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意见稿(福州一中 黄剑芳)
2011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意见稿(福州一中 黄剑芳)
单质
+O2
氧化物
+H2O
+NaOH或HCl 酸或碱 盐
A.硅 B.硫 C.铜 D.铁 . 考点】 【考点】单质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 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 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 考点】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考点】 【考点】有机物基础知识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 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 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 (6)在298K下,Q、T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 定条件下,T的单质能将Q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 Q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H= (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 定单质)。
I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②反应热的比较、测定(中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J 和热)与计算(从键能或利用盖斯定律);③盖斯定律;④体系能量随反应过程变化的 图象判断与绘制 K 【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特别是相互转化)】 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特别是相互转化) L 巧解巧算】 【巧解巧算】①pH计算;②化学平衡计算;③电子得失守恒;④电荷守恒;⑤物料守 恒;⑥溶液浓度、溶解度的计算
2011年福建高考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
2011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2011•福建)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根据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判断;B、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判断;C、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判断;D、根据可燃冰对煤、石油的影响判断;【解答】解:A CO2、CH4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N2是空气中的主要气体,不是温室气体,故A错误;B、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是SO2气体,使用清洁能源可以有效防止酸雨发生,故B正确;C、节能减排可以减少CO2的排放,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故C正确;D、合理开发可燃冰可以减少煤、石油等紧缺能源的使用,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和治理,涉及STSE内容,主要与环保、能源和低碳经济有关,属于常识题.2.(3分)(2011•福建)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B、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C、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D、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阳离子在下一周期的前方,阴离子在上一周期的后方.【解答】解:A、非金属性B<C,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3BO3<H2CO3,故A错误;B、金属性Mg>Be,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为Mg(OH)2>Be(OH)2,故B正确;C、非金属性Cl>Br>I,则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故C错误;D、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M+在下一周期的前方,R2﹣在上一周期的后方,原子序数M>R,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学生熟悉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3分)(2011•福建)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错误的是()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苯的性质;乙酸的化学性质;蔗糖、麦芽糖简介.【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烃的含氧衍生物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同分异构体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羧基中的H发生电离;D、分子中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称取代反应.【解答】解:A、油脂含有C、H、O三种元素,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A正确;B、蔗糖、麦芽糖分子式相同,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形成的,而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的,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在水溶液里,乙酸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发生电离是羧基中的H原子,故C错误;D、硝基取代苯环上的H原子生成硝基苯,是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涉及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羧酸与油脂的性质等知识,难度不大,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4.(3分)(2011•福建)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①②③④Y CO2Fe2O3C2H5OH FeCl3W MgO Al2O3C2H5ONa CuCl2A.①B.②C.③D.④【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乙醇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①二氧化碳和镁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镁,属于置换反应;②氧化铁和金属铝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发生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符合置换反应概念;④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不属于置换反应;【解答】解:①二氧化碳和镁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镁,2Mg+CO2=C+2MgO,属于置换反应;故①不符合;②氧化铁和金属铝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发生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属于置换反应;故②不符合;③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2Na+2CH3CH2OH=2CH3CH2ONa+H2↑符合置换反应概念;故③不符合;④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不属于置换反应;综上所述:④符合;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置换反应的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掌握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5.(3分)(2011•福建)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醋酸电离生成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要使溶液的pH增大,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能促进水的电离,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氢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所以pH<(a+1),故A错误;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醋酸钠中含有醋酸根离子能抑制醋酸的电离,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能使溶液pH=(a+1),故B正确;C、加入等体积的0.2 mol•L﹣1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值减小,故C错误;D、提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值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根据“加水稀释、提高温度都能促进醋酸的电离,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盐能抑制醋酸的电离”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6.(3分)(2011•福建)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压轴题;电化学专题.