的代表.为了稳定增强国家的政治,近年来有关海权问题的争夺越来越严重.2.经济方面:在当今国际环境下,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逐渐加深.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一些自然资源能源的输送,都要通过海运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资源的运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并且海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要推动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各国都明白要想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必须要确保海权的掌握。
3.文化方面: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等都属于海洋文化.人类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
海权论读后感500字
海权论读后感500字摘要:一、引言二、海权论的核心观点三、海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四、海权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五、我国海权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六、海权战略的意义与实施七、结论正文:作为一名关心国家海洋发展的公民,最近我阅读了著名军事理论家马汉的《海权论》,这部著作对我国海洋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马汉的海权论核心观点是,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是其国际贸易和地理扩张的基础。
他认为,拥有强大海权的國家能更好地保护其海上利益,进而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这一观点揭示了海权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我国发展海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海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不言而喻。
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海权,不仅可以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维护国家主权,还能拓展国家利益。
从历史上看,众多国家正是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发展海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再次,海权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也十分明显。
海洋资源丰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发展海权有助于推动我国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然而,我国在海权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当前,我国海权实力与国家战略需求尚不相适应,海上安全形势严峻。
在此背景下,加强我国海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海洋战略,将海权发展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具体而言,我们要加强海上力量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海域的影响力;要加强海上维权执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世界海洋秩序。
总之,《海权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海洋战略的深刻思考。
论海权在国家经济、政治、安全中的作用
论海权在国家经济、政治、安全中的作用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
在马汉眼中,“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或者说,国家在海洋上获得的属于领土主权性质的权利,以及由此延伸或衍生的部分权利。
进入21世纪以来,“强于世界者必先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已成为社会各方的共识,把我国建设成海洋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海上通道及海权的需求成为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选择。
中国人第一次产生“海上生命线”意识,进而提出建设强大海权的要求。
“海权时代”其实是通过一次次对“陆权”的挑战才确立的。
而“海权”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发生在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可能是当时世界的“陆上霸主”,所以英法之战无异于海陆之战。
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一八○五年十月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
霍雷肖·纳尔逊将军指挥的二十七艘英国战舰在特拉法尔加角用一句“英国期望各人恪尽职守”击败了P.C.J.B.S.维尔纳夫将军指挥的由三十三艘战舰组成的西法联合舰队。
马汉先生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概括了这场战争“在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的失败者并非法国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而是拿破仑;获胜的不单是纳尔逊,而是被挽救的英国。
”不错的,这句话背后是暗示以法国为代表的陆上霸权败给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兴海上霸权。
这标志着“海权时代”的发展和前进,也标志着“陆权时代”即将结束。
回顾历史19世纪末,进入工业时代的美国飞速发展,国力迅速膨胀,美国该如何使用它的力量?一位伟大的战略家——马汉应运而生,创立了《海权论》,为美国指出了道路。
海权论读后感
海权论读后感在《海权论》中,马汉首先解释了什么是海权以及它的重要性。
他认为,海权是指国家控制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包括海军力量、海上贸易和海上交通等方面的能力。
马汉认为,海权对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没有强大的海权,一个国家就无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马汉在书中阐述了海权对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他指出,海洋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容纳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
掌握了海权,一个国家就可以通过海军力量实施全球战略,保护国家利益,并对全球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观点对于理解二战期间美国的军事战略有着重要的启示。
此外,马汉还强调了海权对国家经济和贸易的重要性。
他认为,海运是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海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掌握了海权,一个国家就可以保护自己的海上贸易路线,确保资源和商品的顺利流通,提高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除了对海权本身的探讨,马汉还对全球海洋事务和国际战略格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二战后的世界将由两个超级大国所主导,他们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海权竞争。
