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5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课时分层作业5 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五) 杜甫诗三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玉露蒴漠啸哀怨恨B.暮砧琵琶霜鬓萧萧C.凋伤清冢潦倒孤舟D.万壑环珮渚青丛菊B[A项,“蒴”应为“朔”。
C项,“清”应为“青”。
D项,“青”应为“清”。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B[A项,千载/琵琶/作胡语;C项,无边/落木/萧萧下;D项,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5412043】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②鹳鹤追飞静③豺狼得食喧④薄云岩际宿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B[这首五律以时间为顺序写所见所闻所感。
首联写暝色已至,颔联写初夜江上的山容(岩际)水态(浪中),颈联写深夜所见所闻(鹳鹤夜伏、豺狼猎食),尾联写彻夜无眠是因为忧心国事。
]4.与《咏怀古迹(其三)》中“环珮空归夜月魂”意境相同的一项是()①昭君不惯胡沙远②但暗忆江南江北③想珮环月夜归来④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D[①③和例句都是表达王昭君受不了大漠之苦,而幽魂归汉。
]5.下列联句中,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导学号:45412044】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C项,前后句对应的字词在词性和字音平仄上不符合对仗的要求。
]6.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5412045】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5《杜甫诗三首》《秋兴》组诗创作背景及题解
《秋兴》组诗创作背景及题解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
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
(《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
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后作业5 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课后作业(五)杜甫诗三首练习1 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啸:啼叫B.无边落木.萧萧下木:木头C.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的小块陆地D.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刚刚[解析]木:树叶。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察看D.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解析]省:曾经.[答案]C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指第二次看到他日:往日故园:故乡B.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寒衣:冬天穿的衣服刀尺:裁剪衣服时使用的工具砧:捣衣石C.一去紫台..,独留青冢向.黄昏.....连朔漠去:离开紫台:紫宫,宫廷朔漠:北方的沙漠向:朝向,对着D.万里..多病独登台...悲秋常作客,百年万里:离家万里百年:数量词,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解析]万里:远离故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答案] D4.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B.万里悲秋常作客C.分明怨恨曲中论D.白帝城高急暮砧[解析] “凋”是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其余三项均无词类活用现象。
[答案]A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错误! B。
错误!C。
错误! D.错误![解析] A项,独:独自/只,仅仅;B项,一:数词/副词,一旦;C 项,萧:萧瑟、萧条/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D项,两个“接"均为“连接”之意.[答案] D6.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对偶)B.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夸张)C.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比喻)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1.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2. 、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3. 思念故乡4. 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 一许孤独、忧伤之感5. 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天高,反衬出人的渺小,孤单哀猿,烘托出悲凉飞鸟,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寻找失散的鸟群诗人借六种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气氛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很宏大的气势逼显出个人的渺小6. 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7.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8. 怨恨9.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10. 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1.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12. (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5杜甫诗三首(附答案)
5杜甫诗三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夔.州()急暮砧.()万壑.()明妃.() 朔.漠() 青冢.()环珮.() 渚.清() 潦.倒()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玉露凋伤..枫树林()(2)江间波浪兼天..涌()(3)寒衣处处催刀尺...()(4)一去紫台..连朔漠()(5)画图省.识春风面()(6)百年..多病独登台()(7)艰难苦恨..繁霜鬓()3.文学常识填空。