【分析】锂水电池中,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属锂和水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的过程,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特点和规律来回答.【解答】解:A、金属锂和水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该反应中,水是氧化剂,在电池中还可以担当溶剂,故A正确;B、放电时正极上是水中的氢离子得电子,所以会有氢气生成,故B正确;C、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原电池的负极,即放电时OH﹣向负极移动,故C错误;D、锂水电池中,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属锂和水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即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化学的热点﹣锂离子电池,根据总反应式判断出正负极和阴阳极的反应,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7.(3分)(2011•福建)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金属铅是固体,不影响平衡移动;B、加入少量Sn(NO3)2固体,溶解Sn2+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据此判断;D、由图可知,平衡时c(Pb2+)=0.1mol/L,c(Sn2+)=0.22mol/L,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解答】解:A、金属铅是固体,增大铅的用量,不影响平衡移动,c(Pb2+)不变,故A 错误;B、加入少量Sn(NO3)2固体,溶解Sn2+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Pb2+)增大,故B错误;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由图可知,平衡时c(Pb2+)=0.1mol/L,c(Sn2+)=0.22mol/L,故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2,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浓度﹣时间图象、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等,难度中等,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B为可溶性固体.二、解答题8.(15分)(2011•福建)Ⅰ、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10C+P4O10═P4+10CO每生成1mol P4时,就有20mol电子发生转移.(3)硫代硫酸钠(Na2S 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C6H8O6+I2═C6H6O6+2H++2I﹣2S2O32﹣+I2═S4O62﹣+2I﹣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1I2溶液V1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1Na2S2O3溶液V2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mol.(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2IO3﹣+5SO32﹣+2H+═I2+5SO42﹣+H2O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表所示:0.01mol•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mol•L﹣1Na2SO3溶液的体积/mLH2O的体积/mL实验温度/℃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实验1 5 V135 25实验2 5 5 40 25实验3 5 5 V20该实验的目的是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表中V2=40mLⅡ、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5)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水解.(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e3++1H2O2+6H2O═2Ce(OH)4↓+6H+.【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Ⅰ、(1)依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结合15号磷元素的磷原子结构画出;(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标注元素化合价,得到升高降低的总数相同金属得到;(3)I2溶液一部分与硫代硫酸钠反应,一部分与维生素C反应;(4)由实验2可以看出混合液的总体积为50mL,V1为10mL,V2为40mL,实验1和实验2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实验2和实验3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Ⅱ、(5)NH4Cl的作用是抑制CeCl3水解;(6)“强酸性”或观察方程式可知缺项是H+,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或观察法就可以配平方程式;【解答】解:(1)P属于第15号元素,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2)每生成1 mol P4时,P由+5价变成0价,电子转移为5×4 mol=20 mol或C化合价由0价变成为+2价,电子转移为2×10 mol=20 mol,故答案为:20;(3)I2溶液一部分与硫代硫酸钠反应,一部分与维生素C反应,n(Na2S2O3)=mol;与其反应的碘单质为mol,与维生素C反应的碘单质为mol,即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故答案为:;(4)由实验2可以看出混合液的总体积为50mL,V1为10mL,V2为40mL,实验1和实验2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实验2和实验3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故答案为: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亚硫酸钠浓度,反应温度的关系;40;(5)题目中给出:“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可知NH4Cl的作用是肯定是抑制水解的,CeCl3水解会生成HCl,可知NH4Cl的作用是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水解,故答案为: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的水解;(6)根据题意:“强酸性”或观察方程式可知缺项是H+,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或观察法就可以配平方程式为2Ce3++H2O2+6H2O═2Ce(OH)4↓+6H+,故答案为:2;1;6;2;6H+.【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滴定实验过程的分析计算应用,盐类水解的分析判断,难度较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是解题关键,注意审题.9.(14分)(2011•福建)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2Fe3++Fe═3Fe2+2TiO2+(无色)+Fe+4H+═2Ti3+(紫色)+Fe2++2H2OTi3+(紫色)+Fe3++H2O═TiO2+(无色)+Fe2++2H+加入铁屑的作用是使Fe3+还原为Fe2+,生成Ti3+保护Fe2+不被氧化..(2)在②→③工艺中需要控制条件以形成TiO2•nH2O溶胶,该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在1nm﹣100nm范围.(3)若把③中制得的固体TiO2•nH2O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OH)3杂质,还可制得钛白粉.已知25℃时,K sp[Fe(OH)3]=2.79×10﹣39,该温度下反应Fe(OH)3+3H+⇌Fe3++H2O 的平衡常数K= 2.79×103.(4)已知:TiO2(s)+2Cl2(g)═TiCl4(l)+O2(g)△H=+140kJ•mol﹣1;2C(s)+O2(g)═2CO(g)△H=﹣221kJ•mol﹣1写出④中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TiO2(s)+2C(s)+2Cl2(g)=TiCl4(l)+2CO(g)△H=﹣81KJ•mol﹣1.(5)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产生了废气,废液,废渣等(只要求写出一项).(6)依据如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可采用蒸馏(或分馏)等方法方法.TiCl4SiCl4熔点/℃﹣25.0 ﹣68.8沸点/℃136.4 57.6【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说明浸出液中含有Ti3+,由方程式可知,Fe3+氧化为Ti3+;(2)控制条件以形成TiO2•n H2O溶胶,说明得到胶体,其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为10﹣9~10﹣7m(或1nm﹣100nm);(3)依据平衡常数的概念结合反应写出计算式计算平衡浓度得到;(4)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分析得到;(5)绿色化学应零污染、零排放,原子利用率100%.结合工艺流程三废回答;(6)由表中数据可知,SiCl4、TiCl4为液体,二者沸点相差较大,通常采取蒸馏方法分离.【解答】解:(1)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加入铁屑作还原剂,将Fe3+还原为Fe2+,且反应生成Ti3+保护Fe2+不被氧化.故答案为:使Fe3+还原为Fe2+,生成Ti3+保护Fe2+不被氧化;(2)控制条件以形成TiO2•n H2O溶胶,说明得到胶体,其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为10﹣9~10﹣7m(或1nm﹣100nm),故答案为:10﹣9~10﹣7m(或1nm﹣100nm);(3)K sp[Fe(OH)3]=c(Fe3+)×c3(OH﹣)=2.79×10﹣39,反应Fe (OH)3+3H+⇌Fe3++H2O 的平衡常数K===c(Fe3+)×c3(OH﹣)×1042=2.79×10﹣39×1042=2.79×103.