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原理
热力环流的原理与表现形式

布规律 ②气温高、气压低
:
③凸高凹低
等压
面的 判定近地面气温,气压比较
应用 判定特定季节的 低
高
: 海洋(陆地)
上下相反 温压相反
低(高空)
高
低
高
冷
热
冷(地面)
热力环流练习题
1.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 _________;何处是低压区?________ 。 (2)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练习3】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哪幅?
同一水平面上(高度上),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高空与地面气压变化状况相反 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上拱),说明当地气压比同海拔其它处要高; 等压面向低空凸出(下凹),说明当地气压比同海拔其它处要低。
即“凸高(气压值)为低,凸低(气压值)为高”
(3)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若地球位于 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二、热力环流的常见表现形式
1 海陆风 白天:海风;晚上:陆风 2 山谷风 白天:谷风;晚上:山风 3 城市风 城市——郊区
问题探究: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的风向正 确吗?
【知识解读】
2.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为阴雨天气; 高压、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问题19:结合“问题15”图,判断北京、首尔、武汉、 福州近期的天气状况如何? 北京:晴朗;首尔:阴雨;武汉:阴雨;
福州:晴朗
【知识解读】
3、判断风力大小和方向 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水平
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南半球
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1.引言1.1 概述概述: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是指在地球大气和海洋中存在的有规律的热量转移和环流运动。
这些现象在地球上的气候形成、天气变化、海洋水循环、生物分布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力环流的本质是由于地球上的不均匀加热而形成的温度差异,驱动着空气和水的运动,使热能从高温区域流向低温区域,从而维持着地球的热平衡。
作为地球气候系统和大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力环流广泛存在于地球的不同区域和不同尺度上。
在大气中,热力环流通过热对流和水平运动形式表现出来,如热对流云、扰动中的风流等。
在海洋中,热力环流由海水的热胀冷缩和风的作用等形成,如洋流、涡旋等。
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球上的局部和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到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环流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南北极的极地环流对海洋环境和气候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热力环流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气候变化、预测天气变化、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热力环流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未来的热力环流研究还需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更加精确、全面的观测和模拟,以提高对热力环流的认识和预测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提供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在本文中,将对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首先,将从引言开始,概述热力环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接着,详细介绍自然界中存在的不同热力环流现象,包括但不限于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和地球内部热对流等。
通过对这些热力环流现象的探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运行机制以及与其他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
在结论部分,将对热力环流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强调其在维持地球气候和环境平衡方面的关键作用。
同时,也可以展望热力环流研究的未来发展,讨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高中地理知识点: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高中地理: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热力环流【背诵要点】1.热力环流的概念、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示意图、原理应用2.海陆风(湖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原因、示意图、影响3.等压面(等温面)的判读:判断气压(气温)值大小、冷热、气流运动方向(风向)、天气状况、下垫面状况4.气压的概念、影响因素;高压和低压的概念、形成原因【基础知识】一、热力环流原理(一)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三)形成过程(四)示意图【思考探究】是不是气温越高热力环流越旺盛?答案:不是。
热力环流的旺盛程度取决于地区间冷热差异。
地区间温差越大,空气垂直运动越旺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特别提醒】1、一个关键“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地点的冷热。
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两地温差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①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
3、三个关系:(1) 等压面的凹凸关系:(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受热: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变冷: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通常所说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而言的。
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注意: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于该规律。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五)常见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空气较湿润。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城市和郊区的热力环流原理

城市和郊区的热力环流原理
城市和郊区的热力环流原理是指城市热岛效应造成的空气上升、污染物扩散等过程所形成的热力循环。
以下是城市和郊区的热力环流原理的简要说明:
1.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地表的建筑和道路等硬质表面会吸收和储存太阳辐射能量,并在夜间释放出来,导致城市地表温度相对于周围农田和郊区升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2. 空气上升:城市地表温度相对较高的空气会上升形成对流,从而形成热气团。
这些热气团带着城市中的暖空气和污染物上升到大气中的高层。
3. 空气下沉:上升的热气团在大气中的高层逐渐冷却,冷空气密度增加,形成下沉气流。
下沉气流会带着城市周围相对较凉的空气下沉到城市和郊区。
这种气流下沉的现象被称为郊区回流。
4. 污染物传输:郊区回流还会将城市中的污染物随着下沉气流一起传输到郊区,使得郊区的空气质量变差。
综上所述,城市和郊区的热力环流原理是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热气团上升和下沉,以及污染物随着下沉气流的传输所形成的热力循环。
这种热力环流会对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和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热 力 环 流 2

)
【变式备选】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水库,某日两时刻
测得水库及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1)~(3)题。
(1)关于水库及周围地区气温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 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 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 地区的气温
(2)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 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 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3)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上空等压面的剖面
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风
空气水 平运动
三、理清几种关系
同一水平面:高温---低压 低温---高压 垂直方向:海拔高--气温低,气压低 海拔低--气温高,气压高 地面 高温
气流 上升
近地面低压,等压面向 下(低空)凸出 高空高压,等压面向上 (高空)凸出
高 压,等压面 近地面?