(1)近体诗,与______诗相对,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2)杜甫,字子美,唐代______主义诗人,曾住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称______。
著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指______、______、______)和“三别”(指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__”,世称他为“______”。
4.名句填空。
(1)(2009天津高考,14)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009安徽高考,10)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
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3)(2009福建高考,1)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杜甫《登高》中抒发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落异乡之情的两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uízhēn hèfēi shuòzhǒnɡpèi zhǔliáo2.(1)使草木凋落衰败(2)连天(3)指赶裁新衣(4)紫宫,宫廷(5)曾经(6)这里借指晚年(7)极其遗憾3.(1)古体律诗绝句(2)现实杜少陵《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诗史诗圣4.(1)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2)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3)无边落木萧萧下风急天高猿啸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配套练习及答案
第5课 杜甫诗三首——诗圣的忧思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凋.零/尾大不掉. 萧.瑟/哀猿长啸. 丛.菊/流水淙.淙B.砧.板/饮鸩.止渴 潦.草/穷困潦.倒 朔.漠/横槊.赋诗C.千载./怨声载.道 江渚./锱铢.必较 明妃./杞.人忧天D.歌曲./是非曲.直 和.诗/群山万壑. 霜鬓./文质彬.彬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C.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D.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B.⎩⎪⎨⎪⎧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生长明妃尚.有村C.⎩⎪⎨⎪⎧ 独留青冢向.黄昏向.吾不为斯役D.⎩⎪⎨⎪⎧不与.秦塞通人烟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丛菊两开他日..泪B.万里悲秋常作客..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6.名句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4)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5)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________”。
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________”的风格。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5 杜甫诗三首+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39282009】A.玉露..凋伤枫树林玉露:白露B.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认识D.渚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旋【解析】C项,省:曾经。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导学号:39282010】A.丛菊两开他日..泪B.万里悲秋常作客..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C项,百年:句中意思是晚年。
【答案】 C3.名句默写。
【导学号:39282011】(1)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4)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答案】(1)丛菊两开他日泪(2)塞上风云接地阴(3)群山万壑赴荆门(4)万里悲秋常作客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和《登高》,完成4~6题。
4.《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导学号:39282012】【答案】诗人对王昭君寄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
5.《咏怀古迹(其三)》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案】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有去与留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通过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6.《登高》中的“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全诗又是如何抒发这样的情怀的?【答案】“悲”指自然之悲象(秋)、人生之艰难(霜鬓)。
自然之悲象体现在诗的前四句,人生之艰难体现在诗的后四句。
“独”指诗人独知人生之悲怆,独自承担苦难的情怀。
全诗用苍凉的色调,将风急、猿啸、鸟飞、叶落与滚滚江水描写成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再引出自己的悲苦、孤独的感伤情怀,全诗既流畅浑厚,又高歌激越。
气势磅礴、情景交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历来被赞为七言律诗第一。
高一下学期语文人教版必修3练习:5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
5杜甫诗三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萧.瑟/呼啸.凋.零/船棹.丛.菊/流水淙.淙B.潦.草/潦.倒砧.板/鸩.毒朔.漠/横槊.赋诗C.江渚./锱铢.千载./装载.明妃./杞.人忧天D.和.诗/沟壑.歌曲./曲.解霜鬓./文质彬.彬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xiāo/xiào,diāo/zhào,cóng;B项,分别读liáo,zhēn/zhèn,shuò;C项,分别读zhǔ/zhū,zǎi/zài,fēi/qǐ;D项,分别读hè,qǔ/qū,bìn/bīn。