故答案为:2.79×103;(4)①TiO2(s)+2Cl2(g)═TiCl4(l)+O2(g)△H=+140KJ•mol﹣1②2C(s)+O2(g)═2CO(g)△H=﹣221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TiO2(s)+2C(s)+2Cl2(g)=TiCl4(l)+2CO(g)△H=﹣81KJ•mol﹣1;故答案为:TiO2(s)+2C(s)+2Cl2(g)=TiCl4(l)+2CO(g)△H=﹣81KJ•mol﹣1(5)由工艺流程可知,生成中产生废气,废液,废渣等,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答案为:产生了废气,废液,废渣等;(6)由表中数据可知,SiCl4、TiCl4为液体,二者沸点相差较大,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可采用蒸馏(或分馏)方法,故答案为:蒸馏(或分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题目获取信息能力、氧化还原反应、绿色化学、胶体、物质分离提纯,平衡常数计算,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应用,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10.(16分)(2011•福建)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 (OH)3+OH﹣═AlO2﹣+2H2O.(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沉淀溶解.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CO2+Ba(OH)2═BaCO3↓+H2O.(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cd(填标号).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压轴题;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题.【分析】Ⅰ.(1)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AlO2﹣+CO2+2H2O=Al(OH)3↓+HCO3﹣,再加入过量稀盐酸,Al(OH)3+3HCl=AlCl3+3H2O,HCO3﹣+H+=CO2↑+H2O.Ⅱ.(3)实验通过C装置生成的碳酸钡的质量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计算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装置中残留部分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的碳酸钡的质量偏小.(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与水.(5)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防止影响碳酸钡质量的测定;b、滴加盐酸过快CO2,CO2不能完全被吸收,排出装置C.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吸收水分,不影响CO2.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而不影响CO2.(6)BaCO3质量为3.94g n(BaCO3)=0.0200mol,则n(CaCO3)=0.0200mol,质量为2.00g.(7)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解答】解:Ⅰ.(1)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AlO2﹣+CO2+2H2O=Al(OH)3↓+HCO3﹣,再加入过量稀盐酸,Al(OH)3+3HCl=AlCl3+3H2O,HCO3﹣+H+=CO2↑+H2O,反应现象是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沉淀溶解.故答案为: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沉淀溶解.Ⅱ.(3)装置中残留部分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的碳酸钡的质量偏小,持续缓缓通入空气的作用为: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故答案为: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H2O.故答案为:CO2+Ba(OH)2═BaCO3↓+H2O.(5)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防止影响碳酸钡质量的测定,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故a不符合;b、滴加盐酸过快CO2,CO2来不及被吸收,就排出装置C,滴加盐酸不宜过快,使二氧化碳吸收完全,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故b不符合;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吸收水分,不影响CO2,不能提高提高测定准确度,故c符合;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影响CO2,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故d符合.故选:cd.(6)BaCO3质量为3.94g,则n(BaCO3)==0.02mol,则n(CaCO3)=0.02mol,质量为0.02mol×100g/mol=2g,所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25%.故答案为:25%.(7)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导致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测定的碳酸钙的质量偏大,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高.故答案为: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点评】考查对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的理解及评价、常用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物质组成的测定等,难度较大,是对所需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11.(13分)(2011•福建)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以下问题:(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2s22p3.(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C.(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①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N2O4(l)+2N2H4(l)=3N2(g)+4H2O(g)△H=﹣1038.7kJ•mol﹣1若该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有3mol.③肼能与硫酸反应生成N2H6SO4.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N2H6SO4的晶体内不存在d(填标号)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范德华力(4)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下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c(填标号).a.CF4b.CH4c.NH4+d.H2O.【考点】含有氢键的物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化学键;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有关燃烧热的计算.【专题】压轴题;氮族元素.【分析】(1)N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顺序其价电子排布式;(2)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 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3)①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空间构型和原子的杂化方式;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生的氮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每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π键计算;③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含离子键、共价键;(4)嵌入某微粒分别与4个N原子形成4个氢键.【解答】解:(1)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3,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故答案为:2s22p3;(2)C、N、O属于同一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ⅤA族的大于第ⅥA族的,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O >C,故答案为:N>O>C;(3)①NH3分子中氮原子含有3个共价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N2H4分子中氮原子的加成电子对=3+1=4,含有一个孤电子对,N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故答案为:三角锥型;sp3;②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裂,即有1molN2H4参加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生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而每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π键,所以形成3molπ键,故答案为:3;③肼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2H+═N2H62+,N2H6SO4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N2H62+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与配位键,N2H62+与SO42﹣之间是离子键,不存在范德华力,故答案为:d;(4)注意氢键的形成条件及成键元素(N、O、F、H),本题中嵌入某微粒分别与4个N原子形成4个氢键,由成键元素及数目可知为NH4+,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涉及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的大小比较、杂化类型、配位键等知识,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概念的综合运用能力,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题目难度中等.12.