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压强”概念形成的教学程序

合集下载

固体压强教案范文

固体压强教案范文

固体压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计算固体压强的基本公式。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固体的压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固体压强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2.教学难点: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1.固体压强的概念1.1压强的概念1.2固体压强的定义1.3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2.固体压强的基本公式2.1固体压强公式2.2牛顿第三定律与固体压强的关系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引入问题:当你用脚踩在沙滩上的细沙上时,为什么脚下会感到疼痛?2.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激发他们对压强概念的兴趣。

Step 2:理论讲解1.介绍压强的概念、定义和计算方法。

1.1压强的概念: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1.2固体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1.3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力/面积。

2.介绍固体压强的基本公式。

2.1固体压强公式:P=F/A。

2.2通过例子演示如何计算固体的压强。

Step 3:实验演示1.准备实验:准备一块小面积的木块和一本大面积的教材。

2.演示实验:学生将小木块放在教材上,然后用力压实木块,并观察教材是否会产生弯曲。

3.输出实验结果:观察教材是否发生了弯曲,并导出结论:在相同的力的作用下,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Step 4:问题探究1.解释为什么脚踩在沙滩的细沙上会感到疼痛。

1.1分析问题:脚踩在细沙上时,沙子受到了脚的力,产生了压力。

1.2解释原理:在相同的力的作用下,细沙的面积比脚的面积小,细沙的压强就会比脚的压强大,所以会感到疼痛。

Step 5:反思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并提出问题。

四、教学手段与学具准备:1.教学手段:讲解、问答、实验演示。

2.学具准备:教材、小木块。

固体压强教案(教学材料)

固体压强教案(教学材料)

第一节压强教学课题压强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第八章第一节,从内容上看,其处于力,力的作用效果,密度,浮力之后,液体和气体压强之前,学习固体压强不仅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更是为后面的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压力,知道什么是受力面积。

(2).掌握压强的概念,公式,物理意义以及公式的运用,了解压强公式里面的个字母的物意义以及相应的单位。

(3).了解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数有关,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对比生活中与压强有关的实际例子,了解对比学习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2).通过书本上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初步掌握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和自己动手做小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本节教学重点是对压强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压强的计算。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学生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一些相关小实验,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2).对比归纳法: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归纳总结出相关结论。

课前准备一端削尖的铅笔一支,粗细相同的细木棒和铁棒各一棵,小支架一个,普通白纸三到四张纸,砖头三到四块,方形厚海绵一张,直尺一把。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注一.导入 1.相关知识回顾(此项运用和学生互动的提问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回忆起或许已经遗忘的相关知识)提问:什么力?力有哪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答案: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三要素是:大小小,方向,作用点;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 1.回顾力的相关知识是为了分析本节2.新课程引入(本节采用实验引入法)小实验:(1).把削尖的铅笔放在两手掌间,尖端与左手掌接触,平端与右手掌接触,轻轻用力挤压,感觉那只手掌要痛一些?为什么?(2).把准备好的白纸平放在小支架上面,使其下面悬空;把棒和铁棒分别从20cm的高度竖直下落到纸面上(教学准备阶段先试出恰当高度),观察哪棵棒子穿透了;为什么?力的压力以及它和重力的区别;回忆作用效果是为了压强的物理意义做准备;2.第一个实验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第二个主要是教师演示,实验完后不忙给出解释,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中固体压强教案

初中固体压强教案

初中固体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固体的压强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

2. 探究固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1. 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变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图片:一张图展示一个人在不同地形上行走的情况,另一张图展示一个人在不同硬度的地面上行走的情况。

2. 提问:为什么在不同的地形和地面上行走时,人的脚会有不同的感觉?3. 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固体压强。

二、生成新知1. 教师讲解固体压强的概念,解释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固体压强的计算过程。

三、演示实验1.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学生实验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固体压强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

2. 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固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收集生活中的固体压强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讲解、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总结与拓展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人教版固体压强说课稿范文

人教版固体压强说课稿范文

人教版固体压强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固体压强》。

本节课是固体压强单元的开篇,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的第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之后的内容。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压强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和图形分析,让学生理解固体压强的特点,并学会计算固体压强。