答案:C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巫山巫峡气萧森.森:阴森。
B.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
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
D.艰难苦恨.繁霜鬓恨:怨恨。
思路解析:D项,“恨”,遗憾。
“苦恨”,极其遗憾。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B.C.D.思路解析:A项,“兼”,连及,兼及。
B项,“急”,急促,迅猛。
C项,“一”,一下子。
D项,“向”,①面对;②先前,原来。
答案:D4.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寒衣处处催刀尺A.画图省识春风面B.千载琵琶作胡语C.艰难苦恨繁霜鬓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思路解析:例句为借代手法。
“刀尺”,指代裁剪新衣。
A项,比喻,“春风面”,比喻昭君貌美;B项,借代,“胡语”,指代胡人的乐曲;C项,比喻,“繁霜鬓”,比喻愁苦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 D项,比喻,“狼”“豺”,比喻叛乱的人。
答案:B5.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②鹳鹤追飞静③豺狼得食喧④薄云岩际宿A.①④③②B.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思路解析: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每联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5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5杜甫诗三首本课话题——和朗诵——课文中的名段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傍晚。
这简洁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世的悲情,同时也颂扬了她为民族友善所达成的“和亲”的伟大使命,她的伟大力动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和”文化。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古语云:天地和而万物生。
正是由于有“和”,日月才能够撒播光明于乾坤,大地才“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正由于有“和”,山川才能演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传奇,才能表现“山如眉黛凝,水若眼波横”的柔美;正是由于有“和”,风雨雷电才能奏响宏伟的交响,春夏秋冬才能循环往复地循环。
“和”,使自然界漂亮而多姿,神奇而多彩。
“和”,如阳光,能够溶解心中的坚冰;如春风,能够拂去心中的阴霾;如火炬,能够照亮人际的天空。
“ 和”令人与人交流更为有效,更为通畅。
“和”不单折射出我们心灵领土的宽广与否,更映照出我们心灵宇宙的广博和深沉的程度。
“和”,以其深刻的内涵与广博的包含,化育着人类,发散出迷人的馨香,旷远而长久,神圣且可贵。
1.将相和战国期间,赵国文有相如,武有廉颇,两人“和”在一同,使秦不敢加兵于赵。
假想,假如没有相如的宽容,没有廉颇的负荆请罪,那么赵国早已成为秦国疆土。
是“和” 使赵国在那个充满硝烟的时代生计得更久。
2.求同存异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看法,倡导以和为贵,终于使会议圆满结束。
在国际风云变化的局势中,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此起彼伏,“以和为贵” 的看法显得何其重要。
背诵——有关名言警语看不见的和睦比看得见的和睦更美。
——赫拉克利特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睦。
——《论语·子路》时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美的真理应当是和睦。
这类和睦表此刻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此刻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合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冰心[知识·梳理 ]第 1 步读准字音——万语千言总关音萧森 ()暮砧 ()青冢 (...环珮 ()琵琶 ()() 猿啸(....渚清 ()落魄()..) )【答案】xi āo zhēn zhǒnɡpèi pí pa xi ào zhǔ li áo 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去一去紫台连朔漠(动词,走开).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动词,距离)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第5课杜甫诗三首在大唐落日的斜晖里,守着秋风破败的草堂,独对黄昏中的青冢,你是否还在回味壮年时的游历?在巫山巫峡边,在萧萧落木下,在清渚白沙间,曾把满腹的感慨忧伤,都化作了“凋伤枫树”的诗句,都化作了“艰难苦恨”的诗行。
在颠沛流离时,你却用对黎民的同情,创造了记载唐王朝兴衰的格律。
感时忧民,情系社稷,穷困潦倒的酸楚,痛失幼子的悲泣,你把所有的感伤,所有的喜悦,所有的恨,所有的爱,都用你精湛的诗艺,融入你的大唐诗史中!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之中,我们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
“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
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
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也就有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思乡泪、忧国心。
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他是真正的爱国者,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人民和国家的“诗史”。
[运用角度]“忧国忧民”“铁肩担道义”“时代与命运”等。
肩膀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
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5《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五首》全文及注释
《咏怀古迹五首》全文及注释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庾信:梁朝诗人。
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明妃:即王昭君。
据《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后画工毛延寿被杀。
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伊吕:指商朝伊尹,周朝吕尚,皆开国名相。