(13分)(2011•福建)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填写下列空白:(1)甲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下列试剂能与甲反应而褪色的是ac(填标号)a.Br2/CCl4溶液b.石蕊溶液c.酸性KMnO4溶液(2)甲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不含甲基的羧酸的结构简式:CH2=CH﹣CH2﹣CH2﹣COOH(3)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乙(其中A﹣D均为有机物):淀粉A B C D乙A的分子式是C6H12O6,试剂X可以是Br2/CCl4.(4)已知:11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2Cl+HCl.(5)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且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丁的结构简式为.【考点】有机物的推断;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压轴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根据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确定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有机物甲含有C=C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2)甲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含甲基的羧酸,没有支链、C=C双键处于碳链的一端,据此书写;(3)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转化生成乙醇,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水解生成乙二醇;(4)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l,由信息可知,苯与CH3CH2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苯,乙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苯乙烯;(5)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分子中含有酚羟基﹣OH,结合相对分子质量,可知丁含有1个苯环,假设为二元取代,则剩余的式量为110﹣Mr(OH)﹣Mr(C6H4)=17,故剩余基团为﹣OH,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环中只有1种H原子,2个﹣OH处于对位,据此生成丁的结构简式.【解答】解:(1)根据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可知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有机物甲含有C=C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r2的CCl4溶液褪色,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故答案为:碳碳双键;ac;(2)甲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含甲基的羧酸,没有支链、C=C双键处于碳链的一端,故符合条件的甲的同分异构体为CH2=CH﹣CH2﹣CH2﹣COOH,故答案为:CH2=CH﹣CH2﹣CH2﹣COOH;(3)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转化生成乙醇,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水解生成乙二醇,故答案为:C6H12O6;Br2/CCl4;(4)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l,由信息可知,苯与CH3CH2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苯,乙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苯乙烯,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l+HCl,故答案为:+CH3CH2Cl+HCl;(5)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分子中含有酚羟基﹣OH,结合相对分子质量,可知丁含有1个苯环,假设为二元取代,则剩余的式量为110﹣Mr(OH)﹣Mr(C6H4)=110﹣17﹣76=17,故剩余基团为﹣OH,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环中只有1种H原子,2个﹣OH处于对位,故丁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2。
高考化学复习福州一中高三下学期校质检理科综合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福州一中高三下学期校质检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Cl—35.5 P—31Cu—64 Zn—657. 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提炼出的氘(含HDO 0.03‰)进行核聚变,放出巨大的能量以解决能源问题,成为一条新的科学思路,HDO与H2O化学性质相同B.从海水中提取镁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6H2O MgCl2 (熔融)MgC.从海水获得的碘,可以跟氧气反应生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I4O9D.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 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8.若甲苯的苯环上有2个氢原子同时被1个羟基(—OH)和1个氯原子(—Cl)取代,则可形成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有()A.9种 B.10种 C.12种 D.15种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 升高温度能使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浓度D. 使用正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显著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10.X、Y、Z是三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 > ZB.原子半径:X < Y < ZC.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D.若Z的最高正价为+ m,则X的最高正价也一定为+ m11. 已知Ag 2SO4的K sp为2.0×10-5mol2·L-2,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mol·L-1)。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解题指导
(3)第②步中,还原1 mol Cr2O离子,需要________ mol的 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
Cr3+(aq)+3OH-(aq)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 要使c(Cr3+)降至10-5 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_。
(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
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
_C_H_3O_H_+__H_2_O_-_6_e_-_=_=_C_O_2_+_6_H_+、正极的反应式为 _O_2_+_4_H_+_+__4e_-_=_=_2_H_2O_____。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 池消耗1 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 kJ,
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n(
n( H2 ) CH3OH
)
增大
(4)在T1温度时,将1 mol CO2和3 mol H2充入一密
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的转 化率为α ,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_1_-__α_/_2_;
打开弹簧夹,通入N2, 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 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色沉淀,加稀盐酸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
BaSO4
,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 还原 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
以目标为导向的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初探
-----以实验探究背景下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的复习为例建德市严州中学梅城校区谢宝剑摘要:针对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大题突破之难题,采用以目标为导向的复习策略。
结合学生学情,明确并细化目标,设立小专题复习,疑难问题便能各个击破关键词:以目标为导向;二轮复习;策略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时,复习目标必须明确。
紧扣考试说明整体构建知识,实现巩固基础知识和提升解题能力的双重目标。
内容和形式上,应熟悉近几年浙江理综卷化学部分的命题特点和考查形式。
抓考点、抓题型,同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大题的审题能力,准确组织答案要点、规范答题的能力。