这一观点预示了后来的冷战格局,对于我们理解二战后世界的战略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读完《海权论》后,我对海权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海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更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家利益的体现。
掌握了海权,一个国家就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实现经济繁荣和发展。
此外,《海权论》还对全球海洋事务和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历史上的海权竞争,也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海权竞争将继续存在,而且将成为决定国家发展和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
总之,读完《海权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通过对海权的探讨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海权的重要性和为什么它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论海权的重要
其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为可匹敌的安全优势。纵观中国近代的历史你会发现,入侵者绝大部分是来自海洋的,陆地上的入侵者很少,对中国的伤害性也是有限的,只有来自海洋的敌人造成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史。从这个角度看,海权对于我们国家的重要性。没自己的海权,安全就没有,随时可能被人家入侵。再看美国,在近200年多年来, 他的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不断扩大,他现在已经控制了地球上的主要的海上的通道,并占领了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中重要的地理位置的众多的岛屿,这些岛屿坐落在海上交通线上。美国正是凭借他强大的海权,不仅充分保证了本土的安全,还把安全防线推向海外,极大地扩充了战略的纵深。
这说明了有史以来海洋在有些国家和有些人心目中所具有的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海权,一直是一个大国得以强大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个说法在英国的崛起过程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对中国海权的发展,国内外有着形形色色的观点。毕竟这是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如何判断中国海权发展及其影响的战略困惑;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转型中所出现的战略迷茫。因此,科学规划和安排海权发展战略的确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论海权的重要
起源于海洋文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重视海洋的意义,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美国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认为:“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夏威夷群岛和巴拿马地峡;海军威力=力量+位置,海军必须以‘集中’为战略法则,同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海军必须积极出击,不能消极防御。”
马汉海权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马汉海权论的主要观点包括马汉是美国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曾两度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他在1890年-1905年间相继完成了被后人称为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的影响:1793-1812》和《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其有关争夺海上主导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更是盛行世界百余年而长久不衰。
直至今天,《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仍被认为是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军事名著之一。
马汉的海权论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四点:(1)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
马汉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即海权。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马汉的这一论述最大程度的拓展了海权的内涵和外延。
他所说的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
前者包括所拥有的舰队,包括附属的基地、港口等各种设施,后者则包括以海外贸易为核心的,和海洋相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也就是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
从物质形态上来说,海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实力。
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使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此观点看,海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成为一个伟大民族。
因此,马汉的海权论实际上是论述如何通过夺取制海权以达到控制世界的理论。
(2)影响海权的六个要素:一是地理位置。
如岛国,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比大陆国家拥有更明确的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发展海权的优越条件。
二是自然结构。
致力于发展海权的国家,必须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要有许多能够得到保护的深水港湾以及深入内地的大河等条件。
三是领土范围。
国家发展海上力量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领土作为依托,领土的大小要与国家人口的数量、资源及其分布状况相称。
形势与政策之海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海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海权,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是一个大国得以强大发展的重要保证。
海权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正向海权国家转型中,这也是国家发展必然的结果。
对海洋国家来说,不存在海权和陆权哪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在整个国防体系运作中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以及随战场空间变换二者如何协作的问题。