萧曹:指萧何、曹参,均系辅佐刘邦建汉的名臣。
【简析】: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归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亦可分首独咏。
第一首写庾信。
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
“且未还”既指自己不能从西南回长安,也指庾信不能从北朝回江陵。
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
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五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
课下能力提升(五)杜甫诗三首(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萧.森(xiāo)暮砧.(zhēn)塞.上(sài) 秋兴.(xìnɡ)B.妃.嫔(fēi) 朔.漠(sù)青冢.(zhǒnɡ) 万壑.(hè)C.单.于(chán) 潦.倒(liáo)凋.伤(diāo) 省.识(xǐnɡ)D.霜鬓.(bìn) 渚.清(zhū)环珮.(pèi) 一系.(xì)2.下列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舟一系.故园心系:牵挂B.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百年..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B.万里C.艰难苦恨..曲中论..繁霜鬓D.分明怨恨4.下列对诗句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反映了自己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2)《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兴八首》(其一)中,诗人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鉴赏(22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05课时杜甫诗三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
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察看D。
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2.与《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环珮空归月夜魂”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①昭君不惯胡沙远②但暗忆江南江北③想珮环月夜归来④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3.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的自然环境,感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句的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
“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颈联一方面揭示汉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从侧面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收束全诗.4。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但许多人绝非如此,他们根本不制定任何人生计划,以达到有意义的目标,而是朝三暮四....,变化不止。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鉴赏
第5课《杜甫诗三首》原文、译文及赏析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zhēn】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杜甫诗三首赏析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5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5杜甫诗三首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对“青冢”的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最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诗歌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E.这首诗的主题是“咏怀”二字,“一去”二字,是咏的开始,“独留”二字,是咏的终结。
项,“青冢”一词体现不出对王昭君的歌颂之意;E项,这首诗的主题是“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二字,是怨的终结。
2.导学号88814012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理解怀古诗“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的写法。
,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杜甫也怀才不遇,漂泊西南。
杜甫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杜甫咏王昭君,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3~4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的刻画。
B.颔联中,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检测 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 杜甫诗三首在大唐落日的斜晖里,守着秋风破败的草堂,独对黄昏中的青冢,你是否还在回味壮年时的游历?在巫山巫峡边,在萧萧落木下,在清渚白沙间,曾把满腹的感慨忧伤,都化作了“凋伤枫树”的诗句,都化作了“艰难苦恨”的诗行。
在颠沛流离时,你却用对黎民的同情,创造了记载唐王朝兴衰的格律。
感时忧民,情系社稷,穷困潦倒的酸楚,痛失幼子的悲泣,你把所有的感伤,所有的喜悦,所有的恨,所有的爱,都用你精湛的诗艺,融入你的大唐诗史中!漂泊在烽火之中,如一只在风中飘摇的纸鸢,冥冥之中不知是谁牵动着命运的丝线;又如广阔的天地间飘忽盘旋的一只孤独的沙【课内挖掘】课内素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广阔无际的凄凉秋景中,人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
处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之外,常常会有孤独、漂泊、悲凉的感受,但人不可能永远只留在熟悉的家乡。
漂泊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常态,羁旅他乡,或为前途而打拼,或为生计而奔波,或为国事而忧心,只有经历了漂泊的人生才会更丰盈,更充实。