下面以浙江高考理综第27题(即实验探究背景下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为例探讨其二轮复习策略。
一、2014年浙江理综第27题回顾2014浙·27.(14分)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了脱硫效率。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s)+CaO(s)+SO2(g)+CO2(g),△H1=218.4 kJ·mol-1(反应Ⅰ)CaSO4(s)+4CO(g)+4CO2(g),△H2=-175.6 kJ·mol-1(反应Ⅱ)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Ⅰ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条件是。
※以脱硫技术为背景考察化学反应的方向与条件。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Ⅱ的Kp=(用表达式表示)。
※考察平衡常数表达式。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1υ)大于反应Ⅱ的速率(2υ),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CD※ 考察能量曲线分析。
(4)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判断反应Ⅰ和Ⅱ是否同时发生,理由是 。
※ 考察利用技术手段(如浓度传感器)如何来判定反应的特点(5)图1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 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
如何在高三二轮复习课中落实化学学科思想——以“工业流程”专题复习为例
如何在高三二轮复习课中落实化学学科思想——以“工业流
程”专题复习为例
黄家策
【期刊名称】《高中数理化》
【年(卷),期】2017(000)020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黄家策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设计的起承转合——以《解密"联氨"》为例 [J], 马静
2.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设计的"起承转合"——以《解密"联氨"》为例 [J], 马静
3.高三二轮复习中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研究——以化工流程专题复习为例 [J], 欧阳绮梅;
4.三维构建: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思维导图优化策略——以《天体运动》专题复习为例 [J],
5.大概念统摄下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课教学探讨--以“从催化剂角度看化学反应的调控”为例 [J], 夏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学】2011年高考试题——(福建卷)解析版
2011年高考福建卷理综化学详解与评析长乐华侨中学张劲辉6、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解析】答案:A由于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所以A不正确。
这题涉及STSE内容,主要与环保、能源有关,常识题。
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解析】答案:B由于非金属性C﹥B,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弱;B项正确;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比如Na+与O2—。
这题是基础题,不过A、B两项设问中出现B,Be 等陌生元素。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解析】答案: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OOH才可以电离出H+。
这题是必修2有机内容,考查角度简单明了,不为难学生。
9)A项中是Mg与CO2反应,B项中Al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C项中是金属Na与C2H5OH反应,这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项中是发生Cu+2FeCl3=CuCl2+2FeCl2,不是置换反应,但学生可能将此反应记错,认为生成了铁单质。
此题难度不大,但素材来自教学一线,考查学生平时学习的错误,对实际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0、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解析】答案:B醋酸是弱酸,稀释10倍,pH增加不到一个单位,A项错误,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抑制醋酸的电离,使其pH 增大,可以使其pH 由a 变成(a +1);B 项正确。
2011届高三化学上册第二次联考试卷
2011届长乐侨中、福清二中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共48分。
每小题均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5+、H3、O4、C60等已被发现。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N5+中含有36个电子B.O2和O4属于同位素C.C60晶体是原子晶体D.H2和H3属于同素异形体2.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A.生活中可用铝制的水壶烧水B.镀锌铁制品破损后,镀层仍能保护铁制品C.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铁,用电解法冶炼钠D.电解法精炼铜时,其含有的Ag、Au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3.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D.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4.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与解释一致的是52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④溴水⑤淀粉碘溶液A.①④B.①③C.②⑤D.②④⑤6.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呈红色7.用mgCu与足量的浓硫酸共热,反应完毕后,生成VL二氧化硫气体,则被还原的硫酸为()A.m/32 mol B.m/64 mol C.V/11.2 mol D.V/22.4 mol 8.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数c>d B.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C .离子的还原性Y 2—>Z —D .原子半径X<W 9.如右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 ,滴管内盛有液体Y ,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 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 鼓起。
2011高考化学实验二轮复习策略
201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化学实验武穴中学项庆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近年来化学高考试题对实验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实验命题越来越灵活,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考验。
每年化学高考中实验题的得分率不理想,实验题成了学生的主要失分点。
因此,在高考备考中如何复习化学实验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实验题特点及命题趋势1、近三年全国高考实验题比较年全国卷[来源:学+科+网]从实验考查内容看:第一:实验装置和操作仍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第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制备是重点。
第三:物质制备的途径探究、实验条件的探究也相继出现,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一种体现方式。
[来源:]从实验能力看:试题强调实验过程、实验原理的分析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注重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评价能力的考查,同时实验试题的考查回归课本,取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注重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拓展和综合。
[来源:学科网]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近年高考实验试题内容多出自课本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课后实验习题,但并非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问题等方面的内涵作深度挖掘,以改进(方法、仪器、装置的改进)、变换(仪器、药品、原理、方法和问题角度的变换)、迁移(原理、方法和新信息的迁移)等形式来命题。
如09全国卷Ⅰ27题,考查知识来源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甚至与第一册教材总复习中三(6)题很相似。
(2)强调基础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虽然具有形式比较新、反应装置新、化学反应新、设问角度新、题目立意高、隐蔽性强等特点,但基于中学阶段教学的基础性,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仍然属于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体现在:运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进行物质鉴别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利用常见或常用的仪器或装置来完成规定的化学实验;如:10年全国卷I 29题。