地面
低温
气 流?
下沉
高 空)凸出 上 (? 向?
高空低 ?压,等压面向下 ? (低 ?空)凸出
关于气压的“高高低低”原 则
辩正误?
四、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
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岛环流
海洋与陆地间的热力环流
(海陆风、季风)
山坡与山谷间的热力环流(山风、谷风)
五、深度链接
一)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热力环流
二)环流模式图
三)等压面(1)
四)等压面(2)
六、常考变式应用训练
【例1】读图,回答(1)、(2)题。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1. 前言热力环流是指大气中温度不断变化所引起的气体运动。
它在大气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本文将介绍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并探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热力环流的原理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大气中的温度差异引起的。
当某一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日射能量,会导致该地区温度升高。
由于空气的密度与温度相关,温度升高会使空气密度减小,从而形成低压区。
与此同时,附近的其他地区仍保持较低的温度,空气密度较大,形成高压区。
根据压强差异,空气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大气运动。
这种运动就是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应用热力环流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应用的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天气预报热力环流在天气预报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研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气象学家可以预测不同地区的气象变化趋势。
比如,当某地区遭遇低压系统的影响,就意味着可能会有降雨和气温下降。
天气预报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热力环流情况,提供预测信息,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防范措施。
3.2 大气污染控制热力环流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大气污染的传播途径。
当大气中存在污染物时,热力环流会将其从源地带到其他地区。
利用热力环流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3.3 能源利用热力环流的形成与太阳能的收集有着密切的关系。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转化为电能或热能供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
通过研究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4 航空航天工程热力环流对航空航天工程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热力环流的存在,飞行器在空中的运动路径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和运动规律对航空航天工程的设计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总结热力环流是大气中温度差异引起的气体运动,其形成原理与应用涵盖了天气预报、大气污染控制、能源利用以及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
热力环流的原理

1、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该地单位
面积垂直方向上延伸到
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总
重量。
B
同一垂直方向上, 气压随着海拔高 度的增加 而 降低 。
A
B、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 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C
B
地 面
D
A
C、等压面: 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
理想状态下,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海拔高度处, 气压相等,即等压面与海平面平行,大气处于稳定状态。但地面 的冷热不均,破坏了这个状态,引起大气的运动。
海 拔 升 高 气 压 降 低
990 995 1000 1005
百帕(hPa)
大气水 平运动
(直接原因)
(风)
热力环流
等压面
B
地面受热均匀
A
C
观察生活现象
热 水
冰 箱
2、热力环流的原理
高 空
1020hpa
低压
高压
低压1060hpa源自1100hpa地 面高压 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B 冷却
等压面弯曲规律: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
3、规律总结
太阳 辐射 的差 异
冷热 不均
(根本原因)
大气垂 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 上气压差异
高中地理必修一热力环流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热力环流原理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根据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调整种植结构 利用热力环流改善农业种植环境 热力环流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
热力环流的练习题
第五章
选择题
● 下列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热力环流中气温高的地方气流上升 B. 热力环流中气温低的地方气流下沉 C. 热力环流中气温高的地方气流下沉 D. 热力环流中气温低的地方 气流上升 ● . 热力环流中气温高的地方气流上升 ● B. 热力环流中气温低的地方气流下沉 ● C. 热力环流中气温高的地方气流下沉 ● D. 热力环流中气温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填空题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包括近地面空气的____和 ____。 在热力环流中空气上升时温度会____气压会____;空气下沉时温度会____气压会____。
在热力环流中高气压区的空气运动方向是向____低气压区的空气运动方向是向____。
热力环流的形成是____的结果其类型包括____和____。
热力环流的实例
第三章
山谷风的形成
白天山坡升温快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而谷地升温慢形成高压风由谷地吹向山坡
夜晚山坡降温快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谷地降温慢形成低压风由山坡吹向谷地
山谷风是白天由谷地吹向山坡、夜晚由山坡吹向谷地的风它有助于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形 成和动物活动
山谷风的形成与热力环流原理有关是地球表面非均匀加热的典型实例
添加 标题
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气候、生态环 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影响。例如城市 夏季温度较高加剧了城市热浪的威胁;城 市空气污染加重影响居民健康;城市生态 系统受到干扰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添加 标题
防治措施:采取绿化、建筑规划、能源利 用等方面的措施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例如增加城市绿化改善城市通风条件;合 理规划城市建筑布局减少热量聚集;推广 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等。