[运用角度]“故土情怀”“漂泊”“悲欢离合”“人生际遇”等。
【课外运用】1.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愿意漂泊异乡,所以在我们的感情世界里,“漂泊”是一个“酸”性词语。
但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偏偏又少不了漂泊——有人异地求学,有人海外经商,有人流浪他乡……试想,如果没有哥伦布的漂泊,哪有新大陆的发现;没有麦哲伦的环球漂泊,哪有地球是一个圆体的新说……漂泊虽沧桑,但不凄凉。
不知天高地厚、把远方想象得无比美好的青年人,应当把漂泊当作一种磨炼,唯有经过磨炼,我们才能成熟和壮大。
2.他的一生都被流亡,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难追赶。
他甚至还不曾抓住盛唐的最后一缕余光,就被离乱的秋风,吹往落木萧萧的江畔。
皇帝和宫城已在侧身时渐次远去。
十年客居,连同迟开的牡丹,一起被经年的雨水冲淡。
当百姓的血泪最终融会于战火,天地间只剩下踉跄的步履,辗转于破碎的山河,辗转于饥饿和病痛,辗转于旅途的满目疮痍的忧愁。
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疑难点知识点归纳必修3试题:5 杜甫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5杜甫诗三首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凋.零/尾大不掉.萧.瑟/哀猿长啸.丛.菊/流水淙.淙B.砧.板/饮鸩.止渴潦.草/穷困潦.倒朔.漠/横槊.赋诗C.千载./怨声载.道江渚./锱铢.必较明妃./杞.人忧天D.歌曲./是非曲.直和.诗/群山万壑.霜鬓./文质彬.彬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diāo/diào,xiāo/xiào,cóng/cóng;B项,分别读zhēn/zhèn,liáo/liáo,shuò/shuò;C项,分别读zǎi/zài,zhǔ/zhū,fēi/qǐ;D项,分别读qǔ/qū,hè/hè,bìn/bīn。
答案:C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间波浪兼.天涌兼:连及。
B.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
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
D.艰难苦恨.繁霜鬓恨:痛恨。
思路解析:D项,“恨”的意思是“遗憾”。
答案: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C思路解析:A项,独自/副词,只,仅仅。
B项,动词,统一/副词,一旦,一经。
C项,萧索、萧瑟/拟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
D项,均为“连接”之意。
答案:D4.根据提示填空。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2)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心中重重悲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名句是:“,。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4)杜甫在《登高》中,把写景与抒情自然串联,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答案:(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杜甫诗三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萧.瑟/呼啸.凋.零/船棹.丛.菊/流水淙.淙B.潦.草/潦.倒砧.板/鸩.毒朔.漠/横槊.赋诗C.江渚./锱铢.千载./装载.明妃./杞.人忧天D.和.诗/沟壑.歌曲./曲.解霜鬓./文质彬.彬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xiāo/xiào,diāo/zhào,cóng;B项,分别读liáo,zhēn/zhèn,shuò;C项,分别读zhǔ/zhū,zǎi/zài,fēi/qǐ;D项,分别读hè,qǔ/qū,bìn/bīn。
答案:C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巫山巫峡气萧森.森:阴森。
B.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
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
D.艰难苦恨.繁霜鬓恨:怨恨。
思路解析:D项,“恨”,遗憾。
“苦恨”,极其遗憾。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B.C.D.思路解析:A项,“兼”,连及,兼及。
B项,“急”,急促,迅猛。
C项,“一”,一下子。
D项,“向”,①面对;②先前,原来。
答案:D4.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寒衣处处催刀尺A.画图省识春风面B.千载琵琶作胡语C.艰难苦恨繁霜鬓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思路解析:例句为借代手法。
“刀尺”,指代裁剪新衣。
A项,比喻,“春风面”,比喻昭君貌美;B项,借代,“胡语”,指代胡人的乐曲;C项,比喻,“繁霜鬓”,比喻愁苦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 D项,比喻,“狼”“豺”,比喻叛乱的人。
答案:B5.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②鹳鹤追飞静③豺狼得食喧④薄云岩际宿A.①④③②B.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④①思路解析: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每联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
综合起来看,B项最恰当。
答案:B6.将下面的名句补写完整。
(1)读书破万卷,。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3)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4)丹青不知老将至,。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5)尔曹身与名俱灭,。
(杜甫《戏为六绝句》) (6),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7)冠盖满京华,。
(杜甫《梦李白二首》) 思路解析:杜诗中的这些语句,有的出自初高中教材,有的出自课外,但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默写时注意个别字的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1)下笔如有神(2)星垂平野阔(3)恨别鸟惊心(4)富贵于我如浮云(5)不废江河万古流(6)映阶碧草自春色(7)斯人独憔悴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咏怀古迹(其三)[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7.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的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最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诗歌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思路解析:诗歌的主题是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同情,同时谴责统治阶级的,因此不可能有对王昭君的歌颂之意。