(3)重视综合将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基本操作有机地结合进行考查;将已有知识与新信息优化组合,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及评价;将实验与化学基本原理、理论及计算和推理融为一体。
2011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分析
2011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分析龙海市港尾中学叶女娜2011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由于今年福建省本一扩招,本三与本二合并,报考人数下降,录取率又要提高,而且省质检的难度造成了难度系数0.47与预计的0.6相差甚远等等环境的影响,理综容易,理综中的化学题目比较容易,平实,但不乏亮点,选择题中没有偏题怪题,有的题目情景新颖。
2011年福建高考命题根据《福建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遵循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按照“提高质量,保持平稳”的基本原则,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旨在既有利于高校公正地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试题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试题重视以考生为本,做到“情景易于理解、设问明确无歧义”、“入题容易,答题有门”,让考生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同时试题的设计与考查要求兼顾平稳与求新。
今年难度比去年有所下降,而且比省质检容易得多,优秀的考生可能觉得做得不过瘾,但希望“基础平实”这个高考导向能够延续下去。
下面我将从选择题、非选择题两个方面简单分析11年高考中理综的化学部分。
选择题部分考查没有偏题怪题,与考前各地方来的信息卷题型偏差很小,其中第12题情景新颖;着重于STSE内容、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必修二中有机化合物基础、电化学、弱电解质及各平衡的考查。
做为选择题,可能每题四个选项都弄明白并不简单,但选出正确选项则并不难。
比如说第11题,此题情景是取材于新的化学电源,但知识落脚点是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掌握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第12题也是新情景,考查平衡移动原理以及平衡常数计算,题目不偏不怪,只要基础扎实的同学都能顺利作答。
非选择题着重于考查综合应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化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福建省福州一中2011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题(理综)
福州一中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科模拟试题( 2011. 5. 17)(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磷脂是构成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B. 真核生物存在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分裂方式C.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D.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酒精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B.NaOH溶液中的琼脂块的体积越小,NaOH在其中扩散的速率越快C.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将洋葱表皮细胞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短期内仍可保持活性D.观察线粒体时需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仍保持活性,被染成黑色3.根据下列图谱,分析不正确...的是()A. 一种遗传病若仅由父亲传给儿子,却不传给女儿,则致病基因位于图1中Y的同源部分。
B.根据图2 分析,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如果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则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D.如果乙病是伴X遗传,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几率是1/4。
4.下列选项中,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右图走势相符的是(纵轴代表前者,横轴代表后者)()A.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B.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量——培养环境中O2浓度C.呼吸频率——血液中CO2浓度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5.生态学家对某草原进行调查后,发现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净生产量(生产者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之间的关系如右图,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生产者的净生产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b—d生产者净生产量降低的原因是种内斗争加剧C. b点是防止该草原沙漠化必须控制的最大放牧量D.放牧量长期在c点以上草原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6.2011年3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充分说明了国务院对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的决心。
探究高考化学命题特点 把握2011复习方向
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潜心探究高考试题准确把握复习方向漳浦一中刘丽芸一、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2011年是我省第三届普通高中新课改毕业生参加的“新高考”。
2011年福建省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总体要求保持稳定,特别是在考试范围、内容要求、对化学学科学习能力、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等方面没有变化,只是在题型示例的题型和题量方面进行了补充更新和调整,如题型示例中例题7的第二小点的探究题调整后难度降低,更有利于考生答题。
此外对样卷的试题也做了少量的更新和调整,如选择题9、工艺流程图24、选考题中物质结构与性质等三题有改变。
总体上,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相同。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对高考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及每个知识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不能随意的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这一点在第二轮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第二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不能在“深”、“难”、“偏”上浪费学生的时间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二、潜心研究高考试题,精心研究化学考试能力要求分析了新课改后2009年、2010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后,总体来看,命题组遵循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我省《考试说明》的要求,并结合普通高中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总体有以下特点:1、紧扣教学大纲,依旧重视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在呈现方式上非常重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
2、注重新课程理念融入,加强对学科能力考查,试题难度不大,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突出日常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3、试题的总体难度两年相差不大,尤其表现在选择题上,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强化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了课本中需要记忆性的知识。
4、有的灵活试题,是教材中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试题综合性较强,开放性力度加大,突出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强化对解题思维和方法的考查,学科内综合要求明显提升。
研究高考试题非常重要,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说明》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
教务工作与教研-福州一中
目录第三章教务工作与教研2010-2011学年高中部教务处工作总结2010-2011学年初中部教务处工作总结2011-2012学年高中部教务处工作要点2011-2012学年初中部教务处工作要点福州一中首批学生导师名单教务处组织机构教务管理一、2011-2012学年教研组长名单二、任课教师名单三、三牧讲坛四、教学公开周展示活动五、教育科研课题六、教研信息七、校本课程八、教师教研成果九、通用技术十、继续教育师资培训十一、高考、中考情况十二、中招、初招工作附:2011年福州市外录取学生名单十三、学科竞赛获奖十四、优秀教学论文《春华秋实》目录十五、高中、初中毕业生名单第三章教务工作与教研【2010-2011学年高中部教务处工作总结】一年来,教务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师生服务的工作宗旨,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主线,不断改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健全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基本保证。