高中地理复习: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高中地理复习: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热力环流【背诵要点】1.热力环流的概念、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示意图、原理应用2.海陆风(湖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原因、示意图、影响3.等压面(等温面)的判读:判断气压(气温)值大小、冷热、气流运动方向(风向)、天气状况、下垫面状况4.气压的概念、影响因素;高压和低压的概念、形成原因【基础知识】一、热力环流原理(一)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三)形成过程(四)示意图【思考探究】是不是气温越高热力环流越旺盛?答案:不是。
热力环流的旺盛程度取决于地区间冷热差异。
地区间温差越大,空气垂直运动越旺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特别提醒】1、一个关键“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地点的冷热。
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两地温差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①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
3、三个关系:(1) 等压面的凹凸关系:(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受热: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变冷: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通常所说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而言的。
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注意: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于该规律。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五)常见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空气较湿润。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小专题:热力环流

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⑴海陆风环流
白天陆地比 夜晚陆地比 海洋增温快, 海洋降温快, 近地面陆地 近地面陆地 形 气压低于海 气压高于海 成 洋,风从海 洋,风从陆 洋吹向陆地, 地吹向海洋, 形成海风 形成陆风 影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 响 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海风和陆风的转换时间,随地 区和天气而定,一般海风开始 于上午11时,到13~15时最强, 此后逐渐减弱,到17~20时左 右转为陆风。
形成 影响
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 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而 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015·四川文综,7—8,8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 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 40°N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⑵山谷风环流
形成
影响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 谷升温快,气流上升, 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 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 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 上升,形成谷风 形成山风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 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 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风环流
读山东半岛7月陆风转海风(A) 与海风转陆风(B)时间分布。完 成30-31题。 30.关于山东半岛海陆风的说法, 正确的是 A.北岸转向时间较迟 B.东南部21时陆风强度最大 C.从沿海到内陆转向时间逐渐提早 D.北岸海风风向与南岸陆风风向大 致相同 31.图中a、b、c、d四地,海陆风 向内陆扩展最慢的是 A.a B.b C.c D.d
热力环流原理

热力环流原理
概述
热力环流原理是指在自然界中,受热和散热形成的环流现象。
热力环流原理贯穿于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地球物质循环等多个领域,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
大气环流中的热力环流
在大气中,热力环流是由于地球吸收太阳辐射能量不均匀而产生的。
当太阳直射地表时,地表受热升温,空气被加热后升高,形成气流。
下沉冷空气则流向辐射力为纬度较低地区,形成热力环流。
海洋环境中的热力环流
海洋中的热力环流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的影响。
海水在受热后会产生密度变化,从而形成温升富于氧气的水体。
这些热量被转移到海洋深层,形成深层热力环流,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和生长。
地球物质循环中的热力环流
地球物质循环中的热力环流主要表现为地热对地壳的影响。
地热使得地幔处于高温状态,形成对流环流。
地幔的热力环流不仅影响地壳板块的运动,还参与了地球的火山、地震等地质活动。
结语
热力环流原理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贯穿于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地球物质循环等多个领域。
深入研究热力环流原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为气象预测、海洋观测和地质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图示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图示1. 简介热力环流原理是指在空气流动中由于温差引起的自然对流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能源领域。
本文将通过图示的方式来介绍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2. 暖气系统热力环流原理在暖气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当暖气设备开始工作时,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暖气设备可以将热空气通过自然对流的方式传递到整个房间。
这在冬季保持室温的舒适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暖气片:暖气片是暖气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设备。
它通过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将热空气通过底部进气孔进入暖气片内部,然后经过热交换板散发热量,最后冷空气由顶部排出。
这种传热方式可以快速对空间进行整体加热。
•地暖系统:地暖系统也是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来进行加热的一种方式。
通过安装在地板下的加热管道,利用热空气的上升和冷空气的下降原理,将热量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房间。