海权能够凝聚分散的陆权势力从而形成合力,因而是陆权的"倍增器",获得强大海权的陆权帝国的影响力和寿命要远远超过没有海权的陆权帝国。
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表明,海权对陆权具有绝对的优势,掌握制海权的一方可在世界范围调动各种资源来压垮坚持陆权战略的一方。
了解海权的意义对国家发展尤其重要。
英国和美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英国曾经凭借其强大的海上力量而成为世界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
美国也正是知道了这一点,所以建立了一支具有强大进攻的强大海军。
在美西战争中打败了西班牙,接着控制了加勒比海、波多黎各和关塔那摩,并占领了菲律宾。
借助于菲律宾,美国相继吞并了夏威夷、威克岛、关岛等一连串踏脚石,走上了向亚洲扩张的道路。
其实力也从19世纪80年代的世界第二跃居世界第一位。
海权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来,海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海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二,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其广阔的海面为各国进行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海洋作为一个国家的天然保护屏障,为国家安全带来了优势。
当前,中国积极发展着“外向型经济”,而国际海权竞争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海权在各国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各国在海洋的争夺焦点向公海及国际海底区扩展;国际海洋规约体系严重缺失成激化竞争的诱因;国际海洋秩序面临深刻调整,各国在海洋问题上的合作、斗争更趋复杂激烈。
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
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
在马汉眼中,“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海权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那些称霸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
西塞罗曾经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优势。
《海权论》作者塞-马汉说: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则毫不讳言的说:控制着海洋就意味着安全,控制海洋就意味着和平,控制海洋就意味着胜利,控制海洋就意味着权力。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
从中国的地缘位置可看出,中国正处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环太平洋地带的中心地区,未来的世界怀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区。
当然在这块地区的国家间关系也是最为复杂多变,大国博弈力量多变,利益冲突也是来来往往。
中国有着300多万的海洋国土,但是中国的海军现在还仅仅停留在一支黄水海军的水平。
中国海军出入世界大洋的出口也全部被美国的两道岛链封死了。
一道是北起韩国经冲绳台湾岛菲律宾在到新加波,一到是从日本开始中间有关岛经印尼再澳大利亚,两道封锁线把中国死死的困住在大陆沿岸,大大制肘了中国海军的发展。
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世界各个大国的崛起对于依托海权战略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现在我们且不论传统意义上的美日英等海洋强国的崛起实例需要中国借鉴,就是法德传统大陆型国家依靠海洋战略支撑起大国地位的努力也值得中国学习,更是那不可一提的后起之秀印度,其强国之路也时刻秉承着“印度洋战略”。
我国海权意识的演进研究
我国海权意识的演进研究提要: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海权意识的演进历程,分析我国海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探讨我国海权意识对国家战略和海洋事务的影响,并展望未来我国海权意识的发展方向。
文章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我国海权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我国海权意识对国家战略的影响;第三部分,未来我国海权意识的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我国海权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我国海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古代中国的海洋观念主要集中在“闭关锁国”的思想中,追求的是内外隔绝的时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海洋经济的崛起,我国开始逐渐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海上势力开始成为国家力量的重要象征。
其次,在鸦片战争之后,我国海权意识更进一步得到觉醒和强化。
面对强敌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国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在海洋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最后,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权意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海洋利益的逐渐扩大使得海权意识成为国家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我国海权意识对国家战略的影响我国海权意识对国家战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国海权意识的觉醒使得我国将海洋事务纳入国家议程,加大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
其次,我国海权意识的提升促使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加强与其他海洋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我国海权意识的强化也催生了强大的海军力量,提升了我国在海上的战略威慑力。
此外,我国海权意识的觉醒对于我国的海洋外交和国际形象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部分:未来我国海权意识的发展方向面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我国海权意识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
首先,我国应加强海洋法治意识,积极维护国家在海洋领域的权益。
其次,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实力,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积极投资海洋教育和科普,增强全民海洋素质和意识。
最后,加强国内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问题,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论:本文对我国海权意识的演进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我国海权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对国家战略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揭示了我国海权意识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角色。