一年来,教务处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并重视对制度落实的检查和监督。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集体备课管理制度,加强检查、监督力度。
备课组的建设是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学年,教务处在校领导的指导和校学术委员会的协助下,进一步完善备课制度,制定了《学科备课组职责》,将集体备课纳入课程表,要求各备课组应严格备课组的考勤制度,提高集体备课效率与质量。
同时,教务处也加强对集体备课的巡查、监督力度,确保备课组活动的真实、有效开展,使备课制度常规化、规范化。
(2)加大课堂巡查力度。
课堂教学状态及秩序检查是教学常规检查的一个重点。
本学年,教务处坚持落实课堂巡查制度,重点检查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私自调代课等现象,加强对教师的爱岗敬业教育,督促教师严格执行学校的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保证学校稳定的教学秩序。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傅全安湖北省黄冈中学化学高级教师,《试题调研》特约名师2008年高考即将来临。
六月的高考,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经历了一轮复习的知识积累,在二轮冲刺面前,同学们怎么做才能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使自己“更上一层楼”呢?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些二轮复习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失误。
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在六月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高考二轮复习最佳复习方略1.储备知识——归纳方法——分类构建知识网络当对课本知识吃透以后,就要着力构建知识网络和体系。
这时就不能限于某章某节内容,而应着眼于整个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使之融会贯通,学会举一反三。
建立知识网络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对复习的对象有一个总体、全景式的把握,比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包括哪些内容,一般来说,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可从下图看出:有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框架以后,我们在具体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时候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复习的总纲,然后需要做的就是将一轮复习中巩固了的知识进行整合,使之网络化。
为此,首先考生应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融会贯通,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贮存,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使之具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提高考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
例如在复习氮族元素时,不但要领会氮、磷单质及其化合物以族为线索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还需要分别领会它们以周期为线索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将已学习过的同类物质(如都是非金属单质、都是气态氢化物等)作进一步对比和研究,把所得结论整理成规律贮存于记忆中,以便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再作深化与发展,这样得到的知识将不再是凌乱的,而是网络化、结构化的。
在使自身知识网络化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与提高了能力,并为记忆、复述、再现和辨认建立了较为牢固的基础。
氮的知识网络可以用如下方法进行整理。
知识主线:NH3→N2→NO→NO2→HNO3→NaNO3→NaNO2[LM]知识网络:在具体复习某一种物质的相关知识时,不能完全按照“结构〖FY(〗决定〖FY)〗性质〖FY(〗决定〖FY)〗制法、鉴别、用途”的一条主线来复习。
2011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1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题分析东山二中沈耀炫2011年福建理科综合化学科试题重视基础知识考查,体现能力立意,试题的设计与考查要求兼顾平稳与求新,试卷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区分度和适宜的难度。
以下从试题与考点、教材及命制特点进行分析,与各位同仁交流,具体如下:一、试题涉及的考点、观念、方法分析二、试题在教材中的分布的分析三、试题命制的特点2011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的试题在命题立意、试卷编制、内容选择、考查要求等方面,体现命题者力求命题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创新性,命题重视了对基础的考察,所有试题要么是基本知识点的重现,要么就是将多个基本知识点进行连接,综合考察了化学术语、化学实验和化学理论。
客观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包括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变化,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知识。
主观题秉承前两年的模式,又有所突破。
秉承具体体现在24和25题仍然是化学实验和工业流程的落脚点,且集中放在了实验和化学反应原理的考察,选考仍然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
突破体现在23题(考虑选择题已经考查元素周期律、周期表)不是传统的无机推断而是直接以社会、生产、生活与化学联系为背景,要求考生综合应用原子结构、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平衡、离子反应等知识,运用实验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来解答问题,整体体现稳中有变,试卷具体特点如下:1.突出合理性——考试内容分布广泛确保广度和信度,突出主干知识和学科核心思想。
试题考试内容合理性体现了基础性的要求,并不排除对应知应会的基础内容的考查。
选择题突出元素化合物(包括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变化,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知识;无机综合、化学实验和工业流程为必考题目的落脚点,且集中放在了实验和化学反应原理的考察。
在全面考查化学学科基础的同时,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与水解、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简单计算、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等主干、核心知识内容和绿色化学思想作为考查的重点。
福建历年高考化学分析
2009-2011福建高考选择题部分一、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其转化关系2009年出现在第7题中,2010年的第9题,2011年的第9题二、有机物2009年的第9题,2010年的第6题,2011年的第8题2009年考查的对象是烯烃,苯,酸,脂,糖类,蛋白质,和烷烃2010年考查的对象是烯烃,石油,淀粉,蛋白质,脂2011年考查的对象是脂,糖类,酸,苯三、综合性的2009年的第6题,考察的化学反应的四大类型2010年第8题,A选项化学反应速率,B选项反应热,C选项物质的分类,D选项元素周期律2011年的第6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四、阿伏伽德罗常数2009年的第8题,2010年的第7题五,元素周期律2011年的第7题六、水溶液的离子平衡三年的离子平衡都出现在第10题中其中2009年考水解平衡的移动2010年考弱电解质的水解和离子共存2011年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七、原电池三年的原电池都出现在第11题中2009年考察普通石墨电极的原电池2010年考铅蓄电池2011年考锂水电池八、化学平衡三年的化学平衡都出现在第12题中2009年考化学反应速率2010年仍然是化学反应速率2011年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平衡常数2009-2011福建高考非选择题部分23题,考元素周期律1、2009-2011年,三年的第(1)小题都是考察原子结构示意图 2、2009-2010年,两年的第(3)(4)小题都是考题目中推算出的物质的反应方程式。
2011年(6)是考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3、计算题,2009考了两题计算,(5)是根据物质的量推算反应物的化学式,(6)是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010年第(5)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计算反应热。
2011年考了两题,(2)是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量。
(3)是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4、其他,2009年的第(2)考了元素周期律。
2010年的(2)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第(4)的第2小问分析了化学平衡的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解选择题时的重点——审题