这种加热方式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还可以避免传统暖气片带来的温度不均匀问题。
3.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的一种装置。
在太阳能热水器中,热力环流原理被广泛应用,使太阳能热水器能够高效地工作。
•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在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中,通过将太阳能吸收器与水箱内的水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热力环流系统。
当太阳能吸收器吸收到太阳能时,热水会自然上升到水箱中,而冷水则下降到太阳能吸收器,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加热。
这种方式可以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
•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高效的太阳能热水器。
在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中,每个真空管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热力环流系统。
当太阳能照射到真空管时,热水会在管内产生对流,上升到水箱中。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为热能。
4. 风洞实验热力环流原理在风洞实验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风洞实验是为了模拟物体在真实空气中的运动和飞行状态,以研究气流的流动规律。
•下入口上出口型风洞:下入口上出口型风洞是一种常见的风洞实验设备。
高中地理课件《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国际贸易的影响
旅游与气候的关系
热力环流影响着全球的气候,进 而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条件与格局。
气候和热力环流条件是旅游目的 地的重要考虑因素。
农业生产与环流的联系
环流对降雨和温度分布有重要影 响,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 与效益。
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1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和温度
热力环流对地球各个地区的降水情况和温度分布有显著影响。
地球表面热力不均与环流的关系
地球表面的热力不均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形成了热力环流的驱动力。
主要热力环流形式
热带风
热带风主要在赤道附近形成, 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马斯克林带
马斯克林带是一种湿润的热 带气候,有利于植被的生长。
极地气团
极地气团主要在极地地区形 成,对气候变化有显著影响。
热力环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用
2
气候变化与环流
环流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课件《热力环流 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地球大气中存在着多种热力环流,这些环流是地球气候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 分。
大气热力环流的定义
大气热力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由温度差异所形成的气流运动,它在全球范围 内分布广泛。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解析
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表面的热力不均,导致空气的密度差异,进而引发气流的运动。
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2)常见的热力环流①冷热不均导致的热力环流如果甲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形成高气压;乙丙两地受热少,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少,形成低气压;于是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甲地向气压低的乙丙两地扩散。
在近地面,甲地空气上升后,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地区低,形成低气压;乙丙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于是近地面的空气又从乙丙两地流回甲地,形成了热力环流,形式如图所示:②海陆风白天在阳光照射下,近地面同一纬度的陆地要比同一纬度的海洋增温快,气温要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因气温低产生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陆地与海洋形成了热力环流。
,使下层空气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的热力作用相反,近地面形成陆风。
热力环流形式③山谷风白天,山地是伸入到大气中的一个热源,使山坡上的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增温较少,因此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从山坡上空流向山谷上空,使谷底的空气沿着山坡向山顶补充,形成热力环流,下层由谷底吹向山坡的暖空气称为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沿坡面下滑,流入谷底,形成山风,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环流形式如图所示。
④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能源,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空气的运动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
(完整版)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二、走近生活:典型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学生自绘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即海陆风)
海风
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
海风
海洋升温慢 (相对为冷源)
学生自绘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即海陆风)
陆风
夜晚陆地降温 快(冷源)
陆风
海洋降温慢 (热源)
巩固练习2
A
B
巩固练习2
A
B
想一想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D
A
a
C
B
b
(1)画出大气在A、B、C、D四点的流向;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垂直
再形成
水平 运动;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区间冷热不均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是B > C > D > A 。
二、走近生活:典型的热力环流
沿海一美女说:一般白天 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比较干燥, 所以一般晚上不出去吹风。你知道什 么原因吗?
B
1、城市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 城市上升气流把污染物带到郊区,然后通过地面
热
城郊某中学的一个地理兴趣小组, 在对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状况做调 查时,意外发现该地区的风总是从乡 村吹向城市。这一现象跟什么有关?