(形势与政策)中国经略海洋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 世界石油极限储量1万亿吨,可采储量3000亿 吨,其中海底石油1350亿吨;世界天然气储 量255~280亿立方米,海洋储量占140亿立方 米。上世纪末,海洋石油年产量达30亿吨,占 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0%。中国在临近各海域油 气储藏量约40~50亿吨。由于发现丰富的海 洋油气资源,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五大石油生 产国之一。
海洋中还有众多的鱼 虾,真是人类未来的 粮仓。据目前所知, 海洋鱼虾的蕴藏量 325吨,据估算,在 不破坏资源的情况下 ,每年可提供30亿吨 水产品,这是目前每 年从海洋中获取水产 品总量的30多倍。
煤、铁等固体矿产。 世界许多近岸海底已开采煤铁矿藏。日本海底 煤矿开采量占其总产量的30%;智利、英国、 加拿大、土耳其也有开采。日本九州附近海底 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铁矿之一。亚洲一些国家 还发现许多海底锡矿。已发现的海底固体矿产 有20多种。中国大陆架浅海区广泛分布有铜、 煤、硫、磷、石灰石等矿。
海洋资源的具体分类
水资源: 海水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 化学资源。 海水淡化 海水直接利用(海水直接利用是以海水直接代 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直接运用,包 括海水冷却、海水脱硫、海水回注采油、海水 冲厕和海水冲灰、洗涤、消防、制冰、印 染 等。)。
海水化学资源。是指从海水中提取的各种化学 元素(化学品)及其深加工技术所产生的化工 资源。主要包括海水制盐、苦卤化工,提取钾 、镁、溴、硝、锂、铀及其深加工等,现在已 逐步向海洋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一、建设海洋强国是战略思维上的重大突破
2.中国的海洋现状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构成了中华民 族的半壁江山。但受陆地中心文化的影响,海洋的重要性一直没
海权论读书心得3000字
海权论读书心得3000字《海权论》是美国海军军官阿尔弗雷德·塞耶尔·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于1890年出版的著作,对于世界海权的发展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这本书被广泛认为是海军战略学的经典之作,对于理解世界各国海军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海权论》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于海权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下面我将就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分享。
《海权论》提出了海权的定义和重要性。
马汉将海权定义为“海军力量对于国家利益的保护和扩大所产生的效果”。
他认为,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是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海权不仅仅是一种军事力量,更是一种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体现。
通过掌握海权,国家可以保护自己的海上利益,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对他国进行威慑和制衡。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海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掌握海权的国家往往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海权论》分析了海权的要素和构成。
马汉认为,海权的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海军力量和贸易航线三个方面。
地理位置决定了国家在海上的战略位置和利益分布,海军力量是实现海权的基础,贸易航线则是海权的重要支撑。
这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海权的基本要素。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条件,国家才能真正掌握和发挥海权。
《海权论》还探讨了海权的发展和演变。
马汉通过对历史上几个重要国家的海权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和经验。
他指出,海权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国家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
同时,国家还需要有合适的战略思维和战略规划,以应对不同的海上挑战和威胁。
历史上那些成功掌握海权的国家,往往都具备了这些条件和要素。
《海权论》还对海权的战略思想和实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马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原则和战略思想,包括集中力量、快速打击、保持流动和实施封锁等。
他认为,海权的实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战略思路,同时需要灵活和机动的战略行动。
明代海权的建立与发展
明代海权的建立与发展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之一,其在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中,明代海权的建立与发展尤为突出,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明代海权的建立背景明代海权的建立源于其时代所处的历史背景。
明代前期,中国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危机,其中最主要的是外族侵扰和国内分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发展海洋经济和建立海上防线。
这一举措正是明代海权建立的契机。
二、明代海权的建立过程明代海权的建立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经过长期的努力,明朝政府最终在海岛扼守、船舶制造、海上贸易和军事力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明朝政府在海岛扼守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批海上据点,包括福建、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的海岛,以及南海、东海和黄海等重要海域的要冲。
这些据点为明代海权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其次,明朝政府积极发展船舶制造业,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军。
当时明朝的船舶制造业和海军已经相当发达,明代福建泉州一带甚至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造船中心。
并且,明代海军中不仅有大型帆船和战船,还有许多小型的海盗船和商船。
这些船只为明代海军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明代政府积极发展海上贸易,逐步形成了以南海海贸和东亚海贸为主的海上贸易网络,派遣商船前往东南亚、印度、中东和非洲等地进行贸易往来。
这些贸易活动和商船运输不仅带动了国内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为明代海权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物质保障。
最后,明朝政府还把一部分海盗组织纳入了自己的控制范围,形成了以秦镇、望海寺、武林寺和珠山寺为代表的一批海盗据点。
这些海盗据点不仅为明代海军提供了士兵和后勤支援,还成为了明朝政府海权扩张的利器。