本节课的内容是后续学习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以及压强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和观察压强的变化,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为什么滑雪板要设计成扁平的形状?”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出压强的概念。

2. 概念讲解利用教材中的图示和实例,讲解压强的定义,即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强调压强的物理意义,即压强反映了压力作用的效果。

3.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改变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观察压强表的变化,从而理解固体压强的特点。

4. 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根据压强的定义推导出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初中固体压强分析教案

初中固体压强分析教案

初中固体压强分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能够分析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固体压强的实验探究。

教学重点:1. 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控制变量法在固体压强实验探究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压力计、固体物体、水平桌面等。

2. 教学多媒体:PPT、动画、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实例,如建筑物、桥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中固体压强的应用。

2. 提问:什么是固体压强?固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固体压强的概念:固体压强是指固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讲解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p = F/S,其中p表示固体压强,F表示作用在固体上的力,S表示受力面积。

3. 讲解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与压力成正比。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固体物体和一个水平桌面。

2. 实验步骤:a. 将固体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桌面受到的压力F。

b. 改变固体物体的位置,测量不同受力面积下的压力F。

c.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压力F和受力面积S。

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关系进行分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延伸:1. 邀请建筑师或工程师进行讲座,介绍固体压强在建筑和工程领域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固体压强的实验探究,如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固体压强实验。

苏科版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固体压强教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固体压强教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固体压强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固体压强》。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固体压强的概念、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以及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固体压强的本质,掌握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学会运用公式计算固体压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压强的概念、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难点: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压强计。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同学们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固体压强有关?2. 概念讲解:介绍固体压强的定义,解释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3. 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如受力面积、压力等。

4. 例题讲解:运用固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对固体压强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运用固体压强公式,计算不同受力面积下的固体压强。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 拓展延伸:探讨固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工程设计、材料选择等。

六、板书设计1. 固体压强定义2. 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3. 固体压强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压强,已知物体质量为2kg,重力加速度为10N/kg,接触面积为0.02平方米。

答案: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00Pa。

2. 作业题目: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已知物体质量为3kg,重力加速度为10N/kg,斜面倾角为30°,接触面积为0.03平方米。

求物体对斜面的压强。

答案:物体对斜面的压强为50Pa。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精选4篇)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精选4篇)

《压强》教学设计与实施(精选4篇)《压强》与实施篇1一.课题自然情况摘要1.课题总称《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的研究》2课题简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充分体现以人发展为本的思想,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引导学生沿着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方向发展,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这是他们的心理因素,他们能够能主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效果;影想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的外部因素是他们的个性。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要处理好他们的心理因素。

传统教育把学生仅仅看成是教育对象,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

这种学生观必然导致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压抑;反之,如果看不到学生是正处于成长中的受教育者,高估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夸大其主体性发挥范围,忽视教师的作用,跟低估、压抑学生主体性一样有害无益。

正确的学生观是既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客体,从而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又要把学生看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主体能动作用。

3.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我在本课题中担任收集资料,汇报成果的任务。

二.本次实验研究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越来越好,他们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强。

但究竟提高到什么程度,学生又具有哪些特点还是一项对未知的领域。

需要借助与时间来解决理论研究中遇到的迷惑。

并将研究成果付诸与实践,在实践中促进课题的研究。

本节课是《压强》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实施,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走进课堂并却在老师的引导子能够积极大胆的进行创新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实验计划,并把计划应用到实验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验去归纳出结论,能够在实验中积极合作,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创新,开发自己的思维是非常可贵的,这也就达到了实验的要求。

初中固体压强分析教案模板

初中固体压强分析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压力的概念,掌握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2)掌握压强的定义,学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3)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2)通过观察、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1)压力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2. 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压力现象,如汽车轮胎、高跟鞋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环节二:生成新知1.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压力作用下物体的形变情况,从而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

2. 讲解压强的定义,引入压强公式p=F/S,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公式计算压强。

3. 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如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等。