活动参与:教材P48活动.
探究活动
画一画 P48 1~3
1、画出35℃、35.5℃等温线
探究活动
想一想 P48 1~3
2、简述上海地区此时气温的分布规
律,并分析其原因。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风
师生一同绘制城市风的形成示意图
郊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达标
C 读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图中4点气压:⑴<⑵<⑶<⑷
高度(km)
5 4 3
. ...⑵⑶
⑴⑷
2
1
甲乙
500
等压面
(百帕)
小结:热力环流的原理
热力环流——由 于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的空气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一 种最简单的形式。
• 17
热力环流实例1:城市风
思考: 你能解释城市与郊区间产生 热力环流的原理吗?
若在图中城市建设一化工厂,应建在哪个区域?
冷
郊区
热
市区
冷
郊区
课堂达标
如果你是城市规划师,请思考: 1、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你会 选择哪个地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丙地。理由:处于热力环流之外,并远离人口密集 的城市。 2、为使市区的大气质量改善,你会选择哪个或者哪些地点 大量植树种草 ?
注意: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方向上的气压比较。
高压 D
C 低压
500m
低压
高压
B
A
气压:A>B>D>C
地面
3.等压面: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
860
910
960 气
1010(hpa)
压
降
低
高空 地面
860 hpa
910 hpa 960 hpa 1010 hpa
BA
C
高空 地面
二、热力环流的原理
A' 密度低减小
B' 密度高增大
C' 度低减小 热 B
密度高增大 冷 C
地面
等压面的弯曲规律:
.低
A' 950
.A 1010
高
冷
..高
B' 960
..B 1000
低
热
. (高空)
低
955
气
C' 950 压
.C 10110005
高
垂 直 递 减
冷
(地面)
低
高
低
高空
• 13
课堂达标
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D
A
a
C
B
b
(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垂直
再形成 水平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区间冷热不均
运动,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B > C > D > A 。
山谷升温慢,大气下沉,风由山 山谷降温慢,大气上升,风由山
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
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
巴蜀地区为什么多夜雨?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巴山泛指四川、重庆地区。
答案:丁地或乙地,风由郊区吹向城市,为城市提供新鲜 的空气。
沿海一农民说: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
湿,夜晚感到比较干燥,你知道什么原因 吗?
实例2:海陆风
热
陆地
海风
冷
海洋
实例2:海陆风
冷
陆风
陆地
热
海洋
夜里, 真的会吹海风吗?
实例3:山谷风
白天,山坡升温快,大气上升, 夜晚,山坡降温快,大气下沉,
夜里, 真的会吹海风吗?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热力环流(第1课时)
•2
一、常用概念
1.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空气密度)(
位:hpa)。
高空 地面
P2
1000m
P1
500m
气压:P1 > P2
气海
压拔 气
降升 低高
压 垂 直
递
减
2. 高压、低压: 水平方向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
为高压;反之为低压。 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低压。
高
低
高
受热 等压面变化示意图
近地面
课堂达标
以下等压面分布图正确的是( D )
冷热冷
A
热冷热
B
热冷热
C
热冷热
D
课堂达标
海拔高度
丙
丁
3000
1500
0
(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 甲>乙>丁>丙 。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乙 ,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
为 阴雨 天气,昼夜温差大的是 甲 。
(3)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流动方向,完成热力环流模式。 (5)在图中画出3000米高空的等压面形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冷
大
太阳辐射
热
气
不
运
(地形、地表性质等)均
动
1.假设:地面受热均匀 等压面为一个个水平面,大气静止无运动
860 910 960 1010(百帕)
高空 地面
2.实际:地面受热不均 温压相反 ①水平方向,近地面冷高压、热低压。上下相反 ②垂直方向,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
太阳 辐射
地面 冷热 不均
(能量来源)(根本原因)
大气 垂直 运动
水平面上 的气压差
热力环流
• 16
大气 水平 运动
小结:热力环流的原理
规律总结:
①、气压垂直向上递减。 ②、水平方向上,高压→低压; ③、水平方向上,近地面冷高压、热低压(温压相反); ④、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相反(上下相反); ⑤、等压面高压高凸,低压低凹;近地面与高空弯曲 方向相反。 ⑥、低压上升多阴雨天气;高压下沉多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