答案:B8.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思路解析:解答此题时要结合王昭君的遭遇和杜甫的遭遇的相同点分析,理解怀古诗“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的写法。
参考答案:王昭君自恃自己的美貌,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杜甫也怀才不遇,漂泊西南。
杜甫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杜甫咏王昭君,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二)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对《登高》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在诗的颔联中,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的“霜鬓”是他对艰难国运忧思的结果。
思路解析:C项,“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不符合诗歌的主旨。
答案:C10.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是怎样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思路解析:结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两联,以及杜甫“穷年忧黎元”的忧国忧民精神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作者把老病孤愁之感、潦倒不堪之景与国事艰难联系在一起,构成因果关系:因时世艰难,导致诗人潦倒不堪;因无力匡时济世,使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更加强烈,无法排遣。
诗人不是咀嚼个人的愁绪苦闷,而是把它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为农①[唐]杜甫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句漏令②,不得问丹砂。
注:①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四川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②句漏令:东晋葛洪年老欲炼丹以求长寿,闻交趾国产丹砂,遂求为句漏令(句漏在今广西北流县),帝许之。
11.“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思路解析:赏析诗歌的意境,要抓住诗歌选用的意象。
荷叶初圆、细麦落花,正是春末夏初的美好时光,也是诗人辗转奔波惊魂甫定之时。
意境由此可知。
参考答案:圆圆的小荷叶漂浮在水面上,小麦花轻轻飘落,这两句借荷叶、麦花等意象,营造了优美静谧的意境。
12.请简要分析“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路解析:从诗歌后面的小注中可知,“问丹砂”是像葛洪那样求仙访道;但作为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生都牵系着国家的命运、百姓的生活,“远惭”是诗人虽“为农”却时刻忧国忧民的情怀的流露。
参考答案:诗人想像葛洪那样去炼丹砂,但又感到非常惭愧,因为自己不能如葛洪一样忘掉一切,弃世求仙。
这是诗人无奈的自嘲,表现了诗人无论何时都放不下国事的忧国情怀。
(四)夜①[唐]杜甫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②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蟾③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④。
注:①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的秋天。
此时诗人正寓居在长江边的夔州西阁。
②双杵:古代女子捣衣的用具。
③步蟾:檐下的走廊。
④凤城:长安。
13.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思路解析:诗歌的题目是“夜”,前两联破题、承题写夜景。
抓住前两联写露水、秋夜、空山、疏灯、孤帆、新月等景物可以看出是凄清悲凉的秋夜图景。
描写景物的目的为下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参考答案:前两联描写了一幅夔阁秋夜图。
夜晚露水凝结,天空高远,江水清澈;江两岸的山寂静如空。
江面上零星地闪烁着几点渔火;新月高悬于夜空之中。
景物描写呈现出一种凄清、空寂的氛围,为后面四句的抒情做了铺垫。
14.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分析诗人的情感,要抓住显露情感的关键字句。
“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无情”表现了诗人思家、漂泊、悲凉的心境;“看牛斗”“接凤城”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无限悲凄的心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卧病”江边,因时局动乱,音书难至,孤独凄凉;诗人走到室外,在走廊上仰观星斗,由银河想到长安,思念故乡。
三、语言表达15.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的内容。
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
定居草堂的初期,杜甫的心情获得了片刻宁静,①,如《江村》诗写村居景物和情事最相融洽。
之后,他开始游览成都古迹,并与一些风雅人士交往。
如他瞻仰过武侯祠,作《蜀相》诗,对诸葛亮一生的磊落功绩做出高度的评价,②,而痛洒千秋之泪。
此诗虽为吊古,③。
当时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于此④,是多么需要有一位武侯这样的贤相来主持国政!此外,杜甫素怀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⑤,这种不平之气隐隐透于诗中。
思路解析:从横线处的位置看,①处应填写由心情的片刻宁静到写村居诗的过渡;②处,承接前面的赞美与后面的惋惜,应填惋惜的内容;③处要结合后文以至段末,可见是“伤今”;④处,应填入与“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意思相近的一句话,引出下面的语句;⑤处要结合杜甫此时的遭遇来分析。
参考答案:①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②为其未能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③却有伤今之意④国事维艰之际⑤却被冷落与排挤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