环节三:巩固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压强的计算方法。

2. 针对练习题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和点评。

环节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压力、压强及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实例,分析其原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验操作能力等。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收集教学改进意见。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说课稿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说课稿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固体压强。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来分析教材。

固体压强这一概念位于初中物理力学单元的重要位置,它是在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之后,进一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如何随着受力面积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接下来,我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将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难点是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理解。

为了突破难点,我计划通过实验演示和生活实例的引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些关系。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身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现在,我将详细描述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新课,我将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刀片的使用,来引出压强的概念。

接着,我会介绍压强的定义,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情况下刀片的切割效果,来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然后,我会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并带领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公式的正确性。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计算题和实际应用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我将进行课堂小结,并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将采用结构化板书,清晰地展示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关系。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探究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了解增大和减小固体压强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2. 实验探究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海绵、小桌、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刻度尺、压力计。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压强现象,如踩在沙滩上的脚印、捏笔时手指的感觉等。

2. 提问:什么是固体压强?它是如何产生的?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固体压强的概念:固体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固体压力大小。

2. 介绍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3. 讲解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压力和受力面积下海绵的形变程度。

2.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和海绵形变程度。

3.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固体压强的影响。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提问:如何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2. 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讨论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的方法。

3. 分享学生讨论成果,总结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固体压强。

2. 解答学生练习题中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强调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固体压强概念,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固体压强课程设计

固体压强课程设计

固体压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固体的压强概念,了解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固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课程性质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探究。

学生特点为好奇心强,善于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为充分运用实验、讨论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固体的压强概念、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固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固体的压强概念:介绍固体压强的定义,解释固体压强的产生原因。

2.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讲解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举例说明如何计算固体压强。

3.固体压强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教学实际。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讲解固体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讨论法:分组讨论固体压强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固体压强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教材:提供固体压强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固体压强的相关现象。

4.实验设备:提供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压力计、受力面积不同的固体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初中固体压强叠加问题教案

初中固体压强叠加问题教案

初中固体压强叠加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能够分析固体压强叠加问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教学难点:1. 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理解。

2.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固体压强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压强现象,如踩踏、挤压等。

2. 提问:什么是固体压强?它是如何产生的?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固体压强的概念:固体压强是指固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2. 介绍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A表示受力面积。

3. 举例说明固体压强的计算应用,如计算踩踏地面时的压强。

三、固体压强叠加问题(15分钟)1. 提出固体压强叠加问题:当两个或多个力作用于同一固体上时,如何计算总压强?2. 分析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解决方法:a. 画出示意图,明确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b. 分别计算各个力的压强。

c. 按照力的方向叠加压强,得出总压强。

3. 举例说明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解决,如计算两个重物叠放时的总压强。

四、实验环节(15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固体压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2.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固体压强,并分析实验结果。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巩固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强调固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固体压强叠加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物理《固体压强》教学设计

物理《固体压强》教学设计

固体压强复习课一、设计说明本节课围绕压强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展开复习教学活动。

首先,以“麻绳提豆腐”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直入主题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再通过三种情况下压力与重力关系的分析,解决学生压力重力易混淆的难题,为压强的教学扫除障碍。

以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作用效果为启发,引导学生回顾教材中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为了便于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压强的概念,围绕压强公式强化相关计算并通过公式进一步分析改变压强的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习题设置部分,将中考中出现的考点、难点以及学生易混易错的题进行整合,再一一解决,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从而分散教学难点。

通过压强公式和有条件限制下的固体压强公式采用一题多法,高效复习。

可以消除同学们解题的畏难情绪,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最后,结合当前的疫情以及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使本节课所学更好的应用于生活,最终优化复习教学效果。

二、教学背景压强是力学中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压强的计算涉及到质量、密度、体积、面积、重力、压力等多个物理量,还有相应的单位换算,同时与后面的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等知识也密切相关。

每一个物理量单独计算尚存在一些难度,若同时分析多个物理量则会使学生在学习压强时压力倍增。

因此,在中考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进行知识再现,把重点知识,核心知识进行整合并系统复习。