三、明代海权的发展特点明代海权的建立和发展,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特点和优势。
其中,最主要的是:其一,明代海权的建立依靠了国家力量和民间力量的结合。
明朝政府和民间商人之间的密切合作,使得其海上防线和海运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结构表现出了强烈的外 向性。我们的工业品漂洋过海送到每一个西方家庭里 手里。刚刚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也曾像德国一样,做着 美好而又单纯的幻想。以为自己会与世无争,和平崛 起。然而现实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美国政府事后态度强硬,坚持拒绝道歉,“因为美国的这 次行动基于对不同情报来源的信任,尽管(这些情报)大国的旅程。而这条路也注定充满了艰难险阻。
在这之前,西方国家一直没意识到,一个在强有力的政府 领导下的十多亿人口的国家一旦与工业革命相结合,会对 世界产生何等伟大的影响。这30年里,中国的经济成长具 有难以撼动的稳定态势,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的 经济增长已无法用西方传统的经济学解释。我们用30年走 完了西方300年所走过的路。
在历史的长时段中, 中国文明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 其中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海陆的不平衡。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固 然是多方面的, 但最基本的还是相互间的经济联系。由于 长期不能正确理解海洋与国家民族的利害关系, 主要依托 土地进行财富积累, 使商业的重要性长期被忽视,海洋对 中国人来说不过是兴渔盐之利,仗舟楫之便 。经济的大陆 属性必然影响到国家政府特性和民族文化的大陆性, 中国
“银河号”在公海上漂泊33天之久,并被迫改变航线,延 误卸货,给中方造成1300万元经济损失,使中方船只及其 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同时在世界上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
这让中国认识到了自己的远洋航路并不安全。美国可以随 意拦截自己的商船,而当时中国海军根本没有远洋能力的 军舰。
而三年以后的台海危机,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美国的丑 恶嘴脸与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十亿人口级的工业化国家和全 球最大的贸易国,既然无法回避自身发展带来的对世 界秩序的改变,那么就只能坦然应对将要到来的挑战。 同为后来者,成功者的经验故须学习,失败者的教训 亦弥足珍贵
2012年,当英国女王迎来在位60年之际,这个深陷经 济危机的国家再也无力举办像女王即位时那样气势恢 宏的阅舰式,泰晤士河中,各色舢板簇拥下的皇家游 船似乎是在提醒它,在打垮了德国近一个世纪后,女 王已不在统治万顷波涛。
回望那场百年前以德国和英国为核心的海权争霸,不 难发现,对于未来世界秩序主导的竞争与不同意识形 态间的斗争,才是海权较量的基本推手。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支举国之力建造的舰队,不但没有带 来和平,反而成为了帝国的掘墓人。庞大的公海舰队居然以非 常低的牺牲率保存到了战争结束,直到将其完整的自沉在港口 里。以至于后来希特勒这样评价德国海军:在战争中,除了潜 艇外,整个德国海军的历史就是无能。后来德国海军的舍尔上 将也说过:一个强国使他的海上利益得不到保护的做法,如同 懦夫行为一样可耻。同时这也是及其不明智的。何故如此?这 其中耐人寻味。
本书以一战德国海军的的发展与衰落为主线。将19世纪末的海 权发展史通过德国海权的兴衰表现出来。目的并非是为那些帝 国主义者和战争贩子声张或辩护,而是展示了一个激烈变革的 年代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悲剧故事。
英国皇家海军的军神纳尔逊曾言:“一支舰队是欧洲最好的交 涉者”在那段达尔文主义盛行的岁月里,德国作为一个大陆性 国家,即使建立了欧洲最大的工业体系,也没有多少人意识到 生产社会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当德国闯入了由英国把持了 近200年的世界市场时,既不乏对自由市场单纯的憧憬,也唯 恐“动了别人的奶酪”而引火烧身。当然同样不乏关于海权与 国家力量的争论。在这样一个躁动的年代,一位叫提尔比茨的 人,他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同他的君主,克服各种困难,为 这个不懂大海的国家打造了一支纵横四海300余年的,英国难 以招架的现代现代舰队。并因此大获恶名。
社会的精英阶层一直没有稳定的代表海洋和商业的利益 群体,进而影响到执政者对海洋战略地位的识水准, 及能
否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并以一贯之地执行。当中国农业 文明发展到顶峰时,其便难以向开放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转 型, 最终导致自身的衰落。
需要强调的是, 对于文明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 而海洋意识薄弱作为直接原因,限制了民族海洋事业的 发展。中国对于海洋经营不足, 造成了一系列自近代延 续到当今的海洋问题。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持续遭受 来自列强的海上威胁, 甲午战败更堪称中国迄今最惨痛 的海上失利, 面临从半殖民化到几乎亡国灭种的危机。
俱往矣,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快速成长的中国已成为世
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这个曾高度内向的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庞大
的外汇储备。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进出口。已经相当于 国民总经济量的五成以上90%以上的贸易通过海路完成,东部 沿海地区生活着这个国家近一半人口,70%的国民经济总量。 13亿人的命运离不开大海,华夏虽大,面对大海,我们已无路 可退。
而中国长达一万八千千米的海岸线潜纵深地带,竟创造力量八 成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土虽大,但面对海洋已经无路可退。
从1840年起此后的一百年间,列强对中国入侵都是从海上来的。 而最近二十年,中国受到的领土侵犯和分裂风险,也全部来自 与现在的海权掌控者
因此,建立一个与大国尊严相称的世界新秩序,就离不开一支 强大的海军与其所支持的海权!
1996年,美国公然允许台独分子李登辉访美,李在美 国公开发表台独演讲,并得到美方支持。一时之间台 独分子气焰嚣张。
为打击台独份子的嚣张气焰,解放军在台海进行了规 模宏大的两栖登陆演习。随后美国派遣了两个航母编 队进入了台海,在美国舰队电子干扰下,解放军的防 空系统与指挥系统出现了严重的混乱,发射的老式导 弹有近7成脱靶,而中国的主力舰仍是十多年前的老型 号,完全没有能力与航母编队抗衡。
时间来到1950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在苏联 的援助下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自己的工业
化进程。依托这些工业建立了“飞潜快”的近海防御 体系。中国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军。
70年代末,走出十年动乱阴霾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反思 中重新校正了前进的方向,以更加成熟睿智的目光。深刻 洞悉了国际形式,做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策———改 革开放
这件事也让中国痛定思痛。不惜一切代价发展一支强大的蓝水 海军
在出口的引导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形成了投资和消费与外需共 同作用的三驾马车。一旦由于商路受到威胁而影响出口,将对 经济构成严重威胁,而在为全世界提供商品的同时不得不通过 海路进口大量的矿石,原油,煤炭。这也使得海上安全上升到 了国家核心利益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