(1)注意选择题要求:正确的 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或不正确的); 错误的( 正确的 错误的 或不正确的); (2)NA相关考题需观察全面、细致:如与体积相关的是否为标准状态 气体 标准状态、气体 标准状态 气体; (3)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观察需全面、细致:反应方程式是否存在或合理; 改写是否正确(注意区别胶体与沉淀);电荷、原子是否守恒;隐含的反应是 否遗漏(生成物与反应物不共存、隐含的氧化性物质等);方程式与所给的“量” 的条件是否切合“过量”,“适量”,“足量”,“少量”等; (4)在审题时注意关键文字信息,比如离子共存题中“无色溶液”,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一定”,“可能”,“一定不能” 等。元素周期表知识中“短周期元素 是“前20号元素”等等; (5)判断型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考虑必须周全,切不可受习惯意 识支配; (6)注意题干中“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要求。
LOGO
2010选择题03
11.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 研读右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K 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 PbSO4+2H2O-2e-=PbO2+4H++SO42B.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 C.K闭合时,II中SO42-向c电极迁移 闭合时, 中 . 闭合时 电极迁移 D.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考点】 【考点】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 12.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 . 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min时反应物的 浓度,结果应是 A.2.5 umol·L-1·min-1 和 2.0 umol·L-1 B.2.5 umol·L-1·min-1 和 2.5 umol·L-1 . C.3.0 umol·L-1·min-1 和 3.0 umol·L-1 D.5.0 umol·L-1·min-1 和 3.0 umol·L-1 考点】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c ( HCO3 ) 2− 3 )
−
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通入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减小
LOGO
2009选择题03
12.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 HCl . 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 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G
LOGO
选择题常考知识点0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①微粒(原子、离子)半径最小比较;②元素主要化合价;③元素性 H 质(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单质性质(氧化性、还原性、熔沸点等)的递变;④分子中 8电子结构判断;⑤原子序数的推导 电化学】 【电化学】 ①“三池”(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原理:a电池的判断;b电极的判断; c电极方程式的书写(负—阳→氧);d电子、电流、离子的定向移动;e工作后pH的变 化与计算;f可充电电池的接线(负-负→相连)。 ②电解应用(氯碱工业、电镀、电 解精炼等)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 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 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 (6)在298K下,Q、T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 定条件下,T的单质能将Q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 Q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H= (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 定单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①5对概念的分析;②配平与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E ③电子得失守恒的计算(电解池、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多种氧化(还原)剂氧化(还 原)一种还原(氧化)剂、金属与硝酸反应规律等);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F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①影响速率的因素及速率的计算或判断;②判断反应达到 平衡的标志;③平衡常数及平衡的计算;④平衡的移动;⑤平衡的应用(合成氨条件的 选择);⑥平衡综合——图像的分析与描绘 电离与水解平衡】 【电离与水解平衡】 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②水解平衡;③电离平衡综合——离子 浓度最小的判断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最c(CH3COCH3),v(Br2)增最 C.增最c(HCl),v(Br2)增最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D.增最c(Br2),v(Br2)增最 .增最 , 增最
LOGO
2010选择题01
2010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选择题 2010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选择题
有机物的基础知识】 【有机物的基础知识】 ①甲烷、乙烯及氯乙烯、苯及其衍生物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M ②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③常见高分子材料 的合成及重要应用等 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的基本操作】 如①仪器使用;②试剂的存放;③实验安全措施;④气体的制备、 N 净化、干燥、收集、尾气处理等;⑤物质分离、提纯和检验等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 .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考点】 【考点】有机物基础知识 7.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18 g18O2中含有 A个氧原子 中含有N .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C.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考点】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8.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考点】基本概念与理论(反应速率、盖斯定律、分散系、元素周期律等) 【考点】基本概念与理论(反应速率、盖斯定律、分散系、元素周期律等)
LOGO
第二部分
元素周期表及无机推断模块
LOGO
2009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23题
23.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 . 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W(填“强于”或“弱于”)。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
LOGO
2009与2010选择题考点对比
2009年高考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考点 基本概念与理论(反应类型的判断) 单质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阿伏伽德罗常数 有机物基础知识 水解平衡 原电池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2010年高考 考点 有机物基础知识 阿伏伽德罗常数 基本概念与理论(反应速率、盖斯定 律、分散系、元素周期律等) 单质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电离 与水解平衡等) 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 化学2
10.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 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最 C.升高温度,c(CO 【考点】水解平衡 考点】 11. 11.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 固体,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考点】 【考点】原电池原理
I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②反应热的比较、测定(中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J 和热)与计算(从键能或利用盖斯定律);③盖斯定律;④体系能量随反应过程变化的 图象判断与绘制 K 【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特别是相互转化)】 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特别是相互转化) L 巧解巧算】 【巧解巧算】①pH计算;②化学平衡计算;③电子得失守恒;④电荷守恒;⑤物料守 恒;⑥溶液浓度、溶解度的计算
单质
+O2
氧化物
+H2O
+NaOH或HCl 酸或碱 盐
A.硅 B.硫 C.铜 D.铁 . 考点】 【考点】单质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 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 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 考点】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考点】 【考点】有机物基础知识
2011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讲稿 2011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讲稿
福州第一中学黄剑芳