三、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中考考纲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能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过程做出准确描述,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2、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p=F/S以及p=ρgh进行相关计算。

3、能根据p=F/S分析得出改变压强的方法,并能列举出生活中改变压强的实例。

4、通过讲授法、练习法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固体压强教案

固体压强教案

小实验:(1).把削尖的铅笔放在两手掌间,尖端与左手掌接触,
意义做准备;
平端与右手掌接触,轻轻用力挤压,感觉那 2. 第 一 个 实 验 学
只手掌要痛一些?为什么?
生可以自己
(2).把准备好的白纸平放在小支架上面,使
动手做,第二
其下面悬空;把棒和铁棒分别从 20cm 的高度竖直下落到纸面上(教
个主要是教师
的理解。
(2).对比归纳法: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归纳总结出相关结论。
一端削尖的铅笔一支,粗细相同的细木棒和铁棒各一棵,小支架一个,普通白纸三到四
张纸,砖头三到四块,方形厚海绵一张,直尺一把。
教学内容
备注
1.相关知识回顾(此项运用和学生互动的提问方法,目的在于让学 1. 回 顾 力 的 相 关
实例: 菜刀,图钉等
(2).压强减小的方法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 实例: 书包的背带,铁轨下的枕木等 主要采取和黑板板书一致的步骤小结,在此过程中指出一些相 关联系。 课后练习 1.2.3 根据教学内容的相关要点,按逻辑顺序写出
生回忆起或许已经遗忘的相关知识)
知识是为了分
提问:什么力?力有哪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析本节力的压
(答案: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三要素是:大小小,
力以及它和重
方向,作用点;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
力的区别;回忆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作用效果是为
2.新课程引入(本节采用实验引入法)
了压强的物理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压力,知道什么是受力面积。
(2).掌握压强的概念,公式,物理意义以及公式的运用,了解压强公式里面的个字母

压强教学活动设计过程

压强教学活动设计过程

压强教学活动设计过程压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以下是一个针对压强的教学活动设计过程:1. 活动导入(10分钟):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可以通过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或展示一些相关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例如,可以提问:“足球场上踩踏的足迹为什么比身体压力大?”或者展示一个踩在各个物体上的重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压力的分布。

2. 知识讲解(20分钟):在导入之后,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和举例的方式来介绍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可以从压力的定义开始讲解,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并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P=F/A。

同时,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3. 实验观察(30分钟):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测量不同物体的压强。

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书、球、玻璃板等,让学生用压力计来测量不同物体表面上的压力。

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受力的情况,以及不同物体表面上压力的变化。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压强的概念。

4. 探究问题(30分钟):在实验观察之后,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为什么在相同力的作用下,踩在沙滩上的足迹比踩在水泥地上的足迹更深?”或者“为什么水泥地的压强比沙滩的压强大?”通过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并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实验观察的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压强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5. 总结归纳(15分钟):在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复习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应用(15分钟):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应用的题目。

例如,“在体育锻炼中,如何根据压强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鞋?”或者“如果要在桌子上摆放一个重物,应该选择什么形状和大小的托盘?”通过这些应用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运用能力。

固体压强说课稿人教版

固体压强说课稿人教版

固体压强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对固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固体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 影响固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分析。

2. 教学难点:-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比较。

- 固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弹簧秤、不同材质的平板、不同形状的物体、压力计。

2. 教学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实验操作视频、固体压强的应用案例。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钉子尖利的一端容易刺破物体,引出固体压强的概念。

- 通过提问学生对于压强的初步理解,激发学生对固体压强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 定义固体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介绍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力,A表示受力面积。

3. 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秤测量不同物体在不同平板上的压力。

- 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对固体压强的影响。

4. 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并总结影响固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包括作用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材质。

- 通过实例说明不同因素如何影响固体压强。

5. 应用讨论- 讨论固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刀片的锋利度、建筑物地基的设计等。

- 比较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并解释为什么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而固体压强与深度无关。

6. 课堂小结- 总结固体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 强调固体压强在工程设计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固体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 布置一个小项目,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固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五、板书设计```固体压强一、概念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计算公式:P = F/A二、影响因素作用力、受力面积、物体材质三、应用生活实例:刀片锋利度、建筑物地基设计与液体压强的比较```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如学生参与度、实验操作的有效性、概念理解的深度等。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固体压强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固体压强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固体压强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固体的压强概念,了解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压强的概念,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固体压强的计算,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桌、实验架、固体压强计、测量仪器。

学具:笔记本、笔。

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固体压强的存在。

将一个固体压强计放在实验桌上,让学生用手按住固体压强计,观察固体压强计的指针变化。

2. 讲解:讲解固体压强的概念,解释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3. 实验一: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大小对固体压强的影响。

将固体压强计放在实验架上,用不同大小的力按住固体压强计,观察固体压强计的指针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二: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对固体压强的影响。

将固体压强计放在实验架上,用相同大小的力按住固体压强计,但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观察固体压强计的指针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5. 实验三:固体压强的计算。

用测量仪器测量固体压强计的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计算固体压强,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活动重难点:重点:固体压强的概念,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固体压强的计算,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和观察,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在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方面,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压强”概念形成的教学程序
作者:李伟报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5期
固体压强的概念是“压强和浮力”单元重要的基本概念,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在力的概念形成后的又一个复杂且抽象的物理概念,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

这部分知识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时也经常用到,又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和高中学习气体性质的基础。

因此,“固体压强”的概念形成是教学的难点。

物理概念形成的教学程序包括“感知活动”“建构系统结构”“掌握方法”“巩固深化”和“评价反馈”五个基本环节。

下面笔者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围绕以上五个基本环节帮助学生形成固体压强的概念。

一、感知活动
(一)观察实验
教师挑选一个个子长得高大的男同学和一个长得小巧玲珑的女同学进行钻木比赛。

(木板一样,但钉子教师做了手脚,女同学用的钉子很尖,男同学用的钉子根本就没有尖。


(二)导读教材
让学生阅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材76页“想想议议”中的生活实例:图14.1-1蝉可以把口器插入树皮,吸吮树汁;图14.1-2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沙漠之舟。

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教学中可让学生边阅读教材边思考问题:1.说一说这两张图片展示了怎样的情景?2.在看到这些图和图下方文字说明时,你们会想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提出问题
蝉吸吮树汁,口器插入树皮上时,一定对树皮有压力;骆驼站在地面上,它的蹄子对地面也有压力。

蝉的口器能插入树皮、骆驼的脚掌会往沙地中陷入一些,都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设想一下:1.如果蝉的口器不是尖尖的,它还能够插入坚硬的树皮吸吮树汁吗?2.如果骆驼没有宽大的脚掌,它们还能够自由地在沙漠里行走吗?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成什么样的关系?
二、建构结构
(一)概念结构
1.通过探究活动,揭示了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压力,另一个是受力面积。

接下来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增大固体压强,什么方法可以减小固体压强?通过对
比加深对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因素的理解。

2.教材中固体压强的概念是用比值法来定义的,教师可水到渠成地讲解固体压强的定义式p=F/S和压强的单位。

(二)数学结构
固体压强的定义式是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关键是要把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含义弄清楚,把数学和物理结合起来。

(三)知识结构
固体压强的概念的知识结构,包括固体的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高中学习的气体性质等。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逐步深入。

也可列出固体压强的知识结构,以便帮助学生理解固体压强与其他知识间的关系。

三、掌握方法
在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时。

首先,是对大量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抽象出压力的概念,这里用到了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具体到一般的方法。

其次,在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时,用到了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四、巩固深化
(一)概念发展
通过对固体的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特点探究,明确不同状态的物体压强有不同特点。

随着知识的增加,不断丰富对固体的压强概念的认识。

(二)方法应用
科学的方法的掌握既要在概念的形成中,又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步巩固。

(三)能力转化
练习是巩固知识,掌握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环节教学时,可设计一道这样的练习题:小丽在菜市场买了一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回家,走了没有多远,她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疼。

请你根据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她找到解决的方法,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五、评价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